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抓队伍建设

2022-08-14

第一篇:基层党建抓队伍建设

抓班子队伍建设促基层管理创新

—一————-」.党建经纬donal一。ni一n口*。l 邻‘牺-一袱、橄。却淑__。, 道娜斑矛{肤伍建设

豁汾“左_。__魏一恻琢酗__心龟.‘滋盆 健基纂管理翔耕可

.曹新国

孟村县国税局现有干部73人, 担负着全县123个自然村。249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1500余户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征管工作。 面对人员少、底子薄、基础设施 落后的现实情况,孟村国税局把 如何从根本上缩小与先进县市 的差距,做为自身发展的方向, 并为此开展了多项工作。 国税工作事关全县的经济 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了做 好这项工作,曹新国带领局党委 一班人审时度势,按照沧州市局 的总体要求。以依法治税,从严 带队为指导思想,以促班子团 结,发挥班子整体效能为重点, 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善 基层办公、办税环境,提升为纳 税人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不断夯 实基层建设,实现基层管理创 新,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进 展。

想领先,政治坚定,团结拼搏,争创 一流。树立三个意识即:一是团结意 识。在孟村工作和生活的人都深有 体会,民族团结无小事,不利于团结 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因 此,局党组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把 “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 议决定”的原则贯穿到工作始终,坚 持大事集体研究,不搞暗箱操作。 “一把手”大胆放权,使副职感到位 子实,责任重,干劲足,真正做到了 正职“搭台”,副职“唱戏”。二是进取 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干部思想 比较保守,为逐步改变这种落后的 观念,近年来,党组积极倡导“走出 去,学先进”活动。几年来,组织干部 陆续到张家口、承德、德州、泊头、东 光等兄弟单位虚心学习基层先进管 理经验。找出了不足,增进了了解, 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三是勤政 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 经常性地深入基层调研,总结新经 验,解决新问题,调整新思路,结合 创建“先进领导班子”活动。党组成 员分组分片深入到基层(分局)所, 收集整理一线人员提出的促进班子 建设的合理化意见建议40余条,经 党组研究,均制定出整改措施,为领 导班子科学谋事议事提供了可靠的 依据。原辛店分局局长庞国合,建议 县局以不定期明查暗访的形式规范 基层日常管理行为,给自己戴“紧 箍咒”,此建议被局党组及时采 纳。今年以来,县局规定每周至少 2一3次深入基层明查暗访,对查 找暴霉出来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 了及时整改,消灭在萌芽状态,收 效显著。

一、把握一个中心.树立

三个意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领导班子建设是税收工作

的灵魂,一把手如何当好“班 长”,引导副职之间发挥协调配 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 积极做到:把握一个中心,树立 三个意识。把握一个中心即:思

二、坚定一个理念.发扬三 种精神,增强班子的感召力 领导班子作为干部队伍的核 心力量,只有真正履行好职责,发 挥“领头雁”的作用,才会充分调 动起大家的工作热情。为此我们 做到:坚定一个理念,发扬三种精 神。坚定一个理念即:站在讲政 治、顾大局的高度,树立“局兴我 荣,局衰我耻”的责任意识和使命 感,保持旺盛的进取态势。发扬三 种精神即:一是吃苦耐劳,无私奉 献精神。近几年,我局党组成员调 动频繁,市局先后委派杨承绪、王 健、张金德、艾兵等人来孟村任 职,他们放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 境,投身基层锻炼,无怨无悔,为 了孟村国税各项建设事业,站好 位,带好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 心血。年龄最小的党组成员,总经 济师艾兵,2002年3月份由市局调 入我局任职,舍小家顾大家,在孟 村艰苦的条件下,真正俯下身子

时今今今党史博采2005·4令令今干事业,每周只回家一次,吃住在 局,以局为家,充分展示了新时期 年轻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求 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基于我 局部分基层所设施简陋,年久失 修,直接影响征收管理的现状,党 组一班人明确提出,基层建设首 先从改善办公环境入手。几年来, 在省市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向 上级争取资金和基建项目,建成 了城区分局、辛店分局和办税服 务厅,落实了五小设施建设,对机 关、城区分局进行了美化、硬化工 程。2003年又投资30余万元新建 了高寨税务所。基层办公办税环 境的改善,充分调动了干部的工 作热情和积极性。三是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精神。观念的更新带来 了工作上的突破,我们按照新时 期的治税思想,力求在特色上创 新。2000年税收宣传月期间,抓住 少数民族特色,我局开展的“税收 宣传进清真寺”活动,被省局评为 税收宣传活动项目一等奖。2003 年,为落实市局关于一步提高征 管软件和征管质量考核软件综合 开发和利用水平的指示精神,我 局由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带队,充 分利用现有人力和技术,在市局 征管科的大力支持下,攻克一次 次技术难关,用最短的时间探索 出一套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 “两个软件”操作规程,在全市得 以推广,为此市局专门下发文件 给予我局通报表扬。

