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

2022-08-15

第一篇: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层公务员是指县、区行政区内行政处级及其以下,具有国家行政编制的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而其中,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结构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连接群众和政府的桥梁。他们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了解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发现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基层公务员整体素质难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也朝着打造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然而,部分基层公务员的思想没有发生转变,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仍然停留在传统理念和惯性思维上,习惯于坐等上门,习惯于凭经验和简单的方法办事,而缺乏开拓创新、积极主动的精神。此外,官僚主义作风还残存在于一些基层公务员的身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还在一些服务窗口中存在。

另一方面,能力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一些基层公务员工作技能陈旧,行动效率低下,对于现代办公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操作一窍不通, 1

难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有的对法律法规、最新政策掌握不全面,导致分析处理问题不够合理,难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进出口渠道流通不畅

近年来,受职位数、编制等的限制,各机关除了通过考录、选调、军转安置等方式少量接收一些基层公务员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进人渠道。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公务员的考录力度,但是公务员的进口渠道太窄,新生力量不足,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出口方面虽然有退休、辞职和辞退等方式,但公务员的惩戒、辞职和辞退等制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得出口受阻。此外,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占据了大量县级以上单位的公务员编制,造成县以下单位的公务员升不上去,原地踏步。而乡镇与县级市级部门之间公务员交流轮岗的瓶颈没有打破,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难以正常流动,都严重阻碍了公务员的交流。

(三)基层公务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教育培训是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对于基层公务员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据调查表明,越是身处机关、越是职务高的公务员越有学习培训的机会,而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以及各级机关中的基层公务员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则相对较少。

基层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基层公务员培训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公务员培训与自己升

迁、调动的关系并不大,因而很多基层公务员对学习培训不够重视,参与热情不高,欠缺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公务员培训存在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培训方式手段单一的问题。公务员培训较为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忽视了业务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实用性较差。而公务员培训的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传授教材上的知识,缺乏应用性和灵活性,既难以提高受培训者的学习兴趣,更无益于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公务员处理实务的能力。

(四)基层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实施其他各项公务员制度的依据和基础,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在整个公务员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层公务员考核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首先,在考核中采用的指标多数存在着大而全、粗而模糊的问题,难以切实对基层公务员所做工作进行考核。其次,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考核应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但在执行时则存在只重领导考核、年终考核和定性考核的现象。再有,按比例分配名额、轮流坐庄、领导干部评为优秀等现象在考核中常常存在,使得基层公务员考核评价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起到以考核为基础、合理奖惩的目的。

(五)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而激励机制则直接影响到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况。现行体

制下,公务员激励方式主要有晋升、提高待遇和进行奖励。金字塔状的职位则让基层公务员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待遇也难以得到增加。而在奖惩方面,由于公务员考核评价体制不够合理,基层公务员很难获得评奖评优的机会,容易挫伤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同时,基层公务员考核的结果与其奖金的发放关系不大,考核奖惩的激励作用也被弱化了。

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疏通基层公务员进出口渠道,完善用人机制

公务员的选拔任用,不仅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而且要有一套相应的标准和程序。一是要加强公务员公开选拔,坚持凡进必考,通过考试选拔各种专业类型的优秀人才。二是要探索公务员聘用制,逐步缩小永久性职业雇员人数,扩大短期聘用人员的数量,增加基层公务员进出口管理的弹性。三是要打破晋升任用上论资排辈的习惯,以德、才为标准选拔任用人才,扩大基层公务员升职空间。

在公务员出口方面,要严格执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杜绝占编现象的发生。增强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之间的交流,扩大基层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对于被辞退的公务员要提供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再就业。

(二)健全基层公务员培训体系,注重实际效果

为加快转变基层公务员落后的行政思想,提高其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提升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要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要增强基层公务员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把教育培训作为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把教育培训的结果与考核、奖惩相挂钩挂钩,增强基层公务员参与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二是要创新基层公务员培训形式。改变以往统一上大课的模式,针对不同受训者的素质和特点,将知识水平相近、工作内容相似的受训者安排在一起上课,增强课堂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三是要优化基层公务员培训内容。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提高培训中业务知识的比例,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同时,要注重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各方面知识的传授,以开阔基层公务员的视野,提高其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改进基层公务员考核办法,创新考核体系

