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队伍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基层兽医队伍范文

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我们自示范性建设以来,全面总结了师资队伍建设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讨论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和教育部

12、

14、16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学院 “一年打基础、二年出特色、三年争示范、四年上台阶、五年创名牌”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富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三、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四、加大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以上工作举措,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具体表现为:

一、专任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2001年学院合并时专任教师只有名,而截止到今年9月有专任教师25人,是原来的两倍。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

有效改变了师资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的状况,截止今年9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人数从4人增至1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9人,其中博士1名。

三、学术梯队不断加强

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8名。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成绩显著

近两年累计投入资金20万元,聘请14名企(行)业专家来院授课讲学,其中正高职称5人,博士后1人。选派到国内高校进修深造教师6名。

五、新教师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逐步规范化。

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专业学校带头人,老中青传帮带,新教师听课,专业教师进入教学团队,建立教师个人教学科研档案等措施,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有很大提高。

我院正处于国家示范性建设关键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重点。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造和形成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我院示范性建设工作更进一步,为迎接教育部评估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篇: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湖北省远安县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远安特色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底,远安县连续近20年保持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畜牧业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分散饲养向规模饲养转变、由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全县现已建成1个10万只现代化标准蛋鸡养殖场、1个年出栏万头猪场、1个千头肉牛养殖基地、1个千只山羊养殖基地、18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培育各类养殖大户930余户。据统计,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31.78万头,出栏牛0.45万头,出栏羊4.2万只,出栏家禽42.6万只。

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现状

远安县属湖北省山区小县,辖7个乡(镇)、117个村(居)委会,人口20万。2004年9月,根据湖北省农业厅《关于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检疫上收归县、防疫乡镇扶持、诊疗市场放开”的改革思路,该县将动物检疫、动物防疫、动物诊疗三大职能进行彻底分离,成立了7个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初步建立了保障性、公益性和盈利性等三大服务体系。2006年,该县通过“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完善防疫投入机制、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深化完善了动物防疫服务体制。经过改革,全县动物检疫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动物防疫工作创造了新历史,动物诊疗工作达到了“三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业务部门满意、人民群众满意)。截至2010年底,全县7个乡镇有132名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其中,动物防疫员40人、动物诊疗人员92人;具有专业技术兽医师职称6人、助理兽医师职称27人、技术员职称59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知识层次偏低。据调查,动物防疫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16人,占乡镇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总人数的12%,高中(中专)学历24人,占总人数的18%;动物诊疗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47人,占总人数的35.6%,高中(中专)学历45人,占总人数的34%;防疫

和诊疗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尚无一人。

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龄趋势明显。在乡镇动物防疫人员中,18岁~29岁6人、30岁~39岁8人、40岁~59岁26人;动物诊疗人员中,18岁~29岁13人、30岁~39岁18人、40岁~59岁61人。部分年龄偏大的技术人员对岗位的适应性减弱,干事业的热情也随之逐渐减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队伍的活力。

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专业人才短缺。132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专业均为兽医专业。在乡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国家承认兽医畜牧专业学历文凭的有57人,占总人数的43.2%,余下占56.8%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均为“跟师学医”。

人员分布不够合理,影响产业发展。全县乡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动物防疫人员40人,动物诊疗人员92人。各乡(镇)均没有负责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

抓好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日益严峻的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压力,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现代畜牧业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撑。因此,全面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一流队伍。加强技能培训,挖掘现有技术潜力。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以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的,以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重点,脱产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专业技术培训与综合业务培训相结合,区分知识层次、年龄层次,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县校合作”、“阳光工程”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抓好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新知识和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培训。组织工作专班编写《远安县畜牧兽医工作手册》,下发到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手中,规范行业行为,统一服务标准等。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的各类成人学历教育,解决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丰富激励手段,激发技术人员积极性。采用“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为目的的各种激励手段,不断营造和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让广大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感受在本系统工作有一种“家”的温暖,有强烈的亲和力和归属感,进而调动和激发大家投身于畜牧兽医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携手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适当增加人员,提升畜牧兽医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创新人才高地是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强牧战略作为第一根本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突出抓好人才引进,敞开人员入口,有计划地接受畜牧兽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优化队伍知识、年龄、专业结构,提升服务现代畜牧业的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吸纳县域内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土专家”、“小能人”进入畜牧兽医服务行业的体制和机制,逐步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完善监管机制,促进人员和技术良性发展。有效监管是队伍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监管制度。对现有的规章制度适时进行清理、查错纠偏、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工作岗位职责、工作行为规范、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目标考评等制度。二是完善评价制度。加大专业技能在各类绩效考评办法的权重,坚持业务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透明,直接与工资、岗位聘用、晋级评先等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和技术良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做贡献!

