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2024-04-17

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共11篇)

篇1: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青县新兴镇陶官营幼儿园 李文玲

论文摘要: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不仅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而且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会使教育效果更佳。

一、选择适合幼儿生理特点的体育活动内容

二、结合幼儿心理特点使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

三、创设适宜幼儿体育活动的“硬软”环境

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教师应做个有心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研究当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可见,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不仅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而且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会使教育效果更佳。

一、选择适合幼儿生理特点的体育活动内容

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生理特点表现为:骨骼硬度差,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应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制定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时间。

1、合理分配活动的时间和密度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应该做到“强度小,密度大,时间短,节奏快”,以有助于幼儿在体育运动中保持合理的负荷。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时要注意练习时间与练习次数的合理安排,一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而练习次数可以根据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活动中,教师既要能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手段激励幼儿保持活动兴趣的持续性,又要掌握幼儿身体运动的规律和个别差异性,及时地加以调整。同时教师要注意幼儿活动与休息适当交替,做到一日生活的动静交替和一次体育活动的动静交替,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身体的机能状态及时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2、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和强度

教师要在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器械的可操作性、趣味性上下功夫;要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幼儿勇于克服困难、树立自信,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体育活动中真正得到锻炼和发展。小班幼儿可利用器械和玩具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如会手脚协调的走直线,能在低矮的平衡木上走,会单手拍球,会滚球,会玩滑梯等。

中班幼儿可以组织单脚跳,学习抛接球、传球、踢球、运球,学习垫子上爬、滚、翻动作等。

大班幼儿可进行较为复杂的动作练习,如:会灵活躲闪地跑,会跳绳或跳橡皮筋,协调、灵敏地翻滚、钻爬、攀登,学习投篮、玩乒乓球、毽子、呼拉圈等。

二、结合幼儿心理特点使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

幼儿心理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思维、言语能力相对较低,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但喜欢玩耍、好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能有效的锻炼幼儿身体机能。但游戏的方式和内容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

1、教师应参与游戏

教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作为一个游戏伙伴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感觉亲切,做游戏时更加勇敢,表现更为积极;同时教师参与过程中的积极示范,也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体育活动要领,减少受挫情绪;并且利于教师随时了解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呼吸状况,从而把握游戏的强度,方便随时做出调整。

2、设计符合幼儿的游戏情节

教师组织的游戏要尽量体现“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幼儿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如:老鹰抓小鸡、抱球抢滩、数字游戏、开火车等;在游戏进行中可以更多的借助电视、音乐等辅助设备使幼儿兴致盎然,身心愉快。

3、多组织竞争性游戏 幼儿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如果说以竞赛的形式组织游戏会帮助幼儿尽可能延长有意注意时间,更可以极大调动幼儿参与的热情,使之更加注意教师对一些动作和注意事项的指导,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组织游戏中一定要注意设计的比赛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所长的舞台,都有当“第一名”的机会。

三、创设适宜幼儿体育活动的“硬软”环境

1、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 许多体育活动的教育功都要通过活动材料来实现的。教师要选用幼儿喜欢的数量充足的多种类型的玩具,也可因地制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多种创新求异的辅助材料,还可以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让幼儿和家长,教师和家长合作制作体育活动器具;但这些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观察、评估,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2、设置体育情境,及时激励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

研究表明,在体育活动中,人的注意力较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有利于学习。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体育情境、诱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完成任务,掌握其学习内容,或利用多种教育手段,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提高身体机能;在这些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如:可设置一些奖项,及时反馈给家长等。

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表明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发生意外。所以,组织幼儿体育活动要充分考试到各种安全因素,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幼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了解体育活动应如何规范地进行。

1、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合理布置场地,加强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如器材的牢固性、摆放的间距等,避免幼儿活动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意外事件。在锻炼某项基本动作或技能时,一般要事先作好有关的准备活动,以防机体的挫伤。

2、加强活动时的安全教育和保护

在活动时,教师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让幼儿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适时地给予安全保护,使幼儿能轻松愉快地运动,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使幼儿获得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帮助幼儿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不断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适合于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因此,幼儿教师应做个有心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研究当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将来“做人”、“做事”、“做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繁荣了文化市场。但是,在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引起人们注意,促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建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重视精神文化的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和标准也不断提高,在全国各地区也逐渐出现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公民广泛参与,引起了巨大反响。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发现部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由于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不到位等,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指出了在开展这些大型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组织者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本地区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与一般的群众文化活动相比,其活动规模比较大,资金投入比较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我们需要注意:首先,它是群众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其目的是要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的需要,活动必须要根据大众的意愿和喜好进行相应的安排。其次,它是服务性的。无论什么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它们都是公益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群众。如果带有其他经济利益或者其他目的而开展的文化活动,就不能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的范围。最后,它是自愿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是群众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参加,如果不是自愿,就失去了意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强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开展每次活动都是围绕着某个目的或者主题来展开,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组织者而言,开展活动必须要主题鲜明。

