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问卷调查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学困生问卷调查范文

学困生调查问卷总结

我们学校对于学困生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让学困生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关爱每一个学生。

此次问卷的结果如下:

1、学习有没有信心,有没有辍学的念头,56%的学生对学生没有信心,出现厌学的现象。43%的学生对学习和自己有信心的。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根据“木桶原理”,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发展。

2、95%的学生在回答问卷的时候承认管不住自己。出现不爱学习,对学习产生腻烦心里。学困生在古今中外各类学校中都存在,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对学困生的研究历史尽管久远,但并未取得丰硕的成果,原因恐怕就在于学困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教育实践界,往往从制度侧面的因素,如怎样分组教学,如何改善班级课堂教学等加以研究的居多,而着眼于非制度侧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等等的分析不力。为了让校园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对这些学困生,除了多跟他们交流、接触,走入他的心灵,还制订出切切实实帮助他们的措施,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更多的指导。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既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又学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些有益的尝试,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了,教学质量也大步提高了,校园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3、79%的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想着其他的事情,精力分散。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促进小学学困生有效发展的主要对策、途径与措施,建立小学学困生发展性的多元评价方案。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基本养成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成绩,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找回自尊、重塑自信、充满阳光,并以此重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富有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

4、今后我们学校的老师所要做的对学困生的帮扶情况如下: (1)我们认为,只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和成因,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突破口”,进行持续的综合调理,并且在各种因素发展变化的动态中,不断反馈调节,把握有效的对策,促进“学困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这种发展是多样性的,对学习兴趣的增加,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成绩的进步,都可视为有效发展。另外,我们认为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掌握程度即分数来衡量其发展是否有效,只要是在现有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都是有效发展。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的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因此学困生的教育过程就是树立信心的过程。

(2)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太差的问题,学校采取的办法就是每一位老师配制一名学困生,每个月制定一个帮扶计划,按照计划实施自己的方案。

(3)叶澜教授的教育生命性理念。认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我们的学生正处在生命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于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我们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4)培养学困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学困生”的成因及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过程

1、学困生的界定我本人和参与调查的教师首先学习相关资料,把握准“学困生”的概念。我们认为,对于学困生的界定要把握住三性,即外延的明确性、揭示本质的准确性和内涵的全面性。据此,我们在本调查把学困生界定为: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心理健康辅导措施给予补尝和矫治的学生。

2、调查过程

(1)通过对班主任、学科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年龄特点”“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家庭背景”等八个方面收集数据。

(2)选取代表性较大的学困生班主任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家庭教育情况。

(3)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手抄报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分析。 (4)与个别学困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3、数据整理

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我本人依据所报材料及我所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学困生个体形成的原因,并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材料分析一

综合调查数据表明:学困生约占总数的15%左右,学困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5/2。二通过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学困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1、缺乏人生奋斗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动力。

2、对学习改变命运缺乏信心。

3、不能独立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主要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

4、学习做不到专心,缺乏合作精神。

5、教师、家长辅导相对跟不上。

6、班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较差。

7、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满意。

8、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9、对提高成绩、获得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值。

10、对教师、家长的爱能感受得到,从心里爱老师、爱家长。

前六项反映了学困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后四项反映出他们不满于现状的情感意识和心理动机。

三 通过学科教师对“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1、部分学困生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在界定学困生的概念时已将其划为另类研究范畴,本专题不作研究)。

2、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知识结构上存在断层。

3、学困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较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转化提高的办法大多集中在交流、谈话、辅导及与家长的沟通配合上。

5、对学困生的转化大多数教师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能充满信心。 四通过与部分家长的电话沟通了解,感到大多数家长:

1、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

2、家长特别注重的是主课(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成绩的提升。

3、对孩子的家庭辅导很多时候感到无从下手,辅导缺乏持久性和必要的耐心。

4、对孩子的转化与提高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的成分较大。

5、在和教师沟通辅导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力度不够。

六、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由于民办学校的高收费体制,来此上学的都是家庭条件相当好的学生。也正是这种背景,大多数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

