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2023-02-20

第一篇: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重新中学 杨茹江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透镜,记住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2.制作照相机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分析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运用凸透镜的三条光路规率作图并分析成像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推导规律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丰富的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观察并分析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运用凸透镜的三条光路规率作图并分析成像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推导规律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 分析法、 讨论法 ● 教学用具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熟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我们知道,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透镜,还有投影仪镜头是透镜,放大镜也是透镜。这节课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二、新课教学

思考(问题提出,小黑板展示)A.我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B.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C.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D.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E.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F.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G.为什么以前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H. 照相机成像怎么落在胶片上?(组织阅读及

1 讨论)

问题解决(同学解答,在多媒体上展示):

a.照相机主要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的光学原理拍照,会聚的像用胶卷或电荷耦合器件记录,再经过显影和定影成为胶片以及通过洗印出照片。(某生回答、展示)

b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某生回答、展示)

c,,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某组齐答,代表展示) d.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讨论,某组回答) e.照相机照相成缩小的像。(全体回答,一个代表展示)

f.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讨论,某生回答、展示)

g.傻瓜相机是袖珍相机的俗称,原是这类相机操作非常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似乎连傻瓜都能利用它拍摄出曝光准确、影像清晰的照片来。(某生回答或讨论提示及讲解)

h.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某生回答或讨论提示及讲解。). 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构造,.我们何不尝试做一个,如何做? 学生相互讨论、研究方案. [想想做做]

方案: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指导和组织学生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尝试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

(一)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板书)

教学中我们常用到投影仪,现在大家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学生们分组观察,教师指导,看投影课本图3.2—4,介绍结构

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某生回答,展示]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仔细观察,讨论,说出使用投影仪的优点. 引导学生探索(设问,引导,回答,展示): α。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某生] β。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 [某生]

γ。投影仪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某生] δ。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 [某生]

师: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它叫幻灯机,观察实物和挂图了解它的构造和能成的像. ε。幻灯机由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构成. [某生] ζ。]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某生] η。[反光镜是凹镜. [某生]

θ。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 [某生] ι。幻灯片倒插,在屏幕上才有正立、放大的像. [某生] κ。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某生]

3 λ。幻灯机成的像与投影仪一致,都是倒立、放大的像. [某生] μ。幻灯机有专用幻灯片. [某生]

师;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 (二)投影仪(幻灯机)

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板书) [师]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 [生甲]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 [生乙]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生丙]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故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生丁]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 [生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 [生己]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生庚]放大镜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三)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板书)

(四)实像和虚像

引导大家分析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光路。(教师直接作图示范,并分析)

引导学生共同画图(画出一段箭头成像光路图),分析和讨论成像的光学原理,得出照相

4 机和投影仪的成像是实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回顾平面镜成像的光路情况。

引导大家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光路。(教师直接作图示范)

演示放大镜的使用过程,引导学生共同画图(画出一段箭头成像光路),分析和讨论放大镜成虚像的光路情况。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和观察了解了如下内容:

5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六)、布置作业 P96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一)照相机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幻灯机)

投影仪(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学反思:

第二篇: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1、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

2、我们在透镜一节中学习了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虚像与实像的区别。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 通过复习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初步探究) 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出示照相机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学生回答喜欢看电影;不知道电影放映机的原理。

学生仔细观察相机镜头发现相机镜头是凸透镜。

学生观看影片对相机的原理有一个初步了解。 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合作学习) 出示相机的构造解释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思考: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学生观察相机的构造发现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学生思考相机拍摄的像是缩小还是放大;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学生总结出相机成像特点: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像距小于物距;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通过让学生观察相机的构造使学生明白凸透镜在相机中的应用。

是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学生学习过程 习

(深入探究) 投影仪成像原理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放大镜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发现投影仪的镜头也是一块凸透镜,成像特点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像;像距大于物距;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学生观察放大镜发现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学生了解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学习诊断)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到胶片的距离。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能独立思考说出答案。 学生通过联系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梳理归纳)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出凸透镜在日常生中的应用和成像原理。 通过小结是学生养成对知识梳理的好习惯并加深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掌握。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新概念。 生活中的透镜

1、相机及成像特点

2、投影仪及成像特点

3、放大镜及成像特点

4、实像与虚像

教学反思

第三篇: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

一、关于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获得成功的愉悦

(2)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

(2)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索法、直观教学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实验探索法、观察法。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分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探索实验过程、小组归纳实验结果。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安排,我将力求培养学生以下学习习惯:善于观察、科学观察、合作与分工、语言表达、信息处理能力、准确记录、提炼与归纳等能力。

