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2024-05-20

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精选9篇)

篇1: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田径队训练计划与方案

阳城初中体育组 2012年2月

田径队训练计划与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及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努力抓好校田径队建设,开展课余训练工作,使田径训练走上科学的轨道,真正使训练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好运动员梯队建设,层层选拔,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课、课外业余训练发现人材、补充新人,组织运动员冬训,努力用科学手段进行严格训练,不断提高训练质量,为参加明年的西峡县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做好比赛准备。

二、主要工作:

1、做好队伍建设:

a、在全县各初中广泛宣传,挑选一批优秀的体育特长生; b、从高一、二年级选拔和培养一部分学生参加田径训练。

2、抓好明年比赛队伍的集训和冬训工作。

三、训练周期

(1)选拔期:2012年2月

补充人员,调整结构、层层选拔、做好工作(各初中带队教练、班主任、家长),挑好有潜力的苗子。

(2)夏训期:2012年2月------2011年6月

夏季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中大运动量训练,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速度训练、耐力跑(变速跑、匀速跑、定时跑相结合)、力量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抓好运动员夏训质量,使运动成绩很快稳步提高。

(3)技术训练期:2011年9月------2012年4月

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分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素质练习,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一过程要求队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不要求过高成绩,先固定技术动作,再提高运动水平。(4)竞赛期:2012年5-7月、2012年5月

从实际出发,抓好运动员赛前思想工作,训练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抗性,竞赛性为一体,努力形成良好竞赛气氛,有针对性地抓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四、训练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六、早晨:6:00-7:00,下午4:10---5:30(冬)4:50-6;30(夏)

五、训练对象:

1)初三田径队员和初一、二田径预备队员。2)初三体育中考特长生

六、注意事项:

1、抓好田径队运动员的安全教育,做到在训练过程中不出现任何事故。

2、各训练周期必须有周期性、严密科学依据。

3、训练中注意科学性、合理性、周密性、对训练中运动员心中有数,加大训练质量。

4、训练中注意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抓住各运动员的特长有针对性训练。

5、考虑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

七、教练员、运动员名单(附)

1)初三体育中考特长生 教练:薛天保

负责初三体育中考特长生训练 2)田径运动员成员 教练:薛天保

负责阳城初中田径队员训练 运动员名单(28 人)

刘毅 周毅 刘涛 张学进 袁瑞迪 张伟 王龙 李同阳 李艳 李丽 李静 杨冬采 贾子力 刘强 李崇飞 贾政来 吕朝阳 裴艳蕾 王元 李启星 吕博 杨果 王慧颖 梁正红 吴东阳 刘迪 王聪聪 杨久菊 别琳琳

八、训练的任务: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训练。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素质。

3、提高各单项运动成绩。

4、进一步提高我校田径训练水平。

九、训练的内容安排: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半高抬腿小步跑、下压式高抬腿跑、车轮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6专项练习

阳城初中体育组 2011年9月1日

篇2: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与学校体育组工作计划要求,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提高我校体育竞赛水平,迎接县级的田径运动会。为此特制订冬季训练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田径运动队处于初创阶段,竞技水平、基本功不相同,而且身体素质并不突出,理论知识缺乏,训练时间少,因而面临重重困难。其优点是学生积极性高,具有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在校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上下齐心协力,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队伍。

二、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一、周三、周五训练,每日训练一次,每次训练1小时左右。

三、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的测试。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四、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

4、四月低把每个学生定下专项,五月份开始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专项进行训练。

五、运动员名单:

(小学)主队:柴玉琦张庆红黄美玲佘博文龚文博陈吉利李皇鑫曹婉婷 梯队:吴文杰刘智成严涛王俊鹏张浩然柴文超张校康

后备学生:武杨金城来韩赜毅

(初中)主队:张威威胡礼华王蒙蒙张文秀刘威龙崔飞飞余旋陈楚菲瑜珂琪

林海学校

篇3: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田径运动号称“运动之母”, 是一项最基础的、最具有锻炼价值和健身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 也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学生是通过单招考试考入运动训练专业继续学习的, 个人的专项能力都比较高, 但相对于田径项目比较陌生, 在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 以往的“重竞技”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专门体育人才的需求, 很难让他们喜欢上田径课程。因此, 田径必修课程的教学就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课程的现状分析

1、田径课程的培养目标

田径必修课程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田径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它不同于田径专项的学生, 在掌握田径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还要提高个人竞技水平为培养目标 (适合少数具有田径竞技素质的学生) 。由于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田径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 只能简单的学习几大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技能, 不能更深入的去学习和实践。

