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2024-04-19

微课培养创新素养(精选8篇)

篇1: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语文

核心素养

[摘 要]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将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原有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有趣,丰富多彩,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开展和实施语文教学,要努力开发与时代和本地区相适应的微课型课程资源,并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微课; 开发利用 ;核心素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微课开发原则

当前的微课资源构成比较单一,大部分为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片段,无法体现出课程的整体性,对学生的系统性学习非常不利。微课开发应整体设计,构成系列而不是零散的单一的课程。微课开发中不但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比如在阅读写景散文中,教会学生品味词语、赏析修辞、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绘景物等一系列的方式;在阅读叙事散文时,培养学生利用时间、空间的转换,通过词、句、段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与能力,以及赏析各种描写手法的能力,还有加强对抒情、象征、对比、伏笔、想象、联想、夸张、衬托等手法的感知、体验,学习文言文翻译方法、积累多类文言词语的方法等,另外,还要能够体现出聚焦性的原则,也就是短小精悍的原则。微课一般时间为10-15分钟,因此在开发微课时要严格控制时间,设计的课程内容要精炼。单个语文微课的设计要与语文知识点以及语文素养点相对应,使其发挥语文微课的教学效果。基于核心素养的微课开发还需要遵循情境性原则,要注重构建主题明确的教学情境。在开发时要注重保持学习的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课程内容四要素之间的统一,而且在实施中也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充满学习热情。

二、基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微课开发流程

1.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微课的前期分析

现在的教学设备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原来的黑板加粉笔转变为多媒体与交互式白板的设置,微课的开发和应用离不开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微课开发时,对微课采用何种方式、形式要合理选择,为后续的开发做准备。然后分析学习的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课程内容。再对学习者的情况深入了解,着重了解他们的已具有语文认知水平与风格,以及学习需求、信息化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状况。经过了解,为微课的设计提供依据。微课的开发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开发,因此要分析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微课的开发也需要分析课程目标,以指导整个的微课开发的进程。在分析时首先要掌握每个素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点,并融入语文核心素养。其次应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应分解与表述微课的教学目标,把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点一一对应微课目标,以保障制定的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知识与认识水平相一致。

每个功能区下设有多个子模块。微课实施平台界面的设计要色彩鲜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要简单易懂。在使用微课时可以作为课堂演示的补充,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它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师还可以按照本校的特点进行拓展开发。

2.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微课的评价

不同类型的微课的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但是在进行评价时首要应关注其能否聚焦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课程目标与初中语文微课的相关内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微课过程中,而且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微课评价还应贯穿于微课设计与开发的整个过程之中。微课的评价是对设计与开发过程的评价。微课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与结果实施合理评价。其过程还应包含学生学习态度与语文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参与学习的情况和学习结果。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并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更好的为微课的开发服务。

三、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使用微课作为教学手段,虽然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微课的短视频设计不需要过于精美。一些教师看到了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对视频的设计追求华美,不免本末倒置。微课只是课堂的教学手段之一,不能将教学任务全部侧重于微课,而忽视了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不需要用花哨的视频过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简洁明了,立意鲜明,主题突出。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让微课程喧宾夺主。

其次,微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教学方法之一,教师不能使用微课教学而忽视其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依赖微课教学,要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将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达到1+1>2的效果。

再次,微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自学,这就存在学生自制力差而不能发挥微课优势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采取一些强制的手段,比如给学生一些思考的问题,或者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综上所述,微课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实践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微课的优势与弊端,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和课程时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选择合理的教学资源,并对所选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通过微课的学习有所收获,从而准确地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避免错误,将微课与其他的教学手段有效结合,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世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47-48.[2]陆红铃.论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19-20.[3]李江利.浅谈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原则[J].青苹果,2017,(9):77.

