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2024-04-28

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精选6篇)

篇1: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成继宗

本人出生于1968年2月,现年41岁,共产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任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英语教师,班主任。1987年7月毕业于礼县师范学校英语专业,1989年10月取得西北师大英语专业专科学历,2005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取得本科学历。本人从教二十二年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师德高尚,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实践新课程,创新新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寓教于乐,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所学内容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实用,有趣,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让知识与生活实现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绩突出,勇于接受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热心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教教学工作,重视完善自我,增强人格魅力,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也赢得了家长和领导的肯定,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在日常教学中,本人能够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精心讲授,课堂组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少花时间和精力,而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并使之转化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常为了上好一堂课,翻阅许多资料,上网查找。为了吸引孩子,我经常自制教具,制作课件,研究教法,花费了许多 1 日日夜夜。同时,寓教于乐,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所学内容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实用,有趣,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让知识与生活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深受学生的爱戴与欢迎,这样,路子对了,成绩自然就有了。

任教二十二年来,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多年担任初三毕业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特别是2004年调至天水逸夫实验中学以来,连续四年任两个毕业班教学工作,每年面对新班,与领导和同事一起,研究学情 班情,克服重重困难,找准切入点,最终,在每年的中考中,取得了名列全市前茅的好成绩,得到了学生 家长 学校领导的肯定与赞扬,因而,于1999年荣获省教育厅 团省委“优秀辅导员”称号,于2000年 2004年 2008年分别三年荣获秦城区委 区政府“园丁奖”,从2005年到2009年期间,共荣获学校“教学质量奖”,“优秀班主任”等十一项称号。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等数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中,成绩斐然,先后有成百名学生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省级奖,市级奖,竞赛成绩出色,为学校和班级争得了荣誉。2004年7月被省高评委破格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

投身德育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做一名教师,而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能说不是教育身涯的一种缺憾。我从教二十二年,有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历,自始至终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我先后送走的数届毕业生中,无一不是怀着健康的心理,进取的心态跨入人生的另一页!每当受到已毕业学生的节日问候或听到他们的信息,我都会由衷地体会“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与充 实„„因此,于2003年6月,所任班级被秦城区政府授予“优秀班集体”称号,2009年3月,荣获《语文报》“优秀集体 ”称号,多次获学校“文明班级”......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虚心向同仁学习,取长补短。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人民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我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我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要真正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还要钻研教育教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我多次承担示范课、公开课教学,乐于进行校际交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并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篇,一篇论文获奖;于2010年5月到六月期间参与天水市中考试题的命制工作;2010年指导并参与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人教版初中英语单元试题研究与实践”的整个教研过程.....应该说,教研活动使我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又前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一名年轻的老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新老教师结对帮教活动,勤于指导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并帮助学校的年轻教师,从备课到授课,从作业的批改到“治班方略”,循循善诱,一丝不苟。鼓励青年教师集体备课,迅速提高整体素质,指导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加强师德建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6月,被天水师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聘请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硕导)。在2006年,2008年,2009年,2013年,被聘为天水市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评委。2012年12月,被天水师范学院聘请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天水师范学院培训班培训授课教师。

回首自己二十六年的教育生涯,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品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更突出的业绩,为天水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并期望通过“省骨干教师”的评选给我又一次督促和鼓励,使我的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将继续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爱心,对教学工作的创新,对教育对象的爱心”,力争在平凡教学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迹!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教书育人,努力把自己铸造和练就成为一名人民更加放心和满意的教师。

2013年10月20日

篇2: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静宁县双岘初中------吴省平

吴省平,男,汉族,自

1993年甘肃电大政史专业毕业后,在双岘中学任教,2009-2012年自修华东师大教育学本科,取得华东师大文凭。2007年取得中一任职资格。他忠于职守,师德高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在2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勤恳敬业,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一、作为班主任

他连续8年任班主任。他注重班风和学风建设,呵护每一位学生,给特困生帮扶,对后进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所带班级班风良好,学生学习成绩列平行班级前列。自1994年至 2002年7年中连年获得学校先进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