三、说程序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本着以活动为载体,运用教育教学形式活动化课堂教学四步模式“活动导入、活动探索、活动升华、活动延伸”,以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标。

㈠活动导入

我是这样来设置导语的: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参观一个摄影展领略一下美丽的风光吧!(课件展示五龙口、王屋山、小浪底风景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用你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那美丽的风景?关于照相机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各小组交流所提出的问题(写在卡片上),由一代表发言,比赛看哪一小组收集的问题最多。大家想不想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通过此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探索

活动一:照相机成像探究

1、调查初知: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大家对照相机都不陌生,照相机前的镜头相当于我们学过的什么呢?光通过镜头后是怎么成像的呢?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呢?物体在照相机中成的是什么像呢?

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照相机的知识,通过调查初知,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多少,避免重复教学,明确下一步的教学方向,也让学生体会到做为信息源和信息发布者的喜悦和自豪,激发他们以后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2、实验探究

此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件观察照相机构造及基本的使用。(课件展示:照相机)认识照相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来制作模拟照相机并用自制的相机观察室外景物。(课件展示:观察内容和鼓励语言)。此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实验中教师只是在其中巡回,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但切勿随意干涉,要充分体现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者地位。实验观察过后,要进行问题讨论环节,促使学生对相关表象的认识深入一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问题主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照相机成像的性质,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实验交流情况,教师要做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群体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二:投影仪成像探究

由于投影仪在教室运用较多,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探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照课本上的投影仪原理图进行探索式学习。认清构造后各小组利用手中的幻灯片在投影仪上成像进行观察研究。(课件展示:观察内容、鼓励性话语)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解,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三:放大镜成像探究

放大镜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可以使用观察法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放大镜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进行观察。(课件展示:你看到什么像?)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会成像的特点,并且总结出看清文字的方法或要求。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用放大镜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如果我们现在手上没有现成的放大镜,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旨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的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学习了三种生活用具的成像特点后,发现同样是凸透镜,但可以有不同的成像特点,引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欲望,为下节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四:实像与虚像性质探究

主要采用观察实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学生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从不同点中初步认识实像与虚像特征和区别。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实像、虚像,加深认识实像和虚像形成的原因。

(三)活动升华

设计一组练习(课件展示)采用学生分组强答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掀起课堂上的第二次高潮。既帮助教师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学生巩固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活动延伸

紧扣教学目标的观察实验活动结束了,但很多学生想弄清楚的照相机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得到解决,为此我将通过两项安排来达到将活动延伸到课外的目的:一是利用校园局部专业网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二是鼓励学生在课外参加摄影小组,用所学的知识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让活动融入每个学生的生活中,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板书设计:

§3-2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通过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课后反思: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有巨大的潜能,不是过多地干预,过多地束缚,过多的包办代替,充分放手,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自行探究中获取真知。

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去完成实验,自主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对时间、空间、材料有了自由支配的权利之后,他们才能敢做、敢想、敢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改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究空间的创设,同学们懂得了学习不能被书本所束缚,要有问题意识体验到了解问题要深入实践,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动手做实验和分析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到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扩大了视野和知识面

第四篇: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教 案 设 计

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南岳初中

程 伙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 程 伙(男 中二 本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弄清楚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大致构造及成像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也为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做好了准备。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正立放大的虚像,从而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征有哪些,这样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

分析,对比实验数据,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尤为密切,很多学生头脑中都有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模型的制作,不仅巩固了其原理,还能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纸筒、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二节 生活中透镜 (播放幻灯片1 生活中透镜) 『导入新课』

现在的人们每逢过时过节、外出游玩或一些特殊的日子,总喜欢留影作纪念。用照相机拍出喜庆的场面、美丽的风光或特别的时刻,再通过照片来回味。对照相机大家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学会用照相机或使用过照相机的,请举手告诉我?(学生举手回答)好!我们同学个个动手能力强,了不起!那么照相机为什么可以拍摄出风景、人物呢?你们想了解它吗?

