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2024-05-07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精选6篇)

篇1: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执信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教学实习工作总结

华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杨媚

㈠前期预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功,I am ready!

在得知自己被推荐去广州执信中学实习开始,我便早早进入了实习的准备阶段,执信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教学实习工作总结。确定所教授年级及教材后,我便到购书中心买齐了教材、教材辅导书、生物高考题等,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也拿来了读高中的弟弟的生物书,看看他的笔记,参考其他老师是怎么处理教材中的一些问题等;坚持每天花2-3个小时认真翻阅教材,结合教材辅导书,先自己将书中的知识点弄熟弄透;

由于实习学校是执信中学,学生的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水平较高,我还结合教材辅导书中的补充知识和大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作为拓展补充内容,适当引导学生增加知识面,开拓思维;在认真翻阅课本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初步设计教学过程,构思课堂教学结构;上网收集查找必修3各章节的教案、ppT、练习、动画、视频、图片等资源,参考优秀教师的讲课经验,结合自身教学特色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

在实习前,我已熟练地掌握了必修三的教材中的知识点,熟悉每节课的课后练习,初步设计教学方案,做好了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㈡听课阶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的生物教学指导老师是特级教师刘立翔老师,刚去到学校的第二天,刘老师便根据我们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为我安排好课程:在生物班上必修3第四章整章内容(包括两次课堂实验和一次课外探究实验)、在非生物班上的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一次生物奥赛的辅导课、一次专题讲解,算起来有7次新课。我很庆幸,指导老师能在刚实习的第二天,就为我安排了这么多节的新课内容,我想我已开始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了。

前两周我都是在听课中度过,老师讲的这几节课,正是我在假期的重点备课内容,所以我听得很认真,不仅听如何讲解知识点,更注重听老师的教学思路、方法设计。我讲课注重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但总感觉空有形式,不能把知识点和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几节课下来,刘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在充分呈现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发挥新课标的优势。此外,刘老师对于课程内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精湛的讲解及引导技能、非凡的课堂驾驭能力深深地震撼了我,这就是名师风范!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共听了42节课,科目涉及生物、语文、通用技术、地理、化学、物理、数学、英语等科目,虽然不同科目,但总能让我领略到执信中学名师们优秀的教学技能,让我看到了执信学生的课堂特点,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之处,听课阶段的宝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有了这些宝贵的“它山之石”,再结合自己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我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试讲,“我要攻玉”!

㈢二次备课、试讲阶段:在改进中,更上一层楼

实习第二周,便是国庆长假,假期都在家中备课,压力还是蛮大的。这七天要备好第4章的四节课和第3章内容的两节课,还要准备一个课堂探究活动、一堂实验课及两个课外探究实验。由于生物班上课的选修教室没有多媒体,这就对我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引导能力及课堂整体控制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本可以申请在有多媒体设备的生化楼上课,但我想借这个机会好好锻炼自己,便准备不用多媒体辅助讲课。于是,便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备课。在国庆期间,我基本备好了课,还自己试讲了前两次课的内容,做好了给指导老师试讲的准备。

第一次试讲,却不顺利,指导老师虽然要求很严格,但还是让我回去再好好备课,并提出了建议:第一次上讲台很重要,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很重要,可以再生动些;可让学生结合种群概念判断实例,建议讲解完所有的特征后,再讲解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然后抽出15min将学生带出教室去,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等,实习总结《执信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教学实习工作总结》。老师几句话,就帮我把讲课思路理清了。为了第一次讲课能够生动、吸引学生,我舍弃了原来准备不用多媒体讲课的想法,回去按老师建议的思路,熬夜赶了一份课件,为增加趣味性,我在课件上增加了有趣的拓展知识、图片等。

第二次试讲时,感觉还是不够理想:举的例子不够典型,添加了较多的拓展知识,内容太多,不能完成课堂任务;生动有余,但重难点不够突出等。针对指导老师第二次提出的意见,我再次进行改进,查找资料,选用典型例子,适当删减拓展知识,注重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同时安排适当的课堂活动:判断年龄组成的类型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的活动;讲解调查种群密度方法时,安排课堂探究实验,进行实地操作实践……设计好后,我联系了实验员,安排好课堂探究所需的实验器具,还自己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课堂探究能顺利进行。在上新课前,我的思路和教案修改了很多次,我还进行了几次的试讲,几经波折终于准备好上课了。

