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教学反思

2024-04-21

《透镜》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篇1:《透镜》教学反思

《透镜》一节的内容在整个光学部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研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别是那三条特殊光线,学生倒是记住了,但一遇到作图又会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从字面上会了,并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应用。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点到面,将难点逐个击破。在教学方法上我尽量从感性的知识入手,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以简单的实验为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引入课题时,我以面镜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镜子,光照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何,从而使学生正确区分透镜和面镜的不同。而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则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得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利用形象的课件和学生一起分析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并适时通过相应的作图题目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主动地进行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

在整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动脑,主动进行讨论。一个个新的想法不断出现,一声声“老师,看我的行不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现着自己的收获。看到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同样感到自豪。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面对录像机时害怕出错,不敢或不愿在课堂中展现自己。以后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以使他们得到更好锻炼。

在研磨课堂中,我的收获并不比学生少,可能还会更多。改良后的实验使我找到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改善了师生关系,确定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篇2:《透镜》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中,开头我使用了亚运会和全运会主火炬点燃方式的不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第四章已学内容,学生能够顺利说出点燃原理,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本节内容。

在感知透镜的结构差异方面,让学生亲手触摸透镜,明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紧接着用作图法说明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

举例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不同,找出辨别透镜的多种方法,探讨是否存在别的方法,根据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进而引出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否也有区别。在实验教学这一部分,使用了激光演示仪,由于小透镜对光起的作用现象不够明显,于是采用大的透镜,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通过实验教学明确焦点、虚焦点和焦距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说明会聚与发散的奥秘,利用“小试牛刀”,让学生产生困惑,然后释惑。得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与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比较,通过凸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相互靠近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与两天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比较,通过凹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相互远离了。采用分割法,结合上一章所学折射知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在最后结合前面所学,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重点强调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光线是发散的,但不是任意发散,而是反向延长线要经过虚焦点,强调作图的规范性。

在教学过程中,概念讲解清晰,过程流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以下主要阐述本节课后我的一些思考,谈谈我的不足。

首先,本节中的.难点之一是对于刚接触透镜的学生而言,要理解实验中以立体形式呈现的实验现象较难,主要障碍在于:将“会聚作用”和“会聚光线”混淆,将“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混淆。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排除课堂时间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去释疑,第一步:用激光光源演示“会聚光线”和“发散光线”。“发散光线”和“会聚光线”是相对于平行光而言,会聚光线沿着传播方向会相交于一点,发散光线沿着传播方向不会相交于一点,而是逐渐远离。第二步:用两个激光光源作为平面平行光,演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通过凹透镜后发散。第三步:演示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并不一定使折射光线成为会聚光线,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不一定使折射光线成为发散光线。最后强调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与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比较,通过凸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相互靠近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与两天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比较,通过凹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相互远离了。这样的实验现象直观,明显,能够加深学生对该难点的理解。

第二,在概念理解时,要强调与主光轴不平行的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也要会聚成一点,这一点不再在主光轴上,而在焦平面上(经过焦点且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完全可以通过激光演示仪演示出来。

第三,对于光心的特点,教师可以强调“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有的学生会错误地理解为“入射光线、光心、折射光线与主光轴一样在一条直线上的特殊情况”,其实方向不改变包括两种情况:

(1)在一条直线上。

(2)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

篇3: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改进

关键词:凸透镜,烛焰的厚度,成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点, 而实验的完成情况则会影响到凸透镜成像规律能否正确得出, 进而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教学带来影响。一直以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沿用传统的实验方法, 即用蜡烛作为实验光源, 不利于实验结论的得出。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进, 使之简单易做, 且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

一、问题及困难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有两个关键点, 根据初中物理几何光学光路作图可知:

1. 当u=2f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v=2f (如图1) 。

2. 当u=f时, 不成像 (如图2) 。

但在实际实验中, 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以及光具座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却很难得到如上所述的两个关键点的成像情况, 除了测量误差这个因素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实验中作为光源的烛焰自身沿主光轴方向存在一定的厚度, 且容易晃动, 大小不定, 无法利用刻度尺对像与物的大小进行定量测量, 所以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1) 当u=2f时, 像与物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

