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2023-03-15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

1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 走进树林 1林中的树 2树木中的纹路 3蘑菇 4林中的鸟 5谁吃谁 6茅草与锯子

自由研究

第二单元 池塘群落 8 鱼 9 蛙 10 龟和鳖 11 池塘中的植物 12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13 做个小生态瓶

自由研究

第三单元 公路 14水泥与沥青 15盘山公路 16桥

17车的运动 18自行车

自由研究

第四单元 农田 19常见的农作物 20农作物与土壤 21农作物与化肥 22大棚蔬菜 23防治病虫害

自由研究

1我们的身体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1课)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

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

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

三、

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1课)

教学目标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4.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5.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1.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两张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纸或锡箔纸(大小根据所选植物叶片的大小而定),曲别针。

2.显微镜(每小组一台),用韭菜叶下表皮制作的植物细胞装片。 3.光合作用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问题导入。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动物要吃食物,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学生可能给出许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经常浇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养料;植物还需要阳光照射等。)

出示单元主题图:走进树林,树木郁郁葱葱,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 1.了解海尔蒙的实验。 (1)讲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阅读海尔蒙的实验研究的故事。思考:①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海尔蒙是怎样思考和实验的,以及怎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②海尔蒙的探究过程给你什么启示?根据海尔猛实验中的发现你什么进一步推测?(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结论进一步推理:海尔蒙在完成了实验之后,他推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测吗?在学生思考提出观点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 2.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演示实验:课前将一盆生长良好的天竺葵带进教室,选择一片生长良好的叶,用黑色的卡纸将这片叶正反两面严严实实地遮盖,然后将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

(2)讨论并推测:几天之后,叶片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把自己的推测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下节课一起来观察实验结果,看谁的预测是正确的。)

(3)课外活动:①保护好教室里的实验植物。②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1.继续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交流分析实验现象。

①请在家里做了实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②观察课堂实验的天竺葵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自己在实验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③讨论:这片叶子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期望学生能分析出问题的结论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相关因素,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有原因的。)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叶绿体。

①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讲解使用方法。

②分小组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并描述细胞的样子,指导学生认识叶片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 ③讲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形象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交流并明确以下问题:

①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需要什么条件?

②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

③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是什么?

④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从哪里来?

⑤人们常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1)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

(2)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2.总结与拓展。

(1)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

(2)课外收集有关树木生长的资料。

3树木中的纹路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树木的横截面上有年轮,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

2.知道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生长情况,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木生长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3. 能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能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 5. 具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愿意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纹路的木版,每组三种不同的树的横截面,观察记录表,有关年轮的图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带纹路的木版,提问:你们从木板上看到了什么?这些纹路从哪儿来?你还在哪儿看到过树木中的纹路?我们把树木中的这种纹路叫什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交流学生已知经验的过程,通过交流导入新的探究过程。) 2.观察树干横截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块用树干锯成的横截面,学生分组观察。要求小组在观察中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记录表发给小组,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2)交流发现,提出问题。 3.观察其他树的横截面。

(1)给每个小组再提供两块树的横截面,小组观察:有什么新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

(2)交流与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板书,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看一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我们可以在刚才的观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学们互相解答?把已经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然后给剩下的问题进行分类。 4.了解年轮的形成。

(1)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思考: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跟树木的生长情况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段资料中又解决了哪些疑问?

(2)交流。

(3)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5. 了解更多的来自年轮的信息。

(1)观察年轮图,估算树的年龄。(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知道通过数年轮的圈数可以知道树的年龄,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数数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数、为什么数出圈数就是树的年龄。) (2)观察:同一个年轮的宽窄都是一致的吗?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一样吗?

(3)讨论: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

(4)记录讨论结果并交流。

(5)你还知道年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6. 课外拓展。

(1)继续观察伐木留下的树桩或者锯下的树干截面上的年轮。

(2)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读一读,把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交流。

4蘑菇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1.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 2.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4.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5.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6.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第二课时

1.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小结: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们因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见,被称为微生物。现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员? 2.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

(4)名片展示与评价。

5林中的鸟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4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更多生活在林中的鸟。 2.知道常见的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知道这些外形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是相适应的。

3.能仔细观察鸟的外形,并能分析外形与它的习性及生活环境的关系。 4.能在观察的同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有做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 5.能积极地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6.能意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有爱鸟护鸟的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准备

1.啄木鸟、鹰、鸽、燕等鸟的飞翔状态的图或视频资料。 2.啄木鸟、麻雀、猫头鹰等鸟的图或实物标本。 3. 鸟类在林中栖息、捕食的视频资料。 4. 鸟类与人类关系的视频资料。

教学建议

1.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提问:你认识哪些生活在树林里的鸟?向同学们介绍你认识的鸟。

(2)出示几种常见的鸟的图片,交流:这些鸟以什么为食?它们的羽毛、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喙、爪有什么特点?

2.观察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与环境及生活习性的关系。 (1)观察鸟的翅。

①观看不同的鸟飞翔的视频资料(或者挂图),提问:这些鸟是怎样飞行的?它们的飞行方式相同吗?你认为它们的飞行方式可能跟什么有关系?

②观察描述鸟翅的特点,认识鸟翅的四种类型。

③小结:鸟翅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适于飞行的方式也不同。

(2)观察鸟的喙和爪。

①观察啄木鸟、麻雀、猫头鹰等鸟的标本:这几种鸟的喙和爪各有什么特点?(观察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标本,有条件的也可以提供活的鸟,学生在观察中可以看,甚至触摸,总之,尽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 ②整理观察记录,小组交流。(虽然观察的重点是鸟的翅、喙、爪,但在交流中可以不局限于这三个方面,鼓励学生表达其他发现。)

(3)研讨:鸟的翅、喙、爪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及习性的关系。

①观看鸟在树林里生活的视频资料(或教材上的插图),提问:鸟儿在林中怎样飞行?怎样歇息?怎样捕食?

②讨论:鸟的翅、喙和爪,对于它们在林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③交流与小结。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鸟的这些外形特点都是与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④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鸟的外形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相适应的例子? 3.爱鸟护鸟,从我做起。

(1)师生交流:喜欢鸟吗?为什么喜欢?

(2)播放鸟与环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片,提问: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讨论:为了鸟类的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4)小结。 5.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小报,或者设计一幅爱鸟护鸟的宣传画。

6谁吃谁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5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 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4. 通过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5.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6.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中的动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2.准备稻田里的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

(1)讲述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2)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螳螂、蝉、黄雀之间有什么食物关系? 谁吃谁?谁被谁吃?蝉吃什么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 认识食物链。

(1)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说一说: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出示草、廊、羊的图片,说一说:它们之间谁被谁吃?

(4)在书上记录它们的食物联系。

(5)提问:同学们根据食物关系用“→”将这些动植物连接在一起,这种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6)讲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

(7)学生练习写几条食物链,交流。

(8)小组研究: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讨论:这几条食物链从什么开始的?为什么从绿色植物开始?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 (9)讲解: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10)指出上面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11)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 研究稻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教材插图),提问:稻田里有哪些动植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卡片。

(2)小组讨论:找出稻田里的动植物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

(3)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4)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5)讲解: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4. 保护青蛙,维护生态平衡教育。

(1)讨论:以一条食物链(稻子→稻螟虫→青蛙→蛇)为例:如果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比如:青蛙)死光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教师介绍青蛙在稻田里的作用。提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也是食物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 5. 课外拓展。

收集青蛙的资料,编写一条保护青蛙的公益广告词。

7 茅草与锯子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6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

3.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6.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 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 导入。

(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观察茅草——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

(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

(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 2. 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

(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

(3)交流。

(4)讨论:我们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特点,能产生哪些想法呢? 3.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 (1)讲述: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许多物品。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

(2)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3)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4)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你认为在生物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5)讲解: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

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

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

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

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

4.课外活动。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构思一件科技创新作品。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创新设想。

(1)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画科技作品设计图。

(2)交流、展示:我设计的是什么?它是仿造什么生物的特点研究的?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设计可能很富有想象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要鼓励和保护,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一件科技小作品除了有创意之外,还要考虑实用和可行性。)

(4)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小发明作品,供学生学习借鉴,讲解常见的创造发明方法。 2.指导学生完善科技作品设计方案。

(1)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2)组内交流方案。 3.制作科技作品。

一件科技作品的制作往往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探索、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8鱼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3、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较清晰准确地描述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记录有关研究结论。

4、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通过探究,讨论归纳鱼类共同特点。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鱼类及相关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6、能将鱼类特点与池塘环境相联系,知道鱼的外形及行为特点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1、池塘鱼类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玻璃鱼缸)、瓷盘、镊子、纱布条、塑料绳、木片、滴管、水、家乡池塘中的典型鱼类(如鲫鱼)、毛巾或卫生纸。

3、各种水生动物(不一定是鱼类)的图片或课件。

4、家乡池塘中的小型鱼类活体。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 搜集信息资料

(1)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的池塘中生活的几种鱼,谁知道这是几种什么鱼?

(2)在我们家乡的池塘中,还生活着哪些鱼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争议的动物板书在黑板一侧,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归类)。

(3)各种鱼的大小、形态、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可为什么人们把它们都叫鱼呢?关于鱼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 提出研究问题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鱼类活体,安排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活动做准备。

师述:鲫鱼是鱼类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各小组认真观察鱼的外形、身体表面长有什么、鱼鳃的形态等。同学们若对鲫鱼其它外形特点感兴趣也可以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将结果记录在“我们的发现”表格里

⑵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记录。

⑶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⑷教师小结,然后出示图片、展示课件或让学生对照水槽中的鲫鱼阅读课文26页上图内容,认识鱼的各种鳍。

⑸你能根据鱼的外形特点,对鱼如何运动、怎样呼吸和运动,大胆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设想吗?怎样证明自己的推测? 3. 制定研究方案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各种学具,告诉学生这些学具主要用于观察研究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⑵各学习小组制定“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研究计划和步骤,预测研究结果。

⑶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和预测,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4. 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按照研究方案先进行“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观察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我们的发现”表格中。

⑵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 (接上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你对鱼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用什么办法研究解决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

⑵根据实际,各小组选择一项大家都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同时制定研究计划和步骤。

⑶分小组汇报研究方案,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⑷分小组对选择的研究观察项目进行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⑸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统一意见。 2. 总结与交流

(1)分小组归纳整理:“作为鱼类代表的鲫鱼在外形和生活、行为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2)拿鲤鱼与草鱼、团头鲂、鲶鱼等家乡水池中常见鱼类进行对比,看看鲤鱼有什么特点是它们共有的?

