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介

2024-05-03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介(精选8篇)

篇1: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介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介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全国质量检验机构及质量检验工作者和全国质量监督工作者组织的质量专业社团组织,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目前拥有包括国家级质检中心、行业和地方质检机构等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团体会员500多家,企业团体会员3000多家,个人会员20000余名,这些质量检验技术机构会员和企业会员及个人会员遍及国家各部门和全国各地。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名誉理事长为周铁农同志(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立忱同志(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顾秀莲同志(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共16名,具体为田世宏同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武津生同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司长)、谢军同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同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世远同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司副司长)、刘洪生同志(时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副司长)、沙南生同志(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高玉潮同志(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黄序和同志(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钟群鹏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学桐同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于旭波同志(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袁洁同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柯振权同志(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张军同志(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副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6个,具体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常务理事127名。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下设服务质量工作部、综合部、会员工作部、企业工作部、检验工作部、学术工作部、培训工作部、鉴定工作部、执业资格管理部、人事部等职能部门。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还成立了服务业质量分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电子电器专业委员会、食品专业委员会、建材专业委员会、净水设备专业委员会等九个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组织实施单位有服务点评网、中国质量网管理委员会、中检协联合(北京)质量检验研究中心、中检协(北京)质量检验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数码防伪物流管理服务中心等机构。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及各项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挥政府与质量检验机构、企业及用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质量检验机构深化改革,面向市场;努力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工作者的素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促使企业确保和不断提高质量水平,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的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质检机构和企业质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验水平,维护质量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国家质检总局的委托,实施国家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制度的管理。

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技术基础工作,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促进企业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承担产品质量申诉处理、质量纠纷调解、质量法律咨询、仲裁检验、质量鉴定等工作,同时还承担有关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具体的技术性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

五、承办企业及有关单位委托的新产品投产和技术成果的鉴定,开展质量评估,利用各种媒体和措施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引导质量消费,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为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贯彻“专注质量,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的方针,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三方的检验、鉴定和监理,以检验数据为依据,积极宣传和扶持名优产品、名优企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七、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质量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的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组织对专用质量检验设备和非标准设备的开发、鉴定和推广应用。

八、在国家质检总局统一指导、协调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质检机构及相应的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促进质检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九、组织出版专业刊物及有关的书籍资料。

十、承办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司(局)临时交办和委托的工作。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技监大楼西七层 邮 编:100029 电 话:010-84630931

篇2: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介

中国鞋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鞋协)是在国家民政部、国家商务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由从事鞋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业界高层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在香港注册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目前我国鞋业领域规模最大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社团组织之一。中鞋协与中国市场学会鞋业市场发展委员会(原名:中国鞋业市场联盟 以下简称:中鞋委)联合办公,主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及相关业务工作。

中鞋协的负责人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分别由国家有关领导人,国家主管部、委、局相关负责人,业内著名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担任;中鞋协与中鞋委联合创办有《中国鞋业市场》杂志社、中国鞋业发展委员会网、中国鞋业协会网、中国鞋业市场网、中国网报四大官方网站,成立了鞋业专家委员会、法律专家委员会、媒体专家委员会;中鞋协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北京,下设业务处、外联处、市场处、宣传处、会务处和投诉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职能部门。

中鞋协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包括全国300多家大型鞋类市场(鞋城),近10万家鞋类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30多万家规模型鞋类经销商,400多万从业人员,是全球最大的鞋业社团组织,在国内外鞋业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并享有较高的声誉。

篇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党中央为团结科技工作者, 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邀请科技界派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批准由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4个科学团体共同发起, 筹备召开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 (简称科代会) 。1949年7月, 科代会筹备会议在北平召开, 选出正式代表15人和候补代表2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8月, 科代会在北京举行, 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 (简称全国科联) 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简称全国科普) , 推举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全国科联主席、林学家梁希为全国科普主席。

1958年9月, 经党中央批准, 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 正式成立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统一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0年来, 中国科协先后召开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曾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周光召为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韩启德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1月, 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 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目前, 中国科协是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有科协界委员44名。

二、宗旨任务

《中国科协章程》规定, 科协的宗旨任务主要是:

1. 宗旨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 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 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任务

一是开展学术交流, 活跃学术思想, 促进学科发展, 推动自主创新。二是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三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 推广先进技术, 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四是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 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五是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六是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 举荐人才。七是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 提出政策建议, 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 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八是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 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 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九是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十是兴办符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三、组织状况