由于烛焰存在一定的厚度, 我们可以设想把烛焰沿垂直于主光轴所在的平面分成两个部分, 此时各部分烛焰成像情况如下:在2f点外侧的烛焰,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2f点内侧的烛焰,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恰好在2f点上的烛焰,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叠加后的效果是一个模糊的烛焰像。再加上烛焰的晃动, 根本无法使用刻度尺对像与物的大小进行定量测量, 学生只能凭眼睛观察比较, 就会得到缩小、等大和放大的实像这三种情况。此时v≠2f, 左、右偏差约1cm;已经不能用误差来解释了。

(2) 当u=f时, 会得出成像的错误结论。

同样是因为烛焰的厚度, 假如将立体的烛焰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烛焰平面, 那么, 实验中处于焦点平面上的烛焰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不会成像, 在光屏上形成一片亮光;而处于焦点外侧的诸多烛焰平面, 由于距离凸透镜的远近不同, 即物距不同, 当一个烛焰平面在光屏上形成较为清晰的像后, 其他各烛焰平面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就会模糊, 彼此之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终光屏上能看到一片亮光中有一个倒立、放大的模糊的实像。同样的道理, 当观察者站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时, 处于凸透镜焦点内侧的半个烛焰, 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了正立、放大的模糊虚像。所以学生会误认为当u=f时, 可以成像, 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带来影响。

二、改进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 问题的症结所在已经很清楚了, 由于烛焰的厚度影响了成像清晰度, 烛焰的晃动和大小的变化, 影响了像与物大小的测量和比较, 以及烛焰的形状影响了对像与物左右相反的判断, 针对这些, 在实验中只需用平面图案来代替立体的烛焰就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硬纸板上刻上不对称的镂空图案 (如英文字母“F”) , 固定在光具座的滑块上, 并用强光 (如手电筒、台灯等) 照射, 来代替蜡烛烛焰。

改进后的优点:

1.改用平面图案后, 当u=2f时, 由于物和像都是静止的, 避免了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晃动等因素给实验带来的不利影响, 使光屏上所成的像更加清晰、稳定, 也方便通过测量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另外, 像距的误差也变小了。u=2f时的成像规律一直是学生实验中的难点, 现在可以放手给学生独立完成。

2.由于是不对称静物成像, 不仅能直观地观察到像与物是否上下颠倒, 而且还能观察到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学生普遍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 仅仅上下颠倒, 改进后很好地纠正了这一错误认知, 并为后面投影仪工作原理的教学做了铺垫。

3.图案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 可根据自己的心意随便制作, 这样在实验中不仅可以增加实验的乐趣,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当u=f时, 移动光屏或透过凸透镜都观察不到像, 学生也不会出现有关成像的误判。

篇4:《透镜》教学反思

关键词:课堂教学;侧重点;难点;切入点;亮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26-3

1 宏观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曾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一个教师倘若真能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案,则意味着他不能仅仅只考虑让自己教得方便,同时他还把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者本身作为焦点去全程关注,通过促学、导学让学生获得更多。

然而,现实的教学在处理设计和操作的关系上,似乎与此相反。教师的备课,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好教,几乎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思考。同样,他们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景中。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忽略学生个体的活动探索、主动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首先必须明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是在学生学习完光的色散之后,学生也仅对光的折射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已。他们对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和成像一无所知。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化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2 微观的物理教学过程

2.1 课堂教学中的侧重点

作为一节课,教师和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去讲、什么都去探究,尤其是在一节课堂容量比较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关注侧重点。对于《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该抓住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和成像的规律这两个探究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主线。其余的小知识点就可以在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逐一领会,这样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既有一个知识结构模式,又会使得课堂教学中有主线可循。我们不能为了要完成教学任务,求得所谓的圆满,将所有的知识点掰开、揉碎,并以问题的形式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来进行,这样是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维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和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是用提问的方式“灌”,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简单的堆积,师生没有真正的从思维上互动起来,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

