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制度

2024-05-14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制度(精选6篇)

篇1: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制度

古代中国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胡晓涵)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对王位世袭制的考查多侧重于原因条件、基本内容和意义等角度;而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考查则侧重于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影响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即先秦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指夏、商、西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代,实行的奴隶制政治制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第一阶段。其特点为:

1.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的血缘关系为核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的政治制度体系。

2.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并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3.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这两种制度对中国历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

4.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当时的统治关系是由宗法关系来决定的,贵族宗法统治的宗统和贵族政治统治的君统是合一的。周族统治者利用氏族宗法关系组织扩大成国家统治机构,实行逐级的宗法分封,形成了贵族的等级制和对土地的世袭占有制。周礼是西周时期制定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它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而制定的,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齐之以礼”即是指周礼。

【要点提示】

要正确判断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首先要明确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即王位世袭制及其主要特点,以及夏商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不能与其他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相混淆。

篇2: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制度

初生:婴儿;一说婴为女,男则为孩。婴同膺,膺为胸,是指初生儿要抱在胸前喂哺。“嫛婗” :初生婴儿。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也叫“弥月”或“诞月”。弥是满的意思,所以弥月即满月。诞月来自《诗经?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诞弥厥月。”这一章是写后稷诞日的情况的。诞是发语词,“弥厥月”是说满了怀孕应用的月数,后来就用“诞月”指出生满月。如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

“晬”:小儿满月、满一百日或满一岁都称为“晬”。因为晬是满一周期的意思。满百日称“百晬”,满一岁称“周晬”。百晬、周晬本指一种风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曾有记述:“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颜氏家训?风操》中也说:江南风俗,儿女一周年时为其制新衣,洗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这种习俗也称为试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为百日和周岁的别称。宋代人吴自牧《梦梁录?育子》:“(生子)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李商隐《骄儿》诗:“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不满一周岁称“未晬”。如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之一:“曩日见公孙未晬,如今已解牧鸡豚。”曩日即昔日。襁褓:不满周岁。

“旬岁”:指小儿周岁。周岁还称为“旬岁”,旬也是满的意思,所以旬岁即满一岁。因“周”与“环”同意,古人又将满一岁称为“环岁”。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孩提:幼儿时期。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孟子?尽心上》:“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后汉书?李善传》:“(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鸠车之戏:五岁儿童。明代王志坚《表异录?人事》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游,又抚尘而游。”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竹马之游、抚尘而游:七岁儿童。

七岁,换牙之期,称悼、龆龀、毁齿。另有冲龄、孩提、总角,角是孩子头上扎的小髻。十岁,古称“幼学”之年,典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髫年:女孩7岁。龆年:男孩8岁。

总角、黄口、黄童:指童年。“角”指古时儿童头上的小髻,故名。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也叫“黄口”或“黄童”,雏鸟黄口,用来比喻人的年少,故名。《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髫童”、“毁齿”:儿童,叫“髫童”或“毁齿”。“髫”是下垂的头发,古时儿童未冠,头发下垂,所以叫髫童。又儿童到七八岁时乳齿脱落,更生新齿,所以又叫毁齿。柳宗元《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元臣硕老,稽首受教;髫童毁齿,踊跃执役。”又合起来称“髫龀”(龀,换齿)。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之七:“方孝孺髫龀已善属文。” 悼、龆龀:指儿童。女孩7岁,男孩8岁。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古时说男孩生下八个月生牙,八岁换牙,女孩七个月生牙,七岁换牙,所以八岁称“龆齿”,七八岁称“龆龄”。(龆,tiáo音条,是换牙的意思。)唐代人杨炯所作《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说:“龆龄之际,羞言霸道。”陶潜的《祭从弟敬远文》说:“相及龆齿,并罹偏咎”罹指遭受不幸事故,偏咎指父母双亲中一方去世,此诗指八岁时母亲亡故。

教数之年、九龄: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语出《礼记》。“九龄”可指9岁。如陶潜《责子》诗:“通(人名)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黄口: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10岁。语出《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意思是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陆游《社日》诗云:“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

舞勺之年:男子13~15岁。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刘允济《经庐岳想洛州有作》:“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年华:女子13岁。豆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也用于比喻处女。

“二七”之年:女子14岁。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及笄之年:女子15岁称“及笄”或“笄年”。“笄”,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此典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及笄”、“笄岁”谓(已经许嫁的)女子十五岁。如清代王士祯《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女》:“宣城诸生罗恺妻孙氏,年始笄,遇兵变,从姑避山中松下。”《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宋代柳水《斗百花》词:“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宫腰指女子的细腰)。《聊斋志异·青凤》:“右一女郎,裁(才)及笄耳。”

