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物化学

2022-07-11

第一篇:清华大学生物化学

2012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

一、填空题 30分 每空一分

1.核酸变性后紫外吸收——————黏度—————

2.肌、血红蛋白共同点及各自功能 (好像是3个空)

3.嘧啶从头合成的嘧啶核苷酸前体——————

4.合成卟啉的前体物质是TCA中的——————

5.PPP产物除CO2外还有——————和——————

6.原核生物mRNA的5‘端————序列与16SrRNA3’端互补,起始密码子在核糖体的定位点——————

7.糖异生的关键酶——————

8.给了一段mRNA 要求写出其DNA编码链——————和模板链——————

9.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

10.患者血清、组织中植烷酸浓度升高,——————代谢异常?

1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具有————、————和————活性,经特异蛋白酶切后得到的片段叫——————

12.紫外照射使DNA分子中同一条链相邻————形成——————

13.尿素循环中最后两个氮的来源——————,——————

1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的RF-1 RF-2 RF-3,识别UAA和UAG的是————,识别UAA和UGA的是——————。

二、选择题60分 每题一分 (时间紧 只抄了一半知识点^_^)

1.谷氨酸

2.用阳离子交换层析 洗脱Asp、Ala、Lys、Ser 最先洗脱下来的

3.蛋白质

4.肽

5.最先被阐明一级结构的蛋白质

6.用胰蛋白酶处理Gly-Lys-Ala-Phe-Arg-Leu-Ile后,得到几个肽段

7.打开二硫键的试剂

8.维持二级结构的作用力

9.蛋白质等电点是的特点

10.蛋白质的叙述 选正误

11.分子筛

12.酶专一性

13.[S]<

1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5.重金属抑制剂作用酶的——

16.别构酶

17.消化酶中不是酶原转化来的

18.辅酶Q

19.核糖体

20.tRNA

21.糖原代谢激素传递信号途径

22.EMP的中间产物

23.不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24.TCA回补反应

25.反应,酶及其辅因子对应

26.丙酮酸代谢

27.PPP

28.TCA的顺序

29.内源性胆固醇运回肝脏通过——

30.乙醛酸循环

31.乙酰辅酶A去路

32.不同活化消耗的高能磷酸键个数

······收卷鸟~~~

三、问答题 60分

1.谈谈你对蛋白质构像的理解,指出至少两种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技术,比较二者在应用上的突出特点。10分

2.叙述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及功能。10分

3.技术人员在储存木材的库房中喷DNP,用于降低木材的蛀虫率。请结合线粒体的功能讨论DNP作用的生物化学基础。10分

4.请写出三种研究物质代谢途径的方法,并说明其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10分

5.请画出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当培养基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的时候,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什么作为碳源?为什么?

6.哪些机制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为什么生物体内转录的准确性没有DNA复制准确性高?10分

第二篇:农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思考题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4分)

糖有氧氧化 脂肪酸β-氧化 鸟氨酸循环 酮体 限制性内切酶

中心法则 联合脱氨基 氮的正平衡 糖异生 DNA的变性 共价调节

Tm值 核糖体 引发体 冈崎片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糖酵解有 步脱氢反应和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2.18C的饱和脂肪酸经 次β氧化生成 个FADH

2个NADH和 个ATP。

3. 真核细胞mRNA 端有 帽子结构 。

5.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

6.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共消耗了 个ATP。

7.三羧酸循环中有 步脱羧反应, 步脱氢反应,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8. 氮的总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氮量 排出的氮量。

9.LDL是由 向 运输胆固醇。丙酮酸脱氢酶系

含 , , 酶和 种辅酶。

10. 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和 。

11.饥饿时大脑可以用 代替糖的需要。

12.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其主要作用是 。

13.PRPP的中文是 。hnRNA的中文是 。

11.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 , , 和 。

12.主要的生物氧化途径是 和 。

13.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是 ,携带起始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是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

14.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的 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15. 丙酮酸脱氢酶含 , , 酶。

16. 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和 。

17. 酮体在 合成而在 分解。

18. 酪氨酸转变成 和 再生成糖和酮体。

19. 脂肪酸合成的原件是 。

20. HDL在 形成,主要运输 。甘油先转变成 再进入糖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不可逆的部分是由 酶催化。

21.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是 。谷氨酸脱氢反应中的氢的受体是 。

22. 嘌呤在人体内的最终分解产物是 。

23. 肝肾以外的组织由于没有 酶而无法直接补充血糖。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

24. LDL是由 向 运输胆固醇。

25. 糖代谢的3个交汇点是 , 和 。

26. RNA聚合酶是由 和 组成。

27. 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和 。

28. IMP是 和 的前体。PRPP是由 合成的。

29. 尿素由 个氨和 个二氧化碳合成。

30. 柠檬酸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

31. 1分子乙酰辅酶A的碳架进入三羧酸循环中经过 反应,生成 。

32. 合成酪氨酸的原料是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33.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密码子是UGC时, tRNA反密码子是 。终止信号由 阅读。

三,问答题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1. 简述一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和2分子丙酮酸生成一分子葡萄糖的过程中参与的酶及能量的异同点。

2.