进一步改进基层公务员考核评价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实行差异化考核。改变以往千人一面的传统做法,根据部门具体工作的特点和职务级别的不同,明确基层公务员个体考核的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二是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基层公务员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群众,因此,不仅仅要重视领导考核,更要加强群众监督,接受群众评价。将领导考核、群众评价和同事互评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对基层公务员进行全面考核;三是要实现考核常态化。对基层公务员的考核要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经常性考核、常态化考核,将平时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和基础,克服“平时不考核,年终算总账”的问题。四是实行信息化考核。建立信息化的绩效考核平台,可以克服传统面谈、纸质考核存在的时间

滞后、感情干扰等问题,提高考核效率,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四)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积极性

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一是从物质待遇方面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将现行的等级工资制向绩效工资制转变,根据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做出的贡献发放工资,根据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发放奖金,鼓励基层公务员争先创优;二是从精神文化方面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各级行政机关要努力营造开放、坦诚的工作氛围,领导者要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对于工作努力认真的基层公务员要给予精神方面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基层公务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对所处机关的归属感,最终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引进竞争淘汰机制。惩处、辞退是负激励中重要手段,在淘汰的压力下,基层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会有所增强。对于工作散漫、违法乱纪,且屡教不改的人员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采取辞退的措施,淘汰掉不能履行公务员职责的人员。以此,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激励基层公务员努力工作,不断进步。

总之,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切实转变思路,完善创新各项体系,最终才能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第二篇: 解析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

——以A省D县为例 摘要: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是整个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以A省D县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而阐释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现状、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建设性意见来提高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 职业能力1

Analysis of grass roots civil servants occup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A D Coun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Grass roots civil servants occup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ability construction is important one annulus. This paper to A in D county public servants occup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then explain the basic civil occup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edicament, further proposed the constructive opinion to improve the occupation ability of grass-roots civil servants. Key word: Grass roots civil servants

Occupation ability

据统计,目前工作在县级以下基层的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队伍总数的60%左右,构成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主体2。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层政权执政的成败。所谓基层公务员是指县、乡一级公务员队伍。所谓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一般概括为:基层公务员应该掌握的,直接影响其在职位上依法运用公共资源来科学、有效地履行行政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活动的知识与技能的总和。3 县(市)、乡(镇)两级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是保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先行者,担负着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

1 作者:胡本春,男,生于1982年9月,安徽金寨人,管理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电话:15955528541, 邮编:243000。邮箱hubenchun@163.com 2 http:///show/102449-2.html 3 摘自《江东论坛》,2011年第4期。 加强基层(县、乡两级)公务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增强基层公务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当下值得深入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A省D县为例,以该县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而阐述当下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

一、 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几点不足

由于体制、政策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基层公务员队伍存在着些许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具体表现在编制少、年龄老化、缺乏流动,晋升空间狭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一) 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有待优化,科学的“进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D县县乡两级政府机关公务员存在明显的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工作压力大的状况。以D县为例,全县乡镇及县直7类机关工作人员中,2011年共有1359名同志登记为公务员(或参照管理机关工作人员)。30岁以下公务员占总数的11.1%(2004年为10.7%),31岁-45岁公务员占总数的56.4%,46岁以上公务员占总数的32.5%。35岁以下公务员所占比例不足20%,致使一些部门致使某些单位存在一个人同时身兼几种身份情况,笔者在D县某基层单位调研的时候,了解到某同志既是某镇的党委委员,同时又负责文化、教育、计生、宣传等工作,还要负责到村委会登点,平时工作中大部分时间只管负责执行上级部门的有任务、指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人手对该镇的现状以及所负责的领域开展系列活动,导致基层员工工作力度强、压力大。同时基层公务员职业类别断层、断代现象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构成公务员主体的人员为1997年机构改革时由原行政编制人员过渡为公务员的人员,公务员过渡结束后,国家实行严格的“凡进必考”制度,由于受编制限制,虽然近几年通过公务员招考的方式,不断有新的力量加入基层公务员队伍,但每年基层公务员增加的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各单位的有效需求。随着近几年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基层维稳任务的加大,近三年来,D县新增加的公务员多集中在公检法系统,其他部门增加很少,存在人员更新不均衡的现象,人员缺乏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导致县乡两级机关特别是乡镇机关公务员年龄逐渐偏大,缺乏“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另一个突出问题随着近几年干部选拔的公开化、常态化,一批年轻、有学历、综合素质较高的公务员往往在基层还未扎下根,刚刚适应当地的环境,就被上级机关选调出去,或者参加公开选拔到上级部门,造成基层公务员队伍“年老体虚”,缺乏在基层踏踏实实的人员。