我们通过观察来走近它,认识它。 『推进新课』

一、 照相机 板书 照相机

1、出示真照相机让同学们观察。

2、请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说照相机由哪几部分构成?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板书。

板书 照相机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下面通过图片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2 照相机的组成)

3、请另一位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就自己的摄影经验谈照相机照出来的相的特点。

[生]:照出来的相是倒立、缩小的。

4、出示模型照相机,请同学使用,谈谈看到的相的特点。

[生]:呈倒立、缩小的像。

5、这是我的(模型)照相机,你们想不想也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呢? ([生]:想!)请大家根据桌面上的器材,按照课本63页中“想想做做”的方法作一台照相机。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制做照相机,教师注意指导)

6、请大家用你的照相机给照一张相,说说你看到的像的特点。

[生]:是倒立、缩小的像。

7、再请同学们检查下你的模型照相机的构造,说出它的组成部分。

[生]:凸透镜、纸筒、塑料薄膜

8、(教师引导)比较一下两照相机我们发现:

板书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9、请大家根据模型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板书 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10、很好,大家已经正确的归纳出了照相机的原理,了不起!我们再通过光路图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3 照相机的原理)

(我们发现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11、同学们,这里面呀我还有一个问题,照相机能把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那它又是如何得到清晰的相片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等一会儿,请一位同学告诉我?

[生]: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人、景物)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了。

12、随着社会的发展,照相机也得到了升级,现在有了数码相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幻灯片4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二、投影仪

板书 投影仪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先请大家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投影仪的结构。

(学生观察中,可找一位同学用眼镜抹布摸摸镜头感受其为凸透镜)

(播放幻灯片5 投影仪)

板书 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 【演示实验】

把投影仪上的镜子(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请在我操作时,仔细观察,并说出投影仪的特点。 [生1]: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生2]: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反射到屏幕上。 [生3]: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投影仪的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归纳出投影仪的特点。

板书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光路图再来认识一下,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播放幻灯片6 投影仪的原理)

(投影时物体离镜头距离比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再一起了解下使用投影仪的注意问题。

(播放幻灯片7 投影仪的使用)

(注意解释一下如何才是倒放)

[师]:投影仪中还有一种是实物投影仪它能直接投影实物,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使用时更方便。

[师]:(拓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还会用到另一种仪器——幻灯机,它和我们学习的投影仪相似,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所不同的是幻灯机必须使用幻灯片,另外它是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三、放大镜 板书 放大镜

[师]:放大镜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之一,我们的桌上就有放大镜,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的构造,看看它是哪一种透镜? [生]:凸透镜。(板书)

[师]:很好,回答得非常正确。放大镜顾名思义就是能起到放大作用的透镜,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

[师]:大家刚才都动手了,很好。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生]:让放大镜贴着书本,再慢慢的拿开,发现字是越来越大。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你们刚才在使用放大镜时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怎样的?

[生]:呈正立、放大的像。(板书)

[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通过幻灯片再看一下。

(播放幻灯片8 放大镜)

[师]:很好。大家在刚才使用放大镜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利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像一定都是放大的么?大家都实验一下。

学生实验后,请同学回答。

[生]:放大镜贴着书本慢慢移开,字是先变大变清晰,但后来变得模糊,看不清,再到后来观察到前方的物体呈现出了倒立、缩小的像。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准确。看来,放大镜要体现其功能,它和物体的距离必须适中。

(顺便介绍后出现的情况是照相机的原理)

四、实像和虚像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平面镜、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等都能成像,但实际上,这些像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实像和虚像之分。 板书 实像和虚像

板书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师]: (播放幻灯片9 实像和虚像)

如小孔成的像,照相机、投影仪和幻灯机的像等。

板书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师]:如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放大镜的像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学习了如下重要内容: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和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实像和虚像。 〒巩固练习〓

1、 见课件

(播放幻灯片10 巩固练习)

2、请同学谈谈你难忘的一张照片。 〒作业布置〓

(播放幻灯片11 想一想 做一做)

1、思考题;

2、“动手动脑学物理”中 第

1、

2、

3、4题。 (播放幻灯片12)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构造: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

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构造: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 原理: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是凸透镜能呈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比较多,教材中选取了三种典型为例,讲解其物理原理。这正体现了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得出其物理原理,从而实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制作照相机实验的安排,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放大镜正确使用教学的安排,让不仅掌握了其功能实现的方法,也找到了放大镜和照相机间的联系,更加理解了其实它们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节的凸透镜的成像实验打下基础。

第五篇:《生活中的透镜》的教学反思

火炬开发区一中

苏惠军

这堂课我感觉有以下三点比较成功。

一、引入。能抓住同学们仍然记忆犹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入,熟悉的场景和画面,激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让孩子们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经历如何照相的过程,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通过投影仪演示,使孩子们很直观地知道投影仪的成像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三、通过照相的过程和对投影仪演示的观察及自主探究和相关拓展,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归纳。

这节课所有的结论基本上都是学生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序的自主探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上一篇:适合小朋友玩的小游戏下一篇: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