简述DNA合成的准确性是如何保证的。

3. 讨论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解释苯丙氨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4.

讨论进食,轻度饥饿、极度饥饿三种状态下大脑、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糖、脂肪及氨基酸的代谢特点。

5.尿素分子中一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时,鸟氨酸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及氨基酸转氨基作用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6.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

7.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8.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9.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0.

简述70S起始复合体的合成。

11. 简述体内需要大时5-磷酸核糖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

12

简述体内需要大量ATP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

13 简述三羧酸循环。

14

简述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的代谢调控。

15 简述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16

简述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所有的原料。

17. 简述冈崎片段的加工。

18. 简述遗传密码的特点。

19.

简述细胞能量对糖酵解的调控。

20. 简述氨基酸脱羧后的碳架的去向。

21.

简述糖酵解途径的调控元件为何是果糖激酶而不是己糖激酶?

22. 简述体内需要大量NADPH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

23.

简述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24. 简述4种脂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5.

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主要的参与因子。

26.

简述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氢的去向及其意义。

27.比较并讨论脂肪合成及脂肪分解的代谢途径。

28.解释蛋白质合成中为何mRNA链中的AUG密码子不能被起始tRNA识读,而区别两种AUG密码子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9.简述三大营养物的相互转换。

30.简述DNA

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特点。

31.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

32.简述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的特点。

33.乙酰辅酶A为什么不能合成葡萄糖?

34.简述核糖体的主要活性位点。

35.简述DNA的修复系统。

36.简述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

37.简述肌糖原为什么不能补充血糖。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农学 化学 大学生 专业 思考 查看详情:

第三篇:《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

一、资料来源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是根据才志教育多年专业课考研成功辅导经验,由才志教育和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研究中心组织轻工与食品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强强联合、合作编写的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

二、适用专业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适用于报考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淀粉资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等各专业及其各个研究方向的全国各地所有统考考生。

三、价值说明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由于其本身的新颖性和适用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实用性和价值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所有备考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人手必备、不可或缺的专业课复习辅导精品材料。

(1)新颖性和适用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是轻工与食品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完全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而倾力编写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其依据的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华南理工大学内部资料和内部资讯,以及编写时间,共同保障了资料的新颖性和适用性。

(2)权威性和可靠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是轻工与食品学院老师严格依据轻工与食品学院2013年考研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的基础上,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和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讯,保证了冲刺宝典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实用性和价值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不仅对历年考题的风格和特点进行全方位剖析,对最新的考点和考题进行预测,同时还整理出考生在考研初试复习后期应该掌握的重点题目,是考生复习进入后期冲刺阶段必不可少的典型复习资料。冲刺宝典特别针对考试的题型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题型进行整理归纳并指出其重要星级。既保证了冲刺宝典的实用性,也凸显了其价值性。

四、内容简介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高分冲刺复习指南、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考点专题分析与预测(重点)、备考推介。

(1)高分冲刺复习指南

高分冲刺复习指南包括专业课、公共课考前冲刺复习方法;考前饮食、心态调整;考试策略、时间安排、答题策略等。考生只需在考前通读此部分内容,相信这里详细的讲述将帮助考生在初试战场上成功发挥出水平。

(2)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

考题分析主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考试科目(874生物化学)的考试题型、考试的难易度与规律性等,使考生能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规律及变化,在专业课复习的最后阶段对整个专业课知识体系及框架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历年考题解法剖析能够使考生在专业课初试中更容易找到答题的突破点,拿到更高的成绩。

(3)考点考题分析与预测(考前必背重点题目)

文思华工考研网

这部分是《冲刺宝典》的精华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初试考试指定书目有机化学的各章节已考知识点汇总,以及所考历年真题在各个章节的详细分布,考前必会重点题(题型如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及其星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各章节已考知识点汇总能够让考生对华工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课初试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反复考察知识点的深入剖析,使考生更容易把握考试的规律性,在专业课复习冲刺阶段做到有的放矢、找到复习的侧重点,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考前必会重点题是本书的又一个重点,是本书的精华,考生只要认真掌握并巩固这些知识点,专业课在短期内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4)备考推介

