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术论文

2022-05-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学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18年10月13日,由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媒体的代表约60人参加了会议。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马永强教授和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戴德明教授分别致辞。

第一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摘 要]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术型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分支,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于理论教育,相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充足,但在实践与应用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动手能力差。这样就制约了学术型研究生在未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还有一部分学术型研究生最终会从事实践工作,实践能力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其工作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对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 会计; 学术型研究生; 实践教学; 问题; 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1. 057

近10年来,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报考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术型研究生不得不面对大量涌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竞争压力。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的学历和知识背景的要求越来越现实,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和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高端人才,但研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藉此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改革。

1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因为没有被充分重视而在研究生教学体系中显得极为薄弱甚至是缺失,很难满足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的现代高级会计研究人才或管理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

1.1 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教学目标远远落后于社会实际需求,对学生的培养仍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导向,没有将理论教育、学术培养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育相融合,结果造成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严重脱节。

1.2 培养意识上“重理论、轻实践”

以会计理论知识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导致在教学意识上,对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会有部分学生将从事会计管理工作,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即使是将来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其教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1.3 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平台,在会计学研究生数量众多、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只能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这样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1.4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从事会计学研究生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即开始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缺乏从事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即使在进行实践教学和论文指导时,也只能局限于书本所讲授知识,无法从会计实际工作角度组织实践教学工作和进行论文选题,难以形成提高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模式。

1.5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导致实践教学的开展没有依据和保障。实践内容、时间等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反馈和考核机制,导致很多高校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完全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2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改进路径

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目前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目标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去向既包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有从事会计管理工作。但不管哪一种去向,都离不开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为有效的途径。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应该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并紧紧围绕该目标组织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工作。

2.2 树立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意识

理论教育重在对会计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不仅应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的能力。是否能够利用其所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发现会计实务中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参与会计实践工作还能够为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丰富其教学内容,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未来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研究生来讲,实践经验更是其工作能力的有力证明。因此,会计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才能实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与会计学本科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不同,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应该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巩固、验证并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为学术型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使其能够切实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真实环境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除了能够给学生提供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的机会外,还可以帮助研究生毕业完成论文设计和有关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而在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置专人负责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管理,建设合作时间长、效果显著的实践教育基地;三是深挖合作领域与项目,在保证实习与实践基础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为实践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努力。

2.4 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实行分层实践教学

基于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未来的就业意向不同,将其分为应用型研究生和研究型研究生。应用型是将来准备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研究生,研究型是未来准备从事会计教学研究工作的研究生,不同类型研究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应用型研究生主要侧重于参与企业会计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而研究型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校企横向课题研究方式进行实践训练。前者以参与管理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后者是以参与课题研究的方式为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这种分层教学既满足了社会对研究生的不同需求,也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共同提升。

2.5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除了在教学意识上给予重视并能够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予以实施外,其教学质量和实施效果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研究生指导老师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鉴于目前会计学师资队伍存在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上策。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为每一位学术型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学术导师和一名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校内学术导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负责研究生学术、理论方面的指导;校外实践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负责研究生实践教学方面的安排和现场进行实践指导。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之间应建立紧密的联系,定期进行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完成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外聘的实践导师在完成学生实践指导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定期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学术导师通过与实践导师的交流或可以随同研究生共同参与会计实践工作或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的方式,积累一定实践经验,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2.6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在各高校中实践教学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管理。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实施单位,学院处于主导地位,应制定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具体应包括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具体学时、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制度、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实践导师的选拔机制等。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作者:刘英明

第二篇: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召开

2018年10月13日,由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媒体的代表约60人参加了会议。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马永强教授和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戴德明教授分别致辞。西南财经大学唐雪松教授、中山大学谭劲松教授等主持了会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博辉教授、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杭翔先生、上海交通大学胡奕明教授围绕“新时代金融会计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分别做了报告。与会代表还就经济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会计的影响、金融会计如何适应电子网络化的发展、金融行业发展对金融会计理论与准则的挑战,以及金融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等进行了学术研讨。本次年会密切了会计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合作,对于加深与会代表对金融会计领域热点问题的理解,多维度拓宽学术视野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会计理论和實务研究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第三篇:实证会计研究的学术贡献

