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2024-04-11

读音(精选9篇)

篇1:读音

这个问题的矛头应该指向“稹”,作为一个明显的形声字,它的读音不麻烦,即使不知道怎么读,也会莫名其妙地读成“真”,但其实,人家读三声“珍”,这字一般很少见,但在唐代文学史中出现频率颇高,只因为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元稹,这也算是字凭人贵的一个典型吧。

元稹,唐朝大诗人,“曾经沧海”的男主角,“巫山不是云”的感叹者,写诗很走心,浅显易懂,但情感真挚,而这种感情真挚的`诗句大多是悼念亡妻韦丛所作,也正是因为这些诗,才使元稹在唐朝几万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但元稹诗名流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更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把他李白、杜甫一起说,但其实白居易和元稹才是一个年代的人。白居易大元稹八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结下了友谊,而且二人的文学主张也很合拍,经常诗歌唱和,绝对是绝佳的好基友。

另外元稹还和两个比较有名的女人发生过关系,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崔莺莺,因为崔莺莺这个文学形象就是出于元稹之手,而这个故事正是元稹经历的真人真事,崔莺莺也有其人,只不过,年少时的元稹为攀高枝,劈了崔莺莺的腿,现在看来,这段情史算是元大帅哥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另外一个女人那更是声名在外,唐朝三大美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当年那可是和元稹流传了一段众人皆知的“姐弟恋”,二人暧昧由来已久,但最终没能厮守一起,很遗憾,但也并不可惜,毕竟命运之手,变幻无常,薛涛没嫁给元稹,也算是薛涛的另一种美好的结局吧。

菊花元稹

在元稹之前,很多大诗人都写过菊花,然而元稹还能寥寥数语,就写出一首流传后世的菊花诗。他的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像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品文,百看不厌。

那年元稹二十四岁,正在等待考取功名,年少的才子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秋天里很普通的一日,他看到院子里的一丛丛菊花绕着院子排开,很悠然,便诗兴大发,“秋丛遍绕似陶家”。他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顿时产生错觉,自己所住的这户小院不就是当年陶渊明住过的院子吗?“遍绕篱边日渐斜”诗人都矫情,更何况是年轻的诗人,往往诗兴来了,就怎么挡也挡不住。于是,他就绕着菊花的篱笆绕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日头都落下去了,天都黑了。

为啥要这样一直绕着菊花欣赏呢?因为也挡不住,这个是内心喜欢。“不是花中偏爱菊”,他说并不是说那么些花里,我偏偏喜欢菊花,而是因为这菊花开后真没什么花可以看了,也就是“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元稹并没有炫耀华丽的辞藻,而是简单直白地表明了对菊花的喜爱,可见他也是位性情中人,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所爱,这和元稹的性格也挺符合。元稹后来,真的是见一个爱一个,处处留情,最著名的一段感情非和薛涛的断断合合莫属,而其最有名的几首诗是为亡妻韦丛所写,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也并不是滥情之人,只是作为一个男人的本色罢了。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

篇2:读音

刘长卿以五言律诗擅长,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10卷。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刘随州诗集》(10卷诗,1卷文),《全唐诗》编录其诗5卷。

【人物生平】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闻一多先生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也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诗歌风格】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中兴间气集》: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如“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又“沙鸥惊小吏,湖色上高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裁长补短,盖丝之颣欤!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

《诗源辨体》:钱、刘五言古,平韵者多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刘句多偶丽,故平韵亦间杂律体,然才实胜钱。七言古,刘似冲淡而格实卑,调又不纯;钱格若稍胜而才不及,故短篇多郁而不畅,盖欲铺叙而不能耳。又:五,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清空,而句意多相类。又:中唐五、七言绝,钱、刘而下皆与律诗相类,化机自在,而气象风格亦衰矣。

【史籍记载】

刘长卿,字文房,至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隋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

篇3:读音与字义

尽量人们总是习惯地将“尽量”读作“j佻n li伽ng”。《现代汉语词典》中“尽量”却有两种读音, “j佾n li伽ng”“j佻n li伽ng”。

尽量j佻n li伽ng:动词, 达到最大限度, 如, 喝了半斤白酒, 还没尽量。

篇4:读音练习等

喷(pen pen)发

☆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出自历史或寓言故事的成语:()()

2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3写出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找不同(“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古诗文中“游”名胜(你知道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请把它们填在横线上)

1不识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故人西辞__,烟花三月下__。

4欲把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歇后语

1千里寄鹅毛——

2外甥打灯笼——

3十五个吊桶打水——

4猪八戒照镜子——

☆猜谜语

1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打一植物)

2一只小鸡真灵巧,五彩羽毛身上飘,会翻跟头会跳高,落在地上不会跑。

(打一玩具)

☆教你写作文

记人作文的写作方法

记人的文章需要把所写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使人物血肉丰满。一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

1写外貌。通过描写人物的五官长相、个头体态、音容笑貌、衣着打扮等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等特点。如“皱纹深、皮肤黑而粗糙”可以表明人物饱经风霜;“乌黑明亮的眼睛”可以反映人物活泼的特点。

