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

2022-08-27

第一篇: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

特殊的爱,献给特殊的孩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位特殊的人民教师。在他的工作环境里,没有琅琅的书声,没有笑语欢歌,也没有高足栋梁的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慰藉的喝彩,但他却被家长视为能“点石成金”、使“铁树开花”的神奇园丁。

他,就是盐城市师德标兵、盐城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工作者、射阳县优秀共产党员、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德成。

张德成1993年7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盲教育专业,8 月被分配到射阳县聋哑学校。这个激情满怀的小伙子,一心想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可是到学校报到后才知道,盲教育在整个盐城都是一片空白!在接受学校安排承担聋班教学任务后,他一边认真地工作,一边痛苦地思索:难道就这样安于现状,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吗?为什么不能创办一个盲班,让盲孩子也来接受教育呢?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他向学校和县教育局提出了创办盲童教学班的建议。

血气方刚的他哪里知道,创办一个盲班是多么的不容易,家长担心孩子离开家庭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盲生害怕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刚开始动员盲童入学时,婉言谢绝者有之,避而不见者有之,质疑诘难者有之。 然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家长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更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答应将孩子送到学校“试试看”。1994年9月16日,盐城市第一个盲童教学班终于在射阳聋校诞生了。

说是教学班,其实只有区区8个孩子。为教好这8个孩子,使盲班办出质量,办出声誉,学校特地铺设了一条无障碍盲道,明确了一名女教师担任盲生的生活辅导老师。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刚入学的盲童面对完

—1—

全陌生的环境,仍举步维艰。盲生蔡秋平时在家里从未出过门,吃饭、大小便全都在房间里。刚进学校第一天,她就把大便解在宿舍里。张德成闻迅后立即赶了过去,对于一个未婚小伙子来说,处理这样的事儿真有些难为他了。当他处理完毕后,刚吃下的饭菜全都吐了出来。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第一次离家的几个盲童因为恐惧和紧张而哭着闹着要回家。在他和生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直到了夜里11点左右,8个盲生才全都进入了梦乡。

而这一夜,张德成却彻夜未眠,他第一次感到了肩上的担子和压力。他思来想去,要让盲生留下来,必须用最短的时间让他们熟悉学校环境,能够独立地生活。张德成和生活老师一起向家长详细地了解每一位盲生的吃饭、睡觉等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研究制定了入学训练计划。他根据预先确定好的行走路线,手把手地教盲生丈量每一条路线的步点,向盲生讲定向行走的要领,一遍又一遍地陪盲生在“教室—宿舍—餐厅—厕所”四点一线的路径上反复行走。这样经历了几十遍、几百遍训练之后,大部分盲生基本都能独立、安全地行走了。

教盲童走路难,教盲童吃饭、睡觉同样难。很多盲童在家都是家长喂食,让他们独立进食也花费了张德成很多心思。他与生活教师一起,固定好每个盲生的餐位和餐具、饭菜摆放的位臵,指导学生按时按点按位就餐。对不会使用餐具的盲生,张德成和生活老师边喂边教他们学会使用小饭勺。他还经常自掏腰包,在自己的单身宿舍为有特殊口味的盲生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淡化想家的念头。许多盲生在家里都由家人陪着睡,从开办盲班的第一天起,每天晚上张德成都和生活老师分别到男女生宿舍值班,和他们聊天,和他们一同休息,督促他们按时就寝,指导他们穿脱衣服,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他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这些盲童很快便适应了学校生活。

让盲童在学校安心生活,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盲童能够掌握

知识,提升能力。为此张德成同志付出了远比训练盲童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更多的投入和更大的精力。弄清盲文点位,将盲文摸读出来是盲童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儿。在教学声韵母时,他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每个声韵母的点位背得都很清楚,但对课本上又小又密的点符却怎么也摸不出来。为了训练学生的手感,他找来一些木块,按3:2的比例做成盲文中的方,再在小木块上画好点位,用钉上的图钉的凸面代表盲文的点符,让学生触摸。等学生摸得较为熟练了再去摸读课文,这样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很快过了摸读盲文这一关。

