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2024-04-07

中国创新人才培养(共6篇)

篇1: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日前在辽宁大连召开。此次高校咨询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咨询委员们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高校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特别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咨询委员普遍反映,这次会议紧扣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使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更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此次高校咨询会安排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高校队伍建设”四个专题论坛。

“推进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题论坛由吉林大学校长展涛担任主持。专题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作主旨发言,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等校长参与讨论。

“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陈骏说:“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今年年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讲话,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前提是,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在今年5月份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也指出了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 陈骏坦言,从以上这些谈话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

我国怎样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陈骏介绍,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南京大学于2009年9月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用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新模式被简称为“三三制”模式,即实行“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三个培养阶段”是指本科生在四年当中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路径”是指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阶段规定的学分之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条,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陈骏说,“三三制”模式背后的原理,概括来讲,就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

当前改革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在陈骏看来,应通过新生研讨课计划、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以及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等举措,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权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眼中,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使之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学科拓展的增长点。而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也十分重要,例如对现有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业设置给予更灵活的支持,对产学研合作教学基地建设给予更多的改革空间,这些政策投入无疑将会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达到新的高度。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教育改革实施主体是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教师能力跟不上,不仅是理念问题,还是教育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问题。大学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有多深,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过去我们的改革取得的进步是实施了较多的量化式管理和考核激励措施,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活力,但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人尽其才的原则,常常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杨卫介绍,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浙大将现有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研究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及团队科研/教学岗等不同类型岗位。此外,浙大还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分类引导、科学评估、强化激励、动态调整”,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杨卫介绍,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先后出台了新教师职业导师制、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原有培养措施进行整合发展,努力把青年教师更快地推向学术前沿。

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研究条件的同时,怎样解决青年教师生活上的困扰,促进他们潜心研究,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一直思考的问题。王书记如今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与王书记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他在讨论时建议:“政府部门应推进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除了青年教师住房,教师总量不足和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也引起咨询会上书记、校长的关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认为,当前教授很多都集中在40岁到50岁,学术资源过少,竞争激烈,导致急功近利情绪。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成为书记校长必须直面的问题。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

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基本前提。这三个前提,一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内涵的理解,二是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和体制前提的理解,三是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旨意的理解。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顾海良认为,“党委领导是核心”,就是说党委负有对事关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班长”,重要的是要摆正书记个人与党委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好书记个人在党委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校长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职权之间的关系。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如何理解“校长负责是关键”?顾海良分析,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负责是关键”,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教授治学是根本”。顾海良认为,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构成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这三个方面,也涉及高校基本资源即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显然,能否实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受到很多传统因素制约,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探索。

两天的发言讨论,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高端智库”,20年来,高校咨询会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今,高校咨询会成为高校交流办学成果和经验的重要平台,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重要机制,成为政府部门与高校加强沟通的重要桥梁。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大学书记、校长的心声。“一所优秀的大学必定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我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发展、担当国家重任的优秀青年。能否使我们的青年承担起与国家地位相称的责任,肩负起全球视野下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恰恰是由今天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付出的努力所决定的。”(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篇2: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剧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创新的作用使得人才对于国家和公司一样都显得额外重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人才训练、培养以及留用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21世纪初中国政府意识到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石油,而且出口和资本投资以牺牲廉价劳动力为代价,这一套已经完全行不通了。出于应付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持国内稳定的需要,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凸显。中国领导人想推动中国成为知识经济体,而在这种模式下,创新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中国领导人也知道知识经济需要包含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和有竞争力的专业人士的人才库。

聚焦人才

1999年起,数百万的中国学生得到了科学、工程和管理学位,在那时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量扩招。政府官员试图升级现有的科技劳动力,同时通过派遣人才赴海外留学接受高等教育和增加研究经验。这一举措将使他们接触国际最顶尖标准的科技知识。

几大发展因素正推动对人才的需求。接触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教育和现代科技方面,似乎已经激发了海归们的创业活动,他们试图把最新的科技知识转化为新的、可以投入商用的产品和服务。在政府的鼓励下,跨国公司正通过升级制造能力并且向中国区增加大量研发能力来进一步升级产业链。同时中国商企和各级官员都在寻找最强的中国人才。事实上,如今中国商务和研究领域中对于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新的积极的人才和高端知识导向正在起效。国家近来的发展和未来的潜力也可以归因于新兴人才的生产力和业绩表现。但是问题仍旧困扰着我们:到底有没有充足的称职的富有经验的人才量在研究环境中担当领导角色,从而加强研发能力并且提高新知识商业化的前景?