2写动作。动作可以反映人物的思想,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如“一路上他又蹦又跳”中的动作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悦;“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扑去”中的动作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坚强勇敢的品质等。动作描写要求用词准确、精练,要能为表现人物特点和中心思想服务。

3写语言。恰当的语言描写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身份、爱好、思想和性格。但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地位、教养、爱好和所处的环境及思想性格等特点。

4写心理活动。人物想什么,怎样想,都能直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心理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表明中心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是把人物写活了的重要手段。

5写典型具体的事例。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只能融入具体的事例中,才会令人信服,才会产生真实的感染力。因此要写好人物,还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具体的事例进行描写,这样我们塑造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例文: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写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就买到两只肥壮的老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是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唉!打那以后,我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把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他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圃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同学还翻查相关参考书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很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点评:

篇5:擘字的读音

注音:ㄅㄛˋ ㄅㄞ

部首:手,部外笔画:13,总笔画:17

五笔86&98:NKUR

仓颉:SJQ

郑码:XMSM

四角号码:70502

UniCode:CJK

篇6:论语读音(范文)

不亦说yuè乎 愠yùn 孝弟tì 鲜xiǎn矣仁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道dǎo(或dào)千乘shèng之国 过则勿惮dàn改 父没,观其行xìng 贫而无谄chǎn 为政第二

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 孟懿yì子问孝 人焉廋sōu哉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诲女rǔ知之乎 是知zhì也 子奚xī不为政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八佾第三 八佾yì舞于庭 相xiàng维辟公 不如诸夏之亡wú也 揖yī让而升 巧笑倩qiàn兮 禘dì自既灌而往者 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ì 羊 邦君树塞sè门 反坫diàn 子语鲁大tài师乐 翕xì(或xī)如也;从zòng之 皦jiǎo如也,绎yì如也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 里仁第四

恶wū乎成名 无适dí(或shì)也,无莫(或mù)也,义之与比bì 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 参shēn乎!吾道一以贯之 君子欲讷nè于言 事父母几jī谏 事君数shuò,斯辱矣 公冶长第五

可妻qì也 虽在缧绁léixiè之中 免于刑戮lù 仁而不佞nìng 乘桴fú浮于海 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 申枨chéng 臧zāng文仲居蔡 山节藻梲zhuō 崔子弑shì齐君 斐fěi然成章 或乞醯xī焉 匿nì怨而友其人 盍hé各言尔志 雍也第六

不贰èr过 与之庾yǔ 犁牛之子骍xīng且角 季氏使闵mǐn子骞qiān为费宰 则吾必在汶wèn上矣 自牖yǒu执其手 一箪dān食,一瓢piáo饮 不有祝鮀d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中人以上,可以语yù上也 敬鬼神而远yuàn之 觚gū不觚 述而第七

默而识zhì之 闻义不能徙xǐ 不悱fěi不发 暴虎冯píng河 曲肱gōng而枕之 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 桓魋huántuí其如予何 弋yì不射宿 诔lèi(或lěi)曰 祷尔于上下神祗qí 奢则不孙xùn 泰伯第八

慎而无礼则葸xǐ 笾biān豆之事 犯而不校jiào 使骄且吝lìn 天下有道则见xiàn 侗tóng而不愿,悾悾kōng而不信 吾无间jiàn然矣 菲fěi饮食 而致美乎黻fú冕 而尽力乎沟洫xù 子罕第九

子见齐衰zīcuī者、冕衣裳者与瞽gù者 喟kuì然叹曰 韫椟yùndú而藏诸 求善贾gù而沽诸 虽覆一篑kuì 巽xùn与之言,能无说yuè乎 衣敝缊yùn袍,与衣狐貉hé者立 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 唐棣dì之华huā 乡党第十

恂恂xún如也 侃侃kǎn如也 誾誾yín如也 踧踖cùjí如也。鞠躬如也,如不胜shēng 君召使摈bìn 足躩jué如也 襜chān如也 行不履阈yù 足蹜蹜sù如有循 私觌dí 君子不以绀緅gànzōu饰 以为亵xiè服 袗絺绤zhěn chīxì 素衣麑ní裘 非帷裳,必杀shài之食饐yì而餲ài,鱼馁něi而肉败 臭xiù恶è失饪rèn 沽酒市脯fǔ不食 乡人傩nuó 立于阼zuò阶 厩jiù焚 拖绅shēn 必正立执绥suí 先进第十一

从zòng我于陈、蔡者 冉rǎn伯牛 南容三复白圭guī 有棺而无椁guǒ 师也辟pì,由也喭yàn 因之以饥馑jǐn 铿kēng尔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莫mù春者 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 夫 1 子何哂shěn由也 颜渊第十二

仁者其言也讱rèn 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 驷sì不及舌 虎豹之鞟kuò 修慝tè 举皋陶gāoyáo 子路第十三则

