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育强县总结

2022-06-24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创建教育强县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创建教育强县总结

创建教育强县自查报告

西坡中心小学 “教育创强”自查报告

教育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校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实现2012年上半年创建“教育强县”目标,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建教育强县的工作部署和《彬县教育系统创建强县工作实施方案》,我校深入地开展争创省教育强县活动。经过几年扎实有效工作,我县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照《2012年陕西省教育强县评审标准》,我校教育已达到省级标准要求。现将我校教育强县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张太红

成员:杨建忠 豆红英 史会元 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创强”实施方案及学校内部设施配备方案。

2、统筹协调各阶段工作进程安排。

3、研究解决创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县教育局“创强”领导小组汇报“创强”工作进展情况,并提供信息和决策。

4、制定“创强”评估验收各项工作安排。

5、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摸底、估算、配置、安装、调试等工作

6、指导各校搞好“创强”档案整理,做到规范、科学、合理;

7、指导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安静、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创建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统一思想认识 通过会议等进行广泛宣传。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功能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为切实加强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其他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按照统一要求,围绕标准,抓好落实,强化工作督促检查。全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保证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攻坚工作在我校区顺利开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验收达标。

根据我校区实际和“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重要求,要在校园干净卫生、校舍管理科学规范上下力气,要科学化、人文化、规范化布置校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彰显各校特色,保证通过验收。

2、加强档案建设,重视资料的支撑作用。

档案真实记录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过程。进一步规范档案建设,完善档案管理以及分类工作,做到有案可查。

(四)完善激励机制。

1、建立对学校的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校长办学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对学校的考核,奖优促优。

2、加大对优秀教师、班主任的奖励。

(五)强化质量管理。

建立学生素质的跟踪监测、评估体系,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引导校长和教师树立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质量兴校之路的关键,切实做到教育要面向全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中下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一辈子的发展。建立一套教学质量跟踪方法。

(六)实施“强师兴教”工程。

加强对各个层次、类别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重抓好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综合的教师培养体系。

(七)狠抓九项工作

1、巩固“双高双普”成果,抓好防流控辍工作,提高办学水平。

2、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①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②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③强化教师师德师技培训,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①加强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②推动书香校园建设。③开展阳光体育。④举办各种艺术竞赛,抓好艺术教育。⑤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

4、狠抓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施教学目标层级化、教学队伍优质化、教学资源使用最大化、教学管理精细化、教研教改常规化,推动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5、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立比较完善的素质教育考试评价机制、教育教学机制、学校管理机制。

6、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德育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重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按照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开好相关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8、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安全预案,加强安全工作日常管理及预防工作,确保校园平安。

9、完善创建工作相关档案,抓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认真采集、核对、归类、文字数据材料。

我们相信,有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我们将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发扬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认清形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创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农村亮点学校

——石泉县熨斗初中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熨斗中学位于石泉县最南端的熨斗古镇,距县城约50公里,地处风光秀丽的富水河畔,与燕子洞咫尺之隔。学校创建于1946年,迁入现址为1950年,1978—1981年更名为熨斗中学,培养了四届高中生。1981年9月更名为熨斗初级中学至今。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97人。17周岁初中教育完成率为96.14%,残疾少年入学率为100% 。有41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新教师合格率100%,校长培训合格率为100%)。校园占地面积14674m,建筑面积6190 m。学校环境幽雅,布局合理,建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教师住宅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学生厕所。在2009年“普实”及“双高普九”验收后,我校拥有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舞蹈室等20室1部,学校拥有图书28266册(其中生均42册)。学校装有10兆光纤,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齐全。

二、主要做法

(一)上下呼吁达成领导共识,全民参与创建教育强县。 熨斗中学活动场所历来不大,在1984年春季,李吉翔任校长时,与当地村民达成协议,促使百米跑道的形成,自此学校操场形成空心反“7”式样,从98“普九”到2006“两

1

22基”巩固提高再到2008教育强乡镇检查,各级领导对熨斗中学操场扩建已经达成共识。现任县长王彪2008年在熨斗镇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责成熨斗镇党委政府做工作,2009年2月县委常委刘昌兰与教体局长董沧海一行来我校进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检查,同意征用农田4.85亩扩建熨斗中学操场。与此同时镇党委书记谭忠才、镇长王全波、主管教育人大副主席梁长军、长岭村书记吕辉、村主任梁道民、熨斗中学校长张守锡组成了征地小组,最终以每亩45000元,2分田一个永久性低保成交。2月27号与农户进行了现金支付,共计支付土地征用费228250.00元,为创建教育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一买,后续工作很多。砌石坎118方,共计17700.00元。填土3422方,共计51330.00元。修透视围墙198米,共计108900.00元,操场处理总造价283000.00元。修门房55 m2,总造价33000.00元,修校门总造价17000.00元;校园绿化50000.00元;新修部室楼330 m,总造价363000.00元。道路硬化907.6 m,总造价24520.00元。粉刷教室内外2882 m,总造价28820.00元。砌石坎,修花园117 m,总造价8000.00元。教学楼翻新2970 m,总造价27788.00。购图书柜10组,总造价16000.00元。购读报栏两个4400元,师生展台一组7400.00元,购旗杆一根3060.00元。购乒乓球台8个,造价20000.00元,购两个灯光球场四个灯柱35000.00元,安装校园监控及电视网

