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土资源厅

2022-07-03

第一篇:海南省国土资源厅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规范行政处罚

裁量权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行使国土资源行政处罚权的单位或组织,下同)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循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对违法行为做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何种幅度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权限。 第四条

实施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先行的原则。

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所适用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 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能通过教育解决的,原则上不予处罚;能够轻罚的,原则上不予重罚。

第五条

实施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行政违法行为和情节与行为人受到的行政处罚相比,畸轻或者畸重的;

(二)在同一案件中,不同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处罚差异较大的;

(三)依据同一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的同类案件中,违法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处罚差异较大的。 第二章

裁量规则

第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量罚:

(一)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重处罚情节,并且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按最高幅度予以处罚;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按最低处罚幅度予以处罚;同时具有一个或多个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的,应当综合考虑,根据其主要情节做出具体处罚决定。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种类可以单处或者可以并处的,可以选择适用;规定应当并处的,不得选择适用。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社会危害后果或社会危害后果显著轻微的;

(四)其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办案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实施违法行为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被处罚后两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违法行为或同一当事人被处罚两次以上,或者经教育后仍不改正的;

(二)违法行为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

(三)违法行为对他人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

(四)以暴力或其他威胁方式抗拒、阻扰执法的;

(五)故意毁灭、转移或藏匿证据,无理拒绝、拖延提供证据或提供虚假材料以逃避处罚的;

(六)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依法查封(封存)、扣押(扣留)的物品的;

(七)在调查中通过转移财产、停业或以其他方式故意逃避承担法律责任的;

(八)虽不属上述行为,但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以下行为可以认定为行使裁量权不当:

(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确定合理整改期限而未确定的;

(二)确定的整改期限明显不合理的;

(三)处罚的幅度超越规定的裁量权限的。

第十一条

因行使裁量权不当,构成执法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裁判变更、撤销的;

(二)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复议机关变更的;

(三)行政处罚案件在上级部门执法监督检查中被确认为行使裁量权不当的;

(四)引起当事人投诉,投诉情况查证属实,且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二条

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考核、检查、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裁量权行使不当的,责令纠正或予以通报。

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裁量权的,由有行政处分权的部门依法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章

第十四条

省厅根据本办法,制定《湖南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见附件)。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行使裁量权时统一遵守本办法和《湖南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第十五条

《湖南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没有规定的情形,应当根据相应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办法确定的原则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以外的其他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参照本办法的原则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中所称“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内,对行政违法相对人适用相对较重的处罚;所称“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内,对行政违法相对人适用相对较轻的处罚;所称“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

本办法及《湖南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自颁布起施行,试行两年。

第二篇: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范文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关于印发《海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管理办法》的通知 琼土环资用字„2010‟23号

各市、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厅制定了《海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海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农用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必要的耕地补充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面积不增加、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 挂钩试点市、县由市、县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准后确定。

第四条 开展挂钩试点的市、县应当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项目区实施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

第五条 挂钩试点工作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负责对全省挂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组织管理。制定并上报总体方案,申请并分解下达周转指标,审批项目区实施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组织项目区验收。 挂钩试点工作应当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开展,负责项目区实施规划申报、实施、初步验收等工作。

试点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挂钩试点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试点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制定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第六条 挂钩试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规划统筹试点工作,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居住环境改善。

(三)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四)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在土地权属明晰的前提下推进试点工作。

(六)项目区实施的资金由试点市、县人民政府自筹。 第七条 项目区划定的基本条件及要求:

(一)试点市、县新增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较大。

(二)当地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较高。

(三)试点市、县能确保项目区实施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各项基础业务扎实。

(五)项目区建新地块应主要放在城乡结合部、重点开发区域等地区。建新地块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建新地块总面积不得大于拆旧地块总面积,项目区内应当确保耕地面积占补平衡、质量有所提高。拆旧地块应与城乡建设规划调整紧密结合,优先安排城乡结合部、需要整治拆并居民点、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庄等地区村庄进入项目区。

