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雕刻教案

2024-05-09

水仙雕刻教案(共4篇)

篇1:水仙雕刻教案

今天,***朋友送来一箱水仙花。我在家里闲着无聊,就向妈妈请教起怎么雕刻水仙花。

妈妈一拿出水仙花,我就大笑起来:“这哪是水仙花,这分明就是一颗世上少见的‘连体大蒜’嘛!哈哈!”。“少见多怪。,”妈妈嘟囔了一句,“这就是水仙花,哪是大蒜啊!这可是水仙的球茎”妈妈又要开始介绍个不停了。“打住打住,那你就开始雕刻吧,”我急躁地说,“我都等不及了。”

只见妈妈一刀划开水仙球茎的皮,很小心的把皮拨开。然后慢慢的.一刀刀刻下去,刻下一片片类似百合或白菜梗的东西。“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刻,不要太用力。不要刻到花蕾,否则会开不了花的。还要削一下叶子的根部,这样叶子才会弯曲”妈妈又在喋喋不休。

我看着看着,手痒了,不禁右手拿起一把小刀,左手拿起新的一颗水仙球茎,毫不犹豫地刻了起来。“哎呀!”我把手指伸进嘴里,手指上的一块皮已经变成了两半。我急忙那了一块创可贴贴上,努力不使眼泪掉下来。虽然我的手已经流血了,但是我依然毫不退缩。

汗水从我的额头上一滴滴流下来,已经有两颗水仙球茎被我刻坏了。一棵被我一刀两断,我苦笑道:“这一颗被解剖了,应该可以拿来观察内部构造吧。”另外一颗还好一点,只是没有叶子。我摇摇头:“这‘一支独秀’也未免太难看了吧!”我开始想放弃了,但是我想到了这些水仙球茎的价值,花儿没有绽放出花朵,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刻好了一棵。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一个小水盆里,它虽然“貌似”是最笨拙的,但是在我的心里,它将会长成最美丽的一颗水仙花。

篇2:水仙雕刻教案

我从市场上买了一个水仙花,它的样子很像大蒜,它非常非常大,足足快有一个手掌那么大。它的颜色是枯黄色的,像腐烂的花瓣。

在雕刻之前,我轻轻地把它的外壳剥掉,它立刻露出了它那白白的皮肤,很光滑,很美。水仙花要把外面的一层层皮剥掉才能很好的生长。我先左手捏着水仙花,右手拿刀雕刻,在中间的一个地方,大约离下面部分一厘米处划一条弧线,然后轻轻地把这层剥掉,那层皮白白的,很像花瓣。然后,我再原地继续划一条弧线,它又掉了一层。爸爸说,可以在划那条弧线时使劲划下去,这样的话可以四、五层皮剥落,但这样比较危险,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芽体,但技术高的人可以这么做。我不耐烦地把一层层皮削掉,它们的皮有点像百合花的花瓣。削完皮以后,露出了有些青色、黄色的芽,里面是白色的花苞。露出花苞后,要把芽与芽之间的鳞片削掉,鳞片片非常的细,要非常的细心,也要非常的轻,要不会伤到花苞。我拿着刀子,轻轻地在芽的表面划了一下,可能是我划得太轻,过与紧张,鳞片无动于衷,但有点痕迹。我下定决心,不能太轻,该狠就要狠。我拿着刀子,朝着芽一划,哈,那条鳞片就被我完完全全削掉了,花苞还好好的,没有一点事。我继续这样做,完好无损地把全部鳞片削掉了。

爸爸后来又帮我把水仙花修正了一下后,拿来一个盆子,让我把水仙花放在里面泡,泡一两天后拿起来,把它的.黏液洗干净,然后爸爸帮助我把水仙花放在水里养。

过了几天,芽渐渐长大,开出了非常美的花,它的花瓣是白色的,中间是黄色的。它的家中,我们家都沉浸在一股清香的味道中,时时刻刻都能闻到它散发出来的迷人的味道。

篇3:水仙花雕刻课程在社团课中的开展

根据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社团课程在温州高中学校中广泛开展。意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兴趣爱好中,从而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水仙花雕刻课程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植株对生物课程中植物不同部位有直观的认识,在雕刻培养过程中可以直接认识观察不同组织分化成不同器官的神奇变化,在雕刻好后的培养过程中,又可以加入水培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通过一种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光,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课程中带入书本中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尽量发挥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同时雕刻过程中还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雕刻好的形态是对学生美学的培养,而整个栽培过程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是一个能很好体现社团课意义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水仙花植物学史,形态特征,主要分类,生长习性,分布范围繁殖方式,栽培技术

