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2024-04-26

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共12篇)

篇1: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时下,有多少教师靠自己准备教案走进课堂?这里不需要给出什么数据,有两种现象便可以说明一切:其一是在校园周边的书店,有两种书最畅销,一种是学生用的教辅资料,另一种就是教师用的各种精编教案;其二是笔者有幸参加过一次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例行考核的内容是每个学员提供一篇教学设计。考核时,学员们各自携带一本自己选定的教案集锦,来个移花接木,各种版本的教案集锦装帧精美,成了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教师抄教案由来已久,在很多地方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可是,各级主管教学的领导在业务检查时,还习惯性地把教师的教案分为三六九等,大会小会还忘不了痛斥那些教案写得不好的教师。每当这时,我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堂·吉诃德披坚执锐与风车搏斗的荒诞画面。

当然对教师抄教案深恶痛绝。为此,我要求教师在每篇教学设计之后必须附有教学反思,每次业务检查我的关注点都落在这些教学反思上。为此,有人说我宽容,有人说我严厉,还有人说我另类。课堂天下事,得失寸心知,教师如果不梳理自己教学的成败得失,就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永远也完成不了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因此,我们没必要对教师抄教案横加指责,事情的关键在于如何引领教师自觉走上教学反思之路。

当然,我并不反对教师借鉴他人的教案。首先,选择的范本一定是名家的经典教案,其次,在钻研教案的基础上,要结合教学实际去取舍,整合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教案是死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两者的碰撞必然会迸发出激情的火花,这就为我们写教学反思提供了原生态的素材。所以,我认为在每一篇教案之后,教师或三言两语,或洋洋洒洒,写一些教学反思,倒不失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

有人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校长对教师抄教案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麻木不仁,必须从教学管理层面上破题。曾经有许多校长试图用集体备课来破解教师抄教案的难题,可是由于管理鲜有创意,往往变成了教师集体抄教案。为此,我将教师的集体备课改为同课异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大家坐在一起细读文本,在问题的基础上研读文本。同课异构就是给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借鉴其他教师的“智慧”。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依托校本培训的形式,根据教学进度,按教学单元组织教师在单元教学前进行说课,钻研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后,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就有了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也就不会去盲目抄教案了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工作的书面体现,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一份精心准备的教案,是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案不仅能提高教学实效,而且能逐步提高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是,教案质量高低是由教案是否实用、是否符合教学实际、能否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决定的,而不取决于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决定因素,教师只有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最佳教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电子教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不仅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对传统教案的**,它将导致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化,并将最终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首先,电子教案可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教案的使用者只是教师本人,而在联网的计算机上设计的教案,其他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参考,学生也可以上网使用。电子教案的资料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参考书和课本,更有来自因特网的。教案使用对象和资料来源的拓宽大大提高了教案的使用效益和教案的质量,也为教师的共同备课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方便。

第二,电子教案可实现超文本组织信息。

用文本格式来组织信息的特点是线性的,而用超文本格式来组织信息具有多维、网状、非线性的特点。电子教案可按照超文本的格式来编写。例如,我们可以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堂测练、语言要点等多个维度来制作电子教案。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或其它参照系来进行归类、编排。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随时调出所需要的东西。电子教案的这种超文本特性,符合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复习、学生自主学习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三,电子教案具有超媒体组织信息的功能。

超媒体组织信息,即根据需要把声音、图片、动画、音像等都集中在一个教案里,使图、文、音、频一体化,从而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教科书、教案、录音带、录像带各自独立的情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与保持知识等都极为有利。

“教学效益高于一切”。备课中所确定的一切教学手段,一切教学方法,一切教学资料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效益优先原则。而要想教学效益高,就要让教师多花一些时间用在钻研教材、批改学生作业等上,限制教师用电子教案,纯粹是浪费教师的备课时间。在农村学校的教师,除担任自己专业的学科任教外,还要兼任美术、音乐、劳动技术等学科,如要熟悉所任学科就要用时间去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这些备课占用的时间太多。但为了应付检查,只好照抄别人的教案,抄了这科再忙那科,这种规范的手抄教案用于上课,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备课好差和教案写得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不经过自己备课而抄写的教案,即使多么详细,也不能证明教师备课很认真和教学效果很好。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不能用表面、具体的记录表现出来。在信息时代,限制教师学习、使用电子教案,就如担心牛不耕田了而要求现代化的农民用牛犁田地,惧怕人退化不准坐车而要求用脚走路有什么不同。学校配备的电脑、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室用于什么?

我不喜欢写教案,更反感学校领导在教案问题上与老师纠缠不清。

刚参加工作时,心思都用在如何设计教学,如何与学生沟通,忽视了“一丝不苟“书写教案的要求,每次学校检查教案时所评选出的优秀教案总没有我的份,常受表扬的一般都是一些年纪大的老师,而那些老师的教学效果却是学生不敢恭维的。后来发现学校领导总是以书写是否认真来确定教案是否属于优秀,便试着认真照抄课本提纲和教参要点,结果便被领导认定为属于优秀教案而受到表扬。

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到去年,我连续十六年从事高三政治课教学,在大多数学期中我都没有坚持把教案写完,总是在学校检查过之后就束之高阁,但高三的课却来不得半点马虎,课前得充分准备教学的有关资料,编写时政专题复习讲议,在课后还得根据学生的基础、根据考试的要求自己编设习题,批改学生所做的测试题。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就能放下架子与学生讨论研究问题,因而在课堂上往往能出现智慧的火花,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每一年学生是那样喜欢我的课,而我却不喜欢写教案。我想,如果把备课仅仅看成是写教案,备课便成为一种形式。

曾到无锡一所学校参观,学校的老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老师们在网上共享备课的资源。参观者中有人问,这样备课学校如何检查教案,校长说,老师备课是否认真、充分,到其课堂上听课就知道了,学校几位领导坚持推门听课,随时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上教学管理思想的解放,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笔下曾写过一位历史教师成功地开设公开课的故事,当有人问历史教师是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一节公开课的,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几分钟。”可见,真正的备课,决不是简单的抄写教案的行为。