“束发”或“成童”、“童”:男子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 志学之年:男子15岁称“志学”。《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来就以志学为十五岁的代称。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翟灏《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一十六耳。” 晋人孙绰《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女子名)破瓜时,郎为情颠倒。”如同二七一十四,女子16岁称二八。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如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梁家熏指女子美丽的眉毛,梁指东汉外戚权臣梁翼,史称其妻“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黛指眉毛。

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弱,年少。晋陆云《兄平原赠诗》附陆机《赠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士龙衔恤丧庭。”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梁书·庚承先传》:“弱岁受学于南阳刘虬。”

“二九”: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舞象之年:男子15~20岁。

弱冠、七尺: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进一步注解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后来人们就称二十岁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等。不满二十岁为“未冠”或“未成冠”。《汉书?叙传下》:“贾生矫矫,弱冠登朝。”贾生指汉朝名士贾谊。晋人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宋·叶适《司农詹公墓志铭》:“公始冠,第进士。”第进士,即科举得中进士。《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于公卿。”甲乙即甲科乙科的并称。汉时科考分甲乙丙三科,升甲乙,即科科考及第。清·昭梿《啸亭杂录?军机大臣》:“其下役,皆选内府中的童子,惟司洒扫。旧例及冠时即更易。”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南朝梁人慧皎《高僧传?忘身?释僧富》:“及至冠年,备尽经史,美姿容,善谈论。”《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未成冠登仕。”弱冠还称“弱年”、“弱龄”、“弱岁”。如晋陆机《赠第士龙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士龙衔恤丧庭”在另一本上“弱年”作“弱冠”,可见弱年与弱冠同义。南朝梁人任昉《<王文宪集>序》:“时司徒袁粲,有世之度,脱落尘俗,见公弱龄,便望风推服,叹曰:„衣冠礼乐在是矣!‟时粲位亚台司,公年始弱冠。”可见弱龄也是弱冠之年。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述旧怀言》诗:“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暇。”孙汝听注:“弱岁,谓弱冠也。”古时男子20岁也称为“七尺”。《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贾公彦注释说:“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为什么以七尺来代称二十岁呢?因为古时尺短,一尺只合二十多厘米,七尺才一米多,正是成年人的身体高度。,而二十岁算成年人,所以以七尺代二十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花信年华:女子24岁称“花信年华”。花信本指开花的信息。相传应花期而吹来的风有二十四番,故称女子二十四岁为花信年华。梅之年,标梅之年:女子至出嫁。半老徐娘:女子至30岁。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宋·赵令峙《侯鲭录》三引苏轼诗:“令阎方今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又称“壮”年(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南朝·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辛弃疾《鹧鸪天》词:“壮岁旌旗拥万夫。” 三十岁称“而立”、“立年”、“始立”。《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还就称30岁为“而立”、“始立”。如鲁讯《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清吴伟业《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始立何容减宦情?”“立年”是而立之年的省语。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九:“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30岁还称“始室”、“壮室”。《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有室即有妻子,所以始室指三十岁。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壮室”源于《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唐代蒋防《霍小玉传》:“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人以不惑为四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陶潜《饮酒》诗之六十:“行行而不惑,淹留遂无成。”又称“强仕”之年。《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智高力壮,故可以出仕,故称“强仕”。《后汉书·胡广传》:“甘奇显用,年乖强仕。” 明代东阳《和沈地官时游城西朝天宫韵》:“君今已强仕,我亦非儿童,及时不努力,倏忽成老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称“半百”。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年过半百等。50岁又称“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人,是一个急求上进,而且勇于改过的贤大夫。这句话是他五十岁时知道了前四十九年的过失。后来就以“知非”代称五十岁。如白居易《自咏》诗:“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50岁又称“知命”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后来就用“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郭沫若《沸羹集?无题》:“照年龄来说,我已是知命晋一的人,但不知怎么的,我却感觉着一切都还年轻。”“知命”,也作“知命之年”。50岁又称“艾”。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孔颖达疏:“年至五十,气力已衰,发苍白色如艾也。”“服官政”即是做官从政,后来就以“艾服”作为五十岁的代称,汉·桓宽《盐铁论·未通》:“五十以上曰艾老,杖于家,不从力役。”北周人王褒《太保尉迟纲碑铭》:“年逾艾服,任重台衮。”台衮即台辅,古时三公宰辅的官位。因50岁称艾,所以50岁也叫“及艾”。如明人归有光在《道难》中说:“而余门人沈孝,年已及艾,有原宪之贫。”“原宪之贫”是个典故。原宪是孔子的弟子,是个清高贫寒之士。原宪住处十分破烂,上漏下湿,杂草丛生。子贡乘高车驷马去见他,原宪杖藜而应门。子贡说:“嘻!先生何病?”原宪对答说:“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愧而不前,后来“原宪之贫”就成为文士清贫的典故。50岁还称“大衍之年”。大指大数,衍即演。大衍,指大数演褂。《易?系辞上》:“大衍指数五十。”意思是说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古人又解释“五十”的含意是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后人就以“大衍”代称五十,如鲁讯《书信集?致台静农》:“但仆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50岁称杖家之年,出于《王制》。尊老制度,古已有之,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礼记?王制》说:“五十杖于家。”意思是五十岁时可以拄着拐杖自由地在家中行走。后来就把“杖家”作为五十岁的代称。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刘钟宛)国初以秘书院学士抚山东,旋晋秩工部侍郎,告归八年,方值杖家之岁。”

