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2024-05-22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共6篇)

篇1: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20:07 作者:聂振邦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2004年,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次粮改坚持“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遵循“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初步确立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一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从自身实际出发,周密制订改革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和推进改革。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初步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促进了粮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4年,粮食主产省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共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116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安排103亿元。针对稻谷供求偏紧的情况,国家及时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国有粮食企业以多种服务方式积极收购,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由于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去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比上年增产775亿斤,增产幅度达到9%,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粮食主产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更大,黑龙江、河南、安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010元、2553元、249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4.2%、17.5%。

着力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过重的问题,因地制宜推进企业重组转制,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采取省级财政补贴一点、市县财政安排一点、粮食企业自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改革资金,一方面有计划地消化现有库存中以往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另一方面在省级政府统一安排下,认真开展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三种主要的改革方式:一是以县为单位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油购销公司,负责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营,承担政府委托的政策性粮食业务;二是对中小企业采取股份制、拍卖、兼并和转制等方式进行改造重组,同时成立新的县粮油购销公司,承担政策性挂账债务,从事政策性粮食储备业务和其他粮油购销业务;三是立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原有优势,积极发展粮食企业集团,发挥其作为宏观调控载体的作用。通过调整布局和重组转制,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由1998年的30434个,减少到去年年底的20522个。

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先后起草和公布实施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及《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实施细则》。针对粮食供求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国家适当调控中央储备粮轮换计划。按照国务院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具体要求,国家粮食局坚持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吞吐灵活、调控有力的原则,督促各地抓紧健全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充实了地方储备规模。同时,推动各地建立中长期粮食总量平衡预警机制,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以保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稳定了粮食价格和市场。

依法加强市场管理,建立粮食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为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粮食局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与有关部门联合制订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全社会粮食统计等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依法行政要求的配套规章制度,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搞好宏观调控提供法规和制度方面的保障。同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地方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开展资格认定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为搞活粮食流通做好准备工作。

二、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种粮农民增收还受制于市场粮价的波动,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地区间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还难以适应发挥市场主渠道的要求。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粮食管理部门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和措施,着重从五个方面继续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积极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让市场根据供求关系传递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生产和需求的导向作用。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逐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在产销区之间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真正使产区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的粮源有可靠的保证。

坚持把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落实“两减免、三补贴”和对主产区的各项奖励补助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坚持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继续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改善粮食品种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发挥现代流通业和加工业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紧紧抓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上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进一步规范政府与粮食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后,各级粮食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合理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要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根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除中央政府以国有独资形式掌握一批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地方政府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掌握一批地方粮食储备库外,在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可以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通过改制重组,因地制宜组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在大中城市,采取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形式,重点掌握一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品粮供应需要。鼓励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或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粮食企业集团,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粮食订单生产,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放开市场和加强监管,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当前,特别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要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凡是入市的市场主体,必须经粮食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才能从事相关业务。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抓紧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质检等职能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确保粮食收购市场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同时,抓好粮食市场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必备的流通交易设施,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搞活粮食流通提供有效载体。

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其主要目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逐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对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代储企业实行资格认证,未取得承储资格的企业不得存储中央储备粮,以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落实地方储备粮的规模,进一步增强省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要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粮食的有效供应。要在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余缺。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粮情,研究我国粮食生产和供求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吞吐灵活、运转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平衡。

三、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我国的粮食工作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长负责制,这不仅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粮食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织保证。

改革的实践证明,全面落实好粮食省长负责制,有利于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对山东、河南、安徽等改革试点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文件形式转发,供各地参考借鉴。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老人、老粮、老账”的历史包袱很重,推进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通过做深入、扎实、细致的工作,河南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确保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河南省政府明确强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是粮食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各市、县政府必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协调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各地粮食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关于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的规定,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对粮食亏损挂账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审计。尚未进行清理审计的地方,要尽快开展工作;已经完成清理审计的地方,要抓紧进行政策性挂账的认定,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转制重组创造条件。同时,各地要继续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促进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按照国务院关于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的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工作的领导,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保持市场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保证市场粮食的有效供应,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作者: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篇2: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一、粮食流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及成就。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从1953年起,国家正式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口以及工业加工用粮等对商品粮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1952年粮食产量达到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仍然处于很低水平,特别是从旧中国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过着糠菜半年粮生活中走过来占总人口80%农民,在逐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这便是国家承担的社会粮食供应量越来越大,中国粮食的产需矛盾加大,同时,由于当时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抢购粮食,有的甚至拦路抢购粮食,国家粮食计划无法完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许多地方出现抢购现象。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是:

1、对农村余粮户实行粮食统购政策;

2、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口实行统销政策;

3、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政策;

