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散文

2024-04-30

蝉鸣散文(精选12篇)

篇1:蝉鸣散文

蝉鸣散文

儿时的夏秋季节,午休的时候,在院子里粗粗的枣树下铺上一张凉席,凉爽惬意中,听着蝉鸣入睡,那高高低低声调单一的蝉鸣,听来别样的动听。作为农村孩子,对蝉可谓记忆深刻。麦收过后不久,蝉蜕出土的时节就到了,这小小的精灵在雨后的晚上,穿着一身黄黄的铠甲,挥舞着两个钳子般的前腿,悄悄的捅开封住洞口的泥土,探头探脑的钻出来,爬到高高的树上,蜕壳羽化,一鸣惊人。

家乡人叫蝉的幼虫为知了猴。抓知了猴粘飞蝉是童年最快乐的事情。雨后夏季的夜晚,蛙鸣阵阵,风清气爽。在父亲的带领下,拿着手电筒,带上罐头瓶,一起去村外的树林中捉知了猴。那些笨笨的知了猴刚刚的爬上树,看到有光亮就松开树干,从树上“啪”的一声逃到了树下。于是,顺着声音一照,知了猴就乖乖的就擒了。大人们在树林边的空地上聊天说话,小伙伴们在树林中大呼小叫的捉知了猴,晚上的时光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抓回的知了猴放到盐水里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母亲把腌好的知了猴放到油锅中一煎,香酥满口的知了猴就上桌了。流着口水的我们不等母亲说,就你一只我一只风卷残云般吃个干净。

知了猴羽化为蝉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挂蚊帐,总是趁着妈妈不注意,把知了猴放到蚊帐顶上,第二天早上一看,一只黄玉般的`蝉已经羽化蜕变而成。这时候的蝉身体还是软的,刚刚伸展开的翅膀还没有力量飞翔。待到把蝉放到窗台上,阳光下晒一小会儿,蝉通体就变成了黑色,一不小心,就一飞冲天而去。

粘飞蝉更是充满了乐趣。把面粉加水揉成一个面团,然后在水中反复揉搓,面团中的淀粉去掉后,就剩下了黏性很强的面筋。拿一个长长的竹竿,绑上柔性很强的枝条,在顶端粘上面筋,一个粘杆就做成了。然后与小伙伴们各自拿着捉蝉的“武器”,到村外的小树林比赛粘蝉。高高的树上,蝉趴在枝条上吱吱的叫着,瞅准一只蝉,然后悄悄的把竹竿伸向蝉的翅膀。这时候要屏息静气,不能让竹竿晃动撞上树枝,不然蝉就会受惊飞走。待到把绑着面筋的枝条悄悄挨近了蝉,只需轻轻一抖,蝉就扑腾着翅膀被捉住了。一个上午,记忆中最多的时候会捉几十只。回到家,去掉翅膀上油一炸,就是一顿好吃食。小时候家乡不富裕,这野外自然的蛋白质,也为小小的身体增加几分营养。后来读清史,看到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也喜欢捉蝉,还成立了粘杆处,可见捉蝉也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另一种捉蝉的方法是在晚上,在小树林的空地放下捡来的枯树枝,点上火后,就与小伙伴一起摇动周围的大树,蝉受惊有趋光性,就一起飞向了火堆,剩下的就是打着手电四处找掉在火堆周围的蝉了。找到后扔在火堆里,火灭蝉也就熟了,一起围着这残余的火堆,捡拾着吃,别有一番乐趣。对蝉的记忆,充满着乐趣的回想,这小小的生灵,充实了多少童年、少年的欢乐时光。

在民间,蝉也寓意着美好。蝉饮露不食,一生只喝清露。所以《史记屈原传》谓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初唐诗人虞世南更有诗句:“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可见古人是用蝉来喻示人品高洁,清高脱俗之志的。城市生活久了,车水马龙的声音充溢着生活的每一个空间,蝉鸣早已经不复存于生活。每每想起农村静静的午后,在浓浓的树荫下听着蝉鸣入睡,总是有些淡淡的落寞。那些高高来去树端的飞蝉,更像一个农村孩子的理想,梦想着飞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篇2:蝉鸣散文

搬家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钢筋水泥的城市,有一处悠闲清静的地方,更让我感到亲切的是,茂密的树林中,还有竹林环绕的小路,是那么的优雅,像极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含羞望着远方,更更令我惊奇的是,这个仿佛和城市一分为二的地方,竟然有蝉鸣!每一声都是那么亲切,每一个音符,都颤动心神,一种久违的乡村气息,扑鼻而来,沁入心扉。

那些不知疲倦的蝉,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领地被一再侵占,轮回十七年,就为了这一世的鸣唱,那些被逐渐淘汰的歌唱家,知不道,城市虽然繁华,终究不是它的家?知不知道,它飞来的地方是都市,是钢筋水泥铸成的囚牢,知不知道也许再也没有十七年轮回的可能,知不知道,城里建造的高楼大厦,没有一处是它的家?