㈣上课阶段:初上讲台,体验成功的感觉

第三周的周四下午,我正式走上讲台,上了我生命中第一节课。课前,学生给予我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回答问题,配合教师的引导,积极参加讨论及实践活动,我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发挥得更好了,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非常不错!指导老师也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你这节课上得很不错!重难点抓得很准、处理得很好,课堂上设计的两个讨论引导得很不错,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你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你肯定会更顺利的,要有信心!”有了指导老师的评价和鼓励,我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了,也更有干劲了!

为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还设计了两节课没有多媒体辅助的课堂教学。讲解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的图片,让学生分析问题探讨,组织学生分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区别,根据材料设计1~2次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种间关系实例,并适当补充种间关系数量图进行讲解。通过问题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堂互动性强、效果不错。原来不用多媒体辅助,也能够把知识点讲透、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次的成功,进一步加强了我的信心。

第一次在非生物班上课,是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级,为了让学生对我有更好的印象,我精心准备了第三章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内容,这节内容不只要让学生知道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历程和科学设计的原则。针对这个理念,我对达尔文及温特的实验进行了探究活动设计:达尔文胚芽鞘向光性观察实验,引出科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提出设计原则;感光部位实验,则让学生合作,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探究实验;温特的实验则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但在我开始上课时,由于电脑出了问题,多媒体课件不能投影出来,我只能临时改用板书教学。所幸我精心设计了该节课,并试讲了几次,讲课思路已经烂熟于心了,结合课本图片,我依然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可见,板书教学也要重视,要做好两手准备!

经过前面几节较成功的教学案例后,指导老师从开始的不放心、不太放手到放心把工作都交给我,局面开始扭转。指导老师出差去西藏的一个星期中,他很放心地把他一周13节的课都交给我上,让我自主安排设计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从西藏回来后的公开课,我们一起讨论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我成了刘老师的得力助手,帮刘老师收集的课件素材、安排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实验活动并辅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汇报,公开课上得很成功。

实习总结大会那天,刘老师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杨老师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很高的课件制作水平,能够主动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如果杨老师能够坚定当老师的信念,并为之努力,相信她一定会取得很高的成就!”能得到特级指导老师的赞扬与肯定,我是幸福的,成功的感觉真的很棒!

㈤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

实习的第三周和第四周,是我最辛苦也是收获最大的两周,期间我初次体会到老师的伟大和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做课件)——试讲——上课——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这样一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要做好每一步是不容易的。而广州执信中学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单纯课本知识的讲授,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较好的处理,教学设计上能够层层引导,吸引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在教学设计方面,首先我注重根据学生思维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讲解思路:在讲解课程的时候,教材编排的顺序只是呈现知识的一个参考程序,有时并不能够让学生顺利地理解接受新知识。在面对实际情况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重新调整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我在讲解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两节内容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知识点的呈现顺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

其次,注重知识点的补充、归纳和迁移,做到基于教材,却高于教材。第三节《群落的结构》中,我适当地补充了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图,以坐标图直观地展示数量变化的关系;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课中,我适当补充了有关“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浓度”原因的探究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是由于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长素浓度和向光性生长的关系。

再次,注重知识点间的过渡处理。处理好知识间的过渡问题,能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跟着教师的思路理解知识,也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网,对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新老师容易忽略知识点间的联系,忽视知识点间的过渡处理。生长素发现历程中,我注意从一个实验的结果出发,提出新疑问,引导学生思考下一个实验如何操作,层层引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实验的进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注重对教学媒体的设计。在教学媒体上,我注重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图片,特别在讲解生长素发现的各实验时,播放Flash动画,将课本上静态的实验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辅助了课堂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发挥了我的优点,如课堂设计合理、表达清楚、思路清晰以及板书工整等,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存在不少缺陷,如:

⑴个人在组织课堂活动或提问时,有时候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导致课堂活动完成得不够理想或得出结论时显得过于急促。

⑵课堂讲课时,音量不够大声,课堂走动不够,肢体语言较少。这些不足在我后来的上课中都有注意去克服,已有较大的改善。

篇2: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 血液

B. 体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内环境。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流的媒介。考点:本题从内环境的组成,主要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答案】A 【解析】A.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有关,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

