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外交三个特征

2024-05-16

中国特色外交三个特征(精选6篇)

篇1:中国特色外交三个特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

金融1402 吴芳琴

1406070435

2013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发表演讲,宣布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王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以及“突出互利共赢”“追求公平正义”“弘扬中华文化”“提供公共产品”“倡导新型义利观”“承担国际责任”等一系列新提法,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新理念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国外交”,另一个是“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意味着,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要体现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气度和作为,要有大的国际担当,要负起大的国际责任,要做出大的国际贡献,包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特色”更为看重。王毅外长认为,“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坚持得到中国人民广泛拥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外交的根基所在。

第二是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等优良传统,同时要不断对此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

第三是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践行平等等特有理念。这些理念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有助于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不断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第四是坚持为国内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的第一要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与其他大国的一个重要不同。中国外交必须紧紧围绕国内发展这个大局,为此营造更为稳定、更加友善的外部环境。

所以中国在进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会存在不少突出的特点: 其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我国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居二望一”,中国已站到国际舞台的中央,各种世界事务往往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有能力也有意志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发挥更大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塑造周边和国际环境。

其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非只重视“对大国的外交”,其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理念、做法和模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涵盖刚果、特多、文莱、蒙古等小国,反映的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待小国之道,这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

其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别于历史上及当今一些大国的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精髓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其中,“共赢”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外交理念。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自己不搞也反对别人搞我赢你输、赢者通吃,展现了我国开放、包容、合作的大国姿态。

其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面临许多牵制和挑战。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外部力量对我国战略防范和牵制的增加,二者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国日益增长的力量还不足以使我们完全得心应手地应对日益增加的国际挑战。这就需要我国外交运筹帷幄,多方周旋。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非只重视“对大国的外交”,其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理念、做法和模式。所以在中国特色外交中,中国有许多坚持的特点,其中“合作共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打造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国际格局。

中国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中国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以之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抓手,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对接,将“中国梦”与“亚太梦”、“欧洲梦”、“非洲梦”、“拉美梦”以及“阿拉伯复兴”联结起来,打造合作共赢大格局。同时中国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一倡议一经提出即得到域内外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合作、开放、包容特点。

同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中国构建的伙伴关系有三个基本特征,平等性,和平性和包容性。中国积极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已同世界上67个国家、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同时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力争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习近平主席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不干涉内政而又积极介入国际事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和平解决争端。中国坚决反对日本背信弃义、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坚决反对日本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处理南海问题,中方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最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并践行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的要义是,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对外援助上,要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虽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西方大国外交多有不同之处,但也遵循大国外交的基本规律和共同路径,并愿意以开放和包容态度,虚心学习西方大国外交的先进理念与实践。

篇2:中国特色外交三个特征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主要是针对经济领域而阐述的,但又绝不限于经济方面。经济发展涉及到向改革要动力,要求简政放权,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这些都不能不涉及到政治领域。正因为这样,从经济出发的“新常态”走向,一定要求在政治方面有所展现。经济新常态必然要与政治新常态结伴同行。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这是新常态下中国外交面临的经济和政治环境,这样的机会,带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是新的涵义。

自从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走向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应的制定外交政策,“摸着石头过河”,它每前进一步,显示出出外交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从建国初的“一边倒”方针,到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再到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在新世纪,打开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纪元。新中国的外交向来高瞻远瞩,脚踏实地,饱含智慧,是大国外交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六十多年,中国的外交思想一脉相承,外交事业气势恢宏,谱写了许多壮丽篇章,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正义形象。1954年,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一直以来,五项基本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近十年的外交实践也让中国外交的方向慢慢变得清晰起来。中国坚持三大原则,即致力于与国际并轨,国际准则不容逾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秩序不容颠覆;严格履行国际义务,国家责任不容夸大。中国没有明确宣告这三项原则,但是中国的外交活动却明显符合这些原则。相信这些原则,将成为中国外交活动新的指针。

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开始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和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中美建交后,中国加强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不过,从1982年起就放弃了这一战略,开始同美国保持一定距离,致力于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而且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此外,中国还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种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活动,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国际争端。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有了新的特点。

外交开局和布局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在一些内外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外交政策,向外界发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明确信息。