倡导“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 的建设思路,先后为基层各所配 备了微机、安装了空调,更新了办 公设施,重点对小食堂进行了整 修,解决了基层干部中午“吃饭 难”的问题。基于农村基层所偏远 且路况差的实际因素,为各所配 备了车辆,改变了过去下乡“晴天 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二 是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199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 始,了解到孟村县国税局是全市 国税系统唯一没有家属楼的县 局、住房相对紧张,局党组在最短 的时间内,经多方筹集资金于 2001年建成两栋集商居为一体的 高标准家属楼,为各户安装了可 视防盗门、小茶炉等利民配套设 施,并于当年将72套住房顺利分 配到户,解决了干部“安居之忧, 为他们更好地“乐业”奠定了基 础。三是创造寓教于乐的文化环 境。以形式多样的创建载体,丰富 职工文化生活。近年来,先后购置 了篮球架、乒乓球台、跑步机、多 用健身器等体育器材供干部职工 强身健体。县局还开辟了税收文 化园地,收集了干部多年来的书 法、美术、摄影等作品50余件,定 期展览,陶冶了干部情操,提升了 人生品位。

三、体现一种关怀,创造三 个环境,增强班子的亲和力 领导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高

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基层的 关心力度。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体 现一种关怀即:体现人文关怀,以 情带队。创造三个环境即:一是创 造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几年来, 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大力

四、坚持一个原则.实现三 个目标.增强班子的战斗力 为克服我局人员少的不利因 素,我们把干部适时调整交流,及 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后备干部 队伍中,做为激发团队工作热情, 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坚持 抓调整交流,把优秀人才选拔到 领导岗位的原则。几年来,以“党 管干部,发扬民主,公开公正”为 宗旨,以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和注 重实绩为认定标准,先后对15名 股级干部,38名一般干部进行了 令今今党史博采2005·4今今今一 岗位调整交流,调整面达到85% 以上。使我局中层干部结构更具 年轻化、知识化。同时完成三个目 标,即:一是税收任务超额完成。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税收形势,在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 持下,强化收入分析和税源监控, 加大新办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 壮大税基。通过全体干部的顽强 拼搏,自1995年建局以来,连年超 额完成税收任务,累计征收税款 近2.5亿元,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 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二是行 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创新高。 面对近年来创优活动参评单位更 广、竞争更为激烈的不利因素,通 过不断完善创建措施,逐步提升 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连 年被县委政府评为“行风评比”、 “文明执法夺杯赛”第一名,2003 年再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2002一2003省级文明单位, 多次被市局、县委政府评为民主 评议行风、行风建设、财税增收奖 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 号。三是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 多年来,在我局有一个不成文的 规定,那就是局班子抓廉政建设 工作不分工,形成“铁桶式”管理。 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例子 时刻教育身边同志用好手中权, 一但发现有不廉洁行为的“苗 头”,迅速采取补救措施。谁在这 方面给全局“抹了黑”,就等于砸 了自己的“饭碗子”。工作干得再 好,也只能是一票否决。这种思想 灌输到每一个干部脑海中,就如 同戴上了“紧箍咒”,大家都能够 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心中 树立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不 少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党风廉政 建设抓得牢,就是对干部最大的 关心和爱护。”

(作者单位:沦州市孟村回 族自治县国家税务局) 勺

第二篇:基层组织建设年中三谈到基层去抓基层

到基层去抓基层

——三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

仲祖文

《 人民日报 》( 2012年03月22日02 版)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不能“只让基层抓基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基层、抓基层、联系基层。

了解基层才能抓好基层。如何在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中设置党组织,如何让城市党建走进社区、走进楼宇、走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如何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坐在大楼里想不出来、在材料里看不出来。只有到基层组织中去看,到党员群众中去听,到基层干部中去问,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来。

