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2024-04-26

财务部负责人责任(精选8篇)

篇1: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第一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财务、税收法律、法规,掌握地方税务机关相关条例、规定。针对税法的调整及时起草文件贯彻、宣传到公司各部门。

第二条负责财务部全面管理工作,对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条负责保管公司所有销售数据和人员工资数据,禁止外泄、跨部门和无关人员查阅。对部门员工操作分析销售数据时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正确核算公司的收入、成本、损益情况,编制公司财务决算报告,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五条对公司长期、短期投资及资本运营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六条协调好公司与各金融机构、税务部门的关系。

第七条负责与各部、室、项目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配合。

第八条负责公司财务印鉴、财务票据的保管、使用等管理工作,对公司各项目部银行帐户的合法使用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负责公司各类费用开支的控制和审核工作。

第十条负责各业务部门所需报表的编制、报送工作。

篇2: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财务部门负责人

一、职务

1.在厂长和总会计师领导下,负责全厂资金调配、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企业经济核算和分析工作,并反映其成效。

2.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财经纪律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遵守国家政策、法令。保证国家、工厂利益不受侵犯。

3.根据工厂生产经营综合计划编制全厂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和成本计划,并加强管理,促进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确保按期组织税利上缴,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4.组织制订储备、生产、成品资金定额,严格费用开支,加强成本管理,搞好经济活动分析,搜集、整理、积累历年各项原始资料,指导车间经济核算工作,促进工厂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5.负责企业资金管理,监督其增减变动,负责盘盈、盘亏、报废清理、货款结算、催收和处理等工作。做到情况清楚,手续完备,数据准确,处理及时。

6.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搜集整理价格资料,负责制订厂内劳务、产成品、半成品、物资等的计划价格,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车间对材料、产品正确计价和销售。

7.负责财务历史资料、文件、凭证、报表的整理、搜集和立卷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手续报请销毁。

8.负责对全厂重要经济合同的审查会签。并监督经济合同的执行,确保工厂利益不受损害。

9.负责组织起草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

10.根据工厂方针目标展开要求,负责本科方针目标的展开、检查、诊断和落实工作。11.负责完成厂商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篇3: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

(一) 财务预算责任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具体情况, 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财务预算, 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与科学管理。包括:是否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及时编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 (部门预算) ;校内各部门预算指标的审批、调整等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各项收入是否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收入预算是否积极稳妥;支出预算是否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有无赤字预算的情况。

(二) 财务核算责任

会计基础工作是否符合规范, 财务核算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包括: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 是否在学校财务账户内统一核算, 有无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各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 是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是否取得了合法的会计凭证并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有无超预算支出和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等问题;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 核算是否合规, 有无挪用、挤占等情况;各项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是否先提后用, 专款专用, 并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各类结余计算是否正确, 是否按规定进行分配;应收及暂付、应付及暂存等往来款项的结算、清理是否及时, 有无利用往来款账户挂账隐瞒收入或直接列收列支等问题;代管款项的核算是否合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是否完整, 会计档案管理是否符合制度;年度决算和财务报告的有关内容是否完整、真实、合法, 有无隐瞒、遗漏或弄虚作假等情况。

(三) 内部控制责任

学校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及财务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合法、恰当、有效;财务处是否依照有关规章制度对全校各项财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能否有效贯彻学校的有关财务决策, 对学校签订的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是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各项收入, 各项收费是否符合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票据使用是否合法、规范;现金和各种存款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是否合规, 有无出借银行账户、公款私存的情况;票据、支票和印章管理是否符合规定;融资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手续是否完备, 是否制定严格的贷款资金管理制度与办法, 是否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各项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合理, 有无遗留的经济纠纷等问题;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财产清查, 账账、账卡、账实是否相符;本部门管理的资产是否安全、完整。

(四) 廉洁自律责任

在履行岗位职责时是否廉洁自律, 是否在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 是否接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是否弄虚作假、虚报浮夸, 造成经济损失, 职务消费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一) 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是能够用数量标准来衡量的指标, 包括通用指标和个性指标。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 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 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来设置特定指标。