第三篇: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年工作总结

在2010年的全年工作中,本人在市畜牧局及中心站、文峰街道办事处党委的领导下,所辖区域内的畜牧防疫检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人在职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

1、全面完成了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

一年来,重点完成了动物防疫工作,猪瘟、口蹄疫、牛羊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均基本达到99%以上。共免肉鸡只、蛋鸡只、猪只、羊只;并利用所学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做开展了畜禽驱虫以及疾病防控指导,有效的抑制了传染病的发生。

2、圆满完成了全年动物检疫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执行中,产地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共检疫肉鸡20000只、猪5000只、;今年,经本人检疫检出有问题的生猪4头,并对这些问题猪的畜主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且按有关规定做好了问题生猪的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病死猪肉的上市销售,保证了群众吃上放心肉,从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依托领导的帮助在所辖区域内积极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加强了养殖户的法律意识,使强制免疫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

4、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虽然所辖区域内正在进行新农村改造建设、房屋拆迁、房地产开发,散养户锐减。但是畜牧业生产方式却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正在兴起,现有东南村大型猪场1个,洪南社百头牛场1座。养殖规模虽然还比较小,不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和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下畜牧养殖行业必定会出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些村社农户对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工作难度大,费用难收。2、村与村、社与社、户与户发展不平衡,拒打现象突出。

3、由于口蹄疫注射后反应频频,甚至造成死亡,前些年造成死亡的,因资金无着落,赔偿没得到落实,造成防疫员、农户有恐惧心理,能够不打则不注射或少注射,从而影响到防疫密度及质量。

4、牲畜佩戴标识后有些会发炎,因些,佩戴标识率低。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及业务水平,加强对村社防疫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提高防疫水平。2、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上下沟通,齐心协力的动物防疫体系。

3、利用不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村社农户对动物疫病防制重要性认识,使他们的思想由兽医站站要我们防疫,变为我们要求要防疫,由被动变为主动。

4、加强防疫后服务,对反应大的要及时进行解救,并做好解释,减少死亡率,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总之,动物防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人类健康,工作量大,涉及农户多,必须上门服务。现在人们对此又不够重视,因此,要真正搞好防疫,仅靠站里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上级各部门、各级组织及广大农户的上下协调,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实现。

第四篇:基层站畜牧兽医述职报告

强管理重服务 一心只为养殖户

——钓办处兽医站站长黄林2011年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区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养殖户的密切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3421”工作思路,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贯彻区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尽职尽责,踏实工作,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积极开拓畜牧兽医事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管理、考核、工作目标要求、观念、作风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采用严格的管理机制,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同事述职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队伍建设

学习是提高党性觉悟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理论水平、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根本手段。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工作实践,坚持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吸取民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同时还认真向站内其他同志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矛盾,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管理制度的顺利创建,本人在年初组织全体职工召开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通过会议讨论决定,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动物防疫检疫员工作制度、工作学习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检疫防疫制度、生物药品防疫物资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多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作为一站的负责人,我以身作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廉政建设,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自觉规范自己的“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从严要求自己。同时加强全站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努力为养殖户增收铺好路服好务。

二、认真踏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畜牧业生产发展

我办共八个村八个居委会,地域面积60.17平方公里,农户10253户,农业人口26013人,位于合川主城北郊城乡结合部,嘉陵江与渠江在辖区内汇合,两江沿岸五十多公里,合肖路、川东路横穿而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我结合办事处实际情况,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原有的养殖场进行改建,增建粪污处理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环保化,以促进畜牧业稳步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以满足人们对肉蛋奶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了养殖户增收。