今年“两会”结束以来,习近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出访亚非拉和欧洲、北美各大洲,涵盖大国、周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待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来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多双边结合,我国领导人同一百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领导人会见接触,有力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

积极运筹与主要大国关系。习近平同志赴美国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全力稳定和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坚定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推动周边国家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争端。在朝核问题上,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积极做有关国家工作,推动半岛局势趋向缓和。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习近平同志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并与加勒比地区8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增进了政治互信,加强了务实合作,提升了我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整体合作水平。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中国将履行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等领域与相关国际组织。

而中国外交领域的“新常态”,首先体现在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工作中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中国长期以来奉行邓小平主张的韬光养晦外交路线,在国际上保持相对低调的姿态。中国是否仍然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路线,成为海内外一个热议的话题。习近平上台以来的外交实践,在注重延续性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主动谋划和努力进取。比如,中国强化了外交安全领域的统筹协调,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系列新倡议。中国更为积极的外交姿态为国际社会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在海洋权益争端中,中国展现了更大的决心捍卫自己的主张。

一个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必然引起现有大国和周边国家的不安。历史上一些大国选择扩张型道路,给国际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领导人多年来一直强调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继承了这个战略思路,他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展开积极的周边外交,其根本目的是要探索一条新的大国成长之路,避免国际政治的历史悲剧重演。

在应对领海权益争端的过程中,中国调整了军事和执法部署,改善了海洋监管部门的协调。一些战略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中国改变了过去的外交政策。但回顾几十年来中国的相关政策,中国对领土领海争端的基本方针并没有明显变化。中国一直都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另一方面以坚决态度和手段捍卫自身权益。最近因为领海纠纷出现的紧张局势,并不全是由中国推行新政策导致的。中国的行为模式,很大部分可以归纳为是一种防御性或反应式的强势。

大国关系也是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特点。习近平访美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提出中美应当建设“21世纪的大国关系”,努力避免误读、防止误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2013年6月,在安娜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有三点: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大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则前无古人、福佑后人。纵观当今世界,就国家综合实力而言,中美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目前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利益。其中,美国能够凭借强大的实力使其自身的意志成为全球的共同意志。俄罗斯则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低迷,但仍然是欧亚大陆的军事强国与能源基地。中美俄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最根本的利益莫过于三国之间长期交往的不可选择性,今天的国际会议如果没有三大国参与就不叫国际会议,没有三国共识很多问题就难以解决。此外,中美俄之间具有较强的资源高异质性和互补性,进行战略合作可以弥补各自资源与能力的不足和空白。因此,构建中美俄战略大三角,是我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而中美俄之间保持政治、经济、安全的稳定也是维护我国外交战略总体稳定的基石。

篇3:中国特色外交三个特征

1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核心理念

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 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作为独立国家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其对外政策的政治行为, 外交势必会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影响。

1.1“天人合一”

自古以来, 天人之学、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中国三大学问, 其主导思想均强调天人和谐。在万物中, 只有人, 才可与天地相并论, 合称天、地、人“三材”。天、地、人作为各自独立的形态虽有差别, 但作为一个孕育生命的整体, 合德并进, 圆融无间, 相辅相成, 共生共息。“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 是中华文明启蒙时代传承至今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天”并非指神灵主宰, 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既指天人一致, 又指天人相应、天人相通。宇宙自然是大天地, 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 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思想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文化思潮, 几乎为各派思想家所接受, 也成为中国人整体主义价值取向、整体性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

1.2“刚健自强”

“刚健自强”, 是儒家倡导的政治、伦理观念。“刚健”之说, 始于孔子。孔子认为, “刚、毅、木、讷, 近仁。”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孔子认为“未知生, 焉知死”, 所以坚决主张日常生活中人要有所作为,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因为“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自强不息者还应“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2]”《易传》主张“自强不息”, 强调“刚健”的品格, 认为“需, 须也, 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 其义不困穷矣”;“大有, 其德刚健而文明, 应乎天而时行”;“大畜, 刚健笃实, 辉光日新”。“刚”指的就是一种活力, 是一种奋发向上的风气。天体运行, 永远已时, 故称为健。健包含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 故应自强不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刚健自强”思想, 超越了历史, 具有恒久的价值。君子应该体现自然之天“刚健”的本性, 刚强不屈, 生生不息, 将孔孟的理想人格建立在形而上的本体论基础上。儒家“刚健自强”思想不仅教育激励中国历史上的志士仁人奋发上进, 改造自然与社会, 完善个体道德品格, 而且构成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极富活力的积极成分。