2.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因为每次大型活动都会通过网络、电视等传媒广泛宣传,参加活动的公众也会在各种场合广泛传播,组织者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力,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3.规模大,资金投入多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大,资金投入多。组织一次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有些是财政拨款;有的是企业赞助;有的是公益组织等机构的支持,拥有这些大量资金,才能办成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二、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

目前,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往往会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把这种活动作为一种导向性的活动,以此来达到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化发展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其往往会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当中,也是对各级政府评比的主要依据,因此,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予以重视,加强相关人员的协同配合,确保这些活动的正常开展。

2.要凸显活动主题,突出活动特色

大型群众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凸显活动主题,突出活动特色,达到最终目的。这就要求地方相关单位在上级总体安排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客观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模式,不应只注重“量”的增加,还要注重“质”的提高,形成一整套高效地运作模式,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要实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策略,与时代相结合,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地区发展。

3.考虑全面细致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规模比较大,容易出现差错,我们必须要考虑细致全面。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策划时,既要考虑到本次活动的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又要考虑到活动场地的安排和布置,活动人员的分工负责,还要考虑到举办活动时的天气情况,活动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预期参加活动人数情况等等,如拔河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此外,还要考虑到节目主持人、内容、人员安排、领导要求、座位等方面,也要细致全面考虑,多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一整套运行方案。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型活动参与活动人数比较多,比喻高度重视安保工作,维护活动秩序,防止出现差错。

4.注重文化活动人才的培养,创新群众文化活动

我们也要注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根据相关部门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文化馆长、编导人员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举办相应的文艺创作培训班,培养文化活动人才,并鼓励他们深入各行各业进行帮助和指导,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地方特色节目,繁荣地方文化市场,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繁荣地方文化市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这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由于经验不足、考虑不周密等,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活动,在培养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对每次活动进行细致准备,促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健.浅析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J].大众文艺.,(6):9.

篇3:幼儿园数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活动,问题

好动,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的思维活动就是凭借事物简单的、明显外在特征来认识事物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针对幼儿天性, 采用生活化的、游戏化的数学活动, 让幼儿进行曲线条观察, 简单比较, 亲身感受, 使生活、游戏变为为幼儿获得数学知识的途径, 所以充分利用环境创设, 模拟生活的真实性, 让幼儿在数学环境学数学。因此, 从幼儿数学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身边实实在在数学

教师应该把生活中自己的经验转化为数学, 把课堂数学问题转化成现实中生活问题, 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产生学习数学亲切感, 才能有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生活的意识, 灌输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的观念。首先, 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 走进孩子的生活, 了解并理解孩子, 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由于幼儿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所以把生活中自己的经验转化为数学进行数学教学, 可以使幼儿在贴近生活情况下学得简单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入园的环节, 让幼儿按照自己家生活环境整理教室的椅子、毛巾等生活用品, 感知空间位置、多与少及一一对应关系。在用餐的环节, 由小朋友轮流做家长, 统计小朋友的数量, 分配餐具及食物, 小朋友们自然就会想应该拿多少碗、放几个勺、应领几个苹果。这样无形中教会幼儿空间位置、多与少及一一对应关系。在幼儿收拾玩具环节, 让幼儿自己整理, 老师提示, 锻炼幼儿归类归层摆放自己玩具, 来丰富了幼儿的序数概念。在生活化的数学教教学过程中, 时时针对教育目标, 不放过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同时, 让家长在家庭里也可以创设条件, 家长在带幼儿散步时,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 如路边路灯、树木的位置、间距、粗细;楼房高、矮及面向;人行道地砖形状及颜色;这些生活中实实在在数学概念, 就能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