人才流失的挑战

尽管对于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过去三年里接近三分之一的中国毕业生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坊间证据显示这些毕业生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雇主需求。在民营企业和外资公司以及政府研究官员中关于人才缺陷的怨声四起。通过2006-08年对60多家公司和官员的采访调查发现中国人才短缺由四个因素所致。

第一,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紧密相关的大量海外留学和研发措施造成了令人扼腕的人才流失。人才的流失造成了国内用人单位的瓶颈,阻碍了中国的科技进步。这些人才没有在中国大学或主要企业中工作,相反,很多中国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留在了西方。

第二,文革留下的教育错位余波未平。中国的研发机构受限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管理者短缺的瓶颈。相应的,中国政府出炉了许多政策和活动鼓励培养人才,其中包括由中共党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千人项目”计划,试图召唤能够在中国科技体系内担当领导能力的人才回到中国。

第三,科技人才群体中的老龄化趋势影响到了未来的发展。中国人口开始步入老龄化时代,达到退休年纪的劳动力比例将在2015-2017年超过上大学的人群。

第四,教育质量的改善并没能使大多数理工科毕业生达到发达经济体所规定的国际标准。发达经济体更加需要灵活机动、懂得复杂技术和全球视野的个人,他们可以跨地域、跨文化地有效工作。几乎有50万08年毕业于三年制工程学的学生缺少国内外四到五年制的工程学毕业生的技术和知识。和过去的培养目标相比,如今要做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更多的毕业生。

许多中国大学生的质量问题至少部分来自于就业与专业不对口。这就出现了对教育和知识价值质疑。有趣的是,在中国官员中普遍有一个理想的预期:在人才方面招生量的飞跃会带来质的巨大改变。事实上中国还没有经历那一种党政最高层视作政经发展方面亟需的科技飞跃。在科技和创新结果所期望的那一种持续共同的进步还有待时间,而当今世界科技创

新在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上已成为全球领导者的重要标志,这种现实让北京非常不安。

有一大批的科技劳动力并不一定能在和科技相关的其他各种矩阵中带来质量显著的飞跃。由于人口的巨大数量,中国在人均研发者数量上仍落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这一方面劳衡量的话,中国要赶上南韩、俄罗斯和新加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2005年对中国25-64岁的近7亿6千万劳动力的调查显示,只有6.8%接受过高等教育。在经合发展组织(OECD)中,平均数是26%——几乎是中国的四倍。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并没有和近年来巨大的学生录取量一致增长。若从教育预算占GDP百分比和人均教育支出来看,中国的教育投资仍然位居世界末位。这使得提高人才质量的任务愈发艰巨。

人口的变迁会影响到未来中国高端科技人才库以及世界上的科技劳动力。相比于印度拥有的较年轻的人口,中国作为一个老龄化社会将在竞争中出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这可能会演化成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潜在优势。中国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线生机创造合格的具有高竞争力的人才库来满足国家的科技目标。

中国怎么做?

中国应当做到以下措施来确保人才库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

首先,它必须解决培训和使用科技人才的体制性障碍。这包括填补课堂教育和工作要求,吸引高端人才进入领导职位,提供在职培训更新劳动者的知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能否解决其科技人才在三大科技中心——北京,上海,深圳——的过度集中。要想改变现状必须通过提供高薪职位,培养良好的生活氛围以及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来加强其他地区的吸引力。尽管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人才基地在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主要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在这几个地方找到人才反而不是问题。根据中国科技协会2004年的报告,58.6%的国家科技人才都位于东部沿海,23%在中部,仅有18.4%在西部地区。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二线省市不一定在科技发展和教育上落后于沿海一线城市。因此,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发展安徽、河北、辽宁、山西、山东和四川的当地人才和基础建设。最终这些省份会因他们潜在的贸易和投资优势成为人才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了弥补当前的不匹配现状,国务院、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科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共青团开始大力合作调度人才到有需要的区域并且鼓励毕业生在中小型企业工作,向中部和西部流动。在2009年2月,国务院宣布三年实习计划来安置大约一百万学生在2000家中国公司实习。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研发力量投资来吸收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提高其工作的精密性和有效性。由于国内科研机构的低效能以及随之带来的心理沮丧,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2004年起选择为外资公司和合资企业工作。这种内部人才流失极大地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国内人才正寻求更好的更有名气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经验,这也为跨国公司外包业务打开了大门。尽管中国的科技人才从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中接触并获得了国际标准和先进的科技方面的知识,但他们是否会成为下一波科技的弄潮儿让人拭目以待。对于如今科技、工程以及管理人力资本的留用和有效使用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依旧重要。

