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预案管理制度

2022-07-05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疾控预案管理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疾控预案管理制度

小学疾控预案

xx小学

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工作预案

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管理

(一)建立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组 员: xx

(二)工作职责

1、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的防控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2、后勤处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3、学生因病请假,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病况。发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控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后勤人员按分工做好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王军霞负责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等有关部门汇报学校病例发生情况。做到甲类传染病在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6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汇报,疫情发生时,启动预防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 宣传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病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向师生讲解预防染病知识和学校防控工作要求,取得大家的配合与支持。并利用校内宣传工具向全体师生大力宣传防控知识。

(二) 预防措施

各班要坚持晨检制度,做好每天晨检,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坚持来访登记制度,加强对校内各人员的管理,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及时对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设施及用具的消毒,清除卫生死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坚持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工作,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异常增多,班主任要及时报告当日值班领导或防控领导组成员,并主动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调查分析。

防控领导组指定人员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热情况进行监测。政教处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四、应急措施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王军霞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本校出现的疫情,及时上报有关变更信息。

对于离开了学校的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应与其保持联系,以便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管理。

2、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政教处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暂停培训班教学活动。教导处也不要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教研活动。

门卫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要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

4、门卫对缺勤的师生要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的原因。发现发热患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每天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暂停上学或上班。

5、若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的同时,若学校发现多个班有学生感染,即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予以全校停课。学校停课放假期间,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要求学生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6、加强宣传工作,利用会议、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信息,使学校预防传染病的信息公开、透明,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正确的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心态,消除师生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全校师生行动起来,把我校预防疾病工作做好,使大家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工作、学习。

第二篇:某某县疾控中心麻疹防控预案

某某县疾控中心麻疹暴发疫情

应急处置预案

一、前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常发生与青少年儿童,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特别是2004年我县开展麻疹补充免疫后,麻疹在我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0

5、06年无病例报告。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等因素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相对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造成麻疹易感人群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积累,加上其周期性流行的特点,我县随时均有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关于麻疹防治工作方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县麻疹发病,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现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指导各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麻疹疫情暴发或突发重大疫情时,通过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尽最大可能防止或减少麻疹对我县可能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特别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麻疹暴发疫情,即一个麻疹潜伏期(10—14天)内,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如一个自然村、一个居委会、一所学校)发生3例或以上病例,即启动本预案。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同时启动《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四、麻疹病例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 1具备2.1.1加2.1.2条者,或同时伴有2.1.3条者。 2.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2.1.4条成2.1.5条或2.2条。 2.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2.3.1条或2.3.2条或2.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2.3.1条或2.3.2条或2.3.3条。

(三)处理原则

1、病人的隔离与治疗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治疗。

2、对易感者的应急措施

(1)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可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覆盖面宜广,实施时间要尽早,应在接触病人的3日内接种。

(2)病人密切接触者中年幼、体弱或具有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者的易感人群,可注射含有高价麻疹抗体的人丙种(血浆或胎盘)球蛋白制剂作被动免疫。

(3)与病人密切接触而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易感儿童应检疫21天。

五、控制麻疹疫情对策与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好麻疹常规防控工作

1、加强麻疹预防知识的宣传。各乡镇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免疫知识和麻疹防治知识,使群众了解麻疹病毒的传播途径,了解预防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意义等,提高群众对麻疹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 3

(二)快速启动,做好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县疾控中心接到麻疹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2小时内派出应急队伍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疫情室为麻疹疫情监测和报告单位,所有对外疫情报告必须有疫情室报出。

1、疫情初步调查与分析判断

向发病单位有关人员了解发病经过及疫情的基本情况,并检查重点病人,查看诊疗记录,根据病人全身皮疹、口腔粘膜柯氏斑及发热、咳嗽和急性结膜炎等临床表现对疫情作出初步判断,提出隔离病人、易感人群应急接种疫苗等综合控制措施。

2、核实诊断。对每一位病例及疑似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病人咽拭子、结合膜分泌物及血清等标本送检。

3、配合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隔离救治病人和疑似病人。对所有已发现的麻疹病人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防止疫情扩散。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房必须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隔离病房。

4、报告疫情。一是在处理疫情期间除网络直报疫情外,同时建立临时疫情报告制度,如实行麻疹疑似病例、零病例报告或麻疹疫情动态日报告等制度,以及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对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工作联系,随时获取与疫情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5、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是对全部病人及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和登记,查明实际发病数、发病时序、单位与人群分布及所有病例预防接种史等。二是追溯最早发病的病人,检出漏诊、误诊以及漏报误报,查明接触者并做好登记。三是收集当地疫情资料,了解暴露人

- 5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离开病家前,嘱让病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衣服和被褥应勤洗、勤晒,消毒可用加热的方法,也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7、暴发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麻疹暴发疫情控制期间,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对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分析。经过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后,月新发病例显著减少或疫区在发生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后二周内无新发病例,经疫情应急处理专家小组认定,可转入常规监测防治。并在1周内向县卫生局报告调查和处理结果,同时抄报州疾控中心。

- 7 -

第三篇:达县疾控中心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规范和加强本中心消防安全管理,为确保全体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防病治病的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与会议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消防环境建设与准备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总指挥):马文华

主要职责: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副组长(副总指挥):杜莉 黄国庆 吴世洪 曾庆平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成 员:陈伟 刘华英 罗玲 蒋绍禹 陈璨 吴涛 柏春刚 童远权 郝成芳 唐捷 杨晓果 郝晓玉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应急措施

