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2024-04-30

[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共7篇)

篇1:[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论语》十二章

【课前学习】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吾身(三省)(不愠)

乎(不亦说)

语(论)

(不惑).....(ngǎw不思则)(ǔj逾)(而枕ngōg曲)(食nād)(iàd不学则)2.解释下面句中一词多义的字。)可以为师矣()⑴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温故而知新()⑵而: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⑶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好知者不如乐知者()⑷乐:不亦乐乎(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3.按要求填写文中相关句子。4.⑴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⑵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⑶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⑷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⑸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⑹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中孔子的话:《论语》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⑺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课堂检测】阅读《 分)16(题。5—1完成,(节选)十二章》>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①子曰: 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曾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③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回也!“贤哉,⑤子曰: ”回也!分)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⑵人不知而不愠)说乎(⑴不亦..)矩(⑷不逾)吾身(⑶吾日三省...2 分)4(.翻译下列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

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2(______、______、______ “吾日三省吾身”从.3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 分)4(的修养。______________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分)2()不少于两点(阅读上文有关语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2】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选文的一项是【5 自得其乐 D.三十而立 C.温故知新 B.三省吾身A.【课后拓展】 分)13(题。3—1,完成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一儿曰: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笑曰: 分)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日中,则如盘盂()及2()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1(..)乎()孰为汝多知4()()及其日中如探汤3(.. 分)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孰者为小

汝而

近多

者知

乎乎

?!

分)2用一句话写出两小儿争辩的焦点。(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但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根4.分)3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理解,你认为这样的人才算是“知者”?(【课前学习】 矩、罔、殆、箪、肱 òng huǐn xù yèn yuú1.l()替;成为,做1(2.)4)了解;懂得;得到(3)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2

愉快,快乐;以……为乐参考: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舍昼夜、随心所欲、三人行必有我3.师、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温故知新、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舍昼夜、随心所欲、三人行必有我师、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温 故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3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也不改其乐。(【课堂检测】1.分)4)越过,超过(4()多次自我检查,反省;3()生气,发怒;2()也;1(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1(2.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复习旧的知识,)2(分)4(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能忍受贫穷困苦热爱学习)4.品德习信 忠3.分)4 分)2(。5.D 【课后拓展】 分)4(,智慧。离;等到;热水;同“智”1.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2.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分)4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分)2(何时太阳离我们远或近。3.分)3(不设标准答案。谦虚诚实,实事求是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4.附参考译文: 有一个小孩儿说: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孔子到东方游学,”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孔子听了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略带寒意,“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

篇2:[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篇目《〈论语〉十二章》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

第三单元所谈论的“学习生活”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知晓学生学情

1、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这是同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尚且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学习兴趣较低。

2、从学生基础分析:我们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严重不足,所照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降低难度。

2、要上好这节公开课,教师必须在预习课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三、学法和教法

1、根据学生学情,我们在预习课上应指导学生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章语录的意思。为将来继续学习古文打下坚实基础。

2、分类整理归纳法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这也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3.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4.诵读法

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音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5.采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四、教学过程展示及设计理念阐述

1、导入语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这样标榜过《论语》的作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北京大学教授于丹曾用七天时间讲解《论语》心得。孔子在国外的影响:韩国的孔庙、日本的孔庙、新加坡的孔子塑像、日本研究《论语》的著作、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

设计理念阐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看到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理由无非是时代久远、学了没用、枯燥乏味之类。也有语文教师向我说倾诉过同样的感受,问我文言文该怎么教。我的回答是:先把他迷住再说。这样的导语无非是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

2、预习检测

A、学《论语》说《论语》(介绍《论语》这部书)。

B、学《论语》知孔子(介绍孔子生平,及其所著典籍)

C、学《论语》清字词(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障碍)

D、学《论语》译课文

本环节设计目的:了解《论语》及孔子,理解每一章。可以以学生为主,教师只稍加点拨即可。

3.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有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也可有师生共同确定。但无论是那种确定方法都在强调学生的参与。我采用的是:师生共同确定。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依据单元提示,结合本课具体内容及课后练习,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

A、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B、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C、掌握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三维目标有利于教师操作。

4、学《论语》理知识

A、梳理文言文知识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不仅让学生理解巩固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了解掌握“归纳整理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成语归纳”