党委书记要带头深入基层。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县乡党委书记处在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尤其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防止“重经济、轻党建”、“重干部工作、轻组织建设”的现象,纠正浮在表面、敷衍应付的不良作风,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每个市县乡党委书记都要多到基层调查研究,找准本地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工作重点,还要结对联系一个或几个基层党组织,直接了解情况、解剖麻雀,在点面结合上下功夫,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

组织部门承担着基层组织建设牵头协调、组织实施的具体责任,更要蹲在基层抓基层。今年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要把抓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各级组织部长都要建立联系点,与基层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与基层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与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每位组工干部都要结合岗位职责,直接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感知工作的利弊得失,推动工作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见效。

各部门的干部都要多下基层,发挥职能优势,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拓宽服务

群众渠道、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帮助群众寻找致富门路、掌握技术信息、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实际问题。资源也要倾斜基层,加大基层组织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保证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形成集中力量抓基层、整合资源打基础的生动局面。

第三篇:抓基层 强基础 扎实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

抓基层 强基础 扎实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 创特色 重实效 努力实现学团工作创新发展

——在全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0日)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孔祥华

同志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和学校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学校在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谋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牢筑工作根基,不断提升我校学团工作科学化水平。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被评为第八届基层团支部建设暨班级规范化建设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的10个学院,以及获得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共青团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大学生思想引导优秀案例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在辛勤战斗在基层第一线的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表示诚挚的感谢!

学校党委、行政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始终强调学生工作和学团干部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大力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学生基层组织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推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学生处、团委和各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党委要求,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把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在完善组织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活动

1 方式,激发组织内在活力,增强组织有效功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了许多具有学校和各学院特点、特色的好做法好经验。

在总结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汇总印发了典型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刚才,计算机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和后备军官学院学生党支部、外国语学院2010级3班班委会、传媒技术学院2008级5班班委会、化学化工学院2009级9班团支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08级3班团支部等8个单位的代表分别做了经验交流发言,讲得很好,听后深受启发。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总结工作,充分肯定我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各单位以及全体学团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把握方向,立足实际,狠抓落实,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形成了真抓实干、生机勃勃的工作态势,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学生基层组织发展。围绕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学生工作重心下移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级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和规定,规范指导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各学院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推出多项举措和配套措施,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在不断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中,逐步建立并规范了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各学院贯彻实施,学生基层组织全面落实,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体制和工作机制。

2 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上,加强以‚培养教育、党员发展、支部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党建体系建设,实施学生党员责任制,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定期评选优秀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班级建设上,推进班级规范化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目标、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着力培养班级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定期评选优秀班集体,努力实现‚让每位同学在优秀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团支部建设上,科学规划指导团支部建设,规范实施‚三会一课‛制度、按期组织开展团支部换届工作,严格执行团支部达标升级,定期举办基层团支部建设活动月,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举办特色团支部创建等活动,尝试推行在公寓、学生组织、网络等不同领域建立团支部,强化团组织全覆盖,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以实施‚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项目为重要契机,通过项目立项、示范点评建、重点项目推进、团日活动竞赛等载体狠抓基层,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有效推进了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发展。

(二)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增强学生基层组织活力。一是加强‚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各学生基层组织和学生干部加强学习和研究,围绕学生发展的新期待,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阵地、提供新帮助、打造新亮点,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贴心服务。二是在各学生基层组织中,以‚扩大组织覆盖,激发组织活力,增强党员、团员意识,发挥优秀学生带头作用‛为目标,结合专业实际和青年学生特点,创新工作形式和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聊大先锋‛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和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树典范、担责任、做贡献、助成长。三是在学生基层组织中,大力倡导‚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理念,依托多样平台,整合阅读资源,提倡班级阅读、宿舍阅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支

3 部、书香学院,进一步优化‚勤奋学习、刻苦求知‛的院风、班风和学风。四是抓实抓好《团支部发展记录》,班团干部定期述职,班级、团支部‚1+1手拉手共同成长‛等载体,开展‚基层组织活力工程‛建设,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组织倾斜,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提高它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校团委报送的两项团支部活动典型案例入选2011年6月团中央编写的《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宝典》。