(3)分小组汇报“鱼类共同特点,”各小组进行交流、辩论,将大家共同的观点记录在课本空框中。 3. 应用与实践:

(1)出示各种水生生物图片实体或展示课件,辨别出其中的鱼类,并能分析说出其中原因。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点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自然水域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的名称中还有一个“鱼字”,如甲鱼、鲸鱼、鳄鱼、娃娃鱼等,可它们不是鱼类;有的名称中没有“鱼”字,可它们属于鱼类,如泥鳅,海马等)。

(2)课外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家乡池塘中各种鱼类的生活情况,看一看除了课堂上所了解的鱼类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是鱼类共有的?与此同时通过现场观察、比较、取回水样研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法,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详见课本41页),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

9蛙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2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识别蛙和蟾蜍。

2. 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两栖动物在外形、生活方式和个体发育过程方面的共同特点。

3. 能将两栖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两栖动物的外形、生活方式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 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两栖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方式和个体发育过程。

5.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两栖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1. 两栖动物在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个体发育等方面的挂图或课件。 2. 水槽(或塑料缸)、塑料袋、毛巾或卫生纸。 3. 青蛙和蟾蜍活体。

4. 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搜集关于蛙的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蛙的图片或播放关于蛙的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蛙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以将青蛙的种类、青蛙的外形特点、行为方式、个体发育的相关图片或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用词组或短句板书在黑板上。(此处不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述关于蛙的知识结论)。

⑶提出研究问题:蛙类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 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了解蛙类共同特点,我们选择青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的外形特点,研究它的捕食、游泳方式,了解它的生长发育过程。(研究方法按课堂上学生的表述灵活处理)。 3. 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的青蛙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有组织地观察青蛙的外形特点、如何游泳,做蹼足作用的实验,比较蝌蚪与幼蛙的不同。

⑵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

⑶填写“我们的发现”表格。

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讲评。

第二课时

1. 指导认识了解蟾蜍。

⑴教师出示图片指导看书或播放课件。

⑵学生观看后讨论回答“蟾蜍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怎样的,蛙和蟾蜍有哪些共同之处?”

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要点作为主板书板书在黑板中央。 2. 总结与交流。

⑴蛙和蟾蜍具有如此多的共同之处,因此生物家将它们归为了同一类动物。那么它们与鸟类、鱼类等其它动物相比较,有哪些是它们独有而其它动物不具有的特点呢?

⑵分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其主要特征。总结出一条就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一面小红旗。 ⑶小组汇报,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本课学习情况。

⑷学生将其共同特点填写在31页课文中间的空框中。 3. 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1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两栖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农田、草地、森林、池塘、小溪中的两栖动物,研究其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生长发育过程等并作好考察记录。

10龟和鳖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3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识别龟和鳖。

2. 通过观察,记录并归纳爬行动物在外形、行为方式、繁殖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3. 能将爬行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爬行动物外形、行为方式等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 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描述爬行动物外形及行为方式特点,能归纳填写信息记录表,并通过比较了解爬行动物共同特点。 5.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爬行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1. 有关龟和鳖的种类、外形特点、行为方式、繁殖等相关的挂图或课件。 2. 水槽和水、筷子或木棒、毛巾或卫生纸。 3. 龟和鳖的活体。

4. 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1. 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龟和鳖的图片或播放龟和鳖的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龟和鳖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将本课所涉及知识的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龟和鳖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 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龟和鳖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到惊吓时有什么反应以及它们如何繁殖后代等方面,研究方法按照同学们的意见执行,研究结论由学习小组长有条理地进行记录,最后总结归纳。 3. 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所需的龟和鳖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观察龟和鳖的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惊吓时的反应等。 ⑵各小组总结归纳观察研究结果。 4. 总结与交流。

⑴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各小组学习情况。

⑵学生在课本33页中间表格中填写观察研究获得的信息。

⑶检查学习效果:生物学家为什么把龟和鳖归为同一类动物,并且起名为爬行动物?

5. 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3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爬行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的农田、草地、池塘、小溪、森林等地方的爬行动物(城市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馆,请教管理员或抄录动物介绍,有机会到农村旅游、参观、走亲访友时做有心人),观察研究其外形特色、生活方式,如何繁殖等并作好记录。(提醒学生千万注意安全。)

10龟和鳖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3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识别龟和鳖。

2. 通过观察,记录并归纳爬行动物在外形、行为方式、繁殖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3. 能将爬行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爬行动物外形、行为方式等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 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描述爬行动物外形及行为方式特点,能归纳填写信息记录表,并通过比较了解爬行动物共同特点。 5.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爬行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1. 有关龟和鳖的种类、外形特点、行为方式、繁殖等相关的挂图或课件。 2. 水槽和水、筷子或木棒、毛巾或卫生纸。 3. 龟和鳖的活体。

4. 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1. 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龟和鳖的图片或播放龟和鳖的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龟和鳖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将本课所涉及知识的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龟和鳖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 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龟和鳖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到惊吓时有什么反应以及它们如何繁殖后代等方面,研究方法按照同学们的意见执行,研究结论由学习小组长有条理地进行记录,最后总结归纳。 3. 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所需的龟和鳖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观察龟和鳖的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惊吓时的反应等。 ⑵各小组总结归纳观察研究结果。 4. 总结与交流。

⑴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各小组学习情况。

⑵学生在课本33页中间表格中填写观察研究获得的信息。

⑶检查学习效果:生物学家为什么把龟和鳖归为同一类动物,并且起名为爬行动物?

5. 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3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爬行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的农田、草地、池塘、小溪、森林等地方的爬行动物(城市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馆,请教管理员或抄录动物介绍,有机会到农村旅游、参观、走亲访友时做有心人),观察研究其外形特色、生活方式,如何繁殖等并作好记录。(提醒学生千万注意安全。)

11池塘中的植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4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 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 了解更多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 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外形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5.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 8. 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教学准备

1. 有关池塘植物的挂图、课件。

2. 种植了池塘水生植物的生态缸(瓶)、毛巾或卫生纸。 3. 挺水植物标本。

4. 供学生观察、实验的水生植物。

教学过程

1. 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池塘中水生植物图片或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关于池塘中的植物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关于池塘中的植物,有什么问题你最希望了解?要了解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2. 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研究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便于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家最好选择同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大多数小组在教师带来的植物中选择了菱(也可以是别的植物),因此下面的观察就以观察菱来展开,各小组在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对植物器官逐个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⑶各小组领取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⑷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订正。 3. 对假设作出推断与猜想。

⑴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把菱(也可以是别的水生植物)种在陆地上的土壤里,你认为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观察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⑵小组交流讨论,对假设作出合理推断。

⑶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⑷老师布置课后实验任务。 4. 应用与实践。

⑴有的物种在改变环境后不仅没有生长不良,反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动物无法生存,甚至引起物种消亡,成为了具有极大危害的物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池塘里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引进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灾难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本地经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小结。

⑵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

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5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 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 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1. 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 2. 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 3. 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 对上一课安排布置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⑴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⑵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2. 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⑴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一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⑵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3. 开展科学探究。

⑴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欣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后,回答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⑵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同时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⑶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接上一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教师播放相关课件,学生观赏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⑵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

⑶学生根据集体订正结果填写课本38页空框。 2. 总结与推断:

⑴引导学生在小结“池塘中的动物和植物存在着哪些联系?”的基础上推出“池塘群落”定义。

⑵假设与推断:在池塘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本环节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也可由学生讨论回答)。

⑶师生共同学习和理解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学习、理解过程可结合池塘、森林等生物实例进行讲解说明。 3. 应用与实践:

⑴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明白关于“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其他生物群落的含义。 ⑵课外选择一块草地,观察一下“草地生态群落”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⑶课外查阅资料或上网了解“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 单元“自由研究”检查与指导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困难及解决办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13做个小生态瓶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6课)

教学目标

1. 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 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 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 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提出探究问题: ⑴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⑶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⑷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2. 制订活动方案

⑴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

⑵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⑶小组汇报。阅读课本

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⑷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⑸分小组展开讨论。

⑹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⑺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3. 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⑴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⑵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4. 课外参观实践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1. 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⑴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⑵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⑶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⑷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⑸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⑹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2. 交流和讲评。

⑴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⑵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3. 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4. 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14水泥与沥青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1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15盘山公路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 2.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并自觉地在实验中做到与同学默契配合。 3.通过辨析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科学原理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关于盘山公路和教学图片、资料。各实验小组准备测力计或橡皮筋、长短不同的木板、带有牵引小环的物体、四方的木块(或字典,用于搭建同一高度斜面)。

第一课时

一、认识盘山公路,提出问题

先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盘山公路的特点。从山底到山顶,没有直接修成一个直线的斜坡,而是在山间绕来绕去,形成“盘山”之状,谓之盘山公路。

自然地,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要修成这个样子?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通常学生都会谈到涉及坡度(不一定是用这个说法)的理解,教师则可以适时地介绍坡度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扫除理解、表达上的障碍。

如果学生理解盘山公路这个“变形”的斜面有困难,就及时引出第二个生活中的事例,利用搭起的斜坡往汽车上搬运重物。要通过寻找更多的例子作支撑,帮学生理解。

二、研究斜面

首先,要让学生推测斜面的作用。通过对利用斜面往汽车上运输重物,更好地帮学生推测斜面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演示,把盘山公路“拉直”,就可以得到一个坡度更小的、从山底到山顶的斜面,从而区别直接由山底到山顶的斜面。然后提示学生把推测结果记录在书中的相应位置。 其次,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材料,或要求学生自备的材料,设计不同坡度的斜面,并明确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如怎样做实验记录表;做直接提升重物的实验,看测力计的读数;做坡度不同的斜面(固定斜面的最高点,使用不同长短的木板搭建),做沿着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的实验;如何读数等。实验方案不明确,就会影响到后面展开的研究。

但是,正如教材说明中所述,本课的实验材料在组建斜坡时有多种组合方式,如果学生提出来,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如果探究的充分,一节课的时间显然不够。这样,教师就应该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时的划分做灵活安排,不要过于拘泥于原有教学设计。

各小组开展研究时,教师应放手让他们自主实验,随时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三、分析讨论斜面的作用

先组织学生分析各组研究得到的实验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直接提升重物与使用斜面提升重物作比较,一是使用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同一重物的比较。

如果出现个别组数据与其他组分析的结论不吻合,则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做法,让其他小组用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进行解释,必要时可以让这个小组重新演示。

四、分析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先让学生解释盘山公路以及利用斜面往汽车上搬运重物的理由。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运用到斜面的事例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斜面的相关内容已经基本完成。开展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想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增强对斜面原理的形象理解。

比如体验直接登上约1米高的平台,然后用木梯搭成斜面,到达同样的平台,比较有什么不同。又如使用木梯到达同一高度的游戏,把木梯按照坡度大小不同设置成几组游戏,让学生体验用力的情况。或者教师设计包含有斜面原理知识在内的目标游戏。

16桥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形状的桥梁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承受力、特点等方面并不相同。

2.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体会到模型的制作在生活生产中的积极意义。

3.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桥的模型。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每小组准备两个木墩,6张左右硬卡片纸,一次性杯子,若干围棋子。制作桥的模型时,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激趣

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桥,让学生讲一讲对桥的认识。然后提示他们说一说家乡周围有哪些桥,这些桥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通过生动丰富的学习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栩栩如生的桥的不同结构和特点,感受到桥梁的美。

在学生讲过所见到桥的情况后,请大家思考:如何给这些桥分类,认识这些桥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最后引到认识桥有着不同的形状与结构上来。

二、研究桥承受力

直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不同形状结构的桥承受力会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猜想各种桥的构造可能有哪些科学道理。

这些预测是否正确?需要组织学生制作桥的模型进行验证。在各组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后,学生自由实验,验证自己研究的桥。教师参与学生实验研究。最后汇报研究情况,实现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桥的观察、分析比较、整理,归纳认识不同形状与结构的桥在承受力方面有什么异同。

三、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已经对桥的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各种结构的桥的受力情况及它们的科学性,你能运用你学到的科学知识设计一座新桥吗?