篇2: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科学素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就要特别重视实践性教学活动。

下面以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谈谈我的做法。教科书上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概念比较抽象、微观,应怎样讲解,才能使刚刚步入生物学大门的初中生理解“光合作用”这个概念,并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究、大胆质疑、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表观点的论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为此,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需求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当学生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没有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向所确定的目标前进。在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把一些花草布置在实验室的四周,也可以把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的画像和格言布置在实验室里,使学生一进入实验室便沉浸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从而自然本能地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提出问题,进行设疑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应加强教师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使学生的认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从而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效果。

我向学生明确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阳光、空气等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三、学生利用教材和提供的条件,进行学习观察和操作,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假设

我们知道,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感知客体,获得感性知识,为学习理论知识奠定好基础,还可以深化书本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在这一节教学(2课时)中,我准备了十二个分组实验,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学生提出看法,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在观察实验后,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对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者要能够及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并督促学生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一方面密切注视学生讨论的情况和进程,同时还进行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点拨,但不越俎代庖,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在讨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思路更开阔,认识更全面。

五、对讨论,老师要做出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结论

对讨论的结果,教师要做出必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小结,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在讨论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知识漏洞或不严密、不规范的表述加以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过程、现象、本质和规律掌握得更简练、更精辟、更准确,避免出现知识的盲区和误解,有利于以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

实验1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就是说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2结论:在植物体中,叶绿体越多的部位,蓝色越明显,也就是产生的淀粉越多,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实验3结论: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来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4结论:甲装置里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就不能制造出淀粉,乙装置里的清水,不能吸收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了二氧化碳,就制造出淀粉。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科学实验还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本人认为,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实践性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难变易,大大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本质、结果及规律,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主动获得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养成。

篇3: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一、语文课堂利用微课培养学生感恩素养的现状

语文课堂上使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不仅使教师的教学难度有所减小, 教师的备课内容更加全面及丰富, 也让语文课的学习成为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科目。另外将乏味单一的纸质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使学生对较为难懂的文章表现手法、中心立意及情感意境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吸收, 从而便于自身感恩素养的培养[1]。但我国在语文课堂使用微课形式时, 由于受实际的教学习惯以及固有的教学模式的限制, 真正实施起来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微课采用的是视频形式, 这种形式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主题和重点难以把握, 如果利用的方式不当很容易偏离原有的语文教学轨道, 从而难以控制整体的教学秩序, 反而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率, 文章的中心情感也难以传达给学生;其次, 很多时候教师进行语文微课备课时采取的课件与材料形式单一、固定难出新意,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视频太过直观可能加快了教师的教学速度,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发挥微课的作用, 也给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增加负担, 那么, 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及中心也无法真正让学生感受和积累, 想要帮助学生养成感恩意识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

二、语文课堂利用微课培养学生感恩素养的对策

(一)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与“微课”相结合。

将微课引入传统课堂教学当中, 一面为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创造了轻松的环境, 便于语文学习计划的开展, 一面促进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愿意主动研究学习文章表现手法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将影像、图画以及音效和文字相结合, 不仅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更能引出学生自身的情感并将其结合所看到的画面及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这种情感。如讲述《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作者所处年代的动荡不安, 以及作者将自身情感融入进文章当中塑造出的人物形象, 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加入“微课”, 将文章不同的风景与人物描写采用图画形式进行对比, 再结合课文的文字描写, 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写作的意图, 从而迸发出对和平时代的感恩情怀[2]。

(二) 使用“微课”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感恩情怀。

情感是推动人们发展进步的因素之一, 其中感恩情怀更是不可或缺的人类情感, 包含对时代、国家、风景以及亲情的感恩促使人们不断的奋斗和奉献, 所以, 培养学生的感恩素养也是当代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 而作为一切基础的语文教学自然首当其冲。让学生亲自处于文章描写的环境当中, 才能真实的体会其表达出的感恩和其它情感, “微课”形式就很好的创造了这种条件。如教师讲述《生命生命》这一文章时, 可利用“微课”的图画形式, 分别将飞蛾的挣扎、瓜子的成长以及心脏的跳动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直观的处在生命成长的环境当中, 从而感受到生命诞生及延续的伟大, 从而对生命抱有深刻的感恩之情。