盲孩子大多比较自卑,张德成常用海伦〃凯勒、阿炳等名人的事迹鼓励他们。他平时留心观察盲童的一言一行,从中发现他们的爱好特长,从爱好特长培养上入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技能。在律动课上,他发现陈亮亮同学很有音乐天赋,特别喜欢笛子悦耳的音色。张德成便送给他一根竹笛,请音乐老师从笛子演奏的入门教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陈亮亮顺利通过了笛子十级考级。他还千方百计地为盲童们创造一切展示的机会,通过每一次展示,唤醒沉睡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自信,于是:敬老院里有了盲班孩子动人的歌声,全县中小学生素质汇报的舞台上有了盲班孩子感人的表演,市残疾人代表大会上有了盲班孩子真情流露的献辞,省市残运会上有了盲班孩子奋力拼搏的身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张德成的精心呵护下,盲班孩子坚强了,自信了。盲班成了全校的红旗班级。首届盲班学生绝大部分进入了高一级学校深造。他们有的考入了安徽芜湖盲人学校推拿专业,有的考入了南京盲校的大专班。陈亮亮同学不仅成为盲人大学生,还当选为中国特殊教育网的形象代表,照片被放到了中国特殊教育网的首页上。射阳聋校盲童班骄人的成绩在省内特教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省、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县外的一些盲童家长也纷纷慕名前来,恳求学校让他们的孩子插班就读。受盐

城市教育局委托,盲班目前已正式面向全市招收盲生。

2000年,张德成出任聋校副校长。2003年10月,射阳县聋哑学校与射阳县培智学校合并,成立了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张德成开始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工作岗位虽然变了,但他对特教事业的爱没有变,对残障孩子的爱也没有变。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他有一个执着的信念,那就是,特校一定要“满足所有有学习需要的残童的入学要求”。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充分享受教育和谐发展的灿烂阳光。记得2005年春学期,一个叫叶晶晶的孩子在家长陪伴下来到学校要求进校读书。当时她已经20岁,除听力有障碍、口词不清外,身体也高度残疾,脊柱呈S型,独立行走都相当困难,连笔都拿不住,为一级肢残。面对叶晶晶那双充满企盼与渴望的眼睛,张德成内疚了、心痛了,他当即决定收下这名特殊的学生。他对教师动情地说:“叶晶晶同学十岁学会站立,二十岁才初步独立行走,期间她的家人付出了多少?而我们为她的康复,为她融入社会难道不应该做些什么吗?”

用特殊的方法教育特殊的孩子,创造出特殊的教育成果,这是张德成和射阳特教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对射阳特校最中肯的评价。而张德成和全体特教人为此付出了双倍、四倍、甚至八倍的智慧和心血。有一个叫徐晶的学生,幼儿期因病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无法在普通学校读书。到了特校后,学校根据她的具体情况,积极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的听力有了较好的恢复,语言能力也有了极大提高。张德成又和教导处及时制定了徐晶返回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计划。在继续实施语言训练的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加强对徐晶的文化辅导。通过努力,徐晶花了七年时间学完了普通小学的全部课程后,以合格成绩升入了县城普通初中就读。进入初中后,张德成仍不间断地对其进行跟踪了解,配合初中教师做好相应工作。在2007年的中考中,徐晶不负众望,以近700分的成绩被省三星级高中正式录取,从而创下了听障学生考入普通高中的奇迹。

而这样的例子又何止徐晶一人:在省第七届残运会上学校夺得两金一银;校男子篮球队代表盐城市参加了省聋人篮球锦标赛;校舞蹈队编排的《欢庆》获得了省第四届特校学生艺术汇演三等奖;在市第二届特校学生综合素质比赛当中,射阳特校跻身团体总分前三强。更可喜的是,继去年聋生陈艳萍考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后,今年,朱金同学再续辉煌。

2006年元月,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特教现代化示范校验收。2006年5月,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全省特教工作会议上交流,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张德成从未有过满足,也从未懈怠过。他说,既然承担着特殊教育的神圣使命,就让我们用一生的精力,投入地爱一次吧。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射阳特教人把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孩子,用博爱和挚爱之心为他们撑起了一片美丽的晴空,引领他们一步步地走近知识,走向自信,走出生命的精彩。

谢谢大家!

