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各要素的调动与协调

2022-09-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入世, 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企业用人重视招聘或引入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高职高专院校也根据市场的变化, 进行了重大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调整。“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实训教学即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如何把实训教学进行得顺利而有效, 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1 实训的前提要素

1.1 师生因素

根据我系的实训教学经验, 教师因素主要体现在参与实训的指导教师专业方向构成上, 本次实训包括商务谈判与礼仪模拟、外事接待与礼仪模拟和导游解说模拟三块。根据本次实训的特点, 我们安排了较为合理的师资人员参与:有三位教师从教前多年从事 (国内外) 商务活动, 一位教师有酒店与旅游工作经历, 并有留学背景, 一位专门的口语教师, 一位英语教育方向教师和一位教育学方向教师, 前四位同时又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整体上而言, 这种配合对实训内容环节和流程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惟有真正参与过商务活动的人员才能熟悉其详细的流程, 使得实训过程不是凭空臆想, 流于形式, 而是符合真实的商业实务情景;而教育学方向老师的安排目的则是融合教学规律, 使实训的进行更加圆满。虽然参与指导实训的教师指导的方向各有侧重, 但实训大纲指导书的制定却是经过各位教师共同研究拟定的, 故而在共性方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为实训主体的学生因素则体现在其态度与主观能动性上。对他们而言, 实训只不过是一个模拟而已, 离真正的实习以及工作相去甚远, 认为根本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持此看法, 这种误区不仅学生有, 甚至个别老师也有。实际上实习与工作固然好, 真实的现场, 真实的一切, 但工作则是毕业之后或实习时的事情, 而毕业之后再去做, 那就不能满足企业所需有“经验”的人才之需。而实习则在校外实习单位进行, 时间一般相对较长, 且多在进行应聘工作之前一个阶段进行。此时, 面临着不久就要找工作的压力, 即使在实习中发现了自己所缺的知识技能, 而返校继续学习的机会已是不多, 只有留下遗憾, 或是在拼命工作的空余时间去另外补充知识。当然, 知识的学习与获得是一个终身过程。这里要说明的是, 在各种条件充分的情况下, 于大学期间所应认知、学习和掌握的东西不应再拖到遥远的未来, 从而影响美好的前景。而实训则恰好弥补了这种不足。它的特点是时间较短, 实训指导老师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某个或某些需要模拟实训的知识及技能设想较为真实的场景进行实训教学, 学生通过实训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 能够得以及时补救。因此, 实训是实习乃至工作的补充, 相得宜彰。鉴于此, 实训就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紧张的几个星期实训之后, 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都体会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他们在实训总结报告中写道:“成功=专业知识+能力表现+专业形象塑造+社交商务礼仪”, 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外事接待无小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实训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益处, 起到了对课堂教学补充的作用。同时他们还对诸如一些商务活动的做法和生活文化差异有了更深的体会, 如不同国家的谈判风格、宗教信仰、工作流程、衣着得体、仪表仪态、中国式的英语表达、语法和语音方面的不足等都有了深刻的体会。

1.2 知识结构

理论知识对实践有着指导作用, 因而知识结构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实践。对于本次实训, 教学计划中开有相关的理论课程, 但是, 对于内容与流程不熟悉, 甚至了解不多的商务谈判、外事接待与导游解说等而言, 同学们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面是如此的狭窄, 因为仅就此部分而言, 是需要深度的。根据本次实训的内容, 指导老师给学生进行理论指导、文本修改, 同时向他们提供一些具有案例教学性质的视频资料, 组织他们观看, 如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董事长, 《培训》杂志国际中文版发行人林伟贤的《谈判艺术》;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 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金正昆教授的“礼仪讲座”等。这些讲座案例丰富, 风趣幽默, 加之培训师的培训能力高超等, 使得培训生动精彩, 同学们都很乐意积极地去听学。同时, 为了了解不同国家的谈判风格与文化, 不同的谈判形式与细节, 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网上资源, 有的为查找资料, 夜里可以坐到凌晨三四点。经过一段紧张的准备, 同学们就开始整理资料, 对大量案例进行筛选, 讨论文稿, 并交与老师修改。之后进行表演训练, 在此过程中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培养了默契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实训场地或场景的选取