(二) 基层公务员知识储备比较薄弱,专业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脱节。当前,县乡公务员队伍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员规模不大,特别是专业型人才缺乏,缺少真正扎根基层一线的公务人员。在D县公务员队伍中 ,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数的0.6%,大学本科生(含各级党校毕业生)学历占总数的21.4%,大专以下学历占总数的78%。 全日制以上学历人员还占不到总数的一半,缺乏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培训。现有人员主要是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而涉及法律、财会、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环保及特色产业的专业型、技术型公务员所占比例很少,特别在乡镇政府中,专业型、技术型公务员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一是公务员岗位设置不严格,没有真正做到岗位与人员相匹配;二是公务员招考时,虽然招聘了部门专业人员,但是由于数量有限,很多没有扎根基层就被调到上级部门;三是现在的单位在向组织部门申报所需专业的人员时,会有严格的审核过程,很多单位年年申报,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招考指标;四是“用非所学”现象严重,要么是在岗占编的不懂技术,要么是懂技术的被派去做一些非本职的工作。这种断裂现象的存在,致使他们在处理日常工作事物时候可能“缩手缩脚”,缺乏创新精神。新时期我们需要大批复合型、知识性、专业型人才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当下我们正在转变政府治理模式,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公务员的职责主要是为群众服务,群众的需要多种多样,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复合的知识,力争做到“又红又专” 才能使基层的服务“到家”,让群众满意。

(三) 基层公务员缺乏系统培训,能力素质提升较慢。由于现行针对公务员培训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这一块,基层政府里非领导干部的人员还缺乏培训的系统性和制度性,使基层公务员没有机会通过定期培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特别是解决新时期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公务员接受培训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落实。D县在2009年开始由D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组织的,委托D县委党校开办的“周五大讲台”培训活动主要面对全县科级以下干部人员,针对全县科级以下公务员就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培训,开展菜单式选学,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成效是很明显的。但是这样的活动次数偏少,时间有限缺乏系统性的培训。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困难,培训经费难保证;二是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一人多岗多责非常普遍,工作学习矛盾突出。三是缺乏明确的法律规章来明确基层各层级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定期定性接受培训的权利。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是培养我国各级干部的主体部门,但是现实情况是能参加干部学校培训的主要人员大多是单位里面的骨干,至少是中层干部以上,而且大多是几年一次,培训机会少,时间跨度大,以D县为例,D县的科级干部定期在县委党校培训是五年一轮,股级干部是若干年一次,时间跨度长,对于一些经常和一线群众接触的普通人员,培训机会是少之又少。干部培训师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硬件,软件上有机配合。缺少系统性培训机制,则直接导致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受到极大制约。

(四)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尚有差距。D县是中部地区一个工业城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外贸、农业、旅游、畜牧养殖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来支撑和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而目前D县公务员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懂经济会管理的队伍相对缺乏。在D县公务员队伍中,虽然从比例上看,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21.4%,但大部分是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函授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对经济政策和管理知识不够充分,因而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指导基层,切实的为农服务。当前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打造特色城镇,这些宏观背景都要求基层公务员综合素质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

(五)基层公务员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民众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不断觉醒,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政府与民众的利益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出现,严重挑战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面对复杂局面,不少基层公务员不去认识,不去分析,不会处理,片面的、孤立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和矛盾,经常把粗暴的处理问题,或者直接把问题上交、把问题扩大化,从而导致到“到市、赴省、进京”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基层公务员应急能力有待提升。