2

222

2

2络共享设备60000.00 元。为创建教育强县学校总投资1388328.00元,除征地款借用小学228250.00元,新建部室楼为张诗斌垫资修建外,其余全为学校负债实施。在负债一百余万元的情况下,我们校委会一班人,鼓足信心、增添勇气、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奋战一个暑假,将图书、仪器整理到位,老师们从不叫苦,也不叫累,因为这是教育发展的美好时刻,我们感谢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

(二)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全面发展。

在“普九”以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校委会一班人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质量兴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教学上我们要求教师具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挥”的思想,始终“把眼光盯在质量上,把工夫下在备课上,把基础放在个人素质提高上,把关键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把目标放在差生辅导和优生培养上,把效果显现在45分钟的课堂上,把爱心倾注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上”。备课要做到“胸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脑中有案”,课堂教学要做到“依纲扣本,精讲精练,严而不板,活而不乱,启发思维,及时诊断,手段常新,方法常变”,创造了“学生不怕难,教师不怕苦,领导不怕烦”的工作氛围,达到了师生互相包容、和平共处的最佳境界。在管理上,力争“以爱育人,以情暖人,以德服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教师创造出“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

3 有干头,生活上有靠头,心理上有甜头”的学习工作环境。全体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不遗余力的为熨斗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三)加强过程管理,定期开展师生竞赛。

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讲、辅、批、考”有详细的月查量化标准,对质量形成过程进行督查;要求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5节;作业检查4次,每学期对教师授课在学生中问卷3次;期中、期末进行试卷分析。每学年第一学期,教师进行英语、政史地生组赛教活动,学生进行作文大比武和理科知识竞赛;第二学期教师进行语文、理科组赛教活动,学生进行英语和史地生竞赛。在2007年全国中学语文能力竞赛中,我校

一、

二、三等奖共12名,其中邓涛获全国一等奖;在2008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共11人获

二、三等奖;在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中,全国

一、

二、三等奖各1人,其中九年级张书军获全国一等奖。省级

一、二等奖各1人,其中侯雨萌获八年级省级一等奖。市级

一、

二、三等奖各1人,其中七年级张书斌获市级一等奖;在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中,获市级

一、

二、三等奖共17人,其中吕显浩、梁祎获市级一等奖;在2007年中小学泥塑、陶艺、综合类比赛中,我校有11人获

一、

二、三等奖,其中九年级张涛、何浩、吕清婷获一等奖,同时学校获得组织奖;梁祎在2008年石泉县中小学生信息

4 技术实践活动评比中获二等奖;在2009年全国语文知识能力竞赛中,我校15名学生进入决赛,在“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活动中,我校六人获奖;2009年在石泉第三届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

一、

二、三等奖运动员7名;蔡教文、阮班玉老师分别获得第七届中小学教师赛教活动二等奖。贾林老师和彭长俊老师在石泉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堂展评暨第八届中小学教师赛教活动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

(四)坚持科研强校,推进新课程改革。

1.新学年开始后,让教师上好“三课”。即指导新教师尽快进入中学教师角色,教导处安排六节以上的“示范课”,让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观摩,取其精华,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同时做好新教师的“考核课”,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理化生教师上好“实验课”,实验仪器基本满足学生的分组及演示实验。

2.抓教研教改,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每学期教研组有专题研究,对教师撰写论文、学科竞赛及第二课堂活动有具体的奖励措施。省级

一、

二、三等奖分别奖160元、120元、80元,市县级依次减半。2007年获奖论文26篇,其中,蔡教文的《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吕新的《德育工作应重视内化过程》获省级一等奖;2008年获奖论文及课件31篇,彭长俊的语文课件《世界何

5 时铸剑为犁》《班羚飞渡》获市第六届多媒体制作一等奖;吕弘的《素质教育的课内与课外》、谢英强的《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别获市级论文一等奖。2009年12篇论文获奖,其中王明华的《用赞美代替批评》获县级一等奖。2008年我校被评为石泉县“远程管理与应用先进单位”。

3.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新教师培训、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留守儿童班主任及辅导教师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自身素质。同时,每学期教师必须写政治业务学习笔记20—30篇。(其中党员领导干部30篇,党员教师25篇,教师20篇),通过各类业务学习,真正提高了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搞好群团组织,丰富师生业余生活。