则四方之民襁qiǎng负其子而至矣 期jī月而已可也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jī也 子夏为莒jǔ父宰 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 硁kēng硁然小人哉 斗筲shāo之人 必也狂狷juàn乎 切切、偲偲sī 宪问第十四

南宫适kuò问于孔子 羿yì善射,奡ào荡舟 裨谌bìchén草创之 夺伯氏骈pián邑三百 孟公绰chùo 久要yuē不忘平生之言 晋文公谲jué而不正 微管仲,吾其被pī发左衽rèn矣 自经于沟渎dú 其言之不怍zuò 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 丘何为是栖栖qī(或xī)者与 公伯寮liáo愬sù子路于季孙 子击磬qìng于卫 有荷蒉kuì而过孔氏之门者 君薨hōng,百官总己以听于冢zhǒng宰 原壤夷俟sì 以杖叩其胫jìng 卫灵公第十五

俎zǔ豆之事 虽蛮貊mò之邦行矣 乘殷之辂lù 耕也,馁něi在其中矣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zhuānyú 虎兕sì出于柙,龟玉毁于椟dú中 固而近于费bèi 友便辟pián pì 狎xiá大人 陈亢gāng 阳货第十七 归kuì孔子豚tún 好从事而亟qì失时 夫子莞wǎn尔而笑 佛肸bìxī召 涅niè而不缁zī 吾岂匏páo瓜也哉 色厉而内荏rèn 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 钻燧suì改火 不有博弈yì者乎 恶果敢而窒zhì者 恶居下流而讪shàn上者 恶徼jiāo以为知者 恶讦jié以为直者 微子第十八

篇7:懿读音及释义

懿,美也。——《尔雅》

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篇8:“即墨”读音探究

关键词:即墨,zi55,me55

一、前言

即墨是青岛重要的县级市, 因故城 (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 地临墨水河而得名, 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 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但其名称的读音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至今没有定论。

二、“即”字演变读音探究

即墨本作节墨, 在夏商之际是东夷方国之一的节方所在。《帝王世纪》曰:“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于是墨台氏 (简称墨氏) 又在其前加了封国之名, 成为节墨氏。1

《王力古汉语字典》云:“即, 子力切, 入, 职韵, 精。职部。”2p93根据它的解释, 参照《汉语史稿》中语音发展的规律, 我们可以知道, “即墨”本作“节墨”, “节”“即”古同音, 都为入声字, “即”上古属职部, 中古归入职韵3p102;“节”上古属质部, 中古归入屑韵3p107。其古同属精组字, 在入声消失过程中, 受清音归阳平规律影响, 其声调变成阳平。中古之后, 尖团合流, “即 (节) ”声母变成了现代普通话中的j, 但在即墨话中其声母仍为z4。

“即墨”的“即”与“即”单用时不同:“即墨”的“即”音长较短, “即”单用时音长较长。“即墨”的“即”属高平调;“即”单用时属降调。“即墨”的“即”音强较弱;“即”单用时音强较强。

结合“即”语音历史演变来看, “即墨”的“即”仍带有入声的一些特点, 发音时喉头有紧缩感, 比较紧张。与单用的“即”相比, 音长较短, 音强较强, 属高平调, 读音为zi55。

三、“墨”字读音探究

“即墨”的“墨”在普通话中读“mo51”, 《青岛市志·方言志》把“即墨”的“墨”注为mi42, 认为它韵母比较特殊, 但并未做出解释5p94。

《王力古汉语字典》参考上古韵部和《广韵》对“墨”的注释是:“莫北切, 入, 德韵, 明。职部。”2p169根据它的解释, 参照《汉语史稿》中语音发展的规律, 我们可以知道, “墨”为入声字, 上古属职部, 中古归入德韵3p102。中古以后, 德韵在开口一、二等唇音字变成了o3。这是文言音, 或文白不分的音, 在“陌、麦、德、职”诸韵中都有许多字是文白异读的。德的白话音读ei。后来, “这些白话音越来越占优势了, 连读书音一般也只念ei了”3。所以《中原音韵》把德韵开口字归入齐微 (i, ei, uei) 3p185—186。

在北京话中, “墨”韵母仍然保留了文言音, 为o, 这可能和“墨”经常用于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而很少用于口语有关。在入声消失的过程中, 由于“墨”属明母字, 属次浊声母, 受次浊声母归去声规律3p231的影响, “墨”变为去声, 即为现代普通话中的mo51。

青岛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中青莱片下的胶莲小片, 来自中古职、德的一部分字, 如德、北、黑、墨、麦等在青岛莱西韵母是[ə] (呃) , 在其他地区韵母则为e, 或ei5p5。莱西虽现属青岛市管辖, 但历史上长期归烟台市管辖, 莱西方言与莱阳方言、海阳方言等同属于胶辽官话中的登连片, 所以对莱西的发音暂不考虑。