“开六”:51岁称为“开六”。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望六”:将近60岁称为“望六”。“望”是接近的意思。

花甲、花甲子、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耆(qí音旗)、六秩: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如李准《大年初一》:“今年是„鸡年‟,阮辛酉(人命)是属鸡的,六十年花甲子,到正月初一,阮辛酉算是整整六十岁了。”60岁叫“耳顺”。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其注释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所谓“微旨”指精深微妙的意旨。后来就用“耳顺”作为六十岁的代称。《汉书·萧望之传》:“郑朋奏记:„(望之)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诚仕之高致也。”《旧唐书?刘祥道传》:“壮室而仕,耳顺而退。”60岁称杖乡之年,来自《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南朝梁人任昉《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尚齿,指尊老。矜,注重、崇尚之意。60岁也叫耆。《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汉书?孔光传》:“大师光…今年耆有疾。”古称十年为一秩,故60岁叫“六秩”。“开七”、“华甲”:61岁也称“开七”或“华甲”。开七前已说过,华甲的甲,即甲子的甲,华字的繁体字可分为六个十字和一个一字,所以称61岁为“华甲”。如《西游记》第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华甲重逢。‟”

“破瓜”:64岁也称“破瓜”。因瓜字可分为“八八”两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用为64岁的代称。宋人杨亿《谈苑》:“吕洞宾仙翁多游人间……。洎(人名)见之,索纸笔八分书七言一绝留题,颇言将佐鼎席意。末句云:„功当成在破瓜年。‟俗以破瓜为二十八,洎果六十四,乃其兆也。”

“望七”:年将70称为“望七”。文珦《冬日遣兴》诗:“吾年亦云衰,逾六已望七。”

古稀、杖国之年、致仕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悬车之岁:70岁叫“古稀”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古稀”也作“古希”。宋·赵令畤《侯鲭录》三引苏轼诗:“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 明人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宋代李昂的《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地位到公辅,耆艾过稀年。”耆艾是尊长的意思。70岁称杖国之年,语出《礼记?王制》:“七十杖于国。”国指都邑和国都。意思是说七十岁可以拄杖行走于都邑国都。后来就用“杖国”作为七十岁的代称。唐代上官仪《代刘幽州清致仕表》:“钟漏已殚,齿历云暮,杖国之年斯及,夜行之惧载深。”这是上官仪为刘幽州写的请求退职的表章,意思是将到七十,年高衰迈之意。70岁还称“致仕之年”、“致政之年”、“悬车之年”、“悬车之岁”。《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王制》:“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所以致仕之年、悬车之年(岁)都作为七十岁的代称。如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证》诗序:“少是反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清人梁章钜《归日琐记?七十致仕》:“若今人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则致之期,即不必七十为限……故余两次引归,皆未及悬车岁。” “开八”:71岁称“开八”。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喜寿:77岁称“喜寿”。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望八”:将近80岁谓之“望八”。韩愈《司业文》:“逾七望八,年熟非翁,在君无憾,我竟不充。”

耋、杖朝之年:80岁叫“耋”(音dié)。《诗?秦风?车邻》:“今者不乐,逝者其耋。”毛亨传:“耋,老也;八十曰耋。”陆游《书志》诗:“况今蒲柳姿,俯仰及大耋。”与“耋”相关,还有个多解的寿称――髦(mao音帽),毛杜预皆说:“八十曰髦。”《礼记?曲礼上》说:“八十、九十曰髦。”汉代宽《盐铁论》中说:“七十曰髦。”由于众说纷芸,所以一般指七十至九十岁的高龄。80岁还称为“杖朝”。语出《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意谓八十岁可以拄杖出入朝廷。后来就把“杖朝”用作八十岁的代称。清·赵翼《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