第八条 试点市、县申报项目区实施规划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试点市、县人民政府申请项目区实施规划的文件;

(二)项目区实施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区规模、土地利用现状、建新拆旧规划方案、补偿方案、资金估算与筹措、周转指标的使用及归还计划等;

(三)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签字,乡镇、村社签章同意的进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意见书;

(四)涉及拆迁的农户同意拆迁的意见书;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九条 试点市、县项目区实施规划,由试点市、县人民政府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审批。

项目区实施规划一经批复,不得擅自修改。因特殊原因涉及调整项目区范围与周转指标规模的,须按程序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准。

第十条 项目区建新地块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不占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需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建新地块要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依法供地,确需征收集体土地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第十一条 建新地块被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土地有偿出让收益应当先行安排用于项目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拆旧区土地复垦等项目支出。

第十二条 项目区竣工后,试点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区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申请验收。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受理验收申请后,制定验收工作方案,组成验收小组,及时开展验收工作。对验收合格的,下达验收合格意见书,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对验收不合格的,下达限期整改意见书;逾期整改仍不合格的,按本办法第十四条处理。 第十三条 挂钩周转指标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进行管理,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农用地面积归还,涉及占用耕地的,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第十四条 对未能按计划及时归还挂钩周转指标的市、县,限期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停止下达下一的挂钩周转指标,并对其土地利用计划予以相应扣减;情况严重的,停止其开展挂钩试点工作。

第十五条 对在挂钩试点工作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和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部分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豫国土资发„2004‟184号

─────────────────────────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部分建设项目用地

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建设项目用地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南省部分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控制指标》),现印发试行。同时,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广泛宣传。各地要做好《控制指标》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要在土地有形市场或其他媒体进行公告。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节约用地的关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二、要严格执行。各地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从严控制供地。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对因工艺流程、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时应提供有关论证材料,确属合理的,方可通过预审或批准用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供地法律文书报省厅备案。

三、要明确约定相关控制性指标要求及违约责任。各地在供应土地时,必须依据《控制指标》的规定,在土地使用合同或《划拨用地决定书》等供地法律文书中明确约定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开发进度等控制性指标要求,同时登陆“河南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要明确违约责任,不能履行约定条件的用地者,需承担违约责任。

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后,拟保留的27个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用地,由所在地省辖市国土资源局按此规定办理。

四、要及时反馈。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试行,加强对用地现状的分析和评价。在试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典型,及时上报省厅。

附件:河南省部分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二○○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件:

河南省部分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一、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具体如下:

(一)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中:落址在国家级开发区内的工业项目用地每亩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50万元,落址在省级开发区内的不得低于120万元;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5%。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节约使用土地。除线性工程、水利设施、电力建设、通信工程、采掘业、冶金业、水泥、造纸、化学产品生产流程等不适宜采用标准厂房的外,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对不适用标准厂房的项目,选址在省辖市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投资额低于7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选址在35个扩权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投资额低于5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选址在其他区域范围内,投资额低于3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可按照《河南省国有土地租赁管理若干意见》或《河南省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若干意见》规定,采取租赁土地使用权的形式获得生产经营场所。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企业内部不专门安排成片绿化用地,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或“庭院式企业”。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城市等别划分共三部分组成。

第四篇: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办法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办法

(湘国土资发[2003]28号)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执法监察工作“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保障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国土资源部实行动态巡查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动态巡查工作主要由市、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其所属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和执法监察机构、队伍承担动态巡查的具体工作。

第三条 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所辖县(市、 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巡查活动;组织市辖区分局对市区范围内国土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巡查;对所辖县(市、区)的一级巡查区进行抽查;对所辖县(市、区)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县(市、 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国土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对一级巡查区进行重点巡查:对所辖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第四条 市(州)、县(市、区)应当建立执法监察专业队伍,配备相适应的人员、巡查车辆、通讯工具及其他巡查装备,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动态巡查工作经费,保障动态巡查工作顺利进行。