4、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下,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1953年当年睢宁县收购粮食2918.5万公斤,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建立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缓和了粮食产需矛盾;

2、保证了社会各方面正常的粮食需要;

3、保证了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4、促进了资本主义粮食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流通体制历史性演变。国家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后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了数次的调整与变革,1955年8月,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1958年,粮食收购取消三定,实行大购大销,所产粮食全部收购,再按需返销;1959年到1961年睢宁粮食大幅度减产,收不抵支,出现奇缺。1965年粮食实行征购“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1971年改为“一定五年”的政策,同时规定在完成订购的基础上加价30%,1979年国家再调高订购价的基础上,超购价格在新订购价的基础上调高50%,1983年后粮食征购实行包干制,以村委会为基础,包产包销。1985年,粮食取消了统购统销,改为合同订购,真正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于继续对粮食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对粮食进行独家垄断经营,即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经营粮食发生的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

1985年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多渠道经营粮食的局面逐步形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已经确定。

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1985至1992年——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985年,根据粮食总量收支平衡有余的新形势,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务院决定粮食流通体制实行“双轨制”,即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由市场调节供求,实行议购议销。在“双轨制”推动下,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展多种经营,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较快发展。同时,职工人数也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全县粮食职工在1956年工资改革时315人,到1979

年二十多年间才增加到899人,而从1980年到1986年短短六年时间增加了1000余人,达到1706人。全国国有粮食职工在1986年的总数也达到了252.5万人。

在实行“双轨制”过程中,为了逐步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分开,鼓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调动企业和职工经营积极性,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了许多改革模式和经验,其主要做法是:对政策性粮食实行统一经营,亏损集中管理,将粮食政策性亏损同企业正常经营盈亏划分开来,使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卸掉长期亏损的包袱,强化企业内部考核,增强职工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的责任感,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1992年至2001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1992年,为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进行了改革,即放开粮食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过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讲叫做“基本断奶”。

1994年,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作用,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不被商业性经营业务所占用,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改革,即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实行财务分开、核算分开。通过分开核算,严格划分政策性业务费用和商业性业务费用,防止互相挤占也就是讲的“彻底断奶”。

1998年,针对当时粮食流通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粗放、富余人员较多,同时又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形成大量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等问题,国家实行了以“四分开一完善”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重点推进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重点是实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分开以及富余职工下岗分流。

(三)2001年至今——按照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八个粮食主销区省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随后,原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等八部门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合〔2002〕677号),江苏省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苏政办〔2002〕5号)文件,江苏省国有粮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正式拉开序幕,对企业的三老问题,真正开始处理,睢宁县国有粮食企业共裁减职工3709人,历史财务负担得到进一步剥离,但是,按照文件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各地进展不一。对全国总的来讲这一段时间解决了一下几个重点问题:一是粮食主销区省(市)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合理调整企业布局和结构。二是粮食主产区省(区)把实行政企分开、减员增效和加快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作为改革重点,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三是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企业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了适应改革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粮财〔2004〕125号),提出了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

2006年,为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和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六部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粮财〔2006〕123号),对继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三、粮食流通体制与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完善、演变与改革,时刻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家粮食安全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时候,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的出台,有力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上个世纪国际冷战时期,为保证应对全球战略危机,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战略储备政策,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储备粮体系的建设,有力保证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

(一)、在统购统销即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储备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①“甲子粮”目的是为了“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②“506粮”。这是一种以备战为目的的军用粮,属于战略储备。③商品库存,即为了保证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以及完成粮食计划调拨而由粮食部门建立的储备。商品库存实际上是周转储备,以上三大储备体系虽与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储备结构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篇3: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然而,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让齐齐哈尔市的粮食流通市场真正做强做大, 表面上繁荣的背后是粮食流通企业之间的各自为战, 无序的恶性竞争、互相的恶意杀价,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宝贵的粮食资源白白地廉价外流, 而广大种粮农民辛苦了一年却依然挣不到钱, 粮食的利润都被外埠加工企业挣走了, 而齐齐哈尔市的粮食流通市场却依然矛盾重重、积弊丛生、一盘散沙。

为了彻底改变齐齐哈尔市粮食流通市场一盘散沙、混乱无序的局面, 齐齐哈尔市粮食局积极响应黑龙江省粮食局提出的关于“组建一批特大型和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开展粮食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促进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指示精神, 从2009年初就开始谋划、运作组建粮食集团的工作。