2、学习意志不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认为自己不行,不愿意接近教师,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情绪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5、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低下,学习效率低。

6、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7、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使之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解答问题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外部原因

1、应试教育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学校、家长对学生成绩的期望值高,教师的应考思想会促使学生忙于大量的练习中,学困生始终吃不了。

2、教材原因。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呈现加重的趋势,再加上学科教学的重要性都在加强,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

3、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读中专大学学费高、不包分配,就业难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读书无用”论又在悄然地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的原因。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和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引领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以及“经商热”的高涨等,致使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进行必要的政治业务学习,讲课敷衍了事,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对学生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偏向,以教师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去认识学生,致使部分教师产生心理偏差,出现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5、家庭的原因。现在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认为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这部学生受到冷遇,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

6、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能及时从思想上解决,随着时间地推移、问题的积累,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七、转化措施及建议

学困生大部分是智力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开发的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心理不能健康发展而造成的。因此,只要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条件,这些学生也都可以成材,甚至有的可能成为杰出人物(英国对20世纪为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400人调查中,发现其中60%在中小学时是学习平平的学生或学习困难生。我国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们为师者绝不能以差生甚至于以“笨蛋”来歧视学生,要富有爱心,对其转化充满信心和希望。

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有可能的。

1、消除学生思想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

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升学,而是掌握知识,“本领”才会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

2、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

3、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4、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和起点,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5、学生家长和教师要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我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他的求知空间里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三篇:学困生成因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三—四年级

二、调查方式:

教师解释填写说明,学生无记名独立填写学困生成因调查表。

三、调查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对我校的两个班的学困生形成的成因有了初步的了解。

从家庭对学困生形成的成因来看,有90%多的学困生家庭和睦,学习环境良好,这部分学生家长中80%的对他们的期望值都能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只是这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一般化,水平不高。其中有30%多的学困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是太支持,有90%多的学生家长在及辅导学生的次数很少,有10%的家长根本不辅导孩子的作业。

从老师对学困生形成的成因看,90%多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业务能力高,教学方式方法新颖、易懂,课堂管理井井有条。4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个别辅导没有做到位只是偶尔辅导,所以我以后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有80%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般,有10%的学生对数学课根本没有兴趣,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创新课堂,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成因来看,90%多的学困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受挫能力和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80%的学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30%的学困生经常不完成作业,40%的学生偶尔不能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

从学困生的自我表白来看,每一位学困生都有想学好的心里,但就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怎样高效听课,大多说学困生都是眼高手低的一种,上课都听得懂,读题也读得懂,就是一到做作业,做试卷时容易出现错误,90%多的学困生多是属于计算容易出错,就是碰到应用题时也是式子列对了,计算错了,所以,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就要从学困生的计算抓起。

四、调查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告诉我:学困生之所以居高不低的原因是:一: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家教辅导方面做得力度不足。

二、作为教师个别辅导的力度不足,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不浓厚,在教学水平方面有待提高。

三、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上进心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

成作业,但他们都有想学好的心里,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计算方面容易出错,做题失分太多,导致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因此,学困生的计算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要求、期望应实事求是、科学适当。对孩子碰到的学习上的难题,有能力就辅导,不能辅导就坦诚相告,并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请教老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让孩子多读那些能够滋养他们心灵的好书,这既是让他们“静”下来的良方,也是让他们迅速成才的秘诀。作为家长,应以宽容、大度、理解的态度,多正面鼓励,给予更多的亲情和温暖,让孩子从父母的信任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从而坚定信心。

其次,作为数学教师要树立育人教书的新理念。平时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多钻研教材,钻研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设计新颖、有趣、活泼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对学困生的帮助对症下药。对偏科现象严重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制订适当的目标和学习计划,使其逐步追上其他同学;对学习方法欠缺的学生,则加强学法的指导;对学习不用功、学习态度敷衍者,则严格要求,督促其制定学习计划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载体,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从学生的自身看,这些学困生缺乏的就是学习自信心,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件轻松的事,先降低难度,让他们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验证自己有能力做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经常抓住这些学生的优点及时、适时的表扬鼓励。在班内进行“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他们都找到能帮助自己学习的伙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平时教学时注意引导这些学困生怎样去听课,怎样做作业,交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课习惯。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要有耐心,要让他们认识到进步不是件你容易的事,要经过反复不断的努力才行,不能因为一次的努力失败,就灰心丧气。