那一年,学校分派我们几个同学到淮阴中学实习,指导老师姓陈,是很有名气的政治老师。我们几个同学跟在他后面听了两周的课,然后学着备课。反复研究了课本有关内容、仔细翻阅了教学参考书和其他一些教学资料,便着手写教案。想象着课堂教学的情景,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课本知识的理解,详详细细、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一课时的教案足足写了用了三分之二的教案本。写完后,几位同学都很有一种成功感,谁知陈老师却毫不客气地给我们泼了冷水,他说我们把教案上的文字整个读一遍,就得至少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哪有时间组织教学?真的感谢陈老师,他说,写教案如果面面具到,课堂教学效果一定很差,过于完美的教案反而会限制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思维。课堂教学决不能成为老师独自一个人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的特权,课堂首先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必须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陈老师的话启发了我们几个同学,大家在后来写的教案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与学生交流的灵活性,因而在实习中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学校领导常为老师不喜欢写教案而头疼。因为老师不喜欢写教案,于是领导便有了充分的检查、评比教案的理由。在我看来,这种单靠检查写教案来抓教学管理工作的做法,是学校领导管理惰性的真实表现。教学管理,本是一种需要管理者付出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但检查教案,却不需要管理者动什么脑筋,只是一种简单劳动,而老师被迫抄写教案也只是一种简单劳动。老师不喜欢自己停留在简单劳动的状态,因为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领导却对检查教案的做法津津乐道,老师便由对检查教案的反感上升到对领导的反感。

教学需要改革,教学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管理者,得时时注意努力实现管理的创新。

篇2: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中共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落脚点定位在“解决发展中突出问题贯穿始终”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各县区活动领导小组重视解决大批农民工回流问题,把其作为关注民生的当务之急抓紧抓好。因此,活动初期,全市参学单位齐抓共管,“加减乘除”并用,初见成效。

在方案制定时,突出政府扶持 “加法”内涵。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的要求,各县区针对农民工问题,各尽所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政府提出,凡不违背国家大政方针,绝大多数群众拥护的、鼓励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的规定,皆予支持。四县四区采取“政策扶持+创业指导”的方法给返乡农民提供就业便利。首先是建立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体系,实施小额贷款和财政贴息、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对农民在创业上的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用电用水、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东海县规定,凡是在规定的地块里发展高效农业的,每亩奖励现金5000元,该县双店乡北沟村村民单华强建设12个温室大棚种植百合,每个棚子增收5万元/年,共增收75万元,带动了周围一大批返乡农民种植花卉林果、创汇蔬菜等高效农作物,收入远远好于出境打工。其次是建立促进农民创业的服务体系,县区全部建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依托创业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推广农民创业指导园、创业一条街做法,为农民创业提供孵化基地,鼓励更多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擅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返乡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前期调研时,实施疏散返乡人流的“减法”举措,减小返乡农民的 “家乡拥堵”压力,推出“解压”一揽子工程。疏散任务落实到人,参学的县区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长为第一执行人,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落实人,县及乡镇村人大代表为第一监督人,此项工作成绩列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考核,成绩突出给予表彰,名列孙山者,给予学习不合格“黄牌警告”,限期整改。

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推出“就业岗位进千村”活动,各部门争先恐后,制定帮助农民工再就业规划,把“返乡潮”的调研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做法为“三渠并开”:首先是开通就近安排、就地就业渠道。市劳动局鼓励本地企业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工就地转移。对企业新吸纳返乡农民工达到一定规模并提供岗位培训的,招用返乡农民工达50人以上的,安排专门的招工代办员,提供全程服务。年内,对招用返乡农民工数量较多、用工规范、待遇稳定的企业各级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其次是开通扩大交流、友好对接渠道。相关部门建立劳务输送基地,立足挂钩市、融合长三角、联系沿海线。联合南北劳动力挂钩城市开好劳务对接招聘会,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劳务信息适时传递、适时发布,在2008年已经建立10家劳务合作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20家,并建立日常信息交流、劳务合作常态化工作机制。年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南北挂钩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60%以上。第三是开通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渠道。建立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使城镇公共就业体系向农村延伸,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级机关工委深化早先开展的“双联双推”活动,市级机关86家党组织深入社区(村)调查研究,以结对共建、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义工)行动等形式,定期走访与返乡农民工密切相关的家庭400余户,举办25场政策宣传活动及培训,发放物品、材料18万份,免费培训社区下岗失业人员3万余人次,其中农民工6000余人次,并为下岗职工、“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380余人推荐家政、销售等岗位。

督导组在督导活动早期进展情况时,提出农民工返乡再就业信息援助要有一传十十传百的众人加码的“乘法”思维,要求参学单位和个人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加倍提供就业信息的理念搞好信息服务,建成快捷、宽泛、顺达的信息网络。

全市各单位按照督导要求,做到了 “一传两送”:“一传”,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及时传送。市县劳动局和人事局发挥职能作用,牵头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把及时向镇村劳动保障服务网络传递信息作为硬指标、新任务,周一至周五全天候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录用备案等一条龙就业服务,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全市的1431个行政村。“两送”,即镇村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及时把信息送到返乡农民工手里,将每一期招聘讯息张贴到农民的家门口,让农民第一时间掌握就业信息;用工企业组织招聘小分队,开展“送岗位进乡镇”活动,定期不定期进镇进村,提供用工服务,既满足企业用工短平快的需求,又解决农民进城求职不便、信息掌握不灵的被动情况。

在评选十佳创新载体时,强调解除返乡农民工岗前岗后困难“除法”创意。把解除他们眼前急难作为“真学真用真实践,建设科学发展新港城”学习实践活动的总载体中的一个检索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为农民排忧解难上。

