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中化学教材与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的衔接性研究 ——以吉林大学出版的《无机化学》为例

摘要:随着2003年新课标的颁布以及依据新课标编写教材的推广,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持续地推进,高中化学也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轰轰烈烈的进行着。然而,目前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升,但课程内容中为大学化学教育服务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而大学化学又相对缺乏对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的变化,教学和教材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框架,缺乏与高中化学内容的衔接和教学的相融,所以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法、学法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和结果。《无机化学》在大学化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现今大一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存在着接受不良的现象,很多同学不能适应从高中到大学学习上出现的变化,说明高中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的衔接上存在着问题。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性,可以帮助对化学感兴趣的高中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化学的学习模式;同时可以促进大学化学教材的改革,而大学教材的改革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中学化学教学和教材的改革,强化高中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大学继续学习化学打下良好基础的意识。因此,本文通过对两本教材内容衔接性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论文在文献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对中学化学教材之间衔接性研究基本成熟,但对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教材间的衔接性研究有限。所以,以布鲁纳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吉林大学等校编写的《无机化学》(第三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衔接性研究。论文首先对两本教材从编排上的衔接性进行了分析,包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无机化学》前言的比较分析,两本教材章节之间和内容的设置上的衔接性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找到高中化学内容和大学化学内容的区别,并确定了两本教材内容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从中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核心内容——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与《无机化学》上册的内容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衔接性分析研究。其次,将两本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分为有对应关系和没有对应关系的内容进行筛选,针对衔接关系较紧密的内容,先是概括地描述衔接性关系,再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找出衔接性较好的部分和衔接性出现的问题。得到两本教材的内容在衔接性具有以下特点:高中化学选修4和无机化学的内容衔接在思维方式的转变上,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是循序渐进的,但存在重复性内容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这部分内容;而高中化学选修3和无机化学的内容衔接从知识内容本身上说跨度较大,一些内容在思维方式的转变上衔接性不是很紧密,主要体现在晶体结构的部分,而其余部分处理相对较好,但也存在少量内容重复的问题。第三,根据分析出的衔接性特点提出了教学建议。对于衔接比较紧密,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跨度较大,应该把这些内容设置为学习难点进行学习;对于衔接紧密,但讲述知识点的思路明显不同的内容,应在学法和教法上给与更多指导;对于衔接性较少或没有衔接性的内容,特别是需要较多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的内容,需要强化化学学科和数学、物理学科的联系;对于衔接性重复较多的内容,应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要求学生课下阅读自学。对于高中教师,提出了在教学中强化为大学培养基础人才意识的建议。最后给出了研究的展望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大学化学;衔接性;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1.1.2 大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

1.1.3 高中化学教材与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的衔接性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高中化学教材部分内容及衔接性的研究进展

1.2.2 对大学化学教材部分内容的研究进展

1.2.3 对高中化学教材和大学无机化学教材内容的衔接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基本理论

2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与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的衔接性研究

2.1 两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的呈现和对比

2.1.1 两本教材之间编写目的和编写理念的比较

2.1.2 人教版高中教材与大学无机化学教材在编排结构上的对比

2.2 选修4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的衔接性分析

2.2.1 选修4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比较

2.2.2 选修4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衔接性分析

2.2.3 选修4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衔接性分析实例

2.2.4 选修4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衔接性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2.3 选修3与《无机化学》上册的衔接性分析

2.3.1 选修3与《无机化学》上册相关内容的比较

2.3.2 选修3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衔接性分析

2.3.3 选修3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衔接性分析实例

2.3.4 选修4与《无机化学》上册内容衔接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对衔接性内容的研究结论

3.2 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数学教学质量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中西美学异同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