(演讲人:射阳县海河小学 陈红春)

第二篇:让特殊孩子赢得生活的尊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XXX,是XX小学一名普通的特教老师。

首先,我想给大家读一首张文亮写的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

「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首诗细腻地描写了特教的苦与乐,也一直暖着我的心,或许正是因为这群孩子,我才有机会慢下来静静享受和体会这些与你们不同的幸福和成就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四年的专业学习,让我对特殊孩子从陌生到熟悉,2000年来到育才小学经过16年的工作,从熟悉到热爱。

有人问我:你迷茫过吗?四年的专业学习可不是白学的,像我这样培智专业出身的会迷茫吗?回答是:迷茫过。

“2000年9月10日 晴 今天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教师节,收到几张孩子的小卡片,虽然我知道是家长做的,但他们稚嫩的小手递给我时还是有点小兴奋,被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打败了。傍晚和同事朋友聚会,被问及在哪教书,同事抢着说,就市区一所不知名的小学嘛,然后扯开了话题„„我突然有些失落,其中原因我懂,当我父母告诉亲友邻居儿子在育才小学时,也听到别人说傻子老师,傻子学生,那种心被深深刺痛感觉很难受。同样是教书育人,为什么会有被鄙视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为什么连我们自己也这么不自信?但愿这个教师节快点过去吧„„”

这是我第一篇工作日记,写出了当年大部分特教老师的困惑。即使我们不迷茫,在面对社会偏见的时候还是会犹豫和惶恐。在之后一段时间里,我时常在反思:我们在害怕什么?如果我们都感受到了歧视的不安,那特殊人群的处境更加可想而知,如果我们都被歧视打败,那还有谁来为特殊儿童的成长铺路搭桥?从那时起这种心理暗示一直支撑着我,我更坚定特殊教育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教会生活,学会技能,更要帮特殊孩子赢得生活的尊严。

特殊教育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每天和一群不一样的孩子在一起,他们有的口水鼻涕不停往下流,有的大呼小叫闹得我头痛,有的东碰下西碰下,冷不丁还咬我一口,有的还时不时大小便拉身上。上课的时候我要把声音提高三倍来唤回他们短暂的注意力,体育课要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个个拉回来排队,午餐时有的学生不管是什么用手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经常有人问:这样你一个男老师都受得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我会希望老师怎么做。于是喂饭、挑鱼刺、穿衣、擤鼻涕,上厕所„„学生再小的事都成了我的大事,直到他们慢慢教会他们生活自理。特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老师,更是父母。记得有一次,一个自闭症学生突然情绪失控,狂叫、奔跑、打自己,我满操场追着他跑,抓住他的手,阻止他自残。但歇斯底里的他就像有了洪荒之力一样反过来掐住的我手,我用多大的力阻止他,他的指甲就多有力的抠下去,我忍着痛看着他,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的惊恐和不安,有情绪不表达不出了的痛苦。手上已被抠掉一块皮肉却无法顾及自己的伤痛,只是不断的安抚孩子,希望平息情绪别再折磨他自己。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会是最后一次。

智障孩子生活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间,生活体验极少,知识的生活应用能力很弱,数学课上学会2元5角减1元5角,去商店就不会算了;课本上学会中国的“中”,路牌上变成中兴路,“中”字就陌生了„„这样使他们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很难融入社会,各能力逐渐退化,最终成为家庭的负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例告诉我,智障学生教育目标终究不是升学考研,而是要赋予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劳动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尝试融合教学模式,倡导让孩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把课堂设在大街上,教他们认识车站、路牌、交通警示灯,即识了字又认了路„„;把课堂设在商场,教他们上下电梯,认识商品品牌,知道开票付钱„„;把课堂设在超市,教他们查找货柜,挑选商品,结账付款,即学到了购物流程,又学习了计算„„;把课堂设在农贸市场,教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比价讨价„„。在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中开展教学,更有效的将教学知识与社会技能融合接轨,很好的解决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矛盾,为他们的将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在社区教学中有件又好笑又尴尬以令人深思的事分享给大家。记得一次去国商大厦上社区课,一进大厦戚某同学很兴奋,他说:余老师,我要去坐电梯。但当我带他到了电扶梯,他死也不肯站上去,一个17岁和我差不多高的小伙子,竟然当众怕到哭起来,是那种很害怕但又很想上去的状态,搂着我的胳膊就哭:“余老师,我害怕,余老师,我害怕。”当时很尴尬,感觉成了全楼层顾客营业员的焦点。没办法,只能我扶着他他搂着我反复上下电梯教了大概十几分钟,才慢慢放手让他独立上下。为什么说要反思呢,从这件事上我发现特殊孩子社会能力弱是与社会环境接触太少,因为很多家长都不太愿意带他们出门,有更极端的是有个学生家庭,邻居好友只知道他家有个儿子却从没见过小孩,家长对外称小孩在上海读书,其实是寄养在别人家,父母之所以撒谎不愿意带出门,无非是害怕被歧视被笑话。所以帮特殊孩子赢得生活的尊严不仅是为了孩子,也能帮助家长找回自信。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这人,然后才会喜欢听你的话。特殊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弱,但也有感情。学生胡某是个多动症有攻击行为的学生,经常把同学弄出颜色,甚至对批评他的老师也敢动手。校方多次联系家长甚至要他停学检查也不见成效。我不想放弃这个学生,就常去他家坐坐,一方面亲近他,另一方面了解家庭情况探寻原因。我们的孩子家庭问题无非两种,觉得亏欠小孩,倍加溺爱;觉得是个累赘,暴力相向。胡某就属于后者,找到“病因”后,我先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停止打骂孩子。同时对他私下教育,班上给他一些事做,培养责任感,慢慢地他有了很大的改变。毕业后帮他联系进了福利厂工作。据他妈妈说现在工作表现比较好,每月工资都交给家里,比以前也更懂事了。