按照全市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载体创新要求,各县区着力解决农民工上岗前后,技术不懂、新的岗位不适应、生产销售流通环节不畅等问题形成的困难症结,全市采取“切两刀”的方法解除病症。第一“刀”是使用分类别、减免培训费用的方法培训。加大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和农村人才工程,乡镇组织,定点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术,年内培训劳动力20万人。开展“培训菜单进万家”活动,把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补贴标准、农民培训补助政策等信息印在一张“菜单”上,通过招聘会、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印发到农民手中,供农民根据自身培训愿望就近就地选择参加培训,提升农民工职业素质,为农民工进城就业特别是就地转移就业扫清障碍,增强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稳定性和抵御失业风险能力。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农民培训菜单2万多份、发放培训券1万多张,减免农民培训费用100多万元。第二“刀”是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解决销售难题。扎实推动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三大合作”发展。目前, 全市成立了水晶、板栗、草莓、优质畜禽、海淡水养殖等专业经纪人协会分会近300个。共有经纪人10万人,持证2819人,其中农民经纪人18872人,充分发挥绝大多数经纪人科技理念新、联络能量大等优势,把解决返乡农民工产销问题交给他们,通过传、帮、带,引导更多的农民闯市场、搞流通,带动和帮助返乡农民重新走上致富道路。农村经纪业中已有注册商标500多件,经纪人在外地设立窗口700多个,承担全市70%以上的农副产品流通任务,经纪业务年成交额达140多亿元。

篇3:从改进管理中求解“抄教案”难题

一、剪掉捆在教师身上的“绳索”

不当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导致教师“抄教案”的主要原因, 因此, 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进管理, 剪掉捆在教师身上的“绳索”, 以更好地激发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习, 是每个学校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备课管理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方面, 其主要目的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教师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一些学校管理者往往不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而是从便于“管”的角度出发, 硬性规定诸如“八要素要齐全”“有无板书设计和教后感”“字体是否工整美观”“篇幅是否适中”等要求。在这种刻板的管理制度的制约下, 教师只能公式化、模式化地应付检查, 不去追求教案的实效性, 应付检查成了终极目的, 使“抄教案”成了教师们的一种潜规则和普遍现象。

实际上, 教案只是教师备课的一个方面, 是教师工作的一个外显形式,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准备。过于僵化的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降低了教师的抱负水平, 致使一些积极性高的教师消极怠工。可见, 在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少一些功利, 多一些服务, 要充分发扬民主, 多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请教师参与相关制度的设计和制定, 避免陷入僵化和形式主义的泥潭。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抱负水平、任教学科等方面的差异, 进行一定的弹性设计, 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缓解教师的精神压力, 为教师自主性的发挥提供空间和平台。

二、教案可以循环使用

循环使用教案, 就像循环使用教科书一样, 允许在一本教案上点点画画、圈圈描描、反复循环使用, 以后再加以整理更新, 让教师把时间多用在研究教学上。当然, 循环使用教案不等于不备课。“备”与“写”是两回事, 不备好课就没有上讲台的资格, 写了教案上讲台也不一定合格。“会不会有消极怠工者趁‘循环’之机而懒上一把?”或许有的人存在着这样的担忧。依笔者看, 这种担心实属多余。退一步说, 我们可以研究一套“循环机制”来规范“循环教案”的管理:首先是给“循环教案”的入选定个标准, 什么样的教案才有资格循环使用?什么样的教案不能入选?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更新教案的过程。譬如说, 想到了更好的导入策略, 摸索出了新的问题设计, 研究出了更好的作业形式, 引进某个名师的精彩片断等都可作为更新的切入点。这种形式的备课既避免了繁琐的文字抄写, 又增添了教案的实用功能, 当然, 循环也要有个度, 不可能无限期地循环下去, 一般以两到三年为一个循环周期。如果遇到教材更新等客观情况的变化, “循环教案”就应及时终止。

三、由检查教案变为公开展示教案

学校领导所做的工作, 是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的工作更强调发展性评价, 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最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 最清楚自己备课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可以提倡教师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 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自我评价是值得信赖的,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 发挥其潜力, 使他们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对于教案检查, 可以变换形式, 把教案检查变为公开展览, 多一些关怀, 少一些指责。以往的教案检查都是领导检查, 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单向关系, 好与不好, 领导的主观成分比较大。而且, 教师优秀的教案究竟好在哪里, 教师本人无从知晓, 其他教师也无法学习到。而公开展览教案, 将每个教师的教案集中在一起, 改变了检查时领导与教师的单向关系, 可以接受来自群众的监督。通过相互比较, 既避免了抄袭, 加强了反馈与反省, 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事实上, 公开展览教案对教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会对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公开教案的基础上, 学校领导还可以引导教师每月上交上一节“最得意的教案”或“最遗憾的一课教案的反思”, 一学期进行两次评选, 并进行物质、精神奖励。这样就可以大大激发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思考的热情, 促使教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四、教案要因人制宜, 因师而异

篇4: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一、重申教案编写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虽然他们学历学位高,专业基础扎实,但教学经验不足,或是不知如何备课,或是备课较随意,在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把握等方面,常常是“跟着感觉走”,结果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意见也较多。有效的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写教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作为一个只有20多年办学历史、8年本科办学经验的大学,深刻认识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严把质量关,踏踏实实抓好每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学院确立了“质量先行,细节说话”的行动方针,从课堂教学入手,以教案突破口,通過会议宣传、教师座谈、文件规范等形式引导教师重新认识教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注入心血和思想去写教案去备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持教案上课,课后自觉进行教学反思,不再视教案为负担,课堂教学面貌大有改观。

二、明确教案管理在“理”而不在“管”

通过宣传动员,教案编写工作已深入人心,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为应付检查抄教案,教案是教材内容的翻版;教案实效性不强,备课与上课脱节等。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针对教师应付检查的问题,学院调查分析了其深层次原因,找到症结所在,从教学管理层面破题,打破了教师心理上的坚冰。

高校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教学思想活跃,课堂灵活性强,相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对大学教师也需按规范写完整教案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倾向于用PPT等形式的课件代替教案。教师若教学任务重,更可能视教案为“束缚”,视教案检查为“形式”,以致应付了事。但90%以上的教师更明白:有好的教案确确实实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教案管理应从帮助教师“理”出好的教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出发,重在“理——引导”而不在“管——监督”。在综合调研、认真论证及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案改革和管理范式(见附表),该范式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制订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鼓励教师潜心钻研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三、贴心的设计、严格的执行是成功的保证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案编写和管理规范,以规范引导行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教案编写管理规范》,教案编写注重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强调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聘请数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育学专家指导教师备课,定期组织备课培训,特别是对新上讲台的教师进行培训,对何为教案、如何准备教案进行讲解,教师上课随意性降低。

