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赏析

2024-05-05

论语经典赏析(通用8篇)

篇1:论语经典赏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从小就有志于学。学的内容一般认为是古代典籍,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为若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于学。三十而立。在《论语》中“立”的含义是“立于礼”的意思。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应该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四十不惑。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关键。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六十而耳顺。耳顺不是说耳朵没毛病,而是说能平等听取顺逆之言,平等心发起了。孔子五十岁通达天命是个分水岭,之后孔子“我”的执着的习气渐渐就减损,而能平等对待他人的顺逆之言。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孔子的修为已经相当纯熟,达到“思无邪”的境界,连坏的念头都没有了。

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学报告,其实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学经验,来表达与为政以德相关的几层含义:

其一,人人皆可成圣贤。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实上人们遵守社会礼法,能更好地通达天命,彻悟道体,成就道德学问。

其二,借以表明以德导民的效果,并不会限制人的自由。孔子三十而立——能融于社会礼法作一番事业,可见德政非但不影响人们建功立业,而且能帮助人们成就。到七十岁更是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极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其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政以德仍需要时间来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参考《傅佩荣解读论语》)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其过人之处,善于汲取他人的优点,努力完善自己,在行为与思想上希望能够与之持平甚至有超越,这是人不断进步,不断向上的内在动力。很多人不愿意向优于自己的人学习也不屑于向某些方面劣于自己的请教,总是闭门造车,不追随先哲的脚步,不追求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不是一种

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样,他人的失误与过错对自己而言同样需要反思和内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样是一种进步,不能讳疾忌医。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别人不了解我,不但不会减损我的才学与品德,反而促使我更努力进德修业。当然,我也可以循正当途径让别人认识我。我不了解别人,这才是大问题。年轻时,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长时,要提拔正直有为的后辈;若不知人,难免造成许多错误,悔之莫及。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孔子积极鼓励弟子从政,而从政的一个基本门路在于使别人了解自己。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德:古代有德治、礼治、法治的分别。德治的基础,主要在于帝王本身的高尚品德,因此帝王责任重大,而效果据说也十分理想,几乎像是无为而治了。事实上,德治与无为而治不同,但是为何天下自然而然归于太平?这是因为孔子对人性有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人性向善,所以百姓会自动回应德治的帝王。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人们的客观行为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治理国家时,暴力和强制手段只是治标却不是治本之道。为政者的德行是一种榜样的力量,使人们见贤思齐,从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受到良好的引导和感化,使每个人都知礼义廉耻,行为有格,这才是治世根本之道。同样,希望获得别国的尊重与青睐,仅仅靠武力和硬实力是不可以的,人的归顺必然是心的归顺,仅仅依靠行为上的归顺而不得人心,这种所谓的局面必然不能长久。相反,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昭然于世,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邻为善,用平等的地位和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国家,既不颐指气使也不奴颜婢膝,不卑不亢,和而不同,这样才能赢得人心,赢得真正的尊重。

5、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理想是人存于世上的一精神寄托,没有理想,人多一切活动可以说的都是盲目的,都是毫无计划的。古今中外,对于理想可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的话“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 ”,正是有希望在指引,安迪才能在经过20年冤屈囚禁生活后安然从肖申克监狱成功逃脱,开始崭新的人生。希望和人

生价值是理想是明确人之所以为人,何以为人的重要导师。孔子的这句话就是旨在强调理想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了解人生应该如何的理想。了解人生的价值何在,可以依此而行,死而无憾。这也是“守死善道”的意思。同时这句话也深刻反映着孔子的生死观,显示孔子知生也知死,而这种贯穿生死的道,无异于他一再强调的仁。孔子将人生的理想、对真理的追求都置于生死之上,可以说他的生命因为他的灵魂而闪光。相对于周围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孔子的这种态度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不少人认为只有获取知识拥有好的人生才是个人应该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也将之作为人生的理想,拥有这些只是为了活着,而孔子认为生命不是最终的归宿,而是一种媒介,人拥有生命就是为了明确自已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为了汲取更多的真理和学问,是为了传到授业解惑,是为了将仁爱之道普度众生。这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根本。这让我反思,作为大学生我的学习和探索的根本动因何在,是为了拥有一个好的人生还是为了汲取更多有用的东西来回报社会,创造生产力。