二、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好的数学老师

幼儿的贪玩决定了幼儿的好动。在幼儿园, 贪玩好动幼儿常常伴随着玩具, 拿着玩具就促使幼儿玩游戏, 所以幼儿就是在游戏中成长和学习的。幼儿喜爱游戏如同老鼠爱着大米。利用这个特点, 首先游戏的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 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 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如: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幼儿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比多少时, 我会玩《小猫抓老鼠的游戏》当“小猫”捉到“老鼠”后, 我组织幼儿点数小猫捉到了几只“老鼠”, 比一比哪只小猫捉到的老鼠多;“开商店”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要学会分类摆放物品, 确定它们的价格, 售出是要数一数物品和收回“钱”的数量。收钱与找钱还需进行加减运算等, 这个游戏使幼儿学会分类, 点数, 比较运算的能力。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 掌握幼儿的认知特点, 就能激发幼儿多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模拟生活实际, 充分创设数学环境

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越是幼儿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 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只有当幼儿察觉到学习内同与他自己有关时, 才会全身心的投入, 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 幼儿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 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为此, 我把一些教育内容按大纲要求生活化, 创设活动冲突,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首先创设有趣的环境, 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环境创设紧紧抓住教学内容, 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幼儿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调动幼儿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身心潜能, 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幼饿儿在“贪玩"中学, “兴趣”中练, “快乐”中长才知, “竞赛”中增勇气。如在一一对应的教学活动中, 我设计了“小兔拔萝卜”的主题墙饰并创编儿歌让幼儿边唱边做“小白兔, 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提着篮子拔萝卜。一只兔子把一个萝卜——游戏中小兔子数和拔萝卜数是一一对应的。其次创设快乐的生活环境, 规范幼儿行为规范。活动室角落、走廊设计、更新, 楼梯的台阶及墙面设计、更新, 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就能感知数字、序数、相邻数, 几何图案、位置、空间以及数、形、量等知识, 这样来潜移默化幼儿。再次要为为幼儿创设讨论、交流与合作的环境由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幼儿至尽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 这时我们也不要急于告诉幼儿对错, 而是应该让幼儿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再进行探讨, 得出结论, 这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知识, 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 获得更多的经验。

篇4: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加强教法课与理论基础课的联系,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问为什么在认识动物的时候应该是先单独观察某种动物,再进行两种动物的对比观察?为什么常常只能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特征而难以深入到本质?这就需要结合幼儿心理学上的注意、联想等知识,因此理论基础课的学习是教学法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二、建立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流程,保证活学活用

每讲完一个专题就为学生提供一次试教的机会或者请学生设计一次活动,从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较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介绍幼儿点数活动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反应幼儿园小朋友已经会从1数到100了,那么点数的意义是什么呢?在这里就要先介绍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及教幼儿点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区分点数和口头数数的差异,使学生明白虽然幼儿能从1数到100,但是不一定就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在理论的基础上再来讲解具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更易理解和掌握点数的教学了。在学生进行试教的时候常常忘了在点到最后一个物体后,用手指围绕所点过的物体划圈,说出总数。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是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的重要一环。那么教师在学生试教前就要重点强调,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问题。

三、应注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将数学和科学有机结合起来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有着明显的生活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避免以后工作中一问三不知。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要有好学爱问不断学习的精神,应该敏锐地向生活提问,向生活学习,遇到不懂的会运用各种方法去找寻答案,自身具有探索精神,这样才能成为幼儿的好榜样。有时在课堂上问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与学生不注意观察,不留心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有关系。幼师里多为女生,大家对数学感到颇为头疼,本身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对数学的认识也存在着误解,因此怎么调动学生学科学、学数学的兴趣也将在以后她们的工作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法课不同于理论课,首先要打消学生想考前突击取得合格成绩的念头,这门学科重视的是动态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教师要合理分配考评比重,突出试教和平时作业的成绩,多用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具有“我能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心,鼓励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多动脑动创新,肯定试教中的点滴进步。

篇5: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其大脑固有的,也不是外界给予的,它是在人的自主活动中,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调节的方式逐渐生成的。这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的关系原理是一脉相承的。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应是外因,是条件,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内部因素,是根据。教学的理想境界是达到“不需要教”,德育同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归宿。思想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也应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基础或内部动机。而主题班会正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好平台,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大舞台。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养成。就教育内容来说,主题班会不仅有德育,也有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不仅内容全面,而且形式多样,主题班会应顾及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因此,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才能、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统一起来。

三、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功能

相对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其他教育活动来说,主题班会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如说,课堂教学以指导学习、传授知识为重点,而主题班会则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为自己的主要内容。

