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2024-04-28

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精选15篇)

篇1: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报名选拔成员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报名选拔成员 明确活动目的

确定组织结构,明确职责 布置准备学习用品等工作

每人两本作文簿,两本读书笔记和相应的笔纸

准备优秀作文选的书籍,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借书阅读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课本剧表演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文进行改编,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2、请选择不同课文的同学上台表演。

3、学生自我评价表演效果,全班讨论。

4、学生讨论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对课文的理解有什么作用。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成语故事比赛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个人赛必答题:参赛同学上台口述成语故事,由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比赛,比赛材料自定。规定时间可以是三分钟或五分钟。讲述故事完毕,评委亮分。

2、个人赛抢答题:主持人说出成语的含义,参赛者答出成语的名称,并上台口述,然后评委当场亮分。

3、个人抽签讲故事:主持人将写有成语名称的字条封好,请参赛的个人选手上台抽签。用两分钟准备材料,然后上台口述成语故事。评委亮分。

4、最后,算出所有参赛者的分数,评选优胜者,按名次发奖品,以资鼓励。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书法比赛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2、同学参观名家名作,并讨论如何才能写好字。

3、每人写一张小楷,一小时内交卷。不准描红、临帖

4、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

5、展出获奖作品,并由书法爱好者进行点评。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了解自己的母亲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一、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妈妈的年龄: 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 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最大的心愿:

二、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我的妈妈

三、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时间 事情 我的感受

四、和妈妈谈谈心,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把情况记录下来。

五、观察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六、现在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关于母亲节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一、关于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美国费成 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自慈母的感激之情。1913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纷仿效。

二、你打算向妈妈表达母亲节的祝福?

三、用巧手让妈妈开心一笑

1、画蛋宝宝

2、做一道“爱心菜”

3、为妈妈画一张像

4、写出妈妈的评价

四、做一张“心意贺卡”,并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深情厚意。妈妈,感谢您

妈妈,感谢您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交流展示会,体验大行动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一、在班级开一个“交流展示会”,把自己收集、调查的资料展示出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二、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

三、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坚持半个月,并写出体验日记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书法比赛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2、同学参观名家名作,并讨论如何才能写好字。

3、每人写一张小楷,一小时内交卷。不准描红、临帖

4、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

5、展出获奖作品,并由书法爱好者进行点评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交流展示会,体验大行动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一、在班级开一个“交流展示会”,把自己收集、调查的资料展示出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二、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

三、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坚持半个月,并写出体验日记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课余生活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学习范文

2、打开思路

3、学生交流想写的内容

4、指导写作

① 选折自己做过的事件来写,你觉得比较有兴趣的事,比较有意义,比较有趣味性的事,②把事件的前后经过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不写错别字。

5、学生开始写作

交流学生的习作,指导修改习作。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观察发现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观察对象(动物、植物)

2、观察的内容:外型、颜色、生长特点、生活习性

3、观察顺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远到近等

4、发现以前从未认识到的特点:生长规律,生活习性等

5、学习优秀范文,分析讲评

6、打开思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天空海洋陆地等

7、学生交流平时的观察发现,互相启发 布置观察写作的任务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我熟悉的人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交流观察发现的学生习作,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2、熟悉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家人,朋友、伙伴、同学,邻居,各行各业的人。

3、熟悉的范围:外貌、性格、品行、语言、行为、特长等

4、选折典型的事件写熟悉的人

5、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情感来写熟悉的人

6、学习优秀习作,讲评分析

7、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习作打算

8、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动笔习作 交流学生的当场习作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一件有趣的事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交流熟悉的人的习作,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2、写法指导:一件有趣的事要抓住“有趣”两字,认真筛选典型事件,选取有趣的事件来写,写出“趣”的味道

3、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经过要写具体

4、打开思路:游戏、旅游、劳动、小制作、探险等

5、优秀例文学习,讲评分析指导

6、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打算

7、学生动笔进行写作 交流学生的当场习作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交流有趣的一件事的习作,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2、写法指导:选折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来写,如过年,舞狮,对联,烟花,贴窗花等

把这中文化介绍清楚,结合具体的一次活动来写。

3、优秀例文学习赏析,教师讲评指导

4、学生交流各自的写作打算,互相启发

5、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学生的习作,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向 布置作业,回家继续把传统文化的作文写完整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我的好伙伴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交流传统文化的作文

2、写法指导:选折自己平时有密切接触的伙伴来写,选折一件典型的事件来写,写出伙伴的特点,写出自己对小伙伴的情感。

3、优秀例文赏析

4、学生交流各自的写作打算,互相启发

5、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学生的习作,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向 布置作业,回家继续把我的好伙伴的作文写完整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春天的一幅画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交流我的好伙伴的作文