1.3“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 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积淀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 是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支柱。“和合”文化的核心是“和而不同”。所谓“和而不同”, 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而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即各种文明、各种制度、各种发展道路相互尊重, 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和”的思想, 既是理想境界, 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孔子认为, “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3]”此外,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4]”“和”既是划分与小人的基本标准, 又是美好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为万物之本, 实现和谐, 关键在人和。对中国人来说, 无论是自我修养, 还是一般世事, “和”都是关键。与此相应, 在中国人看来, 由于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合作与和谐的, 因此国际关系也应如此。“和合”文化是理解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一把钥匙。

2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 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外交的总目标是独立自主, 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任何时候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 决定了中国在确定外交政策目标和处理外交事务时一贯从全局出发, 从全人类利益出发, 主张求同存异, 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因此, 费正清精辟地指出, 儒家学说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因此, 儒家的最高道德是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诚实, 即所谓‘诚’, ‘完全的真心实意’。依靠这种完全的‘真心实意’, ‘理’或原则就能涤除‘气’或使它们模糊不清的物质障碍物。”这至今仍是中国人的一项基本观念, 并足以说明, 为什么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家或国民党与共产党谈判人员双方的谴责之辞没有比‘缺乏诚意’一语更厉害的了。[5]”此外, 中国外交深受“仁”、“礼”、“中庸”、“和而不同”等核心理念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思想影响, “中庸”、“和而不同”成为指导中国处理对外交往的核心理念原则, 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6]。“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精神, 是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支撑, 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鼓舞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决定了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此外, 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思想影响, 中国努力推动解决热点问题, 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在伊朗核问题上, 中国坚持政治解决方向, 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 中国设立中国政府特别代表, 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维和工兵并提供人道援助, 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好评。在中东问题上, 中国参加在美国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 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的民族, “和合”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 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和合”文化中, “仁”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 而且是对国家及天下秩序的设计, 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设计。“仁”不仅强调自己的修身养性, 还强调其他国家的“自我教化”, 认为将本国的意志强加给他国属于不仁之举, 因此“学而不拒, 不往教之。”“仁”的观念与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战略有着直接的关联, 因为“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中庸”思想实际上就是“仁”、“礼”思想的体现和延伸, “中庸”之道被视为中国人的主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国外交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和平”外交, 这与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仁”、“和”、“中庸”等核心理念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以, 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整理和扬弃关键在于将其合理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提炼出来并将其使用到外交理论中去, 这个过程就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理论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挖掘过程。

摘要: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进行了简述, 初步研究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以及对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构建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合文化,中国特色外交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296.

[2]钱逊.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0, 87.

[3]程昌明.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4.6, 141.

[4]梁海明.大学·中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7.47.

[5][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64.

篇4:浅析中国特色人文外交

【关键词】中国外交 人文外交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博士

北京奥运会后,人文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09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年度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长杨洁篪自2008年10月首次提出人文外交的概念之后, 再次将人文外交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他指出,“去年我们举行的奥运会,应该讲是一个大文化的盛会,也是人文外交。年初的时候,我和一些同事就谈到,如果把奥运会搞好,把人文外交搞好,2008年的中国外交就成功了至少一半”,并将其和安全外交、领事保护列为2009年中国三项外交工作之一。 2009年7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时候指出:“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在新的形势下,人文外交得到了从上到下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的人文外交正面临着历史大发展的机遇。

一、人文外交提出的背景

人文外交的提出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是中国外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内外挑战和机遇的必然选择。

(一)人文外交的提出符合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潮流

首先,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过程中,围绕文化、价值观等软权力的斗争将日趋激烈,跨国的社会公共领域成为国际争夺的新边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的国际关系正越来越受到多种权力的影响,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构成了当前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世界各国的竞争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从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经济领域,并向文化和社会领域转移。