米寿:88岁称“米寿”。因米字可以分为八十八三个字,所以称八十八为米寿。

“望九”:将近90岁称“望九”。如明人吴晋《与林茂之前辈书》:“先生以望九之年,犹灯下书头字。”

九秩、九龄、鲐背(台背、驼背)之年、鲵齿之年、黄耈之年、黄发之年、眉寿之年、冻梨之年、齯:90岁。古称十年为一秩,故90岁叫“九秩”。九十岁还可称“九龄”。语出《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即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者。‟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面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原来周文王寿命为一百,周武王为九十,后文王给武王三岁。文中的“九龄”即指九十岁。郑玄对其注解说:“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如宋代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但“九龄”也可指九岁。如陶潜《责子》诗:“通(人名)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宋楼钥《攻愧集·老态》诗:“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 宋任广《书叙指南》说:“九十曰髦,又曰鲐(左雨右台)背,又曰鲵齿,又曰黄耇,又曰眉寿,又曰冻梨。”“鲐(左雨右台)”(yi音宜),即河豚,背指老人背上褶皱的皮肤生斑纹如河豚鱼。“齿”指老人齿落后又生的细齿。黄指老人白头发脱落后又生长的黄头发。耉(音gou,苟),指肤色如垢。黄耇是高寿的意思。黄发也指长寿老人。眉寿,即豪眉,老人长出的长眉毛。冻梨指老人面皮上生有斑黑如冻梨之皮一样。齯(齿右加儿繁体,音尼),古人以为,大齿脱落,又生如儿之齿,为老人特征。以上种种都是老人长寿的特征,通常指高寿,但也作九十岁的代称。白寿:99岁称“白寿”。因为白字是百字少一,所以作为九十九岁的寿辰。耄耋: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尢以九十岁称谓多。期颐、人瑞:100岁“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说:“期颐,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孙希旦还进一步解释说:“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所以百年称“期”。古人以人生百年为一期;颐,养。人生百岁有待养老,所以叫“期颐”之年。苏轼《次韵子由三首》诗:“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

下寿:60岁。中寿:80岁。上寿:100岁。以上称谓,出于《庄子》。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皓首、白首:老年。

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如顺便说一下,人死时的年龄称为“终年”、“卒年”或“落年”。其中“落年”不大常见。宋人罗泌所著《路史?后记七?小昊》曰:“小昊青阳氏……在位八十有四载,落年一百有一。”小青阳氏,指传说中黄帝的儿子之一,东夷集团的首领。再说几句日本人的寿称。日本人称八十岁为“伞寿”。因为汉语中的伞子日文简体字中没有“十”上的两个点,字形就是上八下十,成八十的意思。日本称九十岁叫“卒寿”。因为“卒字”在日文中简写为上九下十,就是九十了。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文卒字含有死亡的意思。另外,“喜寿”、“米寿”、“白寿”等都与我们一样。但喜寿的解释不同,日本喜字的简体写法是三个七字呈品字形重叠起来,近似七十七之意。这些相同处大概是因为日本文字源于汉字之故吧

古时女子别称

唐代对小女孩有一个亲昵而别致的美称叫“小茶”。诗人元好问曾为一位五岁女孩题诗曰:“牙牙学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因为这位幼女能够背诵元好问的诗歌数首。而“似小茶”说明“小茶”的年龄当大于五岁,那背诗的小女孩颇有“幼年少成”的可爱。果然从明代朱有熄的《元宫词》中寻到了“进得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的字句。“女真”是满族祖先,五代始称女真。“千户妹”无疑是大家闺秀。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得知,“小茶”或“茶茶”的年龄当在十三四岁之际。

那么,为什么用“茶”代女孩呢?据唐代李匡义《资瑕集·阿茶》所解释,“茶”为“宅家”二字的急语连读:“公、郡、县主,宫禁呼为宅家子。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就陛下之意。至主公以下,则加子字,亦犹帝子也……急语乃以宅家子为茶子。”是故“小茶”则是十三四岁的“茶子”。