一个好的备考方略至关重要,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考研的成败。这部分内容详细阐述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各科目的详细复习方法并着力推荐了最有价值的复习备考参考书目,考生可以参考这部分内容,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最佳备考方略。文章来源:文思华工考研网

文思华工考研网

第四篇: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一、竞赛目的

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及技术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和生化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并以此具有较强学术性之活动,促进我校良好学风的建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二、主办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

承办单位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三、参赛对象山东农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参赛方式参赛者自由(可同一学校内跨学院)组建队伍,以2~3人为一组。

四、赛程安排

·初赛

各参赛队伍按照作品格式要求(附件2)独立完成实验设计书,于4月18日~4月30日将实验设计书及报名表(附件1)发送shengkexuexi@163.com,参加初赛。经评委老师对实验设计书进行评定,筛选出10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名单将于5月5日前公布。

·决赛

5月7日9:00~17:00为预实验阶段,实验室开放,各参赛队伍可在当天熟悉比赛场地或对所需材料或仪器、试剂作实验前的预处理。

5月8日9:00~17:00为决赛阶段,当日进入实验室按照实验设计书进行操作,并即场作成实验报告书。根据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书进行评定。

决赛地点为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五、作品内容

·物质提取类

如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从果蔬中提取类胡萝卜素;从芦荟中提取碳水化合物;从鸡蛋清中提取某蛋白;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等。

·物质检验类

如检验市面上某几种品牌牛奶是否掺假;检验市面上某几种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检验某品牌的食用植物油是否含胆固醇等。 ·物质含量测定类

如洗衣粉磷含量的分析;测定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比较几种饲料中某物质的含量等。 ·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

如探索蛋白酶对草菇保鲜的影响机理;探索木瓜蛋白酶在食物色氨酸测定上的应用等。

·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价值

如对不同品牌螺旋藻片营养成分测定和营养价值的评价测定;对不同品牌饲料中营养价值比较等。 ·其他参赛者感兴趣的方面

六、作品及实验要求

作品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以创新及紧密联系生产为佳,同时在实验室内的可操作性强。

每组参赛队只能上交一份实验设计书,实验设计书必须严格符合附件2的要求,实验设计书一旦上交,不允许再次更改内容,否则将取消决赛资格。

主办方不提供实验材料,请各参赛队伍自备。实验中不得使用剧毒、危险药品,不得使用易爆装置。

实验室所提供仪器及试剂为常用物品,请参赛者在实验设计书上注明所需仪器及试剂的数量,如有特殊需要请参赛者自己准备。

七、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决赛中10支队伍按总分高低设立

一、

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具体名额及奖励办法如下:

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名额 1队 2队

奖励办法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三等奖 优胜奖 最佳实验操作奖 最佳实验设计奖

八、评比方式

·总分计算方法

3队 4队 2队 2队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获奖证书及奖品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及决赛两个阶段,各参赛队伍以初赛和决赛成绩计算总分,划分名次。

参赛队总分=初赛阶段得分×40%+决赛阶段得分×60% ·评分标准

九、经费预算总预算:

十、其他事项

·大赛联系人

学生会主席:王頔18953818468 学习部部长:罗宁15215487892 ·作品提交E-mail shengkexuexi@163.com ·大赛专题网站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页

附件1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报名表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报名表

注意:请各队伍确保填写的联系方式必须均为有效信息。本表格不需局限于一页,填妥后请

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连同实验设计书一同发送至shengkexuexi @163.com。

附件2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设计书格式要求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设计书格式要求

一、排版

1、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2.4cm。

2、行距:全部采用1.5倍行距。

3、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不要写“第1页”或“-1-”等。

4、页眉:全部不加页眉。

二、标题

1、实验名称(居中、三号宋体、加粗)

2、参赛者资料(居中、小四宋体):学校 学院 年级专业 姓名 宿舍电话 手机号码 (按字母排序)

三、摘要

1、“摘要”两字用黑体加粗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距。摘要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2、“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加粗小4号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

3、关键词宋体小4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

四、正文

(

1、前言;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

5、实验材料及试剂:a.试剂的配制b.材料的处理;

6、实验操作步骤;

7、结果及计算;

8、注意事项;

9、费用预算)

1、正文层次标题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字连续编号,如:“1”,“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加粗4号字,左顶格;二级标题用黑体加粗小4号字,左顶格;三级标题用楷体加粗小4号字,左顶格。

2、正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3、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

4、文中的拉丁学名采用右斜体字母。

五、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加粗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1个字符。