摘要:对于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之间孰优孰劣、学术贡献及如何取舍等问题,我国学术界历来颇有争议。但这种争论多以理论演绎分析为主,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精确的分析评判。本文以《会计研究》所刊的实证论文为对象,采用国际流行的评价分析框架,对我国近年来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趋势、结构特点和学术贡献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2008年达到顶峰。其研究主题集中度高,与美国《Accounting Review》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实证会计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均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实证会计研究 学术贡献 评估分析

一、引論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之间孰优孰劣及如何取舍问题,在20世纪末期的中国会计学术界曾经引起过一场公论(刘玉廷,2000;冯淑萍,2004;杨雄胜,2004,2008;于玉林,2009;汤云为、赵春光,2001;陈孟贤,2007)。时至今日,这场争论已经偃旗息鼓,两种方法进入到“和平共处”的时代。实证研究方法亦由最初大家对其不相识而发展成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更多的学界仁人们已经超越孰是孰非的争论,各自按照自己的志趣与擅长从事着会计学术的研究工作。然而,与此同时,对实证会计研究的质疑之声并未完全消弭于世。一些诸如“用国外模型套中国的数据”、“用复杂的过程验证一个简单的道理”、“用看似高深的模型去证明一个无需验证的命题”、“把简单的学术问题进行复杂化”、“搞实证研究就是玩模型”,“实证研究就是‘洋八股’”、“实证论文就是看前面的假设和后面的结论”等非议,在我国学术界、大学课堂之间仍然时有所闻。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家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缺乏深入而精确的理解以及相关的量化分析,以至于一些学者只是根据表象的特征、碎块的知识,再加上某些臆想成分来看待和评判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而这些绝不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所应该持有的认识态度。基于此种考虑,本文参考和借鉴Jason A.Colquitt和Cindy P.Zapata-Phelan(2011)所提出的评价框架和方法,对《会计研究》所载实证论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状况及学术贡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相对精确的评价。目的并非为争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孰之长短,而是为加深学界对实证会计研究的理解、准确评价其学术贡献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认识基础,为促进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提供帮助,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来总结、展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近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二、评估框架与方法