从这几方面去做一定能解决学困上的心理障碍,先从根源上解决学困生形成的问题,我想为我进一步的研究能打下很好的基础。

葛家小学课题组2012.5

第四篇: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的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

你好!占用你一点宝贵的时间,请你和我们共同完成这项《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转化》的研究课题。本调查是我校开展的校级课题。近年来,学困生现象比较严重,如,北京学困生占到20%左右,上海学困生为小学20%±3.43%,初中占20.5%±5.28%,高中占28.14%±8.46%,四川省学困生占30%左右。为了了解我校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请你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校学困生的研究将提供重要的帮助,以便我们优化教育资源,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问卷中的答案无所谓对、错。本次调查不记名,只求真实。

注:学困生指智力(指在人的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它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言的,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造成基础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难以达到的学生。

祝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

2007年4月5日

填表说明:

(1)凡符合你的情况和想法的项目,请在括号内划“√”或在 中填写。希望你每题都能打“√”,不要遗漏。

(2)如果有些题目未能列出适合你的情况和想法的项目,请在该题的“其它”栏或空白处填写你的具体意见、建议和想法。

一、基本情况:

1.你的年龄(周岁)

2.性别:男() 女()

3.户籍类别:城市户口()农村户口( )

4.家庭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城、乡镇()城乡结合()农村()

二、家庭环境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5.独生子女:大()一般()小()

6.家庭意外变故:大()一般()小()

7.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而无法实现:大()一般()小()

8.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大()一般()小()

9.父母在管教方面放任自流:大()一般()小()

10.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大()一般()小()

11.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大()一般()小()

12.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大()一般()小()

13.家庭学习环境差(父母关系不和、经常赌博、酗酒、品行不端):大()一般()小()

14.繁杂的家庭劳动:大()一般()小()

15.其他

三、社会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16. “经商潮”和“拜金主义”:大()一般()小()

17.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大()一般()小()

18.社会分配不公及“新的读书无用论”:大()一般()小()

19.经常光顾网吧、录像厅以及观看不健康的影视、小说:大()一般()小()

20.经常参与赌博:大()一般()小()

21.参与拉帮结派,结交一些不良朋友:大()一般()小()

22.其他

四、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23.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大()一般()小()

24.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当:大()一般()小()

25.教师的业务能力低:大()一般()小()

26.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大()一般()小()

27.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公:大()一般()小()

28.片面追求升学率:大()一般()小()

29.学校、班级管理不严:大()一般()小()

30.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暇顾及个体学生:大()一般()小()

31.学校频繁考试、排名:大()一般()小()

32.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大()一般()小()

33.课程“繁、难、偏、旧”学习兴趣不高:大()一般()小()

34.学习风气不正:大()一般()小()

35.统一的教材、相同的进度、统一的评价要求:大()一般()小()

36.学习资源单一,不符合自己的学习需要:大()一般()小()

37.其他

五、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38.孤僻、自卑、悲观的个性:大()一般()小()

39.懒惰、缺乏意志、毅力,自信心不足:大()一般()小()

40.在高中阶段,学习适应能力差:大()一般()小()

41.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大()一般()小()

42.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差:大()一般()小()

43.“不会学”:大()一般()小()

44.自控能力差:大()一般()小()

45.学习目标不明确:大()一般()小()

46.缺乏竞争意识,上进心不强:大()一般()小()

47.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大()一般()小()

48.缺乏学习反思:大()一般()小()

49.依赖心理强,坐等坐待老师的讲解和答案,缺乏积极思考:大()一般()小()

50.心理波动大,学的好一些就忘乎所以,学的差一些就情绪低落,思想开小差:大()一般()小()