据调查, 在青岛市区音系中, “墨”韵母为e, 在即墨方言音系中韵母为ei, 与其同源字“煤”“霉”韵母同。

通常情况下, 市中心语音发展较快而郊区语音发展慢, 保留古音的成分更多。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即墨地区“墨”的读音更古老一些, 而青岛市区音系中“墨”的读音较新。根据王力先生对语音发展史的构拟, 我们可以推测出, 中古以后, “墨”在青岛话音系中, 由于受白话音的影响, 并没有像北京话一样保留文言mo的读音, 而是统一为mei了, 而在发展较快的市区方言音系中变为me。

青岛方言总趋势是韵母简化, 复合元音韵母单化。这在青岛市区方言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普通话韵母为ai的字音在青岛话中都为“如摆、派、买、外、代、太、乃”;普通话韵母为[au]的字音, 在青岛市区方言音系中都读为[ɔ], 如“宝、跑、毛、否”;普通话中的前鼻音an、en鼻韵尾n在青岛市区方言音系中全部丢失, 变为鼻化的a、e, 如“办、盘、本、盆”。5p24

人们总是倾向于用最经济省力的发音方法去发音。例如, [ɔ]是[au]这个复元音发音动程的中间位置, 是[a]和[u]的复合。发[ɔ]时只需将口型搓圆, 舌头后缩即可, 而发[au]时, 必须先将口型摆至发[a]时的样子, 再慢慢变成接近发[u]时的口型。[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 而[u]是后高圆唇元音, 所以发[au]时口型、舌位变化大。在青岛市区方言音系中没有与[ɔ]相近的音, 不会影响其表义, 而且省力, 所以将普通话中[au]读为[ɔ]。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元音高化的影响。

即墨方言韵母ei与青岛市区方言韵母e (如“白配麦非”) 相对应。ei中的i其实并未达到i的位置, 与e都属于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只比e舌位高一些, 所以在发ei时, i只有口型的变化趋势, 实际并不发音。

《青岛市志·方言志》把“即墨”的“墨”注为mi42, “密”和“即墨”的“墨”相比:青岛话中“密”音长较长, 是典型的降调, 音强较强, 舌位高;而“即墨”的“墨”则与之不同, 其音长较短, 其音强较弱, 有些类似于轻声, 为高平调, 舌位较低。

结合“墨”其语音发展史和青岛方言来看, 其韵母在即墨话中为ei, “即墨”二者在上古同为职部, 为叠韵字, 虽后世随着语音的变化, 二者韵母已变得不同了, 但长期共同使用, 使二者韵母仍保持趋同, “墨”受“即”类化作用, 韵母舌位变高, 接近i, 比e舌位稍高一些, 加之, 其音长较短, 保留了入声短促的特点, 所以听起来像i。

综上, “即墨”的“墨”字韵母应仍为ei, 只是e舌位较高, 韵尾实际并未达到i的位置, 只是一个发音趋向;加之其音长较短, e与i就融为一体, 同“即”一样, “墨”在发音时喉部比较紧张。由此, “即墨”的“墨”读音应为me55。

四、“即墨”读音变化的原因

1. 受语音发展规律的影响。

随着北方话中入声的消失, “即墨”从入声字变成了非入声字, 同时保留了入声短促的特点。

2. 人口流动。

山东地区在历史上人口迁徙频繁, 母语中无入声字的言语社团迁徙到即墨后, 受其母语音系制约, 他们无法把“即墨”读成入声, 在发入声韵尾时只是喉部趋于紧张, 而并没有真正地发音;并用音系中的轻声模仿入声短促的特点, 使“即墨”二字韵母轻化。

3. 受韵律影响。

汉语讲究韵律, “即墨”在产生之初即为叠韵词, 后世虽按照各自的语音规律进行变化, 但作为古地名会保存产生之初的一些特点, 加之长期共同使用, 使二者趋于同化, 这使“墨”的韵母发生变化, 韵腹韵母高化, 韵尾几乎丢失。

4. 凝固成词降低语音规律的影响。

根据词汇扩散理论, 词汇的语音变化是逐渐的、连续的, 首先在少数词中发生的变化, 逐渐扩散到所有有关的其他词中。8p278“即墨”读音, 虽受语音变化规律影响, 但作为古地名, 已经凝固成一个专有名词, 其中每一个字的读音都固定下来了, 单用的“即”“墨”语音在变化时很难侵入其中, 对其中一个字的音产生影响。

通过对“即墨”语音发展史进行分析, 利用青岛市区方言、即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音类间的对应关系, 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即墨”的“即”与单用的“即”不同, 读音为zi55;将“即墨”的“墨”与“密”进行比较, 得出“即墨”的“墨”与“密”并不相同, 其韵母应为舌位较高的e, 读音为me55。影响“即墨”读音变化的原因有语音规律、人口流动、叠韵词、凝固成词等, 其中语音规律、人口流动因素加速了“即墨”语音的变化;叠韵词、凝固成词因素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即墨”语音变化。其语音变化因素与阻滞因素相互竞争, 形成带有古音色彩的“即墨”的读音。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乐”有le516p823和yue516p1683两个读音, 而河北地名乐亭, 当地人都读作lao51 ting35,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遵照“名从主人”的原则给出了规范, 为“乐”增加lao51音, 用于地名, 河北乐亭7p782。

“即墨”的读音也应如此。其“墨”字在普通话中读音与当地人读音大相径庭。即墨作为古城, 保留其当地读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保留当地古音有利于当地人的交流, 体现了对地方的尊重, 有利于民族团结;地名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活化石, 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地名的古汉语读音, 对于文字读音考古具有重要价值。

注释

11 .刘尚南.即墨溯古[N].半岛都市报, 2006年03月13日 (10) .

