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课前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翻转课堂课前范文

课前.课堂,作业要求doc

课前,课堂及作业要求

教学目的

1、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课前,课堂上以及作业的要求,养成自觉遵守遵守课前,课堂上的纪律,以及如何规范地写好作业

2、增强规范行为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要求 课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应提前2分钟进入教室

一、做好物品准备

上课前应该把上课所要用的一切用品整齐的摆放在课桌上,课本、笔记本、练习本、教辅资料、文具等等---不能在课堂上要用时才去找,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在预备铃响后,老师会来候课,如果老师还有其他要求,要尽快的完成准备工作。

二、做好知识衔接

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大多和下节课有联系,课前应该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如果有遗留问题,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很可能是下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做好课前预习 老师一般都会发学案,在完成对新课内容的预习后,以学案自主预习预习题纲(或问题)为线索,对新课内容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做预习练习,明确新课的重难点和核心问题,在课堂听讲时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学懂,有的内容看一遍没看懂,这样做有利于自己从一上课起就能很好的进入状态,不会出现思维跟不上的现象。两遍还是似懂非懂,或者存在一些疑点,应该把这些地方标注出来,作为课堂听讲关注点。如果老师没有布置预习,自己至少应该把新课内容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做好思想准备

不同的科目知识特点不一样,不同的科目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一样。因此,在不同的课堂,就应该有不同的听课策略。要根据不同的科目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想好自己该怎么配合老师的教学,怎么样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

五、做好问题准备

一是要做好被提问的思想准备,把老师可能会提问的问题再熟悉一遍;二是自己有没有需要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有,先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课堂上要求

课堂上必须保证的纪律:

一,不迟到,认真听讲,不私自说话

二,回答问题要举手,经过老师允许后方可发言,上课不能随便接老师的话。 三,记好课堂笔记

除此之外课堂上必须做到

课前

预习课本并完成自主探究(导学)部分 具体要求:

1.预习时用蓝色圆珠笔标出重、难点;

2.认真仔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

了的疑问用红色笔标出或进行记录; 3.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学案的自学指导。 课中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8分钟) 具体要求:

1、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均要积极参与讨论,禁止“拉大锯”式讨论和假讨论;

2、全体起立,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出来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A同学向别的组的A同学请教,只要是你学习知识可以串桌讨论;

3、错误的题目要改正错误,找出错因,总结做这类题目的规律、方法和易错点,用红笔写在题旁边。

4、提前讨论完的小组可以先坐下改正自己的错题 高效展示(10分钟) 具体要求:

1、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楚;

2、书面展示要书写认真、规范 ,要分层次,要点化;

3、不展示 的同学对自己预习和做练习出现的问题改错,找出错因; 精彩点评(15分钟) 具体要求:

1.微笑面对大家,阳光点评,全员参与; 2.声音洪亮,有激情,无口语,语速适中;

3.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变形拓展, 不能只讲答案,要点明注意事项,并总结方法和规律;

4. 不点评的同学对自己预习和做练习出现的问题用红笔改错,找出错因; 5.听讲的同学要极度专注,随时质疑、追问,严禁小动作,并注意坐姿; 完成当堂检测(5分钟) 具体要求:

1.认真审题,作答要准确; 2.独立完成,不准看课本;

3.下课前小组长收齐,交给学科班长。 作业要求

学生作业规范要求

一、总体要求

1.记清每天各科作业内容及相关要求。

2.备好做作业的用品、资料,用笔采用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不使用铅笔。

3.学生的作业应在早读课前交,科代表应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作业情况 4.养成有难必问、有问必思、有错必纠的良好习惯。

5.日清周结,学会反思总结,建立典型错题集。

6.作业本要保存好,试卷应装订成册,便于复习。

二、预习作业:

1.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和要求,认真预习、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