2、田径教学内容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还是追求以竞技为主, 练习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 练习的强度不大, 以某一项目的完整技术动作练习为主, 重复进行练习, 容易让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厌烦心理, 失去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而这种教学培养出来的师资与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

3、田径教学方法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授课教师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先讲解项目技术动作要点和示范技术动作, 然后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进行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的教学方法, 只能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田径必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阻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田径教学实践能力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田径教学实践、田径训练实践指导、田径竞赛的编排和裁判方法、田径健身指导、田径场地画法等方面知识, 虽然教师在授课中都能传授这些理论知识, 但真正实践的机会很少或没有, 学生不能学练相结合, 不能真正得到全面的实践经验。

5、田径教学考核

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考核, 大多数院校主要以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考核、项目达标考核、田径理论考核等, 忽视田径必修课程的学生在身体及运动基础方面的个体差异、忽略学生上课的过程性, 缺少综合性的考核, 这样极大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对田径教学课的学习兴趣。

三、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改革的思考

1、明确培养目标

大多数田径必修课程学生毕业后就面向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而田径项目的训练在中小学占据着重要位置。培养具有教学和训练能力的基层教师、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这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固有特点, 不能忽视掉。在此基础上, 调整培养目标, 多增加一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让学生真正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以致用,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2、优化教学内容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从整体看, 教学内容还不能够满足需求, 练习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 练习的强度不大, 容易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田径技术教学, 又要重视所学项目的健身方法;既要教学课中渗透技术动作以外的田径知识, 又要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 让学生能真正的做到学练结合。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学生自身的好动、不服输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激励式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灵活运用。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掷掷准比赛, 把学生分为2组, 在离投掷圈7米处画一直径为50公分的圆圈, 让学生按组投掷, 每人投掷一次, 投入圆圈者得一分, 不入者不得分, 最后积分多者为胜。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球感,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实践能力

从访谈的结果看, 田径必修课程的学生利用田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差, 在原有学习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 增加田径裁判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增加训练方法的指导;增加专门的田径健身指导, 根据健身者自身的条件如何选择田径健身项目、怎样实施、如何监测等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研究, 才能更好的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必修课程学生的实践能力。

5、制定合理考核方法

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学生考核以学生为主体, 在掌握原有田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考核的基础上, 增加实践能力、平时上课表现、学习态度、个人进步的幅度和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考核, 通过多次评价不仅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 帮助他们建立个人进步的目标, 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处于积极训练学习状态, 减轻负担,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程的自信心和练习兴趣。

四、结束语

对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的学生在掌握田径技术动作和技能的基础上, 多增加实践能力的培养, 灵活运用田径理论知识的能力, 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综合性评价考核等, 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松:《沈阳体育学院田径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94-95。

[2]肖荣华等:《新课标下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改革设想》,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 :81-82。

篇4: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摘 要 本文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作用、影响因素和训练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田径 力量训练 作用方法

一、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作用

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的作用力量,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素质。尤其是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则更为重要。它不仅是运动员速度、弹跳、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还是其学习、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有时还是改进技术的关键环节。对于那些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这一专项技术的运动员来说,力量的增长是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成绩的“对症良药”;而对于非体育专业的田径运动员来说,更应重视自身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加强对力量练习时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的预防等,并及时治疗已经造成的创伤,避免伤害进一步加重。

二、影响运动员力量的主要因素

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受到其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综合影响,如种族、性别、形体、年龄、营养和训练等。一般来说,运动员肌肉生理横断面的粗细、中枢神经兴奋程度的高低、全身各部分肌肉协调能力的强弱、主动肌群、协同肌群及对抗肌群等的配合程度,如腰肌、背肌和屈伸肌群等的协调配合、用力的一致性等,都与其力量的大小有关。从微观角度来看,运动员的力量还同肌束适宜的初长度、肌组织中红肌和白肌的数量有关。一般认为,白肌适于快速和强有力地收缩,红肌则收缩较慢,因此,白肌比例多的运动员适宜从事爆发性用力的项目,红肌多的运动员则适宜从事耐力性的项目。

三、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力量训练要注重循序渐进。非体育专业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严格遵循渐进原则,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由数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因此,教练员必须树立力量系统训练的理念,并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各类一般性和专项性力量的训练。既重视每个阶段甚至每堂训练课的力量训练,又要设计好多年和全年的力量训练,并精心安排好长、短周期计划的内容和衔接标准等,做到既能严格执行计划,又能根据训练的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各类计划取得效果。