巡查人员在执行巡查任务时,应当统一着装、统一标志、持证上岗、文明执法。

第五条 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i管部门应当根据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情况、国土资源分布和违法案件发生特点,划分巡查区。

第六条 巡查区分为三级。一级巡查区为基本农田、各类经济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侧及主要矿区;二级巡查区为小城镇周围、县乡道路两侧及成片居民区周围和一般矿区;三级巡查区为未划入

一、二级巡查区的区域。

第七条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对辖区内的一级巡查区每周巡查不少于一次,二级巡查区每半个月巡查不少于一次,三级巡查区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

县(市、 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一级巡查区每半个月巡查不少于一次, 〃二级巡查区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三级巡查区应当不定期进行抽查。

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所辖县(市、 区)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情况的考查,每年不少于二次;对

一、二级巡查区应当不定期组织统一抽查或互查。

农闲季节和非农建设用地高峰期、特定矿种价格上扬时期应当增加巡查次数。

第八条 建立动态巡查登记台帐和登记卡,对每次巡查的时间、路线、人员、发现违法行为情况、制止情况、处理意见、处理结果进行详细登记。

第九条 巡查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对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制止;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并形成违法事实的,及时报有行政处罚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立案查处。

对巡查中发现不属于本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辖范围或超越处理职权的违法案件,要及时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及时移送。

第十条 动态巡查责任制考核实行百分制。

(一)全面实行动态巡查责任制,划分巡查区域等级,落实巡查范围和职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记10分;

(二)按照规定的巡查周期开展重点巡查和动态巡查记10分;

(三)巡查台帐健全,记录翔实的,记5分;

(四)对本巡查办法下发后所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没有形成案件的,记20分;未能及时发现、制止,导致出现新的违法案件的,每件扣2分;

(五)违法案件发案数较上年度下降10%的,记15分。少降低一个百分点,扣4分;

(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立案率达100%的,记20分。少一个百分点,扣4分;

(七)对辖区内立案的国土资源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含依法作出处罚决定、提出处分建议或移送案件、申请执行三项内容)达100%的,记20分。少一个百分点,扣4分。

第十一条 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勘察、组织评议、综合评分的办法进行。省对市、州,市、州对县(市、区)每年考核一次。县(市、区)对乡镇每半年考核一次。

考核时,被考核单位应先行组织自查自纠,并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再由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实地考核。

考核分为三个等次: 即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综合评分90分以上(含90分)的为优秀;70—89分为合格;69分以下(含69分)为不合格。

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予以通报表彰;考核为不合格的,哈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考核情况移送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或发现后不及时制止、报告,造成一定后果的,追究单位负责人或巡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徇私舞弊,故意放纵违法行为,甚至暗中支持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亍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占补平衡通知专题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当前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国土资源局:

为了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和《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17号)精神,确保我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问题

(一)省国土资源厅按照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有关要求,负责组织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工作。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工作。

(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坚持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规范、违者查处的原则。

(三)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标准。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定为项目考核不合格:没有按规定要求落实补充耕地资金;占用与补充耕地项目没有挂钩;补充耕地没有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管理;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没有验收;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没有达到规定要求;补充耕地没有进行土地变更调查或登记;擅自调整依法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等。

(四)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程序和要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纳入年度考核范围的建设用地项目进行考核,应当对挂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文件、设计、验收报告、补充耕地资金缴纳凭证等进行检查,并对补充耕地进行实地核查,确定考核结果,填写年度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表,逐级上报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省国土资源厅。

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对纳入年度考核范围的建设用地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并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上报的年度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填报有关报表,并附说明材料,随同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报告,于每年十月十五日前报省国土资源厅。

(五)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省国土资源厅对省辖市国土资源局上报的年度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考核和抽查的情况,对省辖市耕地占补平衡情况提出意见,并在全省进行通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合格率较低的地区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暂缓受理该地区的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