其次,教案检查,过程与结果并重。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随机、随时检查教案。学期初,检查是否持教案上课;学期中,教学督导组课堂听课随机抽查,跟进教案实效性的发挥;学期末,审视是否有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如教师省思教学缺憾并作自我诊断,省思能否在高层次上有机融合教学个性与教学艺术等。检查注重教案内容和实效,允许教案形式多样化,提倡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网页结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激励教师杜绝惰性,持之以恒认真备课。同时,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引导教师关注每一环节,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第三,教案评比,奖惩结合。注重对比分析,全方位考察,将教案质量与课堂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将教学督导组听课意见、学生座谈反馈意见及学生评教数据对比考察。经过2年的跟踪监测,发现但凡备课认真、教案设计合理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评教成绩均在88分以上,教学督导组认可度高,年终院系考核也多为优秀,反之,则各方面评价较低。这用事实和数据验证了优质教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为表彰先进,激励落后,学院每学期还组织一次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将特别好的突出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并给予表扬或奖励;通过检查、评选和表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认真备课、备优质课的良好风气,教案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大批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教案。

第四,宣传和推广教学成果,为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鼓励教师将教学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教案评比优秀、学生评价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年终考核优异,职称评审优先考虑,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及以上教学奖励和教改项目,促进教师成长。学院还通过校园网络、报刊、校外媒体等多个渠道对优秀教案进行宣传和展示,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效应,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启示:人性化管理与执行力结合,破解教案改革难题

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希望,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是希望的前提,而备课、写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人性化的管理也正是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良好途径。将人性化的管理与执行力结合,引导教师参与教案改革,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1.人文关怀,主动参与。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要让老师既完成教学工作“量”又实现教学“质”的提高,必须真正从关心教师发展着手,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正面激励,引导教师处理好备课与上课的关系,主动重视教案编写。

2.贯彻落实,不容迟缓。对于一所学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而言,执行力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效、教育质量的好坏,甚至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教案编写和检查过程中,教师认真自觉、教学督导组指导、各院系把关、学校审核,层次落实,环环相扣教案质量的有效保障。

3.步步为营,阶段发展。教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备课作为教学中重要一环,每一步都要扎实走过。因此,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老师应提出不同的教案要求,引导教师一步一步成长,最终形成有特色的个性化教案。“当教案走向内容个性化、编制过程开放化、尊重学生学习自主化时,教学目标自然会随之走向生存化。”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师经验增加,对课堂的运作更游刃有余。在教案编写上,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内容和实效,进而注重创新和特色,积极融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学生、教师、学校一步一个台阶,年年有新发展。

4.奖惩有度,内外宣传。在教案编写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个别应付或管理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要及时调动教师和教学单位积极性,通过检查和评奖活动,大力表彰先进,适度惩罚落后并指导其改进。加强内外宣传,给予教师展示的平台,激发教师荣誉感和责任心,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声誉。

人性化管理与执行力结合,保障了教案编写工作的严肃性和连贯性,提升了教师的备课积极性,实践、实验课教师也主动要求编写教案并能够根据课程、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自觉进行教学反思,课堂吸引力增强,学生回归课堂,教风学风明显改善,真正实现了以点带面,以教案带动教学,以优秀带动全体,促进学校教学全面发展的良好风尚!

篇5: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无论来自美国的报道,还是我国江苏木渎中学上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和山西新绛中学近年来的实验,都证明如此。

很多中小学教师洞察到“翻转课堂”的功效,希望尝试,但苦于不知从何下手。有教师归因为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本文无意评价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的命题,而是认为“苦于不知从何下手”中,隐藏着破解“翻转课堂”的头绪:实验“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抓手。而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就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使学生明确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篇6:用八大思维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

近年来,耿马自治县着力在发展思路、发展机制、发展方法和发展方式上进行创新,用八大思维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用创新性思维破解发展理念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在发展观念、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机制上进行创新,扎实开展好以“全国大发展,我们怎么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比较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整合各种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在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变固定资产为活化资本、变民营资金为民营资本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农业稳县”、“工业立县”、“特色产业富县”、“边贸旅游活县”和“绿色经济强县”进程。用基础性思维抓农业,破解“三农”问题。以孟定镇为中心的三乡一镇重点发展橡胶、香蕉等对海拔和热量要求较高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以耿马镇为中心的四乡三镇则重点发展甘蔗、茶叶、畜牧业和以泡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系列经济作物,积极鼓励兴办各类林场、养殖场和加工厂,与原料基地配套构建产业链条。认真抓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扎实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带建设。推进“三村”工程建设,构筑农业发展平台。在地区确定12个村的基础上,县上增加3个村,使全县“三村”工程建设试点村达1

5个;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抽调26名年轻干部,分别到11个乡镇和15个“三村”工程建设试点村担任乡镇长和村主任助理,下派期间全部享受副科级政治经济待遇。制定方案,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地县“三村”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的途径和方法,力争使每个村的30万元补助资金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到2003年底,全县高优蔗园面积达19.09万亩,占蔗园总面积的70.6%;高优茶园面积达2.28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9.7%;新发展高优胶园2.07万亩、泡核桃3万亩、香蕉8000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9元,达1211元。

用重点论思维抓工业,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问题。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进程滞后,是制约耿马经济快速发展的症结所在。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巩固提升蔗糖、橡胶、茶叶产业,加快发展小水电、矿产业、生物资源、香蕉产业和畜牧业精深加工业,把工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抓。2003年,全县生产白砂糖10.29万吨、干胶1.1万吨、精制茶1725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98亿元。顺利完成了19户国有企业改制任务,退出国有资产697.65万元,回收资金1431.17万元。

用社会化思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近年来,该县按照“抓项目、增后劲、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积

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农村沟渠建设等,使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逐年得到解决。目前,县城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快,羊耿二级路、耿沧油路等工程已基本完成,耿双油路正加紧施工,耿孟二级路正在争取中,全县基础设施状况已有了显著改善。2003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32.8%。用全民化思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破解增强县域经济活力问题。始终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活经济、促发展的根本途径来抓,制定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实施意见》,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制定具体的贯彻意见,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经济总户数达3452户,注册资金1.3亿元,营业总收入达2.47亿元,同比增长16%。