中国科协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以下简称学会) 和地方科协组成。地方科协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协及基层组织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 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

1. 全国学会。

目前, 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共191个, 其中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有167个, 包括理科学会41个、工科学会64个、农科学会14个、医科学会22个、科普和交叉学科学会26个。

2. 地方科协。

地方科协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 市 (地) 科协和县科协, 总计3141个, 其中省级科协32个, 副省级、省会城市科协32个, 地市级科协381个, 县级科协2696个。此外, 还有大量科协基层组织, 如乡镇科协 (科普协会) 3.1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9.4万多个、企业科协1.3万多个、街道科协近8400多个、高校科协550个。

3. 科协机关。

中国科协机关设有办公厅、计划财务部、组织人事部、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科学技术普及部、国际联络部、机关党委、离退办等九个部门, 编制为178人。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共14个, 包括: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技会堂、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等, 共有事业编制2010个。

4. 领导体制。

中国科协属中直系统, 由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 中央政治局一位领导同志代表中央分管科协工作, 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分工联系科协工作, 中央书记处每年听取科协工作汇报。中国科协实行全国代表大会 (五年召开一次) 、全国委员会 (每年召开会议一次) 、常务委员会 (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 领导制度。常务委员会设置学术交流与学会发展专门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专门委员会等12个专门委员会, 协助审议需经常委会审定的重大事项。常务委员会下设书记处, 书记处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主持中国科协的日常工作。

篇4: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法律顾问简介

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简历:

1985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8年为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作法制度讲座;

2000年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作法制讲座;

2002年受聘担任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成立的“四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专家。

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和合作学术著作23部,参加10多部法律的立法调研起草活动。

社会兼职:

国家司法部、国家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生委、国土资源部法律专家;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土地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简历:

1988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先后于1992年、1995年、1998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硕士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学院作短期访问研究,研究领域是宪法、行政法原理和行政诉讼制度,参加“依法治国”局部实践调查研究、《行政组织法》研究,主持“准政府组织”研究课题,出版三部著作,在法学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简历:

1979至1983年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1983至1985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法专业研究生;

1985至1994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律,并任教研室主任;

1994至今高朋律师事务所(2004年底,高朋律师事务所与天达律师事务所合并为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社会兼职:

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航空法研究会理事,九洲知识产权鉴定中心专家,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已经发表出版著作包括《民法教程》(参与编著)、《论企业租赁的问题》、《互联网出版的法律问题》等。

业务专长:

公司法律业务,公司重组、并购、破产及改制,民商法及合同法,成长企业的风险融资,IPO,产权界定及产权保护,文化传媒(含因特网)产业的策划及法律设计,电子商务所涉的法律事务。

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简历:

1981年至1983年在湖南省龙山县人民法院任审判员;

1984年至1988年任湖南省吉首市司法局副局长。吉首市法律顾问处(律师事务所)主任;

1989年至1991年任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审判员;

1991年至1994年任湖南省吉首大学讲师;

1994年10月加盟合伙制的北京长安律师事务所。

业务举要:

曾担任法律顾问的客户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广州珠江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云维股份、求是杂志社、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市医药集团、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北京同道文化发展公司、北京强视文化发展公司、北京妆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集团、北京创智科技公司、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等二十余家,同时担任广东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承办了北海银河科技、浏阳花炮、华源制药等上市及再融资的专项法律事务。

承办了双鹤药业、西单商场、航天长锋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法律事务。

还主办和参与了建行北京市分行下属的支行、长沙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长沙分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拆借、存单、票据、国际结算等的法律事务及纠纷处理。为大型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剧组提供法律服务。

法学硕士,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简历:

1992年至1995年在在公安部邢事侦查局工作,任主任科员;

1995年至2002年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工作,任副处长、处长;

2002年至2003年在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工作,任处长;

现为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曾办理南德集团诈骗案、辽国发案、琼民源案、亿安科技案、银广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案等大案的侦查工作。