每年春季举行田径运动会,“五〃四”纳新一批团员,五月底进行“红五月”歌咏比赛,4—5月举行教师“4+1”篮球赛,11月份进行广播体操竞赛,教师进行乒乓球赛,元旦进行书画展及文艺汇演。每月定期一板黑板报,校园广播一日三次响,由12个班轮流主办,播出优秀稿件均由团队部用“变废为宝”资金进行奖励。因此,我校团支部2008年被石泉县团委评为“优秀团组织”。

(六)关爱留守儿童,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入学。 留守儿童是我县的亮点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为确保留

6 守儿童不辍学,我校实行家长代理制,要求代理家长主要从心理、学习、生活上多加关爱。在“上学不交费,种地不交税,看病有医保”的惠民政策下,每学期对不按时到校报名的学生,均要安排老师上门做工作,确保适龄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七)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学校总务主任,主管安全副校长对食品的采购,饭菜质量、数量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早午饭平价供应,素饭菜2.50元,肥肉饭菜3.00元,瘦肉饭菜3.50元。让学生在校内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每学期给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八)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效果显著。

虽然我校教师专业不配套,但有一支“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学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06年“三试合一”六科均分名列全县第二,张游游、张书华取得全县第

十、第十一名的好成绩;2007年九年级综合录取率居全县第五,被评为“2007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同时七年级在全县统考中位居第二,八年级位居第三,还被评为“2006至2007师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九年级综合录取率居全县第三,受到县级表彰,张书钧名列全县第九,同时七八年级在南区片统考中名列第二,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2008

7 平安建设暨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综合录取率居全县第六,张昊名列全县第10名,七年级在全县统考中位居第二,八年级在全县统考中位居第一。

三、今后工作思路

在创建教育强县后,我们将加强“普实”、“双高普九”、“教育强县”成果管理,不断加大环境文化建设,利用活动区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质训练,把熨斗中学建成西石汉交界处的一所名校。我们将永远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还将继续做好:

1.搞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建立“保学控学”长期机制,确保适龄儿童正常入学。

2.管理蛋奶工程,真正把学生健康成长列入学校议事日程。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力争教学成绩稳中求升。

4.修建一栋双面楼,缓解学生住宿拥挤的局面。 5.修建学生浴池和洗衣房,让学生在校住得舒适。 6.走熨斗中学自身发展的道路,确保素质教育顺利完成。

2010.1.4

第三篇:“创建教育强县”迎验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位于旬阳县城关镇xx社区(旬阳县火车站附近)。学校服务范围为xx社区和xx社区。目前学校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现有217名学生,6个教学班,在职教师31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9人,小学一级教师12人。市县级教学能手3名,县级先进教师8名,镇级先进教师15名;教师撰写的论文有5篇获得国家级

一、二等奖,有数十篇获得省级

一、二等奖,有20余篇获得市级

一、二等奖;特别是在2008年《教师报》全国论文大赛活动中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团体参赛评比中荣获集体一等奖。学校以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年来,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格、以情激励”的管理模式,制定了“质量立校、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手段,课改为动力,后勤为保障,质量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求真、务实创新”的教风,“勤学多思、细心扎实”的学风,提出了“强素质、创特色、与时俱进”的办学口号。学校近

五、六年来多次被评为镇县级“文明校园”、“安全校园”、“先进单位”以及积极参加镇县级组织的各种团体比赛活动,并取得了多块奖牌。2001年被旬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校园、2002年、2005年被旬阳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2006年6月旬阳县综合治理办公室命名为“安全校园”,2009年2月被评为城关镇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特别是2008年被省市铁路部门推荐申报为国家级爱路护路安全校园,此项工作已经过国家级铁路部门验收,不久将予授牌。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1)本学区有6—12周岁x人,(其中女生x人,男生x人)在本校就读x人,在外校就读x人,学龄儿童入学率x%,辍学率0%。

(3)12周岁总人数x人,应届毕业生x人,小学按时毕业率为x%。

(4)学区内15周岁少年x人,女x人,完成初等义务教育x人。

2.师资水平

(1)、全校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9人,小学一级教师12人;拥有本科学历的8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8.22%,大专学历的1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2.19%,中师学历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9.6%,大专、本科在读4人,教师合格率100%;市县级教学能手2人。教师配备科学结构合理。

(2)、校级领导2人,参加过任职资格培训的2人,参加过提高培训2人。

(3)、教师师德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均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全部按要求完成了继续教育课时数。

3.办学条件

(1)校园占地面积x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x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x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x平方米。校园人文环境好,绿化、硬化、美化程度高,干净卫生,无危房校舍。

(2)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满足教学所需。教学仪器按农村完小二类标准配备。学校现有微机室、远程教育室、音乐美术室、自然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卫生室、留守儿童咨询室、少先大队部等大小12部室;微机室共有电脑20台、远程教育室模式二配备齐全,各班均有模式一设备,并实现了班班通。学校现有图书8123册、其中生均37.45册;教师用书师均67.5册。体育卫生器材58种125件;仪器有三类120种403件;学校装备了一个标准化的实验室,可容纳48名学生上课和分组试验。少先队大队部设备齐全,有鼓号队器具和仪仗队、演出服饰若干件,并定时开展各项活动。其它各部室也均能基本按标准设立。且部室管理科学规范、制度健全。