四、实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力求让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能力,通过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教育的目标。例如,班会活动可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学生自拟主题,自订议程,自由主持班会,自由评议等。他们可以是编排小品,讽刺批判学生中的不良习气;或是开展辩论,深化对合格中学生的认识;或是吟诗作画,表达感情,歌颂成就等。

五、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和自我尊重,这是人的心目中自我形象的确立,是个体心理独立性、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心理成熟的标志。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生应首先尊重自身,没有这种尊重,没有对自身美的热爱,人的文明就不可思议。”当我们把主题班会的组织安排完全交给学生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思考这样的三个问题:在主题班会中“我能做什么”(能力)、“我敢做什么”(勇气)、“我会做什么”(智慧)。为了班会的最终成功,学生们都会保护并表现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任务并承担责任。

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是自我教育的终极目标。自我教育是漫长

而艰苦的过程,要持久地坚持,必须有自我内心的自觉要求和需要,这来源于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内在目标。而主题班会是基于个体的自由、自主、自律、自觉而展开的教育活动,是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展开教育与个体的交往的教化方式。它引导个体追寻与践行德性的基点正是在于关注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价值的自我实现,在于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和尊重学生理想道德的丰富性,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

六、重视会后的反思与总结

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准备、实施以及实施后的反响中,学生通常会参照相应的主题内容,检查、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当其做了好事或取得成功时,他(她)会从内心里产生对主题班会思想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并激励自己继续进步;当其做了错事或遭受失败时,他(她)会从内心里产生负疚感,并吸取教训,再接再厉,争取成功。

作业

班主任开展班会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篇6: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隆阳区胡家中学

梅光伟

浅谈小学生体育教学中示范动作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关键词:体育课堂

学习兴趣

方法

契机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而体育教学的动作示范就是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

第一、示范动作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在选择示范动作时,必需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例如:任何一次以建立完整动作概念为目的示范,均需采用完整技术动作示范。以掌握某一局部动作为目的时,可用分解动作示范。以解决教学中普遍问题时,需要集中运用示范手段。在解决教学中个别问题时,可分散运用示范手段。

第二、保证示范动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示范动作首先要保证动作的正确性。同时在正确完成动作示范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示范动作的不规范和失败都会影响学生对动作概念的理解及形成。产生心理运动障碍,为此提高动作示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运动技术的示范水平,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正确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专业教师大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素质和体能的逐渐下降,会影响技术动作示范的质量。老年教师可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大量的、有效的、专门练习弥补了这方面不足。但中青年教师应该坚持锻炼,保持一定的体能及必备的素质,不断进取,研究专业技术动作的规范化,保证示范动作的质量。

2、教师示范时应掌握相应的动作难度。教师示范时要根据自身掌握技术和能力的情况而定,它包括器械的高度,完成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等。例如:进行支掌跳跃课教学中,器械的高度及其与跳板时间的距离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过高、过远,动作优美,特点易表达出来,但难度大,学生易产生畏惧心理;例如:铅球技术教学中,需要做完整的用力顺序时,即要反映蹬转的技术特点,又要反映铅球出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如果使用标准器械,在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必然影响示范动作的质量。此时教师可采用降低器械重量的示范。这样,即能反映蹬转的技术用力的加速特点,又能有效的控制铅球的飞行轨迹。所以,示范时应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难度,即能有把握完成。又能表现良好的技术特点。

3、课前对课上的示范应有所准备,体育课教学中解决什么任务,运用哪些手段,课前准备时,必须熟练所要示范的技术动作,做到有备无患。确保示范成功。

第三、准确把握示范动作的契机

教师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准确把握动作示范的契机。新授课时,学生对所学动作生疏,求知心切,注意力比较集中,这时老师给学生做完整的示范动作,效果就好。在复习课中,学生在掌握某一技术动作时出现了错误或遇到了困难,也需要老师在动作上进行形象、直观的传授,并采用正误对比示范的方法,这对纠正错误动作、巩固与提高正确的技术动作十分有效。

第四、注意示范与讲解的结合

示范与讲解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不同的教法手段,示范要求合理性、有效性,讲解应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使之有效地结合,如高中铅球教学,可结合高中物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低年级学生应语言生动、精炼、生动形象、突出重点,通俗易懂。使示范与讲解有机的结合起来。精讲多练,提高课堂质量。