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是制作桥梁模型。让学生设计制作桥,是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同时让其他组对他们的方案进行质疑和建议。如果有学生在课前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桥的相关知识,也不妨让他们讲一讲。

接着,让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制作桥的模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行探究科学的精神,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最后留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评价。不仅是对桥的承受力进行检验,还要兼顾制作的工艺、美观,以及小组间相互合作的情况等。因此,教师和学生研讨、制定一个怎样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17车的运动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以玩具汽车为载体的学习,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玩具小车的运动,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3.在描述玩具小车运动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玩具小车,记录表。教师另可准备用于讨论公路汽车运动的动画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球场上按“剧本”模拟演绎,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布置观察任务:“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才能使别人准确地了解某一辆汽车或指定的某一位同学的运动情况?”

然后组织学生回答,并提示他们把主要的描述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格处。

二、小组研究

教师直接指出,本课将利用玩具小车来模拟车的运动,并学习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的物体。

各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开展研究,教师重点提示两个问题:一是观测前的准备,一是准备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地突出这两点。 有两种方式进行“游戏”可以选择:一是小组的全体同学一起做、一起说;二是把组内同学分成两组,一部分同学设计、控制车的行进,其他同学描述,然后交换角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应该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在全班进行交流,描述小汽车的运动。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他们交流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供后面的讨论所用。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在交流时所站的角度、观察对象、运动情况都不一样,但描述其运动时,主要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的呢?让学生从黑板上板书的记录要点中寻找共同点,从而梳理出描述运动物体的一般要素。

三、总结、运用

再次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操场上骑自行车,再来描述,比较与课前描述的差异,体会到学习的成果。

18自行车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5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行车的齿轮原理,知道齿轮是轮轴的变形,使用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器是由这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3.能在探究活动中提出大致思路,认识到齿轮有不同的咬合(或连接)情况,知道齿轮间不同的咬合(或连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通过对自行车所包含的相关机械的分析,体会到对事物的分析常用到“部分-整体”或“整体-部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机械实验盒,自行车实物,实验记录表。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先组织学生谈谈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认识,如自行车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自行车把手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然后重点让学生谈谈对自行车齿轮的认识,并推测它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齿轮齿数不同所起的作用。学生通常会认为它主要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却不会意识到由于齿轮数的不同,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转速。

二、研究齿轮

第一步是了解学生对齿轮的认识。先让他们回忆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并比较它们与自行车的齿轮有哪些相同与在不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齿轮的用途,包括齿轮间存在相互咬合与用链条连接的组合,这样可以为课的最后分析,体会齿轮的作用峁┧夭摹T谘枋龅墓讨校氐阋妓侨鲜兜较喙亓某萋滞萋执笮〔煌佣鲜兜匠萋值某菔煌竺嫜芯砍萋值南嗷ス叵档於ɑ ?/SPAN> 第二步讨论实验方案。首先要根据材料确定是研究齿轮间相互咬合还是链条连接的情形,或者两种方式同时采用。小组讨论方案后,可以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明确以下细节:在实验中如何确定两个齿轮的不同齿数,如何确定两个齿轮转动的圈数,如何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记录哪些方面等。

第三步是动手实验。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发现,提醒他们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有些发现学生可能自己并不会意识到),促进他们完成完整的实验,但不要过多地影响他们的自主研究。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应当提示他们把实验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初步的分析,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让各组把实验结果统一反映出来,如实物投影仪或通过黑板上的全班记录表等。

三、讨论实验发现 教师可以选择在组内先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沟通,或者直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主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来确定。

学生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只谈结论或只谈发现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应当及时提示学生把实验的发现与所思考的结论间的联系讲出来,以便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并发现其中的精彩与不足。有的小组在交流时,可能还会提到本组实验发现的其他情况,对于这样的小组教师要肯定。

如果实验只做了相互咬合这样一种情况,则还需要简要地帮助学生分析如果采用链条传动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相互咬合的情形,可以很方便地计数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链条传动则不再是直接计数,而是通过链条这一中介,间接地推算出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如大齿轮转动一圈,通过链条经过了30个齿,这30个齿的变化体现在小齿轮上,也应该经过30个齿,如果小齿轮只有20个齿,则说明小齿轮要转动1.5圈。从而很好地理解两个齿轮转速间的关系。

四、分析自行车的齿轮及其他简单机械

有了实验中对齿轮原理的认识,再回到自行车的情形当中,引导学生分析隐藏在自行车的其他零部件所涉及的机械原理,如自行车的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可以省力。踏脚飞轮上用到了齿轮,以防止链条打滑。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研究自行车,尝试对它进行改进。

改进自行车通常会采用发明创造中的某些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缺点改进法、优点迁移法等。

一、让学生提出自己关于改进自行车的设想

可以先让学生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对自行车的认识,给它“挑刺”,列举自行车使用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并陈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也可以对自行车能具有其他更多功能谈自己的想法,并说明初步的解决方案。再从全班学生的众多设想中,优选出比较有价值且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展开研究的问题,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供学生小组研究。有的可能只是完成一些设想或改进的建议,教师应当灵活处理。

二、学生动手研究

教师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前面讲到的某一方面,进行方案的细化,包括对材料、工具的选择,研究的步骤,还需要得到的帮助,或者只是一个设想等。之后就开始小组活动。

三、交流 各小组在全班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建议等,最后总结全课。

自由研究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之自由研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研究任务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制作两个齿轮,且满足一个要求:一个齿轮转1圈,另一个齿轮转3圈。

二、小组活动

先是讨论活动方案。除了教材提供的几个提示需要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明确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示如下要求:制作齿轮需要考虑到材料、工具及操作的安全性,制作的主要步骤,设计图纸,同时使齿轮的各齿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即各齿要均匀地分布。正式动手活动之前,教师还可以设定某些奖励措施,刺激学生更专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然后是小组制作。在小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但教师直接参与的不要太多。

三、交流展示

让各组轮流在全班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让大家根据完成的质量好坏、工艺的好坏进行评定,兑现活动之前承诺的奖励。

19常见的农作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能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2--3种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习性的资料。 3.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资料,并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4.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5.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不同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资料。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研讨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一、引入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上市?”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例如,学生描述白菜时,应引导学生描述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成熟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也可能有些地方说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不一致,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形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有了倾听,学生才会知道其他同学描述的还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

二、汇集资料

1.在学生描述它们认识的农作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关于这些农作物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是一样的吗?它们成熟的时间又相同吗?谁知道?学生可能了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但对多数农作物,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

2.提供常见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相关资料:你想知道哪些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看谁收集的资料多。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已经收集的资料,一方面促进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守时惜时的习惯。

三、研讨交流

1.学生汇报、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成熟时间。

2.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农作物进行比较: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到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一样吗?成熟的时间呢?

学生通过交流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间并不一样。 3.研讨: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阅读农作物生长的资料,会发现,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农作物都是同一天播种,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课外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

1.调查收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思考: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都一样吗?

2.调查搜集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的资料,思考:本地区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知道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各不相同,研讨本地区适宜什么农作物的生长。

一、交流引入

1.提问:你搜集了哪些农作物,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它需要什么生长条件?

学生可能收集到很多全国各地的农作物,有些是本地区没有的,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交流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如小麦、棉花、大豆、高梁、红薯、水稻等。

2.大家说的这些农作物,哪些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各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也各有不同。教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提前搜集本地区没有的农作物品种,了解这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研讨

1.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在本地不能生长?这种农作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推测,这些农作物为什么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2.讨论: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这些农作物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

3.除了我们知道的本地区的农作物外,你推测,还有哪些农作物可以在本地区正常生长?

本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也许适合有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种植和实验,在本地还没有引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实践活动。

三、课外实践

1.访问有关农学专家,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的种类。

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农产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2.种植实验:找一种本地未种植,但是本地区的生长条件又能满足其生长的农作物,进行栽培实验,做好记录。学生在进行种植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20 农作物与土壤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2.能给不同的土壤进行编号观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能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土壤,知道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是不同的,并能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给土壤分类。

4.能和同学合作,制定豆苗在不同土壤里生长情况的实验方案。 5.能坚持持续观察和记录,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沙土、黏土、壤土的土壤样品;烧杯,玻璃棒,花盆,放大镜,记录表,黄豆苗等。

2.学生准备:沙土、黏土、壤土的土壤样品;烧杯,玻璃棒,黄豆,培养皿等。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沙土、黏土和壤土。

一、引入学习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土壤的知识,也有学生接触过土壤,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某些农作物能很好地生长某一类土壤中,并不一定清楚。教师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分别到菜地、坡地和稻田里采集土壤样品。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土壤样品。

教师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展开本课的学习:你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土壤样品?你采集的土壤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生长有哪些农作物?

学生分别从菜地、坡地和稻田采集的土壤样品,种类是各不相同的。学生会说出土壤的一些特点,但并不完善;对于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学生知道,但并没有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会生长在这种土壤里。水稻为什么不能长在坡地上?花生为什么不长在稻田里?这些土壤是不是都一样呢?这些经验将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土壤的兴趣。

二、制定、完善观察计划

我们怎样来观察土壤?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会提出用自己的感官和用观察工具等方法来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就如何有序观察进行研讨,在学生制定好观察计划后再实施观察。

第一,要给土壤样品编号。为什么要编号?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编号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有序。

第二,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观察,先是用眼睛来观察,看土壤的颗粒大小,颜色是什么样的;接着用手来捻一捻土壤,看看土壤的颗粒大小,水分含量的多少;然后用鼻子闻一闻,土壤有什么气味。 第三,利用工具来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利用什么观察工具来进行观察活动,学生很容易想到放大镜。在放大镜下,土壤里还有什么,又有什么发现。

第四,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来观察。这一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怎么放土壤,如何搅拌,怎么静置。

这四个观察活动是有序进行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观察计划,然后让学生分组自主开展观察活动并做好记录,也可以把四个观察活动分步实施,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这一活动对学生有些难度。

三、观察实验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自主观察活动。在学生观察活动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四、交流汇报

1.分小组描述观察的土壤样品的特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2.总结三种样品土壤各自的特点,并用文字归纳在课文的方框里。

五、拓展活动

各小组分组交流汇报后,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关于三类土壤的资料。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沙土都一样?所有的黏土都一样?沙土里含沙多,但是多的比例又有所不同;黏土里含黏土多,多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希望学生初步形成的辨证观点。

第二课时

一、引入学习

1.预测:豆苗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

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认识了三种土壤,当教师提出豆苗这一典型的农作物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的问题后,学生会很自然底联想到把豆苗种到不同的土壤中生长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预测。 2.怎样才能知道豆苗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