用开发促发展的思维抓招商引资,破解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全县上下按照“诚信型、学习型、满意型、活力型”耿马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树立了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机遇、抓发展的观念,强化了“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意识,着力营造广招商、招大商和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2003年,成功引进了云南吉龙房地产公司投资开发县城500套经济适用住房,引进云南凯雄实业有限公司到孟定投资兴建香蕉深加工厂,以及其它一些有

一定实力的外地企业参与耿马建设,全年签约项目达14个,协议引进资金近5亿元,实际到位3890万元。

用系统论思维抓社会各项事业,破解县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坚持用系统论的思维,把社会各项事业作为解决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科教文卫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有各类学校389所,在校学生总数4.4万人,6个乡镇实现“普九”,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9%、90%。

用经常化思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破解“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全县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政治稳定、边防巩固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

篇7: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破解反渎工作难题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就是指检察机关为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树立法律监督权威,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在各级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的要求,实行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关系,加强各地检察机关之间的工作协作,充分发挥内设机构的只能作用,能促进检察机关结成运转高效、关系协调、规范有序的统一整体。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优势正好为我们破解反渎工作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平台。

反渎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反贪工作和刑事检察工作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渎职犯罪隐蔽性大,有关人员对渎职犯罪的认知度低。认为行政行为有些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没有装腰包,有些还是好心办了错事,不认为是渎职犯罪。社会公众对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危害程度、举报途径的知晓度还不够等,严重制约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线索来源。渎职犯罪往往与单位的制度、规划、授权等有关,而这些证据具有一定的游移性,还有的渎职行为直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违规操作有关,存在太多的干扰因素,导致渎职犯罪侦查取证与立案诉讼困难。反渎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阻力大。有些上级机关或领导认为渎职案件涉案人员没有个人贪污、受贿等行为,危害不大、民愤不大,或情有可原等,往往对渎职案件的查办进行干预、说情、协调等,对渎职案件的查办形成很大阻力。总的来说就是“获取线索难、调查取证难、立案与诉讼难、办案阻力大”(参见韩惠军 反渎工作析难解困之初探)。那么,基层检察机关如何解决这些反渎工作难题呢?我认为,现阶段推行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为提我们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按照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的要求,实行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格局,实现检察机关结成高效运转、关系协调、规范有序的统一整体,充分发挥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作用来破解反渎工作难题。

一、充分发挥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优势,上下联动获支持 充分发挥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下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作用,利用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关系,从各个方面获得上级院的支持,改善基层院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执法环境,解决基层院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利用上级院对重大案件、事项的督办、参办、提办、交办等多种侦查方式,发挥上下联动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化解地方干扰与压力。对大要案件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由上级院统一指挥,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本地办案资源,集中攻坚。对涉及面广、侦查取证困难的窝串案,实行“大兵团”作战,对专业性强的行业犯罪案件,由上级院抽调侦查骨干、专业人员协助侦查,用人所长,确保案件成功率。对社会关注度高、干扰阻力大的案件,由上级院靠前指挥,统一调度,化解阻力。充分利用上级院业务部门的对口指导,对侦查确有困难或阻力特别大的案件,积极提请上级院采取督办、交办、参办等侦查方式,利用上级院的指导、命令等,形成查办反渎案件的整体优势,排除干扰阻力,促进案件的有效查办。

二、充分发挥兄弟检察院的资源优势,横向联系抓协作 充分利用各地检察机关的资源,横向协作,破解反渎工作获取线索难、调查取证难。

通过各地检察机关的横向协作,可使各地检察机关查办的典型、带有共性的渎职犯罪案件在侦查技巧、侦查方向、方式、方法上为我所用,使反渎工作可以“坐享其成”,大大减轻查办渎职案件难度。要与各地检察机关特别是周边地区检察机关加强工作协作,互通情况,加强沟通,交流通报查办渎职案件的情况。如我们今年从孝感市院获悉,应城市院刚刚查办了几起农机监理人员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款流失的渎职犯罪案件。我们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人到应城市院了解案件情况、学习案件查办技巧、查办手段、方向等,回来后,利用应城市院的查案经验,着手收集农机税款流失的证据,用很短的时间就查办了汉川农机监理人员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款流失达70.27万元的渎职犯罪案件。

其次,横向联系还应表现在互相配合,相互协作上。在渎职案件办理过程中,互相配合调查取证,协助异地羁押犯罪嫌疑人,为检察机关异地办案提供帮助与支持等,形成兄弟县市检察院互相协作、互通情况、相互支持与配合的整体格局。

三、充分发挥内设机构的整体优势,内部整合强合力 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查办渎职犯罪案件协作、协调机制,加强侦监、公诉、预防、反贪、技术、控申、民行部门与反渎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反渎工作整体合力。

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可以提前介入渎职案件侦查活动,熟悉案情,审查证据,引导反渎部门补充、固定和完善证据。反渎部门也可以就证据收集等问题主动征求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强化证据意识,按照批捕、起诉证明标准全面、客观的收集、审查证据,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建立反渎、侦监、公诉互相听取意见和列席案件讨论会制度,充分发挥侦监、公诉、反渎部门的力量,形成办案的整体合力。

反渎部门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协作配合,侦防一体化,标本兼治。在查办反渎案件的同时,积极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行侦防一体化机制,做到“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教育、一案一宣传、一案一回访”,并将事后预防与事中、事前预防相结合,积极堵塞涉案单位规章制度、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在侦查中达到打击与预防并重,做到标本兼治,使反渎工作达到查办一个人,预防教育一大片的效果。

实行反贪、反渎工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互助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反贪反渎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加强反贪、反渎工作协作配合对整个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尤为重要。如2009年在我院反贪局立案查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件后,我们发现涉案人员挪用公款时间跨度长达4年,无人发现,住房公积金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中肯定涉嫌渎职犯罪。反渎部门立即着手调查,在反贪部门的配合下,一举查办了市房管局领导及工作人员等三人涉嫌玩忽职守致使国家资产损失80余万元的案件,及时堵住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上的漏洞。反贪、反渎工作并不是二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他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整合反贪、反渎力量,形成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合力,渎职犯罪侦查工作才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整合控申、民行、监所、技术等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较好氛围与合力。特别要注重检察技术力量的运用,充分调集司法会计、司法鉴定、计算机等检察技术力量,加强反渎办案工作,化解反渎工作中线索与调查取证的难题。