当前的国际体系转型是全面的转型,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秩序,而且也表现为国际体系层面新一轮深刻的文化变革和对国际主流规范的争夺。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世界多元化特征日益显现,西方的相对实力在下降,其在文化、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一元主义的神话被打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方式趋于多元化、发散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原来一直被奉为神话的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受到广泛的质疑。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得以更多地参与到这种过去被西方所垄断的对国际体系上层建筑的新一轮建构的过程之中。伴随着体系的转型,国际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表现得日益突出。

其次,大国之间围绕软权力的制约和反制约的斗争将成为大国关系中的常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大国之间爆发大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协调合作是当前大国关系的主流。面对全球问题的挑战,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增加,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从长期来看,大国对稳定大国关系的需求将是大国竞争的底线,大国为了在全球事务中争取其他大国的合作,将在双边关系中限制单方面的行动。但是,与此同时,大国关系中的两面性将逐渐凸现出来,合作的扩大并不会消除大国之间固有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冲突将更多地以文化和理念争夺的面目出现,大国间围绕话语权、正义性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与此同时,在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关系中,围绕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政治和经济上越来越无法遏止新兴大国的发展势头的背景下,传统大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运用,力图继续垄断国际规则的制定权,掌握未来经济和产业竞争的先机,同时价值观同盟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维系内部团结和分化新兴国家的重要工具。

最后,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全球公共空间的形成,外交的公开化和民主化正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化时代的外交的层次在增多,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官方和非官方并重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国家地位的下降,外交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国际著名学者鲁杰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将戴维•伊斯顿对政治体系的经典定义视为标准的话,那么政治的全球制度背景一个巨大的不连续性就显得很突出,这种‘社会的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领域正越来越超越国家边界的限制,而统治着所有形式(国家、国际机构、公司和公民社会)的社会行为体的那部分规范和规则——比例虽小但是不断增长——正建立在跨国的渠道和进程之上,并通过这些渠道和进程得以实现。

由于非国家行为体的日趋活跃和全球公众领域的日益开放,传统的外交和内政之间的界限日见模糊,非国家行为体正在对各国的外交施加更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和能力建设获得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在全球治理中,面对当今国际社会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威胁,仅靠政府的力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重视社会的力量,加强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

(二)开展人文外交是保障中国未来发展升级的战略举措

首先,中国的国力发展为人文外交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人文外交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人文外交的开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成就。随着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开展人文外交有了根本的物质保证。第二,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国内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体系的努力不仅仅是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国内的社会进步。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国民对外意识迅速提高,各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和团体应运而生。第三,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发密集和频繁,中国和外界的民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是中国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依托。第四,中国的经济成功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的文化自信感在恢复,对外传播文化的自觉感不断增强。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越来越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其次,随着中国融入国际体系步伐的加快,中国对国家利益的看法也不断升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得以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视野来看待国际体系,看待自己和国际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国的作用,地位的提高带来的是眼界的开拓和认识的深化。对中国来说,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所需要的是得到更多来自于外界的认同和尊重,不再被视为国际体系的一个异类。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外部世界的交流水平,增强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消除对中国种种的误解和疑虑,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更需要注重自己的国际形象。同时,与一般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国需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以扭转外界对中国过于注重自身利益的非议,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越来越意识到,人文外交是实现这种外交转变的最佳途径。

最后,中国开展人文外交的迫切性不断上升。人文外交是中国外交全球化的现实需要,中国外交的理论创新需要人文外交提供实践的经验。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加广泛,中国已经被嵌入到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交流网络之中,中国外交须要适应外交主体多元化、领域多层次化的发展趋势。另外一方面,为了适应当前大国关系中新的斗争形式,为了应对国际舆论、人权等“软因素”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制约,为了解决与国际公民社会接轨问题上存在的代差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人文外交任重而道远。

同时,在中国的国力上升后,中国开始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但是仅仅提供硬产品,其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提供中国的软实力,在未来国际体系的价值竞争中争取到应有的位置。正如杨洁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产品,今后应该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中国外交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议题,提出应对和解决这些议题的原则和理念。唯有如此,中国外交才能反映国际社会的民心民意,才能掌握主动,才能取得成功”。