2.2 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实验探究

一节课中的难点往往也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突破了难点,带着学生直接跳了过去。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时,教师苦于节约时间,简化操作,直接教给学生结果,或者是通过动画来进行演示,这样教学不仅不能体现物理的学科特点,更不用说去引导学生去感悟过程与方法了。对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可以选一块比较平整的泡沫板,将三只激光笔平行的固定在上面,再在上面用小刀削一个小槽可以刚好放下一个凸透镜,这样就可以完成实验了。只是老师准备的时间会长一点,但给学生的感性认识要丰富得多,同时也能很轻松的让学生认识焦点、焦距等概念。

教师心里明白教学需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和绝对化了。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刻板的操作,始终不敢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以及时间。有的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的,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课题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所成的像,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还可以自制简易照相机,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这样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这样就很自然的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将生活内容问题化了。有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便可以激起他们猜想和假设的火花来了。

设计实验,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初次接触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刚做过的实验,明确探究的目的以及需要观察的现象,学生便能很自然的想到需要“凸透镜”,需要找一个代替窗户的“蜡烛”,代替白纸的“光屏”,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实验装置,并做好探究计划。在探究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可以以旁批里的提示为路标进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首先找到倒立缩小的、倒立等大的、倒立放大的,以及正立放大的像,分别记录对应的物距和像距。对虚像和实像的认识,可能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结合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小孔所成的实像来理解。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活动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初步找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然后,教师通过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最后的结论。

在探究活动的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整体认识可以指导学生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对前面实验的简单重复,而是突出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移动过程中“像”变化的两个分界点: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和1倍焦距处所成像的情况。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像为什么是等大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出几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以作为课外的思考培养学生通过推理来分析,突出理性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可以逐步摆脱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真正的促进者才是时代最终的要求。

2.3 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学生提问

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不是让教师首先设计好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结论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可以使得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系统。

有的教师在处理“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担心学生无法一步完成实验装置的正确摆放,于是便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摆放顺序以及注意事项都讲清楚了,然后让学生比着去做,这样看起来教学过程中没有“问题”存在,其实这就是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在这节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在摆放中出现问题,在观察时发现问题,在不断的试探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得出问题结论的实质。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2.4 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教学引入

亮点是相对的,你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是亮点,作为一节公开课或者是赛课,打造亮点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课堂引入不但会给评委以深刻的印象,它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亮点,不去考虑实际,可能就适得其反。比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引入,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情景,用了两个凸透镜在前面晃了两下,连评委还没有来得及看懂是怎么一回事就完了,更何况是学生。当然教师的本意是好的,想装一位带着老花镜的老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但这节课并不能解决老花镜的问题呀,其实学生对老花镜并不感兴趣,精彩表演又没有达到效果,这样就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并不是亮点。还有的老师,为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就在教室里吊了一颗电灯,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电灯在纸上成的像,问学生“汇聚没有”,学生答:“汇聚了”。在讲汇聚之前,学生是不知道什么叫汇聚的,这显然是教师首先做了学生不该做的准备,不是真实课堂的反应。

有的老师在课堂引入时,使用了玻璃片让学生观察书上字的变化,然后又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再观察。这样既富有激趣的功能,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来了。 

综上所述,在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实现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概论\朱德全易连云主编.——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8

[2]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张捷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篇5:透镜教学反思

反思一:透镜>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着重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对在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所执教的《透镜》课反思如下:

我们知道透镜一节内容简单,实验器材比较生活化,探究问题也和生活有关,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我在设计导课时采用了激情导入;通过视频放映“神七”点火到计时的情景。把学生一下子拉进课堂。告诉学生这个历史是由透镜给我们记录下来的。既然透镜对我们生活有用,那我们有必要把它学好。通过视频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并完成自读题卡(我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的问题)。

采用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自己>总结规律,对习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巩固提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学生了解凹凸透镜后,让学生体验实物元件并进一步指出近视眼镜是属哪种。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第二轮练习中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有一学生提出: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我马上想到用激光分别正对凹凸透镜照射比较透过去的光圈与原光束的大小。结果否定了学生的判断。又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能否利用凸透镜得到平行光?我有意感到为难,突然有名学生奋勇站起来说:“老师,我来给他解决。”学生讲得有理有据。之后,教室里掌声响起,课堂气氛陷入高潮。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三目标学习中。学生查阅课本积极性高了,分组讨论更热烈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讨论交流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相同背景的识记材料,通过听教师讲一遍掌握30%,自己写一遍可掌握70%,而经过讨论自己说出来能掌握90%。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勇于表现。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交流益于学生合作学习,实现优生帮差生(兵教兵)。因而这节课我给学生尽限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探究研讨,自我获取知识。当堂批改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集中精力、争先恐后、活跃思维作用明显,当即发现问题当即解决,有“短、平、快”之效果。

