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家校合作的途径

2022-08-16

第一篇:简述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由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联系家长,俗话叫“叫家长”就等于学生在学校惹事了。许多家长和学生一听到老师与自己联系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尤其在高校,由于一个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的学生众多,平时没有什么大事,老师一般并不会与家长联系,而有的家长连辅导员的联系方式都不知道,对孩子在校情况只知道何时放假何时开学,根本就没有主动联系辅导员的想法。因此,家校合作先要走出“高校主动,家庭配合”这一步,再通过努力形成“搭档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家校合作必须要广泛而深入,涉及到每一位学生,由于家长的联系方式时而变更,每学年更新一次家长的手机号码,确保家长与学校畅通的联系。家校根据实际情况定时联系,学校重大事件要让家长及时知晓。而高校家校合作的范围也不能仅仅拘泥于学习,要关注到学校建设,后勤等方方面面。要让家长知晓的不仅是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活娱乐。

家校合作的方式需要传统创新相结合。 1.纸质调查

传统的纸质调查低效但是涉及面广能被全面接受,每学期末让学生带回家的成长分析或成绩报告单能告诉家长最直观的情况,开学时带回学校的家长意见和建议虽然需要大量筛选,但是不乏会有建设性的观点。

2.召开家长会与设立学校开放日

家长会对于小学初高中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由于面临升学考试,家长参与配合度很高,然而对于高校却是一件难事。家长数量庞大,分布的地区广泛,加上家长的工作情况不同,积极性高低,要把那么多家长聚集在一起的确是个费时费钱费力的事。但是家长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几个小时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与家长之间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状况,掌握目前学生的发展状况,提高双方的重视度,帮助家长和学校提高教育水平。有些在电话里短信中说不明白的情况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彻底搞清楚,而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教育感想。对于高校来说,召开家长会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开学,有不少的家长会送孩子回校,借此机会可以聚集一部分家长,是召开家长会的好时机。与此同时也可在开学时设立家长开放日,进食堂参观,进课堂听课,了解学生在学校每天做了一些什么。对学校而言,学校开放日可以展示教育成果和提高学校的声誉。对家长来说,可以更加理解家校合作,更加配合,增加彼此之间的可信度。

3.利用手机、网络交流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因此辅导员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的形式能够极其便捷地与家长交流。根据一些新闻报道,许多小学已经做到了小学生进出校门刷卡并通过短信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每天的作业也会由班主任通过短信发送,让家长监督,了解孩子的实时状况。而高校中的学生基本都已经是成年人,并不需要这样细致的监督,但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参考。如辅导员可以每个月发送一些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风、寝室氛围状况给家长,快期末考试的时候把每门考试的时间发给家长让家长帮忙督促学生学习。

同时,网络也是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辅导员牵头,每个班级或者专业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人到中年的父母们平时的生活重点也无非是工作和孩子,辅导员甚至可以拍一些学生在校文艺或体育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发上网让身在远方的家长看看,QQ群能让家长们自由地沟通,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家长的内心想法,促进家校合作更顺利地进行。

4.家访

同理于家长会,家访在高校的难度也很大。因此,为了使家访更为有效,应该更偏向选择贫困生、学困生和特殊家庭。参与家访的不仅仅是辅导员,也应该由学院领导共同参与。贫困家庭或特殊家庭的学生内心更为脆弱和敏感,更需要关怀。老师要用真情融入学生家庭,在家访之前详细了解受访学生家庭背景,包括经济条件、生活经历,提前约定好家访时间,在家访时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正关心和关爱。以鼓励和理解为主的谈话,不要“告状”,不要居高临下,而是真切地联络感情,指导学习生活,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会激发这部分学生自我改变和前进的动力。家访之后,要有所总结,有所探讨,有所反馈,把家访的经验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一部分。

5.组建家长委员会

学校可以组织有一定文化水平、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形成代表制,和学校教师、领导一起探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家长委员会成员要经常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学生校内外表现情况和思想动向,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家长委员会成员应注意搜集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信息,定期以口头的或者书面等形式,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可以提高学校、教师与家庭的合作教育的意识,改变了过去单一而随意性很大的家校合作的局面,拓宽了家校合作教育的渠道。形成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6.充分利用家长自身能力