(三)积极拓宽工作阵地,凸显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为推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工作,学校实施了‚机关处室干部联系基层活动‛,组织学校机关干部走进学生班级、团支部和学生活动场所、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密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校党委书记李喆、校长马春林经常走进学生中间谈心教导,李喆书记还与外国语学院2010级3班建立了长期联系,担任该班的‚名誉班长‛。全校学团干部开展了‚走进基层、走进青年——学团干部恳谈日‛活动,用真心、真情联系服务学生。不断强化校、院两级党校、团校、学生骨干培训班、学生干部成长论坛等阵地建设,扎实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百千万’优秀学生培养工程‛,培养锻炼优秀学生骨干。2011年上半年,学校团委选聘了42名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骨干担任了校、院共青团工作助理,使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成长。同时,我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各学生组织,创新实干,充分发挥作用,竭力服务同学,近年来开展的‚学海导航‛、‚关爱行动‛、‚挂职锻炼‛等工作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新农科技社、九歌文学社、E通科技社团等特色社团在全国高校社团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节、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月、阳光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已成为学生锻炼发展的广阔平台。据统计,仅2011年就有730多名同学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近年来,学校涌现

4 出了‚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数学科学学院张翔,‚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生命科学学院陈之海,‚优秀援外志愿者‛文学院陈秋月、农学院张鲁,多次获得大奖的传媒技术学院董潇君等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涌现出全国、全省先进班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群体,国防生军中朝阳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先进群体。2011年,全校有3个学生党支部、95个先进班集体、114个优秀团支部,26个社团受到校级以上表彰。这些都体现了我校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

二、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强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做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已达29785人,其中学生党员2625人,团员28212人。设有学生党支部89个,班级、团支部765个,公寓、网络等新型团组织127个,校、院两级社团181个,学生宿舍5407个,各级学生组织学生干部3000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活跃的青年活动的群体组织。大家知道,我们国家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发生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格局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等明显增强。这些变化和特征在青年学生身上同样明显地体现出来。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就业多样化、生活时尚化、追求个性化以及学生数量多、生源复杂、辅导员职数少的现实状况,学团战线面临着艰巨的工作任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面临着诸多挑战,集中表现为三个矛盾:(1)传统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与学生新的聚集方式之间的矛盾。在教学改革和新技术、新媒体的影响下,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的学生聚集模式受到冲击,在社团、网络、青年自组织等新

5 的学生聚集地,学生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面临挑战,组织设置模式需要创新。(2)传统的基层组织工作内容和方式与学生多元化需求多样性特点之间的矛盾。一些陈旧的内容与方式已经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基层组织的活力、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增强。(3)基层组织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现阶段实际功能发挥之间的矛盾。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是学生基层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基层组织需要着力探求新方法、新载体增强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团结青年学生,把上级党团组织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主要平台,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学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团工作重心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的职能,是学团系统更好地履行根本职责、实现各项职能、取得新突破新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学团组织内涵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又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既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又要求真务实、扎实肯干。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是学团工作的基础工程和生命力工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紧密结合具体实际,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创特色、重实效,努力实现学团工作创新发展。

三、科学规划,扎实实施,全力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

(一)准确把握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

6 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服务学生,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扩大组织覆盖为基础,以增强组织活力为牵引,以强化组织管理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经过不懈努力,使学生基层组织设置更加合理,机制更加完善,制度更加规范,环境更加优化,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突出,功能发挥更加充分,逐步构建起与学校育人目标相适应的工作发展体系,形成推动学团工作不断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努力实现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着力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学生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积极争取在条件成熟的高年级建立学生班级党支部,落实‚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在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中探索成立‚临时党支部‛,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吸收‚全国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成果,在进一步抓好传统班级团支部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方式,积极在学生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和聚集地推进组织建设创新,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公寓建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等团建新模式,建立兴趣型、共需型、活动型团组织,作为传统团支部的有意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团组织覆盖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

二是着力激发学生基层组织内在活力,实现学生基层组织工作影响全体青年学生。在工作设计上尊重青年学生、立足青年学生、为了青年学生是激发基层学生组织活力的根本方法。要尊重青年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强化他们的自觉参与,注重他们的内心评价。

7 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特点,善于运用他们喜欢的沟通交流方式、语言风格和逻辑开展工作。在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学生由观众型转变为演员型,努力使更多的学生基层组织活动形式从‚命令执行模式‛转变为‚自助菜单模式‛。积极引导基层学生组织在凝聚思想共识、建立核心团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上不断激发内在活力,促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整体活跃,真正做到‚学生走到哪里,基层组织的影响就到哪里‛。