通过本节课教学收获多多:除了课前备好教材和学生外,还要注重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参与师生讨论;充分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手让学生大胆思考、讨论、质疑、激发学生潜能。不可越俎代庖;形成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不求全责备。

反思二:透镜教学反思

对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所执教的《透镜》一课反思如下:

透镜是第四章的第一节,起到的作用是引入,让学生简单的认识透镜,为后面透镜作图以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铺垫。同时,本节课处理时也因与上一章光现象的内容相结合,在讲解时注意两章内容的对比联系,像是面镜与透镜的区别等,尽量在学生已有知识框架上添加新东西。

在引入新课方面,我采用了播放学生儿时的游戏“放大镜燃纸”的视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过渡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不会觉得突兀、陌生。随后我用多媒体展现了一些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可谓让学生饱了眼。

在讲透镜的分类时,我让学生观察了他们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透镜,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厚。有的将书上的字放大,有的将字缩小等。学生可通过看,摸来感受他们的异同。随后进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对于透镜,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有的只能是在图书或是在电视上见过。让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使他们真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是凸透镜,什么样的是凹透镜。

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我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并介绍了主光轴、光心。所随后教给学生两透镜的简易画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光心的特点通过实验从多角度演示,学生亲眼看到“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学生容易理解并记住。这部分内容在处理的时候对于透镜应该关于主光轴上下对称强调的不够,所以学生自己练习画图时出现了错误。

在讲到透镜对光的作用,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由于其中一个光源比较暗,后排的很多学生可能看不到。是自己很大的失误。只能利用事先准备了课件展示这两个实验的现象。要是演示实验能够做好的话,我想学生的视觉更直观些,对于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帮助会更大。

这节课结束后,在第二课时的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的不是很到位。针对这个问题思考之后我觉得,讲解这部分知识时,除了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后的折射现象,还应该补充演示如果不和主光轴平行的“发散光”、“会聚光”经两透镜后光路的改变,可以让学生对于“会聚”“发散”作用理解的更透彻。

回顾整节课,新的知识点比较多,整合建构环节时应引导学生理出一个线索,将重点知识突出并能有所迁移,可我这节课在此环节只是泛泛而谈。最后也没能针对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作出全体同学的检测。

纵观这节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更多、更详细的预测课并不断的探索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反思三:透镜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能根据对教学和学习任务的分析组织教学活动,较好的把握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教学中让学生去收集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让学生从生活去感受物理,尽量实施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新课标理念。

2、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但由于受光源的限制,部分学生很难得到平行光,所以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最后还是靠老师演示来完成。

3、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探究,我尽量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由于存在学生个体差异,在学生分组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我仍然需要不断的指导和辅导。但是这种指导已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整个实验探究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理念。

5、教学完后通过课后练习加深了本节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基本能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习题中的问题。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些练习如果放在课内完成可能会更好,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6、课后设计的最后一题“有一凸透镜,请你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测出它的焦距,写出你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由课文中的“想想做做”改编而来,原因是课内受条件限制无法完成,布置作业时要发给学生凸透镜安排学生课后(晴天)亲自去做做,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本道练习。

7、实施教学中感受深刻一点还有就是:课件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适当的传统板书还是必要的,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了这点。

反思四:透镜教学反思

上完《透镜》这一节课,心里有很多感受,它不仅是一次优质课比赛,更是一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我可是做了一番准备。但上完后总体效果并不是很满意,我总结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引入新课方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回忆起上一章学过的镜子,比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等。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积极,气氛很活跃,然后我出示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和一些放大镜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异同。不过学生们的回答都答不到点上。我只要自己引导“平面镜它不能透过光,放大镜是能透过光的,我们把能透过光的镜子叫做透镜,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透镜......”。总体来说引入还比较好,我们物理组的科任老师都给了我评价。初二的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还比较陌生,我们在引入新课时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列举生活中的现象,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兴趣还为下面的内容作了铺垫。随后我用多媒体展现了一些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可谓让学生饱了眼。引入控制在5分钟内,感觉还比较顺畅。