金某因为智力障碍又沾染了小偷小摸的习惯,父母无奈之下用铁镣锁了他三年,媒体曝光后送到我们班级,小偷小摸是个很棘手的事,既要批评教育他,又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心。如何改变他的坏习惯成了我的难题。他爱玩电脑,趁我不在就打开讲台电脑玩得乱七八糟,突然萌生一计,告诉他想玩电脑只要告诉我就教他玩,但条件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将玩电脑作为改变他习惯的强化物,不但解决了小偷小摸的习惯,还监督他上网教会了他打字,两全其美术。毕业时不但改掉了坏习惯,也进了福利厂学会了自食其力用工资去买喜欢的东西。

每隔三年的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智障学生展示毅力、展现风采、体验成功的大舞台,我作为指导老师中的一员,在2004年-2012年期间连续三届省特奥会上训练学生比赛夺得了13金9银17铜。训练这些孩子怎是一个累字了得。在训练中,孩子累了就不愿坚持,任性地坐在跑道中不肯继续,任凭怎么苦口婆心劝说都没用。普通学校的集训,动作要领一点就通,一个计划可以训练几十个运动员,可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一个方案就只能训练一二名学生,简单的甩臂都要几十次的示范引导。就我负责的中长跑来说,学生每一次训练我都全程陪跑,不然后他找不到节奏,控制不好快慢。兄弟学校的老师看到了说,把方法教会他们,在一边掐掐时间好了,这样每一圈陪跑下来,体育老师也吃不消的。我笑了笑无奈地说:“没办法啊。”我何尝不想找个阴凉的树下吹吹口哨掐掐秒表,但是我不能,因为他们特殊,他们坚持性不强,需要有一个人时刻的纠正和督促,只有老师的亲力亲为才能保持他们的动力,引导他们继续。当看到他最终站在金牌的领奖台上时,瞬间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

智障孩子大多不爱运动,但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大活动课中看到大部分学生爱玩皮球,于是我思考如何通过玩球来激发特殊孩子的潜能,让他们玩出水平来。于是和体育组的老师商讨,一拍即合组成课题小组,将皮球结合体育,整理创编二十几种拍球方法及十几种花样拍球。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浙江省培智学校个别化教学研讨会上,拍球教学成果展示,获得省教研室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认可,《直播绍兴》、《有噶种事件》等栏目相继对拍球训练进行了报道。2011年课题《中重度弱智儿童拍球训练研究》在区教改项目评比中获一等奖,2012年我们小组开始着手编写校本教材,把教过的每一个动作拍成照片,为每一个细节附上说明,给每一种球技配上游戏„„经过半年的努力,《快乐球戏》终于整理成册,并获得了首届浙江省精品校本教材。

为了给智障孩子上好一堂有趣又有实效的课,我充分发挥电脑的特长制作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多媒体课件。《王二小》、《比尾巴》、《保护牙齿》、《短信传祝福》等多个课件在市中小学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奖,其中《长方体的认识》、《马路上的车》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基础教育组课件一等奖。课堂教学在浙江省第三届特殊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论文《七巧板的魅力》、《优化课堂教学三步曲》和《智障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初探》等多篇教学文章在全国获奖,并被评为绍兴市教坛新秀。荣誉对我而言是鼓励和鞭策,而更值得我骄傲的是通过我的教育研究让那些不爱说话的自闭症孩子能自信地站上舞台,让那些拿着花盆砸窗户的多动症儿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那些语言障碍的学生能较好地与人交流,让那些热爱生活的特殊青年能成功就业。