二、探索与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条路径

(一)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能进能出的公务员队伍。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使政府“瘦身”,政府机构从数量上看不断的减少,机构职能相对来说更加明确。但是每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背后,都是权力博弈、利益博弈激烈角逐的结果。笔者在调研中认识到,从表面来看,政府机构数量越来越少,但是政府人员并没有减少,除了正常的退休以外,被削减机构的人员被整合进其他机关,从整体看很多机构的在编人员还是很富余的,这些人员现在都占有政府的编制,年龄大多集中在40岁以上。他们有一个很大的不足是缺乏现代服务理念,官僚意识比较严重,专业知识不过硬,对新鲜事物认知较慢,缺乏上升机会,思想上惰性意识严重。目前这种体制下,相对来说公务员还是一个“铁饭碗”,进出的渠道需要相关程序,对这部分人员没有约束性,上述的因素导致这批人工作状态不理想,工作思路不明确,不能做到执政为民,有的言行还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着力打造一批年轻,有能力,有学历的公务员队伍,建立良性梯队。为整个体制输入一支新鲜血液,现在推行的凡进必考政策是合理的,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一是重点招录基层公务员,基层是和群众接触做多的地区,基层的事物最繁琐,大量的具备丰富基层经验,具备群众意识,具备服务意识,年轻有学历的人员是我们整个干部队伍最需要的生力军。二是为基层公务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之真正扎根基层,真心想留在基层,而不是把基层作为积累经验的一个“垫脚石”。三是近几年组织面向基层选调公务员力度不断加大是积极现象,有利于畅通干部流通体制,但是必须正视的一个现象是基层公务员力量比较薄弱的现实,组织在有针对性选拔基层公务员的同时,必须要不断的为基层充实力量,每年公务员招考、从高校选拔大学生、从社会上择优选拔优秀村干部等方式来建立良性梯队。四是畅通进出渠道,优化队伍结构,把不适宜做公务员的人员从队伍里清除出去,建立能进能出机制。

(二)科学分类分层,建立一支专业化,知识型的基层公务员队伍。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的分类分层越来越规范。为我们选拔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提供一定的便利。针对上文出现的专业技能与实际需要不相符的现状,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一是科学设置部门岗位,做到岗位设置的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设置部门岗位。二是对于因被选拔或者流动到其他部门的基层公务员,要尽快的选拔相应的人员补充这个岗位,而不能造成岗位缺失,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三是组织人事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应制定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组织上应尽可能为各部门开通便利,满足各部门用人需求,可以大胆启用人才引进机制,同时给各用人部门一定的用人自主权,按照实际需要招录一定的特殊公务员。四是按照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原则,定岗定人,坚决杜绝“用非所学”、“混岗混人” 的用人机制。尽可能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

(三)建立系统性的培训机制,建立一支复合型、综合素质强的公务员队伍。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要求不断的加大广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不断的为广大公务员“充电”,时刻保持学习,用学习培训来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为了弥补现有干部队伍培训机制的不足,采用以下路径建立体系性的培训机制。一是设置基层公务员专项培训基金,可由中央财政支付,保证培训财力保障。二是灵活机动解决培训时间问题,尽量不造成工学矛盾,开展脱岗培训,培训期间不兼原来工作,为各位学员专心学习创造条件。三是完善制度,明确基层公务员培训内容,时间。制定面向基层公务员适度倾斜的定向培训机制,目前开展的培训,公务员级别、层次越高,培训规格越高,培训力度也越大,培训越系统。实际上,越是基层公务员对知识需要的越充足,越急迫,因为他们是和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类群体,群众需要千差万别,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很难适应群众需要。长此以往,给基层矛盾的累积造成一些隐忧。同时对基层公务员开展培训,也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对组织认知更加深刻,更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

(四)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一支适应基层发展需要的公务员队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传递速度越来越快,给 基层公务员开展工作造成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不断的转变自我,接受新知识,才能满足工作需要,满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懂的科技,网络的公务员会被社会淘汰。群众也不会满意。一是必须加强基层公务员专业知识,科技,网络培训力度。基层公务员通过通过网络,科技来满足工作需要,满足群众需求。二是按照基层公务员工作类别,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按需培训,供需结合,针对学员所在行业、区位的不同特点,提供充足的培训内容,满足工作需要。