2、写法指导:抓住春天的特点来写,春风、小草,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百花争妍,柳枝飞舞等。

3、结合春游观察到的景物来写,写出春天事物特点。

4、优秀例文赏析

5、学生交流各自的写作打算,互相启发

6、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7、交流学生的习作,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向

8、布置作业,回家继续把春天的一幅画的作文写完整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古诗欣赏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从古诗的赏析中领悟其中意境、写作技巧,从而学会创作古诗。

2.从生活中观察、寻找创作的源泉

3.通过讲座普及基本的古诗词知识。

4.鼓励学生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名诗佳句。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交流有趣的一件事的习作,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2.写法指导:选折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来写,如过年,舞狮,对联,烟花,贴窗花等

3.把这中文化介绍清楚,结合具体的一次活动来写。4.优秀例文学习赏析,教师讲评指导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交流展示会,体验大行动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一、在班级开一个“交流展示会”,把自己收集、调查的资料展示出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二、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

三、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坚持半个月,并写出体验日记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内容 课余生活 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大课间 活动地点 操场 指导老师 各班语文老师 活动过程: 1.学习范文 2.打开思路

3.学生交流想写的内容 4.指导写作 活动效果:良好

篇2: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指导老师:宋宝珍 高水金

我校课外阅读活动在校领导的重视与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认真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现将活动的内容与经验总结如下:

指导思想:

为了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学校“以人为本”办学宗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本班开展了读书兴趣小组活动。开展 “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课外书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窗知识的大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好书伴我快乐成长!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童年时时与好书相伴。

2、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感受成长。读书口号: “好书伴我快乐成长!” 活动时间:

1: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2:每天中午、晚上。3:周末及假期。活动要求:

1、以兴趣为基点,乐于知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按照活动计划,我们先通过学校宣传、班级报送、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及筛选,让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熏陶下,对读书的兴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能充分的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为后面活动的开展铺好路。通过前期强势宣传和营造读书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课外阅读计划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活动伊始,我们便组织学生参观图书室、了解图书分类、介绍较为典型的文学名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一种温馨的人文氛围、美丽生动的语言来“熏”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不乏举办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合作探究,丰富小组生活。

2、以品读为支柱,勤于阅书

授之以渔,指导阅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仍比较薄弱,他们对书的好坏还不能很好把握,对好词好句好不能很好辨别,甚至疏于辨别。有些学生对文字类的经典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图画十分喜爱。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

巧借绘本,快乐阅读。三年级学生还未脱离“稚气”,对文学修养的提高又十分渴望。我们主要引导学生阅读有插图的经典,并知道学生学会观察插图,学会文图结合,学会想象与提升思想内涵。

3、以笔记为翅膀,阅有所得

笔记,是每一位阅读者的必备品。本次活动要求学生要做好摘录笔记的好习惯,并在小组中展示较为优秀的读书笔记。通过展示,同学们互取所需,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良好读书习惯的自觉形成。此外,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将自己阅读所得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

活动取得的成效

1、很多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读书,由原来的家长、老师强制学生看书到现在的学生自觉读书,并做好阅读记录,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逐渐养成。

2、学生在读书时,不再像以前一样泛泛而读,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能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及思想,并注意积累好词佳句,阅读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3、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不良行为减少,在书声琅琅的良好氛围中,校风、学风有明显改观。

篇3: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一、将原有组织健全是保证兴趣小组活动顺利开展的根基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教学的时候, 应遵从学生自身的意愿来进行, 不能逼迫学生去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最好也不要采用择优录取的方式来进行兴趣小组教学。

二、课外兴趣小组的组织动力是相关美术教学内容

在农村小学美术兴趣小组中, 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安排常规的美术课程, 而是要结合水粉画, 手工艺, 雕塑等等相关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授。从当今的角度来看, 单一的美术科目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农村小学生的真实需要求, 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教师也能够顺利的发现学生的长处。另外, 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形式, 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说, 教师在教授学生雕塑这一课程的时候,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不仅仅是学生, 对于美术教师来讲, 进行多种美术教学也会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 可谓一举两得。

三、转变传统美术教学模式, 为兴趣小组的组建奠定基础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 应该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应该遵循学生为核心的原则展开相关教学, 要针对当代农村学生的个性来上课。另外, 美术兴趣小组教师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不能以领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硬性的指导, 而是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 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 才能将自身的教学水平发挥到极致。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只有对美术科目真正感兴趣, 才会去主动的学习与实践, 通过实践的方式, 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创造力加以提高。