51.付出得多而效率低、效果差:大()一般()小()

52.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大()一般()小()

53.不能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大()一般()小()

54.不能正确处理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一般()小()

55.其他

第五篇:党原中学“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问卷

问卷中的答案无所谓对、错。本次调查不记名,只求真实。

注:学困生指智力(指在人的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它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言的,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造成基础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难以达到的学生。

祝您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

填表说明:

(1)凡符合你的情况和想法的项目,请在括号内划“√”或在中填写。希望你每题都能打“√”,不要遗漏。

(2)如果有些题目未能列出适合你的情况和想法的项目,请在该题的“其它”栏或空白处填写你的具体意见、建议和想法。

一、基本情况:

1.你的年龄(周岁)

2.性别 男() 女()

3.户籍类别 城市户口( ) 农村户口( )

4.家庭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城、乡镇() 城乡结合()农村()

二、家庭环境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5.独生子女 大( ) 一般( ) 小( )

6.家庭意外变故 大( ) 一般( ) 小( )

7.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而无法实现 大( ) 一般( ) 小( )

8.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 大( ) 一般( ) 小( )

9.父母在管教方面放任自流 大( ) 一般( ) 小( )

10.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大( ) 一般( ) 小( )

11.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大( ) 一般( ) 小( )

12.家庭经济条件困难 大( ) 一般( ) 小( )

13.家庭学习环境差(父母关系不和、经常赌博、酗酒、品行不端)大( ) 一般( ) 小( )

14.繁杂的家庭劳动 大( ) 一般( ) 小( )

15.其他

三、社会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16. “经商潮” 和“拜金主义” 大( ) 一般( ) 小( )

17.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 大( ) 一般( ) 小( )

18.社会分配不公及“新的读书无用论” 大( ) 一般( ) 小( )

19.经常光顾网吧、录像厅以及观看不健康的影视、小说 大( ) 一般( ) 小( )

20.经常参与赌博 大( ) 一般( ) 小( )

21.参与拉帮结派,结交一些不良朋友大( ) 一般( ) 小( )

四、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23.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大( ) 一般( ) 小( )

24.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当 大( ) 一般( ) 小( )

25.教师的业务能力低 大( ) 一般( ) 小( )

26.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大( ) 一般( ) 小( )

27.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公 大( ) 一般( ) 小( )

28.片面追求升学率 大( ) 一般( ) 小( )

29.学校、班级管理不严 大( ) 一般( ) 小( )

30.学校班额过大,教师无暇顾及个体学生大( ) 一般( ) 小( )

31.学校频繁考试、排名 大( ) 一般( ) 小( )

32.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 大( ) 一般( ) 小( )

33.课程“繁、难、偏、旧”学习兴趣不高大( ) 一般( ) 小( )

34.学习风气不正 大( ) 一般( ) 小( )

35.统一的教材、相同的进度、统一的评价要求 大( ) 一般( ) 小( )

36.学习资源单一,不符合自己的学习需要大( ) 一般( ) 小( )

37.其他

五、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38.孤僻、自卑、悲观的个性 大( ) 一般( ) 小( )

39.懒惰、缺乏意志、毅力,自信心不足 大( ) 一般( ) 小( )

40.在初中阶段,学习适应能力差 大( ) 一般( ) 小( )

41.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大( ) 一般( ) 小( )

42.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差 大( ) 一般( ) 小( )

43.“不会学” 大( ) 一般( ) 小( )

44.自控能力差 大( ) 一般( ) 小( )

45.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 ) 一般( ) 小( )

46.缺乏竞争意识,上进心不强 大( ) 一般( ) 小( )

47.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大( ) 一般( ) 小( )

48.缺乏学习反思 大( ) 一般( ) 小( )

49.依赖心理强,坐等坐待老师的讲解和答案,缺乏积极思考 大( ) 一般( )小( )

50.心理波动大,学的好一些就忘乎所以,学的差一些就情绪低落,思想开小差 大() 一般() 小()

上一篇:项目经理是什么范文下一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