22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33 .王力.汉语史稿 (重排本) [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4 .张绍麒.山东即墨话声母的三个特点[J].山东:烟台师范学报, 1986 (2) :87.

55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方言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6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篇9:“禅”字的读音

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校园,玉兰、龙槐、桂花的叶片绿得发亮。空气在逐渐膨胀,团团热气迎面扑来,让你感到夏天脚步的逼近。

我推开桌前的窗户。瞬间,一股清风送来一阵凉爽,还夹着楼下月季花的芳香和青草味儿,沁人心脾。

桌上两摞作文本如同两座小山,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我,时刻准备我去鏖战。这个周五,初三的课程就要结束,我要赶快把这些作文批改完,也算善始善终吧。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下学期学校不一定再给我安排教学工作,所以这可能是我带的最后一届学生。周五的这节课,也可能是我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课吧!

《友情伴随我成长》《喜悦伴随我成长》《亲情伴随我成长》,一篇篇似曾相识的文章,看得我眼睛直往一起粘,伸出两根手指头扒,眼皮都撑不开,连连打着哈欠。

在走廊中独自享受香烟“美味”的祝老师,悠悠地踱到窗前,打趣道:“有这么尽职的老师,走出校门的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啊。”

我望着他苦笑,“我脑子里全是糨糊,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你答话了。”

而当我翻开汤云海的作文,却好像一盆凉水迎面扑来,脑中的糨糊顿时一扫而空。他写的竟然是《难以忘怀的一次语文课》,这可不是我布置的题目。这家伙最喜欢唱反调,今天不知道又在耍什么花招。

我抬手揉揉太阳穴,用力眨巴眨巴眼睛,耐着性子,低着头一行行看下去。

一次,我到成功学校的汪老师家补课。他是特级教师兼学校工会主席,还经常到省里出试卷,参与编写教辅资料。那天补习《出师表》,他问我们刘禅的“禅”字应该读什么音,我说读“chán”,没想到引起其他学校几个补习同学哄堂大笑。汪老师也大为光火,说这个字怎么读“chán”呢?等到他冷静下来之后,告诉我这个字应该读“shàn”,不能读成“chán”。

然后他告诉我们一个小常识,说在唐僧取经之前的三国,“禅”这个字只有“shàn”一个读音。唐僧取经之后,我国没有对应印度佛教中“禅”的字,便把这个字增加了一个“chán”的读音。

想当初,我们的“名师”就是教我们读“chán”的,可见“名师”的无知。“名师”误人子弟,害人不浅,竟然还常常大言不惭地训斥我们。曾记得,当时我在课堂上有幸被“名师”点名回答问题。我说这个字读“shàn”,自认为拥有众多丰功伟绩的“名师”,还把我结结实实地教训了一顿。和外校学生一道补习,像我这样被“名师”教过的学生,就只有遭受哄堂大笑而尴尬的分儿了。

“名师”看到这里,恐怕要被活活气死。那是他过于自信,咎由自取,活该!谁让他那么狂妄自大,动不动就训斥我们,不尊重我们学生的人格呢!

“名师”还再三强调,作文要写长,只有长篇文章才算是好文章。殊不知郭沫若的《石榴》、朱自清的《匆匆》、高尔基的《海燕》,都是极短的文字,按照“名师”的说法,这些大师的文章都不应该算是好文章。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用一个“和”字,高度概括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那又该作何解释?

这样狗屁不通的“名师”,竟然还有脸面霸占中学的课堂,不知羞耻地来教训我们,实在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悲哀。学校理应及早将这样的“名师”开除回家……

那一行行文字如同一条条毒蛇,向我喷出置人于死地的毒汁,我的头脑仿佛要爆炸,眼前的作业,窗外的楼群,前方的操场,都融成一片片乌云在眼前晃动。我虽然在继续看作文,可一粒粒文字早成了一只只密密麻麻排列着的蚂蚁,完全失去了意义……

30多年的教师生涯,自认为还算尽职,行将结束时却收到学生这样一份“礼物”, 是我无论如何不曾想到的。

“胡老师,你有没有多余的红笔芯?”年轻的戴老师问我,我在抽屉中胡乱扒拉了半天才找了一只红笔芯递给她。大脑终于重新恢复了思维的功能。

上《出师表》一课时是否叫汤云海回答过问题,我已记不太清楚。好像是叫过一个学生站起来,他把刘禅的“禅”字读成“shàn”,我说错了,应该读“chán”。

现在看来是我读错了。汤云海单单要挑出这个来揪我的小辫子,这就让我不由得要检点有什么得罪他的地方了……

那天我正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的故事以及邹忌的人品,像陈年老酒的醇香在教室中洋溢。同学们闪动着饥渴的目光,全神贯注地听课做笔记。