( 一 )评价维度:理论检验与理论拓展 学术贡献是所有学界同仁的职业追求和信仰,也是学术期刊对于稿件的评价尺度。然而,事实上,学术界对于理论研究的功能及其“学术贡献”的理解却远未达成一致。如一些学者(DiMaggio,1995;Mohr,1982)强调理论的描述与预测功能,主张根据记述的丰富性、与现实的切合程度及其对于正常或者反常现象的预测能力来评价学术研究的贡献和价值。而另有学者(Bacharach,1989;Rynes,2005)则主张以理论叙述的合理性、新的理论构念或者独到见解的涌现来衡量理论研究的贡献和价值。对于实证类型的会计论文来讲,其理论贡献的路径是沿着“理论检验”而形成和实现的。因为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检验、检验、再检验”(Hendry,1980)。在假说演绎式的实证论文中,作者通常首先提出理论假设,然后再通过观察数据来检验假设,从而验证假设命题的有效性。尤其是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中,这种类型的研究论文居于多数。之后,虽然随着发展,检验用的数学模型日益复杂化,如研究者经常会在模型中添加一些自变量、控制变量、调节变量或者中介变量,甚至把本领域以外的前置因素与后果变量纳入到模型之中,或者将宏观层次、中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结合起来进行跨层次的研究,从而不断地拓展研究边界,以便于在更加复杂的条件下和更加广泛的领域内检验理论结论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但是,其基本的研究格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理论有效性的检验,仍然是这类研究的首要目标,研究的基础仍然是基于现有的理论构念和结论进行的。在具体的研究设计中,其研究路径的实现形式包括:(1)基于原有模型和原有数据,对之前形成的理论结论进行重复性的再次检验。(2)基于原有模型,利用新的或者数量上更加丰富的数据对现有的理论结论进行验证;(3)扩展原有的模型、引入新的变量,对现有理论结论进行验证并拓展其适用范围。(4)构建新的模型,对现有理论进行验证,修正或者否性原有的结论,从而形成新的研究结论。在这四种实现形式中,第一种代表着低水平的检验,属于一种完全重复性的研究。第二种是中间水平的检验。这种检验为了回避对原有研究的简单重复而采用了新的或者更加丰富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第三种是较高水平的检验。因为它已经对现有理论作了延伸,并沿着理论结构的内在逻辑路线进一步探究潜在过程、相邻概念和广泛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新的或者更加广泛的范围内验证了理论结论的真伪性、适用性。尽管它仍然没有提出新的理论构念和形成新的研究结论。第四种是最高水平的检验。这种检验旨在验证经济变量之间的新型关系,形成新的研究结论,从而对现有理论形成否定或者做出重要的补充。根据理论验证与理论拓展这两个学术贡献的评价维度,我们将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分成如下五个类别,并以此为基础来洞察其结构特征,评价其学术贡献。尽管这种分类可能为了使理论研究简洁化而忽视掉了某些有意义的差异,但其仍然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地甄别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和估计其学术贡献的有用方法。(1)简单重复性检验。这种论文是采用原有模型、利用原有数据对研究结论进行再次性的检验。虽然,从统计意义上讲两次验证的结论要比一次性的验证结论更加可靠,但是其实际的理论贡献与创新价值是很低的。(2)有限重复性检验。这种论文是采用原有模型,利用新的样本或者数据更加丰富的样本来对某种理论结论进行检验。其尽管重复原有的检验程序,但是,在新样本下得出的结论已经具有某种进步意义。(3)完善性检验。属于这种类型的论文,一种情况是利用现有文献中凝练出的概念性变量来完善已有的理论关系,如在模型中引入一些新的自变量或者控制变量从而使理论结论更加稳定和可靠;另一种则是发现已有研究结论的相互矛盾与不一致,从而提出一种完善或者修正现有研究结论的方法。(4)拓展性检验。这种论文突破现有的检验框架,关注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新型关系和经济过程,比如引入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或者进行跨层次研究等,以便在更加复杂和贴近现实情境的背景下对现有理论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基于新理论框架的新结论、新知识。这种研究论文通常会在纵向上延伸现有理论的研究深度,或者在横向上扩展现有理论的研究宽度。(5)构建性检验。这种论文是构建新的模型来对现有的某个理论命题进行首次性的检验。其检验结论直接关系到理论命题的成立与否,而且这种结论经常会作为后续检验的标杆来使用。由于没有之前可以参考的检验程序,因此需要构建全新的模型、凝练出概念变量并进行操作化。这种意义上讲,这种论文具有最高水平的原创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1)样本与数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于我国《会计研究》于2000年至2010年之间发表的186篇实证会计研究论文。我们之所以把样本取自于该刊并且限定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该刊物在我国会计理论界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刊物,比如有些高校出版的以书代刊的学术期刊,虽然也有很高的学术水准,但是其多是季刊或者半年刊,所刊文章较少,发行量有限,且办刊时间比较短,不具有很好的代表意义。第二,该刊一直倡导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并存的办刊风格,每期都有两种类型的研究论文。这使得基于该刊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具有较强的对比意义。第三,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具备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数量规模和稳定状态的则是在2000年之后,而之前零星出现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多是介绍性质的,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2)研究过程。为了获得研究数据,我们对2000年至2010年之间我国《会计研究》所发表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进行了逐一细致阅读和相关信息的检录与提取。具体过程是:一是分析文献综述、引言部分对文献缺口的描述,明确研究主旨,摘录反映论文主要信息的关键词,用于把握论文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二是关注论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分析其对现有理论的引用,提取出主要的理论术语和概念。三是考察论文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对于引入的调节变量、控制变量、非线性关系、数学模型等进行编录。四是分析论文对研究结论的表述方式,然后以前述五种类型论文的内涵界定为基准对于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归类和编码分析。为了保证样本之间的独立性,在样本分组时我们采用了“归一原则”,即一篇论文根据其主要特征只能划分到一个类别之中。同时,为了保证分类的相对准确性,每一篇论文由两个人独立地阅读并确定其所属类别,如果两人的划分类别一致即进行确认;如果不一致,则由第三个人再次阅读论文之后确定其应该归属的类别。五是利用“中国知网”检测论文的引用次数。引用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论文的学术影响、论文质量和学术声望。在国际上,这也是评价学术论文科学价值的主要计量指标之一。六是摘录《Accounting Review》从2000年至2010年之间发表的共计344篇实证会计论文的关键词,以了解美国会计学术界同一时期的研究主题及其演变趋势,并通过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关键词与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关键词之间的重合度对比来考察中国实证会计研究与美国实证会计研究之间的趋同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在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上紧跟国际前沿的情况及其国际化水平。