此说之外,有人认为,这里以“茶”代女孩子与前述以花喻人不无联系。中国文化当中,形容女子多用植物,如莲足、杏眼、“樱桃点绛唇,杨柳小蛮腰”等。因此,用植物尤其是用花代称女子者不胜枚举。如称美女为“名花”,美女有了婆家或意中人曰“名花有主”。称仪态万方的美丽女子为“国色天香”,其实这四个字正是唐代诗人李正封咏牡丹的诗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的浓缩。夜不易观花,花香却已染衣,酒足以醉人,花仍然能够酣酒,可见色香皆非一般。苏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也是以海棠花比美女。五代后周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明皇当政期间,“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李隆基与众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大有无与伦比之慨,不料唐明皇指着杨贵妃向左右贵戚说道:“争如我解语花?”——怎么能比得上我这位善解“君”意的花一样的美人呢?自此,“解语花”成了聪颖的美女的代称。直到今天还在称社交场合中活跃美丽的女子为“交际花”,称学校中最漂亮的姑娘为“校花”,称以美貌作摆设,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女子为“花瓶”,都是取了“花”的相似点或引申义。殊不知“茶”与“花”正是密不可分的同类,其鲜嫩美丽、青翠香洁常可等量齐观。明代高濂《饮馔服食笺》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是故,称小女孩为“小茶”类似于今天称少年儿童为“祖国的花朵”,亦是情在理中的事。

“小茶”之外,古时闽粤一带称女孩为“珠娘”,也泛指青年女子。南朝梁代的任防在其《述异记》中解释说:“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越”在此指越民族,古时江浙粤闽之地为越族所居。“青蛾”也是少女的代称。诗人江淹的《水上神女赋》:“青蛾羞艳,素女惭光”,说神女之美,让妙龄少女也羞对其艳丽,惭愧于神女的光彩。

从古到今,人们都曾用“黄毛丫头”称呼女孩子。“黄毛丫头”原意是毛发还没全黑的女孩,后亦用作年轻女子的谑称或鄙称。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屈原》第一幕:“你这黄毛丫头!你怕我不能惩治你!”

而且,古代也曾用“小娘子”、“小妮子”等称呼少女。“小娘子”既可以指自己的女孩,也可以指他人的女孩。如干宝《搜神记》中写道:“徐元指王大夫养女曰:„只此小娘子便是大夫冤家矣。”‟到唐宋时节,“小娘子”则成了对年轻妇女的通称。“小妮子”原指女孩子,宋元后多指婢女,如元代白仁甫的杂剧《东墙记》:“有个小妮子,是小姐使唤的梅香。” 据《诗经·采蘋》所载,少女还有“季女”一称。“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讲的是祭祀宗室的事,朱熹注曰:“尸,主也。齐,敬貌。季,少也。”意思是女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承担了祭祀的主妇的职责,“尤见其质之美”。少女的代称古亦有“娇倩”二字。“娇”为娇小可爱,“倩”为美丽。清代袁于令《西楼记·之任》:“想念西楼娇倩,生死相期,一朝打散如浪萍。”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风东渐,少女的称谓中又多了两个“外来妹”,即“天使”和“安琪儿”。天使是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于是后人便多用“天使”代称善良贞洁可爱的少女。“天使”的英文写法是“angel”,音译为“安琪儿”,于是“安琪儿”也成了少女的代称。

“颜容二八小娘,满头珠翠影争光。”十六岁在古代似乎是女子成年与否的界限。到了含苞欲放的时节,旧时有“闺艳”、“室女”、“二八佳人”等代称。

“闺艳”特指待字闺中的少女,如唐刘言史的《七夕歌》:“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慨叹后宫冷落天子薄幸,“高处不胜寒”。“闺”即内室,特指女子卧室,故此古时又用“室女”二字指未出嫁的女子。西汉桓宽《盐铁论》:“室女童妇,咸知所避,是以法令不犯,而狱犴(音按)不用也”。这里“童”指奴婢,“狱犴”指牢狱,意为当未婚女子及奴婢妇人都明白了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时,那么也就不会违犯法令,于是牢狱也就可以不再使用了。桓宽深知民间疾若,主张以仁政教化,言词间对当权者“深著微词”,值得敬佩。对于未曾有过性行为的女子,古今都有“处女”、“处子”的代称。《庄子·逍遥游》中说北海中的姑射山上,有一个神仙“肌肤若冰雪,淖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释文》解释说:“处子,在室女。”“淖约”即“绰约”,指柔美的样子。可见庄子时代已经将“处子”作为“绰约”与否的标准。可惜“神仙”在我们心目中多是白胡子老头,即便“绰约如处子”,也是可敬而不可爱矣。

今天,对未婚女青年,老百姓则更多地俗称为“大姑娘”、“大闺女”,再文气一点,则称“妙龄少女”。对别人的女儿,则称为“千金”,多含尊敬之意。《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姨妈叹道:„怨不得他,真真是侯门千金,而且又小,那里知道这个。”

