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诵读比赛文稿

2024-05-22

弟子规诵读比赛文稿(精选6篇)

篇1:弟子规诵读比赛文稿

《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配合学校洒扫应对活动的深入开展,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时代文明少年

二、活动原则:

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13年3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2013年5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

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七、评比办法:

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人员分工:

1、评委小组

组长:罗嗣感

组员:李洪青、李茂隆、赵伟芬、曹敦爱、王向东、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2、宣传小组:洪俊荣肖志滨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音响的调试、比赛的组织、活动全程的摄录工作。

3、后勤保障组:周上发杨光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4、安全小组:李承柱邓小毛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使之稳定有序。

九、评分标准:

1、内容:围绕《弟子规》原文按要求进行选择。(1分)

2、诵读: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调把握好,富有感情,节奏韵律明显。(2分)

3、表情:形体语言得当,表情自然大方,诵读形式有创意。(2分)

4、精神:精神饱满,衣着得体,队形整齐、疏密有致,上、下场整齐有序。(2分)

5、脱稿:(2分)。

6、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1分)

罗亭中心小学

2013年2月

篇2:弟子规诵读比赛文稿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校本课程,XX小学举行了中华经典《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弟子规》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诵弟子规,做文明人”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尊师重道意识,深入挖掘和广泛利用“弟子规”蕴含的文化理念,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精神和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本次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美文,争做文明少年

二、活动原则:

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11年9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2011年国庆节前夕):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

五、比赛内容:

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

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七、评比办法:

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组为单位取名次。各年级组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评委设置:数学教研组与综合学科教研组全体教师。

XX小学

附:《弟子规》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弟子规》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1、服装统一、整洁,佩戴红领巾。10分

2、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富有感情,轻重缓急合理,声音能传达出文章的韵味。20分

3、诵读正确流利整齐,吐字清晰,不破句,能很好把握节奏,能够脱稿。30分

4、上下场时整齐有序,举止大方、得体,充满自信。10分

5、诵读形式富有创意,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诵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分

6、每个班参加表演人数不少于10人。10分

XX小学“诵弟子规,做文明人”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集成人类社会和谐思想道德行为的经典教材。为了将诵读《弟子规》、实践《弟子规》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校本学期开展了“诵弟子规,做文明人”的经典诵读活动。每日清晨、每次班队会课堂上,琅琅的诵读声就传遍整个校园,同学们含英咀华,沐仁浴义,徜徉在国学经典的美丽花园之中。自从诵读以来,学生比以前更有礼貌了,在文明守纪、知礼明仪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这次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使这次诵读活动成功举行,圆满结束,并使我校的诵读水平再次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准备

1、各班针对《弟子规》做到了精挑细选,在“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中选择了部分内容,进行了诵读表演。

2、参与面较广,辐射较大,同学们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

二、认真组织,精心准备

通过这次活动,反映出各班级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首先,各班级都能积极参与,安排有能力的同学专门负责此次活动,认真向广大学生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使全体同学参与的热情分外高涨。

其次,各班级都积极组织,设计新颖。如二一班使用“竹简”做道具,三一班制作卡片捧在手中,六一班的现场绘画与书法表演,四一班的队形变换等等,都展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智慧与创新。

三、取得的成绩

师生能态度认真,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能够使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品,能够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整体配合较为默契,达到了我们预期效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通过开展“诵读《弟子规》学做文明人”活动,我校的校风更好了,学风更浓,教风更高,文明礼貌蔚然成风;学生通过参加读书活动,在课内课外所体现出来的“落落大方、优雅谈吐、广博见识、诗书气质”得到了到我校参观的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学校因此而骄傲,家长因此而欣慰,学生因此而自豪。