三、评价结论

( 一 )评价结论之一:变化趋势与结构特征 综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变化趋势。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是在规范与实证、传统与创新、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等多重争论之中起步、发展和逐渐成熟起来的。图(1)反映了从2000年至2010年之间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数量变化与演变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至2008年之间,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几乎以45的直线均匀地增长,在《会计研究》所刊论文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盖地,吕志明,2007)。如果以《会计研究》每期约13-14篇文章全年共约150多篇论文来计,实证会计论文在2000年仅占《会计研究》全年所刊论文的2%左右,而到了2008年,其比重已经增加到20%。尽管规范研究仍然占据着80%的份额(吴溪、陈旭霞,2010;邵庆瑞、陈春华,2010),但是,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末大家对它的不理解、不接受,到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并且成为我国会计学术界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这一时期,可谓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在2008年的峰值过后,实证会计论文在《会计研究》所刊论文中的数量与比重均有所下降,表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回调时期。我们认为,这一现象背后一定暗含着某种机缘,蕴藏着某些因素的影响和一定的演变规律。我们猜测,这种趋势既可能体现着之前对实证会计研究批评、质疑力量的一种延续,也可能是实证会计研究在发展中所暴露问题的一种反应与调整。为了印证这些判断,我们收集、阅读了这一期间我国会计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讲话与文章、学者们的研究文献以及能够反映《会计研究》编辑部用稿导向的“投稿指南”、“编辑部寄语”、“编辑部新年献词”、“征文启事”等,以期能够从中梳理出、追溯到和把握住其中的思想脉动与变化轨迹。我们发现,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一直是持一种有条件的谨慎性的支持、鼓励的态度,主张在条件具备时逐渐开展和推广这种研究。对此,从以下论点中可以窥见到某些端倪:(1)“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规范研究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实证研究中的实地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也应占有重要地位;那种以数理统计和数学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研究,现阶段是否应当少些为宜,待条件和环境成熟时再给予足够重视”(刘玉廷,2000;汤云为、赵春光,2001);(2)“我国实证会计文章基本延续了西方实证研究的规范,但我们只照搬了它的形式而忽视了其本质,过于关注数据处理本身的技术细节,而忽视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数据背后实质的东西”(冯淑萍,2004);(3)“具体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等都不是问题。一定要有思想、有内容,关注中国实践,鼓励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不能滥用”;(4)“对何为实证、怎样开展实证研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刘玉廷,2009)。以上文献的论点说明,我国并没有否定实证会计研究,但是对其采用的总体上是有条件的、谨慎性的支持政策。应该说,这在当时还是较为客观、理性及贴合中国实际的。因为,实证研究毕竟出现于西方国家,我国学者开始时很难掌握其精髓、要义和思想,一旦无条件、无节制、不分对象地采用,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且事实上实证会计研究在应用中也确实存在着“滥用”以及“指导思想不清”、“研究目标不明”、“基本理论薄弱”、“盲目模仿西方模型”、“有数据无理论”等诸多弊端的问题(于玉林,2009;盖地、吕志明,2007;冯淑萍,2004)。而2008年之后的回调也正是对前一阶段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过快及其思考的结果。从更高的哲学意义上讲,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是直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与上述思想变化之脉络相一致,我国《会计研究》每年第一期的“编辑部新年献词”和用稿导向的调整也同样折射着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经过检索和阅读每年的“编辑部新年献词”我们发现,新年献词的内容一般都是简要回顾去年的成就和指出本年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通常都不涉及到研究方法这一具体问题。比如,从2000年到2004年以及2006年和2007年都没有涉及到研究方法的使用问题,只是引导性地指明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但是,2005年、2008年、2009和2010年的新年献词中却明确地提到了研究方法的选用问题。而其中的语言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编辑部对于会计研究方法态度上的一些变化。如在2005年的新年献词“改革与发展”中,具体的表述是:“坚持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共同为会计研究服务的原则,倡导发挥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推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可见,其基本导向是在两种方法并用的同时推动实证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从图(1)也可以看出,正是从2005年起,《会计研究》所刊发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开始跃上两位数的量级水平并且一直保持了下去。所以,2005年在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历史进程中应该是具有标志性和分水岭意义的一年。在2008年的新年献词“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会计理论研究”中,再次明确指出:“倡导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鼓励案例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方法”,基本延续了自2005以來的指导思想。但是,到2009年时却笔锋突转,对之前“并重与鼓励”实证研究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在该年度的新年献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追求卓越”中,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表述是“大力倡导规范研究,鼓励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可见,指导思想已经由原来的规范与实证并重而调整为大力倡导规范研究。2010年《会计研究》编辑部没有发表新年献词,但是在同样具有导向意义和管理背景的“把握改革发展脉络,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文章中,对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同样是“提倡规范研究,重视实证研究”(周守华,2010),依然保持了2009年的格调和态度。笔者认为,这一指导思想的调整背后,或许反映着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实证会计研究基于前一段时期的表现所进行的深入思考甚至是对其在理论研究功效方面的某种“失望”。