“魂是湘云骨是兰,春风冰玉注芳颜。”年轻而貌美的女子力量之大,不消多说,只要想一想“人宫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的则天皇帝武媚娘和搅得“江河横溢”的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便可明白八九。即便如今进入电子时代,“美人计”或“公关战术‟‟依旧“无坚不摧”,亦可见美丽女子的“永恒魅力”。正因为引人“注目”以至于光彩“夺目”,古今对美女的称谓也格外地多,现分述如次——

美女自古至今通称为“美人”,也用“红颜”、“红袖”、“红粉”概而括之。如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熏笼”是古时罩在用来熏香或取暖用的炉子上的笼子。白居易慨叹红颜薄命,美人尚年轻,皇帝已断“恩”而不再光顾,只好斜靠着熏笼孤灯长夜坐到天亮。“红袖”以红色衣袖代美人,杜牧《南陵道中》诗曰:“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说客居外乡的游子志意高远,凝神极目之际,却见到了斜倚江楼的美女,旷达中更添一缕诗情画意。鲁迅先生也曾说刘半农有一段时间总脱不开“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才子佳人”心绪。至今小说中屏幕上也还有“红粉知己”的称谓,李商隐于《马嵬》诗中也曾说杨玉环是“自埋红粉自成灰”。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除了以香草喻美人之外,以比喻突出美女倩丽者多用“玉”和“蛾”两字。

以“玉”作比的如“玉人”、“玉女”、“玉奴”、“璧人”等。一般说来,是取玉石的珍贵、晶莹、雅洁之意。元稹《莺莺传》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即以“玉人”代美女莺莺。《吕氏春秋》中说晋惠公是“淫色暴慢,身好玉女。”意为晋惠公是终日浸淫于女色之中,且凶恶傲慢,喜爱美女。“璧”指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也作为玉的通称。因此“璧人”犹言玉人,也是强调仪容美好。但是,“玉奴”却说法不一。一说南齐东昏侯潘妃小字玉儿,后来东昏侯战败而死,玉儿同死,“玉奴”由此而来。苏东坡诗曰“玉奴终不负东昏”。一说杨贵妃小名“玉环”,“玉奴”由此化来。更有一说认为古代女子通称“奴”与“儿”,玉奴既非杨妃名,玉儿也非潘妃名,不过加上一个“玉”字作为褒义的确定语称呼她们罢了。但以“玉奴”代美女或女子是无可争议的。

以“蛾”作比的计有“双蛾”、“黛蛾”、“巫蛾”、“蛾眉”等。

“蛾眉”一作“娥眉”,原指蚕蛾弯曲细长的触须,后来就用来比作美女长而美丽的眉毛。屈原《离骚》的名句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为楚怀王左右的近臣嫉妒我的丰姿,造出谣言说我淫荡

“双蛾”即女子的双眉,也借指美女,李白《春日行》中有“三千双蛾献歌笑”的诗句。

“黛蛾”和“黛眉”一样,本意是指女子的眉毛,后成了美女的代称。温庭筠《感旧陈情献淮南李仆射》:“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极言美女如云的盛况。“巫娥”原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后泛指美女。元曲《货郎担》词:“劝不醒痴迷楚子,直要娶薄幸巫蛾”,说楚国这位男子一意孤行,不听劝阻,偏要与那负心的美女结亲。其实,“蛾”与“娥”本身即代指美女,如“秦蛾梦断秦楼月”等。

“玉”和“蛾”之外用比喻渲染美女秀丽的还有“仙子”、“虹女”、“惊鸿”等。

“仙子”是借“仙女”比美貌的女子,而“虹女”、“惊鸿”各有精彩动人的神话和现实的故事。据宋代曾慥(音造)的《类说》记载:首阳山上有一道美丽的晚虹,变成一位女子下饮溪水,南朝宋明帝把她召进宫内,女子自我介绍说:“我仙女也,暂降人间。”当时“帝欲通幸而有难色”,正当明帝想人非非又不敢冒犯之际,“忽有声如雷,复化为虹而去”。毕竟天仙聪慧,去得及时。后人从此便用“虹女”代称美人。如元代杨维桢的乐府《花游曲》:“水天虹女忽当门,午光穿漏海霞裙。”说水天连接处虹女一下子降至门边,上午的阳光此刻正穿透了海面上朝霞的裙衫,充满了传奇色彩。