第三,中国需要更深更广地向学生、科技工作者和整个教育研发环境注入创新文化。枯燥的学习造成了中国人普遍缺少创造力。不允许学生质疑老师,有别出心裁的思考,冒险或失败。中国教育不仅需要重置教材来适应变化的社会,更重要的是引进促进发明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尽管中国意识到了改变教育系统来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在这方面的改革仍然进度缓慢,阻碍连连。

中国在人才方面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其科技劳动力的专业水平。这个高度的战略目标需要长期的投资并且中国领导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来实现自主创新的目标。说服在国外生活工作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返华来促成这项转变。中国各省市都派出了代表团去说服中国籍专家离开海外大学和公司岗位,回到中国担任待遇丰厚的、有吸引力的职位。除此以外,中国

公司如阿里巴巴正开始解决公司内部的人才需要。在08年12月,阿里巴巴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建立自己的博士后科研中心并且聘请了15名博士后研究者。

未来的前景是什么?

只要考虑到中国领导人在培养有效科技人才库问题上需要解决的各种挑战,中国的科技和管理基础明显在经济和科技层面构成了优势的来源。无论中国人才库有多原始和不成熟,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正以预想的一致的方式解决这些不足。对于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不在于中国是否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来源,而在于何时、何种条件下。劳动力的汇聚表明全球科技群体都不应该忽视中国作为创造和发明的重要源头。

然而中国创新拼图缺少的重要一块在于如何更好的调度和使用成长的人才库。那些必须跨越的障碍不仅有工作环境和绩效预期,还有和宏观战略相关的问题如设置科技发展的优先事务以及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确保成功的高概率。

一些观察者认为,中国深层的文化障碍依旧阻扰着创新性氛围的建立。很明显,文化某种程度上在塑造代表中国社会形象和内部机制的执行氛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更显著的深层缺陷来自于科技体系中的交替性改革和不彻底的体制变革。实际上,中国还没有充分实现绩效导向的规定和数额来充分定义绩效、补偿、奖励和激励制度。许多中国组织也没能向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充分注入所必需的个人责任和信誉,而这两点是和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的。这些限制抵消了来自北京的许多新政策和金融投资的有效作用。

篇3: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在现代社会, 人力和智力是息息相关的。

人力资源是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 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这一能力除了要能够创造财富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 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或地区, 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当然某个教育部门也包含在内。

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源, 它具有不可剥夺性、能动性、变化性、不稳定性、连续性、再生性等特性, 智力资源释放的能量是物力资源无法比拟的, 它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是第一资源。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二、智力资源——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是组织中唯一的持衡竞争优势。人才是强国的根本,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

孙膑说:“问于天地之间, 莫贵于人”在万物中人为什么是最贵的?这是从有无智能的角度出发, 认为人贵于万物的原因, 在于人有智能。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 称为“智慧”, 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 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 两者合称“智能”, 将感觉、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 它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现。它们分别又可以用“智商”和“能商”来描述其在个体中发挥智能的程度。“情商”可以调整智商和能商的正确发挥, 或控制二者恰到好处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智能包括智商、能商和情商三方面。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 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唯有人才, 才能创造。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学校培养人才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应面向未来,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当前,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新时期承载着不同以往的人才期许。怎样培养人, 特别是怎样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是素质教育无法回避的话题。

1、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更新的教育观念

当前,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热潮, 但冷眼观之, 很多学校不是穿新鞋走老路, 就是盲目模仿, 机械搬用, 收效甚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结合学校实际, 没有站在学校、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上来给教育创新定位并进行教育创新。因此, 教育创新的迫切要求与教育观念的创新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是提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才能真正推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必须树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观念。我们的教育深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 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从而导致学生文化知识强, 考试能力强, 动手能力弱, 创新研究能力弱。因此, 教师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的理念, 要大胆摈弃传统的教育模式, 如“注入式”、“满堂灌”等, 才能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2、培养创新型人才呼唤创造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 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 并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能充分体现个性特点, 有独到见解, 能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能用启发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善于将自己的学习、科研方法总结传授给学生;创新型教师能正确评价学生, 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同时又相应指出其不足,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型教师具慧眼能识别创新型学生, 尊重其个性的发展, 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更是学生创造火花的激发者、智慧源泉的开掘者。