要真正实现‚学生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和‚工作影响全体青年学生‛这两个突破,需要我们付出积极地艰苦地努力。我们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其服务学生发展功能最大化的路径和方法,努力使广大青年学生对基层组织产生广泛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学生基层组织的关怀下,实实在在地得到发展、收获成长。

(三)健全完善三个保障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各学院贯彻实施,学生基层组织全面落实,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学校有规划,学院有合力,基层有落实的工作格局。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推进。要将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学团整体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效统筹学校、学院、学生基层组织三方资源,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基层组织协同效应,形成学生基层组织共建共进工作体系,形成党、班、团以及社团组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局面。

8 二是进一步健全学生基层组织的考核激励机制。学生处、团委要把更多的视野转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各学院和辅导员、班主任要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用到学生班级、学生宿舍、学生身上。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健全完善各类学生组织工作条例,各类考核实施细则,各类激励奖惩规定。修订《聊城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大纲(第二课堂)》,坚持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各类行之有效的达标升级等考评办法,适时实施学院学生工作全面考评体系,实施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工作,大力培养选树基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榜样、带群体。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做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关键就是发挥好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从教师队伍,也就是我们学工系统的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就是要强化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事实告诉我们,有没有一颗真诚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心,有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能否做好基层工作的根本;有没有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没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和领导艺术,是能不能做好基层工作的试金石。我们每一名同志,都应当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并以优异的工作成效赢得组织的信任和学生的期盼。从学生骨干队伍,也就是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为主的群体来说,这是一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学生骨干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可以说,抓不好学生骨干队伍,就不可能抓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懈地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大学生骨干培训计划。要高度重视选好配好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班长、学生会主席等主要学生干部,真正使他们成为学生的标杆。要教育引导每一名学生党员争做一面旗帜,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做一个模范,每一名学生干部争做一个表率,真正培养一批

9 又一批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厚、带动作用好的学生骨干队伍,把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贯彻落实好。

(四)重视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是学生基层组织要旗帜鲜明地用正面主流思想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基层组织历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沿阵地。面对多元化的思想潮流,青年学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信念的支撑、先进文化的熏陶、良好品行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培育。要把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学生。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积极开展学生基层组织‚理论引领思想、实践引领成长、典型引领人生‛的引领行动。要借力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载体,党校团校、理论社团、红色网站等阵地,网络、手机、微传媒等新传媒,强化学生基层组织在网络、社团、公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学生基层组织要积极争做优良学风、班风、院风建设的中坚力量。班风、院风是一个班级、一个学院的风气,体现出的是这个群体人的综合素质、团结程度、集体实力与外部形象,展现的是这个集体的精神风貌、凝聚力与向心力。学风是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形成良好班风、院风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学风、班风、院风是教育的力量,又是教育的途径。它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形成巩固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培养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正在全面落实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学工战线和学生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意识,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是对学生培养教育主渠道的意识,坚持把围绕教学工作中心谋划、设计、开展大学生工作,作为学生

10 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原则。坚持把关心学生专业学习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毫不动摇地狠抓学生学风建设,强调课堂教学秩序,严肃考试管理和纪律,大力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创建‚书香学院‛、‚书香班级‛,进一步形成以勤奋学习、刻苦求知为主旋律的优良学风、班风、院风和校风,让‚学在聊大‛的美誉和影响力更为广扬。

三是学生基层组织要积极争当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高校校园文化,既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学生的重要手段。学生基层组织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培养校园文化精品,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引导学生传播优秀文化理念、高尚人文精神。要按照‚高品位、有特色‛的要求,以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素质拓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平台,更好地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学生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促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安全稳定无小事。多一份关爱、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就多一份安全,校园就多一份和谐。安全稳定工作,任何时候都是我们要时刻抓在手上、绝不能放松的重要工作。学生基层组织扎根于学生之中,是学校、学院联系学生的桥梁、服务学生的窗口,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基层组织在服务学生、表达诉求、引导舆论、排忧解难、安全教育、秩序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学生骨干要当好同学的政策制度的宣传员、班情舍情民意的调查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安全隐患的信息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忧患意识和阵地意识,守土有责,警钟长鸣,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