在前面,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做对比实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希望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用实验中获取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1.讨论: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条件不变?改变了哪些条件? 本课中,学生通过再次设计对比实验,增强实验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2.交流:你们打算怎样设计这个对比实验?你们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描述实验方案,并指导完善。比如:你们的花盆放在什么地方?放的土壤一样多吗?黄豆种多深?每天什么时间浇水?每个花盆浇多少水?怎样控制浇水量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计划,进行更加科学的实验观察活动。

三、学生实验

在完善实验计划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花盆,并现场指导学生进行种植活动。

1.为花盆编好号,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沙土、壤土、黏土; 2.用一根筷子扎同样深的小洞,把黄豆植入花盆中; 3.把每组的三个花盆放置在同一个位置; 4.制作豆苗生长记录表;

5.确定每组负责浇水、观察和记录的同学,并提醒学生注意,每天同一时间浇水,浇同样多的水。

四、激励评价

1.评价每个小组在制定实验计划和进行种植实验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2.鼓励学生坚持认真观察,培养好自己的豆苗。

本次观察实验活动持续时间比较长,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及时观察和记录,还要注意和其他老师的协作,争取取得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和协助。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挑选颗粒饱满、生命力强的种子,也许有的黄豆种子因为一些原因而不会发芽,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豆苗生长发芽后的一段时间,教师要利用一些时间组织学生总结交流豆苗的生长情况,指导学生对豆苗的生长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农作物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壤里生长?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21 农作物与化肥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3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化肥的作用,认识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2.能经过小组合作,制定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方案。 3.能持续观察,并及时认真做好记录。 4.能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

5.意识到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当施用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提前培育一些玉米苗,尿素,装同样土壤的花盆三个。

学生准备:实验方案记录卡,观察记录表,每组装同样土壤的花盆三个,化肥施用情况调查表。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制定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一、提出问题

1.问题:你知道农田一般都施用哪些化肥?关于化肥,你都了解哪些事情? 学生可能知道农田里一般都施用一些化肥,具体到是什么化肥,学生不一定清楚。也有部分学生知道一些化肥的作用,这个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发生了冲突,必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尿素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知道?

关于尿素,学生可能知道它是一种化肥,会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过尿素是什么样的,更没有真正给农作物施用过,因此即使知道一些也是仅限于书本知识或听他人的介绍。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去做,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这样获得的认识比老师告诉他们的要深刻得多。 要知道尿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就必须做对比实验。因为有了前面做土壤对比实验的经验,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

二、制定实验方案 1.讨论制定对比实验方案。

经过小组的讨论,学生会比较容易制定出一个实验方案。在指导学生制定对比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方案后,教师应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方案与其他同学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对比实验的方案。具体来说,这个对比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就是施肥,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实验方案简单地写到黑板上,供学生研讨和参考。

2.制定观察记录表。

引导学生就观察项目进行讨论,制定观察记录表。可以就怎样记录、每天记录还是隔一天记录、记录什么内容、还有什么项目等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

三、进行实验 1.种植玉米苗。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现场示范种植玉米苗,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及时完善实验方案。

第一步:学生挑选大小一致的玉米苗,小心种植到花盆里。

第二步:给三个花盆浇同样多的水。

第三步:给三个花盆编号。

第四步:给1号花盆施用1汤勺(约20克)尿素,2号不施用,3号施用4汤勺(约80克)尿素。施肥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施用尿素合理?是直接施到在土上面,还是埋入土下?是施放在花盆中间,还是施放在花盆边上?施肥地点离玉米苗多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在每一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包办代替,让学生先自己讲述怎么做,其他学生注意听,然后提出建议和意见,让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实验。 2.分组种植玉米苗。

教师提醒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种植,特别要强调每一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放置花盆。种植完成后,学生可能会忽视怎样放置花盆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三个花盆放置在同一种条件下。 4.记录。

种植完成,对本组的玉米苗进行身高的测量,并做好记录。每组确定一名学生为主要观察记录员,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观察日记上做记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别的小组交流玉米苗生长的情况。

四、小结评价

1.学生自主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的突出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表扬。

3.提醒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玉米苗的生长情况,鼓励学生把自己小组的观察发现与其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实验资料,调查当地施用化肥的情况。

一、汇集事实

学生交流花盆里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小组在交流汇报时,教师应引导其他小组注意倾听。

二、整理分析各组玉米苗生长的数据资料

1.比较各小组玉米苗生长的共同特点。每个小组种植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没有施用尿素的玉米苗生长的比较慢一些。 2.比较每个小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实际上由于每个小组的花盆放置的位置不同,管理的时间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可能形成这样的事实:施用1汤勺尿素的玉米苗生长情况不同,施用4汤勺尿素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又不同,没有施用尿素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3.有些玉米苗可能因为施用的尿素过多而“烧”死,教师要利用这一事实,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施用过量的尿素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如果学生不能解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施用过量的尿素的玉米苗,一般是因为土壤中水分渗透压的不同,导致玉米苗体内缺水而死亡。

三、资料链接

第二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精品

1、《病毒》教学反思

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教师首先从同学们经历的“非典”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鸡瘟、口蹄疫、流感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在总结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抛出课题——病毒。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前后桌4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就课文内容提问。学习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各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本组提出的问题。倾听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什么叫做病毒?

2、有没有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呢?

3、病毒有多大?

4、病毒有几种类型?

5、

病毒由怎样的结构?

6、病毒是谁最先发现的?

7、病毒是怎样侵害人体的?

8、病毒主要分几大类?

9、病毒离开了活细胞还能继续生活吗?

10、 病毒是怎样生活的?是独立生活的吗?

11、噬菌体对细菌有什么影响?

12、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13、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4、病毒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15、病毒对饲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带来哪些危害?

16、

怎样预防病毒

性疾病?

17、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这些问题来源教材,只要认真阅读,再配合教师展示的课件,都能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问题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历史的大量实证向我们显示: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发现。海森堡明确地说到:“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分组,组内合作交流,阅读教材,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相邻小组交换问题,组内研讨分析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2、细菌》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对于微观世界学生是具有浓厚的求知欲的。所以,在细菌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指导他们自己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微观世界,可以实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把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对生活现象的剖析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和生活的脱节,也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微观世界,学生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结论的得出都源于实验。为了强化

这一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进行了探究实验,还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另外,还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足之处是学生虽然对动手实验感兴趣,但缺乏良好的实验预习习惯,许多学生有边看课本边做实验的习惯,不利于教学时间的准确控制,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3、《真菌》教学反思

1、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

2、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生常常是熟视无睹,很难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这节课就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

3、因本节课的“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实验用时较长,但课堂上时间紧迫,学生来不及仔细考虑、交流,效果较差,应改为

课下探究较好。

4、《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结合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所知、所见和所想,通过猜想、观察、比较和整理来自自己身体的信息资料,系统地了解了人体的内部器官。

2、利用课件、模型、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展示人体内部器官,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究水平,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3、值得改进之处是要尽量减少重复学生的答案和在教学过程中琐碎的提问。因为是对人体的初步认识,要把节省的时间留给他们去自主安排,或许会有更多的收益。

6、《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理念,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路,设计了情境引入、初步感知、经历探究、模拟实验、拓展知识这几个教学换届。

一、情境引入,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要探究的问题当中去,所以在课程的开始我便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旅游”来展开联

想,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感受一次特殊的旅行。”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然后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题:旅游时需要导游,而我们今天的旅行会由谁来当导游最合适呢?食物导游会带我们去哪里呢?旅游路线又是什么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油然而生了。当学生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他们就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解释,所以这个活动的主要意义是调取学生对于食物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初始想法,在这些初始想法的基础上由后续的活动构建新的认识。

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之后,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呀,怎么办呢?让学生掀开老师早已准备好的各种食物,让每个人都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吃一口,然后感受一下食物在口中和食管中的运动状态并进行假设和猜想,食物旅行还会经过我们体内的哪些地方?为了更贴切的感受食物在食管中的运行,当下咽食物的时候学生可以主动摸一摸自己的脖子,对于食物在体内的其他地方的旅行学生可能感受得不是很明显,在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研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并绘制出一幅旅行图。

三、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所以在学生猜想之后把正确的旅行图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对比,找出差异,可以和同学之间将刚才有争议和有共同意见的地方找出来共同研讨,加深理解。将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生成新的探究主题:各器官具有什么特征,分别起什么作用?

四、激发科学情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得学生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对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特征和作用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即形象又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又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经历一次自己的初始想法与事实相对照,完成对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再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不足:在学生实验之前没有针对实验的目的和作用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说明,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准确的地方没有加以强调,有些操之过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我想在今后教学中这些问题值得注意和研究解决。

7、《我们的呼吸》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如何驾驭好它,归根结底是看教师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用最恰当的方法投

入学习,学会学习。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几点教学转变,主要表现在:

.以“学”定“教”,灵活多变,促进教学。

教学工作不仅在于老师的“教”,更在于学生的“学”。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教学的魅力关键还在老师身上。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实际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因素,而只想按照自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进行,表面上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的收获却是令人担心的。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及时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提出疑问,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演一演,并交给任务,迫其把分散的精力集中起来,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同桌交流,自由组合交流,甚至全班同学交流、讨论,使学生自己在头脑中梳理概括出科学的结论,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也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同时放开了学生的手脚,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获得答案,使教学活动起“死”回“生”。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使其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如果再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而在教学中使学生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尊重学生,给学生自己作主的空间。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决定要研究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学生的内心迫

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就更强烈,学习便变得有乐趣。其次,学生的学习小组是自由组合的,也不反对单个学习,汇报时可以自由发问,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中的宽松和愉悦,这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培置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感受到心理安全的情况下,学生乐于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易于激发创新意识。如果说老师总是时时处处以自己的眼光从成人的角度干涉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学习活动则枯燥而缺乏动力,学习任务的完成就不能得到保证。

陶行知曾经这样说: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决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和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21世纪的教育,是更关注人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变“学生围着老师转”为“老师围着学生转”,勇于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8、《心脏和血管》课后反思

本课继《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带领学生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血管、测量心跳等,使得学生了解心脏、血管组成了人体奇妙高效的运输路线,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知道影响心率变化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对学生提问:我们循环系统吸收到的养分与我们的呼吸系统的氧气怎样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的?从而引出了血液循环系统。出示多媒体课件,提供心脏结构图,分别对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组织结构、功能做出基本的阐述。提出思考题:影

响心率变化的因素有那些?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后,由我总结出五点:年龄、性别、运动、情绪、病变。出示多媒体课件,提供了血管的分类,比较三者的特点和功能,从而使得学生认识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最后由我总结心脏和血管的统一性作用。以理性认识为主,加深学生对心脏和血管的认识,体现了搜集整理资料,交流阐述资料的活动指向,使学生从中搜集大量资料的科学态度得到充分的体现。