4、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校园整体文化建设以及各部室的文化氛围建设。学校校园内共有大小宣传画、名人画像、警示标语、规章制度70余个,各部室都有能体现部室特点的标语、制度以及条幅;班级均有班规制度。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广播室、以及办有校报以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汇编了各种档案资料。特别是安全档案很有特色,展现了我校特殊环境下的特出工作重点。

三.教育教学工作

1、以管理为核心,强化教师纪律观念和学生行为的养成。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原则,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富有实效。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系列活动。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构筑少年儿童的精神支柱。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形式多样,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平时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的检查,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实施。由各中队组织学习了《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同时制定了各种得力可行的制度,《文明班级评选细则》、《优秀中队细则》,《值周量化细则》。少先队注重利用文明监督岗,红领巾广播室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收效明显。

在教师管理中,强化考勤制度,实行教师到校、离校签到制;早操、例会登记制;教学检查常规划;教学研讨经常化;同时学校完善了教师成长档案袋。学校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各项工作都是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素质教育富有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器具和服饰,组建了学校鼓号仪仗队;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开发学生智力;用师生精美的艺术作品美化校园,熏陶感染学生。另外 ,每位教师都能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中青年教师都能制作课件,且能灵活操作。课堂教学手段得到了改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教学反思以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习惯。

3、以活动为主线,不断提高师生素质。

(1)、国旗下讲话制度化,师生共同演讲。

(2)、兴趣班活动常效化,每周两次“雷打不拖”。

(3)、各校班队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一周一次,有内容、有计划的实施。

(4)、精心组织各种师生比赛活动(师生绘画展、师生演讲比赛、撰写各种心得体会、办手抄报、进行三字两话(画)一机大练兵活动、举行师生运动会等)。

(5)、学校坚持“以教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监控,落实“三个常规”。一是制定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标准和要求,严格教育教学工作纪律,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要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观摩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讨论,经验交流学习、教法探讨借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落实听课制度,每学期要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并组织好课堂评价活动。做好课后反思,学会总结,坚持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叙事,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研论文、一篇优质案例、一篇说课稿、一篇评课稿、一份优质教学反思和一本钢笔毛笔字、简笔画练习册。

同时平时加强常规工作的检查。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学校严格按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体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劳技课进课表、进课堂。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和信息技术课。

5、课程改革稳步实施,校本教研有声有色。远程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作用,应用管理规范。承担的各级教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显著变化。2008学年度,学生考试主干学科合格率100%,优秀率20.4%,六年级毕业生69人,毕业率100%。

6、高度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体质锻炼和心理疏导;同时每学年都邀请县防疫站体检中心人员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体检。学生生长发育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学生视力轻度低下率4.78%,中高度近视低下率为0。

四、安全、后勤工作。

1、由于学校地处特出的地理环境,所以我们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特别是铁路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坚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法制副校长定期回校做法制报告,铁路安全、法制教育卓有成效。近二十年来无违法犯罪事件和不安全事故发生。

2.加强后勤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在上级政府和教育局、以及包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各部室全部建成,内部设施不断充实,各类教学仪器满足教学所需,达到农村完小二类标准。第二,上级配发、自筹安装了远程教育两种种模式,并充分发挥了作用。第三,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微机室所有电脑都实现了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第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部室文化建设,实现了操场全部硬化无尘土的梦想。同时校园绿化、美化到位、形成了景观优美、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

五、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需不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需要继续探索科学途径。

2.要继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3、学校离铁路很近,师生到校、离校安全令人担忧。同时由于铁路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生源逐年下降,从而也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但我们相信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各项工作将会取得更大进步!

第四篇:清水镇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清水镇党委、镇政府热烈欢迎省、市、县领导、专家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