一是通用指标。通用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广泛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指标。主要评价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共性方面, 包括年平均收入预算完成率、年平均支出预算完成率、累计收入负债率、年平均债务依存度和年平均招待费支出比率五项指标。

(1) 年平均收入预算完成率。该指标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各年度财务收入计划完成情况, 是任期内各年收入预算完成率的算术平均数, 能够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在组织财务收入方面的业绩和努力程度, 同时能说明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收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程度。计算公式:年收入预算完成率= (年度实际收入÷年度收入预算) ×100%。

(2) 年平均支出预算完成率。该指标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各年度财务支出计划完成情况, 是任期内各年支出预算完成率的算术平均数, 体现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在执行支出预算方面的业绩, 以及为保证行政、教学、科研和其他活动正常进行及事业发展投入资金与控制支出的能力, 同时也说明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支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程度。计算公式:支出预算完成率= (年度实际支出÷年度支出预算) ×100%。

(3) 累计收入负债率。该指标反映高校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偿债能力, 能够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承受财务风险的程度, 如果累计收入负债率过高, 则财务风险增大, 将对学校的事业发展形成威胁。计算公式:累计收入负债率=任期到期年末累计对外负债总额÷任期到期年内学校经费总收入×100%。

(4) 年平均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等于高校当年贷款额除以当年总支出, 是任期内各年债务依存度的算术平均数, 能够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支出对举债的依赖程度, 以及是否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情况。

(5) 年平均招待费支出比率。该指标是高校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部门各年招待费支出比率的算术平均数, 能够评价高校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部门招待费支出情况, 衡量财务部门按规定范围、标准从事公务接待活动以及廉洁自律的程度。年招待费支出比率=学校财务部门年招待费支出÷财务部门年总支出×100%。

二是绩效指标。主要评价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的个性方面, 是衡量每个评价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 包括年平均学校经费自给率、年平均学校人员支出比率、年平均学校公用支出比率、年平均生均事业支出、年平均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比率、学校基本建设资金贷款率和学校基本建设资金自筹率八项指标。

(1) 年平均学校经费自给率。该指标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各年除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以外的非偿还性资金与经常性支出的比率, 是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各年学校经费自给率的算术平均数, 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组织收入、满足学校经常性支出的努力程度。计算公式:年学校经费自给率= (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 (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100%。

(2) 年平均学校人员支出比率。该指标是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各年学校对人员支出总额与事业支出总额的比率, 是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各年学校人员支出比率的算术平均数, 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年学校人员支出比率= (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事业支出×100%。

(3) 年平均学校公用支出比率。该指标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各年学校公用支出总额与事业支出总额的比率, 是任期内各年学校公用支出比率的算术平均数, 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年学校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4) 年平均生均事业支出。该指标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各年事业支出总额与折合后的各类在校学生平均人数的比例, 年平均生均事业支出和年平均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分别是任期内各年生均事业支出、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的算术平均数, 可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生均年培养成本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年生均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在校生平均人数×100%, 年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 (本年生均事业支出-上年生均事业支出) ÷上年生均事业支出×100%。

(5) 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比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 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率指年度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的总和占当年学费总收入的比率, 计算公式: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比率= (年度四项经费合计值÷年度学费总收入) ×100%, 合格标准是不低于25%。在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对四项教学经费的保障程度时, 除了运用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比率指标外, 还应关注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是否保持了持续增长趋势, 是否为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资金保障。

(6) 学校基本建设资金贷款率。该指标是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基本建设贷款总额与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额的比率, 能够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基本建设资金贷款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基本建设资金贷款率= (任期内基本建设贷款总额÷任期内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额) ×100%, “任期内基本建设贷款总额”是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获得基本建设贷款的总和;“任期内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额”是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基本建设资金总额。

(7) 学校基本建设资金自筹率。该指标是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基本建设自筹资金总额与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额的比率, 能从另一个侧面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基本建设资金来源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基本建设资金自筹率= (任期内基本建设自筹资金总额÷任期内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额) ×100%, “任期内基本建设自筹资金总额”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总额;“任期内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总额”指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基本建设资金总额。