统一思想认识规范推进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在整个粮食集团组建运作的过程中, 齐齐哈尔市粮食局始终坚持规范运作, 他们充分考虑到粮食集团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前谋划粮食集团组建后的实际运作效果, 经过不懈努力, 2009年11月6日, 齐齐哈尔粮食集团正式挂牌运营, 通过半年多的运行, 粮食集团较好地发挥了整合粮食资源, 发挥集中优势的作用, 促进了齐齐哈尔市地区粮食流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提高认识, 营造组建集团的氛围。要改变粮食行业几十年企业独立经营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 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级确定齐齐哈尔市粮食局要在2009年内完成组建粮食集团的工作, 而且必须让各级领导干部对组建粮食集团必要性、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为此, 齐齐哈尔市粮食局经历了一个学习、办班、走出去考察和反复讨论、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过程。经过大家更多地了解了市场, 改变了观念, 一致认识到, 齐齐哈尔市是商品粮生产、调出数量较多的地区, 每年都有很多国内的大型粮食加工集团、公司和用粮大户到齐齐哈尔市的粮食购销企业或个体粮食经营业户手中抢购粮食资源, 使齐齐哈尔市在粮源、价格、发运等方面受到严重挤压, 如果仍不能组建一个全市统一的大型粮食集团, 齐齐哈尔市将很快失去对粮食资源的掌控权, 到时侯不仅种粮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 最终必将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而组建大型的粮食集团则有利于齐齐哈尔本地粮食企业优质资产和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 有利于粮食企业功能的集聚和释放, 也有利于在粮食流通中发挥核心带动力, 从而发挥融资、运输、资源共享、控制粮源等优势。通过重新优化配置成员企业的生产、技术、资源及管理诸要素, 可以减少内耗, 增强集团内部的凝聚力, 提高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上转变和提高, 坚定了齐齐哈尔市粮食局组建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的决心, 也确立了组建粮食集团的目标:必须组建能够应对市场变化、抵御风险的区域性大型粮食集团;必须规范运作, 确保粮食集团组建所有程序全部合法有效;组建粮食集团后必须发挥作用, 能够承担起带领各子公司完成省、市局下达给各粮食企业任务的重任。

积极探索粮食集团的组建及运营方式

在确定组建齐齐哈尔粮食集团之时, 齐齐哈尔市粮食局就制定了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组建集团实施方案》, 并得到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和政府批准, 使政府的相关部门办理手续、企业资产整合、集团机构设置等有了依据。

进行粮食集团内部资产的有效整合, 这是组建齐齐哈尔粮食集团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也是在组建过程中最烦琐的一个过程。齐齐哈尔市粮食局严格按步骤、按程序规范办理, 母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 资金全部由国资部门调配, 工商部门办理《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登记注册, 核发《齐齐哈尔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建立起规范的粮食集团管控体系。齐齐哈尔市粮食局严格按《公司法》的规定及国有独资企业相关管理要求, 确定了理事会、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人选, 适时召开了集团创立大会, 分别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集团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 董事长、副董事长、聘任了总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理事会、监事会秘书等人员, 为集团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陆续制定了各岗位职责, 董事会、监事会等各项规章制度21项, 根据粮食集团工作开展及业务扩展情况将不断制定和增加新的制度;严格履行“三会”制度, 粮食集团成立半年来共召开了三次董事会议、一次理事会、两次监事会;发挥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的优势, 主动承担引领和带动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职能, 在搞活粮食流通经营、做大做实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合同履约、粮食收购、人员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集团化管理模式。

2010年初, 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着重研究了当年的粮食市场形势、集团经营战略和开辟新的市场等问题, 适时做出了《齐齐哈尔粮食集团关于2010年粮食经营工作的决议》, 确定了粮食集团2010年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目标, 较好地发挥了董事会的决策作用。

齐齐哈尔粮食集团成功运作的几点经验

粮源是粮食集团发挥作用的保证。齐齐哈尔市地区每年的粮食产量在700多万吨, 商品量每年也在500万吨以上, 这是粮食集团经营的基础条件, 没有粮食资源, 粮食集团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也就没有建立粮食集团的意义, 所以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充分利用齐齐哈尔市地区粮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优势, 采取为送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 确保掌控相当数额的粮源, 以保证粮食集团的经营有广阔的空间。

优良的客户群是粮食集团发展的条件。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成立后在对各子公司以往经营客户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于2010年5月由董事长王世夫亲自带队, 组织各子公司一把手先后对南宁、成都、驻马店、廊坊、北京、大连等地的全国大型粮食集团和上市公司进行走访, 对有经营实力, 又有合作意愿的客户集团确定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并明确了重点联系企业及联系人, 通过走访建立合作关系, 并在粮食收购经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给予价格等方面的优惠, 为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断扩大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的社会影响力。搞好品牌宣传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新组建的齐齐哈尔粮食集团做好宣传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新开通了与国内及国际联网的集团网站, 各子公司也同时开通独立网站, 使集团及各子公司的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等信息及时传输, 起到了沟通情况、宣传企业的作用。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还通过对成都等7个省市大型粮食市场和多家粮食集团和用粮大户的考察走访, 实地宣传了粮食集团的宗旨和实力。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还积极利用各类农产品参展会、交易会、新闻媒体等平台宣传推介齐齐哈尔粮食集团, 让更多的客户了解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认识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 看到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的实力, 选择与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进行合作。

