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2023-05-10

第一篇: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一言之褒杂文随笔(范文模版)

这什么逻辑?对陌生人一言之褒就立刻上升到婚嫁层面了?

这句话,如果不看说的人是谁,说是出自萧峰之口完全没问题。

为被当众嘲讽的人化解尴尬,暗赞其人品,同时暗怼拿人外貌说事的嘲讽者。

只能说明她三观正,人品好。

萧峰也有类似的对白。闻者无不感动。

怎么没有人扯什么基情?

其实觉得这一点也挺双标的

女主为不相干的路人说几句好话,就有人莫名其妙的凑cp。好像女主就应该不和外人说话一样,哪怕背景是武侠江湖。

仗义执言一句,事*件的主人公,那个路人,还就成了男主备选了。好像女主就必须要对他负责一样。什么逻辑。

还有人玩笑说为什么不选他选表哥。没有搞错,一个是今日刚遇见的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一个是从小到大相识十几年的表哥。而且不光他们两人,包括他们身边亲近之人都已经默认了这一对儿了。包不同再怎么喜欢,非也非也,也没有质疑这一点啊。

相反,男主如果是为了报恩,或是哪怕路见不平,为救人付出极大代价,其他人也会认为是侠义本色。

为了救中毒已深的马春花,

全力以赴,得知必然无幸,为了让她走的安心,欠了天大的人情,(对红花会首领陈家洛)也没见有人把他们两人凑成cp呀。

(福康安虽然把她接回府中,但得知母亲鸩杀了她,也并没有怎样放在心上,更别说出手补救。只有胡斐怀念着幼时难得的一点温暖,而全力以赴的救援。)

——

看到知乎一个莫名其妙的回答,暴躁了。

《天龙八部》王语嫣于听香水榭

王语嫣又道:“这位诸爷幼时患了恶疾,身上有些疤痕,那有什么可笑?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第二论才干事业,第三论文学武功。脸蛋儿俊不俊,有什么相干?”

—————————————————————————————————————

感觉我已经被评论区的各位大侠打脸了,这世间女子在颜值这块果然多为口是心非之人啊。

——

用王境泽的那个动图在后面加一句,

“所以我选表哥。”

这是几个意思?

而且感觉评论界对王语嫣特别不友好,相反,对于周芷若评价很高,不太理解这一点。

第二篇:“二胎”之辩

2011-3-29 8:44:35

编辑:郑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等地做调研时发现,这些大城市的“双独”夫妻生二胎的比例并不大,“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这是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就计划生育政策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中的话。

30年弹指而过,2011年,正好是“30年以后”的第一年,我们到了“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的时候了吗?

这不是一个有望很快明朗化的问题。3月9日下午,在北京石景山广电中心的一间演播室里,来自全国两会的正反两方的代表委员上演了一场论战。辩题就是:是否应该允许全国的夫妇们生育第二个孩子。

此前的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人口政策的调整。“我个人认为二胎政策到“十二五”末期可能会放开。”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向本次两会提交关于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议案。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四年提出这一议题的议案。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逐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这和过去的表述不一样,我理解这应当包括调整独生子女的政策。”纪宝成说。

但异议声也很强大。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程恩富就是反方的铁杆代表。

“我去年就提出反对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建议。我和相关政策部门沟通后得到的答复是,‘十二五’期间只会在部分地区进行单独双胎(即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胎)试点,不会在全国全面推开。”3月8日,程恩富对本报记者说。

“双独二胎”待解

“为什么今年大家都在说这个事?”一位委员呼应说“这和‘双独’政策(即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胎)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失效有关。”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专家张翼,近年在北京、只有30%左右,“70%都只选择生一胎,甚至不生。”张翼说。

不生二胎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职场竞争、住房等压力,大城市独生女性初婚年龄普遍延迟,一般都在28岁左右。首次生育时间更晚,一般在33岁左右。等到第一胎孩子长到

5、6岁,可以生第二胎时,妈妈们已经39岁上下了,大多不再具备生二胎的生理条件。

这使得政策原来设想的生育率,与实际生育率存在很大差距。“北京、上海的生育率都处于超低水平。”张翼说,这导致过去10年,全国实际人口总数增长低于预期。

“十一五”规划曾预计2010年人口总数达到13.6亿人。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初步预计,2010年只有13.4亿人,少生了2000万人。这和当初“十五”规划预计2005年人口总数达到13.3亿人,而实际上后来只达到13.07亿人的情况类似。