今年全国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我区就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因我办两江沿岸五十多公里,沿线养殖场(户)众多。在洪峰来临之前,在区畜牧兽医局的统一安排下,我根据水文站的预警预报,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走村串户帮助沿线养殖场(户)及时转移畜禽和相关生产设施和物资。在灾后免费为养殖场(户)送去充足消毒药物,积极组织其进行生产自救,搞好防疫消毒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及时恢复了养殖户的生产信心,使畜牧业稳步增长快速发展,截止年底我办共存栏母猪561头,共出栏生猪10080头、家禽159.26万只、牛63头、羊1764只、兔15399只、鲜奶58吨,畜牧生产总值达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1、狠抓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年初我按本站全体干部职工的技术特长,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划定责任区域分解防疫责任,签订畜牧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做到事实又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也与规模养殖场签订自主免疫责任书,主要是以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与常年免疫相结合的防控形式开展防控工作。

春秋两季的综合防控工作,在区局的统一安排下,我积极争取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支持,办事处成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兽医站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并向各村(居)下发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文件,兽医站组织兽医、村居干部及村级防疫员组成防控工作组,广泛宣传,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 “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逐村逐户的开展防控工作,工作结束后组织专人对各片区进行抽查考核,奖惩分明。

常年免疫工作严格执行三旬制度,同时要求各驻村兽医加强自主免疫规模场的指导服务,为应该免疫的养殖场及时提供相应的疫苗并送达强制免疫通知书。加强能繁母猪、仔猪首免的监管,在这方面年初兽医站与兽医院签订委托书,同时与阉割人员签订了首免责任书并收取保证金,各片区兽医随机对阉割人员进行抽查监督,发现违规的一律严肃处罚。另狂犬病防控工作,在区局和办事处的安排和支持下,经我站的精心组织,也得到了顺利开展。全年来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猪瘟免疫30240针次、口蹄疫免疫35721针次、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免疫30240针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59.25万针次、鸡新城疫免疫86.6万针次、狂犬病免疫3621针次。

2、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做到预警预报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将动物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方针政策的真实体现。根据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的要求,我安排专业技术过硬兽医组成疫情监测组,在我办辖区内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在养殖场和畜禽集中的区域设定了疫情监测点,时时掌控疫情动态,随机采集畜禽全血样送区疾控中心实验室监测。全年来我办无一例重大疫病发生,确保了辖区内清净无疫,保障了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强化检疫任务,确保经济任务

动物检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检促防、防重于治”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一贯的方针政策,建立建全动物及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督关,通过强化检疫和监督工作,能有效促进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的质量,强化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促进全区生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年初我站根据区局下达的检疫、经济目标任务,结合我办实际情况,按确实的责任区域,将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同时按照法律法规制定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制度的奖惩办法,大大调动的了站内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截止年底,产地检疫到位率、出证率和检查免疫标识佩带率,免疫证的回收率(不含家禽)达100%;进入屠宰点的畜禽验证核物率,产地检疫证的回收率,免疫标识回收率,宰后检疫率,合格产品出证率均达100%;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区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的103%。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我办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维护了全办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食品安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品种改良母猪建档建卡,商品猪及能繁母猪保险

优良的动物品种可有效的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生产力,可有效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是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所以生猪品种改良是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我站在区畜牧站的指导下,强化宣传,重点做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工作,做到了宣传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截止年底共配送免费优质精液1862份,生猪人工授精受胎981胎次,培育优质仔猪8829头。

种畜禽的发展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搞好能繁母猪的培育工作是生猪发展的根本保障,我站按区局要求,将能繁母猪建档建卡工作当成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要求各片区兽医,不能把能繁母猪的建档建卡当成单一的一项记录记载工作,而应把它当成一项系统工作来做好做实,各片区兽医必须熟知责任区域内能繁母猪的分布生产情况,必须熟知其防疫情况,务必抓好仔猪的首次免疫工作,同时做好母猪的防疫工作。

商品猪及能繁母猪保险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实施,让养殖户得到了实惠,是国家对畜牧业大力支持,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是稳定生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但因历史文化待诸多原因,还有一部分养殖户不能接受,介此我站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及各村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全年能繁母猪共投保391头,商品猪投保5801头。在出险报案查勘方面,我站按照“及时报案,及时处理,当天发生,当天处理”的原则开展查堪工作,安排专人报案,专人查堪鉴定。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因生猪及母猪保险工作与养殖户发生矛盾纠纷问题。