二、人文外交的目标和任务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人文外交是内外大势所趋,是保障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文外交是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在国际上并没有相应的提法,它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是对建国以来外交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形势的一种具有创造力的回应,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人文外交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是目前国内对人文外交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其定义还存在许多争议, 因此首先有必要对其概念作一个界定。本文所说的人文外交,是领域外交的一种,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指的是在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社会领域,坚持官民并举的方式,既充分发挥政府在提供信息、资金和平台上的优势,又主要立足于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利用政治、经济以外的人文手段,通过平等、和平的宣传、传播和交流方式,介绍中国真实的情况,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文化精华和成果,激发起外国受众对华的积极正面感情,直至产生文化向心力。

从这个定义出发,本人认为人文外交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战略性和总体性,这种战略性体现在多种关系的统一上。首先,人文外交是形式和内涵的统一,既是中国外交之道,也是实现中国总体外交目标的术。人文外交兼重“人”“文”,相比于文化外交, 文化虽然是人文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文外交不仅限于文化,它的目标更宏大,范围更广。其次,这种战略性体现为政府和民间的统一,人文外交是对人民外交的继承和发扬,周总理早就指出,外交工作虽然是“以国家为对象”,“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的, 但落脚点还是在影响和争取人民, 这是辩证的”。 在政府和民间的配合上,人文外交和公共外交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人文外交更注重官民之间的互补和互相促进,更注重发挥社会的主动性和潜力。其三,这种战略性体现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统一和协调上。与一般的民间交流和交往相比,人文外交必须服从于国家总体发展的需要,其活动更有导向性和明确的目标追求。

(一)目标

从现在起的十到十五年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文外交的战略目标服务于后者。从基本理念上来说,人文外交突出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反映出外交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反映了新时期外交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的指导思想。其战略目标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积极调动政府和民间力量,以政治经济实力带动对外社会文化交流的展开,构建人文交流的国际网络;以双边带动多边,以周边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加强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在话语权的争夺中占据先手;对发达国家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实事求是说明中国的实际情况、真实意图,增加互信,减少误解,尽可能争取理解和支持;面向国际体系和全球公民社会,争取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可,获得体系规范和道德构建的参与权。

(二)任务

人文外交是人民外交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扬,它的特点是官民并举,互相促进。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人文外交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文外交与一般的民间交流不同,作为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它首先服务于中国发展和建设大局。人文外交首先应以构建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价值观为己任,阐释“和谐世界”的文化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理论化、国际化,并在参与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其次,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树立中国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为核心,展现中国负责任世界大国的风采。尽力改变当前国际舆论斗争中的不对称状况,一方面,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的国情和国际贡献,增加透明度,另外一方面,对恶意歪曲和攻击中国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争取在中国问题和中国具有很大发言权的国际问题的文化斗争上成为不可回避的一极。其三,配合双边和多边的政治、经济关系,发挥人文优势,做好事前准备、预防以及事后补救工作,在促进政治、经济合作的同时,发挥缓冲和润滑的作用,减少政治、经济摩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二,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培育全民参与外交的社会网络。首先,正确引导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发挥其积极作用。加强对出国人员和涉外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外开展人文外交的意识。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探索官民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其次,拓展对外联系的渠道,增强影响国际民意的能力。构建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网络,扩大交流面;形成以中文学习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推广平台,培养亲华派、友华派和知华派;抓住各种大型国际盛会所提供的契机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和文化向心力;利用中国的经济成就,提高中国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增强对国外生活方式的文化渗透力。

三、制约人文外交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

尽管中国的人文外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人文外交是中国外交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国在各个方面的积累都还很缺乏,未来还须要克服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一)缺乏总体的战略规划

尽管中国外交过去在开展人民外交和民间交流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人文外交毕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课题,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文外交的开展是一项需要国家和社会共同动员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统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也须要统筹政府和民间之间的关系。中国目前虽然将人文外交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是对如何开展人文外交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战略规划和政治框架,如何将人文外交和中国的总体外交战略乃至中国的发展战略无缝连接在一起,将其纳入到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中,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供借鉴。