资源共享有分有合, 粮食集团才富有生命力。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在实际经营中注意发挥三个优势, 一是发挥粮源优势, 这是齐齐哈尔地区得天独厚的, 必须千方百计利用好这一优势;二是发挥仓储、运输、烘干和管理的优势, 这是粮食行业重大生存发展的资本, 如何发挥资本的作用, 是集团必修课;三是发挥资金的优势, 可以利用发行贷款收购粮食是许多经营主体主动与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合作的重要原因, 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扩大经营规模, 不断做大做强齐齐哈尔粮食集团。

2010年, 齐齐哈尔市粮食集团与四川某大型食品集团签订了13万吨玉米购销合同, 粮食集团成员之间以大带小, 以强带弱, 在统一价格一致对外的基础上, 各成员单位分别发挥以往铁路发车优势、粮源收购优势和银行贷款优势, 调动粮食集团和子公司两个积极性, 使合同的履约进行得十分顺利, 而这在粮食集团成立之前是根本做不到的。

经过一个阶段的资源整合和实际运行, 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粮食仓储、加工、营销体系和集团管理体系, 为加快粮食转化和粮食流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齐齐哈尔粮食集团的建立标志着齐齐哈尔地区粮食系统的优质资源和优良资产全面整合的开始, 顺应了粮食流通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客观形势, 实现了建设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

展望未来, 齐齐哈尔粮食集团今后将在进一步夯实集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吸收社会多元主体加入粮食集团、扩展经营项目实体、抓好全年粮食经营等方面,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将更多地吸收县域粮食集团公司的加入, 从而形成区域性粮食企业集团的优势, 更加广泛地与国内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通过其良好的仓储设施、优质的产品和热情周全的服务, 打造企业的品牌效应, 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振兴与发展黑龙江省西部粮食经济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背景链接

篇4: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整体推进

今后5年将是惠安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整体推进各个方面工作。解放思想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和落实集团公司张国清总经理、胡问鸣书记的讲话及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公司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协调发展

目前,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由解决生存问题向解决发展问题的跨越,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5.8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31.6亿元,公司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新的阶段企业确立了“建设高品位现代化企业,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的事业团队,把公司建设成为军民协调发展的兵器行业领先者,实现公司发展的第二次跨越”的战略目标。公司进一步突出科技引领的地位,抓好“十二五”和2030年前公司科技创新的中长期规划制定。同时,公司继续坚持和完善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抓好研发中心建设和民品研究所。情报档案处的建设,加大对民品工艺技术进步的投入,增强民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努力使民品与军品同步协调发展。

在加强科技力量的同时,公司实行“内外双修”,对内拿出40多万元对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对外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科研基础和优势,联合开发产品,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部级型号课题90余项,获得发明、科技进步奖53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部(集团公司)级进步奖37项。

履行责任

对干惠安公司的发展来说,减排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公司能否始终将节能减排工作融于企业各项工作之中的时代要求,是我们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好现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公司建立了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能源资源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了消耗指标竞赛、节能宣传周、合理化建议、“节能减排我行动”等丰富多彩的节能活动。公司投资2000万元对精制棉生产线进行改造,使精制棉单位产量电耗下降7%,水耗下降44%,汽耗下降12%。通过全员参与促进节能降耗,仅2008年,公司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降低了6.25%,实际消耗比计划指标节约了368万元。

队伍建设

在人才管理创新方面,惠安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培养和引进解决领军人才匮乏的问题,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科技文化氛围,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科技人员既有使命感又有成就感。文化建设

公司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举措。“员工满意,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团结、精干、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国奉献、报效社会”的企业精神,得到惠安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已经成为惠安人的行动指南。

与此同时,公司文化宫休闲广场的建成使用,社区健身器材的安装到位,12个文化体育协会的成立并发挥作用,使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多彩。2008年,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连续25年保持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党建工作

按照“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内功”的基本思路,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化、实效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创建工作。公司深化“五大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断丰富大监督体系的工作内容,构建起了“大党建”工作格局。