二、作为教师

他注重师生交流,学生喜欢他,他让学生心服。他根据学生状况,备教材的同时,备学生;备教法的同时,备学法。努力使各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努力抓好培优补困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所教学科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所教初三年政成绩在全县统考中成绩优秀获得了县级先进;在这20年中获得了县局级优秀教师,文明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三作为校长 他管理理念先进,严谨,双岘初中进入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他在担任校长期间,2007年-2012年五年中学校的教学成绩居于全县前列。其中有两年获得全县第二名。

三、论文、获奖

教学之余,他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他的《以反思促教学质量提高》发表在2010年5月《陕西教育》第5期上。《让教学个性成就优秀教师》发表在2011年《甘肃教育》第6期上。

四、师带徒和乡镇扫盲教师培训工作

作为学校骨干教师,他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指导的教师王娇琴在2006年初中政治会考中获得了教学标兵的荣誉称号,且常瑛霞老师在2012年静宁县中小学教师讲课竞赛活动中荣获初中英语教学新秀的称号。任小龙老师在2013年初三毕业会考中成绩优异获得了县级先进的称号。他指导他们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他非常重视教学上的每一个细节。从备课到听课,到点评反思,每一节课他都倾囊相授。

五、培训学习

他坚持学习先后参加国家级的培训3次,省级培训1次,市级培训2次。

篇3: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国培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模式创新, 重点支持了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推动了教师教育改革, 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各地教育部门对“国培计划”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 “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及时雨”。

“国培计划”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各地媒体的专门报道多达二百余篇, 其中,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七十余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分别以《“国培班”, 为未来教改铺路》、《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最给力的培训》、《国培计划:改变中国教师》为题, 对国培计划培训效果做了专门报道,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笔者作为甘肃省“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目睹参培学员从理念到行为的改变并为之喝彩以及为国家培训政策叫好之余, 反思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为改进“国培计划”建言献策, 为西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借鉴。

一、“国培计划”简介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 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培训项目”是由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专项经费, 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实施, 面向各省 (区、市) 的中小学教师的示范性培训, 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项目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骨干, 作出示范, 并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 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该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 2010年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 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实施的。在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的同时, 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通过该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 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1]。

二、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困惑

1. 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

2010年6月30日,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对“国培计划”的组织提出了要求。它指出:“各地要精心筹划和组织培训项目实施工作, 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重视培训项目的前期调研, 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要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然而, 在本次“国培计划”的组织中暴露出一些组织松散的问题。 (1)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参培学员随意, 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对兰州城市学院236名参培教师的调查发现, 共有123名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学, 占总人数的52.1%, 而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共有85人, 占总人数的36%, 只有23人专任体育教师, 占总人数的9.7%, 其中初中17人, 小学6人。还有5人是专任其他科目, 与学校体育教学无关的教师, 占2.1%。一方面, 这反映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现实情况, 教师兼任课现象普遍, 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师培训政策贯彻不力, 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以致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随意安排人员。由于本次培训在省城兰州进行, 而且免除一切费用, 甚至有一部分人把本次培训当做免费旅游观光, 在学员中出现了培训“专业户”和“关系户”, 让培训工作承担单位啼笑皆非。 (2)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组织参培学员做培训前的动员, 让参培教师了解“国培计划”的来历、目的、意义等, 没有让参培教师对本次培训做初步了解, 并结合本校和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带着参培目的和任务而来, 以致参培学员对本次培训没有具体目标, 没有参培计划以及对参培的期望等。从参培学员接到培训通知距报到的时间来看, 半个月之前接到通知的只有78人, 占总人数的33%, 53%的学员接到通知是3-5天前, 更有甚者是报到前一天接到培训通知。 (3) 甘肃省教育厅过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各培训单位的培训过程和质量上, 忽视了与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衔接与沟通, 以致没有形成对本次培训组织上的合力, 造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提供参培人员名单, 而甘肃省教育厅和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的简单分工的不利局面。