清水镇位于县城东北部30公里处,东接黄甫、西连木瓜、北靠哈镇。府准公路,魏哈公路,纵穿全境。东西宽9.5公里,南北长17.6公里,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3294户、10485人。辖区内的清水川工业园区是2008年2月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府谷煤电化载能四大工业集中区之一,是全省100个重点建设的县城工业园区之一。园区现已引进和正在建设的企业主要有清水川电厂、冯家塔煤矿、镁业集团多联产项目、330KV配套变电站等企业。目前,清水川电厂一期已投入生产,配套冯家塔煤矿也已投产,330KV变电站已投入运行,镁节能多联产项目已投产,现正在完成90万吨捣固焦和60万吨免烧砖等四个子项目。全镇交通较为便利,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县前列,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镇现有九年制学校1所,成技校一所,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301人,在园幼儿67名。在职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49名,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36人,中师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2005年通过了“普实”达标验收,2009年通过了“双高普九”达标验收,去年经过全镇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了“教育强镇”验收。自县委、政府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以来,我镇以此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的开展。对照创建标准,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使我镇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省级教育强县要求。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领导,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把教育“创强”纳入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创强领导小组。各部门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创强工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对照省级教育强县评估标准,制订出台了清水镇创强实施方案,落实了各部门的责任,形成了明细化的工作任务单。镇政府与学校及各基层站所分别签订了创强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了工作责任。三是完善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专题会30余次,研究创强工作。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教育工作,现场进行办公,解决突出问题。各基层站所依法履行职责,齐心协力推动创强工作。四是积极营造氛围。通过层层召开创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张贴标语、举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教育“创强”家喻户晓,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抓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以政府投入为主,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我镇在教育的投入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实现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体制,使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得到切实改善。镇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做到优先安排教育事业所需经费,依法保障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投入以政府为主。2009-2011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823元、926元、1083元,初中分别为918元、1017元、1125元,在达标的基础上均实现了逐年增长。全镇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从2009年“双高普九”以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

(二)多方筹资,高标准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积极筹措资金25万元,新建了教师办公室,2011年相继争取资金170万元新建镇中心幼儿园及改建学校操场,今年又争取资金130万元,准备在5月份新建男生宿舍楼和学校的排污管道(该项工程资金已到位)。同时镇上准备通过争取煤矿、企业和清水籍知名人士的捐资,成立清水镇文化教育基金会,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奖励教师、资助学生,现在已做好了成立基金会的前期工作,准备在今年6月份前完成此项工作。学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三)关爱师生,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一是镇政府在每年教师节拿出一定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同时,在每年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期间,坚持慰问看望退休老教师。二是镇政府每年出资5万多元对清水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严格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以及“蛋奶工程”,镇政府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监管,严格流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蛋奶工程”安全、有序运行,使教育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通过落实多种举措,全镇上下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三、抓统筹,保障教育科学发展

(一)布局调整成效显著。针对我镇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条件差的现状,我们经过认真调研,科学布局,撤并了 “偏、散、远”的农村小学。目前,农村教学点已全部撤并到位,全镇只有一所九年制学校(含附设幼儿园)。做到了合理使用经费,资源共享,均衡教育,减少重复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二)“三教”统筹有力推进。一是抓基础,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我们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制定了《清水九年制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完善了贫困生救助等多项制度,从严控制辍学率。三年来,全镇小学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现象。二是抓就业,重视发展成人教育。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阵地,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抓手的终身教育网络,强化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成人“双证制”学历教育,有效提高了全镇农村青壮年整体素质。为更好地拓展培训范围,在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民转移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五个方面,我们结合本地产业特点,相继举办了粮食加工、畜牧养殖、沙棘栽培、育苗技术、安全生产等十几种形式的培训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培训学员3238人次,其中31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满足了当地民众的需求,从而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清水镇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全面实施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有力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是着力提升办园水平。2011年投资50多万元改建了占地面积为1010余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幼儿活动场所达798平方米。玩具设施、生活设备齐全,为幼儿创设了愉悦、宽松的成长氛围。二是制定、完善安全保健制度。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晨检、午检、消毒、清洗等各项卫生保健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本着“安全为天,安全为先”的思想,把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三是狠抓教师培养培训。贯彻落实《幼儿园办园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市、县有关培训,学习幼儿教育先进理念,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育实际水平。四是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家长要树立新知识观,纠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四、抓质量,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一)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一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我镇根据县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办学思路上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特色。我镇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让全体教师都参加校本培训,几年来,广大教师参加了阳光师训、国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科研培训等,每人每年培训不少于60学时。通过培训,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三年来,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名教师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好教师”,有32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省、市、县获奖。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大力开展“树师表、铸师魂”和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师德讲座和演讲比赛,切实增强了教师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了“思想育人、榜样带人”。

(二)从学校常规管理抓起。要求镇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每年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学校开展“双常规”检查,指导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我镇的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2009年72名考生中62名升入普通高中,其余10人升入职业中学,2011年56名考生中39人升入普通高中,其余17人升入职业中学),极大提升了全镇上下发展教育的信心。

(三)从校园环境保障抓起。一是饮食保障。严格食品采购、储藏、加工、留样、发放等环节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就餐既营养又安全。二是住宿保障。宿舍内部设施设备统一布局、统一配备、统一管理。三是安全保障。2010年,我们为学校配备保安2名,并为学校安装了监控设施,配备了安保器材。镇政府与学校、教师、学生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目标明确、常抓不懈。工商、卫生、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整治,使校园及周边的综合环境保持安定。三年来,学校未发生安全事故。