四、充分发挥专项行动、媒体舆论的力量,借力打力排阻力

反渎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阻力大。有些上级机关或领导认为渎职案件涉案人员没有个人贪污、受贿等行为,危害不大、民愤不大,或情有可原等,往往对渎职案件的查办进行干预、说情、协调等,对渎职案件的查办形成很大阻力。如何化解这些阻力呢?我认为除了上级院协调支持外,还应主动借助中央、省市专项行动的契机,借助新闻媒体舆论的力量,借力打力,巧妙化解反渎工作阻力。

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专项行动方案,如《查办和预防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的专项行动》、《查办和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查办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关于清理“小金库”专项行动》等,这些专项行动都为我们查办渎职犯罪案件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伞”,他们就是我们查办渎职案件的“尚方宝剑”。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应利用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巧妙应对说情、干预阻力,化解反渎工作难题,使渎职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除借助上级专项行动精神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新闻媒体、舆论的力量巧妙化解反渎工作阻力。如我们2009年在立案侦查一起玩忽职守致特大交通肇事案时,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认为肇事司机等责任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其他人员与这一交通肇事案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干扰并阻止渎职案件的侦查。为排除阻力,我们在调查取证的同时,积极收集新闻媒体、舆论对案件的报道及人民群众要求查明事实真相严惩交通事故背后渎职犯罪的呼声等信息,向市委领导及上级院汇报,得到支持,化解了反渎工作阻力,一举查办了市运管所邹某、客运公司曹某及孝感交警陈某等三人涉嫌玩忽职守特大案件。

篇8: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亿万农民是衷心拥护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农”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难题和新挑战,突出地表现在: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效益持续下降,稳生产难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农产品价差扩大,去库存、化风险难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难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益出现边际递减趋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难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治理难度加大。

上述问题说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着力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和竞争力,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着力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成功转型。

首先,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创新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应对问题挑战的必然选择。创新不仅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必须依靠创新,摆脱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培育主要依靠科技推动发展的农业增长新动力;必须依靠创新,开辟新的政策红利,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必须依靠创新,解决好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应对日益加重的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必须依靠创新,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凸显,要求更加紧迫。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落户。同时,还应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环境友好和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村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都是生态产品的提供者。在推进全国绿色发展、改善全国生态环境的征程中,农业农村肩负着重大责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逐步退出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农业生产能力,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逐步实现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加强产地环境保护,着力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全球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宜加强战略谋划,加快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构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宜合理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发展优先序和自给率目标,实行有保有压有放政策。在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适度进口国内紧缺农产品。充分利用我国农业技术、装备、市场等优势,参与国际农业开发,特别是要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

篇9:用“智慧存储”破解大数据难题

在日前召开的主题为“看IBM智慧存储化解大数据风险”的IBM“智慧存储”战略发布会上,IBM系统与科技部存储产品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黄建新表示,以上三项数据表明了现代企业正在面对的三大问题,一是数据量大,呈现出规模化(Volume);二是速度要求快,呈现出高速化(Velocity);三是数据类型呈现出多样化(Variety)。“数据已经由简单积蓄变得更具规模,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IT时代的符号。”

三大战略 诠释“智慧存储”

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一方面,IT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在数据的海洋中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另一方面,CEO等企业高管和主要业务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从而无法使信息服务于业务目标、预测商业风险和实施智慧商业决策。

应对以上挑战,离不开存储基础架构的支撑。但目前多数存储系统存在着低效、不灵活、管理复杂等问题,难以承受大数据带来的重压。黄建新认为,CIO需要以更为智慧的方式,合理高效地整合并优化基础架构,合理调动各类IT资源,以更新的思维和角度构建IT架构。

据IBM与IDC对全球CIO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全球最高效的公司一直都在将超过50%的预算用在开展具有业务改革能力的新项目上。通过部署虚拟化、重复数据删除、自动分层和分类等技术,可将IT管理人员用于存储资源调配工作的时间缩短近50%,同时将相关成本降低20%。

针对大数据规模化、高速化及多样化的特点,IBM提出了应对大数据挑战的三大战略,以帮助企业CIO更加有效地收集并提取信息,合理分析并加以利用,借助这种更加灵活、高效和简单的方法管理企业信息架构。黄建新说,第一是提升效率,帮助企业以更少的成本管理更多的数据,提升存储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员在使用和管理存储系统方面的时间投入,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规模化”挑战。

第二是优化性能,也就是让系统能智能地应对数据的变化。黄建新解释说,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有些数据被频繁调用,称为“热数据”;而有些数据则“无人问津”,称为“冷数据”,智慧存储能够智能化和自动化地将“热数据”迁移到高效同时价格也较昂贵的存储设备中,如SSD,而将“冷数据”打入“冷宫”——迁移到相对低效、价格也便宜的存储设备中,如STAT磁盘,从而达到优化性能的目的,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高速化”的挑战。

第三是简化管理,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和多样化的数据,如何简化管理,同时提升效率,IBM提出使用虚拟化技术和云服务模式,统一企业累积的不同时期基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异构存储环境,并通过统一界面实现统一管理,以应对“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持续研发 获得技术优势

此次IBM智慧存储战略发布会选择在IBM中国系统与研发中心召开,似乎想表明,IBM智慧存储背后的关键技术是与IBM长期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分不开的。IBM大中华区副总裁、Power & System z研发及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总经理Michael A. Desens 说,IBM中国系统与研发中心是IBM系统与科技部位于中国的惟一的研发机构和重要的战略部署,他们承担了DS8000、Storwize V7000及各种磁盘和磁带存储阵列及光纤网络存储产品的开发与测试。Michael A. Desens表示,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障IBM存储技术和解决方案持续领先的关键。