在讲透镜的分类时,我让学生观察了他们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透镜,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厚。学生可通过看,摸来感受他们的异同。随后进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对于透镜,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有的只能是在图书或是在电视上见过。让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使他们真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是凸透镜,什么样的是凹透镜。

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即平面图,我让学生花了1一分钟阅读,并让他们思考有关透镜的几个重要概念:光心、主光轴。学生们的阅读都比较仔细,对于主光轴、光心都能了解。我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并让学生亲自在下面画,为下面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图作了准备。在光现象和透镜者两章,作图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上课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重要基础,做好演示实验尤其重要。在讲到透镜对光的作用,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室没有窗帘,亮堂堂的,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到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画光路图是,有一部分学生画不出来。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只有少部分画对。叫学生上黑板画时,也是画错了大半。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实验做的不够明显造成的。不过还好,我事先准备了两个视频,也是关于这两个实验。只不过只能让学生看了。要是演示实验能够做好的话,我想学生的视觉更直观些,效果也许会好。所以说做好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

最后我讲了几道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巩固知识。特别是思考题:生活、物理、社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把这节课的重点重现了一下。

总体来说,这次的优质课比赛感觉一般。虽然有那么点的小紧张,但还是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积极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强化后进生辅导。

篇6:研究透镜教学反思

汾西县第一小学 刘宇洁

《研究透镜》这课是在前两课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现象后,继续探究透镜的折射现象。

在问题导入这一环节上,我先提问学生前面的知识,通过回顾再引出光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先猜测,既而我让学生从上面和侧面看水中的吸管和铅笔,发现光进入透明物质后传播的方向都发生偏折,再引出透镜。继续提问:“想探究透镜吗?”在这一环节中,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兴趣被激发,课堂气氛浓郁,为后面的探究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在探究过程中,我共设计了四个实验。先让学生从镜片的特点入手,分清凸透镜和凹透镜,再联系实际,让他们找找生活中的透镜,学生根据特点很快就找出了放大镜和近视镜。使课内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服务于生活的宗旨以及学科学的重要性。设计的其他几个实验,逐层探讨,步步深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做进一步研究。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最后通过两种透镜的对比,使学生对两种镜子的作用了解很清楚。达到了教学预期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比,对两种透镜的作用掌握很清楚,特别是研究是否成像时,学生热情很高,当用凸透镜看到成倒立像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顾了做实验,纪律保持不好,有的忘了填写实验报告单,课堂秩序显得很乱。而我又忽视了 在师生合作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组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语言过于成人化,使学生有是怕概括特点不具体,不敢发表意见。也不敢放手大胆动手操作。再就是强调纪律时语言不够幽默。老觉得纪律没按自己的想法做,过分强调却适得其反。对学生表现好的也没有及时作出评价,对教学内容完成的好坏也没有评价只顾了赶教学进度。

篇7:研究透镜教学反思

1、知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会改变它的行进方式;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的特点;

4、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篇8:《透镜》教学反思

一、平面镜

1. 对平行光线的反射

平行光线射向平面镜, 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并且只射向某一方向。如图1A、B所示, 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2. 对发散光线的反射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是发散光线, 发光的小电珠可近似看作点光源, 平时被照亮的物体发生漫射时可以当成无数点光源的组合。发散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仍是发散光线。如图2所示, 正因为是发散光线所以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反射光线的范围较广。物体经平面镜成像的基理源于此。

3. 对会聚光线的反射

所谓会聚光线系指光线在行进方向相互越来越靠近。譬如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从透镜射出的光线, 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 从凸透镜上出射的光线都是会聚光线。会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仍是会聚光线。如图3所示, 射向平行镜的光线不同于物体漫反射的发散光线, 所以会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接收, 即显现实像, 这跟物体经平面镜成像的基理不同, 概括来说, 前者是虚物成实像, 后者是实物成虚像。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中平面镜的成像就是虚物成实像的典型案例。