三是修正指标。主要评价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洁自律的状况, 是对通用指标、绩效指标的修正和完善, 包括年平均职务消费指标、违纪违规资金总额和损失浪费总额三项指标。

(1) 年平均职务消费指标。该指标是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内履行职务而发生的各项开支的年平均额。职务消费主要包括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出差、会务、通讯、办公等费用支出。年平均职务消费指标能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廉洁自律的状况。

(2) 违纪违规资金总额。该指标是指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内单位和个人违反财经法规的资金总额, 包括违规变更预算、虚增财务收支、虚列财务支出、截留挤占挪用、少计少缴税金等发生的金额。反映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内单位和个人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违纪违规资金总额越高, 说明单位和个人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行为越差。

(3) 损失浪费总额。该指标是指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内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投资、借款及担保等行为造成的损失浪费金额。

(二) 定性指标

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 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定性指标是用于评价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部控制、财务收支、资源配置状况以及资产安全完整状况等非计量因素, 将无法计量却反映了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某方面状况的潜在因素纳入评价范围, 通过分析判断, 验证定量指标评价结果, 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主要由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财务收支真实性、财务收支合法性和资产安全完整率5项非定量指标构成。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 该指标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 可从内部控制健全性的角度, 说明财务负责人履行经济管理职责的情况。计算公式: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 (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审计调查问卷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 ×100%。单项审计评价可分为内部控制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层次。若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高于90%, 没有遗漏关键控制点, 认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若介于60%~90%之间, 认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若小于60%, 或者该比例虽然较高, 但关键控制点有遗漏的, 可认定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 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本单位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可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角度, 说明财务负责人履行经济管理职责的情况。计算公式: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 (实际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 ×100%。单项审计评价可分为有效执行、部分有效执行与无效执行三个层次。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为100%, 认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大于60%, 认定内部控制制度部分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小于60%, 认定内部控制制度无效执行。

三是财务收支真实性, 主要根据高校财务部门提供的账、证、表反映的财务收支数据与审计组实施审计后认定的数据进行比较来确认, 是评价财务负责人任期内学校财务收支是否真实的一项重要指标。单项审计评价可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能真实地反映财务收支状况三个层次。凡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证、表数据与审计认定的数据相符或差错在5%以内的, 认定其会计资料真实地反映了财务负责人任期财务收支状况;凡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证、表数据与审计认定的数据基本相符 (差错在5%~10%之间) 的, 认定其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地反映了财务负责人任期财务收支状况;凡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证、表数据与审计认定的数据有较大差距 (差错在10%以上) 的, 应认定其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地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财务收支状况。

四是财务收支合法性, 主要根据审计组实施审计后是否发现财务负责人个人及其任期内学校存在财务收支违规违纪事实来确认, 是评价其任期内学校财务收支是否合法的一项重要指标。单项审计评价可分为符合、基本符合、违反、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四个层次。凡在财务收支方面未发现违规违纪事实的, 可认定为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收支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凡在财务收支方面有违规违纪事实的, 违纪违规资金比率在5%以内, 情节轻微的, 可认定为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收支基本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 但对违规违纪事实要披露;凡财务收支方面有违规违纪事实的, 违纪违规资金比率在5%~10%之间, 情节较轻的, 应认定为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收支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凡财务收支方面有违规违纪事实的, 违纪违规资金比率在10%以上, 或金额虽然不大, 但存在私设小金库、账外账问题, 有重大违纪案件的, 应认定为财务负责人任期内财务收支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

五是资产安全完整率, 反映财务负责人任期内本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情况, 能评价财务负责人对资产管理控制的有效性, 计算公式:任期内资产安全完整率=任期到期年末资产盘点数÷任期到期年末资产账面数×100%。单项审计评价可分为资产安全完整、资产基本安全完整与资产不够安全完整三个层次。若资产安全完整率为100%, 认定资产安全完整;资产安全完整率大于95%, 认定资产基本安全完整;资产安全完整率小于95%, 认定资产不够安全完整。在进行审计评价时, 既要对每个定性指标的执行结果作出单项审计评价, 又要将其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 对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综合审计评价。如果认定财务负责人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无效执行、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地反映财务收支状况、财务收支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或财务收支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资产不够安全完整, 则综合审计评价为不称职, 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相关线索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一) 评价分值计算步骤