在IBM中国系统与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在不同的层面进行着创新。“EasyTier里的核心技术就是中国研发人员和专家一起设计,并以中国研发人员为主体进行的开发和测试。”Michael A. Desens说,在IBM下一代存储产品中,IBM中国研发中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以研发中心团队为依托,帮助本地用户获得成功。”

链接

IBM智慧存储战略背后的关键技术

提升效率:

IBM实时数据压缩技术,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实现最高在线压缩率,这是业界惟一能够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实时压缩和解压而不影响数据读取速度的技术。通过实时压缩技术管理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节省高达80%的磁盘空间。IBM Storwize V7000及SVC最新添加了实时压缩功能。

图形化管理界面,能够帮助用户直观、随时随地进行管理,包括XIV、DS8000、Storwize V7000、SVC和SONAS等产品都采用了这种简单管理模式。

优化性能:

EasyTier自动分层技术,能够自动将数据在不同层级中迁移,配合3%的SSD使用,就能将存储性能提升3倍,保证用户热点数据始终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

Active Cloud Engine,能够自动识别常用数据并随需调取,大幅提升存储及使用过程效率,对非结构化数据亦可实施部署。

简化管理:

IBM存储虚拟化技术,能够基于同一平台统一管理不同时期、不同品牌和技术的存储设备,并可通过图形化管理实现。SVC和Storwize V7000能够面向不同环境实施存储虚拟化。

IBM Storwize V7000 Unified,实现文件和块级存储的真正融合,以单一存储系统管理块和文件应用,支持各种文件存储协议,并以图形化界面统一管理。

篇10: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刘延东在省部级干部医改座谈会上强调

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 3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主持召开省部级干部医改座谈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医改,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探索出破解医改难题的中国式办法,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篇11: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1“形象法”的概述

形象法的本质顾名思义就是给人感觉实在的、生动的,而不是难以想象摸不着的感觉。形象法包括三种方法即比喻法、实物操练法和动画图像法,比喻法就是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比喻成现实生活中看的见容易想象的现象,并与之构建联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容易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实物操练法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的事物相联系,使得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技能;动画图像法就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图片来展示教材中难懂的原理或知识,使得学生容易理解从而掌握课程的内容。这几种方法在教学中已经有的教师在运用,但最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方法很好的与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出形象法最大的优势作用,增强课程对学习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2“形象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比喻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在讲授网络技术一些概念的时候,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使用比喻法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联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讲到“端口”这个概念的时候,学生不好理解,仅仅通过讲述教师也会感觉很吃力,于是教师就要通过询问的方式切入教学:同学们都很熟悉自己的家是吗?而且每个家都有自己固定的地址。每当同学们走入家门的时候都会看到自己家里的各个功能区,如卧室、厨房、客厅、餐厅等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功能。而在网络中的IP就相当于家庭的地址,而不同的功能区即是开辟的各种“端口”,如22端口用于SSH远程登录协议,49端口用于TACACS登录主机协议等等,这些知识学生就不感觉到陌生了。

比喻法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避免学生因看到晦涩难懂的概念就产生放弃的念头。它的使用充分利用了事物之间具有的共同特征,来增强对另一事物或现象的理解,通过已经熟悉的知识来探求未知的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者之间是要有相似的共同点,而不是为了教学而运用牵强的生活事例引入教学。

2.2“实物操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侧重其动手能力要强,并不是要培养科研人才,教学注重对学生网络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和验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物的实际操作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其本质的原理和知识技能。为此学校都设有网络技术实验室,里面配有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硬软件配套设施,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网络技术知识。例如,在上网络技术课程前,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的观察,在参观中教师向学生一一介绍软硬件的配套设施,如,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核心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教师还组织学生观看校园网络拓补图,使得学生对各个网络的节点有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参观的过程中还要切入性的询问学生问题,以便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将两台电脑连接到一个IP地址的网络中,通过交换机的操作,学生将两台电脑连接到同一个IP地址的网络里,从而实现文件和资源的共享。学生通过自己成功的实现文件的共享就会感觉网络并不是那样的难以理解的事物,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实验中知道了网络连接的关键要素:网线、IP、网卡、交换机等,从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意愿。

2.3“动画图像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动画图像法不难理解就是利用丰富饱满的运动画面将课程中抽象深奥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的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就能很容易的学习知识。例如,在讲授TCP/IP协议原理时,教师可以下载一个动画的视频或者自己通过制作视频来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展示。通过视频可以直观的展示IP、Pack、Route、Switch和DNS等的运行的原理,极具表现力,便于激发学生想象力。本来这些数据包的传输、封装、路由选择和DNS解释等微观的原理过程是看不见的,教师讲解不仅费力而且学生学的也吃力。而在动画的场景中,学生就很自然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就如进入一个车间观看车间配料流水线一样,先将各种IP数据包放入传送带,经过层层打包贴标签进入下一个流水线工序,在传送过程中由路由器对IP数据包进行分拣转发最终送到目的地。

动画配有音频其效果更加的令人炫目,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TCP/IP协议原理的理解,并且牢牢的记住原理的细微环节。动画图像法借助了声音、图形和文字,丰富了教学的信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视觉感。

2.4 三种方法综合运用,不能割裂

尽管形象法包括以上三种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不是彼此排斥单独存在的,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像OSI模型这中概念的理解,就需要运用比喻法并结合图形给学生进行讲解,也即在选用比喻法时要注意两者共同特点的挖掘,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原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形象法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组织教学,教师要不断的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形象法科学合理的整合到网络技术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总结教学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杰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的有利于的助推者,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中注重学生对网络技能掌握能力的培养。为了破解网络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象法”整合教材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容易的理解课程的内容,降低了课程抽象化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强化学生对网络技术技能的习得能力。故此该文对“形象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形象法,职业学校,网络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陈向阳.用形象法破解中职学校网络技术教学难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6):28-31.

[2]夏峰.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前瞻性探讨,2009(6):134-135.

[3]蒋文荣.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5):13-14.

[4]黄建德.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4(4):115-116.