擅长刑事案件、资本市场的法律业务。

已经发表出版著作包括《经济犯罪侦查》、《金融犯罪侦查》(参与编著)等。

篇5: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简介

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名称、性质、业务主管单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简称中国食协),英文名China National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缩写为CNFIA。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是由全国食品工业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全国食品专业组织、食品工业工作者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跨部门、跨所有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级社团法人组织。机构组织代码50000767-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1年4月24日,国务院以国发[1981]66号文件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建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报告。经国家经委牵头筹备,同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1984年,按照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的精神,相继成立了“国家经委食品工业办公室”、“中国食品工业技术开发总公司”,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其职能确定为:加强行业管理,搞好统筹、规划、协调,提出政策、法规、标准的建议,搞好食品卫生、质量检查、科学技术。199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的职能”(国办通[1991]15号)。200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关于授予四个行业协会行业统计职能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2]642号),明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承担本行业的统计职能”。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后,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产业扶持政策建议;进行食品质量管理、国家优质品评比工作;引进国外设备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制订食品标准计划和企业卫生规范;组织安排食品工业的国际交流;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从国家事业单位转为社会团体,从食品行业管理部门转为中介服务组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作风,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食品行业服务,为食品工业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食品发展环境,扎扎实实地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和食品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和任务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章程,其主要职能和任务为:协助政府在食品行业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一)开展食品行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就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规划、方针和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有关问题向国家提出建议。

(二)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意见和建议,协助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执法措施,积极宣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总结推广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的先进管理制度、科学方法和应用技术。

(三)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关系,创造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与市场秩序。

(四)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调会员关系,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

(五)加强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主要城市食品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协调。

(六)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建立统计调查制度,采集统计数据,发布行业信息;整理、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和情况,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并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七)开展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研究,促进饮食结构和食物生产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

(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展技术交流与咨询,组织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推广优秀科技成果与技术装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九)举办报告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促进学习交流,指导和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发展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十)组织人才、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行业培养人才,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十一)组织产品的展览、展示、展销等活动,参与食品市场建设。

(十二)参与或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组织制订食品行业有关标准,并组织宣传和贯彻实施。

(十三)加强与国外同行业及相关组织之间的联系,开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十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经政府部门授权和委托,对行业内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

(十五)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参与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和资格审查。

(十六)办好中国食协主办的报纸、杂志、网站、年鉴等。

(十七)承担政府和有关单位委托的其它任务。

(十八)发展食品行业的公益事业,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为行业服务的实力。

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机构设置和领导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其日常执行机构为理事会。

2010年9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第六届理事会的主要领导同志是:

会长:石秀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常务副会长(法定代表人):刘 治

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

另有30名副会长分别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级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工业龙头企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机构设置

(一)办事机构:

1、办公室;

2、综合业务部;

3、统计信息部;

4、科技部;

5、龙头食品企业发展部;

6、市场发展部;

7、战略发展部

(二)内设机构

1、科学与法规工作委员会;

2、粉丝行业工作委员会;

3、燕麦产业工作委员会。

(三)分支机构

1、白酒专业委员会;

2、啤酒专业委员会;

3、糖果专业委员会;

4、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

5、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6、大豆及植物蛋白专业委员会;

7、马铃薯专业委员会;

8、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

9、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

10、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

11、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

12、面包糕饼专业委员会;

13、方便面专业委员会。

(四)下属机构

1、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2、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

3、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网站;

4、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信息咨询中心;

5、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6、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编辑部。

篇6: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简介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英文缩写CASME)是全国中小企业、企业经营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综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会员由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关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大企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社会团体等组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立于2006年12月10日,总部设在北京,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业务指导和民政部的监督管理。

一、协会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中心,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参照国际规则,进行行业自律和管理,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中小企业家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维护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反映中小企业的建议和要求,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而开展各项活动。在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主要业务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将围绕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总体目标,主要开展以下业务:

(一)协助政府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企业信息化、人员培训、人才引进、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

(三)为中小企业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和发布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为中小企业开发新品、开拓市场、引进智力与技术、参与政府采购与国际采购提供服务;

(四)维护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五)受政府委托研究与制定企业培训与职业认证制度,建立企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评价体系,加快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六)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开展资质与资格认证,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等业务;

(七)开展与外国中小企业协会和经济组织的联系,组织会员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八)组织各类培训,开展理论研讨和高层论坛,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九)研究和探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体制、政策、管理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调查了解并及时反映中小企业的建议和要求,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建议和依据;

(十)组织推广先进经验,开展评选、表彰、宣传优秀中小企业与企业家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与自主创新工作;

(十一)引导中小企业守法诚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升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十二)编辑、出版、发行会刊和年鉴等出版物;

