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做到知行统一

2024-05-06

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做到知行统一(共2篇)

篇1: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做到知行统一

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做到知行统一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黄连九义校 刘春秀

知行统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统一中的知是指人的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观念,行是指人的行为、行动,知行统一可以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芬奇说过,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我认为,知是行的前提条件,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非这样做不可,才会迅即付诸实践。行是达成目的的必要条件,任何事情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想要的成果。班级是社会的浓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管理琐事繁多,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按照知行统一的要求,使自身具备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一、充分认识班主任的爱对学生的巨大影响,用诚心的爱培养亲和力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灯塔,也许几十年过去了,当学生们回忆起曾经的校园生活,他们或许忘记了校长姓甚名谁,但他们一定记起他们的班主任,记起班主任身上的种种趣事,可见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影响。冰心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世界,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爱学生是所有老师都懂得的道理,但每个人理解不同,严格要求、批评教育是爱,嘘寒问暖、体贴关心也是爱,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对等的平台上,教师的爱不是作秀,更不是施舍,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但在对学生的关爱中,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教师的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无原则的爱,必须有所区别对待。

仁爱后进生。就是要宽容慈爱,富有同情心,让他们融入班级体。一是“不抛弃,不放弃”,安排劳动、学习和组织集体活动做到一视同仁。在班级中开展二对一(即一个优等生加一个中等生和一个后进生)结对子帮扶活动。二是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对班级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对事不对人,在处理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防止误解他们。三是有包容的胸怀。承认学生在智力、身体、自控力、语言表达、反应等方面的差异,对后进生不定过高的目标,不施过大的压力,防止其产生逆反心理。

抚爱中等生。就是要多鼓励,多扶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一是加压,订目标,每学期我会让学生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放在信封里交给我,到期末时再拆开看是否达到目标。二是多教方法,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的难点、弱项,经常和他们分享学习的方法体会,建立起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三是多表扬、鼓励。每月我都会对几名表现特别突出学生的家长写信表扬,这方面我表扬最多的就是中等生,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

惜爱优等生。就是珍惜他们现在的成绩,切不可因为爱而让他们骄傲自满。一是严格要求,作业中的问题要及时指出,以更高的工作标准,全方位的要求他们,二是适当泼冷水,使他们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到自身差距差距,有时甚至可以适当的小题大做,避免其因自我感觉良好而飘飘然起来。三是重点培养,建立优生档案。学校为每名优生建立专门的学习档案进行重点培养,他们一般是有望考上重高的苗子,里面记载了学生各个学期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和家庭、性格等多方面的资料,通过定期对档案进行对照查看,掌握其学习波动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深入理解团队精神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用顺畅的沟通汇集凝聚力

班主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努力避免孤军奋战的局面。校领导、科任老师、家长都是我们手中的资源,我们构成了一个团队,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班级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凝聚智慧,齐抓共管,给团队成员加压,同时也是给自己减压,而这样往往会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怎么沟通是个技术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在沟通中尽量避免无谓的争辩,当然适当的争辩是必须的,但是得理不饶人或者无理取闹则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是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的承

认。但总的说来沟通越多越好,沟通顺畅了,很多看似棘手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与学生沟通要学会心细。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沟通中做到心细如发,抓住一切机会和他们沟通。和学生我一般有一下几种沟通方法:一是书面交流。要求学生自愿的方式写出自己的迷惑、烦恼,甚至是感情上的、家庭上的问题,可以悄悄的放在我的书里,初三这年这种方法运用的特别多,对掌握学生的思想特别有用。二是通过批阅作业进行交流。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适当的写上几句话,这些话可以是表扬、提醒、鞭策、期望等多种形式,会给学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使他们重视自己的作业。三是熟悉学生档案。通过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与其交流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你在交流中透漏出对他的情况掌握后,他们往往会感到很惊讶,感到你是一个很了解、关注他的人,继而愿意和你说出他们内心的话。四是随心聊天。在寝室里,走廊上,和他们就关心的话题随意聊聊几句,这样既可以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有时还会从中捕捉到对班级管理的重要信息。

与科任教师的沟通要学会尊重。班级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的心得交流。一是听课交流。一有时间我都会到科任老师的课堂上坐坐,听完后和老师多谈谈自己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数学、英语等主科我听课的时

候特别多。二是一起分析试卷。平时考试结束后,我会把所有科目的试卷收集起来认真看,会主动和科任老师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共同制定下步针对性的措施。三是及时处理反映的问题。对科任老师反映的班级问题,我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臵,充分维护科任老师的权威,为他们服务,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顺畅。

与家长的沟通要学会理解。我们要积极与家长沟,但是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面面俱到,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一是紧急情况电话沟通。遇到有学生无故缺席、生病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等突发情况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家长,防止因家长不知情而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二是个别问题进行面谈。对于在学习上下滑很大,经常违反规定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在适当的时候会通过家访或者请家长到学校面谈等方式进行解决。三是普遍性问题召开家长会。在炎热季节、临近升学前等敏感时候,组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明确责任,提出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的措施,以寻求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确保班级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正确领会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用敬业的精神打造执行力

何为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的执行力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