教学方法:先展示课件,请同学举手发言,回答各个部分的问题,老师适当加以解释。然后,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说明这种学习方法--“归纳整理法”的好处:a有利于理清课文知识点,便于积累、复习。b有利于训练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c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B、梳理课文思想内容

在上节课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从“求知识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个方面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感受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

5.学《论语》悟人生(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针对我班学生2个月时间所出现的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老师举例,设置情景,请同学们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一则来教育他们。

例: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讨论之后,回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解释意思。

6.学《论语》写心得

我们学习完这篇课文,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大家把自己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也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7、板书设计

学《论语》知《论语》

说孔子理知识

悟人生写心得

板书设计本节课教学程序的体现,也是预习课上师生共同确定的展示环节,同时也是课文的提纲。

8、结语

圣人思想传千古,《论语》精神育后人。让我们品味经典,感悟古文化魅力,让经典陪伴我们,享受幸福人生。

以上是《论语》十二章说课稿,敬请各位同仁指教。

惜缘

篇3:[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课型:讲读课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前六章)

目标:

1、利用工具书注音、解义。

2、了解作品及作者相关知识。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达标分数:20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一、自学检测

1、了解作品及作者相关知识。(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小组有节奏朗读前六章。(提示: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二、能力提升。学习前六章

1、学习第一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注音:说(yuè)

愠(yùn)(2)解义:

学:学习

而:表示顺接;表示转折

时:按时

习:

复习

亦:也是

说:通“悦”,高兴,愉快

知:了解

愠:

生气

君子:品格高尚的人(3)画出朗读节奏。(4)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5)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2、学习第二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注音:省(xǐng)

传(chuán)(2)解义:

吾:我日:每天

三:多次

省:反省

为:替

谋:出主意

而:转折 信:诚实

传:传授的知识(3)画出朗读节奏。(4)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

复习了?”

(5)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3、学习第三章(提示:2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注音:逾(yú)

矩(jǔ)(2)解义:

有:通“又”

而:表示顺承

立:独立

惑:迷惑

天命:自然规律

逾:超过

矩:规矩(3)画出朗读节奏。(4)翻译: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5)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①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②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③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4、学习第四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子曰:“温/而知,可以/为师矣。”(1)解义:

温:复习

故:旧的知识

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2)画出朗读节奏。(3)翻译: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4)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

5、学习第五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

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注音:罔(wǎng)

殆(dài)

(2)解义:

而:表示转折

罔:迷惑

殆:有害

(3)画出朗读节奏。

(4)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5)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6、学习第六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注音:箪(dān)

瓢(piáo)

陋(lòu)

哉(zāi)

(2)解义:

贤:品质高尚

堪:忍受

乐:乐于学

(3)画出朗读节奏。

(4)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

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5)课文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三、小结

四、完成相关练习:默写前六章

反思:

第二课时(后六章)

目标:

1、利用工具书注音、解义。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达标分数:20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前六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前六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论语》是处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

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论语>十二章》(后六章)。

一、能力提升。学习后六章

7、学习第七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注音:好(hào)

(2)解义:之:代词,学问

者:„„的人

好:喜欢、爱好

乐:以„„为乐趣(3)画出朗读节奏。

(4)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5)课文探究:

①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是:以学习为快乐 ②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8、学习第八章(提示: 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注音:肱(gōng)

(2)解义: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疏:粗粮

水:冷水

曲肱:弯着胳膊

而:顺承

乐:乐趣

不义:不正当手段

于:对于

(3)画出朗读节奏。(4)翻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课文探究: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学习第九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义:三:几个

行:走

焉;在其中

其:代词,他

而:顺承

善:优点、长处

从:跟从、学习(2)画出朗读节奏。

(3)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4)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0、学习第十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解义:川:河

逝:流逝

斯:这

舍:舍弃

(2)画出朗读节奏。

(3)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4)课文探究:

①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②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11、学习第十一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解义:三军:军队

匹夫:普通人(2)画出朗读节奏。

(3)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4)课文探究: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学习第十二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注音:笃(dǔ)

(2)解义:博:广泛

而:表并列

笃:坚守

切:恳切

仁:仁德(3)画出朗读节奏。(4)翻译: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5)课文探究: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二、小结

三、完成相关练习:默写后六章

反思:

第三课时

目标:

1、掌握文言文重要的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默写课文。

3、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达标分数:20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从《<论语>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能力提升。

1、通假字(提示:30秒后完成,然后“双星报喜”A-C,B-D互相核对答案,随机抽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回答正确+1分)

不亦说乎

说:通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双星报喜”A-B,C-D互相核对答案,随机抽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回答正确+1分)(1)不亦君.子.乎

(2)可以..为师矣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古:可以、凭借

今:泛

指品

德高尚的今:可能、许可(3)饭疏.