11 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发生酿成大事,坚决防止发生小事不管或因小事处理不当而酿成大祸的事情,坚决防止发生危害校园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同志们、同学们,校党委书记李喆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全校上下要树立全员育人育全人的办学理念。‛他希望大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生存。‛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宗旨就是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基层组织是做好学团工作的源头活水。全面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工作根基,对做好今后的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抓实干,创先争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学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在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本科大学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12

第四篇: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贵在抓实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贵在抓实

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结合郑州公安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贵在抓实。

一、抓实,就要提高思想认识。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人员、经费、装备上全力予以倾斜,基层

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公安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公安部、省公安厅对基层基础建设作出部署后,我们连续四次召开党委扩大会,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学习传达有关指示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使大家在思想上形成了共识。

二、抓实,就要营造浓厚氛围。一方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选准工作载体,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学标杆,挖潜力,同心干,求跨越”活动,查找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深挖潜力,整改提高。

三、抓实,就要突出工作重点。结合郑州实际,我们拟定了2006年基层基础建设十大重点工作,即:加强派出所建设,提高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加强看守所建设,提高监所综合管理水平;加强车管所建设,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加强刑警队建设,提高打击刑事犯罪能力;加强交巡警和特警队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刑事、行动、网上技术建设,提高克难攻坚能力;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加强暂住人口管理,提高管控水平;加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公安队伍管理水平。

四、抓实,就要制定科学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2006至2008年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规划,提出以“三所三队”为重点,实现基层基础工作“一年重点突破,两年整体推进,三年巩固完善”的总体目标,硬件建设上,达到基层所队警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装备建设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上,达到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

五、抓实,就要转变工作作风。要细化责任,把各项工作部署和措施逐项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人员,提出落实的具体时间和质量要求,形成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工作氛围;要创新举措,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建设“创新型公安机关”,同时,充分尊重基层所队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抓实,就要完善保障机制。要强化资金保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基层基础建设所需的装备和经费开支问题;要强化舆论宣传机制,激励广大民警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争取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要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层基础建设考评体系;要强化现场督察机制,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督促、检查、指导各单位基层基础建设,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部署落实到位。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建设

在"三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就是要激发和调动每一名官兵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基层大、中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应该以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维护官兵根本利益,发挥官兵聪明才智为着力点,才能有效实现基层部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构建"和谐警营"的目的。

一、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必须着力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

官兵素质是大队正规化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志,是贯彻落实"三基"工程、推进大队建设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几年,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基层大队官兵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完成新时期新阶段新的历史任务仍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基层大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积极适应新时期消防部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切实把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作为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培养造就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维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官兵。实际工作中应突出抓好三个环节:

一要抓根本,在思想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思想理论素质是官兵综合素质的核心和基础。提高基层官兵思想理论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下功夫抓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的头脑,用党员的时代性、先进性和模范表率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官兵。基层大队党组织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要通过系统研读、专题辅导、理论答辩、现实感悟,引导大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深悟透其基本观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先进性教育融入部队日常教育训练生活之中、融入大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之中、融入官兵科学文化学习之中。

二要抓重点,在科学文化学习上下功夫。随着灭火救援形势发展变化和装备器材的更新换代,对基层大队官兵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从官兵的实际出发,按照"创建学习型警营、培育知识型军人"的要求,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大队官兵科学文化学习的规划和措施。要教育和引导大队广大官兵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的观念,自觉克服工作任务繁重、没时间学习,学了也用不上,学习可多可少,对个人成长进步作用不大等模糊认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科学文化的革命热情。要把现代消防科技知识和高科技知识学习作为"重头戏",了解和掌握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及高新装备器材的战术技术性能。

三要抓关键,在提高基层干部带兵能力上下功夫,稳固管理成效。一线带兵人队伍,既是中队建设的对象和内容,也是按照《纲要》建设基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一线带兵人队伍。要选优配强一线带兵人,按照政治强、专业精、懂指挥、会管理的要求,真正把那些政治思想强、思维层次高、表率作用好、发展潜力大的干部骨干选配到一线带兵人队伍中来,从源头上提高一线带兵人队伍的素质层次。要教育和引导一线带兵人牢固确立与时俱进的带兵观念,掌握高超的管理艺术,树立"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思想",坚持知识带兵、依法带兵、以德带兵,以自己的渊博知识、良好人品和人格魅力启迪、感召、凝聚战士。增强部队管理效果,必须强化基层经常性抓管理教育,机关加强八小时之内的管理,树典型标杆抓恶习整改。要突出建设重点,按照"稳基层先稳主官、强基层先强主官"的思路,配齐配强基层主官,使之成为贯彻落实"三基工程"的明白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带头人,推动基层建设创新发展的领路人。