篇3:诵读《弟子规》与孝道教育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孝道的重视程度, 也让我们明白:我们是从父母所来, 我们应该知恩感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就是教育孩子要从小孝顺父母, 要有孝心。孝道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它不仅存在于古代哲学、古人的行为方式里, 它还深藏于国人灵魂深处, 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扬, 就像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评体系就将“是否尽孝”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牛淑卿在他们所著的《大家都学弟子规》一书中写道:“我们提出大家都学《弟子规》, 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公, 建设国家;二是为私, 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具体说, 就是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为中华民族后继有人, 脉脉相传。”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古人所讲的“百善孝为先”、“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 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 有了这份仁心, 就可以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正所谓“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周朝以孝治天下, 国运昌盛八百年。而像“孟子哭竹求笋”、“王祥卧冰求鲤”、“黄庭坚车衣顺母”等二十四孝故事, 寓意深刻, 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 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首孝悌”, 当一个人孝悌做到了, 就是一个有孝心的人, 他会推己及人:当他对自己的父母尽孝, 对别人的父母同样也会恭敬地对待。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 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在家庭生活中, “仁爱”以“孝悌”为根本, 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和万事兴”, 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亲情氛围, 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 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 我们通过诵读《弟子规》来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 在家里要孝敬父母, 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 尊重每一位同学;在社会, 要敬老爱幼, 助人为乐。

几百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 (0~13岁) , 记忆力非常好, 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 牢牢地背记, 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能理解其深刻含义, 但是先记住, 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 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理解能力也在成长, 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 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 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 没有“厚积”, 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 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 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 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良好的教育, 培养孩子的孝道, 就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其中诵读经典《弟子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学习《弟子规》, 大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之势。漯河市第15中学校长王郑生开展了这样的别样教育:师生见面相互鞠躬问好, 而且还长诵《弟子规》。这虽然是一个很古板的做法, 却也不乏可取之处。俗话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坚持诵读《弟子规》, 开始也许只是觉得好玩, 但是当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长此以往, 这《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也必然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做法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也在无形间教会了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等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规矩, 看似平常无奇, 然而, 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 那么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就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假如我们在家庭里能培养出孩子的孝道行为, 那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成都市青羊区新华路小学二年级二班肖淑丹吃午餐时, 准备省下鸡腿带回家给妈妈吃, 被班主任罗老师注意到了。罗老师让她吃自己的那个鸡腿, 又把班上多出的两个鸡腿送给了肖淑丹, 请她带给她妈妈吃。这件小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 大多数人为肖某的孝心而感动, 有人读出了对教育的反思, 甚至有人开始自责。肖某在家里就此事写了一篇作文, 题目是《一件小事》, 原文如下:

今天中午, 鸡腿发下来了。哇, 好香啊!我想一口咬掉, 可是又想给妈妈留着。只闻一闻香味, 就用纸包起来 (准备) 塞进书包, 被结果罗老师看见了。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吃鸡腿, 我说给妈妈留着。这件小事把老师感动了, 还引来了一群一群记者叔叔和阿姨, 他们都表扬我关心父母, 是一个好孩子。我以为关心父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没想到却变成了一件大好事。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认为, 肖某给母亲留鸡腿回家, 肖妈妈并没太感动, 孩子类似举动较多, 在父母看来, 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另一方面, 这件小事, 又感动了不少人, 因为家境不太好的人互相关心和照顾, 在外人看来, 更容易体现出来, 有“小事不小, 震撼力量大”的作用。而对于那些“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 无疑是当头一棒。

近年来, 《弟子规》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推崇, 并以此为教育孩子的标杆, 但是切不可盲目, 应适度为好。背诵《弟子规》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影响, 那就需要时间与心血了。孝道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 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因此, 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正确性显得十分重要。

据《新华网》、《楚天都市报》报道, 武汉的一位母亲在家用《弟子规》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结果就读小学三年级的9岁孩子晓军 (化名) 在学校犯了错, 怕给父母丢脸, 竟冒雨在教学楼露台上长跪20多分钟, 以示自我惩罚, 校长和班主任劝说半天他才愿意起来。对于儿子在学校下跪自罚, 晓军妈妈表示怎么也没有想到, 她说, 今后会配合教师改变教育方法。该校工会张主席说, 晓军的父母想教育好孩子的出发点是对的, 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让孩子无形中背负了太重的负担, 孩子感到不快乐, 心理压力比较大, 所以才做出过激行为。由此看来, 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 学习国学也应该正确有效, 否则, 孝道教育就会变成“愚道教育”, 《弟子规》就会变成了“弟子跪”。