首先, 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 按上述内容构建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其次, 根据第二层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对比, 确定指标的得分, 分值填入第 (4) 栏。再次,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两个层次各个指标的权重, 并将指标权重分别填入第 (2) 和 (5) 栏。第四, 计算第一层指标分值, 第一层指标分值 (6) =∑ (4) × (5) 。最后, 计算审计综合评价总分值, (7) =∑ (6) 。

(二) 综合评价

根据计算结果的分值, 确定审计评价对象高校财务负责人最后达到的等次, 具体见表2。高校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分值为87.58, 对照上述审计评价结果表可知, 该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为称职, 但该高校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指标为优秀, 廉洁自律指标却为基本称职。因此, 利用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平衡计分卡, 不仅能评价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总体履行情况的等次, 而且能评价第一层指标履行情况的等次, 使审计评价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风鸣、时现:《经济责任审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刘世林、牛玉韬:《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第12期。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 《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4]李留浩:《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分级模块化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第1期。

[5]Zhang Fa.Economic Accountability Audit by Internal Auditing Departments,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1997.

篇4: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强化领导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促进领导人员履职与廉洁。而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化与延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给予一定重视。

一、财务负责人概述

在我国法规中并没有对财务负责人的概念予以直接界定。在有关法规中规定,总会计师属于企业财务负责人,由此可知,在企业领导班子中,承担财务工作的人员就是财务负责人。一般认为,这是财务负责人的狭义概念,与人们的理解相差不大。

从广义概念角度来说,企业领导、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均属于财务负责人。针对经济责任而言,企业领导需要承担首要责任,主要包括经营责任、管理责任、财经法纪责任、财务责任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使得企业领导无法全面承担经济责任,为此,需要进行逐层分割,逐渐形成第二责任主体,也就是总会计师与财务部门负责人。由此可知,广义角度的财务负责人属于群体概念,非个体概念。

二、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概述

因为经济责任是由逐层分割产生的,所以,“三层次”财务负责人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也是逐层递减的,也就是说,企业领导承担的经济责任是最大的,财务部门承担的经济责任是最小的。通常情况下,承担的经济责任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割权利的大小。

通常而言,企业领导的财务权利主要为财务制度制定权、财务管理权、财务事项决策权等。在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管理需求、分工授权要求、工作能力及工作精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企业领导下放部分财务权限,如次要财务事项决策权等。总而言之,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指的就是企业领导、总会计师、财务部分负责人在任期间,对其拥有财产权限相适应的经济责任。

三、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1.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计

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企业领导需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负责。此项责任就是“领导责任”。在财务工作中,总会计师作为分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作为信息提供人,也需要对会计信息真实性予以负责,从而全面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对财务指标完成状态的审计

财务指标指的就是财务负责人根据目标责任制要求,完成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可以直接体现财务负责人的财务责任。由于企业财务指标比较多,为了便于审计,财务指标主要为涉及省企业对所属单位业绩考核的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3.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在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中,明确指出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是总会计师的职责。而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财务部门负责人一定要积极参与,并且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过程中,企业领导需要承担领导责任。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主要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审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审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的审计;等等。

4.对重大财务决策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审计

重大经营决策指的就是企业领导在任期间做出的、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主要包括重大投资、担保、企业改制等决策行为。在重大经营决策中,和财务有关的一些重大决策属于重大财务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审计内容就是判断重大财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然而由于总会计师在重大财务决策中有着一定的建议权、监管权、决策权。所以,重大财务决策也是财务部门的审计工作。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主要为:对决策程序合理性予以审计;对决策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予以审计;对决策过程民主性予以审计;对决策风险控制予以审计等等。