3、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新教学观

哈佛大学前校长艾略特认为, 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的才能都应在教育中得到尊重, “课堂中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 循规蹈矩, 唯唯诺诺, 创造能力从何谈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营造和谐的环境, 基础教育阶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特别要倡导尊重个性, 鼓励冒尖,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文化环境,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课堂应允许学生大胆提问题, 鼓励学生想象, 允许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犯错, 倾听学生的意见。还要采用“微笑、点头、专心听他讲”的教态, 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点头是一种鼓励和肯定;专心听他讲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创设出平等宽松的气氛, 让师生全方位互动,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控制讲授时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 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 也许有人会质疑: 教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够理解呢?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其中深刻的内涵, 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 教师少讲, 学生多讲、多做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中, 教师所花时间虽不多, 而课堂教学效果会呈现质的变化, 学生对知识有兴趣了, 思维活跃了, 教学目的也达到了。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活动”是可以做到的。表面看, 时间优化降低教学强度, 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4、培养创新型人才须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高考不改革, 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高考不是被比作独木桥吗?现在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充满希望的彼岸。我们若不改造独木桥, 不建筑新通道, 只动员大家不要拥挤, 那不能治本。用一个模式来鉴别几百万学生, 有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在统一标准下, 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 学校也把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造成我国青少年, 在基础教育阶段创造力得不到有力发展和培养。二是人的精力有限, 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 很多有特长的人才应试能力并不高。所以说, 这种考试制度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因此, 必须改变原有考试评价体系, 建立更加开放、灵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结语

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 才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真正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才会实现!

摘要:我国的智力资源从量上看相当可观, 因为智力资源来自于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源我国是无可争议的居世界第一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源的转化, 致使人力资源庞大的量由于素质差而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发智力资源刻不容缓, 它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一环, 它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智力资源,开发,科教兴国

参考文献

[1]潘新民.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篇4: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创新 两化融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1-01

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格局都正在发生一些调整和改变,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逐渐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25年前,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迅猛发展。直到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1]。但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使许多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一个计划,到2025年,中国将跻身于现代工业强国之列[2]。

一、机械创新的教育内涵

任何一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前提条件是精良的机械设备;新兴行业的出现也必然会对机械行业提出创新的要求。在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能力不够,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地位,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和组装。高等机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层次的机械创新人才。机械创新教育就是针对机械工程技术科学的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对原有的一些教育理论、方法、内容、目标进行再认识并创新。如何将耳熟能详的“Made in China”转变成“China Manufacturing”,使中国制造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更多的本土创新融入到中国制造业,机械创新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传统机械高等教育的特点

中国的机械专业教育,受到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观念影响。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相对应的体系,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专业人才。传统的机械类高等教育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专业教育相对比较封闭,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较少,缺乏能让学生独立工作和知识再创新的训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或方式特点不明显,各个院校教学的大纲、授课方式和教学目标差异较小。

三、“两化融合”的实践性培养模式

我国工业化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可是我们的历程时间非常短。我们不能向西方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我们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遇上信息化浪潮,要完成“中国制造2025”,需要走两化融合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是中国走向世界工业强国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制造业新生力量的培养。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势必需要改革原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适当调整机械类和计算机类的相关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首先,加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机械创新与实用设计方法学”的教学与实践[3],加强各学科之间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从事制造业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着重加强两课的实践活动,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能力。其次,增设计算机的绘图软件和仿真体系的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设计的能力,缩短设计的周期,提高设计的质量。再次,完善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竞赛的规划。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最佳途径,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转化为实际的工程项目。

四、结束语

工业强基的夯实靠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但以往学生在踏上社会、开始专业技术工作后很难迅速进入状态,尤其是遇到实际技术问题,不知道如何独立解决,更不能从工程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并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经过“两化融合”的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性环节的培养,完成各类学科竞赛的参与计划,势必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无缝接轨的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能使学生从创新入手,很快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转变成具体的工程技术,为工业腾飞注入无以伦比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刑国均,邓继跃.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转型升级中的装备制造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陈渊源,吴勇毅.“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J].企业管理,2015,3:20-22.