改善民生

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按照边学边改的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依靠发展、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的事业团队。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到各自分管的联系点了解倾听员工呼声,切实解决好看病难、水质差、住房难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利益问题,抓紧改造公司居民生活用水管网的建设方案论证工作,尽快组织实施,让员工喝上放心水;加大对医院医疗设备等基础性的投入,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医院的创建活动;通过完善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进一步关注一线员工和科技人员的工资增长;加快住房建设速度,彻底解决公司无房户的问题;建立公司领导接待日制度。畅通沟通渠道;成立惠安老年大学,加强各文体团队的管理,增加健身器材,丰富离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着力构建和谐惠安。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篇5: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2月16日13:32)

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 金辉

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商品量达到539亿斤。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粮食产销合作、促进粮食顺畅流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0年开始,我省就开展了与主销区省市的粮食产销合作工作,6年来,我们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和“丰歉互相保障,同等条件优先”的原则,在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销区兄弟省市的共同努力下,粮食产销合作取得显著效果,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目前,我省已经与京、津、沪、浙、苏、闽、滇、晋、陕、甘等10多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合作目标。2003年到2006年4年间,通过铁路运往省外粮食1556亿斤,平均每年近400亿斤。2006年,我省是全国粮食净调出的6个省份之首。不但使销区所需粮食有了可靠保障,而且使我省生产的粮食有了稳定的销路。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合理、有序、顺畅流通,稳定销区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把粮食产销合作做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2000年,我们审时度势,积极给省政府当参谋,提出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与沿海主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政府与浙江省政府首开先河,签订了“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在以后的几年中,我省政府组成高层粮食考察团,走销区、看市场,协调解决产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产销区省市政府间基本形成了高层互访的良好局面,推动了产销合作的发

展。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落实措施,积极推进。一是突出重点。近几年来,省局每年都把粮食产销合作作为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年初把产销合作工作任务逐级落实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年终检查评比,把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当地政府。同时,通过专题推进,典型引导,确保产销合作取得实效。二是落实方案。省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粮食产销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产销合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扎实稳步推进。三是恪守信誉。为了巩固和扩大粮食产销合作成果,我们把“信誉第一”作为工作原则。以诚招商,以信取胜。与主销区签定的协议和合同,如无不可抗力,必须保证履约。2003年3月,主销区粮食市场发生波动,粮源紧张,粮价上涨。我们顾全大局,坚决不涨价不抬价,不搞地区封锁,不囤积粮食,并主动为主销区积极提供优质粮源和优质服务。坚持做到24小时保质保量为销区发运粮食,最高日装车达到1600车,创历史最高纪录。及时补充了销区粮食库存,稳定了销区市场和粮食价格。“非典”期间,我省在杭州、宁波的大米生产线坚持24小时不停机加工生产,为稳定市场,稳定民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坚持打优质牌,走特色路

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禀赋好,是发展绿色优质农业的天然宝地。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买真货、吃精品、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我们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突出做好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发展粮食“订单”。吸引省外企业来我省签合同,建基地。采取春订秋收、预付定金、依质论价、优质优价等方式,实行良种化种植、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推广“企业+农户”链条式发展格局。2006年,省外企业在我省签订了50多万亩的订单种植协议,省内有90多家购销企业实行了“订单”收购,“订单”面积达650多万亩。二是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业。努力多生产质量好、销路好的绿色、优质粮食,确保粮油产品质量信得过、信誉有保证,让销区人民买得称心,吃着放心。目前,我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已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标识的产品有610个品种,绿色食品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三是积极打造优质品牌。品牌是企业长胜不衰的保证,也是产销合作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几年来我们充分发

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企业整合,实施品牌战略,以虎林绿都集团、鹤岗鹤鸣米业、汤原香兰米业等为中心,带动相邻、相关企业,逐渐做大做强,提升大米加工业的整体水平,从而拉动水稻和大米价格的上扬,促进了粮食销售,也使广大农民增加了种粮收入。目前,我省品牌大米等粮油产品在销区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绿色优质大米,已经热销全国。优质粮食的购销也带动了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全省已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423家,其中稻谷加工企业326家;全省已有45个市县164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施了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建设大米生产线178条,年加工能力达400多万吨。

三、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几年来,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按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与销区企业一起,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一是组建“农业合作社”。2005年6月,我省木兰县与上海奉贤区共同组建了跨省区的农业合作联社——“沪哈南北粮食合作联社”。通过“共同组建合作社,共同培育市场主体,共同开发市场资源,共同打造优质品牌”,共同组建了跨地区的产、购、加、销一体化的新型粮食合作社联合体,实行了“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新型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双赢。木兰县已落实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联结农民3万多户,上海奉贤区协调销售企业以每市斤高于市场价0.03元价格收购水稻,仅此一项可使农民实现增收6000万元。二是建立“委托代储基地”。我们充分利用我省冬季时间长,气候寒冷干燥,利于水稻储存的优势,主动与北京市共同建立了“地方储备粮委托代储基地”。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的原则,北京市负责调控代储储备粮食数量、调拨计划、轮换节奏、费用支付等,我省受委托负责代收、代储和代管等事宜。目前北京市有7万吨地方储备粮在我省代储。三是吸引主销区到我省建立“收储加基地”。2005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粮食局与密山市政府签订了《建立粮食收购储备加工基地合作备忘录》,在密山市共投资1317万元,建设仓容3万吨、日加工稻谷100吨、日烘干稻谷500吨的集收购、烘干、储存、加工和中转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收储加”基地,已经正常运营近两年,粮食经营量达1.35万吨。