与“虹女”的传说相比,“惊鸿”的来历便沉重得多。据周密《齐东野语》等书记载:宋词大家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妇情深意笃。无奈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媳妇,两个人被迫分离。后来陆游另娶,唐琬改嫁。一次陆游春游,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与唐琬相遇。唐琬以酒肴殷勤相待,陆游浩叹齐天,在沈园墙壁上当即题写著名的《钗头风》词,泣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相传唐琬看了这首《钗头风》之后和词一首,写有“世情薄,人情恶”的字句,不久便抑郁而死。四十年之后,陆放翁故地重游,仍不能忘情,又写了两首著名《沈园》诗。其中一首道: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篇3: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核心梳理]

(一)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含义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三种对象;三种权利;三种义务。

作用:前期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扩大了统治区域, 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但是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 兼并战争开始了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2.宗法制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等方面的矛盾。

含义:用父系血缘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 分配政治权利,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实质: 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内核和纽带,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体现, 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基本的特点)

[思维点拨]

易错点:

1.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 而是相对而言的。

2.“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二) 春秋时期的政治

东周建立: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

战国:改革 (商鞅变法) 、战争、秦灭六国。

阶段特征: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 民族融合加速, 华夏族逐步形成。

商鞅变法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 (目的) :富国强兵。

性质: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特点:“农战”和“法治”。

内容:经济:废井田、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废除分封制, 普遍推行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制定秦律。

军事:奖励军功, 废除“世卿世禄制”。

文化:焚烧诗书;改革旧俗。

历史作用:推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启示: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 要与时俱进;改革必须坚持不懈;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 强化法治。

成功的原因: 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 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措施全面彻底;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二、先秦时期经济结构与特点

[核心梳理]

(一) 从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经济

1.农业: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夏商周时期:耜耕或“石器锄耕”。

2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时期。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 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享用, 但无权转让与买卖, 且需向国王交纳贡赋。

2.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 由官府垄断。

冶铜业: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青铜时代;冶铁:西周晚期:已能制造铁器。

陶瓷业: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最重要成就 (彩陶、黑陶、白陶)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纺织业: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现。

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阶段特征:井田制逐渐崩溃, 封建生产关系萌生并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战国时期一些统治者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农业进步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出现了许多私田 (根本原因) ;税制改革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主要形式:地主土地私有制 (占支配地位, 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国家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形成方式:战国各国变法, 以法律形式确立。 )

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 明清以后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 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农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强调农耕, 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思维点拨]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 而指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2.手工业:

冶金业: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 (冶炼生铁和钢—块炼钢)

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土, 炼钢出现淬火

3.商业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各国纷纷铸造货币, 大都会出现。

三、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 从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

商: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二) 春秋战国时期

1.思想: (1) “百家争鸣”局面, 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背景:1经济;2政治;3阶级关系;4思想文化。

主要流派及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意义:“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2) 早期儒学和孔子的评价

春秋时期: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者和保护者。 (六经)

主要思想:教育: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主张“为政以德”, 包含民本思想;天命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

战国时期:孟子: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圣。

主要思想:政治:“仁政”思想 (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 民本:认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伦理观:“性本善”。

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主张:民本:君舟民水;伦理观:“性恶论”, 主张礼法并施。

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唯物主义思想家)

2.文学《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收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内容:分为风 (精华) 、雅、颂三部分。

地位:《诗经》的创作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楚辞: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开创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代表篇《离骚》。

篇4:浅谈转型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 理论与方法 历史文化批评

一.为何要研究转型期的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历经了3000多年的历史跨度,以其辉煌的成就而享誉世界成为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深刻形象的记录和体现了中国最珍贵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文学观念的落后和僵化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大的方面上看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性缺失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现在社会的文化发展,古代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色彩与现代文化既息息相关但又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我们现代人所能够接受的一种文学,其是现代人对古代研究及了解的最直接的渠道,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现代的文化要在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能够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传承,我们就要对转型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化进行研究。

二.转型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特征

转型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以下我们就针对转型中的古代文学进行讲述:

第一:转型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比较关注现实的

古代文学有其鲜明的的人文色彩,其注重在把自己希望寄托在有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身上,而不是神话中的人物。古代人文作家无论是在抒情写作还是人物传记主要都是把目光对准的十人间,其关注的主要是人间的疾苦。

第二:转型期的中国哦古代文学秉承着“文以载道”的精神

在古代文学中大多注入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和意见,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作者把自己对当时政局的局面进行記录传承,方便了后代的我们对古代文学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转型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使用一定的写意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最主要的题材多为抒情题材,主要注重的是在事物上进行写意和抒意,现代的我们很容易从其绘画的画稿中看出其要表达的意向,一般的文学都主要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很好的了解转型中的中国古代文化这对现代的我们解读中国文化,传承中国古代文明,推动中华民族迅速发展、和平崛起的伟大复兴之路有着极其深刻和巨大的精神意义。