6、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在乎的是产业。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在乎的是利润。”君子与小人对举,可以看出小人是为了产业而忽略德行,并且为了利润而不惜破坏规范。反之,君子则以德行与规范为重。换言之,小人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君子则进到“人我互动”阶段,还须努力朝向“超越自我”阶段提升。德行与产业,规范和利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冲突的,如何取舍就是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了。是见利忘义还是恪守规范,是合法经营还是投机倒把,不仅仅实在古代,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是十分敏感的问题。众多资本家企业家在创业初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可以说,很多都是在违法经营、投机取巧的,可以说,这会使财富迅速膨胀和积累,但是却有违社会功德,更是违背自己良心的。

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敏捷有效。”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有失,人在言语上应该严谨,不应图一时口舌之快,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可以说,只有充分闪耀着智慧和思考的言论才是真正值得一说的,空洞的毫无价值和营养的话语只能谓之泛泛之谈,不经过深思熟虑贸然开口的人不是真正明智的人,是轻浮的,稳重有内涵的的人必然是字字珠玑,谨慎严谨,掷地有声。但是,在行为上,和发表言论是相反的。空洞的发表言论而观点,在付诸实践的时候却拖泥带水,这不是君子之道。真正的大哲行动总是和思想、言论是同步的,甚至要优先与思想。言必行行必果,行动敏捷有效,善于把握时机,注重实效这才是正确的行为之道。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 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这是孔子的教学态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向学生讲授真理不如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真理,掌握学的方法和兴趣,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进而来获得更多的真理。当然,学生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只会接受结果而不去思考,不能联系和发挥,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就是孔子所谓的朽木不可雕也,不是真心想要学习的,老师的教导也只能是对牛弹琴,徒劳无功,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也不愿再继续启发。做学问、学知识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普遍真理来探索更多未知的科学,通过自己的挖掘和探索,辅之以老师的教导和启发,而不是机械的等待老师的灌输,在接受知识的态度上,要把盲目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这才是作为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观。

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修养有成者,不论穷达顺逆,都因为走在人生正途上而充满自信与喜悦。无志之人,即使富贵,也会“患得患失”,何况处于困境时?

10、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是担任某一职位,就不去设想那个职位的业务。”这句话的哲理更适用于管理学的实际操作中。人们总是喜欢引用拿破仑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应该踏踏实实的把现实的工作做好,做出成就,而不是好高骛远,空想一些过高的目标。新进职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每天只是在想企业宏观政策的制定,战略规划的发展,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很不切实际的。每个人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分工,各司其事,各尽其职,才能使组织结构高效正常运转,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低层领导者如果职权混乱,交叉管理,组织机构必然是一团糟。巨人集团的败落就验证了孔子这句话的真理。身处软件开发的位置上却谋其他各种领域之政,盲目的搞多元性发展,结果必然是失败。古话说“隔行如隔山”,实际上也是在阐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孔子的这个观点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也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大学生,作为进入社会的过渡性角色,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学生,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周围有不少同学在盲目的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兼职和社会活动,基本没有时间学习,表面上来看是在积累社会经验,但是实际上却是失去了进行知识储备和积累的机会,再多的实践经验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依托必然是空中楼阁。因此,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学习还是重中之重。

【结束】:这是句话并不是最脍炙人口的,却都是对我有感悟的。这些感悟很多可能都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是不准确的,但也是我读完论语,学习了孔孟与儒家文化选修课的心得和体会,不妥之处还望老师雅正。

参考资料:《于丹论语心得》

《傅佩荣解读论语》

篇2:论语经典赏析

《论语》内容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了“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论语经典赏析》节选了《论语》经典语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语》,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礼仪文化,学会如何做一个正直的“君子”。例如,《论语》中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可以教会小学生们应

该如何成为君子,告诫他们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即君子应该是庄重而不骄傲的人,这句话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小学生接受;再者,《论语》中有许多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学习的篇章,其中最著名的一句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可以教会小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让小学生早早知道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最后,《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人生思考的哲学性话语,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了时间宝贵、来去匆匆的道理,教诲人们应该倍加珍惜时间。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从《论语》中挑选有价值的篇章让小学生来充分阅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还可以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

二○一六年三月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名丘,字仲尼。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贵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孔子是殷商的贵族后裔。

圣人降世

篇3:《论语》经典地位变化过程探析

一、《论语》在目录学著作中的著录情况

《论语》作为一个类目首次出现在目录学著作中, 应当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此后, 《论语》随着四部分类法的发展成型逐渐演变为经部的一个固定类目。