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为产销区企业间合作搭建平台

一是组织企业走出去,开拓主销区粮食销售市场。近几年,我局每年都组织市地粮食局和企业到销区走访、调研,回访老客户,建立新基地。2006年,我们又开辟了西北市场,组团赴陕西、山西、甘肃,与三个省签订了22亿斤粮食购销协议。目前,我省已经与京、津、沪、苏、浙、闽、滇、晋、陕、甘等10个省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每年省际间粮食购销合作数量在150亿斤以上。通过多次举办对接洽谈会,产销区企业之间加深了了解,密切了关系,增进了友谊,合作企业逐渐增多,经销网络逐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明显提高。从社会供需平衡调查结果看,我省的粮食已经销往30个省(区、市)。

二是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大力开展基地建设。通过实施开放式招商,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外多元粮食经营主体参与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盘活国有粮食存量资产,提高粮食市场整体实力,扩大粮食购销,搞活粮食流通。我们引进了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在佳木斯市落户,一期投资1.8亿元,兴建大米加工和稻壳发电项目,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全省粮食系统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7亿元。

三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从2004年开始,我省联合京、津、沪、苏、浙、闽、滇等主销区省市连续三年共同举办了“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为推进粮食产销区企业合作的快速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洽谈会上,既有贸易洽谈,又有现货交易,既有粮食交易,又有项目推介,办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以优质充足的粮源保障,诚信合作的良好信誉,稳定长效的市场合作形式,扎实有效的履约保障机制,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三届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一届比一届人数多,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成交数量多。2006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来自28个省市区的参会企业达1100多家,共达成粮食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592项,粮食交易量已经达到777.8万吨,占我省粮食商品量的29%,金额达144.5亿元。其中:签订粮食购销(含代购、代储)合同670.9万吨,目前已开始陆续履约。三届洽谈会丰硕的交易成果、多元的合作对象、丰富的合作内容、灵活的合作方式,标志着粮食产销合作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坚持做好协调服务,为产销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在粮食产销合作工作中,作为粮食流通主管部门,我们注重发挥好协调服务的作用。

一是主动与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的省市建立了定期互访机制。每年我们都主动走访销区省市,一方面互相了解粮食生产、市场供求情况,征求合作意见;一方面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二是积极创造宽松的合作环境。特别是在资金信贷政策上,我们协调农发行,对国有粮食企业放宽贷款条件。做到了贷款“六个不限”,即不限时间、不限品种、不限方式、不限贷款数量、不限地点、不限价格。同时简化了贷款审批程序,提前了贷款发放时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提前签定粮食销售合同,引进和筹集风险保证金,确保了粮食收购资金及时到位。从2006年新粮入市到目前,省农业发展银行共发放收粮贷款资金87.3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投放10.76亿元,充足的资金保障吸引了销区客户来我省采购粮食,有力地支持了粮食产销合作的开展。

三是协调铁路部门,争取和扩大粮食品类在铁路日装车中的份额。针对我省铁路运输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与铁路部门积极协调,努力争取铁路运输通畅。对金秋交易会、政府采购等产销合作的粮食运输计划,采取了单独协调、重点保证等措施,增加粮食外运数量。2006年全省通过铁路销往省外的粮食达426亿斤,其中:大米74亿斤,水稻50亿斤,玉米113亿斤,大豆155亿斤,其他34亿斤。

我们将按照这次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和聂局长的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探索粮食产销合作的长效机制,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粮食产销合作工作,为促进粮食顺畅流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篇6: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安部“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开展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区公安局在实施“阳光警务”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先后开展了“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建立健全“农村多功能住户型”警民联系点,长期坚持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车站、码头和互联网上开展“理解从了解开始”等警民互动活动,修订和完善了服务重点企业、便民利民十六条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认同感不强,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和谐,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紧张局面。究其原因既有公安机关自身存在的诸多不适应,也有来自少数群众的误会。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作为区县公安公安机关负责人,通过参加这期公安部组织的培训,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体会到,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缓解警民矛盾,推行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 体。