高校数万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很多家长也是当地某些领域之中的佼佼者。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切身实践的作用。家长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常年教书,纸上谈兵的老师有着不同的视角。这些杰出的家长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使家校合作更具体化,充满特色。例如农林类院校可以邀请工作为种粮大户、牧场主、农林业科研人员等的家长进行有专业针对性的讲座和授课,说说那些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还有多年来的经验,这些会比枯燥的书本更加有效。同样的,医学类院校可以邀请工作为医生、护士的家长等等。这样,家长真正地参与到了家校合作中来。同时,这些相关领域的家长还可以利用自己在本的专业和人脉优势,为本校的部分学生提供假期的兼职或实习机会,高校也可与家长推荐一些正规的企业合作,挂牌授予实习基地称号。长此以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学校与学生真正得到了“双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校合作方式繁多,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的智慧去维系和经营。只有不断尝试,推陈出新,才能找到最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家校合作方式,真正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填补目前高校家校合作的空白。

第二篇: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1.

2.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是马克思主义和名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名族形式表现出来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名族主义的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论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名宝贵的精神财富

4是创立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

5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名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分配

2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设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国家。

简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简述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三篇:让网络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快捷便利的网络越来越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何让网络创新班级管理?怎样利用网络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网络能否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发挥“校讯通“作用,建立班级QQ群,创建班级博客等方法创新班务管理,切实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一、利用“校讯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校讯通”是一种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它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老师可以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考勤情况、成绩评语、学校的动态和通知等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每天都能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记得我们班孩子一年级刚入学时,学习习惯、听课习惯、卫生习惯等都不规范,有些孩子连家庭作业都记录不全,后来我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短信,不仅告之每天的家庭作业,还把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要求告诉家长,很多家长也通过“校讯通”把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告诉我。只用了两个星期,在家长们的帮助下我迅速地了解了孩子的基本情况,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快适应小学生活。 校讯通的作用对于大班额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我校各班近80名学生,请家长校访或者老师去家访,覆盖面都不够大,而家长会一学期也只举行一次,导致家长真正与老师的交流时间很有限。可是我们又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所以我每个周都要针对孩子的在校表现,通过留言功能同时与单个或多个家长进行沟通,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不仅表扬特别突出的孩子,也会针对表现不好的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校讯通”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建立家长交流群,互相学习教子经验。

班级QQ群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工具,一种网络化的传播工具,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有效辅助和支持。利用班级QQ群,老师的工作可以得到家长的有力协助,利用班级QQ群,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将更频繁。为此,我创建了一个班级家长交流群,至今为止班上已经有40位家长都加入到这个群。大家在群里交流的内容很丰富,有讨论孩子学习的,有交流孩子兴趣爱好的,有的家长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大家各抒己见,帮其分析解答,还有的家长把自己读过的教育孩子的文章上传到群共享里,实现资源共享,有很多热心的家长还很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个月前,我班刘纯熙的妈妈(眼科医生)在群里得知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便提出利用周末义务给全班的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在检查时还针对孩子们的保护视力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指导,不仅如此,她还把关于孩子的视力发展的相关资料上传到群共享里。刘纯熙妈妈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她的影响下其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要为我们的班级发展,为全班孩子的成长尽心尽力。记得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这是孩子们在小学过的第一个儿童节,大家很期待着这一节日的到来。但是一年级的孩子组织能力毕竟有限,家长们就庆祝“六一”活动在群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家长自愿负责统计节目并进行编排,有的要负责培养主持人,有的要来帮忙照相摄像,制作光盘,还有很多家长到校布置舞台„„大家出谋划策,齐心协力,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六一”联欢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班级QQ群的建立促进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给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家长因为孩子也成为了朋友,从而互相学习;QQ群的建立也能让工作繁忙的家长通过QQ群了解孩子们学习的环境,班级中的一些变化。