9、《脑与神经》教学反思

大脑与神经虽然是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可是大脑与神经之间的活动我们平时是根本看不到的,但是通过一些现象的体验与研究,可以让学生从个体生理特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脑、脊髓、神经和各器官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与亲身体验中体会到人体内部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大脑与神经中枢的密切配合。

由于是初次讲授,很明显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都不是很到位,除了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太自然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落实得不够深入、扎实,有些蜻蜓点水的感觉,虽然游戏设置的不少,但并没有提醒学生从中深刻感受信息在脑与身体各器官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还是缺乏对其进行清晰描述的能力。无论是在“打手游戏”、“抓尺子游戏”,还是在“蒙眼睛抓尺子的游戏”中,都应该让学生在亲自做一做、演一演的同时,自己在头脑中梳理概括出这个过程,并在

全班交流,以达到共识,进而通过游戏加深巩固。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而且也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同时放开了学生的手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科学来源于生活,儿童学科学是要学习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学。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用保鲜袋做实验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勇于探索,想出了多种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探索,愿意合作。具体的办法有吹的、有搓的、有甩的、有摩擦的、有弹的、有拍的。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1、《谁能传播声音》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比较冲锋队准备。因为不光是为了迎接学校的听课,还因为这节课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在导入新课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即猜想假设的环节。当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都是围绕着“谁能发出声音”提出来的。并没有涉及到“谁能传播声音”这个问题。而且这时时间已经过了十多分钟,我就开始加以引导。“我们在校园里的个地方玩耍,听到上课铃声,铃声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来的呢?”听了我的提示学生明白过来了。接下来提出来假设“空气能传播声音”,“水能传播声音”。“除了空气和水能传播声音还有那些物体能传播声音?”我又提出了

这个问题。还有像木头,墙壁也能传播声音。假设猜想到这种程度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活动了。

这时,时间已经过了十五分钟。

第三个环节就是实验验证阶段。学生开始进行分组实验。由于课前准备的比较充分实验验证进行的相当顺利。试验过后即进行汇报交流。

由于猜想阶段费了一点时间,后边的活动没有能做。

由此,我想到科学实验课,假设猜想的环节必不可少。猜想阶段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实验就没有办法进行。所以实验课猜想假设的环节很重要。

13、《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1、成功之处:

(1)使用多媒体,大量设置教学场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环保、保健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教学内容及外延丰富翔实,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3)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广泛。

2、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活动多,以至时间掌控上略显前送后紧。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这也是由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的。关于“噪声的控制”部分,虽是重点但非难点,学生易于掌握。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要加强引导,使教师“主持”的身份充分得以施展。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讲完《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让学生认识到噪音的产生与危害,于是联系实际我问道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习的校园中有没有噪音,如果有你会为减少噪音做些什么?

可以说这是一个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噪音,比如说课间学生的打闹声、课上有的学生不和谐的声音„„只要是好好考虑一下就会发现。

那学生会怎样做呢?

有的学生说上课不说话了,有学生说不打闹了,有的学生说用语文课本上说的防噪音的玻璃,最有意思的是有学生说耳朵里塞上棉花就行了!

很难想象我们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却不难看出有的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集体意识,没有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

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养成的!

14、《水变咸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想、看、做、说”四个字为主线,大胆放手,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东西可学,自由地去想,研究性地去学。让学生顺着梯子一步一步地爬上去,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溶解的秘密。溶解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相信学生会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会有他们独到的发现。

本课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到水能溶解物质的特性,让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的概念。选取的物质是都是学生常见的。在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积极性也很高。当学生在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的过程后,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便在这样的积累中沉淀起来。学生喜欢做实验,喜欢动手,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动手,那么学生的感官和思维都会活跃起来。

15、《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师在实验前的指导上,充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对观察实验的一些经验、技巧,从而让学生在一次观察实验中就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味,就能对实验中的产生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实验的技能与素养,并不是单个实验就能锻炼?来的,而是在老师科学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在以往一个又一

个零散的实验中,学生的各种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由于受某个特定实验、某种特定场合或自身心理素质的制约,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往往考虑让学生完成实验目标的更多,而忽视了为更高效地完成实验目标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7、《铁生锈》教学反思

1、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制品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比较铁与铁锈有何不同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

2、课堂中中学生对未知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追溯知识的动态演变,参与“问题解决”,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铁生锈》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和什么因素有关,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指导学生设计探究的方案: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在前期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铁生锈”这一事实作出自己小组的假设,即:“铁在什么环境中会生锈?我们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在实验的设计

中我要指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我们设计的是对比实验,所以在设计中应该要注意,尽量控制好实验中的变量因素。这样的实验才是科学的,观察到得现象也才有说服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是先组织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再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下面的学生对交流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交流的学生来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来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而来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修改,不断完善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

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在设计实验中所提到的实验用品,为学生提供实验必需的器材。(为了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实验时的铁钉都是由老师统一提供,大小、规格一致,表面情况也基本一致,实验用的试管大小也一致。

20、《斜面》教学反思

《斜面》是在《杠杆》、《滑轮》、《轮轴》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的又一种简单机械。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以及斜面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

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各种实验材料,设计教案,力图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引领者学生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来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我预设之外的一些问题。

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设想着提出问题后,学生会说可以把箱子直接搬到桌子上,还可以在桌子和地面之间搭一块木板把箱子推上去。而实际上学生直接说出了斜搭木板的方法,此时我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及时追问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斜搭的木板起什么作用?进而揭示什么是斜面,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见学生没有把直接搬的方法说出来,只好直接告诉学生,把学生引到自己预先设想的教学思路上来。没能达到随机应变,顺势而牵教学效果,这一方面反映了自己课堂教学机智不足,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备课时只关注了书本、关注了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

在做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时,出现了直接提起小木块用的力与利用斜面拉小木块用的力相同的情况,这也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学生的实验操作有问题,于是我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结果还是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呢?细一琢磨原是摩擦力在作怪。因为木板与小木块的表面光滑度不够,摩擦力较大,影响了实验效果,才出现了上面的情况。为了不影响后边的实验,我及时调整了方案,把小木块改为滚轴,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相对变小,于是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中,虽然用滚轴代替了小木块,减小了摩擦力,但由于滚轴质量轻,产生的数值差距较小,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想下次再上这课时,把滚轴的质量变大,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课堂教学效果好,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需要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善于取舍,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斜面》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所以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他们得出多么正确的答案,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才是科学课程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大家的共识,我认为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又有具体做法的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学路决定教师的教路,把参与学习的权力、自由和时间还给学生,就一定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叶澜老师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立一个灵活性、变通性大的课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想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优势选择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去选择工具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

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发散思维的三个难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我们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作为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定位为科学探究者,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体验的机会,自主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活动更具自主性、个性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总之,在科学课堂中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行使探究的权利,在教师予以一定指导下自主探究,才有可能让学生插上探究的翅膀越飞越高。因此,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

21、《杠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确应用,在杠杆应用的探索这部分,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不改变重点到支点距离和物重,只改变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省力,学生也能很容易看出两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但是这样学生参与的很少;二是像课本那样不给任何数据,学生自己填,又感觉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情况,出示多种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还是没有找准学生的位置,致使这里进行缓慢,时间耽误了,草草结束,学生还不是很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使课堂变的灵活,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应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为省力何为费力,再进行实验探索,效果会更好,考虑的也不够全面。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忽略了学具的使用,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22、《滑轮》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边实验边学习的教学模式,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动说手操作、尝试体验,在分析思考、对比总结。引导学生画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准确把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 这节课基本达到预设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在课堂上充分让

学生动手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在处理如何让学生较方便的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拉力移动的距离s时,我经过一番思考,在铁架台上贴上有刻线的纸条,给学生探究提供了方便,也使学生的测量结果较用刻度尺去比着测量提高了准确度,这样的处理提高了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率。这也让物体会到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钻研,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都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

3、 课堂节奏的把握基本较合理,如果学生实验再紧凑一些,会给分析实验结果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4、 在做探究实验前应先让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对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明确实验操作步骤会更有帮助。

5、 在对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中,对拉力F的方向如不沿竖直方向去拉 ,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没有明确让学生实验,并且在分析动滑轮实质时,也未作为一个知识点点明,可放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拓展。

23、《齿轮》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共设置了四个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活经验为凭借引入探究。

在学生的生活中,齿轮并不是一种陌生东西,特别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玩过四驱车的不在少数,玩具里的齿轮他们大都见过,对齿轮的作用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此,课前我设计了让学生说生活中见过的齿轮,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谈齿轮的作用。整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探究活动提供依据。而对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研究过,因此用“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引入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2.以学习兴趣为原动力深入探究。

在这节课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想方设法,让兴趣成为探究活动的持久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体验、发现。“做齿轮”的活动本身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活动的本身并不是训练学生做好齿轮的技能,而是让学生要做齿轮的过程中,发现齿轮构造上的特点和能够正常工作的齿轮应具备的条件。在“做齿轮”活动后,抛出了“把你们的小齿轮组装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吗?”这样把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有效的转移,使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小齿轮能正常工作吗?于是兴趣盎然的投入到了下面的探究活动中。

当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了齿轮的作用后,又让学生用获得的科学知识猜测钟表中的齿轮组合,当学生无法在课堂中科学、合理的模拟钟表内部的齿轮组合时,而又急于揭开这个谜底时,及时将探究活动引入了课下,让学生兴趣成课外探究活动的动力。

我体会到课堂上,教师如果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持久动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探究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可以说,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实验越成功。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之时,期望学生有较多的发现,因而,课堂中我留给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在课堂探究实验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发现。如在用自己制作的小齿轮组合转动时,让学生充分实验发现小齿轮不能正常转动的原因。学生不仅发现了齿轮的形状不圆会影响它的正常转动,还发现齿的大小不均匀会阻碍它的正常转动,同时不但发现了齿轮组合在一起时,不能互相咬合就不能转动,而且还发现了轴没有固定在中心点上转动起来就会偏离方向,除此之外,齿轮厚度和坚硬程度对齿轮的转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探究学习中的发现为孩子们提供了依据,为自己的研究找到了答案,同时,大量的发现也会给予孩子们以新的启示,体会到一个能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达到的标准,这样的发现,是学生自己的探究,自己的体会,是有效的。

4.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形式揭示探究成果。

探究学习中,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验,长时间的观察,每个同学都会发现许多问题。如何将这些各自发现的信息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在学生的每一次的实验结束后,都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节课的交流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情感体验方面的交流,如谈做齿轮的感受,二是发现问题后的沟通,如“转动自制小齿轮发现诸多问题”的陈述,三是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展示,如进行“齿轮作用的研究”这一活动后各小组的发现。四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想法和猜测的呈现,如“分析一个普通钟表中齿轮的个数及组合情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交流中进行情感的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科学的、细致的体验共享过程,使探究学习活动不断往深处发展。

此外,《齿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种“空白记录表”,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录“我们的发现”。我觉得这样的记录表还不够细致,为了研究的需要,我对记录表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两个栏目:组装方法和其他小组的发现,这样就可以清楚地让学生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所有发现,并能显示出观察发现的要点,同时通过记录其他小组的发现,培养学生善于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正是记录的这些大量的数据、信息点,为孩子们分析实验现象提供了事实依据,从而很容易使学生发现齿轮的作用。