5.对财务机构与财务人员管理的审计

对财务工作岗位人员的权限与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全面落实,从而满足会计组织有序、高效运行的要求。在此项审计工作中,其内容主要有:会计岗位设置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审计;会计人员招聘、培训、离职等充分性与合理性的审计。

6.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审计

在有关规章制度中,明确指出企业领导需要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同时,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项审计工作中,其内容主要有:会计凭证审计;报表填制;账簿审计;报表编制;会计管理规范性审计;会计监督规范性审计等等。

7.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审计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与工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企业领导均要兼任预算管理部门的主任;通常将预算管理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总会计师与财务部门负责人均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主要内容为:预算编制审计;预算执行与控制审计;预算分析审计;预算调整审计等等。

8.对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的审计

财务风险指的就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财务结果不相符,导致企业遭受一些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企业财务工作中,财务风险贯穿始终,在企业财务中可以充分反映各种风险因素。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主要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率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等。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主要为: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审计;财务风险识别与确认审计;企业经营目标审计等等。

9.对财务综合能力变化的审计

企业各种能力在财务方面的体现,称之为财务综合能力。一般而言,偿债能力、生产能力、盈利能力等均属于财务能力范畴。通过对财务部分负责人上任前后财务能力变化的评估,可以对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履行状况予以客观体现,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主要内容为:偿债能力指标审计;生产能力指标审计;盈利能力指标审计等等。

10.对内外财务关系管理的审计

财务关系指的就是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企业和投资人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债权人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员工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客户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政府间的财务关系;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财务关系十分复杂,要想保证各种财务关系得到合理处理,就要明确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主要内容为:企业是否可以有效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实现各方利益人员的和谐共处,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

除了以上审计内容之外,还要对企业遵纪守法情况、财务负责人遵纪守法情况予以审计,从而保证相关工作能够合理、合法的展开,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候,也要重视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尽可能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对不同人员的经济责任予以全面确定,尽量削弱审计风险,增强审计工作的全面落实;加强对过程与成果的研究,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参考。鉴于此项研究还处在探讨与摸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莉萍,卜祥磊.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1(15):67-71.

[2] 徐韵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基于企业财务目标的视角[J].商情,2011(39):13-13.

[3] 殷全新.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0):151-153.

作者姓名:

篇5: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一、职务

第一条在厂长和总会计师领导下,负责全厂资金调配、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进行企业经济核算和分析工作,并反映其成效。

第二条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财经纪律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遵守国家政策、法令,保证国家、工厂利益不受侵犯。

第三条根据工厂生产经营综合计划编制全厂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和成本计划,并加强管理,促进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确保按期组织税利上缴,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组织制订储备、生产、成品资金定额,严格费用开支,加强成本管理,搞好经济活动分析,搜集、整理、积累历年各项原始资料,指导车间经济核算工作,促进工厂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第五条负责财务历史资料、文件、凭证、报表的整理、搜集和立卷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手续报请销毁。

第六条负责对全厂重要经济合同的审查会签。

第七条负责组织起草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

第八条根据工厂管理目标要求,负责本财务目标的制定分解、检查和落实工作。

二、职权

第九条对厂内各项基金和费用的使用有检查、监督权。有权根据工厂生产经营情况发生的变化,对资金、费用的使用提出调整方案。1

第十条对违反国家政策、财经制度、财经纪律的收、支款项有权劝阻、制止和向上级反映。

第十一条有权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并向各部门索取有关资料和报表。

第十二条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年、季、月度财务成本计划所需的各种有关资料。

三、责任

第十三条对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令政策、制度不严或处理财会业务不当,造成违章、罚款、浪费等现象负责。

第十四条对由于资金计划不周、管理不善、监督不严、影响生产工作负责。

第十五条对不及时清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款、在途资金等账户造成损失负责。

篇6:财务部负责人职责

2.监督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在公司的执行情况,解决问题,反馈问题;

3.熟悉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向公司管理层提供各项财务报告和必要的财务分析;

篇7: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

编 号:A.A3—003 实施日期:2016年8月10日 签 发 人:(签字)

(公章)

*********有限公司

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度........................................................3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度............................................................4

