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

2024-04-14

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精选5篇)

篇1: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共计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具 学具 板书设计 预习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设计或修改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平时你们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 2、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法布尔)谁了解他?用一、二句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初读。 (1)有哪些问题,你已经找到答案了? (2)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那么生字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哪一个字要注意读音?“栖”的声母是“q”,我们一起读。去掉拼音 谁能读好?你觉得那一个字书写时要特别留意?“溪”“厉”(出示厉、历的比较:)谁来填一填? (3)好,下面我们合上书,试着听写几个词,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 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你对了吗? 三、讲读课文。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吗?(他很喜欢昆虫)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的(手指黑板上提问)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着迷” 2、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着迷、痴迷的? 3、师引读:“1823年, 12月22日……小村子里”,让我们走近法布尔的家乡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谁能用你的朗读展现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 4、看着这样一个小村庄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与法布尔最喜爱的昆虫有什么关系呢?(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5、因此,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法布尔不见了” (1)“暮色”天已经黑了,这么晚了法布尔还没回家,他在哪呢?这时的法布尔还只是小孩子,他是贪玩而没回家吗? (2) 还有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十分着迷? 这只纺织娘对法布尔的吸引力可真大啊!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一只纺织娘,她长得漂亮吗?看一看图,再读读这话,你想到什么?你能想象为了找到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你觉得年纪小小的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法布尔的执着与专注让他终于找到了这只纺织娘。我想法布尔一定很兴奋。同学们看书上这幅图,看看他的神情,你觉得此时的`法布尔会说些什么?他对妈妈是怎样说的? ③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 四、小结课文: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纺织娘,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深深吸引着他,老师这儿有一篇短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昆虫记》片段) 知道你们刚才读的是谁的故事吗。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长大后他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这本书。同学们刚才读的就是《昆虫记》里面的一小段。这本书详细、深刻地描绘许多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书店找找这本书。 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zòn hén shǎn shuò zé mà uān chá zhōn dú lā jī diàn tán chī mí niǎo qī chón jū 括 括 nán nán 2、多音字组词 zhōn溃ǎ e ( ) zai 中 恶 载 zhōn溃ǎ wu ( ) zai 1、介绍法布尔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生字词读音 讲读课文第二段 从哪儿可以感受到他很喜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快速地小声朗读课文,与你的同桌交流。 ①捉纺织娘,回家迟了 ②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朗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自然环境优美) (指名读、齐读) 学生讨论回答: (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不是,他去找昆虫了) 学生:“三天前……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你从哪感受到的? “三天前”、“终于”,早就发现了,一直没放弃,在寻找。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大家看图: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法布尔在草丛中捉到这只纺织娘是多么不容易啊!) 引导学生理解:(坚持到底,执着,不怕出库,锲而不舍) (指名读)“妈妈……会唱歌的虫子!” ①(出示:“妈妈……一直会唱歌的虫子!”)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一只”“那只”(说明了这是三天前早就发现的,找了好久)是呀,找了那么久,三天来吃尽苦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读出无比喜悦)我听出了…… ②(出示:“妈妈……那只会叫的虫子”)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有什么区别?“会叫”、“会唱歌”,你感受到了什么?(喜爱)你觉得法布尔的心目中,这些小昆虫,仅仅是小动物吗?是什么呢?(歌唱家)为什么?(“动听的声音”“歌唱家”)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啊!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课文: 五、作业设计 3、比一比再组词 厉墓()纺()泽() 历()暮()访()译() 第二课时 课题 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重点 难点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具 学具 板书设计 预习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设计修改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谁愿意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4―10小节,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出示自读要求) 2、谁来汇报?法布尔是怎样的人?(出示:法布尔是――) 你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对昆虫十分珍爱的人――“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第五节)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文中有没有介绍它的?你们能想象出法布尔包这只小虫子时的感受吗?(体会法布尔一连串细小的动作中传达的对昆虫的迷恋) 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 这句话还有没有补充?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 指导学生朗读与理解 “这一天,他还拣了许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教师指导: (2)体会到法布尔是个对昆虫无比珍爱的人,你还体会到什么呢?(出示:法布尔是―― ) 仔细观察的人――“第四节” 教师引入: 池塘,同学们都见过,没有什么生机,可在法布尔的眼中却是那么奇妙,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仅是文中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吸引着法布尔,这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昆虫记》片段) 小结:昆虫世界在法布尔的眼中十分美丽、奇妙。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3)你还能感受到(出示:法布尔是―― )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n

篇2: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的原因。

2.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是的,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小昆虫,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这足以看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很着迷。(板书:着迷)齐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出描写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终于”就发现了,现在仍在寻找,可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去找找?(放纺织娘的叫声。)

这是刚才你找到的纺织娘的照片。(出示纺织娘的照片:学名螽斯)

你找到了高兴吗?请你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法布尔的话。

生齐读。

2.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找到了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让我们感觉到了对小虫子的着迷,相信在接下来放鸭子的故事中,更能感受到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借这样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

指导朗读:是啊,各种各样的昆虫、奇妙的水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让我们也进入这境界中去吧。

(2)“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动作快,观察仔细。)

(3)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动作小心,把它当作小宝贝,小心照管。)

(4)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塞得满,数量多。)

(5)过渡:这时候法布尔心里很高兴,后来呢?谁愿意扮演父亲,谁愿意扮演母亲?王老师来读旁白。

谁还想来扮演这一对怒气冲冲的父母?(请两生读父母的话,一生读旁白。)

同学们一定都想来演一演,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请男生扮演父亲,女生扮演母亲。谁愿意读旁白?