错;B.正确;C.确;

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A符合题意。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组织液的渗透和淋巴的汇入,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试卷第1页,总14页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所以,本题不正确的是A .事实上,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不管是细胞内还是细胞外都是如此。其他几项课本上都有相应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教材第4页有相关的资料分析,所以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记知识的的能力。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 ⑤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A. ②③⑦

B. ②④⑥

C. ①②③⑦

D. ③⑤⑦ 【答案】A 【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激素和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 胃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因此进入胃中的牛奶也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肌肉注射的青霉素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⑦正确,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试卷第2页,总14页

O

2-6.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 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C.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正确,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B错误,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C正确,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稳态。7.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血浆pH偏高或偏低 B.细胞代谢紊乱 C.体温的升高或降低 D.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内环境中PH、体温和生活的免疫细胞知识它的一方面,所以A、C、D错误。考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8.(2015秋•巴彦淖尔校级期中)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选:D.

试卷第3页,总14页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9.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理化性质的是

A.渗透压 B.血糖 C.体温 D.淋巴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C两项正确,B、D两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某同学在参加远足活动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此时 A.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内环境pH失衡,酶促反应加快 C.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D.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远足活动的过程中要消耗葡萄糖,血糖浓度有降低趋势,所以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减弱,A项错误;远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所以该同学感觉浑身酸痛,但乳酸进入血液后会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使内环境的pH失衡的,B项错误;该同学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的水,进而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C项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而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1.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 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 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试卷第4页,总14页 D. 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甲属于细胞内液,故C项错误。12.下列关于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物中的大量葡萄糖被小肠吸收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C.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 【答案】BCD 【解析】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在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13.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应该是:

A .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B .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多

C .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D .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 【答案】B 【解析】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含量,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糖异生指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类,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

14.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 B.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 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K维持 【答案】C 【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失水,A项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B项错误;血浆中的HCO3—、HPO42—参与缓冲对的组成,维持血浆pH的稳定,C项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Cl—维持,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D项错误。

1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乳酸被NaHCO3中和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试卷第5页,总14页

+

+【答案】C 【解析】血浆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NaHCO3是内环境中缓冲物质,乳酸被NaHCO3中和,以维持pH值的稳定,应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16.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二氧化碳的情况与之相反,故A项错误;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B项正确;血浆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项正确;组织液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7.入冬以来,合肥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浓度飙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机体免疫能力较低导致的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答案】A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故A正确;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故B错误;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故C正确;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试卷第6页,总14页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18.(2015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 B.洗澡时耳中进水 C.氧气进入红细胞中 D.病人点滴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耳与外界相同,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病人点滴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19.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 喝牛奶,进入胃中

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 口服抗菌药物 D. 肌肉注射青霉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的物质都是能进入内环境的物质.

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错误;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

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试卷第7页,总14页 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20.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 B.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 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 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答案】D 【解析】②为血浆,其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A项正确;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B项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C项正确;肝糖原的分解在④细胞内液中进行,D项错误。

21.2016年8月7日,我国选手张梦雪在巴西里约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为中国队赢得首金。张梦雪平时训练刻苦,手掌经常磨出“水泡”,若要水泡自然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答案】D 【解析】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也可回渗入血浆因此若要水泡自然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形成知识网。

2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肉细胞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试卷第8页,总14页 B. 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 C. 一个目的基因和载体结合形成基因表达载体时会产生四个水分子 D. 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和[H],故A错;神经递质、葡萄糖、胰岛素和淋巴因子在细胞外液中都能出现过,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B正确;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形成磷酸二酯键,每形成一个磷酸二酯键产生1个水分子,目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与运载体结合时,能形成4个磷酸二酯键,因此产生4个水分子,故C正确;tRNA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3.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错误;出来的蛋白质有的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浓度增大。使生存在组织液中的细胞失水,失的水就跑到组织液中。组织液增多的临床表现就是水肿,C错误。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减少,D正确。考点:组织水肿

【名师点睛】学生易对组织水肿理解不清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

试卷第9页,总14页 2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呼吸酶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神经递质 【答案】A