这些蝉,也许我十七年前,我在乡下遇到的。也许是我在十七年前捉到又放飞了的,也许,我似乎听到蝉悲伤的叫声,歇斯底里。泪水无端流出来,这些蝉,不好好在乡村呆着,不好好在枝头放歌,不好好修成正果后,等待下一个轮回再次来过。这些蝉不是舞台上的歌唱家,不是酒吧的歌手,也是不ktv的自娱自乐。它们是来寻找走失的人群,走失的人群中,有没有自己前世的预约。

它们冒着酷热,顶着大大的太阳,透明的小翅膀,努力的在城市上空飞着。很多时候没有地方歇脚,没有地方喝水,更没有地方安置自己的小窝,更让它们难过的是,汽车,工厂,以及各种噪杂的声音,高过了它们的声音,过高的分贝,让它们很多时候都哑然失语,甚至恍惚间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

它们在一寸寸被占领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声音抗议,但是它们却不会知道,自己最终的命运,是被埋在地下,还是被人们端上餐桌。它们也想光明正大的去坐一会地铁,免费乘车,老年的时候有一个等死的地方,可以歇脚。可是它们不能,它们用尽毕生的气力,只为了唱活一个夏天,只为给夏天,添一份快乐。

我也是一只蝉,来城市多年,却找不到一个位置,能让自己放心的睡着。切菜的时候,我小心翼翼,生怕一用力,就连同阳台一起滚落。走路的时候,我万分小心,不是怕踩死了蚂蚁,而是把突显的.深坑,让我再也不能唱歌。就连逛商场的时候,我也得选择有楼梯的,因为我怕突然从电梯跌落。

天啊,我以怎样的心态活着,忽然想起小时候,高大的洋槐树,一棵接着一棵,我们在树下悠闲的玩耍,无忧无虑,开心的唱歌,高兴了就对着树跺几脚,看惊飞的鸣蝉,一下子掉下来,却又努力的飞上去,在颤抖的树枝上停歇,把我们逗得咯咯咯。如今这些,仿佛都是神话或者传说,再过十七年,谁还记得这凄凉的鸣唱,是否还依旧在枝头高歌。

篇3:散文与散文教学

众所周知,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无拘无束的体裁。轻巧灵活,战斗性强,便于及时反映迅速变化的事物,富有现实性。

散文有时似银光闪闪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有时像抒情诗,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时如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时若水墨画,描绘山水草木、花鸟虫鱼。

散文的题材无限广阔,不应画地为牢,这可以写那不可以写,应以作者的个性、爱好、素质、经历、情感思想而定。现在正处在新世纪大变革中,应加强作品的时代感,用散文轻便灵活的形式,倡改革之风,赞创业之人,抒时代之情,绘神洲之美。把人民最关心的事情和心愿反映出来,体现时代的风貌,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心胸怀,与时俱进,和人民群众共呼吸。

散文要有思想的光辉。散文家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刻画生活的美文家,也是思想家。凡是读者赞叹击节,印象深刻的散文,大都含蓄着鲜明的立意,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思想越是崇高,作品的艺术光辉就越强烈,越有艺术生命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是一篇好散文。作家在这个散文当中极力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反映了伟大的父爱,所以它的魅力性,感动性对读者影响就高。

我们正处在新世纪的大变革、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时代,多彩的现实生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感情,新的道德观念,新的审美观念……要求散文工作者去体验、去观察、思索、反映,写出带有时代特色的,为人民喜爱的佳作。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就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会不断提高和深化。

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里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散文创作及其他的样式,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景生情。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回旋的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的观察融会贯通,否则,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要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广大的爱好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像蓬间雀那样在草间徘徊,而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万里,自由傲游天地。

以上谈了散文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下面来谈谈对散文教学的一点拙见。

语文教师进行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例如,冰心的《小桔灯》,这是作者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生动感人。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熏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本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学生不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即使教师讲的再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深刻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的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重点朗读品味鉴赏,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

当然,“读”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如何感受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尤其是在研读赏析环节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段落、语句来进行品味,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相互答辩释疑,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赏读文章,学会观察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摘要: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 最活泼, 无拘无束的体裁, 题材无限广阔。优秀的散文, 几乎难以离开联想。联想, 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 是观察的深化。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 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 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 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

篇4:蝉鸣声声(一)

吱……

嘹亮的蝉鸣在罗小庆的耳朵里回荡,他苦恼万分地摇摇头,爸爸在另一个房间喊他。

他抱着脑袋,向爸爸的房间走去。妹妹小毛在后面大喊“抱头鼠窜”,小毛刚刚学会这条成语,她很快就学以致用了。

爸爸和妈妈在那儿等他,他们在房间里已经嘀嘀咕咕了好长时间。

爸爸说:“我和你妈妈要去深圳。”

爸爸意味深长地盯着他,摁灭了手中的烟蒂;那只烟蒂像只垂死的虫子,冒着最后的烟缕。爸爸说:“你是知道的。”

“哦,这么快。”罗小庆略微有点惊讶。

爸爸和妈妈的工厂犹如一棵被虫子蛀空了的大树,轰然倒下了。那些日子,爸爸和妈妈天天往人才交流中心跑。那个地方是公园和广场的交接处,罗小庆放学路过那儿看到过爸爸和妈妈的身影,他们夹杂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像是树上两片很普通的叶子。罗小庆喊了几声,嘈杂的声音和密密的人流挡住了他微弱的喊声,爸爸和妈妈没有听见,他们很快消失在人流里。

爸爸和妈妈要去深圳大伯那儿找工作,他们天天合计着动身的日期。他们告诉罗小庆去深圳的意思后,罗小庆满心欢喜,他希望父母能带上他和妹妹小毛。爸爸为难地说我们商量商量。他们商量的结果是让他留在家里照顾妹妹小毛。爸爸给他讲了很多理由,他一句也没听进去,他甚至有点不耐烦了。

他坐在床上,一个劲儿掏耳朵。耳朵里的蝉鸣声像一把尖利的锥子,肆无忌惮地在那儿捅着。

妈妈说那是上火了,多喝点白开水就会好的。空气像拧干水分的枯草一样,燥热难耐。这是一个倒霉的夏天。

“哥,快来呀!”妹妹小毛在另一个房间娇气而又固执地喊他。他皱皱眉头,心想这个鬼丫头在玩什么新的花样。

罗小庆大口大口喝水,胃里盛满索然无味的白开水。一走路,肚子就发出咕嘟咕嘟的怪响。水喝多了,就变成了一种药味儿,苦苦的。他望着杯子发呆。

妈妈是他的后妈,妹妹小毛是后妈带来的。罗小庆感情上总是别别扭扭的,他曾有过一个贤惠、美丽的母亲。

“来啦来啦。”罗小庆回答妹妹。

“别告诉你妹妹真相,你就说爸爸和妈妈走亲戚啦,三两天就回来。啊!”爸爸说。

爸爸和妈妈交换了一下眼神,妈妈复杂、忧郁的目光,只有爸爸才能读懂。

爸爸把小庆搂在怀里,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哈,长这么高了,已经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啦。哎,你要让着妹妹一点哦。”