(四)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和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我站本着对畜牧业生产户和人民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了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监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按照兽药饲料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狠抓落实,严查畜牧兽医行政许可和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对违法生产经营兽药饲料的行为及时上报,以便营造良好的饲料兽药市场,为了加强饲料和添加剂的管理,规范饲料生产经营秩序,我站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从事饲料生产、经营的组织及个人进行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在区局的领导下,严格审查兽药、饲料经营户的相关资质,要求硬、软件必须达标,同时简化办证程序,对不符合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截止目前已有7家兽药经营户通过了兽药GSP认证,饲料经营许可办证率达100%。本年度共查处经营不符合规定饲料案件两件,通过我们的整顿和规范,有效的维护了兽药饲料市场的繁荣稳定,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发展,确保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信访安全稳定工作

信访稳定工作是各级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我站按区局要求,组织力量明查暗访,认真开展自排、自查、自纠自化工作,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无一例上访事件。

在安全工作方面我站以创建“平安单位”为目标,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我站由原大岩、思居、东渡三个乡站合并而成的兽医站,在三处都有房产,每处房产都落实了专人管理,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在危房处设有警戒线,醒目处悬挂警示牌。

今年八月,在定期安全检查时发现东渡一房产墙体发生倾斜,我站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排危维护,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护了过往行人及左邻右舍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年来我站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三、存在不足和来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靠的是区局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站内全体职工的团结和上下的共同努力,靠的是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广大养殖户的积极配合。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一是深入细致做思想工作还不够,有时忙于区局和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和应付日常工作,对学习工作抓得不够紧。二是下基层为养殖户的服务时间相对较少,对新时期的畜牧兽医工作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不够,对站内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思想动态掌握还不够。三是对畜产品市场、兽药饲料市场及相关企业的监管抓得不够严,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四是在工作中有时有些急躁,批评同志有时不顾情面,伤了一些同志的感情(在此我向大家检讨),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工作中加以改正。

(二)来年工作打算

1.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进一步强化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完善站内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

2、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市场,维护市场的繁荣稳定,维护养殖户和经营户的合法权利,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因地制宜,加快中小规模化养殖场拆建,推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搞好养殖污染的环境治理工作。

4. 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养殖,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群众的科学防疫意识,进一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免疫密度达100%,避免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5、继续稳步发展各项畜牧业生产,进一步推广产业化进程,确保了肉蛋奶的“自足、安全、放心”。

一年来,在区畜牧兽医局、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牢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全部精力用在畜牧兽医工作上,搞好站内的管理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畜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五篇: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的运行机制

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的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步伐,毕竟涉及畜牧兽医行业的监督管理、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等大量的工作在乡镇、村、组,即工作重点在基层,因此基层必须要有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南涧县从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以前的实际情况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基本处于无着落状态,故村级的力量非常薄弱,对整个畜牧兽医工作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各地都在进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南涧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通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创造了一个适合当地实际的新的体制模式,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宗旨,狠抓科技队伍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创新管理机制,在全系统推行局长聘用站所(中心)负责人、站所(中心)负责人聘用科技人员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转变服务职能,建立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草山饲料站和8个派出乡镇畜牧兽医站,按行政村设立动物防疫室,形成了完善的服务机构;按照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明确职责和任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打破传统分配办法,按完成的任务量和考核分值来分配绩效工资,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合理的考核分配运行体系,充分调动

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纵观全局,我县对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前与改革后进行对比,存在天然之别,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了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和协调。改革以前,地方政府的畜牧兽医管理机构设到县级,县以下乡镇畜牧兽医站虽然也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府的管理职能,但只属于“代理”性质,即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相当场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畜牧兽医行业进行管理,而只能以县畜牧兽医局的委托下进行管理,其权威性受到影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均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工作效果明显不佳。而体制改革后,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县畜牧兽医局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其工作主体、职责就非常明确,乡镇范围内的所有涉及到行业方面的事务全由其管理。一旦遇到问题、困难,首先向乡镇政府汇报反映,会得到乡镇政府的支持和关心,而县畜牧兽医部门则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使之更好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转变,使政府对畜牧业的管理层从县级降到乡镇级,也使政府管理更接近养殖户,更贴心人民群众,明