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

总经理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三)确定符合条件的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四)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本单位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

(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使用的规定;

(六)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七)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八)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九)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度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二)制定本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三)根据公司全年安全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全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指数下达到各个目标及人员、并负责督促分解目标的完成和考核;

(四)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

(五)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六)负责对运输事故现场协调处理、调查、报告及提出处理建议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

(八)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九)开展生产安全大监督、检查、考核、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救援和演练;

(十)做好安全生产统计与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建立工作;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单位规定的其他职责。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当好安全经理的助手和参谋。

(二)协助安全经理制订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查落实情况。

(三)做好新聘从业人员及公司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四)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开展专业性、季节性与节假日的安全工作检查,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督促及时整改。做好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工作。督促与检查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认真做好安全台帐资料记录和归档。

(五)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上报等工作,认真执行“四不放过”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

(六)参与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负责事故抢救工作。

(七)负责各类安全装置、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管理。

(八)实施车辆动态监控以及安全统计和安全管理档案建立。

篇8:财务部负责人责任

1 开展村居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村居审计,是指涉及村居的各项审计工作。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民生、支农资金的审计力度,一是接受当地政府的委托开展部分村居村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二是对涉及农村的财政资金和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 三购买社会服务,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实行财务自我管理的村居开展审计; 四是与纪委、民政部门、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及财务资产检查。此外各级政府或职能部门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参加相关程序,针对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开展经常性的日常审计和调查。各村居民主理财小组也参与部分内部监督工作。

1. 1 开展村居审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促进基层负责人干事创业

村居组织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基层,村居干部处在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基层,其能否正确履行职责,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开展农村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任期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审计,合理界定责任,公正进行评价,促使村居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完成任期目标,做到既能 “干净做事”,又能 “干成事”。通过村居审计,有效监督检查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完成情况,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效益的发挥情况,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1. 2 开展村居审计,是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要求,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近年来随着村集体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加上国家惠农强民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村委会可掌控管理和使用分配的资金、资源逐步扩大,村居资产、资源和财务管理情况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事情。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经济利益分配不公、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工作不透明等是造成村居干群矛盾纠纷的主要根源,影响基层稳定。开展村居审计时,将经济纠纷问题作为审计重点,有助于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避免引起不稳定因素。

1. 3 开展村居审计,是保证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根本途径

目前,各项政策向农村基层地区倾斜,农村的 “钱袋子”越来越鼓起来了,一些村居干部思想意识不到位、法纪意识淡漠,贯彻惠民政策打折扣,存在各种挤占挪用、乱支乱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意见》要求,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加强 “三农”资金审计。通过对各项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发现、揭露和纠正公共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定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促进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1. 4 开展村居审计,是有效避免集体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多数村财务实行 “村账镇管”,只代不管,资产处置不规范,部分资产权属不清,较大数额开支未经多人会签或经会议研究决定,负责人一人签字报销、白条支出,账外收支等现象屡禁不止。集体资产被侵吞、流失情况依然存在。通过村居审计,能发现问题,促进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2 目前村居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村财镇管”制度有缺陷。以南陵县为例,全县共有157 个村及10 个村委会,村居主要负责人200 余人。自2010 年9 月份起各乡镇成立了 “三资代理中心”,对乡镇所辖村委会集体的资金、资产及资源等按照 “六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但 “三资代理中心”的成员多数为财政所或其他非财务人员担任,对村级事务不可能全程参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 “代账会计”。仅凭该中心自己记账、核算,又自己监督、管理,就显得势单力薄,顾此失彼,特别是当前农村常住人口大量流出,留下的多为老人,他们对村级事务关心较少,这样便失去了群众监督的基础。

第二,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大多数村组织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财务制度,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和控制架构,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不透明,村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淡薄,使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及处置等不规范造成收入流失。首先是资产、资源出租或发包不规范,处置透明度不高,普遍定价低且期限长,低于市场价格,造成资产或资源性收入流失。另外因为农村情况的复杂性支出存在白条较多,事由不明晰等问题,票据的管理和使用也存在不规范现象。