(2)结构特征。量变预示与包含着质变。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内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论文的学术质量亦在不断提高。图(2)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类别构成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全部实证会计研究论文中,处于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检验类论文仅有20篇,占10.7%,而占主导地位的是有限重复检验类和完善性检验类的实证研究论文,两者共占80.2%左右。这两类论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统计描述或者重复之前检验,而是采用新样本或者更加丰富的数据来验证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意义。尤其是对于完善性检验论文来说,其在检验中通常添加了新的概念性变量或者控制变量,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的成立基础更加牢固,理论框架的逻辑关系更加合理和清晰。这些都是会计理论走向成熟的必须步骤。当然,在整个实证会计研究论文中,拓展性检验论文和构建性检验论文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中,拓展性检验论文只有12篇,而构建性则只有4篇,二者合计仅占所有实证会计论文的8.6%。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类别分布和质量水平是符合正态分布的,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最前端而有能力、有水平进行原始创新和重大变革的都是极少数,大部分的都是进行有限度的创新,以便为原始创新和重大变革提供基础、积聚力量。这犹如企业发展规律一样,无论在哪个行业中,处于产业链顶端而且能够进行原始创新和概念设计的都是少数企业,而大部分企业所能做的都是从工艺或者产品性能的某些方面进行局部性的改良和改造,但是这些积少成多的渐进性改良的效果我们却不能小觑。因为它们往往是重大变革和原始创新的基础与前奏。就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而言,我们认为,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其能够超越简单重复与模仿而进化、发展到以有限重复性检验和完善性检验为主体的水平上来,说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正在逐渐地走向成熟,正在从学习、模仿实证研究方法到完善、创新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过渡(王军,2009),同时随着各种数据库的开发使用,早期以“垃圾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刘玉廷,2000)也已经明显得到改善,我国学者对于现有的研究结论、理论体系进行验证和重建的科学探索精神在总体上还是比较强烈的。对于这些明显的进步,我们应该看得到并且加以肯定。尽管这其中可能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 二 )评价结论之二:主题收敛性与集中度 研究主题的收敛与集中度在学术论文和学术刊物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因为,它不仅表明研究问题的聚焦领域和集中程度,代表着研究的纵向深入和学术积累的厚度,而且这种积累恰恰也是对某一研究领域进行深耕细作,从而使理论趋于完善化、丰富化、体系化及形成理论流派、催生理论大师的重要途径与范式。为了研究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2000年至2010年之间研究主题的集中度,我国对检测到的563个关键词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了归类和汇总。如“盈余操纵”和“盈余管理”,如果直接按照excel数据分类汇总,它们将属于两个不同的关键词,但是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我们对其进行归一处理,即视为“盈余管理”出现2次。类似情况的还有“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等等。如此就形成了图(3)所示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出现次数最多的前十大关键词。这十大关键词共计164次,占到全部563个关键词的29.13%。换而言之,前十大关键词的集中度达到了近30%。而在这其中,最大的聚焦点是公司治理,其次是盈余管理,再次是信息披露。这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基本轨迹(李连军,2006)。凭直观上判断,这些主题也正是近些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资本市场监管和会计准则改革中所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较高的收敛性和集中度,虽然具有积极的科学研究意义,但是高集中度本身也可能导致大量的重复性研究,从而浪费研究资源,阻碍学术进步。如一个极端的例子可能是,大家在同一个研究命题上,用不同时点上的截面数据进行着一年又一年的重复性检验,而这种检验在统计意义上其实并没有多少的研究价值。这种情况下,考察研究主题的发散性,则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研究主题的聚散分布及其存在状态。因为发散性通常代表着研究问题的边界扩散和研究主题的多元化趋势。其积极意义在于,发散性思维能够拓展研究边界和视野广度,促进学术研究的横向创新,尤其是向交叉学科领域的新研究方向进行繁衍。根据关键词的结构分析,在563个关键词中,除掉前十大关键词后剩余的399次关键词分散在315个关键词中,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有3次,其他绝大部分都只是出现过1-2次,可谓分布相当广泛。从学科角度看,这些关键词主要是围绕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核心领域,并且沿着由委托代理理论、制度经济学、市场有效性、风险控制、业绩衡量等形成的交叉面而呈现放射状地向四周进行延伸与拓展,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这表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横向范围较广,研究视角是多元化的。