下表反映了历代代表性著作中《论语》类的著录情况。

*数据来源:《目录学视野下的<论语>变迁》

从上表可以总结出论语类目的变化一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 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 《论语》被归入“六艺略”中, 成为经学附庸。著作数量较少, “凡《论语》十二家, 二百二十九篇”。

第二, 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 时间跨越到北宋, 《论语》跻身于“经”部, 并且著录的作品数量增多, 说明汉至隋到北宋期间, 《论语》的地位明显上升。

第三, 以《直斋书录解题》为代表, 《论语》和《孟子》合并成一个新的类目“语孟类”, 这种分类方法一直延续到元代,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仍在沿用“语孟类”来著录有关《论语》《孟子》的著作。

第四, 以《文渊阁书目》为代表, 《论语》归入“四书类”之中, “四书类”成为经部一个重要类目, 至《四库全书》最终完善。

二、《论语》地位的变化情况

1、《论语》由“子”升“传”

《论语》在先秦时期成书之后, 只是诸子之一, 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占重要地位。直到汉初, 孝文帝立传记博士, 赵岐在《孟子注疏·孟子注疏题辞解》中称“汉兴……及孝文皇帝广游学之路, 天下众书往往稍出, 由是《论语》《孟子》《尔雅》《孝经》皆置博士……”《论语》由子上升为传。武帝时期确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策, 确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论语》未列入其中。建元五年 (公元前136年) ,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 罢废传记博士, 但是论语地位并未因此而降低, 因为当时规定五经之中可以专习一经, 也可以兼习, 但是必须先学习《论语》和《孝经》, 证明当时《论语》的地位不降反升。所以后来刘歆做《七略》将《论语》归入“六艺略”中, 班固做《汉书艺文志》效仿《七略》把《论语》归入“六艺略”, 附于五经之后, 但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 仁之表也;诗以正言, 义之用也;礼以明体, 明者著见, 故无训也;书以广听, 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 信之符也。五者, 盖五常之道, 相须而备, 而易为之原……”可见在当时“六艺略”的核心是“六经”, 而不是《论语》。《论语》是作为经典著作的附庸而存在的。

2、《论语》由“传”升“经”

到了东汉, 因倡导孝道, 在“五经”之外又加上《孝经》和《论语》, 形成了“七经”。随着孔子的日益神圣化, 与孔子有关的著作也日益受到推崇,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也讲到“《论语》为五经六艺之要, 如此管辖与夫喉衿也”。《论语》与五经产生了更加密切的关系。至东汉熹平年间 (公元172——公元178) , “熹平石经”中将《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于石碑上, 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校正经书文字。这是《论语》第一次跻身与“经”的行列。

3、《论语》地位的下降

《论语》经典地位在唐代有所变化, 唐代《诗》《书》《易》不作变动, 《礼》分作《周礼》《仪礼》和《礼记》, 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九经”, 《论语》未被列入。这种现象主要与唐代统治者尊道贬孔思想的影响有关。武德年间, 高宗尊周公为先圣, 孔子配享。而且李世民鉴于当时南北经学版本不一, 注释存在分歧, 命孔颖达等人正定《五经正义》没有《论语》。后来在房玄龄, 长孙无忌等人的呼吁下, 贞观十一年 (公元637年) , 尊孔子为“宣父”, 作庙于兖州。至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 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 伯。孔子地位有所上升, 《论语》也受到重视。《论语》和《孝经》至唐玄宗时已经成为明经科必考的科目。

4、《论语》经典地位的重新确立及上升

《论语》地位的明显上升出现在中晚唐时期。这一时期《论语》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出于尊孔崇儒, 反佛斗争的需要, 儒家经典得到重新审视。唐文宗太和年间, 在初唐“九经”的基础上加入《论语》《尔雅》《孝经》形成了晚唐的“十二经”。文宗开成二年 (公元837年) , 在长安国子临门前立石, 刻十二经作为世人传习考试的文字定本。即“开成石经”。王昶《金石萃编》中讲到:“《易》九石, 《书》十石, 《诗》十六石, 《周礼》十七石, 《仪礼》二十石, 《礼记》三十三石, 《春秋左传》六十七石, 《公羊传》, 六十七石, 《谷梁传》, 十六石, 《孝经》一石, 《论语》, 七石, 《尔雅》, 五石……”《论语》重新入经, 地位又恢复到了汉时的高度。