第三,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村集体在实施各项工程,特别是资金量较小的工程时往往是自行委托施工方,且无监督、验收程序,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隐患,且容易在此过程中通过重复申报套取项目资金设立账外小金库。

第四,涉农补贴性对象申报、确认不严密。虽然涉农补贴资金基本由县级财政通过银行发放,但政策宣传、调查摸底、评议程序、张榜公布、对象确定等工作主要由村委会实施。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操作不规范、不严谨,补贴对象不真实等问题。

第五,审计处理处罚决定落实难。村委会负责人经村民选举产生,村民经法定的程序可以罢免。当审计发现负责人违纪问题并下达审计处理决定后,村委负责人不执行,对此法律缺乏相关的保证措施,即使要停止村委主任的管理权限,也需要村民罢免程序,因此现实中往往存在审计决定难落实,违规问题难纠正的现象。对村居干部侵害集体经济,或因其不作为或乱作为而导致村居集体经济损失的,缺少明确具体的处理处罚决定,导致逃避制裁的现象。

第六,各监督主体间协调统筹不到位。目前开展村居审计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各部门不同,审计的目的、重点不同,审计程序和审计文件也不规范统一,不仅难以协调,还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也造成审计结果应用千差万别,不利于审计成果利用,从而影响了村居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3 加强和推进村居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3. 1 建立村居审计机制,创新村居审计方式

村居审计,涉及面广,应从实际出发,整合各财政、纪检、农业、民政及村居民主监督各方力量,加强领导协调,分工合作。进一步探讨及规范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社会审计及村居内部审计几级审计模式。围绕各监督主体明确分工,对 “公共资金”的监督由国家审计实施,各部门根据各自业务需要依法对村居日常财务收支及管理进行监督; 社会审计依据地方党委政府委托开展业务,村居民主理财小组可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实施内部监督。

根据村集体规模、群众反映问题的强烈程度、干群和谐及基层组织运行等情况对村居干部实施分类审计: 对规模大、反映问题多的村,实行常态化审计,重点监督; 对经济体量小、群众反映问题小的村,可根据需要安排离任或任中审计; 各乡镇结合各村民主评议、检查考核等情况一并对村干部进行监管,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3. 2 整合审计资源、突出审计重点,全面推进村居审计

基层审计人员应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根据财务审计、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 调查) 等不同的审计类型,明确不同的审计重点。当前,村级审计的重点,首要的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审计,这是农民最关心的事项,也与农民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以促进村干部守法、守纪、尽责、为民为目标,紧密围绕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村干部履职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关注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经法纪执行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 专项资金审计( 调查) ,重点关注民生资金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突出对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社会抚养费、一事一议款项的审计,确保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3. 3 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在村居审计中的主导作用

从审计的组织形式来看,县审计机关是村级审计的主力军,乡镇财政所、农委等涉及的相关部门的内审人员可以作为审计的补充力量,配合审计,同时可以购买社会服务,聘请社会中介,整合各类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全覆盖性。

加强对内部审计指导,发挥村居审计整体合力。国家审计应履行审计法规定的对内部审计指导、加大对镇、村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力度,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整体合力,促进村居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 4 多措并举,实现村居审计常态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村居审计点多面广的特点,审计部门相对人员缺少的实际,村居审计工作首先要立足实战制订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以南陵县审计局为例,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审计方案中确立了八个审计重点领域,并提出了 “四个重点”“五个环节”,力争为每位审计员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重点、熟悉业务,做到抓得准、查得深。其次要有的放矢。要围绕资金主线,重点审计资金的来源去向,看是否有弄虚作假、虚领申报及中饱私囊问题。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审计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数据比对、精准分析得到更精准结论。审计的最终的目的不是处罚某个人,而是规范管理制度,最终使村级集体纳入科学规范运转的程序内,对审计结果强化跟踪检查,使审计效果更加彰显。为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加大审计力度,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保持审计威慑力。

参考文献

[1]韩玉秋.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47).

上一篇:水利工程中泥沙颗粒泥研究的重要意义论文下一篇:电气设备生产规划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