(二)力量训练必须抓好训练的质量。要经常进行极限性训练,并禁受包括极限次数和强度的反复考验。因此,教练员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使运动员牢固树立甘愿吃苦的信念,使他们认识到,为了更快地提高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成绩,进而争得荣誉,力量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教练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还要肯动脑筋、肯下功夫,注意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只要训练的质量得到保证,就能很快见到成效、尝到甜头。

(三)力量训练要有针对性。力量训练的手段、方法不一样,对力量增长的性质和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负重量和不同练习次数的力量训练方法的选择,要考虑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和他们所从事的专项训练的特点来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杠铃卧举为例说明:1.一般来说,负重越大,力量增长效果越好,大负重量,每组举的次数:举重专项为1-3次,其它项目可是1-5次;中等负重量每组举5-18次,这样,能使肌肉变粗,并提高力量及速度,改善神经系统的机能,但对提高耐力的作用不明显;中小负重量每组举10-15次,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速度和耐力,但对肌肉体积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小负重量每组举20-30次,或30次以上,以提升肌肉的耐力,并增多肌肉的毛细血管和线拉体的含量,但对力量和速度索质的提高不明显。2.在选择每周力量的训练次数上,举重运动员可由6-9次、9-11次、12-13次等,不断增加。非举重专项运动每周练3次(即隔日训练1次),但不应少于2次,这样的效果较好。也可以每天挤点时间重点进行训练,一段时期安排2~3次训练作为重点,并加以循环。3.杠铃卧举练习的推举速度用慢速来练的效果较好;如用快速来练力量,进步会较慢;而用快速、中速和慢速这3种速度交替来进行卧举,力量增长最快,如果要发展爆发力,就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

(四)结合比赛调整力量的训练。比赛是对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又是促进训练进步的强大动力。力量训练中的问题,在比赛中,尤其是重大比赛中,可以得到充分暴露,这是教育青年运动员重视力量训练的最好时机。但是,赛前力量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都需要调整,离赛期稍远,力量训练的比重可大些;离赛期近,力量训练的比重则应适量减少。

(五)紧密结合专项,进行力量的训练。力量训练不能脱离专项的要求,因此,要紧密结合专项,并选择合适的力量训练手段,有时甚至可以模仿本专项的部分要求把动作分解后再练。如腿力不好的举重运动员可重点练腿力,举重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则应增强腰部力量的训练,举重运动员和技巧运动员还应上臂上推能力的训练,而不能完全套用举重力量训练的方法。尽管各个项目的运动员,即使是棋类运动员,都要重视腰背力量的训练,但同时还应针对影响专项成绩的关键力量(如举重、田径运动员的腿力,羽毛球运动员的腰腹力量等)、本项目最容易受伤的身体部位(如腰、膝、肩踝和手腕等),以及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本项目中取得成绩。

篇5:田径队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圆满完成本的比赛任务,推动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运动员名单:

年月 班级 项目 姓名 性别 出生

1、队伍大多数以短跑、中长跑、投掷的队员为主,大多数队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和专项能力,但是身体素质不够全面专项技术基础不够扎实,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队员的组织纪律性强,训练的积极性高。但是个别队员意志品质不够顽强,队员比赛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够稳定。

3、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部分队员无法保证系统训练,要加强对队员的思想教育,另外要加强和家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交流沟通,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持。

三、全年训练计划和比赛任务:

时期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时间 9—12月 1—2月 3—4月 5—8月

第一阶段:主要任务 通过训练全面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加强专项训练,提高主要专项技术,提高队员比赛能力。参加县冬季长跑运动会。第二阶段:以基础训练(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为主,全面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发展耐力、速度、力量、灵敏。

第三阶段:加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训练水平,加强专项训练,提高主要专项技术,为比赛作好准备。参加县田径运动会。

第四阶段:进行赛后队伍调整,训练内容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弹跳等素质 比赛安排:

四、训练时间与安排:

每周星期日下午至五上午共训练10次,每次90分钟左右。节假日训练另作通知。五:训练目标:

1、运动成绩:县冬季长跑比赛争取团体总分第一,县田径运动会比赛力争团体前三名。

2、队伍建设:训练中加强队员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队员吃苦耐劳和友爱团结精神。在加强运动训练同时不能放松文化学习,规范考勤制度,努力建立一支运动成绩和文化成绩双优的运动队