三、创建班级博客,创新班级管理

班级博客是一种记录和交流的工具, 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它特别能沟通师生的心灵, 就像一座桥梁, 能把教师、学生、家长联系起来。班级博客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广阔互动交流平台。为此,我为我们班创建了名为“让梦想起航”的班级博客。班级博客不仅拓宽了我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的途径,也使我们班更有凝聚力。

首先,班级博客对学生和家长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班级博客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并起了正面引导的作用,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在班级博客上设置了“班级活动,学生风采,安全教育,精美作文,优秀日记,学习园地,家长专栏”等不同的栏目。不仅定时地发出学生的精美作文和优秀日记,绘画作品等,还展示每个月评选出来的“班级小明星”“进步之星”,每学期的“三好学生”和“十星少年”等学生名单,这些东西放上博客,实际上起到了一种肯定学生的方式,放大了学生的优点,从而激励了学生。

其次,对于学生家长来说, 建设班级博客有助于他们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以及班级的动态发展, 从而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博客里“班级活动”内容很丰富了,比如运动会的照片,综合实践活动的照片,六一儿童节的视频和照片,还有少先队活动和每周班队会的内容的主题和照片,每次月考的成绩,我的每周工作小结。家长不光了解了孩子在校在的学习状况,还可以通过“家长专栏”表达家长之声、交流家教经验,同时也可提出班级建设意见或建议。班级博客使我和家长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自从有了班级博客,实现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我们的班级博客真正起了交流与互动的作用。所以说,博客是一种网络时代很有前途的家校合作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的教育能取得家长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有效的家校联系,教育将难以持续,班主任的工作也会事倍功半。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已经与家长建立了良好关系,网络成为我的班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们家校沟通的纽带。

第四篇: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四)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合作的基础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动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生活情况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校鼓励家长对学校提出要求,把家长所了解的情况、关心的问题和心中的想法告诉学校,学校也不断地通过交流渠道对家庭教育的模式和过程不断地指导,双方在互动中获益,交流中发展。所以没有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没有针对性,没有个性的教育;没有学校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更是盲目自发的教育,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备健康的教育。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年度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2],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一)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1.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他们希望知道学校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子女,希望了解学校的政策和计划,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是否被体罚了等等。例如:苏州昆山市某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家长们为了更好的使子女健康成长,要求学校每星期让家长到学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家长还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定期到学校办公,参与教育过程,督查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孩子的三餐营养,活动和上课的时间搭配,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接车问题,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等等。 2.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从理论上说,家庭教育是个体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关键时期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正处在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把握家庭社会化方向的人自然是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关键。家长和儿童的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和家长的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起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总是有教育宗旨的,最根本的便是德智体美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读书,升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其他的概不参与。其实,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读好书,更要让孩子做好人。做好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形成合力,学生缺一节课可以补回来,但思想上有一个盲区,恐怕要纠正过来不容易。因此,学校的课程和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做家长的不合作,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或没有重要事情也让孩子缺席的化,这就影响到学校对课程的实施,从而影响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例如:昆山市某中学要举行歌咏比赛。初三年级的一位女生,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主持人要求。为此,学校专门聘请了一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为她辅导、包装,到临近比赛时她父亲知道了,极力反对,到比赛时还是缺席了。家长的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这位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她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更失去诚信。事实上许多学校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支持可能是精神上的,也有可能是物质上的,也有可能是责任上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交流和需要,才有家校合作的基础。

三、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3]。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4]: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由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走出校门到社区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同时把行为规范极差的学生交给社区,形成一个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

《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课题计划 屈家岭何集小学 何军 郭琼

一、研究背景

对现代家校合作中出现的新矛盾的认识使然。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受社会开放、市场化趋势及教育自身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家校合作出现了多种新矛盾:由于家长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条件,所以不断抬高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教育责任不断淡化,许多家庭将子女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或指责者的角色。学校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发展的多重压力,其责任被过度强化,“教育者替代父母的关系”变得更为明显;同时因学生“不合矩”的表现、学业成绩不良、教育难度增加及教育效果不佳,学校容易将责任归咎于家庭。