五、抓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建立和完善了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保障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是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成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清水基层站,并设立了乒乓球、绘画、书法、剪纸、打击乐5个课外兴趣小组,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上好体育课、艺术课,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了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积极推行教研教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县去年提出了“高举质量大旗,深入实施有效教学”,教育局又把今年定为“有效教学深化年”,我们多次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广西玉州、绥德辛店中学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大胆推行“336”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性”(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动”(互动、主动、能动)、 “六个学习环节”(课前预习、依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坚持规范办学、依法治教理念,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探索建立了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坚决禁止体罚学生、教育滥收费等现象发生,做到不滥发教辅资料、不违规补课、不违规布置作业,有效维护了学生权益,保障了教育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我们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契机,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实抓苦抓,使我镇教育的基础得到切实加强、内涵得到不断丰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呈现出了良性发展的势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知道,清水镇教育的发展水平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争取办好清水的教育事业,为我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清水镇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诚恳的接受,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争取达到“创强”标准,为我县今年创建教育强县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XX镇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情况汇报

铸就现代化教育平台再创新世纪教育新高

**镇地处**北部沿海,位于风光旖旎的象山港畔,背靠大陆,三面环海,总面积76.2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1平方公里,现辖有21个行政村,人口16213人。**自古以来物产富饶,民风淳厚豪放,是有名的水产养殖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快速前进。特别是今年国华浙能**电厂落户**,为我镇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现**镇已被列为临港开发区。XX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07亿元,财政收入达924.7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目前,全镇共有中心学校1所,小学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6所。全镇初中共有8个班级,教师20人,学生323人;小学共有21个班级,教师39人,学生856人;幼儿园入园幼儿359人。基本建成了农村教育合理的网络体系。我镇于一九九五年顺利完成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工作,通过了“两基”验收,一九九九年通过宁波市“两高”验收。自县委、县府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之后,我镇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迎难而上,经过多方努力,全镇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面貌焕然一新。这为我镇教育迈向现代化铸就了广阔的平台,这将为地方经济的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现将我镇在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中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具体做法

1、高度认识,统一领导,努力营造“创强”的气氛。创建教育强县是全面实现我县人民走上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拉动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创建教育强县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不光光是县委、县府的事,而是我们全县人民共同的大事、要事,也是我们**人民的重事。自县委、县府提出创建教育强县的目标之后,**镇政府立刻把教育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把“创强”作为一项首要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日程之上。镇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有关教育发展计划,目标。并且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带队走访每一个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教育干事、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领导小组,提出了本镇“创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方向等。并且把“创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责任考核内容之中,使“创强”工作在我镇真正落实到实处。今年初,县委、县府向**镇政府下达了有关“创强”的工作任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我镇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了。接着,镇政府与各部门、各学校签订工作责任状,主管领导亲自抓此项工作,一层一层落实,一层一层严抓,切实把“创强”工作的各顶内容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角落。自年初以来,**镇的“创强”工作逐步加强,镇政府与各部门、各单位、各村经过充分协商,认识到一切工作以“创强”为重,于是,全镇上下展开了一场以“创强”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运动,镇文广站、各校大力宣传“创强”的意义,各村也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强”氛围,使每个家长都知道“创强”工作,使每个群众都认识到“创强”工作的重要性。各校在“创强”工作中更是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到“创强”工作中来,每个学校都争创“强校”,使各学校的管理及日常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推动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经过努力,我镇形成了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龙头的办学体系,使我镇的教育得到了优化。

2、政府重视,社会筹资,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我镇在教育的投入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实现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体制,使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得到切实改善。伴随着我镇的工业产值逐年稳步增长,教育附加费也逐年增长。为保证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镇政府力保“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做到足额征收,专款专用。自XX年至XX年教育附加费这一项收入就已累计达215万元,镇政府已将教育附加费全额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上,重点用于危房改造和新建校舍上。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镇这个大家一向以来群从基础好,集体观念强,对公共事业十分关心,对教育事业更是热心。自1999年开始,我镇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危房改造、新建校舍工作。但要彻底改变我镇原来的教育格局与面貌,单靠镇政府的能力一下子难以达到。我镇在原来,除中心小学外,其余中、小学校舍都是危房和破旧校舍,教育基础建设较为薄弱。但自从要建造校舍的消息传开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出力,就XX年10月至XX年9月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镇自筹资金达到300万元,其中企业家捐款达140万元,建成了中心小学新校舍。XX年5月,当镇政府决定要建中学的消息传开后,**镇的社会各界又一次掀起新一轮捐款浪潮,各位企业家纷纷解囊相倾。宁波生命力集团老总尤明杰早在XX年就出资15万元资助建造镇中心小学,这次又划拔了30万元捐助学校。他的一番肺腑之言更是道出了一名**人的心声,让人感动。他说,加快**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我们也有责任,我曾当过民办教师,深知教师的辛苦,只有改善教学条件,才能让他们安心为我们家乡工作。华东机电刚刚征地150亩建了新厂房,总经理尤孝文听说家乡建校舍缺钱,硬是挤出40万元无偿捐给学校。宁波福托有限公司老总尤林茂也捐了30万元。宁波天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江峰搪铝、三木、变流设备等企业老总们都来了,相继解囊相助,又一次捐得150万元,至XX年8月,顺利建成了投资280万元的中学新校舍。到今年,当再次要建造镇中心学校教师宿舍与薛岙九年一贯制新校舍的消息传出后,薛岙及峡山的企业家们又一次捐款相助,到目前资金已到位,并成功招标。峡山经济合作社早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就把当时被称为“夹心肉”的黄金土地无偿提供给学校,一共40亩,不久又预留30亩用地作为学校长远发展之用。真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因为如此,所以我镇的诸多教育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到XX年下半年投资300万的薛岙九年一贯制新校舍及投资120万元的中心学校教师宿舍相继动工建设并建成后,届时,我镇将全面告别身处破旧校舍的历史,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基本达到省、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的要求。