饮(4)饭疏食饮水 古:粗古:冷水 今:

通、疏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5)匹.夫.不可

夺(6)也吾日三.省吾身 古:普通古:多次 今:无

识、无

谋的今:数词,三

3、词类活用(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双星报喜” D-A, C-B互相核对答案,随机抽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回答正确+1分)(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4、一词多义(提示:1分钟完成,然后“双星报喜”A-D,B-C互相核对答案,随机抽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回答正确+1分)(1)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2)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为.人谋而不

温故而知新

懂得 .(3)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

(4)其:.仁在其中矣

他的 .

温故而.知新

顺承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博学而笃志

并列 .

5、特殊句式:(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A-B-C-D轮流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1)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2)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当堂训练:(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A-B-C-D轮流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1、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1)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乎吾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准确翻译句子。(提示:2分钟后完成,然后A-B-C-D轮流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小结

四、完成相关练习:《学习指要》 《论语》的成语:

不亦乐乎

从心所欲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逝者如斯

择善而从 一日三省

三十而立

篇4:[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字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3、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背诵默写。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基础部分】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曾子(     )   三省(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   罔(      )   殆(     )

箪(     )   曲肱(      )   笃志(    )     不亦乐乎(     )

为人谋(      )     可以为师矣(       )    好之者(      )

3、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时习:                    说:                 朋:               愠:

日:                      三:                 省:               为:

谋:                      忠:                  信:               传:

吾十有五:                立:                 惑:               天命:

耳顺:                    从:                  逾:               矩:

故:              温故而知新:                 以:               为:

学而不思则罔              罔:                 殆:

贤:                      哉:                 堪:

知之者:                  知之者:             好:               乐:

饭:                      疏食:               水:               曲肱:

乐:                      不义:               于:

焉:                      善者:               从:             不善者:

川:                      逝:                 斯:               舍:

夺:                    匹夫:

博:                      笃:                 切:               仁:

【要点部分】

(相信自己,我能行!)

1、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翻译下面句子并判断其句式。

人不知而不愠。

可以为师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读注释翻译全文(用斜线在课文中划出停顿节奏),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拓展部分】

(挑战自己,我最棒!)找出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课堂小结】

政哥

篇5:[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B.全校同学聚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D.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勃发吗?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他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

D.刚起到门口,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龙井茶的清香。

3.用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4.名句默写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3)绿树村边合。

(4),禅房花木深。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7)《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及其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的句子是?,。

(8)《天净沙 秋思》中最能表达作者孤寂愁苦以及漂泊他乡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10)《〈论语〉十二章》中辩证指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11)请写出《论语》中两句关于学习方法的名句

A:B:

5、仿写:

例句:学习,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习,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工具。

仿句:,。例句:母爱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

仿句:。

6、中国对联的文学性很值得一番推敲,下面有两幅对联,你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店铺用的吗?

(1)好将妙手夸针巧,(2)虽是毫末技艺,漫把春光细剪裁。却是顶上功夫。

()()

7.中国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中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春秋》。孔子,名是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是时期伟大的家、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8.名著阅读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这首小诗出自冰心的诗集《》。这部作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母爱的赞颂;

2、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情;3

二、文言文练习

(一)《论语十二章》

1、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重点字词翻译

时习愠省信传罔

殆说堪逝笃君子又

3、易考字词性活用字

吾日三省吾身 日:温故而知新故、新:传不习乎 传:饭疏食饮水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4、易考选择题的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做,当作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博学而笃志

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5、《论语十二章》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二)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专题复习

1、重点字词解释。

内集俄而否欣然差拟未若去乃时戏期委惭引顾

2、翻译重要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理解、简答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两个咏雪的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三、课内阅读练习

(一)阅读《春》

1.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

3.本文总体从哪三个方面对春进行了描绘?在绘春中又是通过哪五幅画面来展现春的魅力 答

4、请分析文中“偷偷”“钻”用得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济南的冬天》[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看护()济南()着落()薄雪()澄清().....