2. 组建培训团队的困惑

一支良好的教师培训队伍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地进行和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首要保证。《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师[2011]1号) 指出:“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 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要求, 在培训团队中, 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1/3, 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 (教研员) 不少于40%。实际上, 1/3的省域外高水平专家的要求难以达到。由于“国培计划”刚起步, 教育部没有给各培训单位提供详细的国内培训专家名录 (1) , 作为官方组织的各省级教育部门和各培训单位也不具体负责此事, 只有培训承担单位的体育学科培训组负责联系专家和组建学科培训团队。这对于地处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培训组织者来说颇费周折。笔者记得在一次培训者培训课上, 有人将这一部分人称为“空降部队”。由于培训费用、专家本人的事务安排等种种原因, 国内专家的培训日程安排一般为一两天。除去必要的应酬占用的时间, 有效的培训时间会很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将“空降部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去解决。比如, 让参培学员既能领略到“大家”的学识和风范, 又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引领和启发;既能聆听到“大家”高深和前沿的体育教学理论, 又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既能看到发达地区先进体育教学典范的表率, 又不乏贫穷落后地区实际体育教学事例的剖析。除省域外高水平专家, 培训团队的另一部分即优秀的一线教师的选聘也存在缺陷。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体育学科培训组共选聘一线优秀教师13人, 其中特级教师1人, 高级教师12人。虽然数量占培训团队总人数的59%, 但却存在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这些优秀的一线体育教师都来自兰州市区中小学校。其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及创新等确实能吸引来自甘肃省农村学校的参培教师, 但在教学环境等环节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参培学员观摩了来自一线的杨发禄老师公开教学课后, 进行了讨论。来自皋兰县**小学 (2) 的一位专任体育教师说:“我们也想上好体育课, 要是校长能像他们的校长那样重视体育, 支持体育课就好了!”来自武威市天祝县**镇**小学的一位教师说:“要是杨老师能把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合在一起上一节体育课 (复式体育教学课———笔者注) , 让我们看看该有多好!”由此可见, 在一线培训人员的选聘上,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设计、方法、资源等与甘肃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有待组织者深入思考。

3. 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的培训内容以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 吸收和借鉴国内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和内容,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修养”为基础, 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置甘肃省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体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学实践与考察、对话与交流等5个模块的培训领域, 共27个教学时段和内容, 其中以体育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内容为主, 占总课时量的90%, 而教师师德与教师职业礼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体育教师健康与心理调节等内容安排有限。这一安排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水平低、培训机构和团队不健全, 没有较高的体育教师培训准入制度和标准有关。正如有研究者指出, 在培训市场的争夺中, 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任务, 而培训市场的划分又不严格, 于是各培训机构争相扩大自己培训领地的现象时有发生[2]。如此培训的弊端是, 内容脱离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要, 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最终让教师感到厌倦。

对于培训单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者来说, 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理想中的“应然”, 即他们认为, 体育教师的培训就应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与水平, 必须掌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在参训的农村骨干体育教师方面, 在培训中却存在着实际中的“实然”需求,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教学及课改理念与方法固然重要, 却不是全部。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进行复式体育教学, 如何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与管理, 如何在甘肃省农村学校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在本次培训中安排了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一个单元的专题讲座和一个单元的互动与交流。在后一单元对毛振明教授的所有提问中, 涉及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寥寥无几, 而其他问题却五花八门, 数量繁多。这些问题看似庞杂凌乱, 不值得向这位国内著名专家请教, 但它们却是困惑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 如何解决这种“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国培计划”真正走进农村、满足农村骨干体育教师的“实然”需求, 是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1. 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教育使命光荣, 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培训责任更大。这不是理想, 也不是时髦用语。首先, 它是对教师及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统一认识, 站在国家兴亡、民族强盛的高度去认识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它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有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落实到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实际行动中来, 才能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如果没有统一的认识, 只能是形式上的各行其责、各尽其能,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推出“国培计划”、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项目招标和形式上的管理、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市场的分割和组织培训、市县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无利可图, 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实在觉得过意不去, 将口号喊在口上、印到书上、贴到墙上、搬到屏幕上、传到网上虚张声势。其次, 它更加强调的是使命与责任, 是一种历史使命和重大的责任。要求所有与教师培训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来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种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不需要进行培训市场利益的分割和教师培训事业的“偷工减料”。它需要在纵向上各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团结与协作, 包括培训政策法规、精神理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的贯彻与执行, 培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与共享;在横向上培训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培训方案、内容、方式、资源、组织管理等内容的研发与讨论, 培训经验与总结、心得与教训、反思与启发等内容的分享与交流。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种级别、类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相继展开, 犹如万马奔腾之势纷至沓来, 而我国在传统教师培训体制下的各承担体育教师培训单位已无力招架这股培训需求, 加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教师培训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已经成为诸多机构和单位试图分割的美餐, 而真正能承担培训责任和高质量完场培训任务的却为数不多, 很多承担机构的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培训场所等捉襟见肘, 只好照猫画虎。另外, 培训学校对授课教师的选用随意性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质量, 很多培训团队成员不知道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 不了解农村体育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待遇、压力、困难、需求等情况。在培训中,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 搞一刀切。他们大谈特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规则, 可以复制, 却忘记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景中的艺术, 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不同的方法和策略[3]。因此, 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 应尽快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引入市场机制, 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 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和人员承担培训项目和任务, 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 形成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 为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