二、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必须自觉维护官兵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兵为本、以情带兵",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是促使基层官兵献身消防事业、按纲争先创优的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一些单位之所以人心躁动散落,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兵的自身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维护,缺乏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大队支部一班人要认真落实先进性要求,坚持情为兵所系,权为兵所用,利为兵所谋,始终把维护广大官兵的根据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自觉维护基层官兵应享的合法权益。大队党支部一班人一定要把尊重和维护基层官兵的合法权益作为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坚持纠正侵权行为,确保基层官兵对决定重大问题有建议权,对大队管理有参与权,对战士入党、考学、提干、学技术、转士官、选配骨干等有推荐权,对干部履行职责、遵规守纪、廉洁自律有监督权,对干部工作失误和不正之风有批评权,对物质文化生活有需求权,对切身利益有维护权。

二要公正处理基层大队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一些基层大队官兵气不顺、心不齐、劲不足,大都与主官处事不公有直接关系。要公正处理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就要不断强化党性原则观念,优化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在班长、骨干、党员的选拔任用培养上,要坚决纠正和防止用人上的各种偏见和不正之风,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催人奋进的良好用人机制;在战士入党、考学、提干、学技术、转士官等问题上,要拓展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实行名额、条件、对象、程序、结果"五公开",并广泛听取和认真对待大队官兵的意见,以公开求公正;在讲评大队工作情况、评价官兵德能勤绩上,要客观公正,坚持"一把尺子量长短"、"一个标准定优劣"。这样,就能起到顺气、拴心、鼓劲、加力的积极作用。

三要着力解决大队官兵的实际困难。随着地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军队兵役制度、士官制度改革的深入,基层官兵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日趋凸现,特别是家属安臵就业难、看病住院治疗难、涉法问题解决难、大龄青年婚恋难的"四难"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关系到官兵的切身利益,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伤害官兵的感情,影响按照《纲要》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因此,大队党支部要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座右铭,把官兵的观点作为第一思路,把官兵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官兵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官兵的愿望,满足官兵的要求,维护官兵的利益。

三、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必须充分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

士兵是基层中队建设的主体,也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第一要素。只有充分发挥中队士兵的聪明才智,大队、中队建设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各项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基层中队依靠士兵建设中队的思想树得还不牢固,不善于依靠士兵搞建设、抓落实。有的自恃高明,工作中习惯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令你行"的简单化领导办法,不善于发挥中队士兵的智慧;有的不懂装懂,对中队官兵的意见建议、发明创造吹毛求疵,甚至"吹着尘土找裂纹";有的墨守成规,宁可平平庸庸守摊子、亦步亦趋随大流,也不愿放手发动基层士兵去试、去闯、去冒。因此,基层大队党支部一定要努积极为士兵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要尊重士兵在基层中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坚决克服"领导高明"、"能人治队"、"群众无为"的片面认识,牢固确立基层士兵在基层建设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解决好建设基层的"主体"意识、"主角"意识和"首创"意识。要注意发掘和总结士兵在实践中创造的有利于加强中队建设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经验,及时给予肯定和推广,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要强化群众组织的助手功能。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是基层党支部抓基层的"左右手",也是组织、动员和鼓舞官兵建设基层的"助推器"。大队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工作的领导,指导两个群众组织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围绕大队中心工作发挥助手作用上。通过两大组织的活动,组织官兵参与基层的管理和监督,发扬"三大民主",端正中队风气,切实维护好士兵的正当利益。

三要构建群众发挥才智的实践平台。一些中队士兵的智慧发挥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实践活动的平台,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从大力加强中队民主建设入手,大队党支部通过落实军人委员会制度,组织民主评议干部、召开"问计会"和"恳谈会"、开展"换位思考"活动等,主动听取和征求士兵对大队、中队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把按纲建设的过程变成士兵贡献聪明才智的过程。

上一篇:教案书写之三维目标下一篇: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