第五、注意示范方位的选择

体育课教学中,示范方位的选择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观察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示范突出显示的内容确定自己的方位。例如:为显示推铅球用力时的起上体动作时,可选择正面示范。为显示支撑跳跃腾空技术可采用侧面示范。另外在确定示范的方位的同时,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示范的不同目的,确定学生观察距离。以完整的动作示范为目的,观察距离可适当的远一些;以个别的、局部的技术示范为目的,观察距离可近一些。做到便于观看、看清情况,同时要注重安全。

示范动作的运用,在体育课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通过视觉观察形成表象,借助视觉感受器的作用,通过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以形象思维感受来促进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发展。为此,运用示范动作手段同时,应紧密结合其它教学法的运用,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更好的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项塑造未来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整体素质是社会赋予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为了保证体育活动在雨天、寒冬也能正常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是重要的补充。室内体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室、阳台、门厅、楼道等活动场所进行的多种体育活动。它的内容可以是钻、爬、投掷等大肌肉活动,也可以是手指、脚趾等小肌肉活动;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创造性活动。

体育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经常采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练习,把幼儿难以理解或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具体的游戏情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开展活动,达到增强体质并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体育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趣味和竞技的属性,从某种层面上看,体育更像是能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综合课程。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体育本身所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就在日常的体育中注重改善氛围,利用玩具、现代游戏、民间游戏等为特点的策略体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完善。通过体育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体育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但是,面对社会不断地发展,课改进一步地推行,传统体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却常常滞后于观念的更新,其目标定位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使其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善于反思、善于创新的新时期老师,如何把传统的体育进行继承和创新,使它们重新焕发出活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作为教师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把新的理念、思维的火花渗透在活动中,多反思、多改进,使体育其目标和内容更适宜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兴趣需要。

一、树立在体育游戏中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

身体素质是衡量幼儿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的。因此,我们不再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视为最终目的。而是努力把握好练习基本动作与发展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克服动作的单一性练习及组织形式的小学化,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全面、综合地提高幼儿的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它能促进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心理因素的发展。我们在活动中,除了注重身体的锻炼价值以外,还有意识地把体育与其它相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二、认真做好体育游戏的物质准备工作

1.选好器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同时认识一些新材料、新玩具。

物质准备不仅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吸引幼儿参加物质准备工作,以培养幼儿乐于参与,关心集体,自觉为集体服务的品德。如发动大班幼儿收集了易拉罐,旧报纸、硬纸板、旧长统丝袜,布边角料等,发挥了幼儿主体性。使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

2.根据器材,精心设计游戏活动。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所限,他们不可能同成人一样认识到锻炼的意义,并自觉地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身体练习,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只是“好玩”。因此,游戏是吸引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形式,幼儿在一个个有情节的游戏中做起动作来形象逼真、轻松、愉快,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根据器材特性精心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首先,尽量避免每次活动内容单一而造成幼儿身体局部负荷过大的问题,其次注意游戏时让幼儿的上下左右肢体均衡与协调地发展。再次我们尽量做到在游戏中让幼儿有机会闪现出智慧的亮点,游戏中故意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方式完成游戏。

以往在游戏前,总是教师将活动环境设计布置好,现在,我们提供了有利于幼儿探索,参与的材料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子,发挥想象。如幼儿玩小猴运桃游戏前,教师先提供玩具纸板和雪碧瓶,然后提问:“小猴运桃要经过一条小河,一片小树林,想一想咱们用什么当小河,小树林,桃子呢?”孩子们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想出将纸板摆成平行的两排当小河,在小河的侧分散摆放雪碧瓶为小树林,沙包当桃子。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探索玩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

参与创设,仅是幼儿操作材料的开始,在游戏中,我们改变以往让幼儿模仿的学习模式,鼓励幼儿边思考边探索玩法。比如,在玩“小马跳沟”的游戏中教师请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马跳过沟。在玩“小猴摘桃”时,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可跳得更轻松,比一比自己和别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成功感,克服了退缩行为,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主动创造行为,使幼儿思维活跃,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

四、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以往我们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如果教师只做示范动作,让幼儿依样画瓢地模仿动作,这样就只能发展幼儿的动作。而不能使幼儿多方面得到发展。如今,我们改变了让幼儿机械模仿练习的模式,把体育任务寓于既有情节,又有角色的集体游戏之中,寓于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小组游戏和自选的自主游戏之中。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在游戏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体育游戏中,我们尽量启发、引导幼儿思考。如“二人合力抬脚走”游戏,启发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脚迈一致了,需要幼儿互相沟通、配合。做“小猴运桃”游戏时,启发幼儿想一想,当一个人搬不动一大筐的桃子时怎么办?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幼儿思考,幼儿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一个好的体育游戏应既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为此在设计游戏时,教师有意识地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或产生失落感)的同时又能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样更有利于互助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如易拉罐踩高跷的活动,即发展了平衡能力,又提高了幼儿与同伴互帮互助及交往的能力。