说到就业,这是学生九年毕业后他们面对生活的关键问题。一直以来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让胡某、金某这样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学生进入福利厂工作。但没有专业的职业技能,他们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进入普通人的工作环境,真正融入社会,学校开展了各种生活技能课。鲁某就是我们班首个通过班级职前培训被企业招聘去的,如今已经是车间主任,深得领导好评。在这抛砖引玉之下,学校的职业教育逐年有了起色,孩子有了更为专业的职业培训,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越来越好的工作岗位,全球500强企业星巴克的世茂店和银泰店有我们的毕业生,世茂皇冠假日酒店有我们的毕业生,更有的开了家电瓶车维修店当起了小老板,还被媒体报道„„特殊学生的生活逐渐看到了阳光。这学期开始学校还增设了一个职教班。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特殊老师的付出,学校的努力,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以及越来越多企业对特殊人群消除了偏见,愿意提供就业机会。学生的生存有了出路,特教老师的工作被人肯定,面对特殊教育的前景就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

“2015年 6月1日 晴 又一个六一到来,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爱心人士来看望孩子,看到孩子拿到礼物开心的样子,我也挺开心的,因为特殊教育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和重视„„当看到自闭症孩子注视着我叫一声老师,就像婴儿第一次开口喊爸爸一样欣喜;当唐宝宝自信地在舞台上表演,就像家长观看儿子的汇报演出一样的激动„„”

爱是什么?爱是宽容和平等。教师不仅授业解惑,更要传道。我们告诉孩子“他们很笨,别跟他们接触”和告诉孩子“他们很弱,更应该帮助他们”会是两个相反的结果,我们对待特殊人群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孩子能否愿意发自内心地接纳特殊小伙伴共同成长,也决定了特殊孩子长大后能否有一个更美好更包容的未来。当下特殊教育一直在提倡融合教育,即特殊学生融入普通小学接受教育,但我更希望这口号来自普通教育,毕竟“我应该融入你们”和“你应该融入我们”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所以即使在坐的是普小老师,你们也能成为特殊教育的功臣,帮特殊孩子赢得生活的尊严不是一个学校在战斗,普小特小是一家,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的社会。

第三篇:面对特殊孩子,心态更要平和!

实验小学李彩凤

陆睿,我们班需要重点“盯防”和“改造”的“大人物”。因为他,我郁闷了很长一段日子;也因为他,我真正懂得:面对特殊孩子,心态更要平和!

上学期

一、案例介绍

那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正专心地写着作业。突然后面一阵骚动。原来,陆睿又在自言自语了:“这个怎么写,怎么写嘛?”

对于他屡教不改的想说就说,我已经习以为常:“再读读课文,用心体会体会。”说完,我便继续巡视,没想到他竟然“噌”地站了起来,胡乱地捶打着课桌。

我赶忙问他:“陆睿,发生什么事情了?”

只见他脸色煞白,眼睛通红,不停地捶打自己的头部,嘴里叽里咕噜地……好一会儿,我才弄明白他生气的原因:原来,他是要问我“感受”的“感”怎么写?可我误解了他的意思。

看到他这个样子,我也生气:“陆睿,老师没听清楚,你可以查字典或问同学呀。”他的同桌马上自告奋勇,要写给他看。谁知他一把推开同桌,瞪着我:“不要他写,就你写!就你写!”

我火了,真想狠狠“批”他一顿,又担心以他目前的状态接受不了,更不好收场。所幸,放学铃及时地响了,留下陆睿后,我吩咐班长请吴老师带队放学。

教室里,陆睿的表现非常可怕:发疯似的大哭大叫,拿着被他自己生气画坏的作业本,哭闹着让我赔偿,并连续搬起前排的几张桌子往地下摔,还不时地把头往桌子上猛撞。

我吓坏了,根本阻止不了,便马上通知了他的家长,并请来吴老师控制场面。很快,他姑姑来了。他姑姑说他脾气不好,在家经常这样,闹过一阵就好了。

第二天,我刚到办公室,学生就跑来了:“老师,你快去看看,陆睿又发疯了!”