(五)树立服务理念,用服务化解基层矛盾,建立一支服务型的公务员队伍。在传统“家国同构”思想和家长制行政文化影响下,少数乡镇公务员观念中还存在“官”即“管”、“管理管理就是官来管你”等管制思想。这种“命令-服从”的强势管制思想导致乡镇公务员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产生职业优越感。他们在行政过程中重命令、轻沟通,不愿改进不合时宜的行政方法、方式和手段,不愿更新知识的提升工作技能,导致群众满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效率低下,不利于职业能力建设。

树立服务理念,一是要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意识。政府公务员的全称是人民的公务员,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赋予,人民是权力的根本。各级公务员必须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好,真正为民服务,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真切切的解决群众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把权力凌驾于人民至上,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人民作为对立面。二是树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开拓者。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动力的出发点,用真心、真情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树立“利为民所谋”的意识。公务员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不能把公权作为私权,用公权谋取私利。必须意识到权力是人们赋予的,那么使用权力获得的利益必须反馈于人民。为人民谋福利,才是我们服务的根本理念。

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加,生产力进步却赶不上人民群众的需求速度,矛盾也就出现。矛盾处理的不好,很可能会转化为群体性事件,进而危急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各种资本主义思潮不断涌入,对整个社会价值观构成一定的挑战,由主要矛盾衍生出来的子各种矛盾不断出现,比如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干群纠纷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基层公务员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只有不断的转变治理方式,树立服务理念,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刘峰、舒少福主编:《中外行政决策体制比较》[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版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6版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学林出版社,2006版

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版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基层民主建设

2010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基层民主建设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基层民主建设

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其中包括: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建设;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基层民主建设。近年来,基层不断创新基层民主改革形势,09年河南省邓州市开创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办事的统一,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重视。

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民主实践作了高度精辟的提炼和概括,即“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前提,民主决策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基层群众自治的保证。

第一,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中国的法律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则是这一基础性工程的重要内容。

第三,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第四篇:关于基层公务员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石碾镇

意识形态,无论就其复杂性,还是其独特的社会作用来说,人民都不能忽略或者轻视它。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应该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导致了广大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意识形态模糊不清的状态出现。而基层公务员作为党和政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他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党执政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进行,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成员来源复杂,审核忽视。

不知从何时开始,“公务员热”悄然从我国兴起。无论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打拼了几年但并未实现理想的年轻人,甚至包括了许多本身具有固定工作固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成员都对公务员招考趋之若鹜。由于公务员招考有着明确的年龄要求,所以这一批年轻人其实都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第一批逐渐成长起来的栋梁之才。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老一辈们那么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们并不是那么的肯定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刚刚从象牙塔离开的学生,还是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熔炼了几年的年轻人,他们所思考的最主要的仍然是如何生存,如何能够生活得更好的问题,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

设。他们是党和政府基层公务员的主要来源,他们的意识形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基层公务员这个大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

其实报考公务员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其中肯定不乏有志之士,也肯定不缺在自身意识形态领域做得比较好的人才,但是我国的公务员招录程序确忽略了这一点。无论是笔试中的行测、申论还是多对一的面试,招录机关重视的都是考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写作能力、应对能力和处事思路,当然也有一小部分道德的观察,极少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考察。因此,通过这样考察过来的公务员,即使能力再强,他也未必能够成为党和政府需要的人才,因为如果他的意识形态如果不能和我党相一致,如何能够理解党政府的的立党宗旨和执政基础。

二、自身定位不准。

基层公务员是党和政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按照党的唯一宗旨“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基层公务员应该如履薄冰,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热心为人民服务,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公务员在对待工作中接触的广大群众,大部分都有着一种优越感,只不过随着人的不同那种优越感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正是这种优越感导致了很多基层公务员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国几千年来封建主义思想在作祟。在封建主义时期,遵循的是“官尊民卑”的原则,官员掌握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死大权,在官员面前,老百姓永远都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们虽然

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但是还是有很多封建主义的思想在民间根深蒂固,无法彻底消除。现在的公务员自认为是官,前来办事的群众自认为是民,所以自觉的就分成了上下关系,导致公务员形成了优越感。

二是公务员手中的权力所致。每个公务员手中都或多或少的掌握着一点权力,这些权力在不需要的人眼中或许不起眼,但是在需要的人那里却异常重要。或许公务员的钢笔一划,红章一盖,就能够解决困扰已久的大难题,所以一般的群众对公务员的态度总是恭恭敬敬的,使公务员产生优越感。殊不知,无论谁的权力,本就是人们赋予的。