总之, 由于入射光线的类型不同, 平面镜反射光线同步有平行光线、发散光线、会聚光线三种, 但不论哪种情况,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比较, 光线之间“靠近”或“逃离”的程度相同, 亦即相邻两条光线 (或正面延长线) 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表明平面镜对光线既无会聚作用, 也无发散作用, 这跟曲面镜不同, 可见决定反射镜对光线的作用, 不是遵循的反射定律, 而是反射面的性质, 至于说成像的情况, 反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时, 成虚像, 反射光线是会聚光线时成实像, 像的大小没有变化。如果反射光线是平行光线的话, 平面镜不成像 (不论是虚像还是实像) 。

二、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但不等于说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

1. 对平行光线的折射

平行光线射向凸透镜, 其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 如图4A、B所示。图4A常可用于测凸透镜的焦距, 为作图方便, 图中凸透镜符号用“”表示。

2. 对发散光线的折射

如将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焦点外 (u>F) 、焦点上 (u=F) 、焦点内 (u<F) 三个位置, 经凸透镜折射后, 其出射线如图5A、B、C所示。A图中仍是会聚光线, B图中是平行光线, C图中是发散光线, 但不论哪一种光线, 折射光线都比入射光线靠近主光轴, 相邻两条光线之间的夹角变小, 甚至发散光线变成会聚光线, 这正是凸透镜会聚作用的体现, 会聚作用跟出射光线是否是会聚光线是两码事, 事实上初中物理教材上讨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就是针对凸透镜对发散光线折射而言的。由图5, 出射光线是会聚光线成的实像 (A图) , 是发散光线成的虚像 (C图) , 平行光线不能成像 (不论是实像还是虚像, B图) , 这一结论普通适合各种光学器材。

矫正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 实际上被观察的物体光经凸透镜成虚像, 其光路就是图5C, 由于出射光线的发散程度降低 (相当增加物距) , 使图5C中出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

3. 透镜对会聚光线的折射

会聚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仍是会聚光线, 如图6所示。出射光线的会聚程度较入射光线为大, 成像过程为虚物成实像。近视眼患者戴上凸透镜的眼镜看不清远处景物, 可以从图6见端倪。

三、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但也不等于说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

1. 对平行光线的折射

平行光线射向凹透镜, 其折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7所示, 同样, 图中凹透镜用符号“↕”表示。

2. 对发散光线的折射

点光源发出的发散光线经凹透镜的折射后是发散程度更大的发散光线 (相邻两束光线夹角增大) , 不论点光源的物距长短如何, 都是这个结果。如图8所示。所以物体经凹透镜或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在图8中仅能看到像距小于物距, 像是虚像, 正立的缩小的特征不能表示出) 。矫正近视要配戴凹透镜, 实际上是被观察的物体, 光经凹透镜成的虚像, 使其离晶状体的距离比实际的物体为近, 该虚像经晶状体成实像于视网膜上。

3. 对会聚光线的折射

根据会聚光线会聚程度的不同, 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 会聚光线的延长线相交于凹透镜焦点时, 折射光线为平行光线。 (2) 会聚光线的延长线相交于虚焦点以内的一点时, 折射光线为会聚光线。 (3) 会聚光线的延长线相交于虚焦点以外的一点时, 折射光线为发散光线。这三种情况分别如图9中A、B、C所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 由于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出射光线的会聚程度都较入射光线的会聚程度变小, 即较前远离了主光轴。

本案例的第三种情况早在1609年就应用于伽利略自制的望远镜 (苏科版8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四节作了介绍) ,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便经物镜 (凸透镜) 成像后的会聚光线经目镜 (凹透镜) 折射后成发散光线, 最后成正立的虚像, 像较物变近了, 看上去大了、清晰了。

需要强调的是光路可逆原理适用于光发生反射或折射的全过程, 本文中各附图都可将出射光线的箭头调节调向变成入射光线, 将原入射光线的箭头调向就成新的入射光线。尤其要注意图2跟图3, 图4A跟图5B, 图5C跟图6, 图7跟图9A, 图8跟图9B, 它们的“基图”是同宗的。

篇9:《透镜》教学反思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实验教学 实验反思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及实施,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学者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希望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在物理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但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我认为这是由于在大多数实验中缺少了“实验反思”这一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呢?反思又会使学生有什么样新的收获呢?