三.历史文化批评

一个国家就像一幢楼房,而文学就是这幢楼房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发展程度和当前社会的文化背景,所以,要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进行学习了解就必须先了解它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学批评一直是在唯物主义的背景下进行的,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建国以后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规范,而且指导着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但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历史文学批评产生了畸形的发展,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庸俗的权力之争,致使文学研究成了政治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并且极大的阻碍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进程。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虽然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但是社会文化学肯定不是单一经济因素造成的,这其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响,除了社会制度,经济条件还包括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等。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历史文学批评时,是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的。

我们的社会历史批评是从社会的整体进行全方面的考虑的,所以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主要是从古代文学的价值,知识性进行研究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从宏观上寻找文学规律的研究方法已经过时了,所以我们必须将社会历史批评转移到历史文化批评,这样学者们在研究时将更加具有针对性。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在古代文学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历史批评这种文学意识在这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我们对古代文学进行研究时,这种文化意识形态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四.转型时期历史文化批评的特点

在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的今天,历史文化批评的特点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它的特点主要是植根于以谷古代文学为基础,探索当今社会上的文化因素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古代文学这一概念还是比较笼统模糊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先秦到清朝覆灭有着很多种的文学,也正是这种笼统模糊才使得我国古代文学更加宽泛包容。

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都知道历史文化批评是由社会历史批评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以古代文学研究为基础,主要研究探讨当今的文化现象与古代文学之间的必然联系。我国历史的界定主要是从先秦到民国时期,所以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也主要是以这段时期为主,历史文化批评就是将这一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意识形态与哲学、美学、社会心里学等相互结合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从整个封建时期整体进行审视它的作用与价值。这种历史批评也可称之为历史文学研究,这种古代文学研究需要研究者掌握大量的古籍资料,并且对相应的时代背景有很深的了解,由一个朝代联系到另一个朝代,由点及面的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进行深入研究。

五.总结

篇5: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制度

发表时间 5月11日 16:48

入党时间和党龄起算时间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我党历届党章对入党时间及党龄计算有不同的规定。现据历届党章,按时间汇集了当时的规定,供参考:

1921年7月至1923年6月,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之日,无预备期,党龄同时计算。1923年至1927年5月31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为候补党员之日,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党龄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927年6月1日至1928年6月,入党时间从上级党委批准为正式党员或候补党员之日算起。劳动者(工人、农民、手工业工人、店员、士兵等)无候补期,党龄同时起算;非劳动者(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等)的候补期三个月,党龄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928年7月至1945年6月,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之日,无预备期,党龄同时起算。1945年6月11日至1956年9月25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为候补党员之日算起。工人、苦力、雇农、贫农、城市贫民、革命士兵候补期六个月;中农、职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候补期一年;其他人员的候补期两年,党员的党龄,由候补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956年9月26日至1969年4月13日,入党时间为支部大会通过为预备党员之日,党员的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为正式党员之日起算。

1969年4月14日至1977年8月17日,无预备期,入党时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须经上级党委批准)算起,党龄同时起算。

1977年8月18日至1982年9月5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其预备党员之日,预备期一年,党龄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起算。

篇6: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170万年前—前221年)

【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一)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经济: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工商业,青铜时代,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政治: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想文化:礼乐制度、甲骨文、傩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济:铁犁牛耕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促使了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和小农经济的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

政治: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各国纷纷改革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推动思想的大解放。

科技:取得很高成就。(司南、《甘石星经》、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黄帝内经》)文艺:帛画、《诗经》、楚辞、宫廷宴乐、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工商业得到发展。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造纸术、张衡、《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领先世界的成就。文艺:秦篆汉隶、帛画、汉赋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

政治: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思想: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科技:圆周率(祖冲之)、《齐民要术》

文艺: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王羲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

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经济:繁荣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内外交通的发达,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思想:三教合一,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孙思邈(药王)。

文艺:草楷并荣,书法理论成熟;吴道子创制法度;唐诗;梨园的歌舞戏

第五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一)宋代(960-1271年)

政治: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经济重心南移。思想:重文轻武、理学形成科技: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

文艺: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南戏

(二)元代(1276—1368)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民族分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思想:

科技: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王祯的《农书》。文艺:文人山水画、元曲、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第六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14—19世纪中期)(1368-1840)

【阶段特征】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经济:重农抑商,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市民阶层崛起。

上一篇: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下一篇:清明节踏青记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