(三) 利用“微课”抓住文章中心加深学生感恩情怀。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时常出现抓不住文章中心, 教师讲述的疑难点难以理解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较为困难, 使其思维容易出现混淆状态, 不仅无法触及自身的感恩情怀, 还难以吸收文章的知识内容。利用“微课”具有针对性的抓住文章中心, 强化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塑造的意境, 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恩之情。如讲述《背景》一篇时, 教师就可以用微课重点表现父亲买橘子的身影、父亲的眼泪以及临走时的嘱托, 以及作者在文章中的几次情感变化, 从而触动学生的自身情感, 不仅了解了文章的中心, 还加强了学生对亲情的感恩情怀[3]。

(四) “微课”与实际融合引导学生思考感恩。

微课是一种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 它将语文课堂延伸了无数的教学方向, 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 抓住重点、拓展视野, 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微课与学生实际的生活融合, 引发学生对感恩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如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播放央视公益广告“洗脚”, 妈妈下班给奶奶洗脚, 孩子见到了端来热水给妈妈洗脚。这样以视频的方式将孝顺与感恩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亲情的可贵和感恩之情, 从而加深了对感恩素养的积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将“微课”形式代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并正确的进行利用和发挥, 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 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还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及理解, 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了直观的感恩之情, 从而培养了自身的感恩素养。

参考文献

[1]雷强.微课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 , 2014, (2) :16-17.

篇4:培养创新意识 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7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學中,教师要时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下工夫,想办法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呢?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习劲头大增,求知欲旺盛,大脑异常活跃,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勇于创新;反之,当学生每说一句话就受到打击、讥讽、嘲笑时,学生定会表现得唯唯诺诺,即使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也不敢提出了。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如在教学完“最简分数”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当中有许多‘智多星’‘学习小能手’……那么,从最简分数中,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时班里有一位成绩中上的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1;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2,所以我想是不是所有同分母的最简真分数的和都是自然数?”接着他把自己在练习本上的草稿纸拿出来给大家看。

面对学生的创新发现,我由衷地为其感到高兴,并大加赞赏:“你不仅爱动脑筋,而且爱动手,能够从一个个具体的算式的总结中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了不起。那么这个规律是否成立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教师一开始就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在听完教师发言以后,都想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展示给大家看,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创新思考的时空,使学生善于创新

在基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自己的课堂解说上,至少预留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思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创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开拓出一条不同的道路,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完“9的乘法口诀”之后,我让学生观察思考:从9的乘法口诀来看,随着一个因数的变化,它们的积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从这个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思考一会儿后,一个学生说:“一个因数是9不变,另一个因数数量加1,那么,它们的积就随之加9。”另一个学生说:“我发现在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加都得9,像二九十八,1加8得9;三九二十七,2加7得9;四九三十六,3加6得9……”对于这两位同学的创新发现,我立即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以创新的眼光去发现。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在学完9的乘法口诀以后,教师没有采取平常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背诵乘法口诀或是做与9的乘法口诀相关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以创新的眼光去思考,去发现,这样一来,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创新,而且善于创新。

三、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爱上创新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创新给自己带来快乐时,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更高涨,创新意识也会更浓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享受成功。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创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现在这节课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中的学具试着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在这个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通过测量的方式,有的学生把两个三角形试着组成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试着把两个正三角组成正方形。在这里,由于教师对于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做具体要求,这就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被教师采纳后,他们由衷地感受到了创新学习的快乐,并逐渐爱上创新学习。

由此可见,当学生的创新发现或者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有效时,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要及时予以学生肯定的激励,这不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创新学习的快乐,而且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养成喜爱创新的习惯。

总之,教师要意识到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且采取适合的创新教育方法,时刻注重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的同时,数学素养也相应得到提高。

篇5: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摘要:现代社会对学生们的要求越来越高, 希望通过教育使学生们成为既有理论知识, 又有思想、善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断明晰——老师们不仅仅局限于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成为全面型人才, 最终能够用知识去指导生活。本文将立足于此, 试结合语文教学情况, 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教育教学;