三是公务员的文化程度较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了大部分,而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对象其实大部分都是农民。因此在文化程度和仪表谈吐上,公务员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自身定位不准,从表面上看只是个人问题,但实际上是整个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有着或多或少的客观原因,但其主观原因都是基层公务员本身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理解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的深刻含义。

三、精神文明需求无法满足。

由于基层公务员面向的是广大群众,其中大部分都扎根于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娱乐方式单一,在我省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上作为公务员对各类应酬均是疲于应付,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这直接导致了在基层公务员队伍中很难形成一

种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工作,更会忽视掉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建设,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疲于应付各项任务。

作为基层公务员,无论是外界客观原因或者是自己的主观思想,都很少能够自己单独主动的去为群众做什么事,大部分工作都是接下上级下发的各项任务或者是进行单位的主要任务的一些细节。因此,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就和上级下达的任务的质量有关。如果上级下达的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能够很好的完成的,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任务,作为基层公务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会渐渐完成思想的转变。但是如果上级下达的任务只是通过臆想而不符合实际的面子工程或者是政绩工程等,基层公务员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就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宗旨发生怀疑,最终会导致无论什么任务都是以应付为主,得过且过。

除以上的几个问题之外,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中还存在其他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就是群众、上级和公务员自身。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改变基层公务员的思想状态,这对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不利的。

通过对基层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对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有以下建议:

一、政府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公务员能够进行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单位成员的兴趣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

增强公务员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二、领导引起重视,在加强领导自身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时,要以各种方式对单位职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同时鼓励基层干部多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家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我国的各类法律法规的理解,帮助他们正确地找好自己的定位,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门槛。在对新进公务员进行考核时增添对意识形态的考察,可以在面试时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进行,对那些完全自私冷漠的人需要进行慎重考虑。

四、进行全民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特别要侧重于广大农村的农民。要多进行党的路线政策的宣传,使群众理解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和执政基础是人民这些概念,从而逐步降低对官员的畏惧感,能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接触。

五、上级机构在下达任务时虚慎之又慎,在本身的任务需求之外,必须考虑到下级机构操作的实际可能性以及任务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工作,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一点一滴的积累,从细节上逐渐的进行改变,这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始终占据指导地位。

第五篇:立足基层,学习发展(基层公务员心得体会)

立足基层,学习发展

长期以来,公务员职业因为稳定、工作压力不大被称为“铁饭碗”,成为很多人择业的首选。但事实上,公务员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同时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责,支配着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其工作内容关系着民生各个环节的问题,其行为举止代表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整体形象。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直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是年轻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有利平台,其肩上所负的职责并不如想象中轻松。对一名刚刚加入公务员行列的人来说,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关于公务员工作的相关知识彷如白纸一张,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尽快立足基层,熟悉并做好公务员基层工作、履行公务员职责,成为一名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人身价值的公务员。

深入基层、做好基层工作是锻炼公务员的必修课。与高层工作相比,基层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内容的艰辛是肯定的,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吃不消,尤其是一些原本生活优越、不懂得艰苦的人们,基层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无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换一角度想,这也是为我们建立起艰苦奋斗的精神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应该本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应对艰苦的条件,努力锻炼自己,迎难而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业务能力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

的了解。作为一个基层公务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工作的需要。在平时,基层公务员应加强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了解、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同时注重对外界时政的了解,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立场和信念,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尽早尽快地熟悉工作情况,逐步走向成熟。

二、积极开展工作,力求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身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要服从大局,积极开展工作,与群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在工作过程中应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联络工作,充当好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枢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公文写作等业务能力学习,正确摆正位置,迅速进入角色,积极做好上传下达、文电处理、公文写作、上级接待等服务工作,虚心向同事和领导请教,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以不同工作的磨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养成更加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具备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公务员是人民群众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更应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起到模范作用,让人信服。在工作期间,除了尊重和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外,要时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不参加违法乱纪的事件,抵制不良的歪风邪气,严于律已,遵章守纪,注意将工作、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应时刻注重自身素质、道德修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上的提高,加倍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彻底把自已煅炼成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上一篇:基础护理学课程简介下一篇:精彩竞聘演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