二、关于建设用地审查工作中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要求 加强对占补平衡的审查,要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在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后再批准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

(二)城市分批次用地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先补后占;单独选址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除大型交通、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可经批准实行边占边补外,其余项目必须做到先补后占。建设单位自行补充耕地的,要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安排指导下,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没有条件自行补充耕地的,委托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补充耕地项目。

(三)原有园地、林地、打谷场和牧草地因农业结构调整形成的耕地,不作为补充耕地面积计算。将闲置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可以视同补充耕地;用于养殖业、林木栽培的,不得作为耕地统计。

(四)依法报批的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为先补后占的,报批用地时应附具有权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补充耕地验收文件和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补充耕地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对报国务院审批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应附具耕地开垦费缴纳凭证。

(五)依法报批的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为边占边补的,报批用地时应附具耕地开垦费缴纳凭证和补充耕地协议书。补充耕地任务须在1年内完成,部分工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适当延长补充耕地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2年。

(六)依法报批的建设用地项目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应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并附具补划基本农田位置图,新补划的基本农田必须是耕地。

(七)建设用地项目预审时,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落实补充耕地资金、补充耕地责任单位和补充耕地地块。工程概算中未列入补充耕地所需费用或者费用标准未达到耕地开垦费标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八)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的耕地不得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可用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关于耕地开垦费的征收和管理问题

(一)建设单位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按照省规定标准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二)从2007年4月29日起,耕地开垦费标准要严格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豫政办〔2007〕33号)中的规定执行,即: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按10-14元/平方米收取。其中,占用望天田的按10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旱地的按12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水浇地、灌溉水田、菜地的按14元/平方米收取。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20-24元/平方米收取。其中,占用望天田的按20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旱地的按22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水浇地、灌溉水田、菜地的按24元/平方米收取。

从2007年起,对城市规划区外的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和单独选址项目,凡不能在本省辖市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的,由省级负责“占补平衡”,相应的耕地开垦费直接用于跨区域“占补平衡”项目的调剂安排。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标准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经贸委和水利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55号)的规定执行。

(三)建设用地项目应在工程概算中安排耕地开垦费,作为建设用地成本列入建设投资。

(四)补充耕地项目要严格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关于补充耕地的验收问题

(一)单独选址的国家、省重点项目和省辖市建设用地项目及县(市、区)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10公顷以上的补充耕地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其他建设用地项目委托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含验收文件)由省辖市国土资源局于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确认。

(二)验收程序: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自验,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初验或终验、省国土资源厅终验。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对扩权县也应初验或终验。

(三)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验收的补充耕地项目,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应在报送建设用地报件前30天提出验收申请。

(四)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申请省国土资源厅验收补充耕地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报1套按顺序装订成册):

1.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申请验收补充耕地的请示; 2.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补充耕地初验意见(附具验收人员签字的名单);

3.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立项批准文件;

4.补充耕地项目规划设计书和项目规划图(加盖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

5.拟补充耕地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加盖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

6.补充耕地项目面积量算报告或勘测定界报告(加盖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 7.涉及滩涂、荒坡地开发的,还应出具相应的防洪设施或水土保护措施及相关部门批复意见;

8.补充耕地项目的影像资料(附具补充耕地实施前、中、后的照片)。

(五)严格补充耕地验收标准。一是补充耕地验收的基本标准是补充耕地的数量与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数量相等,补充耕地的质量与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质量相当。二是补充耕地的质量应达到土地平整、耕作层土壤厚度在45cm以上、土壤质地适宜农作物生长,达到规划设计确定的有关道路、渠系、林网等有关配套要求。三是补充耕地项目的现场应有明显的标志牌及有关工程的标志,要配备相应的浇灌等设施。

四、关于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和补充耕地项目储备库问题

(一)进一步规范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各地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建立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的要求,加快项目库建设,规范项目库管理。