5.以生发问题为起点延续探究学习。

课堂探究中,我围绕“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引入本课学习,在学生通过研究一步步发现问题后,又“钟表内的齿轮什么样”?这个问题正好为学生课后继续研究提供了活动主题,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继续将探究活动深入进行下去,从而探出个究竟。这样,学生的探究学习就会持续发展下去,从而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发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从“课堂小天地”走进“天地大课堂”。

《霉变》教学反思

教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面包”作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菌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学生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

的特点。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1) 第一课 病 毒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2) 第二课 细 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5~P6 教学构思:

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 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 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二)猜想假设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三)制定方案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施探究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

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

(五)展示交流

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 生:因为米饭里有糖。

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

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分裂。

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 生: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性感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

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

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 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

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 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

(六)拓展创新

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生:太好了。 第一单元总第三课时(3) 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P7~P9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第一单元总第四课时(4) 第四课 食用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10~P11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 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四.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五.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观察蘑菇. 二. 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二、猜想假设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三、制定方案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

四、实施探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五、展示交流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六、拓展交流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第二单元总第一课时(5) 第五课 蜡烛的变化 教学内容:青岛版P15~1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猜想假设 第一个实验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交流。

三、制定方案 第二个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四、实施探究 第三个实验

1、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以证明你的说法?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五、展示交流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六、拓展创新

1、看书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5.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课后记:

第二单元总第二课时(6) 第六课 食盐和水泥

教学内容:青岛版P16~P18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二)猜想假设

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三)制定方案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第一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

(四)实施探究

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 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

(五)展示交流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六)拓展创新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第二单元总第三课时(7) 第七课 铁生锈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19~P21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

(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新课标第一网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四)实践创新,展示评价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4、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总第四课时(8) 牛奶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1、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将40m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m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9《静止和运动》备课稿娄方华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难点: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车模型,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⑴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⑵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运动”。板书课题。 2.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⑴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①教师谈话,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观看的录像中,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

②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物体“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展开激烈的争论),介绍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以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车内的人都在运动嘛。

生2:不,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2:司机和乘客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动,只有一个人正在向车门处走,所以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生1:汽车在向前运动,人们都坐在汽车里,当然所有的人都在运动了! 其他同学纷纷参与争论,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运动、静止因所选的标准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不同,这个被选定的标准就叫做参照物。

生1: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汽车也是运动的。 生2:坐在座位上的人,以座位为参照物,他就是静止的。

生3:以坐在座位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个正在走向车门的人是运动的。 生4:以正在走向车门的人为参照物,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就是运动的。 ……

③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与认识。

模拟“乘客与行人”的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 ⑵描述运动和静止。

① 出示课件:游人坐过山车图,商场内顾客乘电梯上下楼图,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道图。

② 仔细观察图中的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游人做过山车为例) 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在游人坐过山车图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游人是运动的。 生:过山车也是运动的。

师: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以车上人为参照物,那过山车就是静止的。 生:以车上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和房子就变成运动的了。

生:如果以过山车为参照物也是这样,车上人是静止的,路边的树和房子也都是运动的。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说的可真棒!看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啊。

……

④ 教师谈话: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吗?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看谁的发现最多。

生:比如我课桌上的课本,以课桌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它就是运动的。

生:老师,也可以这么说,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也是运动的。 (学生们哈哈大笑。)

师:对!地球以每秒30千米的速率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以这个速率在运行!在这里,地球和太阳是不同的参照物。

生:我做过火车。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子啊,树啊,田地啊,全是运动的!

生:如果以你自己为参照物,那你坐的座位就是静止的,火车也是静止的。 ……

师:是啊,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好参照物,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静止情况也会不同。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

3.回顾全课,评价总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对运动和静止进行了认真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10《距离和时间》备课稿娄方华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准备:秒表、卷尺、车模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有关距离和时间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2、你们实地测量过距离和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并研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好不好?

二、科学探究

1、测一测。

①谈话:同学们,我们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

②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跑步测量。也可以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组织学生进行四驱车比赛测量(学生进行其他测量也可以)。 ③谈话:测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实际的去测量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时间,并做好记录。二是在实际测量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玩”上而忽视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和记录。

④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讨论、交流并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进行整理。

2、分析统计表。

①谈话:根据刚才的测量和记录,我们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怎么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

师生达成共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快慢。 学生纷纷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并相互进行交流。 ②谈话: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 ③谈话:研究我们的测量结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在学生交流、描述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

三、课堂拓展

谈话: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测量和分析还满意吗?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谈话: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第四篇: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2、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3、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4、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也可以提供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教师要注意组织和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知道的植物是什么样的。例如,“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长在哪里?”等。在学生说完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看法,将信息汇总并保存下来, 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并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记录内容,补充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重点让学生辨识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当学生表达出“长叶子的是植物;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池塘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图上指认。对于水中的植物,学生容易忽视,教师要注意提醒。教师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考考学生的眼力,同时促使学生对植物的寻找更加全面。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这个问题的交流结果教师也需要及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在图中有一只蝴蝶,教师可以提问:“蝴蝶是植物吗?”学生肯定会说“不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3、塑料花是植物吗“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对第3个问题的讨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后,再组织全班讨论。学生都知道塑料花不是植物,所以这里教师要重点组织学生讨论的是“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定的温度条件 (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对于初入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做出这样的回答。此时,学生只从材料上去描述也是可以的。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 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4、种一棵植物教师可以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教师应使学生了解植物的选择及其培育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推荐采用教师演示的植物种植方法。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

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目标

1、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2、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3、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4、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5、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6、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7、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聚焦: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教师选择教科书上的菊花, 教师出示一盆菊花,问问“谁认识它?”在菊花没有开放的情况下, 不少学生可能并不认识它。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猜一猜,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猜不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菊花开花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盛开的菊花再次猜测植物的名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它。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许多菊花的生长地点,体现出菊花分布的广泛与它的生长环境。

2、探索:它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菊花。教师可先将菊花放在讲台上让全班学生共同观察。教师要组织学生关注菊花的整体,指认出茎、叶等器官,并希望学生能意识到泥土中还有根。这时让学生用科学词汇来描述这些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在观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整棵植株的高度、茎的数量、叶子的数量等信息,让观察的内容更丰富,观察的活动更富有趣味。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整体观察完一棵菊花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前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画一棵菊花”这个活动,把观察和记录整合在一起。教师要重点指导画菊花的步骤,可采用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的方法,先画地面,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画完请学生说一说,“你画的菊花是什么样的?”菊花的叶比较难画,在整体观察时需要提醒学生对形状、大小和位置加以注意。

3、探索:观察它的茎和叶

从观察整棵菊花到观察它的茎和叶,学生经历了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转换。建议给每个小组准备一盆菊花。教师需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修改学生活动手册中自己画的菊花,鼓励学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学生画好后一边展示一边交流,“你观察到的茎和叶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图画,用语言进一步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征。

4、探索:画画这棵植物这可能已经穿插在第2和第3个环节中了。用画图贯穿全课,带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一棵菊花:先整体画菊花,再局部观察茎和叶并修改自己画的菊花,这时绘画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手段。学生一开始画得不那么像没关关系在掌握方法后,他们一定会越画越好。

5、研讨:说说你观察的植物关于菊花的研讨,在探索过程中可能已经展开了,这时可以让学生交流种植了一个星期的小植物长得怎么样了。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展示、交流第1课的记录表,同样不要忘记提醒学生继续照顾和观察自己种的植物。

6、拓展:观察一棵树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菊花的方法,先整体再局部地观察一棵大树。怎么去观察, 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导:树有多大,有多高 (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 (抱一抱),叶是什么样的 (和菊花的比一比);大树上还有小动物,你能找到吗? 同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画一画观察的这棵树。

如果课堂时间宽裕,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大树。如果室外活动组织有困难,也可以带学生到窗边去看看大树。

第3课观察叶

教学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3、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4、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5、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6、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聚焦:叶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在教学前应先准备好各种供学生观察的叶,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只有以充足的材料作为观察的对象,才能进行有价值的观察活动。

教学开始后,教师可出示叶,直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问题,指向对叶的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教师有必要先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紧接着教师提出“这些叶是什么样的? 都有什么特点? 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当然这些名称学生可能表述得并不规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学生能尝试着用一用这些名称就可以,不做硬性要求。“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 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2、探索:观察各种各样的叶教师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选择哪些叶,可以参照教科书,也可以根据校园实际情况来选择。叶的数量不必太多,但要典型。接着教师可以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这个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从图片转换到对实物的辨识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知道了叶的名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观察之后,教师要组织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教师还可以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3、探索: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因为两片叶的颜色、大小不同,学生可能会认为是两种不同植物的叶,此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它们其实是同一棵植物的叶,是从同一根枝条上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摘下来的,并把这根枝条展示给学生看。再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这时教师需要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有什么特点? 它会怎样变化?”的研讨,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后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归纳,进一步认识到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在枝条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教科书上的植物,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植物,比如常青藤, 只要枝条上有各个生长时期的叶就可以。

4、探索:画一片叶用图画描述一片叶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

分。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5、研讨:叶有哪些特点? 它会怎样变化? 这部分的研讨,可以结合教学中的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总结阶段稍作整理,既要突

出叶的不同点,呈现出叶的多样性,如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软硬等不同,又要突出叶子是有生命的,叶片会长大、生长、死亡。可以让学生用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等术语来描述,但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术语。

6、拓展:做叶画对于拓展部分,课堂上很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作品内容要简单、形象、生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因为太难而吓退学生。当然,教师要在下一节课或者课后其他时间对学生的作品做交流、反馈,这样才能将这个拓展活动落到实处。

第4课这是谁的叶

教学目标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4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5、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6、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7、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8、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叶可以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安排收集叶的活动,但应放在课前进行。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前做必要的安排,应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地点要结合校园内的情况来确定),同时要告诉他们,要捡树叶,不要随意摘树叶,使他们意识到树木是我们有生命的朋友,应该得到保护。教师也可以在本节课前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捡树叶, 这样既能让学生粗略感受一下校园里大致的植物分布,又可以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要把学生的叶统一收集起来,供上课时观察,以及到教室外寻找是谁的叶时使用。如果校园里没有教科书上的这些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征、差异明显的叶供教学使用。

1、聚焦: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

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在学生猜不到时,逐步提供特征,如它是绿色的,叶片顶端是尖尖的,边缘上有锯齿一样的起伏……随着特征越来越丰富,学生猜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准确。一片叶区别另一片叶的特点,是后续寻找“这是谁的叶”的重要依据,可以在猜叶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猜的方式还可以变化,可以先由教师出题,说树叶的特征,让学生猜;再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在猜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叶的特征上来。

为了让学生了解叶的更多信息,可以安排一个画叶的活动。选两片不同的叶进行观察,并把它们的样子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教师在处理的时候可以先提供一片叶让学生观察,要求画得清晰。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奖励”叶的形式,让学生继续观察并画第二片叶。