罗小庆扭动了一下身子,他的耳朵里响起了该死的蝉鸣。他不乐意,一百个不乐意,爸爸怎么也向着那个黄毛丫头。

罗小庆的眼圈儿红了,一肚子的委屈像开水一样翻腾不已:大怎么啦,大就该被妹妹当马骑,就该帮她脱鞋子脱袜子,就该陪她上厕所……她做了错事而让我背黑锅吗?

“哥,我的小泥人饿啦,快给他弄点吃的。快点。”妹妹尖声尖气地喊。

“噢!”罗小庆像小野兽一样嚎叫了一声。

妈妈叹口气,说:“小毛太淘气了,她不听话你别客气,你越宠她她就越刁蛮了。”

罗小庆心里想,妈妈是做样子给他呢,假惺惺的。我要真是动小毛一根汗毛,妈妈决不会和我善罢甘休的。

叮叮叮,当当当,嚓嚓嚓,哗哗哗……罗小庆口里模仿着洗菜、切菜的声音,模仿着做饭的动作,给小泥人弄吃的。妹妹小毛开心地笑着,也在一旁跟着瞎忙活儿。

爸爸和妈妈笑眯眯地站在门口,他们站在门口看了很久。罗小庆不满地盯了妈妈一眼,他觉得妈妈是在监视他。

吱……罗小庆的耳朵响起了蝉鸣之声。它总是出其不意地鸣响,不给罗小庆一点准备的时间。咕咚咕咚,罗小庆往肚子里灌了一杯水。

“哎呀呀,你在干吗?”罗小庆问妹妹小毛。小毛的小脑袋贴在他的肚皮上,嘴角上挂着得意的微笑。

“嘘!”小毛竖起一根指头。

“啊,我在听水怪唱歌哩。”小毛的小手抱着的他的双腿,摇啊晃啊,罗小庆有点站不稳了。黄毛丫头的力气还不小呢。

“松手松手,水怪出来啦!”罗小庆吓唬小毛。

小毛赶紧松手,噔噔噔跑出老远,惊恐地瞅着罗小庆的肚子。

罗小庆心里有点得意:哼,收拾你还不是鸭子吃菠菜——小菜一碟么。

篇5:襄河蝉鸣优美散文

时序孟夏,五月立夏过后,火红凤凰逐渐绽放枝头,在这骊歌即将吹奏之际,却不经意地听到几声蝉声,断断续续从满园绿意的公园树梢中传来。这是今年首度听到的蝉鸣声,感觉特别清新悦耳,而随着蝉声的声声催促,那段尘封多年的襄河蝉鸣往事,又再度从模糊的记忆中复苏,逐渐从台湾的高雄,缓缓飞向大陆安徽的全椒……

犹记得的八月下旬,在“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南部(亦即“八八水灾”),大家还在忙于赈灾复原之际,我却随同“慈济教师联谊会”(简称“教联会”)团队,前往大陆安徽全椒,进行人文教育交流。而就在抵达全椒后的第三天清晨,我意外地在流水潺潺的襄水河畔,听到了阵阵的蝉鸣声,此起彼落,绵绵不绝。

安徽紧邻江苏,全椒位处于长江北岸,它系在1991年的华东大水灾中,与台湾的慈济基金会首度结缘,而此一善的因缘,绵延至今已逾二十余载。由于“全椒慈济第一高级中学”即将于八月底落成启用,因此教联会乃顺着这份因缘,先行走入校园,与师生进行三梯次的人文交流活动。

来到全椒,每天总是从旅馆到学校,又从学校返回旅馆,从清晨到夜晚,从晨曦到星空,在固定的时间,走相同的路。城镇马路笔直宽敞,乡间道路蜿蜒曲折,在这新旧交替、以及变易与永恒的拉锯赛中,原本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究竟能有多少保留,着实令人担心,只能有赖于主其事者的睿智与远见了。

离开喧闹的.城镇市区,转入宁静的绿野乡间。襄河无波,潺潺河水静静流淌;双塔矗立,太平吊桥凌波而过。两旁堤岸泼洒绿草如茵,水面如镜倒映蓝天白云,在这水天交会之中,窗外的景致着实相当宜人。可惜车行匆匆,无缘停驻欣赏,只能撷取点点时空记忆,映象片片浮光掠影,凭空建构一个晨曦与落日下的襄河瞬间风华而已。

全椒的八月,总是艳阳高照,深夜的一场雷雨,不仅洗涤了连日的暑闷,也为清晨的大地,带来了几许清凉的气息。借着上课之前的空档,与同伴相偕,前往学校大门的前庭区域,补捉这所即将消失学校的部分丰采。校门深锁,在这还是学生上学的时分,与警卫打了招呼,两人便从学校侧门走了出去。

襄河支流汨汨静淌,河堤回廊古色古香,与矗立于校园东南角的奎光楼相映成趣。遥想明清之际,这个区域想必是浑然一体的,因为这里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望阳书院,清朝乾隆中期的香水书院。只可惜一条原本不该有的临河道路,以及一道高耸的围墙,却硬生生地将其切割成为两个各自独立的视野空间。

围墙边,雨后杨树翠绿欲滴;河堤上,两岸垂柳随风摇曳。河堤蜿蜒,花木更见扶疏;青石步道,人影益形杂沓。亭阁回廊,三三两两人群闲聚;襄水清澈,几位村妇舀水洗衣。记忆中纯朴农村的生活图景,似乎又再度回到眼前,只差炊烟袅袅、牧童横笛而已。