1 语文老师要重视对语文教材“体验式”内容的挖掘

目前我国语文的教材的覆盖内容很广, 想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时对教材十分熟悉, 充分挖掘教材, 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去对知识进行拆分和解读, 从多方面去挖掘教材中存在或能与教材产生联系的情感案例, 利用情感案例去引导学生们进行想象和体验, 从多方面去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 使知识系统地被学生们掌握吸收, 有利于学生们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语文教材中的“责任感”一课教学中,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教导学生自身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努力承担自己的.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接下来可以举一些知名企业、知名人物为社会奉献的情感案例, 唤起学生们心里的良性感知, 接着引导学生们思考不同社会群体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思考, 让学生明白主动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应该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责任, 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素养。

2 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凭借其自身的优势, 最近几年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们置于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分组后对问题的质疑、讨论、交流、解决等一系列流程, 使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研究”模式, 让学生们分组合作, 利用信息技术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例如, 在老师对说明文文体进行教学讲解时, 可以将学生们分为5-6人小组, 并在组内做好分工, 规定哪些同学负责课外资料搜集、哪些同学负责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讲解、哪些同学负责说明文的撰写, 将学生们合理分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了解书本上的具体内容, 探究并总结文体的特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最后尝试着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 动笔写一篇说明文, 并最终进行小组展示和比拼;在对“辩论”形式进行讲解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辩题自主选择持方, 将学生们氛围两个大组进行辩论和学习;除了以上举例, 老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对学生们语文学习的形式不断进行更新和优化。在语文课堂开展“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 能够使学生之间充分了解彼此, 让他们在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培养起良好的同学友谊, 同时也能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起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也有利于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让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投入语文学习之中。

3 老师要重视学生们的审美培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和电子产品占据了学生们越来越多的时间, 血腥游戏、狂热追星等新兴事物使得学生们沉浸在虚幻世界, 甚至导致人性扭曲、情感压抑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出现, 也给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带来了负面影响。语文老师需要适时引导学生去体验语文作品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例如:语文教材中《桂花雨》一文教学中, 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 去欣赏星星点点浅白色的美丽桂花, 嗅到沁人心脾的阵阵花香;同时感受到作者通过桂花所寄托的对家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另外, 诗歌和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常常细致入微, 作者笔下塑造出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能让人产生爱恨情仇, 不同人物鲜明的特点让人物的形象美油然而生。在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 一方面教材内容中本身含有诗歌和小说的节选部分, 能使学生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在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中, 也包含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学生们在日常语文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 可以细细去品味不同人物塑造中凸显出的不同的美, 也可以细致入微地去体会作者想要通过文字去传递的情感和寄托。这样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让学生们去发现阅读的美、发现文字的美, 从而喜欢上语文学习, 并且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4 结语

语文对学生们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对学生们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 如何对教学进行更有效的创新, 是学校和老师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 (A5) :69.

[2]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7 (01) :1~6.

篇6: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

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篇7: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尝试教学模式下英语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管是从卷面的比重,还是对于学生获取新知的方面,都尤为重要。然而,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很弱,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如:不良的阅读习惯,词汇量的匮乏,阅读速度慢,阅读技巧的缺失,忽略阅读思维及语感的培养。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学期我主要就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现状研究。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好坏,遗憾的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的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对于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得到实质的提高。随着初中英语阅读量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越来越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一大障碍。而阅读理解题更是越来越多地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隐含意义、逻辑结构等的理解和对主旨大意的概括,问题的答案多数隐藏在文章的脉络之中,学生通常无法直接从字面意思中获得,必须开动脑筋、激活思维。因此,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由此看来,当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英语教学课题。

二、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研究。1.出声阅读,此习惯的主要弊端就是影响了阅读速度。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不一定有声音,有时可能是无声地动动舌,喉,嘴唇等,但这无疑会阻碍眼睛的扫描速度,多了声音这一阶段,所以要训练养成直接利用视觉来阅读的好习惯。2.过于精读,由于平时英语教学着重于对词组的积累,长句难句的分析,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往往边读边分析句子,碰到不懂的单词,停下来查字典。结果是句子读懂了,可对文章的把握却不知所述,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还扼杀了阅读兴趣。所以要培养自己猜词的能力,利用上下文意,而不是靠查字典。3.复读过于频繁,即指读完一句或一段,有回过头来再读一遍。这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这是学生阅读自信心不强的表现。