【解析】呼吸酶,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内完成的,呼吸酶一般是不会跑到内环境中去的,A正确;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内环境中,细胞从内环境中获取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排放到内环境中,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发挥作用,D错误;答案是A。【考点定位】内环境的成分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除部分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与组织液中成分可透过毛细血管壁相互交换”可知,A、B都是正确的。根据“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但淋巴中的成分一般不会透过管壁形成组织液”可知,C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人体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10页,总14页

(1)A液、B液和C液三者共同构成了肝脏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为________。B液和C液成分的主要区别________________。

(2)CO2总是从肝细胞扩散出来,进入毛细血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肝细胞中能进行转氨基作用,例如丙酮酸经转氨酶催化形成丙氨酸。对于肝脏严重炎症的病人,通常测定病人____________(A液/B液/C液)中转氨酶的含量。【答案】

内环境

B液中蛋白质含量高

肝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浓度高于血浆

B液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A液为组织细胞间的液体,故为组织液;B液为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故为血浆;C为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故为淋巴;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均为细胞外液,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了内环境。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组织液,B是血浆,3是淋巴,三者共同组成了内环境。血浆和淋巴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

(2)肝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则其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组织液的浓度,所以CO2总是从肝细胞扩散出来,进入毛细血管。

(3)肝炎患者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较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成分关系的判断,判断内环境成分之间关系的依据为:血浆和组织液间为双箭头,淋巴为单箭头,且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27.渗透压、酸碱度和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答案】温度

【解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28.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其中①~④表示人体的体液,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外液②和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1页,总14页(2)⑤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②和_________(填标号)。(3)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_________(填标号)。(4)①处CO2浓度比③处的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

血浆

组织液

②和③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内液,②表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④表示淋巴,⑤表示毛细血管。四种液体的关系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通过回流回到血浆)。根据分析可知:

(1)图中细胞外液②和③的名称分别是血浆、表示组织液。(2)⑤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②和组织液③。(3)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血浆②和组织液③。

(4)细胞内液是产生CO2的场所,所以CO2浓度最高,通过自由扩散到组织液,所以①处CO2浓度比③处的高。

【点睛】本题关键要能正确识别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各种液体与结构,特别是细胞外液主要包含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29.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 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突触小体的 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 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 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 ;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试卷第12页,总14页 【答案】(1)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3)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4)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5)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试题分析:(1)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或激素(间接)调节免疫活动.

(3)感染病毒后发热与体温调节与关,中枢在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4)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5)图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体现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答案案为:(1)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3)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4)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5)神经﹣﹣体液﹣﹣免疫

30.下列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中填数字)。

(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液体、内环境与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的交换,试卷第13页,总14页 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用文字叙述该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2)②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某人对花粉过敏,当花粉再次进入其体内时,就会引起图中的[ ]__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强,③增多等一系列过敏反应。

(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①中,此时,人体首先通过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直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

(5)若①是胰岛B细胞,导致②中胰岛素增加的刺激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若①表示甲状腺细胞,则③中不可能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若①表示肝脏细胞,则:②的氧含量>③的氧含量>①的氧含量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不存在于②、③、④中

D.若该图所示的部位是皮肤,当人体所处环境气温达到3 5℃时,⑤的变化是“舒张”。【答案】(1)淋巴(④)流入组织液(2)无机盐、蛋白质(3)⑤毛细血管壁(4)效应T(5)血糖浓度升高超过正常值(6)A 【解析】

试题分析:(1)组织液可流入淋巴,但淋巴不能流入组织液;(2)内环境最活跃的成分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药粉引起过敏时,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5)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刺激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升高。(6)激素的运输是体液运输,所以③中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氧气在肝细胞中参与呼吸,使细胞中氧气浓度下降,氧气的运输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即②→③→①,B正确;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存在于外分泌液中,不存在于体液中,C正确;当人体所处环境气温达到3 5℃时,皮肤血管舒张,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篇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突破

人体细胞生活在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中。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还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

1.组织液、血浆 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1血浆和组织 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 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 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 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2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 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 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3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 淋巴液在 左右锁骨 下静脉处 流入血浆。

2.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3.造成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