晚唐时期的“十二经”到了北宋, 又将《孟子》加入形成了“十三经”, 《论语》得以保留。但是同样是“经书”由于篇幅不同, 也划分出所谓的“等级”, 《论语》篇幅较短, 只被看做是“小经”, 成为“大经”的辅助读物。此时《论语》虽然跻身“十三经”, 但是其地位以及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与其他经典相比稍有逊色。

《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 是在南宋时期, 程朱理学的产生“为研究儒家经典特别是《论语》以及后来的四书培养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和坚实的学术支撑”《论语》受到了更加深刻的重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学家非朱熹莫属, 他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 连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并为之做“集注”, 影响深远。《论语》历史性的提升到了“大经”的地位。在“四书”中朱子也将《论语》定位为“根本”, 他说;“某要人先读《大学》, 以定期规模:次读《论语》, 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 以观其发微:次读《中庸》, 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四书”作为经学至尊, 地位得到了巩固。

《论语》研究在明清进入到鼎盛时期。例如明成祖命儒臣纂修《五经大全》, 《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 亲自撰序, 颁行天下。杨士奇《文渊阁书目》首先设立“四书类”专门收录研究“四书”的著作, 其中收录《论语》类著作32部, 135册, 《论语》和《孟子》类合著2部, 6册, “四书”类合著54部, 518册。清代继续明代《论语》研究的大势, 《四库总目经部四书类》收录了《论语》类著作162卷, 《论语》与《孟子》类合著本36卷, “四书”类合著1654卷。后来《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清代“四书类”著作1159卷, 其中清以前学者著作仅90卷。“四书”在明清时期已超越“十三经”中的其他经典著作处在了独尊地位。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归纳出《论语》发展的一个大致脉络:成书伊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从汉至初唐, 《论语》是作为一部解读经典的工具书, 即使到了晚唐《论语》正式入经, 似乎也只是一部“小经”, 《论语》在南宋上升至“大经”, 此后地位稳固, 明清时期成为独尊。伴随《论语》地位的变化, 儒家经典的范围似乎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改变:从先秦时期到汉初重视“五经”, 逐渐转向注重《孟子》《论语》等个人著作。反映出儒家学说的话语资料从重视客观的“经”书到重视“子”书的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1]董敏, 赵永泉.目录学视野下的《论语》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 2011 (1) .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3][唐]长孙无忌, 等.隋书经籍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5.

[4]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5]陶杰, 杨佳.从《论语》经典地位的变迁看儒学传统的继承[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3) .

[6]王昶.金石萃编 (卷109) ·续修四库全书 (第889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篇4:《论语》“色难”片段赏析

子夏问孝,子曰:“色①难。有事,弟子②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①色:和颜悦色,恭敬的态度。

②弟子:晚辈。

③馔(zhuàn):饮食。

【译文】

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怎样才算孝。孔子说:“孝,最难的是对待父母的态度。长辈有事情,晚辈能效劳;有了好的酒菜食物,能让年长的人先吃。仅仅这样,可以认为是孝吗?”

【赏析】

众所周知,帮长辈做活,有了好吃的先想到长辈,这是晚辈理应做到的,也是孝顺的一种体现。但是,在孔子看来,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在父母面前保持一种好态度,是困难的,也是“孝”中最重要的。

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在孝顺父母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件小事,看看陈毅是怎样孝顺母亲的吧!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一百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我们都知道,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陈毅元帅不仅为母亲洗了尿裤,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以关切的话语温暖并抚慰病中的母亲。

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我们对《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并不陌生,回家看看,并不是只给父母带回点钱,或者同情性地与父母吃一顿饭,最重要的还是要带给父母一份好心情。因此,一张和颜悦色的脸,就很重要了。当把自己的笑容长时间地留在父母心间,父母就会对你少一份担心和挂念。与此同时,父母就能常保一种欢愉的心情,也有益于父母的健康和长寿。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在生活当中,有些人动不动就跟父母甩脸子,认为父母可以包容我们。实际上,当你把难看的脸色表现给父母,把难听的话说给父母之后,你可曾想到他们的内心会多么痛苦?