3、合理布局,夯实基础,逐步走向教育现代化。学校要发展,规划是龙头。只有合理布局了,学校的现代化才会得到保障,才会得到发展。我镇原有小学八所,地域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基本上是一村办一学,生源不集中,校舍破旧问题突出,这样师资力量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并且由于学校的分散,各村经济能力有限,大多数小学还存在着危房的问题,办学条件极差,制约了**镇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1998年,镇政府到现场办公,做出撤并学校的决策。为了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化了大量的精力,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使村民从落后的村族观念转移到正确的科学思想观念上来,从而成功撤并了2所小学,到XX年中心小学新校舍建成后又乘机撤并了4所小学,现只剩下中心学校和薛岙小学两所。学校数量减少了,财力也集中了,办学的力量自然也就加强了。XX年镇初中新校舍建成后,在县教育局领导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把镇初中和镇中心小学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镇中心学校。并规划到XX年九月,把薛岙初中教学点和薛岙小学合并成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薛岙学校,现薛岙学校已成功招标,马上将动工兴建。这样全镇学校调整为两所,从而做到合理使用经费,资源共享,均衡教育,减少重复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减少学生流动,使生源稳定并充足。使我镇的办学方向成功走出了一条由“小校”到“大校”,由“大校”到“优校”,由“优校”到“强校”的道路。随着中小学新校舍的建成,配套设施和相应的设备也逐步跟上,除XX的镇政府拨款20万元建成小学食堂和学生餐厅外,XX年又拨款40万元建好中学食堂和学生餐厅,使食堂和餐厅符合卫生安全规定,经县卫生监督所检查合格,另外又投资40万元建造与新校舍配套的活动场地和校园绿化。中心学校的中学部还在今年配齐音乐室、劳技室等设备,目前在办学设备方面已基本上达到了现代化办学设施的要求,办学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

4、强练功底,提升素质,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在我镇遍地开花,跟据县委、县府颁发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我镇在办学思路上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特色的运行机制。要办好学校,除了硬件条件外,还要有好的教师,现我镇小学教师学历均在中专以上,合格学历100%,中学教师学历均为大专学历以上,合格学历100%。并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学历培训,每年镇财政都拨出一部分经费奖励获得高学历的教师。近几年来,参加并获得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共有18人,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56.25%;中学参加并获得高学历的教师共有7人,占中学专任教师总数的46.67%。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和指导下,我镇让全体教师都参加校本培训、按需培训。近几年来,广大教师参加了教师基本功培训、新大纲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通过培训,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有教育教学论文在县里、市里获奖;不少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极大地提高了我镇广大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学生思想上,我们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几年来,中小学都获得“县文明学校”等称号,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0。尤其是中心学校的小学部还被评为“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省十佳少年科技校”、“县安全综治先进集体”和“少先队县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学校还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优化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每个学校常年开设教研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心学校还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注重体、艺、科技教育,形成了富有我镇特色的书、画、数奥等教育科目。如在小学开展的艺术和科技等特色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近几年,学生书画作品在县、市获奖的累计达四五十人次;学生舞蹈与器乐等多次获县级以上奖项;数奥兴趣小组的学生多人次在县里获奖,并闯入决赛,获全国

二、三等奖。通过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得到了个性的充分发展,也使我镇的教学质量常年名列全县前茅,为高一级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在XX年的中考中,四个班级212人参加考试,**中学正取生达8人,超过分配指标一倍以上,被知恩中学录取的达17人。在风华书院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及小学毕业考中,历年成绩都名列农村学校的前茅。这些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我镇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正是在我们**镇政府的广大工作人员、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艰苦创业、辛勤劳作之下,源源不断地为教育事业输入各种养分,我镇的教育事业才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才会如此蓬勃发展、永保活力。才会使地域面积小、人口小的**小镇打造成教育强镇,经济强镇,在**之中屈指一数。