王名、刘大钧等一批政协委员今年联名提出的提案,还提到30年来的“一胎化”政策带来的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等问题。2009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高达8.5%,超过世界人口的平均水平,比发展中国家超前20年(2030年不含中国的发展中国该比例为8.1%)。在性别结构上,2020年前后,22-34岁的适龄婚育男性将比女性多出2600多万,2030年这个数值将超过3000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已连续4年提出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议案。他认为,独生子女政策若不调整,将来一对子女夫妇要赡养四个以上老人。20岁到24岁这个最具活力年龄段的劳动力人数,将在10年内减少一半。

“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因此,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不必担心。”1980年中共中央公开信中这样说,纪宝成说,1980年至今正好30年,到了“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以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的时候了。

设计中的“三步走”

放开生二胎的呼声渐高。甚至有媒体放出传言称,我国将从2011年起在东北三省和江苏、浙江试点“单独”双胎政策,即夫妻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即允许生第二胎,以此代替过“双独”双胎政策。

不过,本报记者致电上述传闻中的“试点”省区,得到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 “国家的确在考虑完善人口政策,但所谓单独双胎政策,眼下还只是说法。”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宣教处处长徐文平告诉记者,“国家还没有下达这方面的文件,所以不便于对外宣传,也还谈不到执行。”

张翼认为,“双独”政策的成败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再观察几年,即便个别城市试点“单独”政策,也还不能说二胎政策就要放开了。

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参与独生子女政策设计的田雪原数年前曾以社科院快报的形式向中央提交一份关于人口政策的建议,其中设计了人口政策调整的“三步走”时间表。

第一步,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步现已在城镇实施。

第二步,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目前可以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城镇则在2010年以后组织实施为宜。

第三步,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的前提下,农村可不分性别普遍生育两个孩子。 北京行政学院教授马小红基本认同上述时间表的设计。略有不同的是,她建议,可以通过试点,先在城市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最后是城乡普遍放开二胎。

“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放开二胎,最早也可能是2020年以后的事了。”马小红说。

等待4月人口数据

导致争议的一个症结是,目前无论是全国人口总数,还是全国生育率数据,都还缺少比较权威的数据支持。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2010年全国人口数为13.4亿。但还缺少生育率,以及人口老龄化比例目标等具体数据。国家统计局表示,这些数据,需要等到4月份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才可以获得。

但学界对这个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主要原因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计算出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22,大大低于正常生育水平。

总和生育率,即一个妇女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总数。按照人口学的规律,全国总和生育率2.1是人口更替的一个平衡指标。一旦总和生育率超过2.1,人口数量就会增长,而小于2.1,人口数量就会下降,只有保持2.1,人口总数才会保持稳定。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王金营认为,即便考虑到各种统计遗漏,2000年实际综合生育率也顶多在1.6-1.8之间。

而2000年后的几年,生育政策并未有多大放松,这样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应不会有很大变化,仍会在比较低的水平。

“如果2010年的人口统计结果显示总和生育率仍然太低,则显示人口政策就需要加快调整。”王金营说。

让王金营有点急的是,“即便现在马上调整人口政策,也不会很快见效。” 一个例证是,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人口规模800多万人的农村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二胎方案”,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生育率水平,甚至比全国实施一胎政策的地方还要低。

“这证明即使调整了生育政策,生育率也不会很快提高。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养育孩子的成本越高,就越不愿意生,”王金营说,“所以人口政策不能调整得太晚,否则老龄化、劳动力结构这些问题就长期得不到解决。”

按照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昉的研究,2015年中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步入峰值后,总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要下降。

为此,他判断东部沿海地区将遭遇更大的用工困难,这些地区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中西部则可以从东部转移一些企业,以相对低廉的各种成本来吸引当地农民工就业。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持相同的判断。全国政协委员叶廷芳曾经与王名等人一道联名提议调整独生子女政策。他收到人口部门的答复是:短期内难以调整,因为十二

五、十三五甚至更长时间,都将是劳动力供大于求。

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程恩富也不认为需要调整人口政策。在他看来,即使实施一胎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和青壮年人口减少,劳动力问题也可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解决。

“人口红利结束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来解决。如果一些劳力密集型产业因为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而关闭,正可以借势淘汰低端产业,加速产业升级,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第三篇: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它贯穿于我国整个司法领域,但对于“以事实为依据”的“事实”应当如何理解上在理论界和学术界认识上并不统一,也就是说何谓认定事实清楚,如何判断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