(一) 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调查发现, 我国农村小学中,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愿意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因此, 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分班教学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 在进行分组教学的时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水平, 为学而生们分组。但由于每个组有不同的指导教师, 每个兴趣小组的学生可能受到教师的影响, 展现出不同的画风, 因此,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共同研讨绘画就教学方法, 在根本上将学生绘画水平提高。

(二) 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美术技巧

如果教师在现如今的美术兴趣小组中, 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开设美术兴趣小组就没有现实意义了, 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还是利用“教师讲, 学生学”的方式, 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依照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标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的时候, 应加重对学生美术技能方面的训练, 将美术技巧在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加以真实体现, 令美术教学在真正意义上充满活跃的气氛, 让学生真正爱上美术学科。

(三) 定期组织形式各异的竞赛活动,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可以在兴趣小组教学的过程中, 举办形式各异的美术竞赛活动, 为学生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通过对作品的展览, 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开展相关竞赛的时候, 要尽可能地做到内容多样化, 形式丰富化, 并减少竞赛活动的周期, 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四)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令学生走向社会

兴趣小组的上课地点不应该仅局限在学校中,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 组织学生到户外去进行教学, 让学生走出学校, 体验家乡的美好风景。同时, 教师可以将社会实践类课程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这样一来学生既开阔了视野,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对美术的兴趣, 可谓一举两得。

(五) 将学生的美术素养加以提高

新的中小学美术大纲要求, 要在真正意义上将学生的美术素养加以提高。这条规定的已经提出, 对于农村美术教师来讲, 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 美术教师要不畏艰难, 将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在根本上加以提高, 帮助学生更早的将自身人格兴盛, 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开阔视野

美术活动小组的开放性不仅仅体现在其内容的开放上, 还体现于参与者的开放上, 小组教师设计的相关活动, 不仅本组的学生有资格参加, 外组的同学同样有资格参加, 开展这样课外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在最大限度上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师在对农村小学美术兴趣小组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应该令小组活动的开展在真正意义上进行落实, 杜绝形式化的现象出现, 只有这样, 才能令学生真正地学到美术知识。由此可见, 美术教师在组建学生成立美术小组的时候, 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以充分调动, 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推进我国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艳.开展初中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几点尝试[J].教育新谈, 2012 (08) :233-240.

篇4: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一选好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

适宜的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选材要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体现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结合。如:可以开展诗词朗诵会、演讲比赛、成语接龙、书法比赛、辩论会、情景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要能促进课堂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做好兴趣小组的组织策划

教师要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兴趣小组的组织策划。在小学语文教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安排过程中,第一,要选取好活动的具体时间及内容:如每周一为朗诵会;周二为写字比赛;周三为成语接龙;周四为情景表演。第二,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和学力水平做好分组,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选取这其中的一到二个活动内容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要因材施教,给特长生发展的空间,给他们施展的平台,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训练。让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所谓自主意识,就是在兴趣小组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参与、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评价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倾向。因此,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一文后,我组织了一个课文情景绘画活动。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绘画兴趣小组。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同时划出喜欢的句子,并与小组其他组员共同分享。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家乡美的事物(清澈见底的小溪、长长的柔软的柳枝、歌唱的水鸟、美丽的小桥等)画到黑板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兴奋,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四在活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开启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认识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价值”,多措并举,构建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散发独特的魅力。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大的方向要求,然后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启发,最后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后,我组织了一次朗诵活动,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朗诵兴趣小组。首先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相互谈谈自己假期走进自然、贴近自然的感受。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 “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相互分享各人接触大自然事例的感受。最后让各小组成员代表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最喜欢的一节进行朗读,由教师做出评价。通过参与探讨、朗诵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团队的合作精神,更让他们在小组学习的探讨过程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让他们从多方面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大胆想象和拓展,进而发现新问题,带着新问题思考和讨论,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教师开展讲故事的兴趣小组活动。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天文知识,讲述有关九大行星的故事,随后教师可以对提出问题:“为什么文中作者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呢?” “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能留下来,还孕育出了生命呢?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不能留住呢?”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对《火星——地球孪生兄弟》进行探究,理解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的道理,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收获知识的喜悦。

总之,教师要从选好活动内容,做好活动策划,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等方面,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创新思路,让语文教学呈现生机、活力的课堂,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正阳小学)

篇5:中心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根据学校大课间活动总体方案的安排,从 “为了每位学生全面发展”,“还原课外活动本质”的高度上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快乐成长。

二、情况分析:

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的计划。准备把本次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成品舞蹈的训练上。由于舞蹈基本功,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 发展舞蹈潜能。

2、训练学生协调, 速度, 肌力, 耐力, 瞬发力, 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4、培养学生具备透过舞蹈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四、活动目的:

1、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等。

2、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等。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3、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

五、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六、活动安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舞蹈兴趣小组课程安排

第5-6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第7-8周

1、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2、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3、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4、舞蹈练习第9-10周

1、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2、舞蹈练习。

3、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第12-15周 舞蹈排练。第16-18周

1、复习以前学的基本功。

2、舞蹈排练。

上课时间: 每天课外活动 地 点: 教学楼前左侧 授课教师: 王若楠

舞蹈兴趣小组成员名单:(共42人)

黄媛媛 刘芝彤 张艺瀚 闫玉杰 芮文晶 安盈宇 周继琴 孙移敏 高阳琳 赵伟宏 李凤飞 杨紫婷 武 琰 万淑萍 王文丽 毛安娜 万佳鑫 黄保毓 刘 江 王雅玲 王威凌

舞蹈兴趣小组组长:黄保毓 万淑萍 黄媛媛

黄 颖张兰森柴怡彤周俊楠张瑞玲张楠楠戚继红尚文翠张文慧刘慧丽王树倩张淑源张瑞珍王昌林沈 睿孟学成孙延君谈继钰苗 婧王兴蕊张园园

中学小学部大课间活动“歌声嘹亮”环节各班演唱曲目

一年级:《人人叫我好儿童》

《粉刷匠》

《小青蛙找家》

《郊游》

《学做解放军》 《数鸭子》

二年级:《让座》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让爱住我家》 《捉泥鳅》 《祖国在哪里》

三年级:《爱星满天》

《三年级的小男生》 《小小汉字真奇妙》 《老师最理解我》

四年级:《苇叶船》

《小小足球赛》 《爱唱闪闪的红星》

五年级:《妈妈格桑拉》

《红领巾心向党》 《歌声与微笑》 《悬崖一枝花》

六年级:《小鸟,请到这里来》

篇6:小学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深入贯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激起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增长知识,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提高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全面促进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二、活动目的

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活动内容

本学期将进行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包括赏析古诗词、文学作品点评;名家名作解析,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名家名著(如寓言,童话,名著,名人名言,名人传记等含有教育性的书籍)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朗读文章的技巧,指导学生在各种情景下语言交流的要点,增强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四、活动措施

1.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学会欣赏名篇佳作,灵活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2.做摘录或欣赏性阅读笔记。

3.开展有关活动。(如:课前五分钟。每节兴趣小组活动课开始,让一名学生把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作为内容,上讲台口头交流,与其他同学对话,培养学生胆量,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也促使他们更好地去阅读书刊。)

篇7: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

一、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二、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三、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活动安排:

1、第一月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辅导员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把上的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第三个月要求队员在能够下叉的基础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时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同时要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活动内容:

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圆轴上的走步等,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由于有把杆的依附,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具体措施有:(1)直立和半蹲训练(2)擦地推脚背练习(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4)大踢腿(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具体措施:(1)手的姿态的训练(2)小跳训练(3)点转(4)平转(5)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8: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关键词:程序设计,实例,基础,技巧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 信息化已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成为发展最迅速, 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作为一项面向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的竞赛活动,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勇于探索追求、刻意求新、奋发创造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培养和发现了大批计算机爱好者, 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后备人才, 许多当年的选手如今已成为计算机硕士、博士, 有的已经走上计算机科研岗位。

信息学同样适合小学生学习,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学习就是将新的知识结构经过调整和同化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的一个过程, 程序设计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 在被纳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 会和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冲突, 原有的认知结构越牢固, 新结构的创立就越困难。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简单, 只要内容和教法设计适当, 在小学中会更有利开展程序设计课外兴趣活动。笔者长期在小学工作, 在几年的小学生程序设计 (PASCAL)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辅导工作中, 尝试以具体有趣的实例降低学生的入门难度, 精选重点知识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有针对性的练习中总结竞赛技巧, 倡导“趣、实、巧”, 在小学中开展程序设计课外辅导活动方面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趣, 以具体实例降低入门难度

程序设计逻辑性强, 抽象度高, 所包含的知识比较广, 即使是一本最简单的入门教材, 比学生书包里的任何一本课本都要厚, 要艰深得多。教材首先会从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开始讲起, 涵盖全面, 遵循一定知识的结构体系。但是严格按照教材组织教学, 时间是肯定不够的, 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上, 到头来学生也不一定会编程。我们要注意避免按照书本繁琐地讲解语法, 应该强调算法分析思想, 通过一个好的具体实例, 在实例的深入过程中,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相关的语法知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 曾经尝试用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上程序设计的第一课:

教师先以一道简单的加法计算题245+658=?请学生作答,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人做题的三个步骤, 即读题->思考->回答, 类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三大步骤:输入->处理->输出, 列出对应的程序片断:

接下来, 可以和学生一起把这个片断补充完整 (程序头, 变量说明部分的知识)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程序更具有交互性, 使程序在用户输入的时候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 并能输出“245+658=903”的形式 (write语句的具体使用) 。学习了这些内容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减法程序, 乘法程序及除法程序 (整数除与实数除, 变量类型知识) 。

在上面的例子中, 笔者并没有安排大量的时间讲解语句和语法, 而把重点放在了算法设计思想的描述上。程序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学生比赛时遇到的问题肯定是以前没有看见过的, 此时他需要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算法设计的能力, 首先要训练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能力--即说出程序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再去学习如何用程序语言来实现算法。这样做可以避免初始阶段学生普遍对具体程序的畏难感,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实, 抓重点夯实知识基础

真实意义的无痛学习、速成是没有的, PASCAL语言功能强大, 博大精深, 要继续深入学习, 利用计算机解决更多的问题, 向更复杂的应用发起挑战, 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课外辅导的时间非常有限, 小学生的相关知识也非常有限,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选择地、不折不扣地加以细化, 切忌为了赶进度而吃“夹生饭”。需要补充细化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程序设计基本知识。

基础知识虽然枯燥, 但还是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掌握, 像一些基本的标准函数与标准过程, 如数学函数、顺序函数、处理字符的函数与过程等等, 需要通过实例讲清意义与用法;还有数组, 自定义数据类型、自定义函数与过程的使用等知识等, 这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 学生的知识根基不牢, 在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难免会顾此失彼, 甚至因为一些低级错误在简单应用中栽跟头。

2. 基础的数学知识。

程序设计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 而小学阶段所要求掌握的数学知识又相对较少, 如负数, 绝对值, 平方根、排列组合等内容小学阶段是没有安排学习的, 还有一些知识如质数、最大公约数等知识也要等高年级的时候才会学到。这些内容其实对参加辅导的这些所谓的“尖子生”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应该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补充。

3. 简单的算法知识。

“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解决问题主要靠算法, 根据宁波市的竞赛大纲, 小学组竞赛考核的算法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具体细化, 如数学类算法中应该包括数位分离, 不同进制的数相互转换, 高精度计算等, 排序类有冒泡、选择、插入等算法, 搜索类算法的有回溯等等。算法可以讲授, 而算法的运用却只能领悟, 对每个问题, 不同学生有不尽相同的算法, 教师不可能采用灌输的办法, 只能指导一个方向性的思路, 由学生独立编制完成。

三、巧, 勤练习提高解题技巧

练习不但是巩固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 还可以从中积累宝贵的解题经验, 初次参赛的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常常犯一些非技术性的低级错误导致失分。初赛的形式是笔试, 其中的程序阅读题和程序填空题以考核选手程序设计能力为主, 这两类题型的答题情况对初赛的成绩基本上起决定性的因素。程序阅读题的关键则是分析程序的结构, 揣摩程序段要实现的功能。常规的解题可以分为三大步骤:

1. 从头至尾通读程序, 揣摩程序的目的;

2. 给程序分段, 理清程序的结构和层次, 达到读懂程序的目的;

3. 跟踪主要变量的变化, 找出规律, 得到运行结果;

程序填空题答题的具体方法步骤和程序阅读题类似, 关键是读懂题目中的算法描述, 并能在程序中寻找相关的功能语句, 把一些没有实现的却在题目中有具体描述的语句先补充完整作为突破口, 再想一想每段程序的功能, 化整为零, 逐个完善。

复赛完全是上机编程, 计算机判分只认结果, 不认过程。记得笔者第一次带学生参加复赛, 就曾因为文件输入输出的问题, 导致全线零分。这种“残酷”的要求使得学生们必须通过严格的、一丝不苟的训练, 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思维完整性、严密性和正确的逻辑推理能力。可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四步工作:

1.审题:运用自编数据和测试数据按题目描述手动计算, 深入理解命题, 并理清输入输出的格式要求。切忌一上来题目都没有审清就在电脑上开工, 做到一半才发现照最初的思路的完全错误的。例如:求n!如果n<=6, 用标准整型也可以做, 但n再大一点的话, 就只能考虑用高精度数的处理了。

2.分析:在头脑中迅速搜索已经掌握的算法与知识, 快速与命题建立联系, 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写出算法梗概;在这一个阶段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 要好好利用草稿纸进行分析, 把思路理清晰, 避免出现一时“才思泉涌”, 半路却突然“断线”写不下去的情况。