篇12:用科学管理破解“教师抄教案”难题

一、德育困境的管理诱因

造成中职学校德育形势严峻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中职学校德育参与人员严重不足,给中职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繁重的学生管理和德育任务全压到几个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肩上。处于基层的班主任每天面对满身陋习的顽劣学生,应付繁琐的班级日常事务,常常搞得身心俱疲,一旦工作不顺,班级混乱,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在我校教师心理调查中,约72%的教师反映,在担任班主任时睡眠质量显著下降。班主任岗位成了烫手山芋,班主任聘任成为令许多中职学校领导头痛的难题。

在职的班主任,一部分是为了评职称需要,更多的是迫于行政命令不得已而为之。班主任岗位以评职称来激励,范围局限性大,时效性短,激励效果差;行政命令强制任命的,往往热情不足,工作流于应付。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应该是优秀班主任连续聘任,不合格班主任予以解聘。现实情况是:续任者愁眉苦脸,解聘者喜笑颜开。不仅没有做好“奖优罚劣”,反而成了“奖劣罚优”,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实效。

二、“全员德育”的实践困扰

许多中职学校早已看到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发现了学校内部德育理念的偏差和原有德育模式的缺陷,意识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必要性,提出了“全员德育”理念,并就“全员德育”理念的实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全员德育导师制”的提出与推广,为更多的教师参与德育提供了平台。但是许多中职学校在实施“全员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普遍遇到“落实难”这一瓶颈,许多学校开始施行这一制度时轰轰烈烈,一阶段后平平静静,坚持一两年后偃旗息鼓,最后大多不了了之。

问题的症结如出一辙:全员德育导师制缺少一种长效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参与教师内在的工作动力。德育导师参与德育工作,既非出自工作热情,也没有多少主动性,更多的是因为学校领导的要求和岗位职责的规定,被动而为之。尽管许多学校也制定了周密的德育导师评价制度,有领导打分和学生民主评价等形式。但由于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与职责规定的机械性之间的根本矛盾,评价制度的缺陷难以避免,往往是花费的精力很大,评比的结果难以服众,激励效果打折,甚至引发新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评比差距慢慢缩小,激励机制悄悄缺失,德育导师工作逐步流于形式。

三、岗位竞聘制的“鲶鱼效应”

中职学校的全员德育工作要想突破落实难这一瓶颈,从理念变成现实,必须建立一套长效激励机制,化领导施压为教师主动努力,实行德育岗位竞聘制,巧用“鲶鱼效应”就是很好的探索。

1.德育岗位的“逐级聘任”

将学校德育岗位分为四级:行政、班主任、副班主任、德育协管员,进行逐级聘任。要求所有担任课务的教师必须竞聘其中一个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参与德育工作。行政人员在全员德育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并通过担任后进生导师、参与法制学校授课等工作参与到德育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组成德育团队,是全员德育体系中的主体;德育协管员在全员德育体系中起到辅助和激活作用。除行政职务任期一年外,其他岗位都是一学期一聘。这一措施,很好地落实了“人人都是德育导师,人人都有德育岗位”的全员德育口号。

2.副班主任的“岗位竞聘”

副班主任竞聘是最大的亮点。学期初,先由德育处择优聘任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在本班任课教师中聘任副班主任,组成德育团队共同管理班级。在副班主任教师聘任过程中有四种情况:第一,被多位班主任聘任,定为三星级副班主任(德育处根据学校需要安排到其中一班任职);第二,刚好被一位班主任聘任,定为二星级副班主任;第三,第一次未被聘任,在补聘中聘任,定为一星级副班主任;第四,两次聘任均落聘,成为德育协管员,协助德育处工作。副班主任竞聘就像一把精密的尺子,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做了精确的度量。

3.德育协管员的“鲶鱼效应”

协管员岗位的设立是一招妙棋。德育协管员一方面可以加强德育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鲶鱼效应”,制造岗位危机感,激发工作活力。聘不上副班主任成为协管员的,不外乎管理能力薄弱、工作方式粗暴、协作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足几种情况。学校可以对德育协管员安排这样一些工作职责:早晨、中午、傍晚时间段协助学校大门值勤工作,协助参与学生就餐管理,参与双休日留校学生管理,参加德育处组织的突击检查,查处学生各类违纪现象,接受德育处临时指派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有三大特点:时间在课余,地点在室外,任务有难度。由于大家觉得成为德育协管员一是辛苦,二丢面子,都怕成为协管员,非常希望班主任能聘任自己,副班主任位置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

4.班主任的“幸福烦恼”

班主任是机制创新的最大受益者。许多班主任有了“幸福的烦恼”,好几个任课老师来求聘副班主任,一时不知答应谁好。“烦恼”是暂时的,“幸福”是长期的,机制创新以后,副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德育处几次加重了副班主任工作任务,比如,将读报节、出操、家访、班会等任务按比例分配给副班主任,也能很好完成。在第二学期,我们发现,许多原先的德育协管员,早早向班主任提出要求,希望成为副班主任,由于工作岗位是争取来的,工作面貌自然大不一样。印象最深的一点,现在副班主任接受任务积极主动,班主任交托工作心情轻松,班主任对副班主任的抱怨再也听不到了,班主任身上的负担得到了有效的减轻。

5.德育处的“渔民效能”

对德育协管员的管理是否到位是“德育岗位竞聘制”成败的关键。德育处作为德育协管员的管理部门,要做好“渔民”角色,适度适量放好“鲶鱼”、管好“鲶鱼”。德育协管员的工作安排要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工作任务绝不能轻松,又要让教师还能接受。我们提出了五个“不”:德育协管员的工作其实跟德育处工作人员性质一样,不丢人;工作付出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不白干;工作的期限一学期一次,不算长;工作情况有检查有评比,不含糊;因工作马虎送校长办公会讨论考核和聘任问题,不划算。进入德育协管员岗位的大多是以前工作上有所欠缺的教师,成为协管员已是一次警醒,如果仍旧工作马虎,就必须予以适当惩罚,才能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能很好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增强德育能力、提高德育成效的积极性,这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其他德育制度有效落实的保障。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教育者就好比生产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一种。只有生产者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工厂才能多出精品,少出次品、废品,不出危险品。如此,何愁学校的产品(学生)不受顾客(用人单位)的欢迎!

上一篇:初三优美议论文作文1000字下一篇:计时器趣事为题目的作文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