3. 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 完善培训制度, 统筹城乡教师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机制, 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中, 必须确立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只有这样才能按需施训,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笔者认为, 要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主体性, 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整个培训过程要紧扣农村体育教育需求和参培学员专业发展需求两个中心。从目前培训来看, 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只注重前一个中心而忽视后一个中心, 即只满足社会需求而忽视个体需求, 导致在培训活动中把培训学员当成被培训的对象, 迫使他们被动地适应, 把立足点放在改造教师上, 教师参加培训变成了“洗脑”, 变成了“脱胎换骨”, 变成了接受改造, 教师不是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而是作为一个被动适应者出现在教育培训中[4]。“国培计划”培训的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所以, 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 必须将参培学员的师德培养、专业成长、职业理想与规划等个人发展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参培学员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才能在培训结束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其二, 切实做好学员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研究。培训需求分析, 也称培训需求评估, 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方案之前, 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 又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5]。目前, 有关我国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研究十分有限。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 2000-2011年期间, 以“教师培训需求”为篇名的文章共计59篇, 针对农村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10篇, 占16.9%, 针对体育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2篇, 而没有相关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的文章。这说明, 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要提高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必须加强对参培学员培训需求的相关调研工作。否则, 就是脱离农村实际的培训, 让参培学员“听着激动、看着感动、回去不动”, 其实, 不是不动而是不会动, 动不了。因此, 重视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使培训能有效回应农村学校和农村体育教师的需求, 应该成为改进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 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能力, 为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虽然在“国培计划”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但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断完善和创新,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体育教育人才队伍的目标, 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摘要:“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难以组建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培计划专题网站[EB/OL].http://www.gpjh.cn/cms/gpjj/index.htm.

[2][4]周颖华.教师培训中“实工虚做”现象解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严月娟.农村中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篇4:甘肃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2008年7月16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教师培训计划——2008年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正式启动,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省各地的459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整个培训活动强调培训主体的参与合作意识,提倡“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其中多达25%的培训由参与式研讨活动组成。绝大多数学员给予本次培训很高的评价,95.95%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很好”和“较好”,4.05%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一般”,无一人认为本次培训效果“差”,调查结果反映出学员认同本次教师培训工作。学员在整个教师培训活动中确实学有所获。

一、参与式培训活动的问题及分析

考虑到参与式研讨活动是本次培训的重要组成,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访谈和现场观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参与式活动认识模糊

在与多名教师交谈中,发现部分学员甚至是培训教师对参与式活动概念认识不足。其中,来自兰州的省级高级教师张老师的回答具有代表性,发人深省。

“在我上师范的时候,学校校长专门到英国学习了一年,回来后给我们讲合作学习,就是现在这种大白纸的形式,不知道现在怎么又把这叫参与式活动了……”

“有一次,省电教馆让我录了一堂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课,录完后,师大教授点评说这节课就是参与式教学活动课,其实我对它也不是很清楚……”

不难看出,教师对“参与式”的概念还认识不清,将参与与合作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教学中使用参与还是合作感到迷茫,值得教育培训者静心思考。