1花粉等导致过敏反应时, 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 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减少, 组织间隙蛋白质增多, 组织间隙水滞留引起水肿;2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 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白蛋白含量影响较大, 任何使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 组织内液体增加引起水肿;3在某些病理条件下, 淋巴管道堵塞, 淋巴回流受阻, 引起淋巴性水肿;4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的液体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慢性肾小球肾炎 (大量肾单位被破坏,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等均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引起水滞留而水肿。

【例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 关系图,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 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选D。据图分析, 乙表示组织液, 甲表示血浆, 丙表示淋巴, 丁表示细胞内液, 当2、6受阻时, 会引起组织水肿。当丁表示红细胞时, 其O2浓度比甲中的高。

【例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选A。血浆蛋白 和血红蛋 白的合成、丙酮酸氧化分解都在细胞内发生。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在消化道进行。抗体与相 应的抗原 发生特异 性结合发 生在血浆中。

考点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的数量越多, 渗透压越高;反之, 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pH在7.35~7.45之间变动。血浆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 因为血浆中存在具有缓冲作用的缓冲对, 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例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体温调节、渗透压调节均受下丘脑控制

B.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血浆的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不变, 与它含有缓冲物质有关

D.环境温度 的变化会 影响人体 内酶的活性

【解析】选A。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变动, 而不是稳定不变。在一定范围内, 人体能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 酶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例4】剧烈运动使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加, 但血浆pH值变化很小, 此时最直接起到稳定pH值作用的是 ()

A.血液中激素的调节作用

B.泌尿系统对酸性物质的及时排泄作用

C.呼吸系统参与了血浆pH值的调节

D.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挥了作用

【解析】选D。血液中的激素与血浆pH值的稳定与否没有直接关系。泌尿系统对酸性物质的及时排泄作用、呼吸系统参与血浆pH值的调节等对稳定pH值的作用较弱。血液中的缓冲对直接起到稳定pH值的作用。

考点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2.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 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器官有三个:肺、肾脏和皮肤。

4.内环境是联系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桥梁。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例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3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4为养料和氧气

D.6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选C。3通过泌尿 系统和皮 肤完成;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体内细胞不能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例6】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 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 , 其中A代表 , B代表______ , C代表_______。A、B、C中蛋白质 含量最高 的是______。

(2) 葡萄糖经过D被吸收进入机体的方式是________ , 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组织细胞至少要穿过_______层生物膜。

(3) 由此可以看出, 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与外界 环境间接 地进行物 质交换,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

(4) 日常生活中, 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 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_ , 但机体会通过分泌激素, 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使尿量______ , 从而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1) 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内环境, 其中A代表血浆, B代表组织液, C代表淋巴。A、B、C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 (2) 葡萄糖经过D被吸收进入机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葡萄糖由小肠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至少穿过7层生物膜, 即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 (3) 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4) 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 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 但机体会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 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使尿量减少, 从而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1)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A (血浆) (2) 主动运输7 (3) 内环境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 升高抗 利尿减少

考点四: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稳态的重要意义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是机体 维持稳态 的主要调 节机制。

1神经调节:是调节的主要方式, 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

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氢离子等在体液传送下对机体的调节。

3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抵御外来异物和病原体微生物的入侵。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2体温与血浆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 细胞代谢正常;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例7】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若3为神经递质, 则它的受体一般位于______, 它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从而使该神经元产生________。

(2) 若5代表抗体, 则5是由_______细胞产生的。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 这种抗体可与某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 导致患者肌肉萎缩, 说话和吞咽困难, 最后因呼吸障碍而死亡, 这种疾病属于_______免疫病。

(3) 若8表示甲状腺激素, 紧张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__ , 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_ , 进而促进8的分泌, 而8含量的增加又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 的分泌活 动, 这种调节 方式称为_________。

(4) 当血糖升高时, 一方面可以直 接刺激________,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____ (填图中数字序号) 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解析】 (1) 若3为神经递质, 则它的受体一般位于突触后膜上, 递质有兴奋型的还有抑制型的, 它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从而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自己的抗体攻击自己的受体, 自身的免疫系 统攻击自 身属于自 身免疫病。 (3)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引起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以后, 会抑制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负) 反馈调节。 (4) 血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进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答案】 (1)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2) 浆细胞自身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负) 反馈调节 (4) 胰岛B细胞24