忽然听到汤云海发出哈哈的笑声,我把目光扫向他那里,发现他像乌龟似的伏在桌上,两只手握着一个橘红色的东西。那是什么呢?长长的,像馄饨摊上擀面皮儿的小木棒,一只手握在中间,两头还露出一截。我意识到那好像是根胡萝卜。

还是乍暖还寒的二月,天气尚未完全转暖,胡萝卜拿在手里应该是冰凉透骨的。这大清早,他带这玩艺来干什么?吃吗,不太可能,冰凉的胡萝卜怎么可能吃得下去?更何况现在的孩子,连香喷喷的肉包子都爱吃不吃,谁还对这个感兴趣?

除此便是恶作剧。他故意带这玩意来,无非是想逗引同学,给我的讲课添加一点调料。于是我把讲台一拍,“汤云海,你给我站起来,把你手里的东西放到桌肚里去。”

我有意避开了“胡萝卜”三字,是因为怕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这三个字,正好隐含了我的“胡”姓。我似乎觉得这家伙不怀好意,他带胡萝卜来的目的,就是想借此在课堂上制造哄堂大笑的效果。

刹那间,我的脑袋膨胀起来,感觉自己如同一头被触怒的雄狮,意欲跳将起来猛扑过去,将他撕个稀巴烂。然而,我仅仅只是让他站着,并没有多说一句话。因为,我只能让他站站而已。

下课我把汤云海叫到办公室,让他面向壁橱站着,美其名曰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实际上我是想让自己冷静一下,然后再和他慢慢交谈。刚刚爬上五楼,气喘吁吁,又正在气头上,很容易因为激动而说出出格的话。

过了一会儿,我对着汤云海的后背懒懒地说:“你给我转过来。”然后慢声细语地问他,“说说,胡萝卜从哪儿来的?”

他说是捡来的。为什么要带到课堂上来?他说觉得好玩就带来了。至于这么做有什么不良影响,他说得可比谁都透彻、精辟,不需要我这个老师再延伸分析一句。表面上看事情就这么简单,至于他是否故意这么做,是否故意和老师作对,他是不可能认账的,也没必要和他多费口舌。

于是,我想到了与他家长取得联系,获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让汤云海回去上课之后,我拨通了他爸的手机。就在我沉思默想的时候,他爸来了,个头不高,很精干的样子,狭窄的额头上冒着湿淋淋的汗水。后面还跟着他妈,好像睡眠不足,白皙的面容上写满掩饰不住的愁绪。

他们竟然会夫妻双双来到学校,令我吃惊不小,慌忙拿来两个凳子请他们坐下。然而他爸却依然站着对我说:“老师,不好意思,孩子出了什么事你尽管直说,我们一定好好教育。”

看他们一副着急的面孔,被他们这种负责的态度所感动,我连忙安慰道:“没出什么大事,不用着急。”

这几天,他们正被孩子搅得心烦意乱,寝食不安。他爸正出差返回,快到单位的时候接到我电话,担心孩子又出什么事情,到单位后简单交代了一下,便叫上汤云海的妈妈一道赶来。

原来汤云海近两个月恋上了王卉,作业没心思做,课也不想上,放学不回家,只顾和王卉在外面溜达逛街。临近中考犯上这种毛病,夫妻俩心急如焚,轮番上阵痛骂。可小子脾气倔,拔腿就离家出走,夜不归宿。家里到处找也找不到他。好不容易在一个同学家打听到了,他却借口家里菜烧得不好吃拒绝回家,夫妻俩被他气得差点儿吐血。

上学期看他语文成绩不佳,他们便花了很大的价钱,让他到重点学校的老师那儿去补课,本想让他成绩提高一点,却没想到是这种结果。现在是进退维谷,继续补下去他会放弃课堂,不让他补课,则有可能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更是全面放弃。他爸爸的脸上笼上一层悔恨的阴云,深深地叹息着。

听了汤云海父母的一番话,我原本将要燃烧的心火,却如同遭遇一场暴雨,突然熄灭了。他对父母尚且如此刁蛮,对我有所不敬,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孩子临近中考,稳定他的情绪是头等大事。所以请你们回去不要责难他,应该以关心的态度帮助他认识错误,鼓励他做最后的努力,争取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

然而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这样的会面,却被汤云海视为敌意,成为埋藏在今后关系中的一颗烈性炸弹。每当我走上讲台,这家伙便歪着那颗扁扁的脑袋,用仇视的眼光乜斜着我,大有不把我掀翻在地绝不罢休的态势。

周二的早晨,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看到全班同学都在背《醉翁亭记》,朗朗的读书声让我醉意朦胧。“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我几乎也跟着同学们一同摇头晃脑起来。

这样优美隽永的句子,像山涧清泉从千百年之前淙淙而来,滋润着无数炎黄子孙,谁读了不感到荡气回肠呢?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财富,无论中考是否考到,我都希望学生能够熟记下来,将来可以受用终身啊!