2.预习过程中,要做到刻苦钻研,认真思考边看、边想、边写,或在书上适当勾划,写批注。学会借助工具书或手边资料,分析新课内容,力求自已解决问题。

3.动脑、动手,试做书上思考题和练习题,把经过自己努力而弄不懂的问题,记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三、晚上作业及课堂作业:

1.书写规范、认真,字迹端正、清楚,书面整洁,避免错别字。 2.每次作业之间应适当留出空行,以便老师批改。

3.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未能及时交给老师,请第一时间向老师说明情况。

,带着问题听新课,以便在课堂上得到解决。

第二篇:【转载】“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什么

“翻转课堂”这种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美国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了“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可以预计,这种“翻转课堂”风靡的脚步不会光停留于美利坚的课堂里,不久它将走进世界各地渴望变革、渴望解放的课堂。为了迎接“翻转课堂”的落户,我们有必要思索“翻转课堂”翻转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做怎样的思想铺垫和行为准备。

一是教育理念的“翻转”。

“翻转课堂”外显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时空的翻转,教学形式的翻转和教学内容的错位,但究其根本是教育观念的翻转。教育观念决定教学行为。“翻转课堂”蕴含的教育观念是“学生本位”和“学习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是教育工作者的普世共识和追求。“翻转课堂”蕴含的价值在于它对目前颇为迷离的课堂教学走向是一种拨正,也是对课堂教学本原的一种回归。

教育的成功必然是对人性正常需求的满足和不断提升。在“翻转课堂”里,学生可以不被安排在教室里听统一标准的讲解,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方式,实现随时随点随情的自由学习;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由于能自由、自主地学习,可以使学习个性化的特点得以充分的实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分的尊严感和成就感。“翻转课堂”本质上是迎合了人性,顺应了规律。

二是教学观念的“翻转”。

“翻转课堂”是技术进步促发教育变革的产物。要让“翻转课堂”在我们的课堂落户,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翻转,其中教师对信息技术价值的认识和利用,师生的关系及其定位的转变尤为重要。

在“翻转课堂”里,师生身份和关系必须“翻转”。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是策划是导演也是学习伙伴,整个教学活动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啦组织推进,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指点都成了教师的主要工襻内容。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权和评价权,教师的策划、引导、参与都必须围绕学刍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而展开。师生关系自然也从原有的从属关系转向平等的互动的伙伴关系。

三是教学方法的“翻转”。

“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教授方法除了讲究科学、精准外,还必须注重多样和适切。接受者的基础和需求各异,学习注意力的有限,课外时空的控制等因素,要求教师的教授方法适合学生的实际、适合视频课堂的要求、适合课外学习的特点。

“翻转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原有的教师教授为主变为学生的学后交流、教师指点解疑和指导作业为主。课堂中的交流和指点建立在学生学习信息准确反馈的基础上,教师要借助技术的力量,通过云平台对喾噩学习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组织课堂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智慧、教学能力和教学民主意识,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

四是学习和评价的“翻转”。

给学生以表达和实现本能需求的机会和可能,是“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所在。当然这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树立“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到学习首先是自己的事,自己是学习效果的第一责任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和“进取精神”的培养和激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翻转课堂”的实施,必然会对教学的评价带来新的改变。对教师的评价除了教学策划、组织、监督、指导、评价的达成度外,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会是教师视频课程的点击率和共享度。由于视频课程的公开和共享特点,优质视频课程的受众面比之前有无法预估的辐射度,这种特殊的评价指标转变,也会强化和促发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尊严、教学智慧能力的内在驱动,从而不断优化教师的专业生态。

对学生学业评价也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机制。除了注重评价结果,更应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自主能为”的增强、“自我调整”的顺畅等非智力因素加以关注和引导,对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科学性、合作力、反思力和调控力加以评估。

第三篇: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实效

陈益良

四川省邛崃市北街小学文昌校区

摘要:课前准备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需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充分而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备课,杜绝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杜绝无效或不当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学准备提高实效