我国传统的事实观是“客观真实观”,即认为这一事实应当理解为司法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法律原则所蕴含的“事实”即为“客观真实”的传统法律理念引起的司法困扰已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旨在弱化法院职权、树立法律权威等一系列审判方式改革举措纷纷涌现,理论上的落后成为司法改革的阻碍,确立新的理论的需求已引起众多法律人士的深思。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法律真实的司法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论争最早是在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中被论及的,在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上,有论者坚持刑事证明应当以客观真实作为证明标准,要求裁判者只有在正确反映犯罪事实真相时,才能裁判被告人有罪,即通常所说的客观真实论。有论者则主张以法律所确立的标准作为裁判的尺度,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要达到了法定的裁判尺度,即视为真实并可以据此做出有罪裁判。该种主张通常被称之为法律真实论。[1]由于法律真实理论蕴含了多重客观事实标准所不具备的合理因素,法律真实范围逐渐突破刑事领域,扩展到民事、行政等领域之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司法人士的认同。

法律真实概念提出后,即引起了客观真实论者的猛烈抨击和质疑,并进而引起了法律真实论者与客观真实论者的论争。持客观真实论者反对法律真实理论的理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真实是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其理论的哲学基础。

从我国的意识形态和立法指导思想来看,内含于“以事实为依据”的“事实”应当是指“客观真实”的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反映论和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类是有能力认识一切客观真实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是可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对案件争议事实的全面认识是完全可能的、绝对真理最终是能够全面实现的。据此,在案件事实的认识上,应该坚持“客观真实”的标准,“法律真实无法代替客观真实标准,因为无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法律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真实说都不能成立。”[2]。

主张法律真实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并不矛盾。传统的客观真实说所依据的认识论是一种片面化的、甚至被曲解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三个理论要素组成,即反映论、可知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我国传统的客观真实理论片面强调了认识论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却忽视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曲解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这里所说的人的思维,不是指某个单个人的思维,而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从人类在整体上、在无止境的时代更迭中所具有的对客观世界的无限认识能力或所能实现的终极认识目标上来说的,并不等于说世界上的事物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都是完全可知的,并不等于说每个具体的人都有能力认识客观真理。人的认识符合客观的程度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的。具体到诉讼领域,“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都属于认识的‘个别实现’,都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都是不可能无限期无止境地进行下去的。因此,就每个具体案件来说,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不是‘绝对真实’,都只能是‘相对真理’”[3]。

在司法审判活动中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对诉讼中案件事实的认识所能达到的程度不可能是彻底的、全面的。(1)认识主体的限制性: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法官综合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的过程是认识形成的过程。法官作为认识主体,其认识达到的程度与其知识水平、能力素质都是相关的,具有不定性:“诉讼的证明活动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再认识的过程,更是司法人员的主观判断的活动。舍弃、抛开法官这一判断主体的主观活动,强调证明活动的纯粹客观性,必然导致认识论上的纯粹客观主义,才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4](2)认识对象的限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事实认定,是对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争议,这种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既往性,即诉讼过程中的事实大部分是过去形成的事实,属于历史的范畴。案件中的事实认定,是从现在确认过去。法官无法亲眼目睹或亲自感知发生在过去的当事人的争议事实,只能由现在出发去发现过去,这种时间上的逆向性,决定了案件所认定的事实只能达到有限真实的程度。(3)认识依据的限定性。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只能依据遗留的证据痕迹来进行。而证据中存储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并不等于客观存在,证据外表真实之外,还有一个证据表达的内容是否真实的问题,即在证据中也可能包含与客观不符的内容。法律真实是建立在这种证据基础上的真实,因而也只能是一种有限的真实。(4)认识时间的限定性。案件的审理过程,对裁判者而言是属于认识上的“个别实现”,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是不可能无限期无止境地进行下去的,因此,就每个具体案件的事实认定来说,不可能象考古学家那样,花费几十年甚到几百年的时间去寻求事实真相。案件的审理必须在特定的期间内终结,也就是说对事实的认识过程不可能无限延长。对案件事实认定所达到的真理实现程度也必然受到限制,只能是相对真理,而达不到绝对真理的地步。