对于这种现象,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先佐教授说:“利用蒙学读物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不错的, 但是要学会分辨, 对传统的东西进行取舍。”范先佐教授说, 孩子犯了错, 首先要分清是什么错误, 找到犯错的原因, 然后督促他们以后改正。教育重在引导, 而不是惩罚, 不能把过去的一套方法搬到现在来使用。

总而言之, 教孩子诵读《弟子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贵力行”, 学一句我们就做一句, 实践一句, 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 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弟子规》的内容与《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日常生活相辅相成, 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 四者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意义重大。因此, 在诵读《弟子规》时, 与《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知行合一, 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学习孝道会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任登第, 牛淑卿.大家都学弟子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2]高家龙.母亲教儿子学《弟子规》儿子犯错自罚雨中长跪[DB/OL].新华网, 2012 (2) .

篇4:诵读《弟子规》 做文明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56-01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国学精髓,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下去,因此这个学期我校开展了“诵读《弟子规》 做文明学生”系列活动。每周周二下午广播时间,我校都会安排一名语文老师到“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开展《弟子规》道德讲座,先与学生复习上一周所学的《弟子规》知识,接着学习本周要学的新内容,然后通过广播让全校师生一起跟着诵读。结束前主讲教师再奉上一个相关的小故事。每天学生都要诵读三次《弟子规》,早操集队诵读一次,中午放学集队诵读一次,下午放晚学集队再诵读一次,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巩固了知识,也让他们将《弟子规》中的要求铭记于心,时时警醒自己。《弟子规》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了知礼明行,也让我校校园变得更加和谐。

一、入则孝,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入则孝”就是让学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开学第一周,全校学生集中学习了《弟子规》知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主讲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并给学生讲了“郯子鹿乳”的故事,还讲了孝子捐肾救母的新闻。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很感动,孝的种子播种在了学生的心里。

在班里,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讨论,并开展了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轮流扮演父母与子女,在表演中明白父母很辛劳,当父母吩咐自己做事时要积极主动的道理。通过教育,我班学生对“入则孝”的道理有了深刻的体会。我班有一名学生叫贝贝,他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几位老人整天围着他转,一天到晚把他捧在手心里,使他养成了只有别人服务于他,他从来没想过要服务于别人的个性。自从学习《弟子规》及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之后,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听话了许多,还变得勤快了。一个周末,家里只有他妈妈和他两个人,他妈妈又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贝贝又是煎药又是递水,在妈妈熟睡后,贝贝还主动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书籍。他妈妈很感动,感动之余又有点疑惑:“孩子怎么变得这么懂事了呢?”于是打电话给我,得知原来是学校开展的《弟子规》道德讲堂及相关活动感染、教育了孩子。知道贝贝的孝心后,我在班上表扬了贝贝,从此贝贝更加孝顺懂事了。

二、泛爱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泛爱众”就是要平等博爱地对待别人,待人要有爱心,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朋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用爱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打动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让他们都学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班这个学期新转学来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明明,这孩子不管什么时候总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后来我从其他孩子那里了解到明明不乐于助人,也不喜欢别人帮助他,所以班上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我了解情况之后,在班队课上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里的第二篇章“泛爱众”,尤其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的道理。同时,我在班级栏目中设立了“爱心评比”栏目,并统计每月学生帮助别人的次数,谁帮助别人次数最多,谁就是我们班的“爱心小天使”,他们的照片将被贴到评比栏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自从设立“爱心评比”栏目之后,我班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喜欢帮助别人了,就连明明也悄悄地变化着。有一天上体育课,班上的家乐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明明二话不说,背起家乐就往校医室走,这也带动了身边的几个孩子,他们也加入进来帮忙一起搀扶。

三、余力学文,做一个好学的人

《弟子规》中第八篇章“余力学文”告诉我们,当我们有空暇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做一个好学的人。