( 三 )评价结论之三:国际趋同性 这里的国际趋同性是指将中国《会计研究》所载实证会计论文中的关键词与美国同时期《Accounting Review》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相互比对所呈现出来的一致性程度。因为这种一致性或者分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会计研究和美国会计研究在研究主题上的趋同性或者相似性。一般来讲,高度的趋同或者相似性,意味着中国会计研究紧跟国际前沿的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反之,亦然。表(1)为中国《会计研究》前十大关键词排序与美国《Accounting Review》前十大关键词的排序对比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的顺序和结构均不完全一致,中美国两国会计学界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和关心程度既有相似或接近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首先,具有最高趋同性的研究主题是“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这两个研究主题在中国《会计研究》中排在第二、第三位,而在美国《Accounting Review》中则是排在第一、第二位,两者主题相同、位次相近,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如果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则会发现,美国对“Earning management(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Earning changes(盈余变动)”、“Earning lags(盈余滞后)”、“Earning component(盈余组成)”、 “Earning quality(盈余质量)”、“Earning response coefficient(盈余反应程度)”等进行的;而对于“Disclosure(披露)”研究则是围绕着“Financial reporting(财务报告)”、“Disclosure detail(披露详细度)”、“Disclosure policy(披露政策)”、“Disclosure regulation(披露管制) ”、“Information asymmetry(信息不对称)”、“Voluntary disclosure(自愿披露)”等进行的。而中国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则是围绕着IPO、增发、退市等进行的。其次,具有较低趋同性的研究主题是“公司治理”、“审计质量”和“财务控制”。在这三个主题上,虽然中、美两国的研究内容接近或者相同,但是排序差别较大。如“公司治理”在我国是排在第一位,而在美国“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则是排在第七位,说明中美两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心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后,是完全不同的研究主题。如“定向增发”在我国很受关注,但是在美国却几乎被忽略。同样,在美国比较关注“Incentive”(激励)问题,他们围绕着“incentive plans”(激勵计划)、“incentive design”(激励设计)、“incentive contract”(激励合约)多有研究,著述丰富,而我国则相对较少。应该说,这些趋同或者差异,归根到底还是由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和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所决定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并未盲目地跟踪国际潮流,而是保持了中国的情境特色和独立判断。之前理论界存在的所谓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盲目地模仿、抄袭国外研究的非议与指责,其实存在较大的偏颇。因为有些研究主题的趋同,其本身源自于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同问题,如“盈余管理”问题等,对此不能简单地就认为中国学界是在跟风国外。另外,关键的是我们应该看到,中美两国在实证会计研究主题上的结构性差异与排序性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体现着中国学界的清醒认识和独立的价值。