篇8: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需要借助材料进行学习, 是由其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 幼儿正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因此, 幼儿园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活动需要, 合理安排活动区域, 设计空间布局, 为幼儿投放适宜的材料, 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在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过程中, 教育者除了坚持材料投放的丰富性、趣味性、目标性、针对性、安全性、艺术性、操作性、生活性以及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等投放原则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注重材料来源多样化

活动区域材料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幼儿园购置;教师收集、准备、制作;教师发动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准备。但现在很多幼儿园准备的游戏材料多是通过幼儿园购置的材料, 主要是大件或成套的玩具材料用品, 主要为成品或半成品, 却缺少教师收集、准备、制作的材料和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准备的材料。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后面两种材料来源, 以丰富材料的多样性。大自然是取材的重要来源。在自然界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 如小石头、小树枝等可作为计算材料;叶子可以做成装饰材料, 还可以做成扇子、帽子等;废旧物品也可以直接或通过改造、组装等间接地运用到活动区域材料中来。如教师或幼儿可以带来家中的空化妆品瓶投放到“理发店”;幼儿可以把闲置衣物, 变成“娃娃的盛装”。幼儿参与材料准备与制作, 不但可以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而且还可以通过参与废旧物品的收集, 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二、材料投放应体现层次性、动态性

活动区域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为兴趣爱好、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样、适于其身心发展的环境氛围。因此, 在材料的提供上, 教师要坚持层次性和动态性原则, 促使活动材料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首先, 材料的投放要根据班级幼儿的各种需要、能力, 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和可变性的材料, 从而吸引幼儿进行主动探索。同时, 教师要根据幼儿能力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 以便于师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如为了促进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其精细操作能力, 教师可在手工区中设置“夹玻璃球”活动。在用筷子夹玻璃球时, 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夹进瓶中, 能力弱的幼儿则可夹进盒中。在对颜色进行分类时, 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形状相同、颜色简单的小图形, 便于幼儿实际操作;教师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多种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材料, 指导幼儿进行较复杂的区分、排序。这种方式可以促使不同发育程度的幼儿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其次, 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 可为同一个活动区域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 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 这样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 更大限度地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学习。材料的动态性是指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 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 随时进行调整、补充。在更换一部分材料的基础上, 赋予材料新的面貌和价值, 以挖掘材料潜力, 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这是调整、补充材料的最优化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材料的动态性, 并引起幼儿广泛关注和积极操作。

三、材料并非越多越好

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要坚持丰富性的原则, 因为数量少、种类单一的材料不易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容易降低幼儿对活动材料之间联系和意义的探索, 所以在活动区域, 材料投放的丰富程度与幼儿活动质量紧密相关, 但并不是材料投放越多越好。这是因为幼儿年龄较小, 其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特点, 过多过杂的材料, 虽然能吸引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但也容易分散幼儿注意力, 一会儿看看这个, 一会儿拿拿那个, 眼睛受刺激时间过长, 缩短了游戏时间, 不能专心于一物认真探究。因此, 投放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 教师应充分考虑投放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 做到有的放矢。

四、材料精美度并不等同于材料价值

活动区域投放的材料应具有提高幼儿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价值, 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但很多幼儿园购买的大量成品材料的精美度无可挑剔, 但是, 材料精美度并不等同于材料价值。材料精美细致能吸引幼儿注意力,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材料投放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索、自主操作、自主选择的平台, 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再精美的材料, 如果不能提供给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操作平台, 也就失去了材料投放的价值。所以, 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材料投放时要更讲究材料价值而非材料精美度。