画图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科学时一种重要的记录手段,要求一定要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画出叶的轮廓、叶脉的走向、叶片的颜色。这些专业的术语不需要学生掌握, 但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的特征越详细,比较和寻找就越容易。

2、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在寻找前,教师先要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 怎

样才算是找到了? 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经过前面的学习和铺垫,对于这

些问题一年级的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帮助他们梳理,达成共识。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安全问题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相互提醒。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任务的指向性要很明确,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活动有条不紊。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 “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 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3、研讨: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了植物在开展了充分的探索活动后,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此时交流、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教科书提示可以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让学生面向大家说出自己的发现、看法和想法,而不是仅仅告诉老师并得到一个“是”或者“否”的答案,需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探索。

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3、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5、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6、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聚焦:植物是“活”的吗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 “兔和蝴蝶是 ‘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中。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2、探索: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哪些观点可以作为“活”的证据? 教科书安排了两项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交流、研讨,帮助学生明晰。第一个活动中,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植物和记录表,并把小组形成的想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 ‘活’的吗? 它有叶吗? 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

第二个活动中,教师用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说说同一棵樱花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如果学生还带来了其他证明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和资料,教师要给予鼓励,并给他们机会展示和说明。

3、研讨:哪些证据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班级记录表”并回忆前面的观察、讨论,说说哪些证据可以

说明植物是“活”的。学生说完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一起讨论,明晰并巩固认识。最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圈一圈认为植物是“活”的的理由。

教师出示塑料花,再次提问:“这是第1节课时我们观察过的塑料花,它是 ‘活’的吗? 说说理由。”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说说塑料花不是“活”的的理由。这时可以适当展开班级辩论。

附:胡萝卜盆栽种植方法从菜市场或者超市买一根新鲜的胡萝卜,如果家中有冷藏的也可以。切下胡萝卜顶端大约3厘米长的一小段,将它养在水中,就能长出翠绿的叶来。种植要点:因为胡萝卜叶的生长需要养分,所以这个胡萝卜头不要切得太薄,因为越厚长得越茂盛,注意不要削皮。取一个浅盘,加入大约0.5厘米高的水,放入胡萝卜,再把浅盘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要注意经常换水。

第1~2天:切下来的胡萝卜上出现芽点。第3~5天:天气暖和的话,大概5天就能长出新叶。

第6~7天:新叶慢慢生长,同样需要我们耐心养护。第8~11天:最早长出的那片细细的叶慢慢地打开,呈绿色的羽毛状。此后,第二片

及更多的叶会陆续长出。如果胡萝卜开始腐烂,就要马上取出丢弃。

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3、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4、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5、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6、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7、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8、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9、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过程

1、聚焦: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教师可以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 “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在哪里见过它?”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这样做实际上也在启发学生,去室外时应该观察什么、描述什么,给出可供模仿的范本。教师可以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这时教师可以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2、探索: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教师

要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教师要带领学生排队前往室外,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3、研讨: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 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 叶有什么特征? 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4、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5、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6、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7、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8、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准备

每组四只恐龙模型 (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聚焦 (1)情境导入。

建议采用视频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2、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 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 怎么比才更准确?

3、研讨

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第2课起点和终点

教学目标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4、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5、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6、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7、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8、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9、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10、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11、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聚焦 (1)游戏导入。

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 (2)问题聚焦。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根据回答,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2、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体验纸蛙跳远。

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 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 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 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可以用课件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一标准。

(3)纸蛙跳远比赛。 发材料。分小组活动。

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比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

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3、研讨教师可以提问: “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

接着可以提问: “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 教师在比较中需反复提醒:①对齐起点,②确定终点。

4、贴纸条

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第3课用手来测量

教学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5、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6、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7、意识到细致的一一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8、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向每位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 教学过程 1聚焦问题引入

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 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教师可以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 你怎么用它测量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

聚焦主题教师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2探索:测量桌子的高度

(1)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让学生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的长度,最后做出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的预测。

(2)请几位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

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的指尖与下一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与一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

随后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 (3)匹配一条测量纸带。

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

(4)测量纸带的长度。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师要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①用相同的手指测量;②一的指尖与下一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③在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 (5)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

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 (代表地面)粘贴好。

3、研讨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

教师可以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你是如何知道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比较纸带上的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紧连着一 ;很难做到每一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

4、拓展与思考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的问题? 课后可以开展的测量活动如活动手册所示,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

第4课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目标

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

3、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4、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

5、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6、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7、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8、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9、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10、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

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1、聚焦

(1)复习引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的一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桌子的高度。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2)聚焦任务。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 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2、探索:测量 (1)物体的选择。

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 (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提问:“你们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

小组讨论,选择两种物体,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上画“√”。 (2)测量桌子和书。

教师要先提醒学生测量注意事项: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 一条直线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

分发材料。学生测量桌子和书的长度。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

教师还需指导学生解决不是一个测量单位时的读数问题。 (3)汇报测量结果。 可让部分先完成测量任务的学生将数据写在黑板上的班级记录表里,也可让学生汇报数据由教师填写。

3、研讨

(1)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提示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讨论:“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能出现的观点有: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桌子高度,结果很不一样;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桌子高度,结果非常接近;用同一个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 测量结果能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用不同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3)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引导学生对比纸带正面和反面用物体测量与用手测量的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

同一种物体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一的长度不同,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第5课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目标

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4、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5、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6、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7、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

8、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9、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块橡皮 (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1、聚焦

(1)复习导入。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不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然后指出,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数值不能比较,所以我们需要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

(2)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

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 “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呢?”发标准物。学生观察标准物后,尝试测量桌面的长度,然后小组讨论分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种标准物的优缺点。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比较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比较小。小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到准确。

2、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1)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学生观察桌面、讲台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 (2)教师提问: “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可提前问,减小组织教学的难度。

学生回答后,上台演示。十个小立方体一组,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 (3)教师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 (纸带、棉线等)。 (4)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

分发材料,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用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小立方体之间要紧紧挨着,不能有缝隙;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把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5)汇总数据。

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学生汇报后由教师填写。

3、研讨

(1)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全班同学测量的讲台长度的结果。让学生说出数据的特点 (很接近,准确度高)。

(2)全班对比教师讲台的长度和学生桌面的长度,哪一个更长一些?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意义,它使得测量的长度可以进行量化比较。

(3)讨论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又快又准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再次总结小立方体作为测量工具的特点。

4、布置课外活动

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

第6课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学目标

1、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

2、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

3、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

4、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5、在教师指导下,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6、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7、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8、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

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一支标记笔、学生活动手册、塑料桶。

教学过程

1、聚焦

教师可先询问学生,他们是否用小立方体完成了课外测量活动以及他们是如何测量的。实物展示十个连接起来的小立方体和一个小塑料桶,提问:“我们该如何测量这个小桶的边沿长度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

教师小结。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条可以卷的测量纸带,这样的测量纸带可以弯曲,可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

2、探索

(1)介绍如何制作测量纸带。展示并介绍工具和使用的材料。

介绍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粘接时,纸带要直;用数字做标记;写上姓名和制作日期。 (2)学生制作纸带。

教师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个别辅导有问题的学生。 (3)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先测量书的长度。因为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再测量小塑料桶边沿的长度。先让学生观察小桶,预测小桶底部边沿的长度,然后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注意帮助在测量时读数困难的学生。

3、研讨 (1)观察数据。

(2)提问: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可以测量圆的物体、更轻、方便携带、能快速读出测量数值、不用数小立方体的个数、比用小立方体测量更准确。

4、布置课外活动使用测量纸带测量更多你想测量的物体,建议测量前先预测,再实测,并比较预测和实测的结果。

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学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4、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5、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6、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7、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8、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9、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10、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聚焦

(1)引入尺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或使用尺子的经历。

视频播放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尺子的情境,介绍世界各地统一使用相同标准单位的尺子,这样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便于交流和使用。

(2)明确任务。

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探索

(1)观察和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的纸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观察、比较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交流。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用尺子测量物体。

教师使用课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③介绍如何读数。

请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学生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师需要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3、研讨教师提问:“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的观点如前所述。

第五篇: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课《朝夕》

第一课时:歌曲《清晨》聆听:《晨景》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清晨》

2、能够区别重唱和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能够为歌曲《清晨》设计演唱形式。

3、聆听音乐作品《晨景》,能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绘。

教学设想:在学习演唱《清晨》二部合唱曲时,运用不同的音乐形象,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充分挖掘音乐的内涵,强调音乐教学的审美性、情境性特征。

教学重点: 能充分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两声部合唱曲《清晨》 教学难点: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教学准备:CAI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律动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CAI:晨景)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霭,圆圆的朝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发出淡淡的,暖暖的光,而点点星光正随着东方曙光的越来越亮而自天际间逐渐淡去。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候到了!听,闹钟响了,同学们,该起床啦!!早上起床,你都会做些什么呢?请你随着音乐模仿出来告诉老师好吗?

1、 CAI: 《早晨的歌》,全班律动)

二、 欣赏《晨景》

1、 欣赏《晨景》

2、 老师简介乐曲。

三、 教唱歌曲《清晨》

1、感受歌曲

(1)师:瞧,很多同学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呢,嘴里啊,还哼着小曲,听听,他们哼的是什么? (2)再听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活泼的情绪,用晃动身体表现优美的情绪。 (3)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4)再听歌曲,仔细听辩歌词内容。

四、参与表现

①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分小组讨论一下,等下再请你们组的同学一起配合完成表演,好吗? ②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③学生分组表演。

④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五、总结

师:清晨是美丽的,我们的歌声更加美丽!今天,同学们把《清晨》这首歌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了出来,而且唱得非常动听,愉快的结束了我们这堂音乐课!谢谢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们相会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吧! 第二课时:歌曲《晚风》聆听:《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用口风琴资助学习歌曲旋律,用柔和声音演唱歌曲,并认知6/8拍的特点、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二声部的和谐之美。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聆听与表演等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3、能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美;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充分的聆听音乐感受古筝的韵味、技巧对作品的结构的分析。感受、体验6/8拍特点 教法、学法:

1、在感受节拍特点上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介绍6/8拍有关知识

2、在歌曲合唱的学习上采用了学生利用口风琴自主学习歌曲旋律、分声部、分乐句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演唱等方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学生:闭眼睛欣赏

老师:请看大屏幕,你们眼前出现的画面与这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接近

三、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1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师:请同学们静听一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四、细听鉴赏

五、学习歌曲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 农家乐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4.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5.配上伴奏。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过程:

一、欣赏介绍彝族风情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二:课题引入 讲解歌名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三、“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四、总结 :

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送给学生一句名言:“热爱民歌吧,这是我们生命的根和源。”

第三课时 :欣赏课《丰收锣鼓》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总结:

学生要指导创作过程是最重要的。体会创作中的乐趣。

第三课 足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几首革命音乐的欣赏,教育学生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鼓励学生到课外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带给学生的时空差所产生的对音乐的理解

一、聆听《红梅赞》ィǖ谝豢问保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星歌》(第一课时)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三、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课时)

1.上节课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

四、编创与活动ィǖ诙课时)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三课时

表演《雨花石》

3 课时目标:

1、能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雨花石》

2、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重难点: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带给学生的时空差所产生的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过程: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聆听歌曲范唱,放慢速度旋律试唱 3.装饰音学习

4.演唱歌曲(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表演歌曲(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四课时

表演《我怎样长大》 课时目标:

1、能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2、学会用和谐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合唱

教学重难点: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带给学生的时空差所产生的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过程:

1.简单介绍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2.听歌曲范唱挥拍子,然后挥拍唱歌曲旋律声部(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

3.竖笛F调练吹歌曲二声部,然后分组交替用笛子为旋律声部伴奏,熟练二声部后先唱唱二声部然后试着合唱(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3.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内容:

一、聆听《天黑黑》、《可爱的家》、《回家》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

三、课后练习 教 学 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对家的理解,难点是对歌曲的改编。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

一、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一、欣赏3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体验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的各自特点,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二、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黑黑》(第一课时)

1.引入: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二、聆听《可爱的家》(第一课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然后让学生哼唱(这样既可让学生熟悉内容,又可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你能听出来是什么吗?