3.完善:根据算法梗概, 逐段写出程序片断, 复杂的程序可以多用函数与过程来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在计算机里输入程序的时候要注意及时保存, 特别是算法改变的时候, 要保留一些不同版本的程序以备不时之需。

4. 测试:评分的唯一标准就是测试数据, 一道自己有把握, 有信心做好的题目一定要花大力气保证其正确性。先测试命题样例数据, 根据命题中的运算量及数据范围, 调整测试数据, 进一步完善程序。所选择的测试数据要考虑全面, 不能仅仅通过了样例测试数据或者一两组特殊的数据就沾沾自喜。

篇9: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当前的学科教学主要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教材进行。但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组建了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以“口算、速算”、“思维开发”、“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进展顺利,形成了以数学教研组为“中枢”,全体数学教师为“神经”,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为“细胞”的兴趣小组活动体系。本文在此就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结合我们的实践,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

数学兴趣小组辅导什么,这直接影响到数学兴趣组的可行性与生命力。那么,怎样确定数学兴趣小组的内容呢?从我的体会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可行的,而且与学生的后继学习不冲突,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极大的帮助。

1.扩充方程的知识。用方程来解决,这是学生升入中学后常用的思考方法,也是兴趣小组解决时间短,内容多的好方法。例如,数学兴趣小组中有很多典型问题,鸡兔同笼、盈亏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等,用方程解就很简单。在方程知识的扩充上,要重点合理安排:两边有未知数的方程,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不定方程等,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经常用到,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

2.培养数学化的能力。数学兴趣的趣味,往往体现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数学化,即如何从现象进行抽象,归纳出规律,整理出模型,这一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现在的很多数学题,就是要从简单的现象开始尝试、探索,然后总结、归纳规律,最后应用规律。这样的考题,学生刚开始时,往往很不适应,他们习惯于去寻找数量关系,其实这些题的数量关系极不明显。例如,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条线段,可以增加一个面,像这样,画两条线段可以增加几个面,画100条线段可以增加几个面?在数学化的能力中,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合理分类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表达式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数学建模的能力)。

3.数学趣味题。数学兴趣小组的很多题蕴含在有趣的故事中。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梅超风在孤岛上研究九宫格,其实就是数学上的数阵问题,像这样的趣味题还有很多,如算二十四点、牛顿问题、托尔斯泰做过的算术题等等,可以按年级进入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之中。

4.相关专题。在数学兴趣小组题中,有些题非常特殊,必须借有专门的知识和思路,这就是专题。在数学兴趣小组中,有哪些专题呢?第一,数列。数列知识学生从三年级就可以接触,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分成不同层次向学生介绍。第二,自定义运算。我们平时的运算顺序和法则都是规定的,便有时需要特殊规定运算法则,也用一些特殊的符号,这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三,编码。在现代生活中,编码经常使用,像商品条形码,身份证号码等,其中有很多的信息,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不仅激发思维,还提高学生的生活常识。

二、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策略

1.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要突出课后、梯队的特点。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始终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停掉国家课程的学习,这是本末倒置,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所谓数学兴趣小组,就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培养兴趣,发展能力,这就是课后梯队。要让数学兴趣小组确有成效,必须深入、细致、扎实,形成学校训练系列,是很有效的做法。一般来说,可以从三年开始进行训练,此时,可以适当多选一些学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采用流动制,每年的春季,可以组织全校性的数学比赛,让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获得成功,给他们的付出以回报。

2.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还可以采用点面结合。如果把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作为学校特色在面上推开,那么,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提高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实现差异教学,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形成班级学生对数学兴趣题研讨的良好氛围。面上的铺开,还可以利用周末业余学校的形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

数学竞赛集训队,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困难,给辅导老师宽松的舆论氛围,在辅导策略上,采用“讲一题、议一组、练一串”的方式,即把数学兴趣题按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分类,提高学生的能力。

篇10: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动总结

墩阔坦镇中心小学 2011-12-26

墩阔坦镇中心小学体育兴趣小组活

动总结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者、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贯彻这个方针,仅依靠学校第一课堂是无法全部做到的,这就必须辅之于第二课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提出了:中小学生应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开展素质教育,搞好兴趣小组是十分必要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人才应是复合型而不是单一的,是知识面广、动手力强而不是孤陋寡闻只会死读书的人,要培养新型人才,必须将第一课堂与兴趣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兴趣小组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即第一课堂以外的校内外的其他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是第一课堂的拓宽和延伸,是第一课堂重要的补充。在此方面我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以艺术教育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人人都合格,个个有特长”的目的。

现将我校的兴趣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1、我们根据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训练。

2、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学生的兴趣是可以激发和培养起来的,但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实验总结,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墩阔坦镇中心小学