(十三)承办政府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各项工作。

三、协会文化

协会提倡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价值观,围绕创办全国一流协会的共同理想,竭诚服务、不断创新、充满激情、追求卓越、群策群力、共同发展,把协会办成创新型、服务型、研究型、学习型的社会团体。

四、协会理念

在协会与员工、会员、政府及社会之间构筑情感、事业、利益的纽带。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形成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员工的双赢;与会员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战略伙伴关系,用一流的服务为会员创造价值,实现与会员的双赢;与政府及社会建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关系,积极回馈社会,实现与社会的双赢。

五、发展目标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会员数量形成规模,创立独特品牌活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特色组织文化,把协会办成能够提供特色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能够集成国内外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有益、有效、高端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与各地中小企业相关协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协会工作体系。与拥有互补资源的各类经济、社会机构结成战略联盟,发挥协同优势,实现共赢。并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将协会办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受欢迎的全国中小企业之家。

协会文化

竭诚服务

不断创新 充满激情

追求卓越 群策群力

共同发展

协会会风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平等竞争

业绩优先 终身学习

经常反省 相互支持

主动配合 坦诚正派

顾全大局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标

会标主体是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英文缩写“CASME”组合变形而来,上下用流畅的、环形线条作辅助,突出了协会在“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所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标识结构流畅大方, 英文字母与环形线条组合成一个互动平台,形象化的体现出协会“服务、维权、自律”的社会功能,为会员和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标识整体向右上动势倾向有“进取、发展”之意,既喻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同时也喻示中小企业协会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的趋势。

标识颜色使用上将传统的中国红与现代蓝定为主体色,展现协会将立足于中小企业,服务于中中小企业的时代特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擎起一片新的天空。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来源: 工信部中小司

时间: 2011-7-5 访问次数: 60215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二○一一年六月十八日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企业类型的划分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六、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

七、本规定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

八、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情况和企业发展变化情况适时修订。

九、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关键字: 中小企业 划型标准 规定

文号: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发文日期:2011-06-18 生效日期:2011-06-18

篇7: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简介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成立于1985年1月,是以全国化工施工企业为主体吸收相关企业自愿组成的全国行业性社团组织。协会现有会员单位119家,其中包括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2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26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单位4家、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单位3家、工程建设监理甲级资质单位1家和大型设备制造租赁企业10家。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的宗旨是:会员至上、服务第一、诚信为本。协会的理念是:会员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会员的兴旺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协会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基本职能,致力于当好政府的助手,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和会员单位的兴旺做出贡献。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设企业管理、技术、培训教育、机具管理等四个工作委员会。

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为协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1号 邮编:100120 联系电话:010-82032513 010-82032180(兼传真)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现任主要领导

首席顾问: 史学斌(原化工部建设协调司司长)

高级顾问: 金克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吉祥(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理事长: 余津勃(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理事长: 魏乃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

潘宗高

刘建亭(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春才(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蜀闽(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苏富强(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建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小平(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冠群(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张凯颙(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武 光(南京南化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延东(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秘书长: 潘宗高(兼)副秘书长 :

邢德涛

孙愉美

刘家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徐保良(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管部主任)

吴川兴(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邵金声(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篇8: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介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石油质协四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精神, 围绕石油工业质量工作任务, 大力开展“五大品牌”活动, 全面推进质量管理活动, 充分发挥石油质协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为推动石油工业质量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果迎接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 石油质协成立20周年和建国60周年。

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1积极宣贯卓越绩效国家标准, 开展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评比活动

(1) 认真抓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宣贯。各企业工作站和直属单位会员结合实际制定宣贯计划, 广泛宣传和普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及其《实施指南》, 提高企业领导、管理者和质量骨干对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 持续改进, 提高绩效和竞争力, 促进质量管理方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石油质协将选择管理成熟度较高的会员单位进行试点实施, 认真总结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典型经验, 带动更多的石油石化企业走质量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搞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的推荐、评审和表彰活动。为引导会员单位通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体系,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 石油质协将继续组织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评选工作。表彰先进单位, 宣传其经验, 树立追求卓越的标杆。