全椒由于有襄河环绕,镇内水道纵横,因此有很多的石桥凭河跨越,真有着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特殊风情。石桥跨虹,拱门倒影,在半边跨虹圆弧之中,巧妆一大二小的三个完美的圆。这是自然的巧思,也是大地的圆融,透过小桥流水的抒情写意,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合和之美。

以往曾多次与同事和学生,来到华中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进行学术参访与交流。可能是出生于农村之故,我总是比较喜欢江苏和浙江的风光景致,而不太钟情于上海的繁华缤纷。尤其是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园林,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漫步林道,柳暗花明,在自然与人为揉合的景色中,体会那份历史长河中的悠悠之情。

校园东南角的奎光楼,颇似城门古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架构有别。西侧的下马碑,犹如台南孔庙一般,点妆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先哲文人的那份敬重。只可惜奎光楼的视野,被围墙所切割,下马碑也隐匿在偏僻校园一隅,这种现实际遇,相对于师生口中的文化瑰宝,似乎显得并不十分协调。

尤其是看到奎光楼石阶,竟然被简陋的铁门所深锁,类似碑记的大石版,也被倒伏废置于楼旁角落的草地上时,我不禁想要探问:有多少全椒中学的学生,曾经如同吴敬梓少年时一样,登临眺望或读书?既然无法亲身登临,藉以体会古人临笔赋诗的风华,那么其内心对这份传统文化遗产的悸动,似乎也就不如大家口中所言的那般强烈。

依循着这份奎光楼的因缘,我们特地抽空搭乘此地特有的蹦蹦三轮车,前往“吴敬梓纪念馆”参观,这是来到全椒之后,首度离开学校前往所谓的风景区游玩。纪念馆座落于襄河河畔,相距于全椒中学,大概有十分钟左右的车程。

纪念馆大厅门联上,书写着“儒冠不保千金产,稗说长传一部书”的一幅对联,虽然文辞和意境并不十分优雅,但也间接透露出了古代读书人,以笔针贬天下事的锋芒。这种儒者的风范,让人能够看透外界世间的虚浮表象,进而选择行走内在心灵的真实之路,而《儒林外史》似乎也就在此一氛围之下,成就了千古流传的殊胜因缘。

纪念馆外的襄河,河道相当宽阔,站立石桥之上,眼前视野无尽向前延伸。河阶绿荫,杨柳扶疏绿意盎然;水岸曲折,芳草萋萋绵绵蔓延。此一场景,让人不禁想起了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里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来;只可惜这段襄河河道,似乎无人行舟摇橹,因此也就无法造就“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中意境了。

来到全椒,清晨首度听到蝉鸣,是忙碌的工作阻断了闲情雅致,抑或夏蝉刻意吹奏起了离别情愁?“全椒中学”即将走入历史,离开这块饶富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再度开展“全椒慈济第一高级中学”人文发展的崭新篇章。而所谓的“人文”,就是“人品典范,文史流芳”,这也是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对每一个人的恺切期许。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百年老校,浴火重生,新局业已建构,前景殊堪戮力。在此新旧因缘际会之中,且让我们相约于新校区──在静思图书馆人文相叙,在静思湖畔漫步徜徉,无论晨昏,不管晴雨!

篇6:蝉鸣声声的优美散文

今日听到远处传来今年第一声蝉鸣,哦,又是一年伏天就要来临了,让我想起那年暑假,心中不免又流淌起股股温馨。

那是的时候,我经历了一场四面楚歌,心口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着,满满的都是忧郁,难以排遣,以至于肋下隐痛,人也明显地憔悴瘦弱了许多。上中班的女儿终于放暑假了,老公来电话说:“把娃们带过来散散心吧。”

于是,我带着一双子女到澄县过暑假。天气异常炎热,白天老公去上班,我基本上都和孩子躲在房间里,没有什么可玩就教孩子们画画,房间里贴满了按照孩子要求改版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水房就在对面,一不留神两个小东西就偷偷地跑去玩水,总是浑身湿漉漉地被找回来;我做饭的时候,他们就踩在小凳子上,把两个小脸蛋贴在窗户玻璃上向生产区大门口看,在穿着同样工服,都带着厂牌的下班的人群中,搜索着自己的爸爸,只要一看见那个人一出现在大石狮子处,就喊:“妈妈,炒菜,妈妈,快炒菜……是我先看到的,是我先看到的!”厂里每天都会发一两个特大的西瓜,据说是西瓜丰收了,持续大雨导致西瓜运不出去,政府号召本县各单位厂矿企业帮助消化,这项惠农政策我特别拥护,起码天天都有吃不完的沙瓤西瓜,还可以练习雕刻,还可以用来洗脸,变白那是肯定的了。总之,那时候明知道孩子小,啥正经事也干不成,胡思乱想也不顶用还徒添烦恼,心里自然淡泊了许多,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只要孩子乖乖的不哭不闹没病没灾就万事大吉,什么人生蓝图在小女子的小情怀中都得无奈褪色了,先顾好眼前才是脚踏实地的`上上策。

最好过的日子是傍晚,一家人吃完晚饭,一起出去散步,纳凉。不远处工业园区的大院,一部分是球场,其余一多半院子是绿化草坪,环境优雅,是我们每天必去的地方,孩子们总是领先跑向那里,各自占一个秋千,或是漫步机玩,我们坐在不远处的凉椅上看书,看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前来纳凉的人很多,偶尔也聚在一起吹吹牛,瞎聊一些工作上,生活中的事。时间过得很快,总是夜深了,感觉有点儿冷了才回到住处。