一、对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认识

“阳光警务”是对警务公开制度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和延伸,实际就是使公安机关和民警所从事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各项事务“阳光”,即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执法过程,甚至工作理念、思想意识、外在形象等都“阳光”,凸现出各项公安工作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组织民警开展的各种公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等等。

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公安机关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警察公共关系,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它既是公安机关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实现新时期、新阶段警民关系良性互动的生动实践,也是公安机关在实施已有警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公开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活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评议的新突破。

推行“阳光警务”建设,在公安机关内部,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执法过程等,尽可能地让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各项公安工作具有“公信力”。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行为,最大限度地让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过程高效,尽可能地使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行为具有“慑服力”。三是要努力构建和谐警 民关系,塑造公安机关和民警良好的形象,尽可能地让公安机关和民警具有“亲和力”。在公安机关外部,一是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有序参加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参与度”,二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各项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认知度”,三是要尽可能地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支持度”。

二、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执法环境变化很大。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与执法和管理对象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增大,维护和保持和谐警民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成为导致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不满意、警民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原因。为此,公安部党委果断提出实施“三项建设”,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并多次强调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实施“阳光警务”。加强“阳光警务”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阳光警务,将公安机关和所属民警所从事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各项事物都处于公众的阳光监督制约之下,有利于密切警民关 系,找出公安工作中和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带动公安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需求是随着社会形态、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现阶段,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平安和谐的渴望。希望公安机关增加社会面见警率,提供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项安全防范措施;希望公安机关在执法管理活动中公正、公平、文明执法,尊重他们的人身权、知情权、隐私权、健康权和生命权等法律赋予的权利;希望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政治大局平稳和治安大局稳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社会公共秩序不受干扰,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因此,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紧跟群众的新期望、新要求,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加强实施“阳光警务”,其实质就是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执法过程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各种执法和管理行为的“公信力”;有利于赢得人民群众长期的理解、支持和协作,实现警民互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度”,进而达到引导群众参与公安工作,实现“有限警力”到“无穷民力”转换的目 的,从而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第三,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这就要求公安机关一是要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要解决突出执法问题,提升执法的公信力;三是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强化舆论引导工作,提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能力。实施“阳光警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阳光警务”的实施,在日常工作中以“阳光作业”的手段,不断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公安工作,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提高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通过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征求各界意见,接受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推动了公安机关和警民不断提升和改进群众工作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从而切实改进各项公安工作,使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从了解到理解,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三、“阳光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施“阳光警务”以来,公安机关将自己的警务活动更多地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出台了更多的便民利民措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提高,对执法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 机关面临的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利益相互交织,特别是去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矛盾凸显,致使公安机关履职压力增大。实践证明,加强实施“阳光警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缓解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实施“阳光警务”中,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一是公安民警的思想观念与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要求不适应。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安机关简化程序,推行便民措施,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在部分基层单位,少数民警乃至领导“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树立得不牢,少数民警在勤务活动中耍特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执法执勤过程中,以执法者自居、管理者自傲,执法时态度不够文明等现象认仍未杜绝,类似的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使得群众十分反感,影响极坏。一些基层领导对“阳光警务”缺少系统全面的理解,简单地将“阳光警务”等同于公安机关政务公开,造成实施“阳光警务”推进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公安民警受累于片面“为民服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阳光警务”的开展。

二是公安民警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与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效果不适应。近几年,我们看到,无论是贵州发 生的“6.28”瓮安事件,云南孟连“7.19”胶农事件,还是近期发生的云南“躲猫猫”事件,都是与实施“阳光警务”相违背。这些事件的调查结果表明,少数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执法履职能力与新时期的公安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在执法行为中滥用强制措施、案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少数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得不牢、管人者自居,导致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公甚至违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形象,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加之,个别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较差,缺乏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严重制约了“阳光警务”的进一步深入。

三是公安民警体制机制与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进程不适应。实施“阳光警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社会治安中来,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治安的热情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从而实现警民互动,构建良好和谐警民关系。目前,就内部管理而言,虽然各级公安机关都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部门和宣传网络,但是宣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整合,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壁垒、缺乏沟通,人员分散、专业宣传能力不强,一方面造成公安宣传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极易导致“谁都管不了、谁也管不好”的被动局面。就组织策划而言,公安宣传工作存在着一 定的应付性和盲目性,缺少宣传上的宏观规划和微观调控。就外部协调上而言,公安宣传缺少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对一些涉警的报道或采访,不采取正当的引导疏通,经常对媒体记者采取堵、躲、捂的方式和态度,不仅造成了警方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紧张,而且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是人民群众过高的期望值和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力度不适应。“阳光警务”作为公安机关增强工作透明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促进执法公正,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新生事物,其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定得时间和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待、新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回应群众新期待、满足群众新要求的同时,公安机关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部门和警种对公安机关开展“阳光警务”建设认识不到位,推行力度不大,措施落实不力,与人民群众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造成一些群众的期望值过高而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不了解、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施“阳光警务”。