篇11: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阅读是双语学习的核心环节,阅读的过程既是孩子们学双语、用双语、积累双语的过程,又是孩子们精神生长的过程,让我们紧扣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始,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积极开发和建设课外阅读教材和课程,着力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和习惯。

一、活动主题

“我看书,我读报;我成长,我快乐。”让小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爱读书,多读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的

以活动促进学生双语阅读的深入开展,努力发挥双语阅读的育人功效。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 彪

副组长:季自州

成员:吉明才

李成波

陈 福

王永明

柏汉群

四、实施办法

(一)班级活动

11月26日

一年级背诵《三字经》比赛

二年级背诵《弟子规》比赛

11月27日三、四年级背诵“古诗文”比赛(以学生手中的《古诗文诵读》为主)

11月28日五、六年级阅读知识竞赛

(二)学校活动

12月4日下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各年级相应项目的总决赛。

(三)活动组织

1.班级活动由各班语文教师利用班级活动当天的语文课,根据各年级的活动要求,自行组织,务必要注意学生参与率。学校将组织人员走进各班活动现场进行观摩。

2.班级活动时,一至四年级各班各选出一名选手、五至六年级各班各选出三名选手组队,准备参加学校总决赛。同时,班级要对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好及时记录,以作为双语阅读过程资料的一部分。

3.12月4日下午,学校将在多媒体教室举行双语阅读总决赛,比赛类型与班级初赛相同。比赛方式:

一、二年级比选手流利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的长短;

三、四年级比有感情而连续背诵古诗文篇数的多少;五六年级比赛阅读知识的竞答的正确率,竞答分必答和抢答两种类型。

4.附

班级活动观摩人员:一二年级——柏汉群及一二年级当堂没课的数学和其他副科老师;三四年级——吉明才及三四年级当堂没课的数学和其他副科老师;五六年级——王永明及五六年级当堂没课的数学和其他副科老师;

总决赛评委:王彪

季自州

吉明才

陈 福

王永明

柏汉群

吴海飞

刘国清

陈爱华

篇12: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就结束了,为了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本学期共开设4个兴趣小组,分别是十字绣、剪纸、诵读、美术担任兴趣小组的老师分别是邢宝英、孟凡玲、刘慧娟、李宝芳四位老师。

一、制定好各个小组计划并及时上交。

在确定好人员与分组的基础上,在开学初制定好详实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并上交检查,计入教学管理积分。

二、召开小组辅导老师会议

召开兴趣小组会议,对本学期的目标任务作以强调并征求各位教师的意见,对如何上好指导课提出好的意见,并对学校的要求提出建议。

三、加强常规的管理

本学期兴趣课每节必查,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常规管理,作记录,纳入教学常规遵守考核中。对违反教学常规的教师将扣分,每次违规扣0.5分。

四、对上课记录的检查

各辅导老师,认真做好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对记录详实加分,记录不认真扣分。现各项记录已收缴上来,发现律动小组记录最认真、最详实。

五、对作品评比

本学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总结检查,分为期中一次,期末一次,组织教干对各组的作品数量和质量评比。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寄语鼓励和表扬。争取每学期开一次第二课堂作品展销会。并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我校知名度。存在不足:

1、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小组不及时到位,老师进课堂不及时,导致学生也不能及时到位,这个在下学期一定提醒老师注意。

2、教师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各项技能训练。

3、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让学生的成果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

只有对工作不断地反思,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使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地、健康地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特长以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校坚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陈家口中心小学

篇13: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疑为知之始”“读书贵在有疑”,可见质疑也是重要的文本解读方式。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钥匙,不仅可以取代教师的分析,而且帮助学生进一步抓住文章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 质疑“空白”之处

在空白处阅读,能读出什么呢?从空白处读懂文本中隐藏的“声”与“情”便是文本细读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中,出现了许多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但是文中却少有列宁怎么样地说,小男孩怎么样地说这样的语句。是作者少写了吗?我觉得作者少写得好!在这些空白的“( )地说”里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补白”呀!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在教学中,学生都不难体会到男孩说话时那股肯定的劲儿,但是列宁的话呢?我试着引导学生,这里列宁的问仅仅只是向小男孩确定灰雀会不会飞回来吗?显然不是,列宁听了男孩的话,是激动,是高兴,是喜出望外。

通过这一处的“补白”,学生体会到了问句不仅有疑问,还有人物的感情色彩——对灰雀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细读,把文本潜在的“不确定”和“空白”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朗读起来自然入情入境。

2. 质疑“细微”之处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在文本的细枝末节上多加留意,咀嚼语言,在语言的增减去留上反复琢磨,才能发掘内蕴。

相信很多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时,都会引导学生从“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这些词句体会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

在一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他身边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在解读文本时,我思考着:文中写售货员阿姨与小兵的对话用意何在?没有这部分的对话,文章和下面的衔接也不算突兀。其实,这正是文本值得细读的细微之处。

课堂上,我与学生对话时,我请学生反复读读小兵的话,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小兵的回答真简单,真干脆!”“小兵好像不愿意多说话!”“小兵看小汽车很专心,顾不上阿姨的问话!”