月训练计划

8月主要任务:适应性练习。9月主要任务:专项技术训练

10月主要任务: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参加镇田径运动会。11月主要任务: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12月主要任务:长跑队赛前调整,参加县冬季长跑比赛。1月主要任务:调整训练。准备期末考试。2月主要任务:恢复训练

3月主要任务: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4月主要任务:参加县田径运动会

5月主要任务:参加校田径运动会,运动队人员调整,训练调整为基本素质训练为主。6月主要任务:中长跑一般耐力为主,短跑灵敏为主,投掷力量为主。7月主要任务:全队速度练习为主。

周训练计划 11年8月15——21 适应性训练 22-——28适应性训练

29——9月4适应性训练结合徒中跑技术 5——9专项技术训练 起跑技术 11——16专项技术训练冲刺技术 18——23专项技术训练

25——30校短跑比赛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10月1——7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9——14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16——21 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23——28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30——11月4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6——11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13——18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20——25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27——12月2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4——9

校长跑比赛12月7日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11——16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18——23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25——30县冬季长跑12月30日 12年1月1——6调整训练 8——13冬训 14——17冬训

18——2月4放寒假 2月5——10适应性训练 12——17适应性训练

19——24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26——3月2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4——9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11——16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量 18——23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25——4月1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4——5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8——13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15——20赛前调整训练 21——24赛前准备训练 25——27县运动会 29——5月1放假 2——4赛后调整训练 6——11基本素质训练

13——18 校田径运动会,基本素质训练 20——25基本素质训练 27——6月1基本素质训练 3——8 基本素质训练 10——15专项技术训练 17——22专项技术训练 24——29专项技术训练 7月1——6期末考试

7——15专项素质训练上运动强度 16——8月14放寒假

一年来,校田径队训练工作在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配合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运动队成绩比以往有明显的进步,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理想成绩,为学校挣得荣誉。

一、基础工作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此,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已将业余训练工作列入学校目标管理内容,并指派张锦铭副校长主管全校体育工作,按要求配足、配齐各运动队教练。在领导和全体体育教师团结协作下,确保了学校体育工作顺利运作。学校特别重视田径训练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指定由徐敏强、夏祥秋、王经钟组成了校田径教练组,负责田径队日常训练和生活起居工作。学校对田径队在训练比赛所需的经费,都能及时到位,并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解决住宿和就餐问题,以保证田径训练和比赛工作顺利进行。对在县级比赛取得成绩的学生,学校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训练工作

学期初田径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常人员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建立运动员个人档案,运动队建立了四个年龄梯队,做好各年龄段的衔接工作。在日常训练中加强管理,确保了课余训练的“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内容、定场地器材),每周训练10次(星期日下午至五早上),每次训练一个半小时,保证了训练质量和效果。教练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四配合做好运动员的训练、学习和生活各方面衔接配合工作,确保运动员的德智体三个方面全面发展。各教练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经常和少体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对训练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三、竞赛成绩

2010年校田径队在县2010年中小学生冬季长跑运动会中,取得小学团体总分第一,2011年校田径队在县2011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小学团体总分第四。2011年校田径队在县2011年中小学生冬季长跑运动会中,以仅失一枚铜牌的绝对优势取得小学团体总分第一。

四、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根据实际情况,校田径队今年实验中学和赤诚中学分别输送了裴立高、陈仔阳等6名运动员。

篇6:小学田径队训练计划

发布人:赵小民 点击数:2478 更新时间:2010-4-13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区、市田径运动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取在市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为校争光。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及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努力抓田径队建设,开展课余训练工作,使田径训练走上科学的轨道,真正使训练工作落实到实处好运动员梯队建设,层层选拔,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课、课外兴趣小组发现人材、补充新努力用科学手段进行严格训练,不断提高训练质量。

二、目的要求

1、明确训练任务,发扬不怕苦精神,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培养运动员身在田径场,树雄心,立壮志,勤学苦练,争当优秀运动员。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训练中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加强纪律和精神文明教确保训练任务的完成。

三、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校领导指导下进行训练,加强请示汇报,做好师生出勤记载。

2、根据学生特长,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量,注重科学训练,要求教一项,一项,然后反复训练,严要求,严训练。

3、抓好田径队运动员的安全教育,做到在训练过程中不出现任何事故。

4、各训练周期必须有周期性、严密科学依据。

5、训练中注意科学性、合理性、周密性、对训练中运动员心中有数,加大训练质

6、训练中注意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抓住各运动员的特长有针对性训练。

7、考虑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

四、训练任务(分组不分家,要求共同参与训练,相互配合)