2、能力方面:查阅资料,主动参与资料收集获取新知识,逐步形成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雕刻,加强手眼协调及雕刻刀的使用。培养耐心,雕刻好后要水仙球需要培养观察45到50天才会开花。

三、课程重点:

1、水仙花雕刻技术的掌握:

水仙的造型除了运用水仙花球特有的生长形态之外,更主要是通过雕刻,以破坏细胞组织的发展,造成畸形生长,使其生长开花后达到雕刻者设计好的形态。雕刻时间一般选在欣赏花期前30天左右。基本雕刻步骤如下:

净化:在雕刻前先把鳞茎球上的褐色外皮剥除,同时把护根泥、枯根及腐烂的杂质清除干净,使整个球体干净白净,避免水养时鳞片或根受污染而霉烂。

开盖:从芽体弯向的鳞面动刀,左手平捏鳞茎球,右手持传统水仙花刀,沿根盘1cm刻一条弧形线,沿线朝球端剥掉鳞片,在鳞茎球的上半部左、右各1/3处,向下横切,再向上横切去2-3层鳞片,同时在芽的左右两侧正中向下纵切一刀,深至球的半腰。至全部芽体显露出来为止,操作时要避免碰伤嫩芽。

疏隙:把夹在芽体间的鳞片刻除,使芽体之间的空间增大,便于对叶片和花梗的雕刻。疏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斜口刀和狭小平铲刀刻削,一种是使用传统水仙花刀尖伸进逢间刻削。

剥苞:把芽体露在外面的芽苞剥掉。一般是用斜口刀由芽苞末端拨动苞片朝基部方向顺剥,以防止花苞损伤。

削叶:根据造型的要求确定削叶的位置和宽度,先用斜口刀在叶片端部开一切口,再使用圆口刀顺叶缘由叶端朝基部方向顺削。因为圆口刀的构造是刀口外弧有一定斜度,在使用时便于削叶片,又可避免损伤花苞。叶片若需要削至叶基,可采用尖形三角刀,顺叶脉插至基部。

刮梗:根据造型要求确定刮花梗薄皮的份量和朝向,使用斜口刀由梗端向基部方向刮削。若需要刮至球根处,可使用尖形三角刀沿着花梗薄皮插穿球根,要防止插断花梗,造成哑花。在刮花梗的薄皮时还应注意保护梗体。

雕侧:芽母鳞茎一般都着生一对以上的侧芽,侧芽大多数无花苞,但也有部分肥硕的侧芽有花苞,在雕刻侧芽时要小心观察。侧芽是整个水仙花球的组成部分,也是水仙造型不可缺少的内容。

2、水培技术的掌握:

浸洗:雕刻好后的水仙球要伤口向下放于清水中,整个水仙球要泡于水中,24小时后去除鳞茎上流出的粘液,如果有残留会污染整个花球的生长。清洗好后换水继续浸泡24小时,还有粘液继续清洗。

盖棉:清洗好后的花球继续在清水中泡48小时,使其吸饱水分。取脱脂棉花盖于伤口上及鳞茎盘部位,利用纤维吸水的原理保持伤口湿润,厚度要均匀,使其有一定的透气性。

上盆水养:处理好后的水仙鳞茎放入盆中,根据造型可横放或者竖放。水仙盆一般采用浅盆。将水仙放入水仙浅盆中,可用石英砂、鹅卵石等将鳞茎固定,加水淹没鳞茎三分之一的为宜。

水养管理:刚上盆时,水仙需要每日换一次水,而且在水仙根未长出前不宜放于阳光下培养,需要在室内培养待新根长出,叶子变绿了,才可移到阳光下。白天水仙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室外温度太低则要移入室内,并控制盆内水量,以控制叶片徒长,每2-3天换一次,花苞形成后,每周换一次水。水仙在10-15℃环境下生长良好,约45天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月余。水养水仙,一般不需要施肥,如有条件,在开花期间稍施一些速效磷肥,花可开得更好。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模式:采用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主导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实验探究、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手段降低知识难度,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效果。

篇4:水仙雕刻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水仙雕刻的发展历史、水养要求、造型设计、欣赏不同类型的水仙盆景使学生了解水仙盆景的分类以及不同的雕刻方法,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2.学习和了解水仙球的外形与构造图。

3.通过雕刻水仙球让学生初步了解蟹爪式雕刻的详细步骤和养护方法,并逐步养成质量意识。过程与方法:

1.欣赏水仙雕刻的各种图片造型,学习水仙球的外形、构造、雕刻的不同方法以及养护方法。

2.初步学会蟹爪式雕刻的详细步骤、学习如何给水仙后期养护和造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在水仙雕刻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

2.学习养成爱护工具、节约材料、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审美意识、安全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1)认识水仙球的发展历史、外形名称和内部构造的名称、学会蟹爪式雕刻的步骤。