读后过渡: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习第十自然段。

引读:虽然遭受到了挫折,――(生齐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板书:迷恋)(生接读)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提问:你能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兴致勃勃、没用的玩意儿、背着、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可看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反而使他更专注地观察研究昆虫。)

4.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就迷恋着昆虫,长大后更是如此,甚至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昆虫,真是达到了――(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生齐答――痴迷)

(板书:痴迷)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入科学的殿堂。(板书:进入科学的殿堂)终于,举世闻名的巨著《昆虫记》在他手中诞生了,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

现在,王老师要大家做一回雕塑家,给这位昆虫学家塑像,你会怎样塑呢?

(生自由回答。)

你们个个都有创意的雕塑家。那么现实中人们是如何为法布尔塑像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用做《装满昆虫的衣袋》课题”,现在你们明白了没有?

(这是为了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了这一课,你们一定想多了解一点有关昆虫的知识吧!老师还希望你们能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

篇3: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

第一问:预设是否有效?有效预设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目标明了、内容明了、方法明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确定了两个: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课文的二至十自然段, 难点是交流、讨论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教学方法设计的是讲授法、示范法、谈话讨论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法等等。实践证明, 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都得到了体现;教师也努力做到了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 对教材的解读比较准确、深入、全面;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较简便、实用, 围绕教学目标, 做到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 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预设较为有效。但在解读教材方面, 今后我还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即“瞻前”与“顾后”的关系、“深入”与“浅出”的关系、“根深”与“叶茂”的关系、“深度”与“有度”的关系。

第二问:讲授是否有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本节课, 我围绕这几个大问题进行精讲:1、课文讲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几个故事?2、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3、你认为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并注重讲授与启发、讨论、活动、多媒体课件等相结合, 力求使自己的讲授更加简洁、有力, 更富感染力, 我认为本节课讲授较为有效。

第三问:师生对话是否有效?叶澜教授认为:“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本节课, 我力求从“独白”走向“对话”, 努力为更多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 让师生自在交流、其乐融融, 在“世界融合”的“对话”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并注重把与学生生活上的交流带进课堂, 走出课本, 向生活回归, 回到现实的、流动的“生命态”中, 与学生进行真实、广泛的“对话”。整节课,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同桌、小组同伴等进行了交流。在想象法布尔寻找纺织娘的过程时, 学生把生活经历带进了课堂, 交流时各抒己见、兴致勃勃。教师适时进行了点拨, 教育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所以, 对话较为有效。但对于一些课堂上经常不发言的同学, 我有时会忽略, 注意力只停留在举手的同学身上, 课堂上也没怎么考虑提问的艺术。

第四问:组织教学是否有效?组织教学包括课堂教学环境的监控、与学生交往的回应、教学节奏的调适、学习活动的介入等方面。本节课, 我通过生活展现、想象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途径, 为学生营造直观形象、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努力抓住课堂前二十分钟的时间, 并围绕学生喜爱昆虫的“兴奋”中心, 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对于学生的回答, 我总是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比如:渠梦婷同学在朗读法布尔回答爸爸妈妈的呼唤时, 声音太小, 我就启发说:“天色渐渐变黑了, 法布尔的爸爸妈妈还是找不到他, 心里多么焦急啊!快点大声答应他们, 别让爸爸妈妈担心!”结果渠梦婷的朗读有明显进步。刘满昊在朗读爸爸对法布尔的责骂时, 把“放鸭子”读成了“赶鸭子”, 有些同学便开始发笑, 我赶忙说:“同学们, 法布尔的爸爸太生气了, 气得话都说错了。”此时, 小小的骚动便戛然而止, 刘满昊也轻松地改正了错误。本节课, 教学节奏张弛错落、动静交替、疏密间隔、起伏有致, 抑扬顿挫,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我也充分参与其中, 与学生一起书写、一起朗读、一起讨论、一起探究, 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所以, 本节课组织教学较为有效。但在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环节, 做得还不够周全。

第五问:资源开发是否有效?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教材资源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生活资源的开发、媒体资源的开发等。这节课, 我开发、利用了昆虫的图片、课文插图、课文重点语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的雕像、赞誉法布尔的名人名言、《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 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欣赏性、有效性。并创造性地将课文关键词语进行重组, 通过使用彩色粉笔, 用绿色的“昆”表示文中的“纺织娘”, 用蓝色的“虫”表示“小甲虫”, 并把“着迷”、“迷恋”、“痴迷”、“殿堂”等引进板书, 学生对我设计的简洁、直观、有创意的板书兴致盎然, 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轻松而深入。因此, 资源开发较为有效。但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生活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还欠探究、落实。

篇4:《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一、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

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二、精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

a、从“捉纺织娘”

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篇5:《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案

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

对昆虫的痴迷―――――――――――――→进入科学的殿堂

上一篇:关于开展党建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下一篇:城乡少年手拉手 精准帮扶共成长”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