1、分组训练

第一组:60M、80M、100M、、全能项目

负责人:绳小东、,曹萍

第二组:200M 400M、800M、1500M、负责人:赵小民

第三组:垒球、铅球、全能项目

负责人:张云、许磊

第四组:跳高、全能项目

负责人:钱丁元、张小峰

第五组:跳远

负责人:张维 张汝

2、在训练中,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坚持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贯彻大运动量训练。

3、训练主要手段:

1、跑类:A、跑的专门性训练;B、追球跑、追赶跑; C、耐力跑、计时跑;D速跑、弯道跑、定时跑;E、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全程跑;F、各种速度训练。

2、跳跃类:A、单脚跳、双脚跳;B、立定跳远、助跑摸高;C、负重跳、负轻物D、蛙跳、多级跳。

3、投掷类:A、原地投掷、投准;B、侧向推球、交叉步投掷;C、满弓形、搭转肩;D、举重物、深蹲跳、仰卧举、挺举;E、三步交叉、全程助跑投掷垒球。

4、综合类:A、仰卧起坐、立定跳远;B、负重跳、耐力跑、耐力追赶跑;C、加速跑、放松跑;D、各种竞赛性小型比赛;E、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F、测绩;G、对抗性比赛、适应性比赛。

五、训练时间

周一、二、五,下午4:00——5:00 周三、四,早晨7:00——8:00 分段训练:

第一阶段:选拔运动员:2010年4月7号

第二阶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第三阶段:参赛

六、训练地点

清潭实验小学二校区

七、运动员

五年级,共计30人左右 八:训练经费

1、标准

2、非工作时间,训练费待学校领导制定

3、学生每次训练早晨有早饭,下午有点心服务

篇7:田径队训练计划 七月

王庆干

训练时间:7月1、3、5、7、9日下午第三节课 训练的前期工作:

1、对训练对象进行一系列测试,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的专项,看下身材、身高、体重、腿长、臂长、肺活量、测试专项,立定跳远、50米跑成绩等。

2、建立运动员档案。

7月1日

1、确定集训队员名单,召开全体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纪律。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的专项,看一下身材、身高、体重、腿长、臂长、肺活量等。

3、先进行慢跑800米,做准备活动

4、准备活动(弓步压腿(正弓步,侧弓步)--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后踢腿跑2次—后蹬跑2次—加速跑2次)

5、测试专项,立定跳远、50米跑成绩

6、放松跑1圈

7月3日

1、慢跑800米,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徒手操为主、行进间压腿

2、带领学生一下做跑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小跑步、高抬腿、后踢跑、交叉跑步、跨步跑、;、3、分专项练习

短跑运动员:30米*2冲刺跑 教学生跳远 60米*2途中跑 100米*2全程跑

中长跑运动员:400米*3计时跑

田赛运动员:铁饼、铅球、标枪、跳远等技术动作练习

4、放松跑1圈

7月5日

1、慢跑800米,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徒手操为主、行进间压腿

2、带领学生做跑的专门性准备活动;

小跑步、高抬腿、后踢跑、交叉跑步、跨步跑、;

3、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小跑步、高抬腿、后踢跑、交叉跑步、跨步跑、每次做20米4次

4、放松练习(慢跑1圈、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7月7日

1、准备活动同周一

2、弹跳力和力量训练(不分组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收腹跳、蛙跳、单脚跳、摸高)(2)各种腰、背、腹肌练习

3、放松练习(慢跑1圈、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7月9日

1、准备活动同周一

2、专项训练(各运动员均以径赛项目为主): 跑类(1)、蹲距式起跑30*4,注意起跑时要蹬地、摆臂、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高步频、保持约10~20 M左右重心随着速度的加快而逐渐抬高;(2)、行进间60M*3,注意到体会后的途中跑动作,争取尽量用“髋”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积极与准备活动的技术练习相结轨;(3)、100M*2,请注意100M全程的感觉,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跳类

(1)20米加速跑x4(2)单足跳20米x4(3)、跨步跳x4(4)、20米助跑起跳

分别进行跳高跳远训练 3、1500米

篇8: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水平, 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湖南省教育厅于2005年开始举办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至今已是第5年。2011年,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 距离比赛还有一年时间, 本文旨在推动湖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进一步普及, 提高田径教学和训练质量, 为我省田径运动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提供训练参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卜生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校田径训练中有积极的作用。他们认为教练员应及时把握队员心态, 适时表现出教练员的期待, 启发队员寻找优化训练感觉, 尽快形成新的期待目标, 以及与队员们共同研究训练计划和方法等, 有利于形成双向期待, 并对训练成绩提高起到无形的作用。