省辖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年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确定当地本年度项目库的规模;后备资源较多的省辖市在建库时,可按省易地补充耕地管理的有关规定,适当考虑补充耕地指标易地调剂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的最新资料,实地查清当地土地后备资源的土地类型、数量、质量和权属,确定补充耕地地块,建立项目库。补充耕地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经会审、评估论证后方可入库。

拟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实行建设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县级项目库报省辖市汇总后,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应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补充耕地项目的检查确认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将对各地项目库中的补充耕地项目进行核查。

(二)要建立和完善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制度。补充耕地项目在实施前,必须经立项批准。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负责项目的立项工作,并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参照豫国土资发〔2000〕135号文件关于立项的有关规定)。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实施补充耕地前,应按照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在项目库中选取补充耕地项目,编制项目立项材料,向省辖市国土资源局上报立项材料,经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同意后,批准立项。立项批准文件应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三)切实加强补充耕地储备库的建设和管理。各地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行补充耕地储备制度的要求,切实加强储备库的建设,规范储备库的管理。各地必须储备足够数量的补充耕地指标,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做到先补后占,积极服务好当地经济建设。

省、省辖市、县(市、区)要建立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级补充耕地储备库。省辖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做好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和提高补充耕地质量的前提下,认真组织补充耕地验收工作,验收合格的补充耕地项目纳入市级和县级补充耕地项目储备库;对属于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的补充耕地项目,各地应及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确认,经验收合格的补充耕地项目,纳入省级补充耕地项目储备库。

储备库实行分级建库、统一管理的原则。省级储备库原则上用于需报省以上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市级储备库原则上用于需报省辖市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储备库的耕地可作为当年补充耕地指标使用,补充耕地指标当年还有剩余的,可结转下年使用,最长不超过2年。省国土资源厅、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对市级和县级储备库的补充耕地项目进行抽查。补充耕地项目均应进入储备库进行管理,未列入储备库的补充耕地项目,不予认可。储备库的补充耕地实行指标划转管理。

五、关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易地补充耕地和台帐问题

(一)进一步规范易地补充耕地的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易地补充耕地工作,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要按照《河南省易地补充耕地管理暂行办法》(豫国土资发〔2003〕6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当地易地补充耕地管理的有关管理办法。

各省辖市之间的易地补充耕地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调出市应在报送建设用地报件前2个月内,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易地补充耕地的请示。请示内容包括:易地补充耕地的原因,拟易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拟易地补划基本农田数量、质量、补充期限、耕地开垦费标准、资金来源等。省国土资源厅接到调出市易地补充耕地的请示后,依据全省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和补充耕地储备库情况,初步确定相应的调入市和补充耕地项目。易地补充耕地项目由调入市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易地补充耕地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经省国土资源厅会审通过后方可使用。

国土资源部规定城市分批次用地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先补后占,后备资源较多的调入市,可储备一定数量的补充耕地。当调出市申请易地补充耕地时,已储备耕地的调入市,可从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的耕地储备库中划出耕地指标,实现耕地先补后占。易地补充耕地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等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二)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的台帐管理。省、省辖市、县(市、区)三级要建立专门账册,按项目进行登记,做到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一一对应。

台帐登记应注明经依法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的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的名称、编号、拟补充耕地面积、地块的图幅号以及资金落实、项目进展情况等。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将分别对国务院、省政府依法批准的农用地转用中耕地占补平衡的完成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耕地占补平衡的台帐是必查资料。

六、关于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督检查和责任问题

(一)加强监督检查。省国土资源厅对省辖市国土资源局验收的补充耕地项目进行定期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完成;没有按期完成或在一年内有超过两批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抽查不合格,省国土资源厅暂停对该省辖市补充耕地验收的委托。

(二)实行责任追究制。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责令补充耕地责任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有关人员要对验收结果承担相应责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省国土资源厅原有耕地占补平衡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二○○七年六月六日

上一篇:护理见习个人小结下一篇:海量阅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