( 四 )评价结论之四:研究功效与学术影响力 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和功效,可以从多个维度、以不同的标准来评判。如有人主张采用新颖性、有用性和严谨性“三标准”(刘玉廷,2000);也有人认为应该采用价值标准和知识标准来衡量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意义(杨雄胜、薛清梅,2008)。但是,如果从政策制定的有用性角度来衡量,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表现其实是有限的。其原因在于,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只是在于理论上的证实或者证伪,而且这种证实或者证伪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无法在事前站在政策制定者的立场来表达对政策制定的价值判断并提供出可行性的建议。所以,我国的会计政策制定并没有直接受益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尤其不是数理模型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刘玉廷,2010)。我们认为,这应该是我国有关部门对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失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假如从理论演化与成熟的过程上来讲,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又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任何理论观点、研究结论的成立或者被淘汰,都应该是以实证会计研究所提供的经验性证据为基础的。所以,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评判,更应该从这个角度上来进行。

(1)理论创新 一项成功的实证会计研究需要具备新观点、新方法、新数据三个要素或者更多(李连军,2006)。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新观点或者新理论命题的形成。因为这些反映着思考问题的方向,凝结着理论上的突破与进步。这里的理论创新,既可能是沿着某个命题或者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纵深上的突破,也可能是以某个研究命题为圆心的横向上的扩展和综合。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其最终结果一定是理论内容的丰富以及新构念、新研究结论的不断涌现和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当然,这里的“新”与“旧”都是相对于某个时段的理论现状而言的。因为理论的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新旧理论的替代过程。因此,当我们谈到学术进步时,并非单指观测的积累,而是指反复推翻已有的科学理论并代之以更好及更满意的理论(Popper,1965)。如21世纪初期我国提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新思维,因为在这之前的主流思想和观点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会计准则体系”。但是,到了2011年当我国提出“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效”这一新思想时,上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就不再具有了创新意义。因为后者已经形成对前者的思想突破,前者只是后者出现的思想基础与前奏,只是代表着事物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基于上述思想,为了全面反映2000年至2010年之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创新成果,我们汇总、列示了这个区段内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所提出的新理论构念以及所形成的重要研究结论,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理论构念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实证性质,可以进行经验上的证实或者证伪;二是紧密贴合中国资本市场主体即上市公司的实际;三是和会计的经典理论具有传承性。这标志着一个扬弃规范研究方法、融合实证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正在逐步形成(王军,2009)。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此处所谓的“新”是针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这一群体和2000年至2010年这一时间段落而成立的。换而言之,这里的创新,更多的是仅就中国而言的一种引进、吸收、应用与创新,而不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创新。

