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重构

2022-09-11

1 引言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类学生的入门课, 对学生的会计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调研发现, 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院校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思路“重核算轻管理”, 教学更注重“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的程序化操作层面, 忽略了向学生树立会计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观念, 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形成了不恰当的引导。因此, 本文致力于研究应用型高校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重构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模式。

2 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会计学习存在盲目性

经问卷调查发现有49.3%的学生选择会计专业是出于父母或亲戚朋友的建议, 自身对会计专业并不了解。志愿选择的被动性使得很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差。

2.2 老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进缓慢

通过调研前后4届会计学专业的学生, 发现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并无实质性变化。按部就班地遵循教材, 依次会计的概念、基本假设、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核算方法、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业务核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和会计组织等内容, 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抽象的概念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2.3 基础会计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精准度差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以应用性为主, 科研性为辅, 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忽略了会计本质的目的, 为信息使用者提高决策所需的信息, 且易造成学生将专业课程的学习重心放在“会计分录”的编写上, 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分录背后的意义。

3 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重构

3.1 明确学生基础会计学的学习目的

充分利用本校先进的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财务岗见习机会, 让学生在见习过程中了解会计到底干什么, 从而让学生在基础会计学的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跟随大三、大四学生一起见习企业财务岗与企业各个部门的联系, 以及单据处理、业务核算、成本控制、资金筹集、编制报表并对报表分析等工作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全过程, 可以让大一新生更加清晰的认识企业、会计岗位职能、专业技能、专业素养需求。

3.2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 改变教学方法

会计是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为核心, 会计核算和参与企业管理并举的工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核算工作将越来越程序化、技能化, 而会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将越来越重要, 这样的高端人才严重稀缺。即通过大经管生态圈企业运营全过程为案例为学生构建会计信息整体框架, 将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获取路径等会计学相关知识融合在案例的讲解中, 然后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内容讲解, 了解会计基本概念、基本规范、资金的来龙去脉以及资产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如何。最后, 通过现金流量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关系的讲解, 让学生明白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以及利润的质量。除此之外, 适度利用微课慕课等教学工具,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及时答疑解惑, 给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一段消化吸收的时间, 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设置如下表:

总之, 上述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的重构, 符和学生们的认知规律, 通过企业见习了解会计是什么、具体干什么, 在项目教学中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结合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规范、核算方法、业务流程等内容不仅为学生构建了会计信息整体框架, 还为学生展示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 为今后课程的学习树立了更长远的目光。

摘要: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等新型先进技术下, 财会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在此新形势下, 我国应用型高校会计类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应当与传统的课程培养相区别。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明确学生应当具备的会计类岗位能力, 明确高校会计类课程的培养目标, 利用校企合作、微课慕课等新型的教学途径, 结合适用的教学方法等重构会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现人才供求双方精准连接。

关键词:职业需求,教学

参考文献

[1] 汪本强.《基础会计学》现行教材的弊病及新教材编写构想[J].财经月刊, 2010 (3) .

[2] 张子林.大经管生态圈理论与实践[M].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使哲学课堂焕发活力下一篇:汽车液压防滑控制系统及其电子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