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这里说的执行力主要是班主任自身的执行力,也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只有班主任的执行力强大了,带领班集体完成教学、安全、管理等各项任务。执行力的根本目的是达成结果,我们靠结果生存,不可能靠理由生存。在我看来管理是盯出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潜力是逼出来的。我认为,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调动起自己脑、眼、耳、嘴、手、腿的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影响我们达成目标的一个个难题。

脑勤,要深入思考。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考虑三件事:必须做的事,应该做的事,可以做的事。多考虑应该做什么,少考虑能够做什么。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凡事多想一遍,就会少说错话、少做错事。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有用心想办法。用心想办法,一定有办法,迟早而已。

眼勤,要善于观察。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特点情况,善于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中捕捉其内心波动的信息。开学初接到一个11级学生家长的电话,说是想把小女儿也放到我班上,原因就是儿子在我班上读书的时候,一次我从他眼睛的变化读出他孩子生病的信息,就这件小事让他觉得我是对他最好的老师,特别的信任我。

耳勤,要注重倾听。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多听听学生的看法评价,针对班中的偶发事件,可以这样问学生:“你对件事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言为心声,多倾听学生所言,在听的过程中悟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中揣摩出学生思想的“症状”,并随时随地进行换位思考,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症状”赋予不同的“药方。

嘴勤,要善于表达。班主任应该把自己爱憎观念鲜明地表现出来,赞美别人等于复制别人的优点,批评别人等于遏制缺点的蔓延。要提倡好的事情就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加以表扬,要杜绝坏的现象就树立一个反面典型给予驳斥。

手勤,要率先垂范。俗话说“身教甚于言传”,这固然正确,我认为要达到更高的层次是“身教不如境教”。早自习看到窗台没擦干净,我主动擦了,教室的垃圾筐前有纸屑,我弯腰捡了,这是身教,以此影响和感染学生,但是不可能事事都要班主任亲力亲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班集体人人讲卫生、爱劳动的班级文化。

腿勤,要经常检查。就是常到班里走动走动。学生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特别是初三学生,两级分化特别的严重,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更需要我们勤进班,去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篇2: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做到知行统一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文明”与“和谐”这两个词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接触到,对广大同学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每天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仍然在我们身边发生,如:闯红灯、上车不排队等。同学们都应该认识到社会整体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帮助他人,搀扶老人过马路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拥有文明的行为举止,只有大家都文明了,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的文明,才能真正的和谐。

二、杜绝吃游食 从你我做起

每天早晨在通往教学区的路上,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同学边走路边吃早饭。吃游食显然是与文明举止背道而驰的,不仅仅使自身的形象大打折扣,而且影响学校的形象。另外,在走路过程中吃东西,空气中的一些灰尘、细菌等很容易掺杂到食物中去,吃下如此不卫生的食物,毫无疑问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其实,只要我们早晨早起床几分钟,就可以在学校餐厅舒心地吃完早餐,吃游食的现象也会得以杜绝。

三、重言行养习惯

做到文明知行统一,要时刻注重个人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人知道在公共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看见别人粗鲁地大声言谈时,自己心里会很烦躁,也很厌恶,但轮到自己时,却习惯性地按照往常的动作去言谈,虽然心里清楚应该注意行为举止,保持文明,但却由于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而忘却了。因此,我们应该每时每刻注意自身言行,培养良好的习惯,争做一个真正讲文明的人。

四、尊师重教,做文明大学生

老师在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进入大学的我们在尊重老师方面做得非常欠缺,良师益友的关系更是少见。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精神文明逐渐被人们有所忽略。为了继续发扬优良的尊师传统,我们应当争做文明大学生,例如:在校园中遇到老师主动向老师打招呼问好;课后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情况;遇到不顺心的事可以找老师聊一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不经意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品质。在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出行时,要主动亲切地问候,自觉有礼地谦让;在生活中,要文明穿戴、注重纪律卫生,不丢垃圾、不说脏话,时刻注意一下我们的言行举止,让别人感受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言行举止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它也是我们人生路途的垫脚石。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谈吐,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六、讲文明 重修养

一个素质高、修养好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从仪态举止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姿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让我们都提高礼仪意识,重视礼仪。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七、文明修身 知行统一

何为“知行统一”?“知行统一”就是劝诫人们要保持言行统一。做到文明修身,知行合一,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我们应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注重公共场所礼仪。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举行升旗仪式时,谨记庄重严肃;超市购物时,文明排队。讲文明、讲礼仪,需要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讲文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八、以身作则 树文明榜样

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自己在批评别人不文明的行为时慷慨激昂,愤愤不满,轮到自己时则我行我素,这种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是我们所必须制止的。古人教导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自身言行对他人的影响之深。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在学生会或社团中担任负责人,应意识到自己不文明的行为会给其他的同学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树立优秀榜样。在学校里应该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早晨按时出操,不无故旷课,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不讲脏话,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坪等。我们还要严厉制止不良行为习惯,做到遵纪守法,乐于助人,这样文明新风才能得以真正树立。

九、师生互助 营造文明校园

知行统一,就是实践和理论不能脱节,简单地说就是你知道的就要去做。在学校的教学方法上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尽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最好能够多样化,在做到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扩展知识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做到师生互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取得共同进步。在课后我们也应该积极地与老师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十、文明从点滴做起

上一篇:活动宣传稿优秀范文下一篇:拥有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