4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用竖笛F调吹奏《可爱的家》

6.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三、聆听《回家》(第二课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顺带简单介绍西洋管乐器组成)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小结:家是可爱的。

四、竖笛长音吹奏练习(第二课时) 1.1=C 音阶练习

2.1=C 三度音程练习: 

3.乐曲练习: (1)《剪羊毛》。

(2)《别处哪儿有》。二声部吹奏,注意声部的和谐与节奏的准确。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二、通过学唱《外婆的澎湖湾》这首以“家”为题材的作品,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教学过程: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范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用钢琴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旋律(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

3、歌曲处理(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歌曲伴奏学习及实践。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并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关注到声音的和谐与轻柔。

二、通过学唱《牧场上的家》这首以“家”为题材的作品,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三、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教师范唱。引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的歌曲,他们是是怎么赞美的呢?(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要求学生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学唱曲调。

(1)先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2)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3)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3.演唱及处理歌曲(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 故乡

教学目标:

5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1.变拍子的掌握。 2.二声部的合唱训练。 教学安排:

第一

时 课时目标: 通过聆听,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教学过程:

一.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的剧情,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一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用投影片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感。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聆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完整演唱歌曲。(随伴奏带,师带生演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

聆听《思乡曲》 1.师简介

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聆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

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讨论以上问题,不清楚可再听范唱。

2.把歌曲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5.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6.师生讨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7.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第一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中去表现 8.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萧洒,让人流连忘返。

时 课时目标:

一、能够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

二、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

歌曲有内容是什么? (2)

由几个声部组成?

(3)

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4.听一遍曲调范奏,生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6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两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8.弱起小节不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词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曲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的“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第一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 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变换。 分组讨论,展示。 师给予评价和激励。

第三

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二、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

(1)

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辩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

二声部分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3)

最后二句的曲调学习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手段学唱。

(4)

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对方”唱,在此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

在歌曲唱得较有情感,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 (6)

各组展示。

3.小结:纯朴、天真、可爱的故乡情。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感受草原民歌的风格,学会用亲切、活泼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丁铃铃》。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听唱法,引导学生参与听、唱、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享受不同的音乐给来带来的喜悦。将音乐教育与民族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尊重民歌、热爱民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声音充满感情地唱出草原民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指导二声部的演唱。 教具:琴、课件、碰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课前唱歌复习

二、寓教于乐

1)先听老师唱一次。

2)跟着琴声轻轻唱一唱。

3)有困难吗?我们再来一次试试。

4)我相信你们能不断唱好的,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唱一唱。

5)第一条我们有惊无险的通过了,下面我们要来学习第二条了。(方法同上)

3、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两条合在一起试试看,看我们能不能唱好。(出示合唱部分曲谱) 用轻声歌唱的方法,试着来一次。 纠错,之后再来一次。

4、加入歌词

5、牧童看到我们精彩的表现,他们也特别的高兴,想跟我们交朋友呢,瞧,他们为我们带来一首欢快的歌曲。听《叮铃铃》请同学们站立,跟着老师的步伐,随音乐把身子动起来。

6、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7、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整的学习这首歌吧

三、创造表现

1、提示用飘白云的感觉去歌唱。歌唱的姿势、位置。

2、这里我们刚才都练习了,我们来把这部分唱的更加清晰些。

3、完整的歌唱,起立摆动身子,并且用上碰铃。

4、请个别同学来试试碰铃和歌唱。

四、完美结课

7 牧童们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乐趣,同样我们也有我们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带着这首欢快的歌曲走出课堂。 教后反思: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音乐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歌曲的风格与形式,表现少年活泼、欢乐 的情绪。

2、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

3、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合作、参与等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2、在歌唱实践中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琴

一、情景导入

20世纪90年代,团中央发动《跨世界中国少年雄鹰行动》,要求把学生培养成自学、自理 、自护、 自强 、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歌曲《雏鹰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聆听范唱 要求

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随音乐哼唱打节拍

3认识音乐标记:反复记号 4.用“啦”轻声演唱歌曲

5根据歌曲情绪提示声音的处理 6演唱歌谱

(师):为了进一步唱准歌曲我们先唱一唱歌谱

7、在歌曲演唱声中发现了什么标记? A认识下滑音记号

B 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拨诙谐

8、复唱歌谱

9、加入歌词演唱歌曲(初唱)

10、分析歌曲情绪(复唱)

11、歌曲结尾重点演唱 声音不是喊唱好像—— 三 、 创造表现

(一)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二)拓展延伸体验音乐

四、完美结课

在聆听《雏鹰之歌》中下课。

教后反思: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第七课 雨花

教学目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 学 内 容:

聆听:钢琴曲《雨滴》、合唱《踩雨》、弦乐《暴风雨》。

表演:歌曲《踩雨》、《雨中》。 教学重点:

1、演唱《踩雨》、《雨中》感受“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2、聆听《雨滴》、《踩雨》、《暴风雨》感受各中各样的雨景,并带给学生遐想。 教学难点:

8 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听《踩雨》;唱《踩雨》。 教学目标:

1、聆听《踩雨》,感受下雨时的场景。

2、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踩雨》。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踩雨》,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进一步激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

3、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踩雨》中的高音。 教 学 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

2、聆听范唱。

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三、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

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

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四、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听《雨滴》;唱《雨中》。 教学目标:

1、介绍波兰作曲家肖邦,聆听《雨滴》,感受下雨时的场景。

2、学唱歌曲《雨中》。 教学重点难点:

1、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聆听《雨中》,从音乐中感受下雨的场景。

2、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踩雨》,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符点音符。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三、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

四、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复习《踩雨》;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教学目标:

1、介绍美国作曲家格罗菲,聆听管弦乐《大峡谷组曲》中的《暴风雨》。

2、复习歌曲《踩雨》。

3、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9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美国作曲家格罗菲,感受《暴风雨》的场面。

2、和同学一起用各种打击乐器、自制乐器、人声表演为命题音乐画出演奏的图形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三、复习《踩雨》。

五、师生再见。

第八课 冬雪

第八课 冬雪 教 学 目 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 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4、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内 容:

聆听:管弦乐《乘雪橇》、歌曲《踏雪寻梅》、现代京剧选段《打虎上山》。

表演:歌曲《堆雪人》、《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初步学用模进方法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合唱,学好二声部旋律。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乘雪橇》;学习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 学 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乘雪橇》。

1、用钢琴试奏 P46页,学生跟着钢琴熟悉这段曲调。

2、初步感受音乐《乘雪橇》(一遍),说说这一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复听音乐(一遍),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说音乐变化对音乐的表达有哪些作用?

4、再听音乐(一遍),从这首乐曲中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声音呢?(铃铛、马鞭、马儿嘶鸣。)

5、师总结:这是一首具有美国爵士乐风格的乐曲,讲述了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耍时的情景,希望你们看到

三、歌唱教学《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在冬天里会冬眠吗?

2、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看看刚才你们所说的动物在不在里面。(欣赏《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遍)

3、你体会到他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在演唱。(再欣赏一遍)

4、跟着音乐轻唱全曲(一遍),并在间奏的时候拍拍手,唱出你觉得最美的一句旋律。

四、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10 教学内容:

复习《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学唱歌曲《堆雪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堆雪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

反复强调附点音符的节奏型,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演唱时在间奏部分加入拍手或“嘿嘿”等加以装饰。

三、歌唱教学。

1、展示中国地图,让同学在图中找出黑龙江、云南、海南、西藏所在的地理位置。

2、伴随着音乐《堆雪人》请同学谈想象中的雪景,揭示课题,启发学生对冬日环境的丰富想象或联想。

3、聆听《堆雪人》(一遍),说一说歌曲表现的是中国哪个地方的雪景呢?

4、复听(一遍),分析旋律特点,找出相似的旋律,并哼唱出来。提示这就是模进法。

5、用模进法试唱歌曲第一部分四个乐句。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和切分音的节奏特点。在休止符处用拍手代替。

6、反复练习节奏 a: OX XX | OX XX | b: X X X c: X X X = X X .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用轻松欢快的情绪演唱“啦”。

8、跟着钢琴伴奏自学歌曲第二部分,注意结尾处休止符的节奏处理。

9、歌曲展示的是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的动人画面,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再次演唱好歌曲。

四、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堆雪人》;聆听歌曲《踏雪寻梅》;聆听京剧《打虎上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有效地聆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

复习歌曲《堆雪人》一声部。

三、歌唱教学。

1、熟悉歌曲《堆雪人》的二声部旋律,说说它和一声部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一遍)

2、范唱二声部的旋律,学生小声跟唱,在休止符处用拍手表示。

3、再次哼唱后,请学生自己评价一下刚才的表现。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

4、跟钢琴伴奏带着刚解决的问题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

5、复习一声部旋律,请二声部试着小声的跟唱。

6、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别唱好《堆雪人》的齐唱及合唱部分。

四、聆听歌曲《踏雪寻梅》。

1、聆听一首以雪景为题材的抒情歌曲《踏雪寻梅》,谈谈你听候的感受。(一遍)

2、简单介绍曲作者黄自以及代表作。(黄自: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清唱剧和歌曲等94首作品,代表作有《怀旧》、《长恨歌》、《玫瑰三原》、《抗敌歌》《九一八》等。

3、复听全曲,记住你觉得最美的一句,并哼唱出来。(一遍)

4、再次聆听后讨论歌曲表现什么内容?

5、跟着伴奏,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轻唱主旋律。

五、聆听京剧《打虎上山》。

5、师总结:这段京剧唱腔表现的是杨子荣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六、师生再见。

第 四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演唱歌曲《堆雪人》,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通过复习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1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

1、复习《堆雪人》。

教师讲解《堆雪人》的演唱情绪。 教师范唱。 学生跟学。

个别表演。(教师指名) 全班齐表演。

3、复习《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动作创编。

教师讲解《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演唱情绪。 教师重点句、难句的范唱。 学生跟学。 个别表演。 全班齐表演。

三、师生再见。

上一篇: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总结下一篇:五年级开学典礼发言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