有一天傍晚,老公的同事们约我们一起去一个新去处散步,步行到了宽阔的古徵街九路口向南,这里是新街,而且地处县城的边缘,凉风顺畅,路边没什么店铺和建筑,两边道沿上只有五六米宽的绿化带,奇怪的是绿化带只有杯口粗的阔叶杨,树下的土地上连一点杂草都没有,树间早穿梭着许多人,男女老少都有,还有穿着超短衣裙浓妆艳抹的美女和伴之而来的大腹便便的阔人和豪车,大家都在弯腰寻找着什么,仔细一看,他们在土地上寻找土眼儿,看见有土眼就用螺丝刀别,一别就别出一个蝉蛹来,有个姑娘特别神,几乎百发百中,每次出手都有收获,然后把战果装进一个塑料桶里,听说要卖给酒店。听熟人说,那蝉蛹相当好吃,味道鲜美如虾,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很有营养,附近的夜市农家乐都有卖蝉菜,很抢手很贵,也收购蝉蛹。但大多数人没有那么专业,只是找来自己打牙祭,同时也觉得新奇好玩罢了。渐渐地发现找蝉蛹在古徵街是休闲,是时尚,不找蝉好像自己游手好闲,好像自己落伍了一样,不由自主我们也加入到了找蝉的行列。

因为我们丝毫没有准备,临时用一根树枝别,而且没有经验,时常挖的洞都是空穴,蝉早就出来爬上树高歌“呜嘤,呜嘤嘤——”了,也没带手电筒,只好早早收工,还行,第一个晚上老公就逮到十来只,回到住处,连忙用盐水把那些还未脱壳不停地蹬腿的蝉蛹浸泡上,顿时蝉蛹就开始吐泥,水很快就发黄发红,约两个小时,取出洗净淋干,放进热油里一炸,眼看着“噗噗——”地冒着白烟膨胀起来,房间里立刻飘满了香气,非常诱人。任凭他怎么怂恿我,我就是不敢吃,看着老公和孩子们故意吧嗒着嘴一边吃一边逗我说:“咋这么香?咋这么香啊?”,决定第二天傍晚拿上手电筒和螺丝刀,饮料瓶再去找。

后来我们和朋友们去过几次,人很多,像赶集一样,大家都拿着手电筒螺丝刀还有塑料桶,我胆小不敢逮,只当助手,最多逮过四五十只吧,被孩子们当数数工具翻来覆去数过很多遍后,我负责做,他们负责吃,肉色白嫩,确实香,味道和吃法都象虾。

小时候经常捕捉树上鸣叫不停的蝉,也逮过不会叫的哑巴蝉,跟着小伙伴捡过蝉蜕,据说是药材,有人收购,我很业余,攒了一些在墙角的篮子里,却从来没卖过,但还是见了就捡回来了,知道肯定有用。那时候慢慢懂了薄如蝉翼和金蝉脱壳的成语词义,但一直错误地以为蝉是上树高歌之后才破背脱壳留下蝉蜕的。

逮蝉蛹,吃蝉蛹还真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知道蝉蛹是高蛋白、脂肪美食营养佳品,心存疑惑,我查了些关于蝉的资料,发现食用蝉蛹,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是自己孤陋寡闻罢了,全国各地早有人工养殖以供食用和药用了,关于蝉蛹的食用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蝉一般喜欢生长在杨树,柳树,和桐树根部,通常在这些树木的根部地面,当你看见绿豆大的小孔时,赶紧挖,肯定里面有蝉蛹,一般一个小孔就是一个蝉蛹的透气孔。如果你看到孔有黄豆那么大,那肯定是空穴,你来晚了,蝉早已爬出来上树脱壳羽化高歌了。

雌雄蝉交配后,雄蝉很快就衰老而坠地死去,留下雌蝉。雌蝉用尖尖的产卵器在嫩枝上刺一圈小孔,把卵产在树木的木质内部,还要在嫩枝的下端,用口器刺破一圈韧皮,使树枝断绝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嫩枝渐渐枯死。这样,有卵的树枝容易被风吹落到地面,以便孵化出来的幼蝉(叫幼虫)钻进土里。蝉产下的卵半个月就孵化出幼蝉。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为。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有着冬暖夏凉的条件,也很少有天敌来威胁,倒也算自在。它们经过4-5次蜕皮后,大概在6月末,就要钻出地面,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它爬上树枝进行最后一次蜕皮,成为成虫。,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

也就是说,它刚好伴随我们度过一个暑假,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和意义,哦,不,蝉蜕还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可以储存很久。确切地说蝉的叫声刚好伴我们度过一个暑假。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现在是在忙正事,却仍是碌碌无为一场,却再也没有那年暑假的心境,甚至很少全家人一起出去散步,更别说那么开心,那么专注地去玩。

一切安排都是好的安排,偶然为之的一个假期,过得淡定清闲,却是今生难得的淡定清闲,也是发自内心的淡定清闲,让人难忘,蝉鸣声声,声声蝉鸣,记忆如昨。久违了,那种蝉蛹飘香的味道,何时再能找到一片那样地面没有杂草的杨树林,或者柳树林,或者桐树林,再体验一把逮蝉的时尚气氛?