2. 本文抓住济南冬天“___________”这一特点,紧扣着“山”和“水”,描绘出了几幅

淡雅的山水图:第一幅是,第二幅是,第三幅是。写山景描绘了几幅山景图:。

3. 选择题。

(1)括号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晴朗无云)

B.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这里是透明的意思)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小巧而灵便)(遂宁市中考题)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北京市中考题)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④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4. 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5.“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若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

6、填空。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字,族人,现代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话剧《》等。

一、1.b 2.d8、《繁星春水》、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二、1、春天的花美在热烈,美在色彩,美在香味。(围绕花的情态、颜色、香味回答,回答多

姿多彩也可以。)

2、不好,因为“闹”字不但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容更丰富,而“叫”只是从声音方面来写。

济南的冬天

篇6:[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一、1.2.略

3.⑴将“发达”改为“发展” ⑵将“附和”改为“赞成”

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指的是重重困难。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幼稚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艰苦奋斗才会实现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实现,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 《飞鸟集》

第2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1.略

2.莫顿•亨特 美 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 第1页

4.⑴把“基本上”删去(或将“根除”改为“消除”)

⑵在“朗诵”后加“表演”

5.C A B

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费城 我和小伙伴们、父亲

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

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

2.倒叙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第3课 短文两篇

一、1.略

2.小思 香港 《承教小记》

席慕容 画家 作家 《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

《七里香》《有一首歌》等

3.先抑后扬

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

⑵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

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作者心灵受到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

⑵比起贝壳的生命,人的生命更长、空间更多,应该尽可能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这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意义、高质量。

2.不能换。“小心翼翼”是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意思。这里指极度害怕的我十分小心地从悬崖往下爬;“一丝不苟”是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的意思,这里指上苍精心给贝壳制造出精致的居所。

参考答案 第2页 3.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⑵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4课 紫藤萝瀑布

一、1.略

2.宗璞 《铁箫人语》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

3.⑴删掉“对于”

⑵在“素质教育为主”加“的方针”

4.给我一次苦难 让我变得坚强

二、1.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花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朵繁密的特点,富有情趣。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盛开的花比作张满的帆,形象地写出花儿生机勃勃的特点;又把花比作忍俊不禁的笑容,形象地写出花美丽可爱,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盛开的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藤萝开得盛大,气势非凡、灿烂辉煌的特点,表达作者喜爱、赞美之情。

2.略

第5课 童趣

一、沈复 清 文学家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二、1.2.3.略

三、之:的 /不译/代词,代”昂首观之”/ 代词,它们,指蚊子

为: 当作,作为 / 因为 / 被

观: 看 / 景观

其:代词,它的 / 自己的 / 代词,这

2.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 神游土墙花台 观虫斗,驱蛤蟆

语文, 的, 练习册3.视力好并且乐于仔细观察;还拥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参考答案 第3页

四、1.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⑵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母爱

第6课 理想

一、1.2.3.略

4.⑴删掉“看到”或“使”

⑵删掉“以后”

5.示例:(1)辛勤的汗水是您无私的奉献,桃李满天下是您最高的荣誉。(2)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二、1.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理想比作罗盘和船舶,生动形象地说明理想能给人指明方向,有巨大的作用。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理想比作还魂的仙草和慈爱的母亲,形象地写出理想能唤醒人的良知,引导浪子走上正途。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理想比作今日之花、今日之芽,形象地说明只要为理想而奋斗,明日就会收获成功。

2.树立远大的理想,从此为理想而奋斗,趁着这个美好的时代。

三、1.⑴闻道龙标过五溪。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

2.好逸恶劳 贪得无厌

第7课 短文两篇

一、1.2.3.略

4.假如我是春风,我将吹绿所有荒凉的原野;假如我是阳光,我将温暖所有冰冷的心灵。5.⑴描写、议论 ⑵议论、抒情 ⑶记叙、议论

二、1.⑴从事伟大的事业也就意味着要牺牲许多,所以说神圣的事业总

参考答案 第4页

是痛苦的,但是,也正因为承受住了这种磨砺生命才有价值。

⑵经历的第一次越多,生命的体验就越多,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

2.略

第8课 人生寓言

一、1.2.略

3.周国平《周国平文集》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4.⑴删掉“由于” ⑵把“一倍”改为“一半”