(2)学术影响力。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是國际上评价期刊和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的公认方法之一(吴溪,陈旭霞,2010)。对于被引用次数在论文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也非常重视,认为被引用率的高低应该作为衡量学术创新观点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王军,2006)。在比较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哪一类对经济界、管理界的影响较大时,也应该采用该指标做出基本的评判(刘玉廷,2009)。为了了解我国2000年至2010年之间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引用率上的差异,我们根据“中国知网”检索和整理出了每年实证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和被引用率最高的前10篇论文,如图(4)和表(3)所示,以期能够透视其结构特征与分布走势。从图(3)可以看出,就平均每篇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来讲,从2000年到2010年之间是递减状态的。2000年每篇论文被引用554.8次,而2010年每篇实证论文仅被引用11.5次。这种随时间而递减的趋势是符合被引用次数的分布规律的,即论文发表得越早,被引用次数就会越多。这种情况下,早期发表的被引用次数多的论文并不一定在质量和水平上就一定比晚期发表的被引用次数少的论文优秀。其实,如果将2000年与2010年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做一总体对比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早期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反而显得比较粗糙、不够严密,如早期的实证研究论文普遍没有进行稳健性检验等。但是,对于同一时期内的实证研究论文来说,其被引用次数的多少却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即被引用次数多的论文一定在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学术影响力上要高于被引用次数少的论文。本文没有进行同时期内规范性论文被引用次数的统计分析。但是,据吴溪、陈旭霞(2010)研究结果显示,实证研究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在平均意义上要高于规范研究论文。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可信并符合我国实际的。但是,这是否一定意味着实证研究论文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高于规范研究论文,则是需要斟酌的。其原因是,根据我们的观察,我国的规范性研究论文之所以被引用次数少,主要是与规范性研究论文的不规范、不严谨有关。如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没有文献回顾,有些论文在文章中引用了别人的观点,但是在参考文献中却没有列示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规范性论文在被引用次数指标上的表现。

表(3)是2000年至2010年之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论文。将论文题目与前面关键词进行内容分析与比对会发现,这10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涉及到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和占用等。这些与表1中关键词的排序是基本吻合和相互印证的,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是围绕着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所有权安排)与会计政策选择等相关问题展开的。讨论的重点则是不同治理结构下会计行为特征、经营绩效等。

四、结语

本文参考和借鉴Jason A.Colquitt和Cindy P.Zapata-Phelan所提出的评价框架和方法,以《会计研究》在2000-2010年之间所载实证研究论文为对象来考察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状况、学术质量与学术贡献。这一研究及其结论虽然具有翔实的客观数据予以支撑,然而也存在着局限性:样本数据仅限于《会计研究》期刊和2000年至2010年这一时间区间。在将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划分为简单重复性检验、有限重复性检验、完善性检验、拓展性检验和构建性检验时,不能完全排除在论文理解与判断可能存在的偏颇。

參考文献:

[1]刘玉廷:《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下)》,《会计研究》2009年第1期。

[2]冯淑萍:《弘扬优良学风,认真研究中国会计问题》,《会计研究》2004年第8期。

[3]杨雄胜:《中国会计研究规范问题探讨》,《会计研究》2004年第12期。

[4]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1年第5期。

[5]金莲淑:《认真总结改革发展经验,再创会计理论事业辉煌》,《会计研究》2008年第7期。

[6]盖地、吕志明:《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评析》,《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

[7]刘玉廷:《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科学发展》,《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8]王军:《抢抓机遇,创新思维,开创新时期会计学会工作新局面》,《会计研究》2009年第11期。

[9]王军:《让你的文章更多地被人引用,让你的学生更多的被社会重用》,《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10]邵庆瑞、陈春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研究的特征与启示》,《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11]DiMaggio,,P.J.,”Comments on What Theory is not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1995.

[12]Bacharach,S.B.,”Orgaization Theories :Some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1989.

[13]Rynes,S.L., Taking Stock and Locking Ahead,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5.

[14]Hendry,A.B.,Shook,C.L. and Peterson,M., The Presence of Equivalent Model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ssessing and Addressing the problem,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06.

[15]Popper,K.R.,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New York: Happer and Row,1965.

( 编辑 聂慧丽 )

作者:李连华 杨忠智 陈天宇

上一篇:美术专业教学论文下一篇:化学人类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