(二)政府和民间的角色定位尚须进一步明确

政府主导是中国外交的传统特色,也是中国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优势。但是人文外交毕竟不同于传统外交,人文外交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并不意味着政府需要事事冲在前面。人文外交的性质决定了发挥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和个人力量的重要性。中国的人文外交须要克服传统外交的惯性,突出人文特色,激发社会自身的活力。

社会力量是人文外交的基础,要激发民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国内认识的统一是关键。只有首先能够在国内凝聚认同,才能激发起国内民众和团体自发自觉配合国家开展外交的热情。尤其是在国内社会转型的动荡期,各种思潮同时并存,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刚开始构建,如何能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形成国内的共识是中国推进人文外交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还处于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公民社会的发展不够成熟,对公民社会的认识还无法达到西方的水平,受意识形态的限制较大。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力量弱小,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尚未提上议事日程,缺乏政府和民间良性互动的机制。

(三)短期和长期的利益难以协调

由其性质所决定,人文外交的投入高,见效慢,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开展人文外交的一个困难就是要克服功利主义的思想。

开展人文外交主要是依靠文化和社会交流的手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国外受众产生文化认同和政治共鸣,从而塑造他们对中国的积极印象,以及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人文外交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是一场持久战,要对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充分的估计,要防止一窝蜂上、急功近利、赶时髦的思想,探索把各方面开展人文外交的热情转换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路径。

(四)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中国开展人文外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由于缺乏话语权所导致的种种困难。虽然中国的国力增长很快,国际地位大为提升,但是在国际体系的文化、规范、道德的竞技场上,中国还是一个后来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先天的劣势。

一方面,当前国际舆论基本是由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主流媒体占主导,凭借其在数量、质量、覆盖面、信息量等方面的优势,西方国家基本在国际报道方面居于垄断地位。受制于中国媒体的能力,中国在国际舆论争夺中所处的结构性弱势地位短期内很难改变。另外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时代,非国家行为体在倡导和掌握全球性问题的话语权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性问题上,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中国外交正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四、小 结

篇5:中国特色外交三个特征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中国特色大

国外交述评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忠实记录着奋进者的步伐。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在外交工作已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

肩负新使命——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8年6月10日,黄海之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万众瞩目中闭幕,“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等具有鲜明中国印记的内容明确写入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

此时,距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到8个月时间。

从去年10月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到今年3月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从陆续纳入联合国文件到此次成为上合组织8国政治共识,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外媒评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中共十九大上确立的中国外交学说中最重要的要素,成为中国整个对外政策的支柱之一。

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

“在现有世界秩序迅速衰落的条件下,人类亟须积极和长期的发展观。中国提供的观点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推理上,而是建立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俄罗斯《独立报》刊文说。

在国内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国际上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不论是国内治理、还是全球治理,都要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要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深刻揭示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内外政策上的有机统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这是浓缩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顶层设计,汇聚了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本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实践平台; 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累政治互信、夯实物质基础;

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全球体系更加健康有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机制准备;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总书记从人类发展进程的高度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领导人的天下情怀和品格风范。

西班牙《对外政策》双月刊载文指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将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全球利益相对接从而构建一个更包容、民主、开放、创新和高效的多边世界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

展现新作为——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2017年11月底至12月初,作为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聚集了来自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

“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对话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宣示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一言既出,身必行之。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引领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张开怀抱,同各国携手共进。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外事工作体制机制——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加强对外援助的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

改革国事访问欢迎仪式,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面貌、新气象;

推进领事保护与协助的立法工作,更好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安全与正当权益;

……

从容自信、开放包容,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拓展与全球共赢的发展空间——

距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还有4个多月,全球已有超过1700家企业报名参加,各国企业以火热的参展热情,回应着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行动。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进一步下放外资审批权限;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彰显了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面对美国不断以单边主义行动挑起贸易争端、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行为,中国在按照自身既定节奏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坚决扞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扞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气魄与担当。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元首外交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走深走实——

这是一份紧凑的外事日程:今年6月19日至21日,短短3天内,习近平主席分别会晤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尼泊尔总理奥利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等4位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的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这是一种饱含诚意的相处之道:不管来自世界哪个大洲,无论国家大小、贫富、强弱,中国总是平等相待,以礼相待。