显提高了政府的管理工作效率。

与时俱进,观念得到大大转变。一直以来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在畜牧兽医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也都十分重视这支队伍,也一直强调要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体制改革后看来这支队伍应该说也确实是比较稳定,发挥了重要的生力军作用。如果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以前称乡镇农技站)比较,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立远早于乡镇农技站,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建立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属集体事业性质的自负盈亏单位,九十年代虽改编为全民事业单位,但基本上仍是自负盈亏,而农技站一直作为乡镇政府的业务部门,其人员待遇由乡镇财政拨款,属相对无后顾之忧状态,工作条件到生活条件远优于畜牧兽医站。以往每逢机构改革,就怕乡镇畜牧兽医站被改革,总是强调“网不能破、人不能散、机构不能动”,力保

机构稳定,不进行改革才心安,这种观念现已无存。而机构体制必须适应产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否则再稳定的机构也没有任何意义。若机构、人员的长期不变已经显得缺乏生气,活力必须来自改革。从已经改革的地方看,改革明确了基层机构、人员的职责,解决了最重要的经费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涨,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管理力量加强,效果明显。

乡镇一级管理力量明显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原来虽然承担着具体业务工作,但对本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的发展未能做出很好的规划和管理,因而此项工作自然要由县局承担,县局因力量有限,也只能对全县的产业发展作大致考虑、规划,乡镇政府因为没有这样一个得力的部门作参谋,对畜牧业主观上想重视但客观上也无法重视,故出现了对畜牧业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情况。改革后加强了对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管理,成了乡镇政府的贴身参谋,产业发展、动物防疫具体有人规划、组织、实施、检查,对乡镇政府而言,既加强了对畜牧兽医工作的领导,又从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从调查情况看,一些乡镇政府领导坦言,只要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提出的工作建议合理且必要,一般给予支持。体制改革后乡镇政府对畜牧兽医工作也有明确的要求,并在经费上予以适当支持,这是改革前后的主要区别。其实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与没有专门的人员作规划和参谋有关。一般从逐级管理的角度看,县畜牧兽医局的下级是乡镇畜牧兽医站,但由于乡镇站的经费体制是自负盈亏一部分工资,站员工为了自己的工资福利均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全面、高效贯彻县局部署的工作,工作的质量打折扣

在所难免,而现今的改革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作用日益突显。纵观历史,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一度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壮大,事实上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因为畜牧业要发展,也必须有一支为其服务的队伍,而村动物防疫员是最贴近畜牧业的工作队伍。村动物防疫员之所以日趋萎缩,应该是其与乡镇畜牧兽医站“争饭吃”有关。村动物防疫员最初是以“村兽医”的身份出现的,顾名思义,最初其主要是在搞防疫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兽医服务工作,随之演变为村兽医。由于村兽医的发展影响到依靠自负盈亏一部分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生存,矛盾趋于尖锐,进而采取了一些诸如村兽医不得进行防疫和各项服务等的限制而致其萎缩。其实一个乡镇仅靠畜牧兽医站几个人是很难做好服务工作的,一般基本上也就以防疫为主,无暇顾及养殖过程中的疾病诊断、治疗、养殖技术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也很难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远景设想。即使是防疫工作,也因为乡镇站人力紧缺、因经费制约又无力增人,各地因免疫不到位而造成的疫病发生、传播并非少见。体制改革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明确落实到乡镇政府,当地政府自然就承担起了职责;县局安排乡镇畜牧兽医站认真组织好村动物防疫员这支队伍,根据各村养殖数量的多少确定村动物防疫员人数,县畜牧兽医局每年还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鉴定,合格者发给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资格证书》。明确其职责为免疫、免疫档案管理、防疫巡查、疫情测报、协助产地检疫等工作,签订动物防疫承包合同,按绩效考核实行奖惩激励机制。积极争取、落实村防疫员的待遇,其报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州财政承担,二县财政承担,三是村防疫员通过有偿服务获得的收入。使原来“与村兽医争饭吃”,成为现在的“为村兽医争饭吃”,改革的结果虽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使即将要萎缩的村动物防疫员队伍有人管理、关心,指导和监督,使养殖业的发展和壮大

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这也是体制改革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家长陪读须知范文下一篇:基层党建文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