2.参与式活动设计过于单一

不少参与式活动缺乏合理的设计,流于形式,被定义为“合桌子”。过程变成了“分组研讨、白纸记录、专人汇报”的固定模式,活动僵化,容易造成学员对参与式活动理解的偏差。如何摆脱僵化,设计新颖、合理的活动,需要培训者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培训者无法有效引导活动

培训者缺乏临场指挥能力,不能调动课堂气氛。开展的参与式活动,尽管形式新颖,但学员投入不积极,学员普遍认为发言的都是固定的的那几位“明星”。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培训者没有考虑到活动细节的安排,或活动设计存在偏差,没有给不善于发言的学员提供机会。另外,也显示出部分学员内心的想法,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说得好,不善于在这样的场合下发言,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明星”。在这里,培训者对氛围的营造、课堂的驾驭、适当的激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4.“主讲——助讲”模式形同虚设

“主讲—助讲”模式原本是本次参与式研讨活动的一个亮点,希望通过主讲与助讲在活动中的互动,引导学员学习。在参与式活动中,二人要沟通充分、配合默契,像娱乐节目中的男女主持人一样,互相搭词完成活动。但这种模式在活动中没有真正实现。表现为主讲就是“主讲”,而助讲形同虚设,只是坐在最后一排听课,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而非引导者。究其原因,王老师的一席话道出了缘由,“我和主讲教师只是在培训前见过一面,直到上课还不清楚任务,到活动时才知道他要做什么。”由于沟通次数少,致使助讲无法明晰主讲的活动意图。在今后的培训活动中,应该重视和提倡合作意识,变“主讲—助讲”模式为“双主讲”模式,共同设计、组织、引导并完成培训活动。

5.“观摩—讨论”难评价

以“观摩—讨论”的形式,听省城的优秀教师上一堂公开示范课,活动组织者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挺好。虽说学员都评价课上得精彩,开阔了眼界,但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学员评课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接受培训的学员都是本省、本地区的骨干教师,作为观摩示范课单一的评价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评价只是一个单向的、缺乏互动的过程。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变“观摩—讨论”为“合作设计—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学员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各小组自行选取一堂课,成员共同设计,组长分工明确,并由小组内的一名或多名优秀教师共上一堂观摩课。之后,展开360度评价,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大家评、学生评的方式展开。不仅使参与式学习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员心中,也使学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

二、成功案例

参与式活动的核心是“人人参与”,强调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途径,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参与监测的学习,体现为“老师动”、“学生动”、“课堂动”。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创新性等特点。

在下面的两个成功案例中,培训者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和鼓励参与者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唤醒参与者的主体意识,虽然采用的方式不同,但异曲同工,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广大培训者借鉴。

案例一

在“体验参与式学习”中,靳健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桌子围圈、白纸上墙”的模式,而是从游戏开始,先展示活动1:“兴趣思维活动”。介绍常见的几种自然界存在的相关关系,然后,出示了几组由易到难的材料,请学员们上黑板画关联图,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活动2:“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由两个环节组成。环节一:听写成语。通过听写加强学员对成语的理解,通过互问、自查使学员对生僻字有了更深刻认识,加深了学员对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为第二个环节的实施埋下伏笔。环节二是说出上述成语的出处典故,学员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共同的经历下,完成知识共享。活动3:“画中读诗,诗中读画”。出示图画,请学员用诗词来介绍图画表现的内容,激发深度思考。之后,靳健老师适当地加以点评,调动课堂气氛,使现场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令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靳健老师根据学员们的学科特点、年龄段来设计活动,真正体现了参与式学习“在平等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在社会对话中张扬创造个性”的基本理念。