这样的细读,让男孩小兵非常喜爱小汽车的形象得以丰满,也让学生对“侧面描写”这样的写法有了自己的体验。

3. 质疑“寻常”之处

细读,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既要在细节处探查入微,还要在寻常处找发掘“不寻常”。

《咏柳》一诗中的名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多么形象的比喻啊!为什么偏偏就似剪刀,不似别的什么刀呢?在这里,寻常的“剪刀”就耐人寻味了。有的学生说,那剪刀是燕子的尾巴;有的学生说,剪刀才能“裁”出好看的叶子,其他的刀是“割”是“切”了;有的学生说,只有春姑娘灵巧的手才能拿好这把剪刀。细读一处“剪刀”,学生们能感受到这么多诗中所写的春日的美好。

细读之后,给学生留下形象、留下语言、留下情感,也落实了语文教学本体目标。

4. 质疑“矛盾”之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一课中: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这段文字中的矛盾之处忍不住让人质疑:一个拳头般大小的木雕怎么还用上“沉甸甸”这个词呢?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这一处的矛盾恰恰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最好理解。“沉甸甸”的是什么?沉甸甸的不是木雕小象墩,沉甸甸的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细读文本就应该在文本的矛盾处来深究,引导学生对这些“矛盾”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就能发现文本风景的绝美之境。

篇14: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双语儿童具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

据估计,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会说两种或更多种语言。但是,在双语背后有隐藏的益处吗?最近,一项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的研究揭示,双语儿童相较于单语儿童在心理控制的某些特定方面存在优势,并且随着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练习次数的增多,他们还将拥有更高的技能。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以39名双语儿童和43名单语儿童为受试者,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对受试者的词汇量发展情况进行测评。第一次测评是在受试儿童24个月大时,第二次测评则是在他们31个月大时。在第二次测评期间,研究者也对受试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和记忆技能进行测量,这主要是通过评估受试儿童在一系列任务(如冲突抑制任务,冲突抑制在此是指抑制一个已经习得并且形成习惯的规则的心理过程;延迟满足任务;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来实现的。

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在大多数方面的表现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冲突抑制任务中的表现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词汇量增加最多的双语儿童最为明显。简单而言,双语儿童的表现要显著优于单语儿童。对此,研究人员克里斯蒂娜·克里韦洛(Cristina Crivello)认为,语言间的转换奠定了双语者在冲突抑制任务中优势表现的基础,因为在冲突抑制任务中,儿童必须忽略某些特定的信息,如积木相对于木桶的大小,或者一个水果在另外一个水果里面的事实。这与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经历相类似,尽管第一语言的词语更容易说出来,但必须对此进行克制,要使用第二语言。

儿童多进行双语转换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技能

康考迪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同时也是本次研究人员之一的戴安·波林-杜波依斯(Diane Poulin-Dubois)认为,这种多语言之间的转换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词汇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双语者之所以能够在冲突任务中表现得更加优异,似乎是由于他们在不同语言表达之间转换经历的增加而增强了自身的认知灵活性和选择性注意能力。

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揭示儿童更多参与语言转换,从中受益更大。对于双语儿童来说,积累更多的“双式词”(指的是在两种语言中表示同一概念的成对词语),如“狗”——dog/chien(前一个是英语单词,后一个是法语单词),在冲突抑制任务中的表现会更好。

由于认知灵活性和选择性注意能力与问题解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康考迪亚大学的这项新研究为提高幼儿问题解决技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所得结果也可以为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技能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2/160203110936.htm

篇15:大有中心小学双语阅读兴趣小组活动

2014年秋季 黎菊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本学期开设了架子鼓兴趣小组。架子鼓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在训练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

1、掌握架子鼓的基本节奏,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敲打方法。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三、主要措施: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组法、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像教学、个别指导等。

四、训练时间

1.训练从2014年9月24日-2015年12月15日 2.每周一下午6:00至6:30

五、活动地点:音乐教室

六、活动内容具体安排:

1、自愿报名后,教师选拔乐感较好的同学加入小组。

2、练习基本节奏。3.加强节奏以及整体的训练。

4.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姿势方法不正确的同学。5.继续进行训练,整体提高训练水平。

活动总结: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下一篇:微笑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