篇7:襄河蝉鸣优美散文

安徽紧邻江苏,全椒位处于长江北岸,它系在1991年的华东大水灾中,与台湾的慈济基金会首度结缘,而此一善的因缘,绵延至今已逾二十余载。由于“全椒慈济第一高级中学”即将于八月底落成启用,因此教联会乃顺着这份因缘,先行走入校园,与师生进行三梯次的人文交流活动。

来到全椒,每天总是从旅馆到学校,又从学校返回旅馆,从清晨到夜晚,从晨曦到星空,在固定的时间,走相同的路。城镇马路笔直宽敞,乡间道路蜿蜒曲折,在这新旧交替、以及变易与永恒的拉锯赛中,原本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究竟能有多少保留,着实令人担心,只能有赖于主其事者的睿智与远见了。

离开喧闹的城镇市区,转入宁静的绿野乡间。襄河无波,潺潺河水静静流淌;双塔矗立,太平吊桥凌波而过。两旁堤岸泼洒绿草如茵,水面如镜倒映蓝天白云,在这水天交会之中,窗外的景致着实相当宜人。可惜车行匆匆,无缘停驻欣赏,只能撷取点点时空记忆,映象片片浮光掠影,凭空建构一个晨曦与落日下的襄河瞬间风华而已。

全椒的八月,总是艳阳高照,深夜的一场雷雨,不仅洗涤了连日的暑闷,也为清晨的大地,带来了几许清凉的气息。借着上课之前的空档,与同伴相偕,前往学校大门的前庭区域,补捉这所即将消失学校的部分丰采。校门深锁,在这还是学生上学的时分,与警卫打了招呼,两人便从学校侧门走了出去。

襄河支流汨汨静淌,河堤回廊古色古香,与矗立于校园东南角的奎光楼相映成趣。遥想明清之际,这个区域想必是浑然一体的,因为这里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望阳书院,清朝乾隆中期的香水书院。只可惜一条原本不该有的临河道路,以及一道高耸的围墙,却硬生生地将其切割成为两个各自独立的视野空间。

围墙边,雨后杨树翠绿欲滴;河堤上,两岸垂柳随风摇曳。河堤蜿蜒,花木更见扶疏;青石步道,人影益形杂沓。亭阁回廊,三三两两人群闲聚;襄水清澈,几位村妇舀水洗衣。记忆中纯朴农村的生活图景,似乎又再度回到眼前,只差炊烟袅袅、牧童横笛而已。

全椒由于有襄河环绕,镇内水道纵横,因此有很多的石桥凭河跨越,真有着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特殊风情。石桥跨虹,拱门倒影,在半边跨虹圆弧之中,巧妆一大二小的三个完美的圆。这是自然的巧思,也是大地的圆融,透过小桥流水的抒情写意,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合和之美。

以往曾多次与同事和学生,来到华中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进行学术参访与交流。可能是出生于农村之故,我总是比较喜欢江苏和浙江的风光景致,而不太钟情于上海的繁华缤纷。尤其是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园林,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漫步林道,柳暗花明,在自然与人为揉合的景色中,体会那份历史长河中的悠悠之情。

校园东南角的奎光楼,颇似城门古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架构有别。西侧的下马碑,犹如台南孔庙一般,点妆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先哲文人的那份敬重。只可惜奎光楼的视野,被围墙所切割,下马碑也隐匿在偏僻校园一隅,这种现实际遇,相对于师生口中的文化瑰宝,似乎显得并不十分协调。

尤其是看到奎光楼石阶,竟然被简陋的铁门所深锁,类似碑记的大石版,也被倒伏废置于楼旁角落的草地上时,我不禁想要探问:有多少全椒中学的学生,曾经如同吴敬梓少年时一样,登临眺望或读书?既然无法亲身登临,藉以体会古人临笔赋诗的风华,那么其内心对这份传统文化遗产的悸动,似乎也就不如大家口中所言的那般强烈。

依循着这份奎光楼的因缘,我们特地抽空搭乘此地特有的蹦蹦三轮车,前往“吴敬梓纪念馆”参观,这是来到全椒之后,首度离开学校前往所谓的风景区游玩。纪念馆座落于襄河河畔,相距于全椒中学,大概有十分钟左右的车程。

纪念馆大厅门联上,书写着“儒冠不保千金产,稗说长传一部书”的一幅对联,虽然文辞和意境并不十分优雅,但也间接透露出了古代读书人,以笔针贬天下事的锋芒。这种儒者的风范,让人能够看透外界世间的虚浮表象,进而选择行走内在心灵的真实之路,而《儒林外史》似乎也就在此一氛围之下,成就了千古流传的殊胜因缘。

纪念馆外的襄河,河道相当宽阔,站立石桥之上,眼前视野无尽向前延伸。河阶绿荫,杨柳扶疏绿意盎然;水岸曲折,芳草萋萋绵绵蔓延。此一场景,让人不禁想起了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里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来;只可惜这段襄河河道,似乎无人行舟摇橹,因此也就无法造就“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中意境了。

来到全椒,清晨首度听到蝉鸣,是忙碌的工作阻断了闲情雅致,抑或夏蝉刻意吹奏起了离别情愁?“全椒中学”即将走入历史,离开这块饶富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再度开展“全椒慈济第一高级中学”人文发展的崭新篇章。而所谓的“人文”,就是“人品典范,文史流芳”,这也是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对每一个人的恺切期许。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百年老校,浴火重生,新局业已建构,前景殊堪戮力。在此新旧因缘际会之中,且让我们相约于新校区──在静思图书馆人文相叙,在静思湖畔漫步徜徉,无论晨昏,不管晴雨!

篇8:蝉鸣声声(二)

屋子里静悄悄的,静得让他有点隐隐不安。

他们走了,他们几乎带走了这个家中熟悉的一切。他们像一棵大树,罗小庆和妹妹是大树下面的两根小草。树冠、浓荫、安全感、平静感……统统消失了。

妹妹小毛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捧着一本《七彩葫芦兄弟》的画册,口中念念有词。

“打——奶,打——奶!”悠扬的打奶声赶跑了罗小庆的困意。哦,该给小家伙打奶了。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厨房寻找盛奶的小铝锅。

“哥,哥,你干啥去呀?”妹妹小毛跟着跑了进来。

“哥,你给我去打奶,是不是?你上楼小心一点,别摔了;你不要把奶洒出来,啊。”妹妹小毛像个小大人似的,喋喋不休地提醒罗小庆。她有过一次摔跤的经历,有过一次洒奶的经历,两次都是在楼梯之间发生的。

“记住啦。”罗小庆不高兴地说。其实,如果不是担心小家伙会无休无止地唠叨下去,他才懒得理她呢。

罗小庆端着小铝锅,心里挺自豪的,这是他给妹妹小毛干的第一件事儿。他想起妈妈忧心忡忡的眼神,感到非常可笑。“我还照顾不了这个小人么?”