2、中文参考文献采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参考文献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

六、附录

如有附录,放在参考文献后。“附录”两字用黑体加粗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距。

第五篇: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管理规程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于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十多年来,化学基地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化学基地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化学基地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培养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2011年我院申请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设立的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并获得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本项目400万元,执行期为四年(项目号:J1103305, 2012-2015)。 为了加强上述项目的执行和过程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一、申请对象

化学学院各年级本科生。

二、研究经费

(1)本项目通过设立子项目课题的形式,资助学生参与各子项目课题研究,每个子课题的资助总额度为4万元。

(2)项目的指导教师队伍以所立子课题组成员为主。考虑到学院的发展和人员变动情况,可以拨出一部分机动经费用于资助少数非子课题组成员的优秀项目。

三、项目管理

为了使本科生科研训练得到可持续发展,确保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连续性,成立“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工作管理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包括:

1、日常管理

“小组”负责本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学生选拔、申请审批、子项目检查、学生研究工作汇报、项目总结与学术交流等。指导教师和受助学生发表与受助课题研究内容有关的论文、参加学术活动等,应标注本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号:J1103305)。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关规定。

2、教师工作会议

学院于每学期末召开各子项目负责教师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训练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指导不力、疏于管理的教师提出批评,对 1

认真、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3、举办“大学生化学论坛”

每学末,学院组织举办“中山大学大学生化学论坛”,参加各子项目的学生在论坛上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学院拟对其中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予以奖励。

4、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小组”负责审批学生提出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的申请,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申请方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愿提出申请。每位申请人需在了解“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关于申请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的通知”的基础上,认真阅读各子项目的研究内容摘要和意义、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管理规程,联系各子项目负责教师,然后,如实填写“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申请表”并按时提交给学院本项目管理“小组”。

五、学生选拔

学院每学在适当时间向学生公布本项目各子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小组”和子项目负责教师共同研究,择优接受本科生进入各子项目课题组。

1、选拔学生的原则

学生对科学研究抱有浓厚兴趣,选拔出真正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型学生”。

2、选拔学生的程序

首先,各子项目负责人审阅学生提交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申请表”,确定参加面试的学生名单;然后,由各子项目负责人对学生进行面试,确定录取的学生名单报“小组”审批;“小组”公布批准参加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的学生名单;最后,被批准参加本项目的学生需与“小组”签定“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责任书”,以此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项目管理。

六、教师指导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

本项目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具体的科研训练方式如下:

1、采取全程导师制,各子项目负责教师每学年接受、指导1~2名学生。对于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学生,从大一开始,教师就开始指导学生如何选课、如何构建知识体系与结构、

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接触学科发展前沿,重点在学习方法、科学思维、对科学的兴趣等方面进行引导、培养,这将为其后续的全面科研实践与训练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他们同时进入各子项目课题组,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学习课题涉及的新知识,参加课题组的研讨会,感受科学研究氛围的熏陶,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

2、对于参加课题研究的大三和大四学生,他们直接进入各子项目课题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3、教师指导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研读国内外文献,以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研究领域查阅和研读文献、学习新知识,对课题进行详细了解。学生在课题组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开展化学研究。

4、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开展课题的实验方案设计,并反复推敲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在课题组做演讲(Seminar);同时开展初步探索性实验。

5、大四一学年,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在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反复实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总结、深化实验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做墙报(POSTER)、设计演讲报告等;学院举办“大学生化学论坛”,参加本项目的每位学生将在论坛上进行演讲,开展大学生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并予以表彰。

6、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交叉学科的思维培养,着力培养学生以不同视角、不同思路和不同方法审视所研究课题、推敲实验方案,将学科交叉的思想和意识渗透到研究环节的每一个细微处,以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需认真指导学生对其撰写的研究论文或科研总结、专利申请书进行修改,投稿发表,同时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使他们在更广阔的学术舞台上得到熏陶、开阔视野。

7、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上述比较系统的科研过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经过科研全过程的历练,不仅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受到科学文化和科学氛围的熏陶、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同时学生将体验学习与研究互动、挑战与能力并存、继承与创新依托、独立与合作共进、劳动与收获同在、艰辛和乐趣共存的各种滋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8、学生须参加各子项目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课题组内定期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每学年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完成不少于300小时的科研训练。

七、其他

若学生欲退出本项目,需在参与本项目的3个月内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

方可退出。3个月之后,“小组”不再接受学生提出退出本项目的申请,以确保项目实施的连续性和取得一定成效。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上一篇:牵挂里的寄托作文下一篇:全国中专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