正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同样有效。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课前准备、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检测、总结反思等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前者影响后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抓得不好都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学准备不充分,上课则杂乱无序,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学生作业效果则差,教学检测结果则糟糕。可见,课前准备得好,就是教学工作良好的开端,它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课前准备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1.1、课前准备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需要。

一般地讲,课前教学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前准备,二是学生的课前准备。一节高效率的课是指高效地利用了课堂45分钟,没有出现浪费时间的教学细节和安排,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课前的充分而精心的准备,想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可能的,想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是不可能的。相反,做好了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对课堂教学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如何组织、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学习的教法学法更加胸有成竹,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更加充满自信,对课堂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更加恰当,对教学辅助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自如。因此,做好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将更为流畅、简洁、紧凑、高效,对教学时间的调控安排将更加科学合理,不会无谓地浪费时间,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水到渠成地变成了现实。因此,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前,教师安排学生预习、查阅资料、调查了解等活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懂的,教师倾听其交流;学生说不清楚的,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想不明白的,教师引导、讲解,这样,课堂教学将更加轻松愉快,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必然需要。

2、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是为了不教”,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语文学科为例,课堂教学前,教师安排学生预习、查阅资料、调查了解等活动,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学习新课前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学生经过课前准备,课文的生字新词已经认识,对课本内容已经作了了解,写出了批注、体会,对课后问题或练习已经作了初步解决尝试,或勾画,或解答,对不明白之处已经作了标识。这样,学生经过课前准备,具备了课堂交流的基础和条件,课堂教学时,学生交流变得更加流畅,课堂质疑、讨论变得更加确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坚实。相反,学生如果没有对课文进行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调查了解,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会不知所云,交流变得困难,思考、质疑变得肤浅,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将大幅度打折。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学生的学习将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不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良性的人格品质,从而发现和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发展。做好了课前准备,促进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实效得以体现。

3、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需要。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于永正老师说他用一生备一节课,诸多名特教师成功的秘诀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都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课前准备看似平常,其实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前教学方案的设计能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促进教师钻研教材,促进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的认识,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学预设时,教师需要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教师该怎样处理,因此,教学预设能促进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生观;课件、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能促进教师基本能力的提高;设计数学练习时既要设计基础性练习,又要设计变式练习,还要设计拓展练习以及考虑练习的难易程度,这样看来,练习设计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促进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正所谓教学相长。做好课前准备能使我们每节课都从容淡定,对每节课都谨慎专注,牢牢确立课堂教学的效益观。教师长期坚持课前准备,水滴石穿,就会帮助我们自己的成长,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更具有实效性。

二、根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有目的性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统领作用,所有的

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安排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具有导教、导学、导练、导测作用,自然,教学目标对教学准备也具有指导作用,所有的课前准备都是为了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是为了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不至于使课堂效率低下,这样,使得我们的各项课前准备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课前准备,是上课之前,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做的所有工作,它既包括教师的准备又包括学生的课前准备。

1.1、教师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实施,过去,我校很多老师备课感觉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备课,教学目标或低或高,教法学法不适合学生实际,数学备课中的情境设置好像又没有提炼出本质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似乎又打乱了教学程序,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浪费课堂一分一秒,我校经过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教师备课做到“四备四明”。按照“四备四明”的备课要求,教师至少要做以下的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1.1备教学目标,明确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师在通读教材、分析教材、阅读教师用书,依据本年段课程标准、单元主题、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做好课前准备,如,课前教师要把生字、生词、诗歌、例题、练习题等课前准备好,或写在黑板上、卡片上或制作在课件上,电教设施调试好待用。

1.1.2备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能力、情感的发展点,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 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课前要准备好,或写在黑板上、卡片上或制作在课件上,动手操作的器材、教具课前也要准备好;为了突破难点,需要补充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需要课前准备好。比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补充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用画面再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从而实现明诗意,想诗景,悟诗情。

1.1.3备教学程序,明确课堂教学的结构。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程序,在教学中不至于一片混乱而是有张有弛、层次分明,体现教学的规律。