平时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要做到《弟子规》中讲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无旁骛,只有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才能学好知识。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余力学文”这一篇章之后,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让学生先诵读“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慢慢地学会了不再走神,而是专心听讲,就连那些上课爱说话的孩子也变得专注了,这样孩子们学起知识来容易多了,老师教起来也轻松了许多。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能自觉学习了,不用家长再督促他们了。就拿我们班以前最不爱学习的淘淘来说吧,这个学期,他的作业不仅能按时上交了,字也写得工整了。我仔细观察他,发现他上课“心眼口”方面的要求都做到了,尤其是在我的数学课上,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白板,认真听我讲解。我特意表扬他,让其他孩子以他为榜样,认真倾听,慢慢地整个班就形成了一股认真学习的风气,数学成绩自然上去了。

自从开展《弟子规》系列学习活动之后,孩子们从言行举止到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笔者相信,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甚至是走上社会,孩子们都能铭记《弟子规》里的要求,做一个严于律己、能践行文明道德的人。

篇5:弟子规诵读演讲比赛方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弟子规》”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规范学生普通话,提升演讲水平和语文素养,特举行此演讲比赛。

二、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弟子规》”

三、参赛对象:各个班级以及每班选出一名同学。

四、比赛时间:2011年12月2日

五、参赛顺序:由班主任当场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比赛时每个班先进行集体诵读,再进行个人演讲)。

六、评比标准:

(一)评分办法:

本次演讲比赛中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每位选手演讲完毕后,评委当场进行评分,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诵读比赛参照以下标准评分)。

(二)评分细则:总分10分

1、主题内容:(4分)

①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富有真情实感(2分)②内容健康,能联系现实(1分)

③具有独特、深刻的见解(1分)

2、语言表达(4分)

①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2分)

②能灵活运用语言速度、语调、手势动作等演讲技巧,演讲精彩有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深刻教育,具有强大的鼓舞性、激励性、说服力、感召力。(2分)

3、形象风度(2分)

①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1分)

②上场致意、选手不报姓名班级,结束时等待报分完后致意下场(0.5分)

③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0.5分)

七、奖项设置:

诵读比赛:一、二、三等奖各1名;

演讲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八、本活动责任部门及负责人:

1、会场整体布置:姬涵星

2、悬挂制作悬挂:赵振伟

3、主席台桌椅(含评委、计分台): 曹遂群

4、音响:赵宇乐

5、奖状书写:赵振伟

6、照相:赵磨栓

7、会场纪律:赵磨栓及各班班主任

8、评委: 李尊学(负责)苏玉辉 孙会治 郭朋娟 王正强

李少娟陈群

9、记 分 台:黄艳阁(负责)姚雪芳吴治国

10、主持:杨跃伟

篇6:《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诵经典,塑人生”《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国学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落实肥城市下发的《关于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的指导意见》,孙伯镇中心小学决定开展“诵经典,塑人格”《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目的让学生从小开始,在他们心灵最纯净的时期,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为培养具有“刚毅之气厚实之学强健之体”的现代合格公民发挥积极作用。

一、活动主题:吟诵国学经典奠基文明人生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借国学诵读的比赛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在道德劝戒、历史文化知识、传统语文教育等方面得到浓厚的学习兴趣。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参与对象:全校学生

四、比赛形式:

1、一二年级:全班背诵《弟子规》比赛,可采用齐诵、轮诵、领诵等多种形式。

2、三四年级:《弟子规》讲故事比赛,每班推荐一名学生。

3、五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演讲比赛,每班推荐一名学生。

五、评价标准:

低年级:

1、必须用普通话诵读。语速适中,语音清晰准确,正确流利整齐,吐字清晰,不破句。(10分)

2、各班可在诵读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能辅以合理的动作,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10分)

中高年级:

1、中高年级中讲故事、演讲内容来源于《弟子规》,创新展示,主题鲜明,富有教育意义。(10分)

2、能很好把握节奏,富有感情,轻重缓急合理,声音能传达出文章的韵味,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10分)

六、评奖办法:

1、一二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

2、三四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3、五六年级各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七、活动评委及比赛地点:

活动评委:

谢方军刘庆泉崔良蒋伟朱玉国赵海旺陈强雷美丰 王亮贾雪鹏李瑞峰朱甲民邹晓史惠武小曼

比赛地点:会议室

八、比赛顺序:低中高顺序进行,年级内抽签决定。

上一篇:网络螃蟹让你轻松记住密码下一篇:工地测量毕业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