小毛两手抱在怀里,像个小明星似的,无限陶醉地说:“我最爱喝奶了。”

死妮子,嘴巴像一块口香糖一样,甜得使人发腻,怪不得妈妈把她当心肝宝贝呢。

楼下卖奶的人一拨一拨的,他们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推着自行车,车上挂着白铁皮做成的盛奶大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罗小庆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妈妈平日里给爸爸唠叨过,说有一个人的奶质量好,每一次打完后还能多添一点儿。罗小庆踌躇着,茫然地瞅着来来往往的打奶人。

哪一个是妈妈说的打奶人呢?

“大兄弟,打奶么?”一个中年妇女笑眯眯地问他。

“啊,是的。”罗小庆急忙递去盛奶的小铝锅。

浓浓的白色的鲜奶被缓缓地注满了希望和喜悦。他一直打量着那位中年妇女,她的眉梢、面孔、嘴角都透露出一种仁慈的光芒。他相信这位妇女就是妈妈说的打奶人。

打够了一斤奶,中年妇女把铝锅递了过来。罗小庆愣了一下,和打奶人对视了数秒钟。

啊,不是不是不是……妈妈说的打奶人,她没有多添一点儿的意思。罗小庆沮丧地付了钱,心里酸涩得难受。

小小的挫折影响了他的情绪,他闷闷不乐地走进厨房,没有理会妹妹小毛的询问。她不停地问这问那,兴高采烈。他始终想着那个妇女等他付钱的情景。

支好奶锅,点上火。他又开始惶惶不安。奶热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哎哎哎,真糟糕。他急得在厨房里团团转,恨不能摔碎几只盘子出出气儿。吱——悠扬的蝉声似乎被捂了很久,一下子爆发出来一样,尖锐地刺激着他的神经。

“出去出去出去,你站在这儿干什么,啊!”

罗小庆冲着妹妹怒吼,她喜笑颜开的模样简直是在幸灾乐祸嘛。

妹妹小毛做了个鬼脸,她离开了厨房,但又回过身来,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哥,气冒泡泡就好啦,别溢出来哦。”

会冒泡泡,会冒泡泡,嗨,真笨。煮奶和烧开水的道理是一样的嘛,罗小庆拍拍自己的额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

小毛4岁了,妈妈要给小家伙断奶,爸爸说再等一等吧。小毛对牛奶有种特别依恋的感情,每断一次,她便哭闹一次,就像别人抢走了她心爱的玩具似的。罗小庆想,妈妈并不是真心想断小毛的奶,她是故意让我看哩,那是假惺惺的姿态。

小毛一边喝奶,一边问:“我妈呢?”罗小庆说他们上班去啦。小毛说:“怎么还不回来呀。”罗小庆说:“快啦。”

罗小庆躺在长条沙发上,浑身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儿力气。他抱住脑袋,恨不得钻进沙发里面。他的自豪、信心、满不在乎的劲头经历了一场小小的考验。啊,这仅仅是个开头呢。

“起来,起来,给我涮奶瓶去!”

篇9:蝉鸣如歌的优美散文

冬有飞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夏有蝉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当我在灼热的夏日,小憩窗前,谛听那不远处槐树梢上的蝉歌,高枝绿叶间流泻出的“吱吱”的蝉鸣,虽然没有七彩旋律,却依然不失为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蝉歌里,火热的季节裹挟着许许多多沉甸甸的梦寐,行进在通往金秋的路上,有蝉歌相伴、有蝉歌萦绕,夏日因此平添几份激情和生动,几份灵气和热诚。

小时候捕蝉戏玩,蝉被一细线系着任其声嘶力竭,不曾料想这生命的精灵,一腔抱负、万般憧憬,泯灭于童手之上。年岁渐长,蝉依旧、夏依旧,而我经人生历练,怜悯之心多了许多,生命感悟也多了许多。蝉,不再是童年眼中的蝉,蝉歌里,我想我该学学蝉,学学那些令我肃然敬仰的人……

聆听蝉歌,敬畏夏蝉,蝉一生为歌付出长长的等待,蛰伏于地下,甘守于寂寞,一曲生命之歌,在心中谱就着。我曾亲见过蝉在树干上那艰难的脱壳,孱弱的身躯慢慢地蠕动着,娇嫩的蝉翅吃力地振颤着,那一刻,预示着它将歌声带给这个世界,唱彻每一个沉闷的角落,短短一个月生命的“春天”里,蝉用全部的身心尽情地放歌。

篇10:蝉鸣散文

蝉鸣一篇五章

作者:宋华朝代:唐体裁:四古 蝉其鸣矣,于彼疏桐。庇影容迹,何所不容。GG其长,

永托于风。未见君子,我心忡忡。既见君子,乐且有融。

彼蝉鸣矣,于林之表。含风饮露,以乐吾道。有怀载迁,

伊谁云保。未见君子,我心悄悄。既见君子,披豁予抱。

蝉鸣蝉鸣,幽畅乎而。肃肃尔庭,远近凉t。言赴高柳,

丛篁间之。思而不见,如渴如饥。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蝉鸣伊何,时运未与。匪叹秋徂,怨斯路阻。愿言莫从,