5.⑴ 汶川地震后,国人积极捐钱捐物,争当志愿者。

⑵全国人民救灾的图景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1.⑴“绷”是把心弦拉得紧紧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白兔因为拥有月亮而变得紧张不安,患得患失,失去了原有的闲适心情。

⑵用“牢牢”来修饰“盯”,形象地写出白兔惟恐宝藏丢失,紧张不安的样子。

2.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⑵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9课 我的信念

一、1.2.略

3.玛丽•居里 波兰 《现代人的智慧》

4.⑴删掉“的原因”或“为什么” ⑵把“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5.①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肯定是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

②向全球公开征集儿童笑脸的照片将在文艺表演尾声的一个特别瞬间展现。

二、1.人类需要那些为了事业而不惜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的科学

参考答案 第5页家。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全身心投入到事业的人,社会才得以发展。

2.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⑵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10课 《论语》十则

一、1.2.3.4.略

5.之:代词,代“学过的知识”/ 主谓间,不译 / 代词,指”一言”

为:替,给 / 当,做 / 就是

以:凭借 / 把 / 来

而:却 / 顺接关系,之后 / 并列关系,而且

第11课 春

一、1.2.略

3.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

散文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热爱赞美之情

4.⑴删掉“基本上”或“完全”

⑵删掉“是否”

5.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建成)

二、1.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花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开得热闹、繁多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的特点。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特点:新、美和力。

2.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⑵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参考答案 第6页

第12课 济南的冬天

一、1.2.略

3.⑴删掉“不”

⑵删掉“由于”或“使”初一答案

4.①2008年初以来,上海、深圳、武汉、南京等地都不同程度出现消费者宁愿赔偿违约金也要求开发商退房的现象。

②开发商是不会轻易接受退房的,而最坏的结果是补偿差价。

二、1.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形象地表现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一圈小山比作摇篮,形象地交代济南的地理特点,突出济南城暖和安适的特点。还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山人的行为,体现小山温情的特点。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形象地写出雪景的清雅美丽。

第13课 夏感

一、1.2.略

3.⑴ 把“任意”和“被帝国主义列强”调换位置

⑵删掉“以上”

4.①能源和原料价格的上涨带动日化企业也开始提价,宝洁公司全球总部正式宣布全球提高产品售价,最高提价幅度达16%。

②所有产品的调整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植物的长势比作一锅水逐渐沸腾起来,生动形象地表现生命力的蓬勃。

(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麦浪比作海浪,又赋予麦浪人的行为,形象地写出金黄的麦浪翻滚的壮阔场面。

2.“酿”是逐渐形成的意思,这里写出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发展壮大,形象地表现夏天到来时气势之盛。

参考答案 第7页第14课 秋天

一、1.略

2.何其芳 诗人 评论家 《预言》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3.(1)删掉“基本上”或“全部”(2)删掉“通过”或“使”

4.略

二、1.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说镰刀吃饱了稻香,富有情趣,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⑵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将秋天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农家丰收,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⑶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说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将秋天人格化,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天。

三、1.⑴君问归期未有期

⑵却话巴山夜雨时

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讽刺笔法

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第15课 古代诗四首一、二、略

三、1.⑴“平”字形象地写出潮水上涨与岸齐平的景象,与“阔”字相照应,描绘出一片开阔的景象。

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⑴燕啄春泥 草没马蹄 喜悦

⑵“渐欲“是“渐渐就要”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春花就要姹紫嫣红开遍,令人眼花缭乱的美景,富有动态之美。

3.景物烘托 十 悲凉 天涯游子的悲哀及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 第8页

第16课 化石吟

一、1.2.略

3.张锋 《科学24小时》 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赞颂

4.⑴把“无穷的”和“蕴藏着的”换位

⑵删掉“不”字

5.B

二、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化石比作珍贵的密码,生动形象地写出化石蕴含着珍贵的生命信息,给科学家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2.照应开头,有问有答,有放有收,使全诗结构完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三、1.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⑵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乌龟非要学飞翔,结果摔死的悲剧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一、1.略

2.⑴朱泳燚 说明文 如何看云识天气

⑵说明事物的情况、特征或道理的文体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分类别等

3.⑴将“幡然悔悟”改为“恍然大悟”