吴浩手里还拿着一个白花花的包子,边读书边啃。我缓缓地朝他走去,想敦促他快点吃完。他抬头看见了我,慌忙要把剩下的半个包子塞到桌肚里。我心里一颤,反而言不由衷地对他说:“你继续吃完吧,不要噎着。”

我在两个班之间穿梭巡视,要学生好好背书,第一节课就要默写《醉翁亭记》全文。而五班的汤云海却并没有背书,他在座位中来回走动,一个个地收头天的数学试卷。他在班主任的外语早读时是从不这样做的。尽管他也是在为同学服务,但我总感觉这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心眼里不舒服,好像走进了荒草丛中的荆棘窝,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尖刺朝我扎来。

我强忍着不快,轻轻地对他说:“你先回到座位上背书,等下了课再收。”我尽量压抑着自己,避免和他发生冲突,只有几天的课了,何必自找不快呢?

待我到六班转了一圈回来,发现他还在收,心窝中一股热血涌上喉头,便厉声警告他:“你如果再不停止,我就把试卷扔掉。”虽然说话的声音不大,却是从嗓子眼里迸发出来的。

然而这家伙没有声响,只是抬起头以挑衅的目光逼视着我,一伸手把一大叠卷子递到我的跟前。言外之言,你扔吧,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一步跨过去,夺过卷子哗地朝讲台前的地下一摔,卷子啪的像雪片一样撒了一地。然后火山爆发似的怒吼道:“和你打过招呼,叫你不收你偏不听,却反而激怒我,你以为我不敢扔吗?”

全班同学看着暴跳如雷的我都惊呆了,放下手里的书本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端坐在位子上,静观事态的发展。

这家伙并不示弱,伸长了细细的脖子,瞪着眼睛狂叫:“现在还没上课!”

我用力一挥右手,朝他咆哮道:“是没上课。你现在就可以滚出去,到上课的时间再来!”臭脾气的臭小子,真的拿起书包气冲冲地跑出了教室。

看着汤云海的背影,胸腔中积聚的气浪仍然在奔涌冲突,为寻找发泄的豁口上下撞击。我继续对全班学生说:“不错,学校是没有规定要上早读,如果你们有人认为现在还早,都可以出去,等到上课前一分钟再来也不迟。难道我不能在上课前一分钟到校吗?我每天来这么早督促你们读书,难道是闲着没事吗?”

此刻的我正如同一座冶炼的钢炉,周身朝外喷吐着炽热的火焰。全班学生都被我吓傻了,教室里只能听到电风扇呱嗒呱嗒的噪音。

尽管学校并没有安排早读,但是我们做老师的总想让学生多读些书,所以我们几位任课教师便自行安排了早读。时间并不长,只是第一节课前15分钟左右,却能起到安定第一节课的作用。

今天是周二,轮到语文早读,我七点整就早早出了门,希望学生都像我一样,早一点到校多读一点书,却没想到竟是这样一种结果。我冷静下来后暗自摇头自嘲,千不该万不该,只怪我今天起得太早了。

汤云海在和我的冲突中并没有表现出懦弱,但我扔掉他的卷子,并且把他赶出教室,使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丢失脸面,这对于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小伙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羞辱。这一箭之仇不报,心中的愤恨是难以平息的。

毫无疑问,这篇作文就是他来秋后算账,来报复“名师”对他的不恭。反正要走了,再也不会听你的课,你又能怎样整治我呢?在最后的分手之际,送给我这份丰厚的“礼物”,让我在以后的退休生活中回味咀嚼,就不足为怪了。

应该承认,这家伙的灰色心态,也是人之常情。到了我这个年龄,对于别人的一切非常之举,已是完全可以做到推己及人的理解了。

其实,作文中的话并不全错。翻翻字典最后的历史年表,三国蜀汉一栏中,编者特地给后主刘禅的“禅”字注音shàn。假如不纠正,万一中考考到《出师表》一文,涉及到“禅”的读音,就有可能两个班的100多位学生出错,甚至还会因为一两分影响一些尖子生考取省重点高中,因而毁掉他们的美好理想。那我这个语文老师不真成了千古罪人,十恶不赦,应验了汤云海“误人子弟,害人不浅”的咒语吗?