夙兴夜寐之勤勉,筑牢友好之纽带。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同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会谈会见多达50多人次。

主客场并进,双多边结合,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外交全面拓

展,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继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朋友圈”越来越大。

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应有之义。

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积极变化,在事实上实现了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与此同时,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劝和促谈,维护正义,为世界稳定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

“中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如此赞誉。

焕发新气象——

“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我们的国家必将日益繁荣昌盛,必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日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在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的讲话

2018年5月25日,北京大学朗润园内,就职于南苏丹总统办公室的摩西和其他23名来自9个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获颁“发展中国家国家

发展研修班”结业证书,结束了他们在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为期一周的学习。

希望近距离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学习中国减贫和反腐败经验,借鉴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世界各地传来越来越多这样的呼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7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出版百余日时,这部书全球累计发行量就已突破1300万册。

“这不是一本仅供中国读者阅读的书,而是所有人都应该阅读的书。”英国着名社会学家、“全球化”理念首创者阿尔布劳说。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赴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5天时间里密集开展近40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宣示中国发展道路和执政方略,引领亚太区域合作,为充满挑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注入来自中国的正能量和稳定性。

以政治家的境界阐释理念,以战略家的眼光发出倡议,以实干家的气魄推动合作,以外交家的风范凝聚共识,元首外交的中国范儿,赢得世界喝彩。

这是中国方案的全球回响——

“‘一带一路’朋友圈再扩容!”2018年6月19日,人民大会堂,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中国和玻利维亚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双边合作文件。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宏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开工建设,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雅万高铁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频频传来捷报,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对“一带一路”倡议投出了“信任票”和“支持票”。

在国际舞台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之关联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已先后5次扩容,成员总数增至86个,遍布全球各大洲。

“习近平主席是非常务实的政治家,过去短短五年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巴基斯坦公共政策研究所主席布尔基说,“相信习近平主席可以带领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中国担当的国际期许——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的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令人瞩目:

4月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

6月在青岛举行上合组织峰会,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描绘了上合组织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发展蓝图。

9月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11月将在上海首次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

将时间轴进一步拉长,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每一场主场外交,都是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新的时空坐标,新的伟大征程。

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谱写新的辉煌!

篇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是要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坚定“三个自信”是全面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理论前提,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关键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用胡在报告中的话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91年来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坚定的道路方向,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及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这笔财富不能丢,更加需要党和人民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勇于实践、敢于变革、善于创新,不懈探索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始终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

自信源于自觉,自觉铸就自信。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自觉。高度自觉铸就高度自信。将高度自觉意识与强烈自信精神统一起来,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道路自觉铸就道路自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只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才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觉,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理论建设,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不断总结经验,在创造性地回答实践和时代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自信。

自信源于创新,创新引领自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其形成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不断超越既有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新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源泉。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包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等,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福祉,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正是有了人民的全力支持和真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力量所在。

自信源自人民的信任。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更是人民对党的信任与重托。对人民负责、不负人民重托的高度责任感更加坚定了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坚定“三个自信”的本质在于道路、理论、制度本身的与时俱进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三者的统一,一方面是毫不动摇坚持,同时也是与时俱进发展。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从根本上揭示了“三个自信”所以能够坚定的深层原因。

毫不动摇坚持是“三个自信”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有了我们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才能够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30多年前,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这一自信,30多年来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从来没有动摇过。今天,我们30多年毫不动摇坚持所取得的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自信。[4]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和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落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与时俱进发展是“三个自信”的思想依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根本在于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无论是道路、理论还是制度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创新,如果停滞了就没有生命力。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同时也是道路、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实践中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看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在实践中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不断根据实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这就是我们坚定“三个自信”的思想依据。[5]

参考文献:

[1] 荣开明.论“三个自信”的内涵、依据和前景[J].学习与实践.2013(03)[2] 周毅之.大国崛起的应有自信——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3] 尹从国.“三个自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05)[4] 杨金海.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之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兵团建设.2012(22 [5] 周慧艳,肖照青.论民族复兴思想[J].青年思想家.2004(01)

政治作业

题目:

上一篇:初中班会课教案汇集下一篇:欢庆元旦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