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的影响

2022-10-30

一、引言

矿产资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种类齐全, 居世界第三, 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低, 优等资源相对稀缺。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严重依赖矿产资源的投入,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消费急剧增加, 以煤炭资源为例, 煤炭消费2013年达到历史峰值42.4425亿吨。过度无序的开采致使产能严重过剩, 仅2015年全国煤炭产能过剩就达17.48亿吨, 在消耗矿产资源的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随着环境问题的越来越突出, 环境规制也逐渐受到重视, 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环境规制, 又称为环境管制, 通常包括污染控制和自然资源管理。环境规制的出现时由于由于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开发具有外部不经济性,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与措施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以达到保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环境规制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矿产资源领域的环境规制问题, 更是整个工作的重点、难点。近年来, 随着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矿产资源的环境规制水平不断提高, 而环境规制对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本文从矿产资源的跨期配置入手, 探讨不同环境规制手段对于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及水平。

二、我国矿产资源跨期配置的研究现状

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是从时间维度合理分配资源利用的动态优化过程, 是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的问题由来已久, 也持续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早在1931年, Hotelling就提出了自然资源耗竭理论经典的“霍特林法则”[1]。Stiglitz的研究乐观地认为外生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可以缓解和弥补资源损耗的不利影响[2]。此后的学者围绕资源、技术、资本替代等方面展开了许多讨论。Tietenberg构建了资源跨期有效配置模型, 提出了“跨期”的概念[3]。在国内的研究中, 魏晓平等) 较早地关注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问题, 构建矿产资源价值动态模型, 提出矿产资源最佳耗竭速度与最佳寿命期[4]。葛世龙等用最优控制理论确研究分析最优开采路径、影子价格和耗竭时间[5]。孙大超等构建了基于社会和企业总效益最大化的能源最优开采模型, 研究能源耗竭过程中新能源成本不确定带来的影响[6]。曹明、魏晓平指出调整资源的可采储量、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替代及降低资源开采成本等途径对资源最优开采路径的影响[7]。

国内学者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方面的影响研究关注较多, 而对于环境规制对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反作用鲜有讨论。在比较相关的文献中, 王锋正、郭晓川讨论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正影响作用, 不过要滞后1年[8]。郑鹏、熊玮和邹晓明的研究了生态环境规制对“资源诅咒”效应的影响, 结果认为环境规制可以减弱“资源诅咒”效应[1]。目前的系统的研究环境规制对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的成果尚未见诸, 本文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 从理论上探讨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与手段对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的影响。

三、环境规制政策与手段对矿产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

(一) 两种环境规制政策对矿产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

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政策

命令控制是由权威部门发布规章或命令来要求污染者采取行动以满足环境目标, 并通过制裁与奖励的手段监管规章制度是否得到落实。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需要这样一种监管控制, 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扭转现在的矿产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危机。

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

通常以市场激励为主, 采取经济手段把外部性纳入到企业内部, 使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包含或反映环境成本, 从而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激励型政策有较好的激励持续性, 并鼓励矿产资源企业积极进行创新, 不断寻找减少开采成本提高开采利用率的技术和方法, 社会效益成本也会促使其将环境污染控制成本降到最低程度。

环境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 自然环境产权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且交易成本过高, 会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无法衡量环境资源的成本和收益, 这是导致资源过度开采、环境破坏的根源。“市场失灵”的情形下, 就需要借助政府的直接关于,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收”通过税费、管制等手段还原市场平衡。也就是说, 这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政策相互配合, 相互作用, 市场激励性规制政策可以起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激励作用, 同时需要命令控制型规制政策弥补其“市场失灵”的不足, 对矿产资源的跨期配置起到良好的限制和约束作用, 减少过度开采, 进而实现持续的发展。

(二) 不同环境规制手段对矿产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

从运作方式看, 环境规制的手段可以分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环境规制的手段不同, 其对矿产资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 行政手段的影响

从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可以看出, 中国绝大多数矿床都具有很大的合理利用潜力。改革开放以来, 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但现行的各项行政手段仍存在问题, 定位模糊、缺乏强制力以及无法有效管理等。环境规制的行政手段主要体现在对矿产资源的行政方面的管理上。