二、法律真实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持客观真实说的学者认为:法律真实说并不是一种完善的学说,而且在当前的背景下,这一学说还存在着误导的可能。[5]很多关于法律真实的表述给人的印象是,诉讼过程只是一个将证据材料过滤、整合为法律真实的过程,客观真实不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有的文章甚至认为法律真实并不具有客观性。[6];面对这种倾向,一个严肃的论者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认识论,那么应当如何面对裁判基础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也就是说,在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理论中,是否还有客观真实的位置?[7]张志铭在《何谓法律真实》一文中也表示了同样的忧虑:认为法律真实理论会引起偏离事实真相。“在案件事实认定及其真实性的评价上,法律因素的介入会不会导致对‘案件真实情况’的扭曲、甚至歪曲呢?考虑到非法证据的排除、证人适格性要求、举证时限规定以及审限要求等情况,我们无法不提这样的问题”。[8]认为确立法律真实理论就会导致对裁判认定的事实的客观性的否定是没有理论依据的。法律真实的理念从本质上说仍属于客观的范畴。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主观标准。(1)法律为“法律真实”设定的真实标准是客观的。

第四篇:《红楼梦》赏析之宝黛钗的悲剧

读书报告演讲稿

《红楼梦》赏析之宝黛钗的悲剧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环卫处的黄立冬,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看《红楼梦》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历经种种磨难,保存至今,并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当然有作者曹雪芹十年著一书,字字珠玑的艰辛。其中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本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腐败淫乱的生活,揭示了封建主义的落后性。又以贾氏家族为中心,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又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为主角。以下是我对该书三大主角的一些浅薄认识。

贾宝玉可谓是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贾氏家族动用一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他成为封建家庭的接班人、封建社会的拥护者。可是正如他的前身一样,他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像是一颗顽石,桀骜不驯,用自己的意志来对抗整个家族的封建思想。他不愿意读圣贤书,做八股文,亦不喜通过举业进入仕途,也不喜“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搞些“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的应酬。他所乐衷的是寄居于他家族下的那些妙龄女子。为她们涂脂画眉、“理妆”、“换裙”,在内帏厮混。所喜爱的

1 是被当时专制统治者视为“淫词秽语”而横加禁毁的《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相对于四书五经,这些“真正好文章”让他“若看了连饭都不想吃”。

当然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一个“极度的女权保护者”,在当时的社会中充斥着“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他却反其道而行,认为是“女尊男卑”。曾经说过: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了;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虽然反叛当时的封建社会,但又拘泥于其中,虽然推崇“女尊男卑”,但却时有对女子动手动脚,崇尚与黛玉的自由恋爱,却在游幻境之后与袭人偷试云雨。对于朝廷也是抱着“受命于天”的思想。在父兄之伦上也谨遵“圣人遗训”。

贾宝玉这种对封建社会介于反和不反之间,于封建主义无疑是大异其趣,所以有人说他是“疯疯癫癫”,父亲骂他是“不肖孽障”,凤姐等人更是说他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林黛玉可谓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第一等人,作者在文章前首就写了黛玉的前身“绛珠仙子”欲下凡历经磨难偿还赤霞宫神瑛侍者的滴露之恩。古往今来的红学家对于黛玉的怜惜可能还要从她的前身“绛珠仙子”所说的那段话说起: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最后林黛玉也真如前世所言,为宝玉流尽了一生的眼泪。

2 对于林黛玉,我认为她和宝玉一样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年幼丧母又寄人篱下的她内心充满着自卑却骨子里透露出自己的天性—清高。但是她和宝玉一样,也不是完全的叛逆。在扬州随贾雨村读书时,年龄为五岁,自觉的把“敏”改成“密”,以避母亲贾敏的名讳。可以说这体现了黛玉的心思,也表现出伦理纲常的一些思想自小就已经埋藏在她的脑海中了。

而她幼年丧母,早年丧父的原因,使她不得不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活,但是骨子里的清高却改不掉,在这个女卑的时代里,往往害了她,也葬送了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在初入荣国府的时候,她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但是她率直的性格在后来的荣府里,多说的何尝是几句,多行的路何尝是几步。

对于薛宝钗我感觉她是一个活脱脱的“小王熙凤”,唯独与王熙凤相比少的是一份泼辣,敢担当的性格。对于她的描述,曹雪芹用了一段文章:

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

从这段话中看似是宝钗完全压倒了黛玉,但是这只是为后文宝钗的虚伪作铺垫。

在薛宝钗扑蝶偶然听到小红在滴翠亭里吐露隐私时,不惜嫁祸林黛玉,使出“金蝉脱壳”之计。有的红学家认为这是宝钗情

3 急之下胡乱喊出而已,不是存心嫁祸林黛玉。可是我认为当她在这种环境下,无论喊出谁的名字,都是一种自我逃避,在她身上显示着封建道德礼俗的虚伪性。

对于三人的爱情悲剧,我在这里引用恩格斯所说的一段话: 在封建时代,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族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