实训条件的优劣与否, 有时对特定的实训有很大的影响, 如同声传译就需要多功能语言室才能达最佳的效果。而对于一般的实训, 条件具备肯定会有助于增强模拟效果的真实性和教学的高效性。但如条件所限, 普通的教室对一些实训也行之有效。我们的实训就是在此情况下进行的, 拉开活动的桌凳, 围成一个圆形, 中间空出表演区, 在众人的观摹中, 实训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由于参加商务谈判与礼仪模拟和外事接待与礼仪模拟的同学们想法很有新意, 故而实训的真实性大大地增强, 实训的效果也出乎意料。而旅游专业的同学由于其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殊性, 实训教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相关的理论、技巧和注意事项后, 根据校外实训地点佛山南海西樵山旅游风景区提供的资料, 在校园里一片风景优美且适于进行导游解说模拟的地方, 进行先期模拟, 主要以情景想象进行。然后由实训指导教师带到西樵山进行实地模拟, 效果相当好。

2 实训过程的有效控制

完整的实训有实训前的教师拟定实训指导书, 开动员大会, 学生自由结合分组、准备剧本的讨论与编写, 教师给予修改指导, 学生修改后教师再指导, 学生才进行排练等。同时, 在实训前几天还有一个实训表演抽查, 教师集中所有参与相关实训的同学, 进行抽查, 表演后进行点评, 主要是找不足之处, 让大家改正, 使接下来的正式实训能做得更好。抽查要求较严, 如不得使用母语表达, 表现要真实, 节奏要适中等, 使得个别同学放弃了“随便做做”应付的侥幸心理。

实训真正开始后, 各组同学尽显其智慧, 从内容到形式、服装、道具等表现得都很正规与新颖, 虽然由于紧张等原因导致有些不太理想的结果, 甚至有的还搞得哄堂大笑,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插曲, 却反而使得整个过程中氛围甚是热烈, 出色的表现一组胜出一组。作为指导老师的点评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 从内容环节的衔接、表现形式、细节性礼仪如微笑、站姿、名片的正确递送、见面是握手还是行贴面礼, 到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语调的升降、语速的缓急、语言准确与否等都作了切中肯綮的点评, 使得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从而会有意识地去多努力查找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提高英语表达水平。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同学以及其他的观摹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实训教学的互动气氛很活跃。同时, 也给大家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与机会。

3 成绩的评定

本次实训的成绩评定突破了传统的考评方式, 不是只单纯从书面知识的角度去考查评定, 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几方面的因素, 如:语音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文本和表演的新颖性, 以及实训的总体印象等都考虑在内 (见下表, 该表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实训进行调整) 。同时在每组表演结束后, 指导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让学生知道其表现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以便回去进行改进。这种考核评定成绩的方式体现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既让学生有压力, 促使其努力学习准备, 又不死板地去考查他们, 故而在实训报告中, 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实训机会。他们表示, 通过实训学到了真正有用的东西, 或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 得以巩固;增强了信心, 培养了团队精神;学会了注意细节、体贴周到,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懂得了“先做人, 后做事”的道理;意识到了专业知识的缺乏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自己动手能力提高, 自学意识也有所增加等等。通过动手查阅抽象的理论知识资料, 于实践中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并学会了运用。

4 结语

本次实训只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和起点, 能够得以圆满顺利地完成取决于参与实训环节的各因素的调动。如上文所提到的教师专业方向结构、学生的主观积极态度及能动性、学生知识结构内容的补充、成绩的评定、与本专业及未来工作所需的紧密结合的主题、过程的控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合理配置与调动。本次实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即立体实训模式构建的预想。目前我系正考虑建立综合实训体系, 构建新的各因素全方位参与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如正在启动的注重英语基础表达的英语口语实训、注重专业能力与英语相结合的商务进出口业务实操、单证实训、酒店会展实操模拟、商务谈判与礼仪实训等, 形成理论教学、实训模拟和社会实践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样, 已有的实训经验就很珍贵, 同时借鉴别的院校的实训经验, 进行创新, 会使以后的实训进行得更为顺利且更高效, 为我院乃至其他院校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训经验,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就业率。

摘要:本文以本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所进行的实训教学为依据, 对整个实训教学环节中如师生因素、知识解构、实训场地或场景的选取、过程的控制以及成绩的评定等要素综合有效的调动作了思考, 阐明了实训之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并对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作了预想, 以期达到立体化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训,教学要素,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006, 11, 16.

上一篇:高校校院二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权责问题分析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