想到此处,我如坐针毡,后背不觉冒出粒粒冷汗。知错不改,怎为人师?平日一贯“谆谆教导”别人,而到自己头上却叶公好龙,这不是十足的伪君子又是什么?于是我横下一条心,要订正,一定要订正。即便考不到这个字,也不应该让这么多学生,把“禅”字的错误读音带进人生的记忆中。

可晚上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月光似水似银,又似一根根尖锐的钢针,扎得我上下眼皮无法合拢。不觉翻身起床,独自坐到阳台上,望着青色的夜空发呆。

“误人子弟,害人不浅”“过于自信,咎由自取”“狂妄自大”“及早开除”,这些冒着毒焰的字眼能读给学生听吗?那些半大不小要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听了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我忽然不寒而栗。偌大年龄的我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立在岔路口踌躇不决,不知该朝哪条道上迈步。

教室里一片宁静。橡皮树宽厚的叶片,如同一只只厚实的手掌,向走到讲台边的我热情地招唤。

虽然是最后一节语文课,对于迫切希望考取梦寐以求的高中学校的初三学生来说,却是一节不可小视的课。老师有可能交代中考注意事项,传授应试秘籍,或者帮同学们揣测试题的方向……然而我却郑重地向同学们宣告,我们今天来研讨一篇作文。

于翔合上了厚厚的笔记本,收起拧开的水笔,准备洗耳恭听。后排的盛军,则干脆伏在书本上,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他本来就不打算考高中,让他这时候来欣赏别人的作文,还不如小憩一下。大部分的同学在东张西望,小声嘀咕着,这是谁的作文,一定是篇美文佳作,不然老师怎么会在最后一节课还要拿来评讲呢?

开始还是嘻嘻哈哈的汤云海,听说要读一篇作文,忽然直直地盯着我,仿佛骤然间凝固成一块厚厚的深灰色水泥板。

根据以往的习惯,对于有问题的作文,我一般是不暴露姓名的,只对那些好的作文才公开姓名予以表扬。今天,我一开始就毫不隐晦地告诉大家,这是汤云海的作文。

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扫向汤云海,你小子也能写出美文佳作,太阳怎么会从西边蹦出来了?而汤云海似乎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铁青着脸正襟危坐,一言不发,全神贯注,准备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

我开始宣读他的大作,一字不漏,一句不改,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同学们凝神屏气地静听着,连盛军也坐直身子,竖起两只耳朵,早把睡觉的事忘到爪哇国去了。

我读到“禅”字读音应为“shàn”,一些女同学相互对视着微微颔首点头,露出浅浅的微笑。当读到“名师”“误人子弟,害人不浅”时,满教室的同学立刻发出哄堂大笑,似乎连房顶都要被掀掉。坐在前排的同学还回过头去,看看后面的汤云海。

汤云海看到那么多目光在注视自己,只好讪讪地埋下头,躲在桌肚下面,把书包带缠在手臂上搅来搅去。

等待哄笑声平息下来,我又继续往下念,“‘名师’看到这里,恐怕要被活活气死”,下面又掀起一阵哄笑的浪潮,有几个男孩子笑得东倒西歪,大喊“喘不过气啦”。等大家笑过之后,我用揶揄的语气自嘲:“汤云海,看我怎么样,好像还没被气死吧?”

刚刚抬起头的汤云海,瘦削的脸庞涌上一片潮红。同学们朝他投去的目光,犹如一把把钢刀利剑,使他左躲右闪不敢正视。

读完了,笑完了,我用平静的语气说:“刘禅的‘禅’是读‘shàn’,汤云海说的没错。”

课堂里鸦雀无声。听我这么一说,汤云海的脸色似乎也变得平和了,目光炯炯地望着我,静静地倾听着我的每一句话,生怕稍一大意而有所遗漏。

我继续说:“过去,我读‘chán’是不正确的。我就是要利用今天这最后一节课来进行纠正,这就是我今天一定要来宣读这篇作文的意图。由此同学们应该知道,我今天不是来批评汤云海,更不是伺机报复。”

说完我稍微停顿一下,两眼向下面横扫过去,感觉气氛已经缓和。“除了文中所说的以外,我还要补充一点历史小知识。刘备连义子算在一起共有四个儿子,分别名为‘封、禅、永、理’。刘禅虽然是刘备的第二个儿子,却是亲生的大儿子,名为‘禅’。而‘禅’是皇位的意思,刘禅的字是‘公嗣’,‘嗣’是继承的意思,合起来为继承皇位。这样说意思是能够贯通的。如果把‘禅’读成‘chán’,那就显然说不通了。”

介绍完这段小知识,发现下面宁静得如同午夜一般,有些同学还翻开笔记本认真地记着。怎么样?我比你崇拜的特级教师,并不逊色吧。

接下来,我指出文中的另一个问题,即我从没有说过文章要越长越好。之所以常常强调作文要写长一些,那是针对某些同学作文特短,达不到考试时的字数要求说的。对于大部分达到了字数要求的作文,是不做这样强调的。

丁零零,清脆的铃声响了,我宣布:下课,同学们,咱们要最后说再见了。

忽然下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五十几位学生倏地站起来,用长时间的掌声把我送出了教室。出门前,我特意扭头看了一下汤云海,他和同学们一样恭敬地站着,双手用力地拍着,神情十分庄重。

我的两眼刹那间湿润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音】相关文章:

成语读音范文05-16

发轫读音范文05-16

舍得读音范文05-17

旋转读音范文05-17

燕赵读音范文05-18

成语的读音04-14

扎进读音范文05-18

成语的读音范文05-19

单词记忆读音范文05-25

高考语文读音范文05-26

上一篇:犍为外校范文君下一篇:现将《湖北省2006年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