[3]董万福,聂志萍.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设计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6):32-33,60.

作者简介:

篇5: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的理解是,杰出人才就是指创新型人才。因为人才的概念是很宽泛的,科学创新并不是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企业家,他们本身不见得在科学技术上有什么发明创造,但是他企业办得很好。当然,作为杰出人才一般都不是因循守旧人士,往往对新事物有敏感性,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素质,也不会成为杰出人才的。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吸取别人提出的创新性思想,而且付诸实践,同样是难得的杰出人才。

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毛泽东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除了实践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来源。创新要主观符合客观,就只能从实践中来,不能从书本中来。“如果书本的知识反映了实践,那么间接地从书本中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理解为人的正确思想,包括科学的创新,要从书本中来,就大错特错了。”

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学习现成的知识、间接的知识、前人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科学的知识,认真学习是必要的。如果不学习书本的知识就无从创新,因为“新”必须从“旧”来,对旧的东西不了解是谈不上创新的。但学习书本知识,毕竟与参加实践是两回事情,对前人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实践。“做习题跟做科学研究是很不一样的”,真正培养出人才的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假知,但是它不深刻。”学校的作用是把优秀人才的种子选拔到一起,让他们发芽“共振”,达到共同成长。所以说学校的作用是培养大量对社会有用的杰出人才。

但是,我所说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本科以下的教育。至于研究生的教育,就又是另一件事。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并不比发达国家差,有些人甚至认为比某些发达国家还要好一些。但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比发达国家差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研究均只会做“跟踪”式研究。例如,国家863计划所支持的就是“跟踪”式研究,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模仿”,甚而是“抄”。老师只会“跟踪”,教出的学生当然也只会“跟踪”。还有一重更深刻的原因,那就是清华大学王义遒副校长所提出的尖锐的问题: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创新型人才?现在是钱学森教授说需要,温家宝总理也说需要。但如果只是“口头”上需要,并不付诸“行动”,那是绝对涌现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我从理论上回答钱学森之问: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认识论来看,这是背离认识论的客观规律的。只能说学校教育为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定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将相本无种”,“将”和“相”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篇6: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

上千名学生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得大奖;校足球队、国际象棋队、围棋队、健美操队多次获得世界级中学生大赛冠军;交响乐团获得国际青年音乐节第一名,舞蹈团、合唱团、武术队等连续8年受国家委派赴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交流演出……与此同时,学校连续7年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榜首,成为国内重点大学的重要生源校……人大附中以自己的创新实践,创造了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开辟了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人大附中原是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探索素质教育新路,以先进的育人理念和突出的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2010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人大附中,实地考察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对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实践给予了肯定。胡锦涛说,这些年来,人大附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开展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希望你们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把人大附中办得更好。

创新教育模式,把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人大附中确立“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思想,遵循“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为目标,构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广度深度兼顾的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团队,开辟了超常教育的试验田,创建了第一个中学校园网和中学生足球俱乐部,获得了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几十项世界冠军和20多个世界金奖,把我国中学教育带上了国际舞台。这是一所素质教育和考试升学双赢的学校:连续7年高考成绩在北京市名列榜首,6次摘得北京市高考文、理科状元;2009、2010两年,全校有360多人考入北大清华,80多人被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大学录取。

人大附中在办学过程中,一手抓继承性的常规教学,一手抓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做法,开辟了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第一,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开放多元、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人大附中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开发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在国标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教材改编重组和深度挖掘,开发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目前学校开设了包括创造发明、科学实践、现代少年、心理健康、外教英语等校本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4个领域的150多门选修课程,形成了多元开放、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一是拓宽必修课内容。按照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严格执行国家必修课程以外,挖掘潜力,开发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系列校本必修课程。二是在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开齐国家选修课以外,自主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具体开设科目由学校、老师和学生来决定。三是开设贴合学生实际的德育课程,将班会课与德育联系起来,所有教师都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四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大附中课程设置示意图