跟踪训练

1.右图是人 体局部内环境的 示意图。以 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 敏反应, 1结构的通 透性会升高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 会引起丙液减少

2.下列物质中, 都可在血浆中检测到的是 ()

A.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B.氨基酸、淀粉、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B.剧烈运动后, 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

C.人喝醋后, 血浆中的pH维持在7.35~7.45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与肌肉注射相比, 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1血浆2组织液3淋巴

A.1231B.2132

C.3123D.2311

5.抽取血液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 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 与蛋白质无关

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 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

D.若血浆中检验出HIV抗体, 说明该患者曾被H5N1病毒感染

6.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适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 血浆酸碱度变化随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7.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当血液的pH稳定时, 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 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8.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属于血浆, 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3属于组织液, 2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3增多

C.4属于细胞内液, 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 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12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1进入血液和淋巴

C.2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1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 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 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 稳态的实 现需要消 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 节网络是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右图表示 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 ()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 乳酸钠和碳酸

1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胰蛋白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 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 通过神经—体 液调节机制实现的

D.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 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13.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3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1中渗透压过高时, 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

C.正常情况下, 1~3的成分保持不变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 13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

14.下图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 胃肠道的水分通过1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2) 内环境的水分通过2____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

(3) 内环境的水分通过3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 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4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 内环境的水分通过5皮肤的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5) 若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 细胞内液的水分_______。

1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其中毛细血管 管壁细胞 生活的具 体内环境 是________ (填标号) 。

(2)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 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 2与3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3) 正常人2内的pH通常维持 在_______之间, 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物质。

(4) 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和________。

(5)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 血浆中蛋白质降低, 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________,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 ([]内填标号, 下同)

(6)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______ ,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7) 若图示是肝病组织细胞的内环境, 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是, 需取土中的[]液体解析化验, 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 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

(8) 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 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3.D4.B5.C6.D7.A8.D9.B10.B11.D12.D13.B

14. (1) 自由扩散

(2) 消化液

(3) 滤过原尿重吸收

(4) 汗腺

(5) 外渗

15. (1) 23

(2) 2中含大分子蛋白质, 3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3) 7.35~7.45缓冲

(4) 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

(5) [3]组织液水肿

(6) [5]红细胞基因突变

(7) [2]增大

(8) 小氧气不足, 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乳酸, 同时CO2排出不畅

篇4:稳态与环境

命题预测

1. 人体的稳态是保持健康的前提,而稳态的实现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在高考中,内环境的成分及其相互联系,血糖平衡、体温平衡、水盐平衡及其调节过程,以及免疫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都是命题热点。尤其是SARS、禽流感、爱滋病等热点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常常用作命题的素材。

2. 生态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尤其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环境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生物入侵,种群的数量增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试题虽然要求的知识难度不高,但常常与实际问题相联系,需要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此类试题常以图、表、曲线、表格作为表现形式,在解决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

典例精析

热点1.内环境——成分组成、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稳态

[例1](2007·广东文科基础,74)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 小腿抽搐②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 尿毒症④ 组织水肿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②③④

[解析]本题结合具体的病例考查的是对内环境成分的理解。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共同组成,因此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比如水、无机盐、尿素、激素、葡萄糖、氨基酸、O2和CO2等。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中变异的血红蛋白即是如此。

[答案]B

[点评]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注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将内环境概念与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概念联系起来,使用比较的方法区别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学概念和原理与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

热点2.血糖平衡——糖尿病、相关激素、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反馈调节

[例2]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 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B.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C.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解析] 血糖平衡是激素调节的典型例子。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激素的生理效应相同的称作协同作用,生理效应相反的称作拮抗作用。血糖平衡是血糖升高与降低的平衡,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激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只有B选项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符合拮抗作用的概念。

[答案]B

热点3.健康与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爱滋病

[例3](2006·理科综合)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解析] 本题在能力上主要考查对曲线图的解读能力,在知识上主要考查记忆细胞的作用。

当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对抗抗原,免疫结束后抗体水平随之下降。在首次免疫中,B细胞同时还会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分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大量抗体,因此第二次免疫比第一次免疫更加迅速而强烈。从四个曲线图可以看出,只有A图的曲线符合上述特征。