案例二

在“参与式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展示研讨”中,王致辉老师采用“问题展示、分组讨论、汇报补充”的形式开展研讨活动。具体流程是:自愿结合组成小组。培训者在投影上出示一幅画,让学员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的变化,创设探究的情境,然后在投影上出示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选项,要求各组任选其一进行回答。面对学员积极性不高、现场沉闷的现象,王老师采取了游戏方式开展活动前的热身准备,先通过“左手抓右手”游戏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再通过“击掌传瓶”选出组长和记录员,请组长上台表演,让全体教师来猜其表达的成语,活跃现场气氛。其间,一名教师不会表演,便自唱了一首《同桌的你》,王老师随后和全场教师一起跟唱,调动了所有学员的积极性。通过两个活动的合理安排,充分调动了现场每位参与者的情绪,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在汇报讨论阶段,王老师对各小组组长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如果组长不能找出本组两个“沉默分子”上台汇报,就要亲自上台表演节目,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发言难的问题。在学员上台汇报前,王老师总是带头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汇报者大胆发言,在每次发言结束后,王老师都做适当点评。整个活动穿插游戏进行,引导得当,全场讨论热烈。学员们普遍感到学得轻松,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陈向明. 关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J]. 教育评论, 2002(06).

[2]教育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启动实施[EB/OL].http://www.edu.cn/xin_wen_ dong_tai_890/20080801/t20080801_313651.shtml,2008-08-01.

篇5: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贾世敬,女,1970年8月4日出生,1992年毕业于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开始任教,2004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现为新河县尧头中学语文教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教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我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任教后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本人自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关心热爱学生,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我尽力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班主任工作始终坚持“关心、爱护”原则,着眼集体,针对个性,认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大部分学生思想积极有明确的目标。我负责的班级在升学考试中成绩优异。

2、近十年,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做到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按照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促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

二、潜心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1、本人以不怕吃苦,不怕劳累的精神,深入挖掘钻研教材,领会课改精神,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紧抓教学环节:课前认真备课,认真领悟新课标的要求,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灵活多样而有效的方法,力求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指导学生具体又有针对性,施教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3、紧密联系任课教师,使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学生的基础教育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必须多联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有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尽量减少班级中的问题,也不至发生偏科现象。

三、大胆管理,强化班风建设

承担班主任工作,首先,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班风,积极进取的学风,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班级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为学校全面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活力。

1.热爱班主任工作,全身心投入。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生活、学习在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里,对每个学生的一生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而其班主任则对这个班走向何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成天与学生打交道,不像任课教师,四十五分钟一完就了之,不用操闲心。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学生都在观察、都在学习;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耳濡目染、皆予效仿。

四、工作业绩

凭借本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求真务实,充满激情的工作热情,以及为完成教学任务付出的心血,也由于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本人的勤奋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1996年10月,论文《课堂教学中,我是如何运用信息反馈的》获市级 二等奖

2、在2003年3月,论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转变数学教学观念》获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

篇6:申报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2010-06-04 14:51:01| 分类: 学校文挡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周文瑜同志自打来我校工作以来,工作踏实认真、教学严谨、待人友善、团结同志。尤其是成为校长以后,更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艰辛。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育人为本、教学公平”的原则,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出色的完成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具

体表现如下:

一、较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周文瑜同志向来注重理论学习,在工作中以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关心热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用“身正人之范,为高人之师”作为工作理念,从未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尽力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学校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关心、爱护”原则,着眼集体,针对个性,认真做教师、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严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处处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本着为人民服务、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牢牢记住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根本出发点,以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为最终目标,扎实工作,勤奋耕耘。

二、潜心施教、刻苦钻研,较高的教学能力

周文瑜同志在我校一直兼任初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入挖掘钻研教材,领会课改精神,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备课过程中注重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高效利用课堂40分钟,他都在课前认真备课,认真领悟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灵活多样而有效的方法,力求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指导学生具体又有针对性,施教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他还多次参加县上、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比武活动、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娇好成绩,是我校数学

教学的学科带头人。

三、较高的管理艺术

为了强化学校管理,向管要质量,周文瑜同志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作到了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保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并鼓励教师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手段,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对工作认真的教师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纪律的教师及时加以批评指正,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鼓励后进生,奖励优秀生,以“以优带差”的形式来稳固和建立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工作业绩

凭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求真务实,充满激情的工作热情,周文瑜同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所任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会考成绩前茅,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1、2006年被县上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2、2007年被县上授予“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3、在2007年全县“教学改革与创新”评选中荣获创新奖。4、2008年被县上授予“优秀校长”荣誉称号。5、2008年全县“教学改革与创新”评选中荣获创新奖。

东乡二中

上一篇:闺蜜祝福语下一篇:劝勉读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