在引入环节,教师要准备所需的音乐、文字、时代背景、图片、视频、器材、练习题、情景图、课件等。课堂引入在5分钟以内为宜,数学课引入要设计铺垫知识的交流,铺垫练习在3-5分钟为宜,要尽量安排计算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努力做到一开课就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

每节课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一半,为了提高课堂实效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语文课,学生的活动有认识字词、阅读、观察、思考、理解、体会、感悟、交流、练习等。数学课,学生的活动有观察、交流、操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练习等,这些活动都需要有材料作支撑,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在课堂训练环节,教师要准备好练习题、补充的练习题单、操作记录单、重点句段、课件、知识训练点、情感教育的感染点、能力的发展点、阅读的拓展点等。以数学为例,练习题要有基础练习题、变式练习题、拓展练习题;练习的类型要多样化,如填空、判断、改错、计算、解决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在课前就准备好。教师的课前准备要与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相呼应,做到一一对应,或与引入环节紧密相连,或与课堂练习紧密关联。如果不将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过程或课后复习密切关联,不配套,那么,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不可避免,课前准备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

1.1.4备教法学法,明确教与学的思路。

教法与学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课前考虑好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比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做什么,要努力使学生人人有事做。开火车朗读词语时,我们要求其余学生再跟读,避免其他学生无事可做而松散无序。学生阅读、思考、练习速度不一致,教师考虑好怎样安排速度快的同学,建议在准备课堂练习时,可以不必统一要求,习题的数量可以有一些弹性,速度快的同学可以鼓励做超量练习,以利教师调控课堂。同时,教师还有做教学预设,等等。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后还需要熟悉教学设计,做到脱稿授课。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才可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师生双方都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提高和发展。相反,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中,需要播放课件,再去开电脑及投影;需要做习题,教师再书写练习题,再去发作业本或练习册;因不熟悉教学设计而时常查阅教学设计„„教师上课只有一支粉笔一本书,几乎没有其他的辅助设备。这种课前准备观念的缺乏,必然会导致我们课堂的杂乱、松散、效率低下,无谓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2、学生课前要做的准备

缺乏学生课前准备的教学,也不行。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盲目的、被动的,课堂效率是不能肯定的;学生课前有效准备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有意识的、明确的、主动的,课堂效率是有保障的。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安排布置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查阅资料、调查了解,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认知。以小学高段语文为例,课前预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要求:自学生字生词,熟读课文,勾画优美词句,做批注,写体会,概括主要内容,争取解决课后问题,不懂的地方做好符号,等等;上课前要把教材、作业本、预习本、

文具准备好,摆放在课桌上;课后收拾好书本、学具、器材等。

课堂教学有了学生预习的基础,教师教学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学生已经懂的,教师倾听其交流、激励评价;学生说不清楚的,教师点拨、启发;学生想不明白的,教师引导、讲解、组织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发挥,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变得水到渠成。

三、加强教学反思,促进课前准备能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是为了提高,反思是为了超越。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是理念,是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对课前准备的反思,我们应该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实实在在,是否细致,有没有因课前准备不足而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有没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课前准备。哪些准备做得好,哪些准备做得不足。我们应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让自已的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翻转课堂案例

翻转课堂案例:《数字与信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数字与信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结合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调查与交流,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用数字编码描述信息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分“提出问题”“比较分析”“设计方案”“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安排活动。“提出问题”环节,主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特点; “比较分析”环节,主要结合身份证号码,帮助学生体会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方法;“设计方案”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以全校同学为主体,讨论并设计为全校同学编号的方案;“拓展延伸”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一些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表达了什么信息。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讨论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通过上面的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体会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具有准确、简洁、便于检索等特点,并进一步梳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感受数字编码的应用价值。

本课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分析数字编码现象,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编码的含义及方法,探索发现身份证等编码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和获取其编码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字编码问题。本课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数字编码的方法,发现身份证等编码信息及基本编码方法,正确、合理、灵活和科学地自主编制一些生活中的数字编码问题。