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共识使然。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美国为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研究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2007年就启动了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什锦花园小学《关于家校合作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报告》中让就我们分享了不同年级家校合作的特点以及合作、沟通的几种基本形式。

对我校家校合作现状的反思使然。我校举办的家长培训、家长会展示活动、开放日活动等一系列家校活动,因为有设计、有意义、有品位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家长参与其中生动感受学校教育,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状态。但就现代家校合作角度来看,我们只是注意到了单向交流,或向家长展示、或向家长提出配合要求,还缺乏全面的合作意识,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错失了许多良好的家长教育资源。其次,有一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类家庭的家长对孩子抚育有着一定的研究和规划,他们摒弃以往单纯的配合、被动的局面,期望能与学校就教育思想达成共识,教育方式协调一致。

1 基于这样的背景,开展提高家校合作实效的策略研究,显得很有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法,首先对家长资源进调查分析,建立家长资源库,然后探究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径。实践过程中重视教育资源的分析、重组与整合。在充分调用政府、社会给学校的教育资源时,充分挖掘家长中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建立家长资源库,并根据学校实际主动整合开发成“家长课程”;倡导合作方式的灵动与多元,尽可能扭转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最大程度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学生的互动,家庭与家庭间的同伴互助;注重教育影响的实效与长效,一切合作活动避免形式主义,追求本真,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通过研究,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开发一系列有意义的“家长课程” 。

2、通过研究,提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

3、通过研究,创新家校合作的模式,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立体育人环境。

四、研究的内容

围绕上述的研究思路和目标,在研究实践上,我们主要开展下列研究:

(一)建立有效的家长资源库的研究。

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和教育影响的力量,家长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主动介入或参与学校民主化的管理,发挥必要的监督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岗位资源、人力资源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的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在家长群体和社会共建单位中开展走访、调查等互动活动,了解采集、挖掘开发、整合梳理有效育人资源,然后分类架构家长资源库。

(二)开发生动的“家长课程”的研究。

家长走进学校,展现自己的专长当回老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讲授的课程更多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无疑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 2 家长也能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至于教师,听听“家长老师”怎么上课,也许会给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有所启迪。我们的研究工作就是在形成家长资源库的基础上,让父母参与学生新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一系列合理、生动的“家长课程”,让班级或学生自由选择。

(三)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家校合作,一般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体,学校指导家庭,教师教育家长,在合作过程中家长被动多于主动,更多的时候是“教师讲家长听”,这是一种单向的家校合作行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是要实现合作的双向甚至是三向,即家庭、学校、社区的三向合作,家庭、学校、社区三大教育体系融为一体,各个要素有机联合。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还要由原来的指导模式转为服务模式,用服务模式全方位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基于此,我们从建设“学校发展智囊团”、“家教培训团”、“班级议事团”、“家长义工团”切入,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

1、形成“学校发展智囊团”。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成立家委会。

(2)每学期举行两次专题论坛活动。

2、优化“家教培训团”。

人员组成:各层级家长代表、社会贤士、教师代表。

(1)邀请嘉宾,组建团队。

人员组成:“典型”家长代表、优秀教师代表、专家若干。

(2)开发家长培训课程资源。

低年级:《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 中年级:《如何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孩子贪玩怎么办》。 高年级:《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冷静地对待孩子的失败》。 (3)实施差异引领。

利用家教优势资源,提供家庭结对帮助和家教咨询,解决部分家庭的家教困惑。

3、建设“班级议事团”。

(1)以班级为单位建章立制,组建小型团队。

3 (2)每学期商讨论证“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策划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和一次班级家长沙龙。

4、建设“家长义工团”。

(1)公开招聘,成立家长义工团。设团长一名,秘书长一名。

(2)设立“行为督查”、“校外辅导员”、“外出活动协管员”等义工服务岗。

(3)每学期由学生评选“人气家长义工”。

五、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辅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

六、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完成课题设计,启动研究。

2、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

按照方案实施研究,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

上一篇:技术管理部工作职责下一篇:计算机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