一、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过程反思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中,我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反思教学”,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结果表明,收获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料。

1 对实验前课程导入的反思。对于新的知识,学生们都会很陌生,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那么在开展实验之前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呢?首先我安排了几个小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凸透镜将景物成像在白纸上,激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探究的兴趣。之后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预实验,探索了凸透镜的成像,像的放大与缩小以及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引起的像的变化等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对凸透镜成像进行积极地思考,为之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实验设计的反思。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方案是规定好物距和范围,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探究,我觉得这样的实验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借鉴、吸收同行的经验,事先规定物距值,引导学生找出最清晰、明亮的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像的变化,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多组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距与像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需要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设计出如下的表格:

物距u/cm 成像特点

像距v.cm 正、倒

大、小 需、实

3 对实验规律的反思。在完成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探究后,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物距u、像距v、一倍焦距f和两倍焦距2f以及虚像实像等知识点,对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f

f2)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u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在课后分组自主实验的基础上对得出的规律进行反思,反思我们得出的规律能否改变?可否添加或精简?

分组探究结果如下:

分组:我们组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了适当的简化

①当u>v时,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f,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u

分组2:我们组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像的特点、性质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物距必定有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如:当u>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f时,成倒立的实像,当u

二、课后教师反思

1 由于初二学生接触物理不久,对世界的认知大多还处于感性状态,因此我设计了几个小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接下去的实验教学打好了基础。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必然会浮于表面,因此可以在课后继续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实验教学成果,也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举多得。

2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物理知识点,很多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成像规律,但是却不能够根据成像原理对具体的习题和实验进行分析和操作。在后续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在掌握基本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不准确或者不全面,而实验记录对探究规律的形成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和表达。

篇10:透镜教学反思

在引入新课方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回忆起上一章学过的镜子,比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等。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积极,气氛很活跃,然后我出示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和一些放大镜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异同。不过学生们的回答都答不到点上。我只要自己引导“平面镜它不能透过光,放大镜是能透过光的,我们把能透过光的镜子叫做透镜,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透镜……”。总体来说引入还比较好,我们物理组的科任老师都给了我评价。初二的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还比较陌生,我们在引入新课时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列举生活中的现象,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兴趣还为下面的内容作了铺垫。随后我用多媒体展现了一些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可谓让学生饱了眼。引入控制在5分钟内,感觉还比较顺畅。

在讲透镜的分类时,我让学生观察了他们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透镜,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厚。学生可通过看,摸来感受他们的异同。随后进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对于透镜,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有的只能是在图书或是在电视上见过。让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使他们真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是凸透镜,什么样的是凹透镜。

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即平面图,我让学生花了1一分钟阅读,并让他们思考有关透镜的几个重要概念:光心、主光轴。学生们的`阅读都比较仔细,对于主光轴、光心都能了解。我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并让学生亲自在下面画,为下面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图作了准备。在光现象和透镜者两章,作图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上课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重要基础,做好演示实验尤其重要。在讲到透镜对光的作用,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室没有窗帘,亮堂堂的,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到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画光路图是,有一部分学生画不出来。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只有少部分画对。叫学生上黑板画时,也是画错了大半。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实验做的不够明显造成的。不过还好,我事先准备了两个视频,也是关于这两个实验。只不过只能让学生看了。要是演示实验能够做好的话,()我想学生的视觉更直观些,效果也许会好。所以说做好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

最后我讲了几道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巩固知识。特别是思考题:生活、物理、社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把这节课的重点重现了一下。

总体来说,这次的优质课比赛感觉一般。虽然有那么点的小紧张,但还是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积极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强化后进生辅导。

2、全面落实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认真备课,控制好讲、练时间,针对性精选习题。

3、对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4、向扎实有效课堂努力。力求多种教学模式并用,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5、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加强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领会,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习物理的能力。

6、注重实验探究教学与训练。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多与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对军旅生活的感悟下一篇:yer后缀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