第二,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人大附中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一是转变育人理念。强调课堂要从传统传授知识的地方转变为发挥学生潜能的舞台,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开启学生心智的引领者,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二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训练、课题研究、社会实践设计与实施。三是将超常教育实验取得的经验向一般教学领域辐射。如通过弹性化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化辅导发展学生特长,开放的课堂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等,这些做法被扩展到学校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四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的学生培养目标,重视考试成绩,更重视学生的道德、情商、意志和动手能力,为整个教育教学树立了全面发展的导向。

第三,突出“动手”和“创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学校从解决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入手,将创造教育融入课程教学,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活动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大附中的科技创新教育以“普及+提高”为宗旨,现每学期开设科学与技术类课程近90门,成立了发明创造协会、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年科学院。聘请科学家、院士、教授、航天员等到学校举办讲座,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家实验室,与科学家一起开展科研。学校有12名学生参与了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实验,研究成果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近年来,人大附中学生参加各类国际青少年科技发明竞赛,共获得国际金奖6项、银奖5项、国际特等奖1项。在世界中学生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英特尔国际工程大赛中,人大附中有10人次参加并获奖。

第四,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各类才华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人大附中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发建立了近100个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近年来,人大附中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行进乐团、电子轻音乐团六大艺术团多次走上国内国际舞台,交响乐团在第3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上获得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国际象棋队四次获得世界中学生国际象棋竞赛团体赛冠军,围棋获得世界围棋棋王赛冠军。“三高”足球队多次获得世界青少年足球比赛冠亚军,创造了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模式。

第五,拓展对外交流,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人大附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开设内容丰富、门类多样的外语选修课。学校首先从建设国际化水平的教师队伍入手,外籍教师从外聘兼职发展到专职兼职并存,教学内容从单纯教授外语发展到相关学科外语授课。开设10种第二外语以及英语数学、英语戏剧等18门学科英语课。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与友好学校开展校际交流,参加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与世界知名中学合作实施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三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去”。开办澳大利亚三一文法学院短期学习班,与新加坡莱弗士书院、美国菲利普斯等名校定期进行学生交流。四是强化语言能力实践锻炼。鼓励高中生以班为单位,排演英语话剧,拍摄英语电影,让学生实际运用外语。

第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人大附中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独生子女的特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到了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措施实,对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丰富心灵和健康心理的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有心理咨询室、宣泄室、测评室。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正规的咨询与治疗制度、案例记载与讨论制度、同辈督导制度,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系列课程,建设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同时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沙龙、团体训练、团体辅导、同伴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建立由校长、书记、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处、住宿处、保安处和心理教师参加的危机干预机制,在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及时启动。

第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

人大附中在自身搞好素质教育的同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帮扶途径,把优质资源放大到社会。

通过托管薄弱校、帮助培训校长、接收薄弱校学生、开展远程教育、教师结对、学生结对等形式,努力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帮扶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与宁夏六盘山中学以及云南腾冲、河南新密、四川什邡等地区多所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为促进北京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延庆县永宁中学合作办学,选派骨干教师到永宁中学支教,并通过网络延伸至延庆所有高中;派出优秀干部教师代管北航附中、接管海淀区薄弱校兰靛厂中学,帮扶农大附中、翠微中学。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多所知名中学,将优质课件输送到联盟覆盖的各学校,目前已有1000多所学校受益。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建立“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训基地”。作为承担教育部国家级“国培计划”任务的唯一一所中学,先后为全国7个省市及北京远郊农村中小学培养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近百人。

人大附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保障

人大附中能够全方位地开展素质教育,关键是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营造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学校不仅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且从领导力量、师资配备到硬件建设、科学管理,建立了完备的保障体系。

第一,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教师团队。

人大附中把打造高素质专家型教师团队作为落实办学理念的关键环节,实施名师工程,形成了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以名师为核心建立高水平教师团队。将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直接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拜师等制度,表彰优秀教师和特殊贡献者等激励制度,带动教师整体水平提高。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和进修培训,构建针对性强、自成系统的校本培训体系。三是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在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进行“一标多本”的比较研究,提高教师对教材二度开发能力。专门成立科研中心,每年召开一次科研年会,提倡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困惑筛选后立项为研究课题作深入研究。四是敞开入口广揽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引进和培养博士群体和科技教师群体,形成了以“博硕士群”、高级教师、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队伍。五是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教师是人格之师,实行“师德欠缺,一票否决”制。