篇5:《论语》赏析

一、《论语》简介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二、人物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年幼时的孔子就表现出聪明好学的劲头,20岁的时候已经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了,30岁左右已经很有名气,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文化知识。

孔子毕生致力于研究为政和为人之道,却一直郁郁不得志,知道50岁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小司空,后升为大司寇,兼管丞相实务。

后来,周游列国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然后一边开始讲学,一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校了《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公元前479年,孔子因承受不了得意门生都先他而去的打击去世。孔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自己的著作,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把他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整理记录下来,构成了我们读到的这部《论语》。

三、成长背景

孔子生活在距今天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鲁国人,祖先曾经是宋国的贵族。在孔子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孔子童年时代的生活是十分艰辛的,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管理牛羊和仓库。但他一直具有普通人难以具备的素质,那就是:对知识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对自己所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坚定信念,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的顽强毅力。这三种素质使他从同时代人中脱颖而出,在思想与学识方面逐渐达到顶峰。

四、篇章结构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为政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yì)第三(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里仁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yě)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hǎn)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乡党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阳货第十七(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五、主要思想

1.修养

孔子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塑造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认为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这样的人就接近于仁德;实行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这五种美德就可算是仁。个人要通过学习,用礼约束自己行为,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仁德的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是孔子一种人格上的追求。君子重视仁德修养,重义避利,追求道义,随时严格律己。2.为政

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深感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因而倡导以尧、舜、禹、文王为榜样,以礼乐教化百姓,勤政爱民。“道之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学习

孔子鼓励温故而知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双行的重要性;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的谦虚学习态度,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这些都是孔子所倡导的学习态度和方法。4.教育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用诗、礼、易、乐、春秋来教化学生。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从而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六、名段选读

1.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指人有知耻之心,且能自我检点而恪守正道。2.不患无位

《论语·里仁》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与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3.君子喻于义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4.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5.富贵浮云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七、专家点评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得意味深长。”

——北宋理学家程颐

“读此书后,方知我辈不成人!不成人!……若灭若没,若断若续,斑斑驳驳,如商彝,如周鼎,古色淋漓照人,可爱,可诵。”

——明代思想家李贽(zhì)

篇6:论语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谈吐,办事,外表和爱好都要庄重,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过则改)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哈哈~和谐社会的最早出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经典语录啊,我刚好夹在学和立之间,无所从而无所不从,无奈)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是在于养活长者,在于敬,精神物质都要有嘛)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看人要通过他的行为的原因,人生经历,和目前思想,综合考量,就能和好的把握一个人内在)

子曰:“君子不器。”(做人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能只有一门专业,艺不压身)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再说,这样有时候效果比较好)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以利益为基础形成的团体在危难之时不可寄托)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好心做坏事不要太自责,否则对以后发展不利)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凡事不要绝对的反对或支持,要妥协变通)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义间见真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离家太远)

子曰:“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交友的数量和程度都要把握好)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哈哈~论语中唯一的笑话,翻成白话就是,孔子说:“现在工作真不好找,不如弄个小木筏带你出海冒险去。”本是句发牢骚的玩笑话,可偏偏大憨人子路异常激动,觉得老师肯把自己带在身边是对自己的器重,马上双手加双脚赞成。孔子心想,丫还真是个傻帽,又不想当面说,就接着调侃:“不错,你比我勇敢,可是材料不好找,所以不去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事情只要再想一次就好,想太多容易患得患失)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阳奉阴违,背后捅刀子的人最危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乐观,不要轻易接近那些满腹怨恨的人)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管不了的事不要管)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人不如求己,但不可绝对化)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交友要交正直、诚信和博学的人,不可深交善于钻营,花言巧语和谎言高超的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极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实任何时候都要戒这三样,色、单纯的争斗和贪)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进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仅小人如此,自己的女人还是要多在一起)

精编论语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摘抄: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赏析:

这一句,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修行仁德。当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付出全力,这是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所以我们做每件事都要认真严肃。我们还要宽容的对待周围的人、物、事。我们还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赏析:

这句话,我看出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觉得一个国家可以丢掉任何东西,但是有一件不能丢掉。那就是人民的信任。我觉得孔子的这句话不对。要是我,宁可丢掉军备和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也能不丢掉食物。当没有食物时,百姓们都没有饭吃,民不聊生,更不会对政府有信心。所以我觉得不对。

摘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赏析:

篇7:《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篇8:论语经典赏析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在家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 在外代表家庭注意行为, 慎言慎行, 讲究信用, 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博爱众人, 亲近有仁德的人, 向他学习, 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 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此处孔子的“孝”不仅仅局限于血肉亲情之间, 更上升到一种超自然非血缘关系的领域, 这是一个大同社会所理想中的“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让我想到在现今充满诱惑的时代, 不少痛人心扉的现象仍历历不忘。早前报道的“七旬老人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拾荒”的赫赫大字触目惊心, 相比几千年前的生活, 我们如今的生活已是“富足”, 却将养大的父母拒之门外, 还如何向古人学习对待其他人的父母想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呢?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在孔子以前的时代, “孝”主要是“能养”, 即能奉养父母双亲, 即衣食无忧, 居住有处。但在孔子看来, 物质的供养并不是孝的要义, 人对家用的犬马及宠物也能养活, 但决不能说人对犬马宠物行孝。故孔子认为人对父母的孝关键在于“敬”, 即对于父母的尊敬的态度。态度成了孔子所理解的孝的本质。

放眼现在, 因为实行一胎制, 每个家庭只能要一个孩子, 孩子就如同全家人手掌心的明珠, 捧在手心怕掉了, 含在口里怕化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六个大人就这么围着一个小太阳转。孩子过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生活, 稍不满意便发脾气, 毫无长幼之分。长大成人, 虽赡养老人, 但仍是一副骄傲的小皇帝模样, 毫无尊敬之意, 虽有尽义务, 却非行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认为, 供养父母并非最难的事, 有事身服其劳也不是最难的, 难在对父母的态度总能容色和愉、言辞温恭。由此可见, 孔子所理解的孝, 不仅是事奉父母的行为, 同时是一种内心的关怀, 体现在面对父母的面色和态度上, 因为脸色既是呈现给父母的直接交流, 也是内心真实态度的直接体现。

如何让做到让父母内心愉悦, 如何关心到父母的内心。其实这不难去了解。因为我们就是父母的担忧, 我们就是父母内心的牵挂。应该了解父母的忧患, 如孩子的学业、事业、家庭、生子等问题, 应该对父母如实禀报, 并时时与父母谈心, 让父母知道我们内心的想法, 知道我们自己有自己的计划并在努力付诸实践, 可免去父母的担忧。

《论语》中表达与之相似的意义的还有以下两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从以上三则可看出行孝之人不仅要在行为上赡养父母, 让父母老有所养, 还要在内心上关心父母的情感。由此可见, 行孝之人只要满怀对父母的关心与爱, 便是孝, 不限时间空间。孔子强调的孝不仅是行孝, 而是孝的人的内心状态, 体现了孔子注重内心德性。

在《论语》中, 孝分两种, 一种是平凡老百姓的“孝”, 如上面所说“弟子入则孝”, 是把孝界定为家庭生活的德行, 这主要是对青少年而言。另一种是贵族社会的“孝”, 其社会意义更为广泛。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 樊迟为孔子驾车时, 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 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 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此处“无违”应是不违背礼的意思。有学者认为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贤而好礼, 所以孔子认为只要他能做到不违其父之志向行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由此阐发出来的教育意义就不能这样解释。因为不一定所有的父亲的言行都合礼, 所以子女应该有度, 应该以不违背礼为孝, 此处礼指的是规范和准则。

子曰:“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 (子女尚无权独立行动) , 要观察学习父亲的志向, 父亲去世后能否继承父亲为人处世的原则, 不该变父亲制定的政策政令。能否继承父亲遗志在古代是关系到父系宗法贵族发展生存的大事。所以孔子认为贵族社会中的孝比平民百姓的“孝”更多了一层, 那就是继承父辈遗志, 光宗耀祖。

但这其实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为一味强调沿袭父辈的规章制度, 将后代子孙限制于条条框框之内, 历史在演变, 社会在发展, 从几千年前的农耕文明到现在的工业文明, 很多思想都因为现实环境不同而遭遇“水土不服”, 不能死板地恪守教条, 应该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吸收现代文明有益成分, 去除其中的糟粕, 结合传统, 创造特色的发展道路。

《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流传下来的重要思想著作, 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作为龙的传人, 作为祖国未来的当家人, 应当认真研读, 学习孔子的学术精神, 鞭策自己做一个更优异的人。

参考文献

上一篇:美丽的校园春景作文下一篇:学生学业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