⑵将“振振有词”改为“慷慨陈词”

4.语文是一座绚丽的花园,优美的诗文让我流连忘返,生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

二、1.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云比作羽毛、鱼鳞、羊群、棉被等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⑵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把卷云比作白色的羽毛和洁白的绫纱,生动形象地写出卷云洁白、轻盈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9页

2.⑴打比方

⑵ 作比较

3.⑴“往往”和“常常”起限制作用,准确地说明薄云常是晴天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常是阴天的象征,而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 初一答案

⑵“可能”起限制作用,准确地说明华环由大变小可能会转成阴雨天气,但并不绝对如此,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18课 绿色蝈蝈

一、1.2.略

3.法布尔 法 昆虫学家 《昆虫的故事》

4.⑴在“献爱心”后加上“的活动”

⑵在“防止水土流失”后加“的作用”

二、1.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绿色蝈蝈比作狂热的狩猎者,生动形象地写出蝈蝈的凶猛。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绿色蝈蝈比作歌手,生动形象地说明蝈蝈的叫声优美动听。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蝈蝈的大翼比作薄纱,生动形象地说明蝈蝈的外形的优美。

2.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抓住蝈蝈捕食时、被关在笼里时和进食时的特点,使行文生动,描写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三、略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一、1.略

参考答案 第10页

2.朱长超 《20世纪科学发展纵横谈》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人类伟大的探索精神

3.⑴删掉“极为”或“十分”

⑵把“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换位

4.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截止目前,全团共动员组织四百九十一万多

名志愿者在全国各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抗震救灾服务工作。

②截止目前,全团共募集捐款十一点二亿元,筹集物资价值五点五亿元。

二、1.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土星5号”比作昂首挺立的巨人,形象表现火箭的高大雄伟的姿态(也可从拟人角度)。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飞船比作孤舟,形象地写出飞船在茫茫宇宙中孤单而渺小。

2.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一小步,对他来说只是小小的一步,而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人类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标志人类科技发展又迈向一个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3.略

第20课 山市

一、1.蒲松龄 留仙 “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

二、1.2.3.略

三、1.数:几 /动词,计数

然:然而 / 竟然 / „„的样子

2.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当时科学水平没发展到可以对这一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地步,当时的人们又迷信,所以把“山市”称为“鬼市”。

4.照应开头,是文章结构完整;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考答案 第11页

四、1.⑴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⑶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2.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爱

第21课 风筝

一、1.略

2.鲁迅 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散文诗集《野草》 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却无法补救的事

严于自我剖析、自省

二、1.作者由眼前冬季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春二月的风筝,所以美好的回忆让他感到春意荡漾开来。传达出怀恋之情。

2.眼前的风筝给我带来关于故乡和儿时的美好回忆,而我因为扼杀了弟弟儿童游戏的天性却得不到宽恕,这种沉重的心情和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

三、1.(1)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需要艰苦的奋斗。

(2)动物寓言 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第22课 羚羊木雕

一、1.略

2.张之路

《东方少年》

羚羊木雕

3.⑴在“最要紧的是”后加“有”

⑵删掉“左右”

参考答案 第12页

4.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二、1.“我”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要回贵重的木雕,我因为对朋友反悔了而无比难过。

2.写月光的凄冷,烘托心情的哀伤。

3.结尾以一个反问句结束,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用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等

三、1.⑴沉醉不知归路 ⑵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

2.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纯真童趣

第23课 散步

一、1.2.略

3.莫怀戚 《中国青年报》 一家人散步

浓浓亲情

4.⑴把“迫使”改为“导致”

⑵把“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5.参考: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己遐想。

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己欣赏。

二、1.可以。本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的情形,表现的是一家人互敬互爱的融融亲情。这个题目直接点明主题。

2.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下一代,对于我和妻子来说母亲和孩子就是我们的全部,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3.⑴用“随意地”来修饰“铺”,准确传神地写出绿色充满大地,一切充满生机。

参考答案 第13页

⑵写南方初春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出我们一家人出行时愉悦的心情。

4.略

第24课 散文诗两首

一、1.略

2.⑴印度 泰戈尔 文学家 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诗选》

⑵冰心 谢婉莹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往事》

3.⑴将“发挥自己的”和“充分”换位

⑵删掉“将近”或“多”