第二,完善科学管理,构建强有力的干部团队。

人大附中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把岗位责任制作为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1997年开始,经过民主选举和上级考察等形式,对全校中层干部重新选拔,形成执行力强、独当一面的管理队伍。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让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学校重大事件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决定。高度重视家长意见,校长和校务会成员定期与家长沟通。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成立学生代表机构,每年召开的学代会上,学生代表就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提案,学校专门开会研究解决。

第三,实行教育家办学,建设卓越领导团队。人大附中成为国际一流学校,离不开校长刘彭芝先进办学思想的引领,离不开一个热爱教育、尊重教育规律、锐意改革创新的领导团队。

坚持教育家办学。刘彭芝校长懂教育、善管理、有胆识、能创新,务实忘我、清正廉洁,是教育教学改革一线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她强调用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看教育,率先提出世界一流中学的“十个一流”条件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并落实到育人全过程和学校管理的各环节。

领导团队发挥引领先行作用。健全学校领导机构,领导团队作为示范者、发动者,规划设计学校发展目标,打造精英教师队伍。

落实和创新校长负责制。校长作为学校法人实施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管理权,与党委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有机配合,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日常工作由校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策。设立校内副校长、校长助理岗位,每位校内副校长和助理负责学校工作的一方面,使学校管理更有效率、更为民主,基层的意见更容易得到反映和采纳。

第四,建设现代化数字校园,占领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

人大附中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工程,推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了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加入国家级“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的唯一中学。

一是发展远程教学和交流。学校开通与北京市十个远郊区县中学的远程教学,与湖南两地三校远程教学,将课程教学资源以网络形式辐射到全国。学校还通过网络开展与世界名校的教学交流活动,开中国中学远程教学先河。与加拿大渥太华理科高中远程视频电话教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行网络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试验,与美国堪顿中学进行英语、数学和生物等学科的远程经常性双向教学,开通与日本的远程教学,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教学资源。二是建立特色实验室开发学生综合素质。与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共同设计建设虚拟科学实验室,使用极为先进的ICT信息交互技术。建设平面设计教室,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从任意角度观察物体的内外结构,将想像中的东西设计出来。建立全国首个无线网络实验班,网络阅览室可方便地实现多媒体教学和阅览。

三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建成学科教学资源库、课件库、音像资料库、书目数据库和学校网站,成为教师备课的好助手。

人大附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人大附中作为示范学校的代表,其创造的丰富经验不仅是广大中小学校层面可学习、可操作、可效仿的,也给整个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

第一,基础教育阶段也需要办学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学校。

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价值取向,就是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推进均衡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强校往往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并且由一系列关键性要素集合而成的。发达国家也有许多特色鲜明的名校,在引领整个基础教育水平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因此,缩小差距不能简单地削峰填谷,推进教育均衡应抬高底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同时鼓励强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只有薄弱学校提高水平,优质学校办出特色,基础教育才能健康发展、充满活力。

第二,促进教育均衡要坚持政府和学校两手抓。

促进教育均衡既靠政府主导,也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政府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中小学发展作出统筹安排,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区域内流动,特别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但是,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强校有能力有义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从人大附中这几年帮扶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实践探索中可以发现,校际合作蕴含着巨大潜力。可以鼓励强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子,对口支持,以强带弱;也可以组建教育集团,或采取托管的办法,以名校为核心,实行教案、教学方法等优质教育资源共用共享,对薄弱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第三,在学习国外经验时不能放弃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

当前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存在两个现象,西方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与科学能力,中国强调加强素质教育,这都是立足于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其中,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科学、数学和阅读能力强,是全世界普遍赞誉的优势,这是未来我们培养世界级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所在。现在,在美国、日本等国,把提升学生数学和科学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比照我国和这些国家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既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彰显、素质全面发展,又要培养扎实的科学数学等基础能力,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们在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已有的好传统和优势决不能丢。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并重,知识基础与综合素质同步提升,才能构筑起科学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

第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承受能力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成长环境宽松,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但是,他们往往背负家长的殷切期望,课业和考试压力较大,同时又会受到社会、家庭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日益增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必须认真面对的时候,心理教育应该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学生才能快乐地成长、自由地发展、活跃地创造;只有抓住人生的黄金时期,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塑造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五,教育家是教育发展极其宝贵的资源和重要支撑。

上一篇:教学实习体会:老师的帮助下一篇:学篮球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