2推进用户满意工程深入开展

(1) 提高用户满意度测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石油质协将组织制定《石油工业用户满意度测评办法》, 完善产品、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服务、公共事业等四种类型用户满意问卷格式, 指导会员单位编制主要业务用户满意度调查表, 为会员单位和石油企业提供适用的测评方法和手段。各单位要按照《规范》, 建立和完善各类工作的用户满意度调查办法、调查表和评价模型。开展用户满意度测评, 确定改进的要素, 制定改进措施, 搞好质量改进。

(2) 搞好用户“七满意”的推荐、评审和表彰。各会员单位要积极开展"用户七满意"活动, 不断提高用户满意水平。石油质协将组织推荐石油工业用户七满意项目, 各企业工作站和直属单位会员要按照标准条件做好石油工业“七满意”项目的推荐工作。评选石油工业用户“七满意”项目, 将进行表彰, 宣传先进事迹和经验, 推动用户满意工程向纵深发展。

3推进QC小组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

(1) 加强QC小组活动组织与推进。把QC小组活动作为广大员工开展持续改进和创新的主要手段。围绕“分享·和谐·提升”的活动主题, 完善小组活动的管理办法, 落实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 建立健全小组活动推进体系, 搞好成果转化应用。对小组活动进行具体组织、督导和帮助。进一步提高小组活动“三率”, 普及率低于10%的单位要力争达到10%以上, 活动率和成果率争取达到90%和78%。

(2) 开展创建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起来, 落实班组和岗位质量责任, 优化内部管理, 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遵循PDCA程序, 开展自主质量改进, 推进班组建设。

(3) 搞好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发表和表彰。石油质协秘书处将组织修订《石油工业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不断规范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发表、表彰等程序, 提高评审办法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石油质协将于2009年初组织推荐石油工业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各企业工作站和直属单位会员要认真组织本企业的QC小组成果发布会, 推荐优秀QC小组成果。石油质协将于6月份结合纪念我国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活动30周年活动, 组织召开QC小组代表会议暨QC小组成果发表会, 表彰QC小组活动成果奖和荣誉奖获得者, 发表成果, 评选推荐全国优秀QC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

4积极推进质量教育培训

(1)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按照中国质协对2009年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要求, 制定普及教育计划, 以《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版) 》为教材, 认真组织员工参加全国统考, 争取完成1万人统考, 力争超额完成中国质协下达的统考任务。

(2) 开展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石油质协将举办有关质量知识培训班, 培训质协骨干;与会员单位联合举办质量培训班, 积极为会员单位提供质量培训服务, 做好培训计划制定、选派教师、购买教材及发放培训证书等工作。

(3) 培养质量管理专门人才。组织质量管理骨干参加中国质协举办的各种培训班, 重点培养卓越绩效评审员和企业自评师、用户满意度测评师、QC小组活动诊断师、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师资、六西格玛管理和质量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以适应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5加强质量学术研究与质量信息传播

(1) 提高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水平。按照2009年征集论文范围及重点, 着眼于先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着眼于质量工作新的实践、新的发展, 以解决质量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探索创新, 形成创新性见解,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办法。努力提高论文水平, 突出实用性、理论性、技术方法和表达水平, 力争产生一些创新性强、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的高水平论文。并做好质量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工作。

(2) 搞好论文的评选、发表和表彰。石油质协于2009年4月开始征集石油工业质量学术论坛年会的论文, 11月份结合纪念石油质协成立20周年, 组织召开"纪念石油质协成立20周年及质量学术论坛年会"。发表优秀论文, 并进行命名表彰。各企业工作站和直属单位会员要搞好质量学术论文的征集、发表和评选, 择优推荐到石油质协。

6配合企业开展好全国质量月活动

认真贯彻中国质协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要求, 发挥质协优势, 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配合企业开展好全国质量月活动。组织会员单位高层管理者和质量专家在报纸等媒体上发表文章, 广泛宣传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经验。

7积极开展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纪念活动

2009年是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中国质量协会成立30周年。为了纪念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年, 总结30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推进我国质量事业新发展, 中国质量协会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和表彰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质量工作者, 召开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和中国质量协会成立30年纪念大会。

2009年也是石油质协成立20周年, 石油质协将表彰一批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质量工作者。

8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1) 加强秘书处建设。完善石油质协秘书处工作制度, 提高办事效率, 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2) 做好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在质协系统开展创“三优”活动, 评选表彰优秀企业工作站、优秀会员单位和优秀质协工作者。

上一篇:2024秋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小小足球赛》教案下一篇:4P薪酬激励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