在贾家和薛家日益没落的时候,两大家族的统治者急需通过联姻来维持自己的产业,这是家道中兴的一种方法而已,可以说即使没有薛宝钗存在,宝黛之恋也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仍会有其他家族的千金大小姐来替代宝钗。对于宝钗,其性格、容貌、言语、举止、学识、才能无一不佳,合于过去封建社会中女子“德、容、言、工”四德兼备的标准。本书肯定黛玉为群芳中的第一人,却用第一等的笔墨写了宝钗,就足以显示作者对宝钗这一角色的重视。正是由于宝钗这个封建社会数一数二的绝佳女子的出现,深深地冲击了宝黛之恋。

从宝玉这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来说,他是真心的喜欢着他的林妹妹,他与林黛玉的爱情不是单纯的由异性美貌引起的,而是长期接触,在相互一致的思想、情趣的基础上培育而成的。

可以说在贾宝玉厌恶着这个社会的时候,所有人骂他疯癫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只有黛玉一个人表示理解,她和宝玉一起看当时之人所认为的禁书,不鼓励宝玉去考功名,放任宝玉的思想。

4 在宝玉看来只有林妹妹才是懂自己心思的人。

当然黛玉也是喜欢着自己的宝哥哥,可是在不允许自由恋爱的时代,他们的爱情就像黛玉葬花一样,永远埋葬在泥土之中,等待他们的只有腐烂,遗忘。

宝钗对于宝玉是没有什么爱情的成分的,她的出嫁只是为了完成两大家族的联姻。金玉奇缘只不过是封建统治者把他们的真正意图变成神畏的意志而已。玉钗两人是没有共同思想的,他们一个遵循着封建统治,是封建统治下优秀的傀儡,一个则是向往着自由的爱情,冲破爱情枷锁的勇士,两人是不可融合的。宝钗命运的悲惨结局,不是她不小心所致,也不是靠着万事小心就能加以避免的,而是那个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

宝黛的“木石前缘”是对封建主义的挑战,结局只有失败。 宝钗的“金玉奇缘”是封建势力自我添加的说法,结局也只有是不幸。

那个时代,在没有改变上层阶级意志的情况下,一切个别的自我意识变革都只是一种挣扎。

以上是我对《红》书一些浅薄的看法和陋见,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幸福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无价之宝

幸福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无价之宝.也许你会因做错事而受到责罚,但幸福不会因此就抛弃你,它会静静地守在你身边,抚慰你受伤的心,让你重新变得坚强.

也许你是一个孤儿,父母双亡,但请你不要伤心.认真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从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你会体验到幸福的所在......

有人问,怎样才能长久地拥有幸福?

对!幸福是短暂的,它不会只属于你一个人,它是我们所有人类都拥有的.它不会因为你腰缠万贯而醒来停留在你身边只给予你一个人幸福;它不会因你身无分文而多赐予你一些幸福.它只会因你珍惜生命与生活并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感到快乐而给予你幸福!它只会因你孝顺父母.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老师而给予你幸福!

幸福也是长久的!

只有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珍惜身边所有的人,给予别人帮助,自己感到快乐.你才能长久地拥有幸福.

幸福并不是很困难才能得到的.要经过小小的努力和奋斗,你才能拥有幸福.

当你拥有幸福时,你也许会不知道它在你的身边.当妈妈亲吻你额头时,你的脸上开心而满足的表情就是幸福的痕迹;当你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别人夸奖时,你脸上高兴的笑容就是幸福的痕迹;当你因帮助别人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你心里甜滋滋的味道就是幸福的感觉;当你因吃了一顿丰富的饭菜而感到满足时,你已经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幸福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它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你因某件事情而感到满足和开心的时候,你的脸上或心里就会浮现出幸福的痕迹.

幸福走了?不!它没走.它仍在每个人心里的温暖怀抱中,它睡着了.它正在等待我们去把它唤醒,好好儿让它玩耍一番.

幸福的生活很简单,幸福的感觉也很微妙,幸福是一种纯洁高尚的感受。幸福似花朵,芬芳飘远,恒久存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幸福,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可以让人们美滋滋地发现生活的厚重与璀璨!

上一篇:英语义务教育课标期末下一篇: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