1、发生火灾时,由现场同志向主任报告,中心领导立即通知各成员,由各成员指挥相关人员立即行动,到达预定地点。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迅速到现场和主控室进行指挥。

① 切断电源。

② 组织被困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准备撤离。(稳定情绪第

一、沉着冷静为要,防止引起全校恐慌)。

③呼叫1

19、110,并根据实际情况呼叫报市卫生局。 ④打开大门让消防队救火车进入单位。

⑤疏散人员在楼梯口处组织职工有序地撤离,以免发生踩踏事件, 疏散线路原则上按上下班线路,

2、撤离顺序:火灾发生后,由中心主任迅速到现场指挥撤离,其他同志按要求到现场配合中心主任指挥。

三、有关要求

1、沉着冷静指挥。组织人员按分工合作,沉着冷静,指挥得当。救人是第一原则,各指挥疏散职工要识大体顾大局,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严密控制下楼速度,以免造成楼道挤压,防止因恐慌而跳楼情况发生,疏散人员应最后撤离现场。

A.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B.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C.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困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D.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2、儿童和老人均不得参与救火。疏散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安排,有序按计划快步撤离,不得参与救火。

3、稳定群众情绪。无论中心何处发生火灾,疏散人员都应撤到安全地带、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后,不得任意走动,更不得返回火灾区。科室科长或指挥人员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

4、扑灭初起火灾。灭火行动组在火灾初起时,要就近起用灭火器,进行紧急扑救,尽最大努力扑灭初起火源或减弱火势,或关闭门窗控制火势漫延,为群众疏散争取更多时间,在群众未完全撤离前又能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不得撤离火灾现场。

5、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A.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 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阴的物资。

B.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历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6、确保通信联络。在火灾发生时,各组要确保通信联络,及时联系,把有关情况报告总指挥。

7、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第四篇:疾控中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健全中心对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对公众健康造成的疾病、传染病危害,指导 和规范我市疾控系统的救灾防病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信宜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省、市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定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范围内由于干旱、洪涝灾害、台风、暴雨、冰雹、寒冷、高温、雷电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所造成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疾控机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卫计局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本预案规定,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3、依法防控、处置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自然灾害工作制度,对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疫情核实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和送检、消毒杀虫和卫生宣教等防控处置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开展自然灾害期间的防病知识宣传,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做到资源共享,有效地做好防病工作,尽可能减少、降低因灾造成的传染性疾病危害和人员损伤。

五、应急组织与职责

1、中心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1)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应急办公室、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卫生监测和消杀组、检验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

(2)职责:灾情发生后,负责本中心对自然灾害引发的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及时向市卫计局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事件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启动或终止预案的建议。

2、应急专业小组及职责 (1)应急办公室

成员:

职责:负责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组织协调各专业组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保证应急物资的贮备和供应。

(2)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

成员:

职责:负责灾区和群众临时安置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案启动期间加强灾区内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监测。调查核实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传染病疫情,查找传染源, 提出初步的处理措施和意见,指导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疾控机构开展防控工作。

(3)健康宣教组

成员:

职责:利用电视、网络开展自然灾害防病知识宣传,并制作各种自然灾害防病知识小传单发放到灾区人民手中, 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自然灾害防病知识宣传。

(4)卫生监测和消杀组

成员: 职责:灾情发生后,加强对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确保灾区人民的饮水安全,防范重大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和饮用水监测结果,做好疫区的消毒杀虫、污染源无害化处理、饮用水消毒工作,防范疫情的扩散与蔓延。 (5)检验股

及时做好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样品的检验检测或送样工作,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相关股室。

(6)后勤保障组

成员:

职责:负责预案启动期间人员、车辆、物资、资金等方面的调配。

六、 自然灾害响应等级分级

(一)根据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将自然灾害响应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共四个级别。

1、Ⅳ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Ⅳ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0.05万以上,0.5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2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间以上,500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2%以上10%以下,或1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2、Ⅲ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Ⅲ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0.5万以上,5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3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0间以上,5000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10%以上15%以下,或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3、Ⅱ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Ⅱ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万以上,10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5万间以上,1万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15%以上20%以下,或30万人以上50万人以下。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4、Ⅰ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Ⅰ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万以上,20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3万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20%以上,或50万人以上。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二)在市政府启动各个响应级别期间中心的响应措施:

1、本中心应急办公室安排好人员值班;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时刻保持通讯通畅,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

2、领导参与应急值班,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3、各应急专业组要准备好各自需要的应急物资,如车辆、汽油、消杀器械药品、 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饮用水、各种记录表格等,处于待命状态。

4、实行严格的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疫情监测日报表,记录灾区的疫病情况、医疗救治情况和医疗卫生机构受灾情况,如有重大疾病、疫病情况,随时上报。

七、灾情处置

灾情发生后,在市卫计局局和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本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应急专业组深入灾区第一线,调查、核实疫情,指导做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一) 灾区监测与评估:对因灾害造成的水质恶化、食物污染等情况,本中心要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疾病疫病监测,水质检测,作出卫生学评估,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二) 灾区消杀灭:针对灾区卫生状况的恶化程度和病媒生物种群、数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杀虫措施,控制疫病的流行。

(三)健康宣教:对受灾群众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画报等形式,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学习,提高灾区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第五篇: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有效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以最快时间到达目的地,控制事件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 、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体系 中心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队伍。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中心应急队伍立即进入战时工作状态。在中心领导的指挥下,统一协调调度中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积极开展应急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中心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副主任任副组长,对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上一篇:居家养老调研报告下一篇:集控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