三、阅读技巧研究。大多数中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都是简单地看似按顺序的操作,先文章,再来做题。有所不知的是,运用了一些阅读技巧之后,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略读,寻读,以及猜词的技巧。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能让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阅读量小,知识面太窄。大多数学生只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阅读训练,很少通过报刊,杂志去丰富自己,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的陌生,同样给阅读带来不利影响。

阅读思维的欠缺。部分学生满足于表层理解而忽视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对于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不知所措,缺乏对文章实质的理解及思考,所以要训练总揽全文大意的能力,通过语段归纳,主旨句的分析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二、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通过出声,仅用视觉来完成对文章大意的把握及细节的处理。同时,也把阅读当成是件乐事,选择难度适中,生动有趣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训练阅读速度,通过对文章难易的判断后,来规定具体时间,如3min 完成短片文章,5min中篇较难的文章,7min难度大的文章。长期坚持这种习惯,阅读速度能不断提高。

(三)增加词语积累。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这好比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着重对重点词,词组的拓展,运用,以及词性,词形的强调和变化。

篇8:微课培养创新素养

一、着眼于疑,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源。”质疑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 在课堂上, 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 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学习, 学会通过主动尝试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时, 以打谜语“世上千万家, 都有这种瓜, 两根藤儿牵, 夜夜开新花”, 让同学们交流各种想法, 最后异口同声说出“电灯”。这个谜语既激发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好奇心, 又点出灯的特点是“两根藤儿牵”, 为下面作提示作用。这样的课堂, 既活跃了气氛, 又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二、立足于做, 引导学生的探究方法

积累科学知识是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而课堂教学又是积累科学知识的主阵地。然而,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座知识仓库, 把思维限制在教师设定的书本知识框框内。所以, 我们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发展探究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下面以《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为例, 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

(1)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亲自体验、自由探究中, 提出探究问题,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这一课时, 我先帮每小组准备两杯液体 (250ML烧杯中的是清水, 150ML烧杯中的是饱和食盐水) , 请同学们将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块分别放入这两杯液体中。这时, 有的小组发现马铃薯在小烧杯中浮起来了;有的小组发现两个马铃薯放在大烧杯中都下沉, 而在小烧杯中都浮起来了。于是, 我引导同学们提出“马铃薯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2) 提出假设, 引发探究。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 对事物都觉得新鲜、好奇、有趣, 都有可能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所以, 在课堂上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 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 进行自己的初步假设, 让他们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当有了前一个实验的铺垫后, 学生们都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组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它的大小有关, 有的组认为可能和烧杯的大小、“水”的多少及烧杯中的液体有关……学生认为已经提出足够多的观点和初步的解释时, 我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 根据自己的观点制订探究计划。当他们弄明白应该搜集什么资料、怎样准备实验后, 就能很快进行深入的探究。

(3) 设计实验, 验证假设。任何假设和猜想都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假设变成一个可行的、具体的方案才能进行有目的的实验。因此, 科学探究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当学生提出初步的假设后就开始进入验证假设的阶段, 该选择哪些材料来实验是学生必须首先考虑的。当然, 作为教师, 课前应尽量多准备一些供学生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选择有利于探究的材料进行实验。如学生对马铃薯的沉浮有不同的猜测后,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验证。但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对所有的猜测都进行深入地验证, 所以我给小组准备了不同的实验材料,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假设来选择实验器材。这样, 学生既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三、着重于用, 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好的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和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相联系, 进而促使学生爱科学, 善于用科学, 为终身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如学生知道了使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原理之后, 我还让他们找找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有的学生举了铁路钢轨的热胀冷缩, 有的学生举了温度计的测量原理等。这样, 学生运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去寻找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武书连2018中国758所大学综合实力各省排行榜下一篇:多听V电台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