昨天值日生忘记关窗户,夜里下了小雨,把他的课桌淋湿了。他就双手拿着笤帚,在教室里胡乱砸着,又是大叫大闹,眼睛血红,嘴里叽里咕噜的。

二、案例分析

上幼儿园时,陆睿就与父母长年分离,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少与人交往。上学后,由于成绩跟不上,家长、老师的批评,同学、朋友的嘲笑,在他心里埋下了阴影;他整日独来独往,时间一长,与别人交往就产生了障碍。

父母对他不合群的性格深恶痛绝,常以打骂和讽刺方式教育他。他呢,口服心不服,曾多次用撞柱子的方式表示抗议。

了解了这些情况,再回想他之前,曾在课间把我和其他同学反锁在教室;因担心别人偷他东西,课间就把自己的课桌和后面课桌合并;上课时,在课桌上摆满他捡来的各种塑料瓶等个性行为,我似乎能够理解了。

三、辅导方法及效果 。

1、主动接近他,努力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效果:道理他都懂,就是遇事控制不了情绪,照样歇斯底里。完事后,表示后悔,然后再犯。

2、与家长沟通、协调。 建议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效果:他的父母以还要再赚几年钱为由,暂时不愿回来,爷爷奶奶则有心无力。

3、引导交友:介绍班上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的同学和他交朋友。效果:每次都是好景不长,同学就不愿意和他交往了。

4、挖掘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经过千思万想,我只能充分利用他爱发言的习惯,给予鼓励。

效果:每次表扬只能维持几分钟,他就开始我行我素。

那段日子,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败!既怕他伤害别人,又怕他伤害自己,只要在学校,我的心就被揪着,甚至到了不能看到他、不能想到他的地步!

终于,在出现一连串极端事件后,他的父母把本就处于休学阶段的他,带到了外地“改造”,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本学期

新学期开始了,陆睿又回到了我们班。不知是不是因为开学工作繁忙,等我有时间考虑他的问题时,突然发现:他已经不是那么“刺眼”了!

案例介绍

这一天,班长汇报作业情况后,我让没写完作业的学生主动站起来,选择“认打”,还是“认罚”。(认打:直尺打手心3下,补齐作业;认罚:500字检讨书,补齐作业。这是我们在班会一致通过的班规。)

那天,陆睿就是为数不多的起立的学生。轮到他时,我的心“咯噔”一下:“陆睿,认打还是认罚?”

他眼皮一翻,头一低:“随便你!”

“好,我替你选。”要是以前,我就生气了。但今天,我没让他影响自己的情绪。我替他选择了“认打”。打完三下,他没说话,恨恨地看着我。我选择无视他,直接走向下一个。

从此,遇上他的问题,我便以班规为原则:不盯着他,却也不放过他的每一次错误!时间一长,他也就接受了。

案例分析

虽说,当班主任不能怕出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就有意无意地扩大了问题。现在,我终于明白:面对特殊孩子,心态更要平和!教育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中,就包括陆睿!

我要做的是,用行动让他知道:他只是我们班的普通一员,他必须跟其他同学一样,遵守我们的班级约定;我更要让自己知道:他只是我众多学生中的普通一名,我不能被他影响情绪,我要保持心态平和!

辅导方法及效果

1、平日密切关注他,但不让他知道。

2、抓住机会,引导他愿意倾听,学会讲述。

做的似乎不再繁琐,但这学期,直到目前,看到陆睿,我真的不觉得累了! (本文涉及学生隐私,希望大家保密!谢谢!)

第四篇:关注特殊孩子心理健康研究课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意义和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流出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民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就导致流动儿童数量的增多,也使得他们的教育成了一个难题。流动人口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本地学生而言,流动学生在求学中面临的难题更多。作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班主任, 如何关爱这些流动学生,让流动学生真正融入城市学校、城市学生之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目前,我国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大致存在四个方向的问题。一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二是家庭教育比较缺乏;三是就学后学习环境适应问题;四是缺乏自信。每个学期初都会有流动人口子女插入班级,他们的学习、生活是一个教育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导致离异因素的增多,很多的孩子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管理的缺失和社会不良诱惑的增多,孩子早熟现象提早,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我想通过对单亲子女特点和单亲子女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接手这个班级我了解到单亲家庭孩子比较多,部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上存在一定缺陷,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尽量的去改变他们,使他们学习上有进步,性格上更加自信,使他们能够拥有同龄孩子的阳光,享受到更多的温暖。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方法等