以往专家学者对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比较多, 对训练计划制定研究相对较少, 但是这些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对本文提供了良好借鉴和研究基础。

本文以2005-2009年参加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10支参赛队伍为研究对象, 对这10支队伍每次比赛的参赛项目;参赛队员比赛成绩;参赛队的成绩进行了综合比较, 得出了一些结论, 提出了整体训练计划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1 整体训练计划的概念

从湖南省高校田径运动队教练员从我省高校田径运动队教练员来看, 大多数教练员对某个或者某几个相近的田径比赛项目有自己系统的训练方法, 且在带运动员时, 一般是专门带某个或者某几个相近的田径比赛项目的运动员, 因此, 大部分教练员对一个或者几个田径比赛项目的运动员选材、训练负荷安排、训练周期安排、训练恢复、训练监测等计划制定有丰富的经验。例如, 某高校教练一直专注于投掷类项目, 每年的比赛都是带投掷类的运动员, 那么这名教练对投掷类项目的训练肯定有系统的一套经验。但是对跳跃类项目、接力类项目、跑类项目则相对经验不足。如果要这名教练系统的对田径比赛所有参赛项目进行统筹安排, 然后选择本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最佳的报名项目和参赛队员的话则比较盲目, 没有针对性。因此每一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总会出现一些显而易见问题, 比如某个项目, 所有参赛队员加起来还不到八名, 即使选择两名最差的队员参加比赛, 也至少能获得一个第八名, 而相反, 有些项目, 比如说某些跑类项目, 每年都是几十个运动员参赛, 竞争相当激烈, 即使选择两个最优秀的队员参赛, 也不一定能进入前八名。所以每一个参赛的田径运动队, 对参赛报名项目的选择相当重要, 这就要考验主教练的能力, 必须要对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所有设置项目的成绩;历届比赛的情况;自己田径队各个队员的实力都十分熟悉。对于主教练, 必须总览全局, 根据历届比赛项目成绩的优劣确定每年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运动员训练项目的侧重点, 因此总教练对必须对每个比赛项目的整体训练计划制定有个系统的了解。

整体训练计划是指在在计划制定中, 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 比赛成绩, 合理安排训练队的选材和项目参赛, 合理安排重点比赛项目和一般比赛项目甚至放弃项目的一种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式有很大可控行, 每年训练队的实际情况应根据上届比赛的实际情况和进行选材和训练, 并在训练当中对训练效果及时反馈, 用以调整各参赛项目的训练实施。

2 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田径整体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针对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田径训练和比赛的基本情况, 提出对田径运动队的整体训练基本结构图

3 整体训练计划应设置的内容和参数

整体训练计划的制定应根据每一届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比赛的成绩, 结合自己队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 整体训练计划的内容和参数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上届和历届田径锦标赛的成绩。

2.运动员基本身体条件、状态和项目最好成绩的诊断与评价。

3.训练目标和各项指标的确定。

4.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和时间安排。

5.各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检查与评定。

6.各训练阶段负荷的动态变化趋势, 各训练方法手段的负荷 (量、强度、总负荷的节奏) 设计。

7.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处理研究。

8.各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安排。

9.各训练阶段的恢复手段与措施。

10.对训练阶段的监测评定的内容、时间和标准。

11.各训练阶段的组织和管理。

4 整体训练计划制定应注意的事项

1. 参赛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放弃项目必须有针对性, 并结合训练队的实际情况进行可动性的调整

每一届的比赛成绩都有特点, 有相对成绩很好的较强项目, 有相对成绩较差的弱势项目, 有每个运动队都缺乏条件参加的项目等。因此, 总教练对每届运动会的参赛项目选择一定要慎重, 选择本队某个或某几个单项成绩很好的队员, 不一定在比赛中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而应该针对上届运动会的成绩, 结合本训练队的实际情况, 并在合理窥探其他参赛队情报的前提条件下, 制定本届运动会的总体训练计划, 选取在本届运动会的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放弃项目。运动员的选择同样要根据这个方式来选择。

2. 各个参赛项目和参赛队员应与总体训练计划有及时反馈

选取了参赛项目和参赛队员后, 在整个训练执行期间, 应及时与总体训练进行反馈, 当遇到某些重点项目或放弃项目的实施有难度或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 (如运动员受伤, 经各方努力仍无法参赛的上届弱势项目等) 及时调整参赛项目和参赛队员, 以最大化的保证参赛获取最佳成绩。同时, 还要对队员的阶段训练和训练情况进行监测, 以保证训练项目和训练计划的实施。