二、达成目标发掘

《数字与信息》教学课时为一课时,遵循先“读”(码)后“编”(码)的编写体例,读和编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体现出读编并重的特点。但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若以先读后编的路径展开教学,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的复杂性可能只会让学生关注到编码的含义,而忽视蕴含其中的编码方法。如果无法通过编码方法架起桥梁,那么读和编必然是脱节的,是无法达成培养学生编码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的。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本课时达成目标分解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自主学习两个部分。课前自主学习达成目标设定为:

1.通过对生活中数字编码现象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发现一些常见的数字编码信息;

2.了解身份证号的编制方法及构成含义,能解析和判断身份证所反映的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

课堂学习达成目标设定为:

能进行图书“索书号”(二级)的编码,运用所学数字编码描述信息的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设计,将教材的先读后编、重读轻编调整为边编边读、以编为主,以引导学生为图书编制“索书号”为主线,凸显了“数字编码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需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三、课前准备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我从“达成目标、学习任务、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四个方面作如下设计:

达成目标:观察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现象,发现一些常见的数字编码信息;了解身份证号的编制方法及构成含义,能解析和判断身份证号所反映出的相关信息。

学习任务:找一找、查一查、写一写生活中的编码;填一填一家三口的身份证号,分析其构成含义。

方法建议:查找资料、对比发现。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第一环节:交流自主学习成果。第二环节:解读身份证号含义。第三环节:设计方案,编制“索书号”;第四环节:展示质疑,全班评价。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使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衔接起来,形成目标管理。

(二)教学视频设计

教学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本课视频有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感悟数字组合含义,了解数字编码现象,使学生感受数字编码传达信息功能。视频展示:由“1”“1”“0”3个数字组成的数,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排列的顺序,还可以是“报警电话”这一特殊的电话号码。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编码传达信息的功能。

然后,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一:先写一写自己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及本市固定电话区号,再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编码,举例写出一个具体的编码。

第二部分:解读身份证,领悟数字编码信息的意义,使学生学会采集数字编码所传递的信息。

视频中,教师系统讲解身份证号“地址码”“出示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的构成,揭示“合理”“简洁”“唯一”等编码原则。用微视频系统解读身份证号构成含义及相关编制原则,替代了教师原本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凸显了“微课程教学法”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兴趣高,自主性强,自由度大,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先交流自主学习成果,然后解读身份证号构成含义,在掌握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编制索书号,最后展示质疑,让学生带着个体的思考走入课堂,使得课堂学习深度得以拓展。

第五篇:翻转课堂案例

《月光曲》教学案例

该内容总课时:3课时

翻转课时:2课时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我用了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授,《月光曲》是一篇精讲课文,课文大量的描写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对景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贝多芬当时创作这首曲子的情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佳范例。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大量的课前学习资料,课上以提问、小组活动、讨论为主、教师小结为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二、学习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我在授课时采用了学生模仿现实情境的方法,体会创作情境,同时伴有提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所以为了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体会文章感情。

对于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两套学习方案,如果学生不善于表演,活跃不起来课堂气氛,就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式,教师适时点拨。

四、课前任务设计

一、看教师提前发的教案。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二、听《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磁带。

三、看老师第三节的教学视频,网址:百度云——网盘,学生知道账户和密码。

五、课上任务设计

《月光曲》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知(3)

1、导言: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光曲》的字词、课文分析,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感悟深化课文的思想。

2、师板书课题。《月光曲》赏析

二、感受乐曲,激发情感(10)

注:在课件上播放《月光曲》

听《月光曲》这首曲子,感知内涵。

听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组织交流,小组讨论。

三、情境表演(20)

注:看教师发的关于描写贝多芬创作曲子的材料。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学习了第三课时的有关知识,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我们来进行表演,看谁体会了《月光曲》的内涵。

四、教师总结(7分钟)

上一篇:防中暑的方法范文下一篇:防治扰民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