五、材料投放完成并不等于教师获得解放

活动区域主要是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以及幼儿间的互动, 这并不意味着材料投放完毕教师就获得了解放。开设活动区域和投放材料的目的是给幼儿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 自然而然地, 就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时, 教师不仅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好搭档, 还应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通过参与游戏, 并及时做好观察和记录, 教师才能在幼儿活动中发现新问题, 产生新想法, 生成新课程, 从而为下一次材料投放积累了经验。如操作区的“拼图游戏”, 一开始玩拼图, 很多幼儿总是觉得没意思, 因为那么多片要全部拼好才可以欣赏到全图。这时教师不应把拼图提供给幼儿后就撒手不管了, 而应该注意观察, 如果是对拼图游戏感兴趣的幼儿可以不用提示, 给些鼓励就好。但如果是不感兴趣的, 教师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激起他们的游戏兴趣, 教师可以把全幅图都拼好, 然后取走2片、4片……逐步增加, 让幼儿从最少的开始拼起。这样, 每次幼儿都可以很快体验到成功, 从而对拼图活动产生兴趣。等到他们掌握了方法, 教师即可放手。

六、成功的经验并非长盛不衰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 都十分注重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利用自己先前积累的经验。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不一样, 个性发展也不一样, 所以一些成功经验并不是长盛不衰、人人适宜的妙方。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活动区域材料投放时不应一味地沿袭以往的做法, 盲目地投放材料, 而应根据本班幼儿年龄、个性、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等特点, 结合活动的教育目标, 做出准确、科学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莉君, 邓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5) .

[2]师远贤.浅析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10) .

篇9:幼儿体育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安全

一、活动内容《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

二、活动场地、体育器材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老师都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过于狭窄都会给孩子的活动带来不便和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的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投掷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孩子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三、着装幼儿着装也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教师都应该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如鞋带系好没有,有没有鞋子穿反的现象,衣服是否穿得过厚过紧,钮扣是否扣上等,别看这都是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着散开的鞋带就可能摔倒;衣服过厚会使孩子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因此,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而且不仅是孩子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带好头,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四、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具备安全意识也是幼儿运动中安全问题的主体。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幼儿体育活动中,虽然没人愿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毕竟幼儿是活动体,意外有时就发生在不经意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有损伤要及时告诉老师、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教师要不厌其烦的随时提醒幼儿运动时安全的重要性,制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养幼儿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把“体”放在首位,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中“健康”的主要性。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我园将幼儿运动课程作为园本教研及办园特色长期开展,因此,在体育运动中保护幼儿的安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是我园每个教师应备的基本常识,只要幼儿运动的组织者提高了安全意识,就能排减运动给参与者带来的安全隐患,这样才符合《纲要》要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篇10: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户外教学;有效策略

一、多媒体技术简要

多媒体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存储和处理,从而让用户可以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与计算机存储处理的这些有效信息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技术。一般而言,计算机存储处理的信息有图像、声效等,其具有以下七个特点:

1.集成性。多媒体技术能让多种信息进行集合性的划分、归类和存储。

2.控制性。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机能中心,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信息综合性的处理和控制,并且按照人的语言进行提现和存储。

3.交互性。多媒体存储的各种信息不是单一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多媒体技术通过信息的这一特点,进行信息的交叉性存储和被使用。

4.非线性。多媒体技术通过HyperTextLink,改变人传统的阅读方式。

5.实时性。多媒体技术存储的数据会不断地得到更新,从而让用户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取的信息都是及时有效的。

6.方便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多媒体信息的获取。

7.动态性。多媒体是与时俱进的,他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不思前进,故步自封,而是随着时代的要求而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多媒体技术涉及的技术方面比较广泛,根据技能划分,它可以分为:美术设计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Photoshop平面设计、Flash动画制作、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3DMax三维制作、Premiere视频编辑与制作、AfterEffects数码影视特效、PageMaker专业排版、摄影与摄像等。

二、幼儿户外教学活动内容

在进行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户外教学实践的有效利用时,笔者需要介绍一些幼儿户外教学活动的内容,从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实践方法的介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好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户外教学活动的辅助作用。小朋友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类型有好多种,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游戏活动,主要是以户外大型玩具区域进行的游戏活动。

2.集体教育活动,包括庆祝节日的联欢、演出活动、户外参观游览、访问等。

3.活动区活动、主要有:木工区、玩水区、玩沙区、有些幼儿园还设置了“发泄区”。

4.远足,俗称郊游也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对于孩子广泛的接触大自然十分有意义。在这几种户外教学活动内容中,可以应用到多媒体的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有效的教学设计。

三、幼儿户外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策略

1.游戏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游戏导入和游戏流程信息通知。在幼儿户外教学活动中,游戏教学是比较常见的。但很多教师表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四处游荡,不好控制,因而在进行游戏命令下放和任务通知时,往往不能传达给每一个幼儿。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到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效功能,将游戏的导入安排、命令下放、任务通知进行议程设置,从而通过多媒体技术传达给每一个幼儿。例如,在进行全员加速中游戏时,通过多媒体告知幼儿猎人出动、被抓人员、叛变人员、任务下达、道具使用等信息。