2.难点:了解水仙雕刻的水养要求、花期控制和雕刻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设计

水仙球的造型、构造----盆景分类---水仙雕刻方法---雕刻步骤

四、教学过程

一、新授:PPT:水仙球雕刻与造型

一、水仙花简介

1、水仙栽培的历史和特点

属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古时水仙均为土壤栽培,或剪取花枝插入花瓶,或植于花盆移入室内观赏。水仙的花香淡雅,可以水养,开花期在春节前后,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2、水仙球的生长条件

水仙属秋植球根花卉,产地福建漳州。水仙喜温暖湿润气候,比较耐寒,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每年6月上、中旬,地上部分茎、叶子逐渐枯萎,地下茎开始休眠时,花农将地下鳞茎挖出、清理、分级、装箱,运到祖国各地及海外,供水仙爱好者选购。

3、水仙球的形态特征 根:水仙的根为肉质须根,从根盘上长出,白色圆柱状,不分枝,根嫩且脆易折断,折断后不能再生。

鳞茎(主球、子球):由鳞片、叶芽、花芽、根盘组成,鳞片层层包裹形成球状。选择水仙球以鳞茎大、外形扁圆、球体紧密、膜质鳞片质薄呈棕褐色、有光泽易剥落、球体无损坏为佳。

鳞茎的雕刻一般是腹面(主芽弯势向内)逐层切去鳞片,直至露出芽体,以利叶片、花梗的雕刻。

叶:扁平带状,无叶柄,前端钝圆。自然生长的叶片挺拔直立,切削后叶片因两侧生长不平衡而弯曲;弯曲程度与叶缘被削多少有关,叶缘被削去越多,弯曲程度越大。

花:叶丛中抽生,上部为花苞,下部为花梗。不雕刻的花梗直立向上生长,雕刻好后花梗可变矮、弯曲。

二、水仙雕刻的水养要求、花期控制、和造型设计

1、水仙花的水养要求

水仙从雕刻起经过水养,调整造型到第一朵花开放为养育期。从第一朵花开放到全部花开完、衰败时为观赏期。水仙的观赏期为12天左右,最佳观赏期在70%至80%花朵开放时。

水仙花绝大部分用于春节期间观赏,应根据培育水仙场所的温度、光照等情况选择雕刻日,如白天气温在12 ℃-14 ℃,夜间气温在2 ℃左右,水养42天左右就可开花,一般在春节前45天左右进行雕刻。

2、水仙花的花期控制 水仙对气温很敏感,其生长发育的快慢以及花期的长短与温度、光照及湿度有关。水仙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0℃至18 ℃之间,白天要尽量保证阳光充足。如每天只晒1小时的阳光,放置在均温为5 ℃至2 ℃的室内水养,可以延长花期5至7天。明年2013年的春节时2月9日,现在是11月中旬,一般可以开始雕刻了。

3、水仙的造型设计:

在雕刻之前,不仅要确定作品的立意,而且要根据水仙球的大小、形态、特征进行构思。例如主球硕大,两侧子球对称,且大小接近的水仙球适宜创作喜庆花篮造型;两侧子球一大一小的能雕刻成金鸡报晓造型,大的子球发展为鸡的尾巴,小的子球发展为鸡的头部。

4、控制成型

1)根据生长情况调整水仙球位置。

2)根据设计的造型选择适合的容器,如需要生长根系的造型,用筒形容器,如需要花和叶的造型,则选浅的盆、碗、花瓶等容器。目的:培养又长又白的根系或者造型优美的花和叶。

5、装饰、配盆

1)装饰,如结扎蝴蝶结、用别针、绳子固定、安装玻璃眼球、配上小附件等等。

目的:为水仙造型做好准备。2)配盆,移入适合的瓷盆或玻璃瓶中。目的:供大家欣赏或参加水仙花造型竞赛。

三、水仙雕刻的雕刻方法和分类

1、学习水仙鳞茎的外形与构造

外形分为:顶芽、鳞茎、侧芽、鳞茎盘 构造分为:叶芽、花苞、花梗、根

2、水仙盆景分类

分为:花叶类、鳞茎类、观根类三种类型

3、常见水仙雕刻方法

观花叶类-------蟹爪式雕刻

观根类---------蟹爪式雕刻

观鳞茎类------掏心式雕刻

背刻式雕刻 1)蟹爪式雕刻

蟹爪式造型 —— 是以观花、叶为主的水仙盆景造型。

适宜禽类、鱼类、瀑布等造型。

雕刻步骤: 1)清球。

2)剥去前半个鳞茎球的鳞片。3)刻芽体。4)削叶缘。5)雕花梗。

2)掏心式造型 —— 是以观鳞茎球为主的水仙盆景。

适宜茶壶、仙翁等造型。

雕刻步骤: 1)清球。

2)留外侧的2-3层鳞片。

3)从上端进刀,掏出中间的鳞片和多余叶、芽苞。4)刻芽体、削叶缘、雕花梗。

3)背刻式造型 —— 是以观鳞茎面为主的水仙盆景。

适宜大象、葫芦、青蛙等造型。雕刻步骤:

1)雕刻方法同蟹爪式;

2)不同之处是雕面较小(雕刻面控制在球体的三分之一)。

四、动手做:实践操作: 1)工具材料架:

1、雕刻刀:用于水仙球雕刻。

2、剪刀:用于剪去枯根等杂物。

3、水仙球:主要原料。

4、脱脂棉、纸巾或碎布:用于覆盖创伤面。

5、放好水的碗、脸盆等容器:用于水养水仙。

2)小技法介绍:

1.切削鳞片:用雕刻刀在水仙球的根盘以上1厘米左右处与底部平行,横向划一弧形线,并轻轻垂直切入,然后在球体两侧各纵向划一条弧形线,与横向弧形线形成直角,逐层切去鳞片。在前1-3层鳞片内的叶芽一般无花苞,应切除。

2.刻芽体:刀口向外,侧面进刀。操作时心要细,手要稳,适度用力,刻开紧贴芽体的白色苞片。切勿碰伤花苞与花梗。

3.削叶缘:自上而下、由外及内,削去1/3左右叶缘。削叶缘的宽度与长度根据造型要求而定,削叶缘时不要把花苞、花梗碰破,而影响造型。

4.雕花梗:在花梗处自上而下切一盾形薄片,深度0.5-1.5毫米,长度5-15毫米,此时花梗又短又嫩,操作时注意进刀的方向与力度。

第四节 水仙雕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4.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水仙盆景使学生了解水仙盆景的分类以及不同的雕刻方法,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5.学习和了解水仙球的外形与构造图。

6.通过雕刻水仙球让学生初步了解蟹爪式雕刻的详细步骤和养护方法,并逐步养成质量意识。过程与方法:

3.欣赏水仙雕刻的各种图片造型,学习水仙球的外形、构造、雕刻的不同方法以及养护方法。

4.初步学会蟹爪式雕刻的详细步骤、学习如何给水仙后期养护和造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在水仙雕刻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

2.学习养成爱护工具、节约材料、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审美意识、安全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1)认识水仙球的外形各名称和内部构造的名称,学会蟹爪式雕刻的步骤。

2)切鳞片、刻芽苞、削叶缘、雕花梗直至成型 2.难点:切鳞片、刻芽苞、削叶缘、雕花梗直至成型

三、教学设计

新授水仙球的造型、构造----盆景分类---水仙雕刻方法---雕刻步骤---动手做---装饰、配盆、记录生长----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新授:PPT:水仙球雕刻与造型

二、实践操作:蟹爪式雕刻

工具材料架:水仙球、雕刻刀、报纸等

一)蟹爪式雕刻六步骤:

1、清球;

2、剥去前半个鳞茎球的鳞片;

3、刻芽体;

4、削叶缘;

5、雕花梗。

二)蟹爪式雕刻详细步骤: 1.清球体或芽体。目的:清理。2.剥鳞片。目的:方便进刀。

3.切去鳞片。从芽体弯势向内的一面即腹面进刀,横、纵切三刀后,用刀背挑出鳞片,反复数次,直至露出芽体。目的:方便刻芽体。

4.刻芽体:刀口向外,或用刀背,从侧面进刀,刻开花苞片。目的:使叶片、花芽显露。

5.削叶缘:刀口向外,用刀柄从叶的顶部进刀,削去白色的叶缘达1/3左右。目的:使叶片受伤,从而生长时弯曲增加美观度。

6.雕花梗:轻刮或削去花梗表皮。目的:使花梗卷曲。

7.对于子球,可据观察酌情处理,可削也可不削。目的:配合主球造型使其自然长大或促使其人工弯曲生长。

三)养护方法:

1.在水中浸泡1-2天,洗去粘液。目的:防止创伤处的粘液滋生病菌。2.淋洗、换水。目的:保洁、防止污染。

3.在茎盘创伤处盖上脱水棉,水养。目的:保持球体洁白,防止创伤处被污染。

四)装饰、配盆

1.装饰:结扎蝴蝶结等

2.配盆:移入各种美观漂亮的水盆中

五)记录:对水仙的生长期最好有养护记录表,以便分析研究。

三、展评台

上一篇:培训班开班自我介绍下一篇:企业民主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