5、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整体盘活教育的潜力。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是全面推进素质的根本保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时教育的要求。在我镇的教育事业上,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有益的发展道路。自镇教委机构撤销以后,成立了镇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各校财务工作统一由结算中心管理,使财务制度得到了规范,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在镇教育结算中心的统一领导之下,合理、有序、有利地利用,真正做到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学校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层领导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通过自荐、资格审查、演讲、考评和公示等程序,使一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走上了学校中层领导的岗位,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领导班子,使学校的老师更发挥出其内在潜力,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我镇在教育工作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镇政府在政府工作中明确制定全镇教育的计划,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扶持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为了巩固“普九”的工作,每学年都做好摸底排查工作,逐个对照学龄儿童入学情况,制定好各种各类表格。对不明情况的学龄儿童,派专人专门登门拜访,摸清情况,落实学校,绝不使每一个学龄儿童流失在外。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不断规范收费工作,使学生满意,使家长满意,使社会满意。正因为如此,自1996年以来,中小学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都达到100%,初中升学率达到80%以上。

学前幼儿教育也有长足发展,全镇现有6所幼儿园,其中镇中心幼园为国有民办,其它均为民办。在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中,许多优秀的教师扎根农村,其中有三名教师为公办。这样我镇的幼儿教育形成了以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辐射全镇的格局。弱势群体在我镇的教育问题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全镇共有54名特困生,我镇通过与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结对子的形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并且学校还采用减免学杂费,社会各界捐赠的形式,使一批在经济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能安心学习。对外来民工子女,针对民工为我镇、我县的经济做出不少贡献但经济相对困难的情况,采取一系列减免借读费的优惠政策,畅开接纳民工子女,使民工子女能得到教育,使民工安心为**工作。成人教育也稳步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在水产养殖这个品牌上大做,针对**地处沿海,水产养殖较多的特点,成校特地请有关技求人员下乡为渔民讲解知识,有时深入海岛为渔民服务,收到了不错的成绩。

二、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1)全镇6—11周岁儿童1092人,已入小学1079人,已入初中13人,入学率100%。

(2)全镇12-14周岁少年740人,已入小学140人,已入初中550人,初中毕业50人,入学率100%。

(3)6-14周岁残疾儿童1人,已入学1人,入学率100%。

(4)小学毕业生135人,已毕业135人,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生167人,已毕业166人,毕业率100%。

(5)小学毕业生135人,升入初中135人,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166人,升入普高46人,升入职高88人,升学率80.24%。

2、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495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2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1142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9.69平方米。

(2)学校装备教学仪器:中心学校达到I类;薛岙小学达到III类。电教设备:中心学校达到II类;薛岙小学达到II类。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劳技器材:中心学校均达到规定要求。图书:19444册,生均16.49册。电脑:63台,平均每18位学生1台电脑,达到省平均水平。中心学校体育运动场地10200平方米,相关体育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中。

3、教师队伍

(1)小学教职工总数39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大专学历18人,中专学历14人,学历达标率100%。继续教育参加率100%;校长培训率100%。

(2)初中教职工总数20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大专学历8人,本科学历7人,学历达标率100%。继续教育培训率100%;校长培训率100%。

4、教育经费

(1)教育附加费征收XX年

48.49万元XX年

61.87万元XX年

105.6万元

(2)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XX年953元;XX年1593元;XX年1970元。初中:XX年868元;XX年1376元;XX年1959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对照教育强县的要求,我镇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是:

1、校舍不够完善。虽然我镇已加大投资力度,建造了镇中小学的教学楼和师生的食堂、餐厅,但还未建造师生宿舍,使师生只能暂住于教学楼上,影响了教学辅助房的正常发挥。

2、设施不能满足。教学仪器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设备按教学需要还有较大距离,电脑及有关电教设备体育设施、图书等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3、生源不足。虽然中心学校合并后已基本达到18班,但初中的学额不足,生源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明年的薛岙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只有9班。

虽然我镇的教育还存在着以上几个不足,但我们会加倍努力克服,争创教育的辉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计划投资100万元,力争在XX年3月份前建成中心学校师生宿舍。

2、配齐中小学劳技室、音乐室、美术室及教室“四机一幕”等设备;并且发挥图书室功能。

3、争取生源不流失。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并提高教师地位,使优秀教师安心本镇的教育事业,使本镇的教学质量在全县独树一帜,使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社会赞同。并且全免民工子弟入学借读费,以此来吸引民工子弟生源。

4、完善成人教育,发挥成人教育中心的作用。

5、建造田径运动场,明年首先建造好校内田径场及相关的活动设施,其次把峡山经联社规划的运动场土地用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XX年前建造好标准运动场。

6、推进教育改革,办好特色学校,使**教育成为我县的一个窗口。我们相信,不管我们将要面临的发展道路如何曲折、如何艰难、如何漫长,只要通过我们全镇上下干部、教师、群众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镇的教育明天将会更加光明灿烂,**镇的经济明天也将会是天马行空,一跃千里。

上一篇:村级森林防火预案下一篇:创建绿色学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