1、课题研究目标

对这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的评论,要以他们原有的基础出发;要坚持正面评价,以奖励、激励为主;要立足于关爱、帮助、扶持和引导。通过这样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改进、发展和完善的机遇。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尽量的去改变他们,使他们学习上有进步,性格上更加自信,使他们能够拥有同龄孩子的阳光,享受到更多的温暖。

2、课题研究内容

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应有的权利,是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应尽的责任,更是他们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这些孩子获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才能谈得上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这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家庭背景出身不同,所接触的环境和人群不同,势必在心理、行为表现上和思想道德基础上与其他少年儿童有所区别。对他们如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近几年来我国离婚率快速上升,由此导致单亲家庭也快速增多。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会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并因此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但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单亲孩子”也具有聪颖可爱的天资、活泼天真的本性、好学上进的心愿、喜交朋友的心理……社会学家们的调查也表明:单亲家庭并不意味其家庭教育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或不利条件;而正常完好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优越性也只是相对的。“单亲孩子”能否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很大程度上由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多给“单亲孩子”一些关怀和帮助,他们才能拥有光明而辉煌的未来。

3、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要关心、关爱这部分学生,尽可能的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其次让这部分学生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从活动中增强自信心,从而变得更加阳光;最后多和这部分学生家长沟通尽早发现问题从而能尽快解决问题。

4、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阅读有关流动人口的报道,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学习相关课题。

第二调查法:通过上写作课让孩子流露真挚的感情从而更加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写作课上让他们通过写自己的心里话,或《××我想对你说》等话题可以更加真实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第三访谈法:老师要定期进行家访,通过教师家访能更加全面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更多方面,尽早发现问题并能尽快解决问题。

第四活动法:学校要经常开展集体活动,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使他们享受其活动带给他的乐趣让他能够得到学校、老师及同学间的关爱。

第五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阶段交流、总结,完善研究成果。 总之,这次课题研究我会尽我最大努力,我不能肯定我的教育是最好的但我给流动人口的子女及单亲家庭子女享受到的爱是无穷的,我想通过我的努力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变得更加自强、自信,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加光明而辉煌的未来。

第五篇:一节特殊教育音乐课的体会——北京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一节特殊教育音乐课的体会

——北京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4月16日上午,我校到了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进行参观学习,听了刘惠来老师上的一节音乐课《森林的歌声》,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完全不用乐谱,通过这个聆听曲,让孩子感受这首音乐的美,能够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能从乐曲中听辩各种小动物叫声等,通过各种活动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和旋律,提高音乐记忆力。这节课,我觉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例,给了随班就读资源室老师今后如何进行个别辅导,进行个别学习、训练等都是一个很好范例,有3点值得我学习。

1、这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优美的乐曲、语言来感染学生,用听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融入到音乐中去,感受大自然、体验音乐的美。对于一个特殊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学得舒畅、愉快、高兴,对听课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2、体现了一个心理音乐老师对学生的“爱”。整节课,老师大部分时间都用手紧握着学生的手,有时通轻轻抚摸、轻拍学生的头,脸带微笑等等,就好象一个慈祥的母亲平时爱护自已的孩子一样,使学生紧张的情绪消失于无形,使学生整节课都感受到老师是爱护自己,关心自己的。

3、充分训练了学生说话、动手的能力,如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用打击乐器打击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4、这节课是一节是有推广性和可操作性的课。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

1、资源室的老师比普通的老师更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技能才能适应和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需求。

2、随班就读学生要有发展,资源室老师要做好并切实落实好个别化教学计划。

3、学校领导要支持和切实落实好资源室老师工作,随班就读的学生才能有好的发展。

1、了解了当今先进国家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向,为今后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通过老师的专业指导,学员间真诚的交流,让我更清楚自己的不足,帮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认识到自身与教师专业化的距离,让我懂得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3、通过到校实践参加学习,让我认识到特教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4、明白了特教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校之长,今后需要思考和谋划好学校的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发展,特殊学校要加强个别化教育的培训及走职业化教育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基础,只有学生能走出学校,走进社会,适应社会,教育才能算有成功。

5、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

上一篇:同声传译学什么专业下一篇:脱贫攻坚表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