3.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训练量和学习安排

湖南省高校的田径运动队, 大多是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 训练的同时还要进行专业学习, 因此, 教练员的训练计划, 还必须考虑运动员的学习安排, 不能一味的训练, 把学业放弃。训练的时间和训练量, 训练强度也应运动员的专业课程协调进行。

5 结语

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高校田径运动队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制定应从单兵作战转变为领队或总教练会同所有教练员的整体备战。因为从我省高校田径运动队教练员来看, 大多数教练员对某个或者某几个相近的田径比赛项目有自己系统的训练方法, 且在带运动员时, 一般是带某个或者某几个相近的田径比赛项目的运动员, 因此, 大部分教练员对一个或者几个田径比赛项目的运动员选材、训练负荷安排、训练周期安排、训练恢复、训练监测等计划制定有自己的经验。但是, 要对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所有设置项目的训练都十分熟悉的话, 难度比较大。而对于总教练, 则必须总览全局, 根据历届比赛项目成绩的优劣确定每年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运动员训练项目的侧重点, 因此总教练必须对每个比赛项目的训练计划制定有个系统的了解。

摘要:本文以参加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各高校田径运动队为研究目标, 针对比赛所设置的所有田径比赛项目, 研究每个项目所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使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计划制定, 包括运动员在校期间学习与训练两者的关系处理等, 然后根据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所设所有田径比赛项目, 提出湖南省高校田径代表队整体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

关键词:湖南,高校,田径,运动队,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

[2]袁作生.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1996.

[3]刘嘉津, 孙桂云.GM (1, h) 系统状态模型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4]黄文武, 刘小湘.“动态可控式”训练法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 2006, 1.

篇9:专业田径队训练计划

关键词: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57-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Outline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Sports Colleges

WU Wen-qiang,XIE Hui-so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By now,track and field group curriculum has been replaced by self-chosen curriculum under the ideology of ‘happy sports’ and ‘life sports’. However,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sports college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So,how to create a multi-function curriculum to meet the need is important for graduates major. Through the contents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arrangement and program train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practice with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comparative analysis,and case analysis,in order to provide reasonabl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sports colleges.

Key words:sports colleges;sports training major;track and field;special training;special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本文通过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情况和课程设置的调查,针对现有状况对田径专项教学大纲(大纲)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共7所体育院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光盘、INTERNET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训练周期研究的文献资料;阅读了我国七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重点阅读和分析,并做分类整理、综合,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征询了我国有关专家的意见。

1.2.3对比分析法

从纵向时间纬度,分析了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专家们对田径课程设置的不同认识;从横向方面对我国七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田径专项训练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

通过归纳有关数据资料,对我国七所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寻求适合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的课程设置。

1.2.5个案分析法以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个案分析,便于由点及面,发现共同规律。

2结果与分析

2.1田径教学大纲释义

田径教学大纲是编制课程的总体规划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层次,从整体上规定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大纲包括田径课程大纲、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大纲、田径专项训练大纲三部分。

田径专项训练大纲是根据体育系学生进入大学专选田径、运动系学生单独考试时所报考的田径项目作为选项依据,入学后进行分项训练。通过课程的教学训练,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专项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专项成绩体育系达到二级、运动系达到一级标准。

2.2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的分析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统计,发现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设有田径专项训练大纲,表1反映了这三所学校的田径专项训练的学时和学分安排,专项训练学时排列首位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时960,学分60分;其次是广州体育学院学时是952;处于第三位是天津体育学院训练学时888,学分45分。经过研究发现这三所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大纲只有北京体育大学最完善,田径必修课程大纲有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大纲、田径专项训练大纲,限制选修课大纲是田径教学。

除上述三所院校外,其余4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没有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只有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一个大纲,在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大纲中,包含了理论课、技术教学和专项训练课。理论课授课学时处于前三位的是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院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在技术教学与专项训练中,北京、天津和广州三所体育院校由于有独立的专项训练大纲,因而只表现在技术实践教学和身体训练方面,学分最多只有9学分。从表1可以看出:另四所院校的专项训练课学时所代表的是除理论课学时外田径技术实践训练的学时情况,即教学和专项训练的学时情况,他们把教学和训练课放在一起进行专项训练,考试就按照理论、技术和考勤各占的不同比例来决定学生的专项成绩,其结果混淆了教学和训练课的不同之处,造成教学管理上的混乱,使大多数学生既没有掌握体育教学和教法,也没有在专项训练能力上得到提高。