四、对加强“阳光警务”建设的几点思考

孟部长指出:“要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能力;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实战能力;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着力提高驾 驭复杂局势能力;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好合作”的“五个能力”。作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区级公安机关,通过多年公安工作实践,我体会到:加强实施“阳光警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最基本环节抓起,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深化“阳光警务”机制改革,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一要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执法的公信力。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我们公安机关的公信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保证。一是要通过大力开展“求真务实铸忠诚,亲民爱民践宗旨”等主题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弘扬“忠诚、智勇、勤奋、精业”的江津公安精神,为民警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不断强化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二是要依托“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等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三是要充分依托网上办案应用系统,对刑事、行政案件各个办案环节的全程实时监督,建立执法问题预警和通报、个案点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执法环节。四是要采用人大评议,“三述”工作,面向社会聘请警风监督员等方式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内、外执法监督体系。五是要大力推行执法过程公开,在执法过程中推行阳光作业,在法律规定的 框架内,探索推行公开认定、公开调解、公开裁决制度。六是要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环节,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杜绝“暗箱操作”,以公开促公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二要进一步强化公安主业意识,提高“打、防、控”水平,创造优质治安环境。群众看公安,首先看治安。推行“阳光警务”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这也是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石”。要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坚持从影响群众安全感最突出的治安问题抓起,认真研究分析治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不失时机地调整打击、控制、防范工作的重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既要全力以赴地维护社会稳定,又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一是要以打“护”安。要始终把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作为守土之责、保稳之职,进一步强化打击破案主业意识,积极建立健全严打整治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打击实效、提高犯罪成本、减少犯罪人员、挤压犯罪空间,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二是要以整“治”安。要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影响本地区社会秩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专项治理,涤浊清污,还民净土,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三是要以防“护”安。破案多固然是本事,但发案少才是真功夫。要按照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 则,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好各项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要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亲和力”。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阳光警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途径。一是要继续深化农村警务机制改革,拓宽警民联系的途径。完善警民联系点制度,更加合理布局农村警民联系点,拓展其功能,把其建设成为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沿阵地。组织社区和驻村民警逐家逐户上门入户上门宣传,发放民警联系卡,充分发挥警民联系点宣传、咨询、求助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建立沟通警民信息的纽带,增强共建平安江津的参与度。二是要根据网络社会的要求,设立网上警民联系点,设置网上报警、警民互动、办事指南、文化长廊等版块,为警民联系搭建一个“零距离”的交流沟通平台,满足群众多种形式报警、求助、咨询甚至网上行政审批的需要。三是要结合开展的各项公安专项斗争,依托社区(驻村)警务、警民联系点、公益广告宣传橱窗,以及手机、论坛、博客等新兴媒体,及时发布各种警情信息,组织在公交车上组织滚动播放“警方提示”、“警情通报”等专题片,在电视台开设《交警与你同行》等栏目,向广大市民提供公共安全提示,传播安全防范知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增强警方的公信力。四是要以“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为突破口,建立 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广泛收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着力化解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矛盾和问题。五是要以市局开展的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建建设为切入点,提升群众工作信息化水平。把阳光警务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把阳光警务工作与入户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入户大走访,深入辖区多跑路、多交谈,占有真实有效的基础信息,充实基础警务信息,切实了解和掌握民情。六是要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改进对策和措施,出台便民利民措施。

四要进一步强化舆情引导,提高公众对公安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求实现警民双向互动,提高人民群众有序参加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参与度”,对各项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认知度”和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支持度”。一是要成立专门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并从人财物多方面进行保障,负责警察公安公共关系工作,树立公安正面典型,减轻负面报道对公安工作影响。二是要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策划多种形式的警民互动活动,通过互相了解,达到互相理解,从而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公安工作。近年来,我局通过开展“换位体验”、“网民进警营”等方式,请群众到公安机关体验、参观,现场感受我们的变化。开展警民互动活动,既密切了警民关系,又博得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认同和支持。三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与沟通,构建宣传通道。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全面“推销”公安工作,增强群众认同感。通过正面报道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和化解社会舆论矛盾。四是要加强公安宣传阵地建设,树立品牌,不断扩大公安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局资助贵州死刑犯家属的事件,经过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就成功塑造了铁警柔情的警察形象,展示了良好的警察形象,受到了很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效果。五是要建立健全舆情跟踪分析、负面报道应对、网络舆论引导和公安新闻发布等工作机制,提高主动应对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把握网上舆论主动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

上一篇:学校控辍保学报告单下一篇:比较初等教育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