郁悒谁语。君子至止,慰我延伫。何斯违斯,倏尔遐举。

岁之秋深,蝉其夕吟。披衣轩除,萧萧风林。我友来斯,

篇11:蝉鸣小学作文

我皱着眉头,望着对面大树上的蝉一个劲地叫,心里不由出现了一个疑问:“蝉什么要叫个不停呢?难道蝉不怕热吗?”带着疑问,我翻开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从里面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原来蝉是聋的,不管叫多大声,它己是听不到的。在蝉生后,首先要挖一个洞,在里面待上左右之后,才能在某一个夏天,在大树的一个树枝上鸣叫一两个星期,然后死去。”

读到这里,我很震撼。,恍惚间觉得蝉就像一只幼小的,寻找着梦想的小昆虫。梦想这个词虽然美好,但背后有多少风雨,只有蝉自己知道。它用12年的时间酝酿出了一幅歌喉,它可能在出生时就被其他动物吃掉,它可能会在严寒的冬季里被冻死,它还可能会被调皮的小孩子当做玩具捉走。总之,危机四伏。所以,能熬过这12年的,能走到最后的,能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夏天快乐歌唱的蝉,是幸运的,同样也是幸福的。

想一想,人何尝不是这样?在追求梦想或是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即使跌倒了,也要勇敢的爬起来。带着自信,自强,自爱,带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信念走过这条路。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夏天!

篇12:蝉鸣声声(四)

“蝉。”他忍不住说了一声。

“在哪儿,在哪儿?”妹妹小毛的耳朵真尖。

“喏,看见了没有?”罗小庆用手指了指。

“我看不见呀。”小毛踮起脚尖,不高兴地咕哝。

“来来来,我抱着你。”

罗小庆抱住妹妹小毛,把她举得高高的,像抱住一条大鱼似的。小毛在他的怀里上下扭动,快活得大喊大叫。

“哎哎哎!”罗小庆心里暗暗叫苦。小家伙的劲儿真大,他被摇得后退了好几步。嗖,小毛的身子落了地,罗小庆发闷的胸口和涨得通红的脸蛋才松懈下来。

“真是倒霉透了。”他想给同学王强打打电话,诉说一番心里的苦衷。在拿起电话的那一刻,他的耳朵里响起尖锐的蝉鸣之声。

唉,他心烦意乱地扣上了电话。

“哥,你是不是给妈妈打电话呀?”妹妹小毛仰起脸,童声童气地问他。罗小庆心里有点发慌,说:“没有没有,我想擦一擦电话。”

“先别动,我去拿抹布啊。”妹妹小毛噔噔噔地跑开了。

谢天谢地!罗小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刚才那一刻,他真怕妹妹小毛纠缠不休。爸爸和妈妈是非常敏感的词儿,他小心翼翼避免使用。因为小毛已经哭闹了好几次,她要爸爸,要妈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真好像一个被父母遗弃了的孩子。他被哭得心里发毛,所有的办法都无济于事呀。他哄啊劝呀,最后束手无策了。

他突然吼了一声:“大声哭,使劲哭,你给我哭呀!”他坐在沙发上看着小毛,小毛大声嚎哭一阵,发现哥哥无动于衷。她抽抽搭搭,哭着,小手来回揉着眼睛,还不时偷偷瞥罗小庆一眼。

“哥,你哭啦?”小毛湿乎乎的小手搭在他的胳膊上,轻轻摇晃着。罗小庆骤然一惊,说:“没有啊。”他眨巴眨巴眼睛,两颗好大的泪珠落在了地上。

照顾妹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他常常得压制自己的怒气,因为生气发火,甚至动手,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家伙软硬不吃,相比较而言,软办法比硬办法的效果好一些。他不断总结经验,前提是最大限度地克制和忍耐。他发现小家伙不高兴的时候,转移她的注意力颇为有效——她好奇嘛,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引起妹妹浓厚的兴趣。比如说,他要是突然说一声“一条虫子” “一只老鼠” “一只蝉”,小家伙立马会被兴致勃勃地吸引过来。

昨天中午,他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儿——妹妹小毛死活不吃饭。他和颜悦色地哄小毛,吃饭可以长得高高的,能长得漂漂亮亮的,饭菜可香啦,等等。他认为他用尽了他能想到的一切办法,但小毛就是不吃。她晃动着两条腿,像是故意整他似的。

“小毛,吃完饭哥哥给你买口香糖。”妹妹小毛特别爱吃口香糖,他觉得这一招准能刺激她的食欲,没想到小家伙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她一边摇头,一边拖着长腔说:“我——不——吃,不——吃。”

“你不吃饭坐在这儿干什么?”罗小庆有点克制不住自己了。

“我看着你吃呀。吃呗,你吃呀!”她蛮有理由的。

“真讨厌!”罗小庆皱着眉头说。

“你讨厌,你讨厌,哥哥真讨厌。”小毛使开了小性子,她嘟着小嘴,寸步不让。

罗小庆被小毛逗乐了,他笑了一声。

“笑,笑,你还笑!”小毛朝他翻了翻白眼珠。

“我饿啦,我要吃饭喽!”罗小庆故意说。

“因为我不饿,所以我不吃。”小毛说。

他对小毛的话语有点吃惊,小家伙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挺强的。

罗小庆问:“你不饿,你吃东西了吗?”

小毛说:“吃啦。”

罗小庆不放心地问:“你吃什么东西了?你讲给我听听。”

小毛说:“一块巧克力,三块雪饼,一包虾条,还有一根火腿肠,可多啦。”

“哇,好厉害呀。”罗小庆说。小毛很开心。

嗨,罗小庆心里哭笑不得,他还在为劝妹妹吃饭的事儿发愁呢,谁知道她已经捷足先登,早早喂饱了肚子。“哎哎哎,”他拍拍自己的额头,嘴里念叨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哥,哥,你再说一遍,好听极啦。”小毛来了兴致,她才不管罗小庆的肚子叫不叫呢。

上一篇:芷江教育实践学习感悟下一篇:齐齐哈尔市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