4.略

二、1.结尾总结全文,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赞颂母爱的伟大。

2.把儿童比作美丽的圣树上的花,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也闪耀着母爱的光辉。

3.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

4.略第25课 《世说新语》两则

一、1.刘义庆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聪颖机智

二、1.2.3.略

4.而:不久 / 就 / 并且 / 却

则:就 / 就会 / 那

三、1.融洽 欢快 轻松

2.子之辈的年轻人

子女

3.不失礼。因为友人失礼在先,不但不守信用,还对子骂父,极为粗鲁无礼,对这样的人就该这样,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失礼。他毕竟是长辈,而且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该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参考答案 第14页

4.“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盐和雪的颜色及下落的状态很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在风中上扬,飘舞方式与雪不同。比喻首先要做到形似。

“柳絮”一喻好。因为他给人以春天就要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一喻缺少的就是意蕴。

5.“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是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第26课 皇帝的新装

一、1.2.略

3.安徒生 童话作家 《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4.⑴删掉“通过”或“使”

⑵把“及时纠正”和“随时发现”换位

5.(1)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原。

(2)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

二、1.略

2.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⑶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7课 郭沫若诗两首

一、1.略

2.郭沫若 郭开贞 诗人 学者 《女神》《星空》

3.⑴把“却能”改为“都能”

⑵在“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前加“演出”。

4.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5.略

二、略第28课

女娲造人

一、1.2略

3.袁珂 《神话故事新编》 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4.城市居民的主食中米不再占主导地位,面和粗粮有明显提高;而农村居民,粗粮下降,米面占主导地位。

5.⑴删掉“不”字

⑵删掉“到配制而成的”

二、1.略

2.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⑵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29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1.2.略

3.⑴把“七月”和“内蒙古草原”调换位置(或把“季节”改为“地方”)⑵把“处心积虑”改为“呕心沥血”

4.⑴每个人应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⑵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应突出精神生命)

二、1.要帮助关爱弱者,用爱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带给别人幸福,自己也会获得幸福。

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执着追求,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2.运用叠词,形象地描绘出事物的声音,语气舒缓,琅琅上口。

三、1.⑴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⑵再回头已百年身

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拟人化 狡猾 怯懦

参考答案 第16页

第30课 寓言四则

一、1.《伊索寓言》 讲动物故事

2.《韩非子•说难》 思想家 《韩非子》

3.《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鸿烈》

二、1.不可盲目地自高自大。

2.胜利之时不可骄傲自大,得意忘形。

3.听意见只听正确的,而不能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有偏见。

4.祸与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的。

三、略

四、1.故:因此,所以 / 旧的知识 / 原因,缘故 / 原因,缘故

亡:丢失 / 逃跑

将:将会 / 带领

2.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篇7:[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一、提示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木兰诗》)6.,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7.日辞黄河去,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8.万里赴戒机。(《木兰诗》)

9.朔气传金柝。(《木兰诗》)10.,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12.雄兔脚扑朔。(《木兰诗》)

13.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14.爷娘闻女来。(《木兰诗》)

15.小弟闻姊来。(《木兰诗》)16.,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7.山际见来烟。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18.,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20.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21.,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2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5.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洲西涧》)

26.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洲西涧》)

27.岐王宅里寻常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9.苍苍竹林寺。,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0.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31.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32.,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33.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二、理解型默写:

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

http:/// http:///

难:,!。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

急”的原因是“”;“,”;“”。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几句

是,!:。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句

是;,。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

是,。

6.《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

是。。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

是。。

8.《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

是。

9.《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

格的名句是。

10.《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

是。

11.《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

是。

12.《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

是。

1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1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15.《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

是,;,?

1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

是,。这一成语常用

来比喻。

17.《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

是,;,?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

是。

19.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

是。

20.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2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2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

是。

2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2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6.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27.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28.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9.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30.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3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3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3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35.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

36.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37.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38.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39.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40.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41.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42.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三、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啊”。

4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 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

8、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 “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答案:

一、理解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第一节

4.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5.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6.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7.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8.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9.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10.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2.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13.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14.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15.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16.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事情错综复杂,难于分辨

17.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18.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19.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0.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1.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3.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24.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5.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26.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7.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28.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9.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30.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1.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32.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3.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4.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35.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36.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37.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38.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39.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40.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41.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42.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语境型默写(或化用型默写)

1、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下一篇:突发公卫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