2.3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目的任务比较分析

纵观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的任务,大多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而设定的,虽然在文字叙述上有所不同,但所涉及主要内容几乎差不多。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大纲的目的任务包含了多方面、多纬度,体现在思想、技术、教学、理论知识、训练、竞赛和裁判等几方面。

田径限选课课程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几个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和田径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大纲包含的内容不同,目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由于是专项训练大纲,大纲的目的任务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要求学生通过至少6-7学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田径运动技、战术水平,运动等级接近或达到一级。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面向体育第一战线从事教练训练工作,因此在技术水平上要求专项水平突出达到或接近一级水平,体现了专化特点。

2.4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为田径专项训练内容、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内容、田径限选课教学内容。各大纲教学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由于有田径专项训练大纲,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训练方面,包括各专项训练中的准备活动;各专项训练中的专门练习及辅助练习;各专项训练中的分解及完整技术训练;各专项的专项素质训练;各专项训练中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手段;各专项训练中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各项目训练计划的制定(多年、年度、周、日、课)。其中天津体育学院在专项训练中,还包括了14学时的理论科(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田径运动员选材、儿童少年与女子田径教学训练特点)。

田径限选课大纲有理论和技术教学两部分。理论课是田径发展概况和发展史、跑跳投技术原理;技术课则是跑(短跑)、跳(跳远)、投(铅球)技术教学。

2.5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考核情况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专项训练成绩主要是以学生的专项比赛水平高低和平时训练态度来决定,重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天津体育学院由于在专项训练大纲中开设了1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故考核方法除了学生的比赛成绩外,还要进行理论考核。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及田径限选课大纲中的考核是采用理论、达标、技评、平时成绩四个方面的不同比例分值来决定专项成绩。按专项技能占总分的比例高低对体育院校进行排序:北京体育大学(总分的90%)、广州体育学院(80%)、天津体育学院(70%)、西安体育学院(60%)、武汉体育学院(55%)、上海体育学院(50%)、成都体育学院(40%)。从专项技能排序的高低分中,说明北京体育大学非常重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

2.6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教改对策的个案研究

2.6.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设置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大纲田径专业包括专业必修课大纲和限制选修课大纲。必修大纲有田径理论与实践课和田径训练两类大纲,限制选修课大纲只有田径课程。各大纲具体学时数和教学安排见表3。

2.6.2.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的教改对策

由于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限选64学时,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96学时。本文在现有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合理的调整,即把选田径专项学生的田径限选课学时62学时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的96学时合并一起共160学时进行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通过各项目的学习,使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学生在掌握了本专项教学的基础上,对田径其它项目的技术和教学法能基本了解,为专项训练和就业做好铺垫基础。

2.6.2.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大纲的教改对策

通过对全国七所体育院校训练专业田径大纲和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学田径大纲的分析,根据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实施情况的研究,针对目前学生专项训练现状,本文提出了宏观上采用分层专项训练的指导思想,微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区别对待原则,实际操作中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田径专项训练的教改方法(图1、图2)。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大纲主要是田径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该大纲由三部分组成:田径技术教学、理论教学、专项训练。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大纲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三所学校。2)专项训练大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要求达一级水平。专项理论和实践及田径课程培养目标包含了多方面、多纬度,体现在思想、技术、教学、理论知识、训练、竞赛和裁判等几方面。3)田径专项训练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比赛成绩或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决定;专项理论和实践及田径课程考核按理论、技术、平时成绩所占的不同比例来决定田径专项成绩。4)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田径课程大纲分析,全国只有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业大纲最全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有田径专项理论与方法、田径专项训练,限选课是田径课程。

3.2建议

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田径专业必修课大纲分为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田径专项训练;在校大学生限选课为田径。根据实际需要,对大纲教学内容和时数进行了适当修改:在运动专业田径必修课技术项目中增加了标枪、铁饼、链球、跨栏、跳高、撑竿跳高的学习。2)北京体育大学的田径专项训练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引进了激励原则。提出了宏观上采用分层专项训练的指导思想,微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区别对待原则,实际操作中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田径专项训练的教改方法。符合当前社会对“一专多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297.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7.

[3]黄汉升,主编.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7.

上一篇:植树造林的心得体会下一篇:支部关于《廉政准则》贯彻执行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