[答案] 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对曲线图的解读是关键。解读曲线图首先看两个坐标轴,理解曲线的含义;其次看曲线的特征,尤其是曲线中的拐点;最后将曲线特征与相应生理过程联系起来,理解其变化规律,找到解题思路。

热点4.植物的生长素——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作用的两重性、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例4](2007·广东理科基础,48)有人在清除果园虫害的时候误喷了一种除草剂,使果园中的某些灌木叶片枯死.脱落。你认为这种除草剂最可能含有()

A. 生长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赤霉素 D. 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既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也能抑制生根,因此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都没有这种功能。

[答案]A

[点评]解决此类试题,要求平时学习时应注意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应用实例。

热点5.种群的数量增长——J型增长、S型增长

[例5](2007·全国卷I理综,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 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的数量增长,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种群S型增长的条件和特征。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无环境阻力状况下,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而在实际情形中,上述四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因此种群的增长往往呈现“S”型曲线。S型增长的增长速度是变化的,开始时速度较慢,在K/2时达到最大,随后降低,在K值时接近于零。在种群增长过程中,随着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这是制约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选项D的描述是错误的。

[答案]D

热点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例6](2007·高考重庆理综,32)“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 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本题在能力上考查的主要是理解能力;在知识上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三个方面。其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最重要的。“稻—鸭—萍”生态系统中,鸭子既吃红萍又吃虫,因此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各取所需,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因此A、B、D都正确。该生态系统中,除了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外,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因此C错误。

[答案]C

热点7.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例6](2007·广东理科基础 ,44)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A. 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 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 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 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解析]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都是影响全球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全球温度升高,选项A与温度升高有关。富营养化与化肥、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有关;酸雨主要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臭氧层的破坏主要与氟里昂等物质有关,这些都与温室效应无直接联系。

[答案]A

模拟操练

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B.③④C. ①②D. ②④

2. 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饥饿状态下血糖因生理活动消耗而浓度降低时,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80-120mg/dL的器官是()

A. 小肠B. 胃C. 肝脏D. 骨骼肌

3.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CD

4. 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是()

A. 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

B. 烟草花叶病毒

C. T2噬菌体

D. 引起AIDS的病原体

5.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 培育无籽番茄

② 培育无籽西瓜

③ 果树整枝修剪

④ 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 ①③B. ②④C. ⑤⑥D. ②⑤

6.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7.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 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 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 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8. 与自然界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

9. 在田间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可以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这是对下列哪类信息的应用?()

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营养信息

10. 自然林区的马尾松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虫害,但有些人工马尾松林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其原因是()

A. 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 马尾松抗虫能力弱

C. 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 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11. 为了缓减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禁止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②开发使用核能、太阳能

③将汽车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

④植树造林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2.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答案点拨

1. D 2. C(饥饿时血糖的维持主要来自肝糖元的分解) 3. C(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静息部位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4.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余都是RNA)5. D(培育无籽西瓜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植物移栽剪掉叶片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6. B(在K/2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7. D8. D 9. B(性外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 10. 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营养结构越简单、组成成分越单一自我调节能力越小,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差)11. D 12. D(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物因素有关,ABC均正确;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生活状态,例如豆科植物与固氮菌的关系,本题表示的不是这种关系)

责任编校李平安

篇5: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免疫调节这一节中的特异性免疫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还是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快捷、容量大,使复习内容能及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且通过课件中动画及不同颜色字体的设计来突出相关重点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分析HIV侵染人体过程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并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使学生对特异性免疫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再配合习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

但是,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通过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整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由于课堂内容过于丰富,留给学生思考和训练的时间就比较紧凑。教学速度太快,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肯定不足。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应进行删减,只学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系统的组成可以放到下一节课来学习。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使学生的过手练习不足。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篇6: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决方法] 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决方法] ⑴同上。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活动

1、启发学生观察相关图片,帮助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那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哪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 图2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那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位置不同的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那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展示课本P3 图1-1)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这些管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又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它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 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哪些呢?

(展示课本P4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思考讨论:课本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每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那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

学生阅读:课本P5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师生共同总结: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 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示课本P5 思考与讨论)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八、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九、课堂作业

十、板书设计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

十一、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知识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后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一篇:跑步与银行的活动方案下一篇: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