在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我国应逐渐健全各项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设立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专项基金并建立监管机制, 以期促进技术改革和进步, 尽快组建国土监督局, 加快出台矿业企业整合政策, 建立重要的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机制。只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好, 才能更好的优化好矿产资源的配置制度和方式。

2. 经济手段的影响

在短期内, 环境规制通过约束矿产资源的利用, 抵消矿产资源带来的比较优势, 制约地区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 环境规制通过“倒逼”矿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矿产资源的深度合理利用, 优化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也是是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现状分析表明, 我国矿产资源市场化推进速度缓慢、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缺乏科学的整体设计、矿产资源税 (费) 率整体偏低、矿产资源的耗竭特性未充分体现、资源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魏晓平认为:应真正地将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内部化、代内化, 以及代内化资源耗竭所带来的代际外部性, 使矿产资源的价格可以真正体现其稀缺性价值[2]。

3. 法律手段的影响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 在环境规制方面我国还是以法律手段为主。而我国环境规制的法律手段特点是高度依赖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 包括国务院和各部委制定的环境规章制度以及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十分重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不断探索环境规制的法律实践, 过各种环境规制的法律手段进行管理,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制制度。对全国矿产资源的实际利用状况进行多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制定促进矿产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配置与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修订了《矿产资源法》。制定一系列优化矿产资源配置的配套政策建设和准入标准, 科学界定矿产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出台了《环境保护法》。这些环境规制的法律手段对于矿产资源的配置具有最直接性的作用, 每一条法律政策的出台都将直接影响一个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后续发展, 不同时期的不同法律都直接促进或约束矿产资源的跨期配置, 但总体上都是以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 实现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保护环境为主题的。

四、结论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需要协同发展, 促进矿产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和稀缺的, 需要合理地规划资源消耗规模和速度, 在横向的时间线上更是如此, 只有合理的规划矿产资源的开采时间和路径, 才能尽可能的延长矿产资源的寿命, 实现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与环境规制存在良性互动机理。传统理论没有考虑环境要素的作用, 而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是一个闭合的过程, 即矿产品生产、消费与废弃物处理几个过程阶段的有机结合, 环境是外生变量。其实不然, 只有把环境要素看做系统的内生变量时, 才能将矿产资源的生产、消费及废弃物处理链接在一个链条上, 同时也可以检讨用环境规制的各种手段来约束和促进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既可以保护环境, 又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 要想真正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就要先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规制的良性互动。

从不同的环境规制类型和手段对矿产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可以看出, 环境规制能够很好的促进矿产资源在横向时间段里合理的分配开采速度, 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反之, 矿产资源的跨期配置也会对环境规制政策的提出和改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过度开采使得资源产能过剩, 也促使环境规制政策更为严厉, 出台更多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政策, 强化国家权威部门的强制性管制作用;当矿产资源市场供不应求时, 政府就会放开, 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起主导作用, 让市场主导刺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加大资源开采与供给水平, 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与环境规制的良性互动, 将为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

摘要:资源开采和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环境规制的约束力越来越强, 相关的研究开始讨论环境规则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和手段的研究, 以探讨这些规制政策与手段对于矿产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事实上,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与环境规制存在良性互动机理, 环境规制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矿产资源开采进度, 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而矿产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也会对环境规制政策的提出和改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规制,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Hotelling H.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31, 39:137-175.

[2] Stieglitz J Growth with exhaustible natural resources:Efficient and optimal growth path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4, (41) :123-137.

[3] Tietenberg T H, Lewis L.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1992:184-192.

[4] 魏晓平, 王立杰.矿产资源价值与最佳耗竭速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1997, (1) :122-126.

[5] 葛世龙, 周德群, 陈洪涛.储量不确定对可耗竭资源优化开采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8, (6) :137-141.

[6] 孙大超, 魏晓平, 卢南.新能源成本不确定下的能源最优开采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6) :23-26.

[7] 曹明, 魏晓平.资源跨期最优开采路径技术进步影响途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2, (5) :716-720.

[8] 王锋正, 郭晓川.能源矿产开发、环境规制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15.17 (3) :107-113.

[9] 郑鹏、熊玮、邹晓明.生态环境规制下“资源诅咒”的效应研判与政策导向[J].企业经济, 2016, (12) :45-50.

[10] 魏晓平, 李媛.矿产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研究与展望[J].河北学刊, 2015, (1) :134-135.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浅析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风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