2.利用多媒体摄影摄像技术,进行户外教学活动精彩瞬间记录。一次完美的户外教学活动是需要一定的记录留念的,因为很多家长往往不能参与到幼儿户外教学活动中,他们会好奇自己的孩子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都干了些什么,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满足家长的这一需求。教师通过多媒体摄影摄像技术,将每一个户外教学活动中的精彩瞬间进行记录,从而让活动留在某一个瞬间,也让家长和孩子有了进一步的接触,拉进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拉进家长和教师的距离。例如,在进行远足户外教学时,可以记录孩子们徒步行走的画面、互帮互助的画面、享受大自然的方面等。

篇11:浅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桑金吉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户外体育 创设 培养 交流 分享 快乐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适合于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两大功能或价值,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机能的协调发展,以身体运动为方式或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对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有了新的理解,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而且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要以幼儿身心发展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无论是幼儿教育专着还是国家幼儿管理条例都把幼儿体育放在了首位,可见幼儿教育中体育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如何保证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呢?

一、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现代的家庭多数居住在高楼里,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鉴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及动作的特点,可以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如:小木马、跷跷板、足球、转椅、蹦床等„„同时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小班得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简单、可爱的玩具材料,也许一根彩条孩子也玩得很开心。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欢新奇、刺激的,用各种多余的布料制作投掷的沙包、利用报纸来制作奔跑的风筝、利用破损的光碟来制作投掷的飞碟等多种运动器材分布在操场的各个地方。器材随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整,一定要保证幼儿的活动空间,这样的活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多样性。现代的那些精致昂贵的玩具玩法太单一,玩法的导向性太明显,它们扼杀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只会机械的玩。我们提供的这些可以任由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各种运动情景进行游戏。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择,这样,幼儿选择的机会多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让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满足。

二、注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

1.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之能完成教师安排的种种练习,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2.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给他们适当的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

3.在体育活动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4.在体育活动中,适宜的投放材料、新颖的组织活动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尝试时间。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有的幼儿不能很快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三、关注个体差异,做孩子的引导者和游戏伙伴

教师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幼儿都受益。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幼儿。因为一个班的幼儿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除了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他们所具备的一些个人的身体特征、体能或体育技等方面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教师一定要正视幼儿身体上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如我在首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青蛙捉害虫》这一活动时,由于忽略了幼儿在身高和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投放的“害虫”在悬挂时所设高度一致,从而导致了“小青蛙”们一进入庄稼地去捉害虫,个子较高和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很轻易就把害虫捉到了,但他们依然意犹未尽,还觉得捉得不过瘾;而个子较小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却一只害虫都没有捉到,面对“满载而归”的同伴有种很强的失落感,感到很沮丧,丧失信心。经过课后的反思,发现问题所在就是我在布置体育游戏的环境时,没有考虑到幼儿个体间的身高的差异以及能力掌握程度的差异,导致一部分个高或能力稍强的幼儿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任务,而个子较矮、能力稍弱的幼儿却没有收获。

《纲要》第三部分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既要兼顾群体,又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依据幼儿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幼儿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差异发展。考虑幼儿差异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幼儿差异,是要力求幼儿通过努力来完成,使每个幼儿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曾强学习自信心。

四、让幼儿互相交流,体现分享成功的快乐

户外活动后,幼儿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感受,我们可以组织幼儿互相的交流,交流他们的成功地经验,让大家分享,同时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的创造性地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让每个幼儿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机会,并让自己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提高,同时教师在指导体育游戏时要具有针对性、适宜性和开放性。

1.用心观察,捕捉到幼儿富有创意的和推广价值的玩法,而后加以推广。

2.要注重个体差异,对能力发展不同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面对能力强的幼儿,要及时肯定其有创意的玩法,再用“还可以怎样玩呢?”等问题进行启发式、开放式的追问,激励其探索出更多与众不同的玩法。而面对能力较弱、活动中不太主动的幼儿,教师可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启发性建议,必要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逐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的经验。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能力起点上超越自我,获取成功,体验战胜自我后的成功与喜悦。

上一篇:儿童天气预报稿件范文下一篇:钱梦龙老师上《睡美人》(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