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阅读心得体会

2022-07-03

在四季轮回中,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成长,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怎样写出适合自身的心得体会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量阅读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海量阅读心得体会

海量阅读心得

第二学期“海量阅读”课题小结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学校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小学语文“海量阅读”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反思、调查、研究和实践,我们组在实现阅读从课堂向家庭延伸、以课内有限带动课外无限方面;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实现阅读由量变到质变方面;在实现阅读由被动变为自主、提高学生海量阅读积极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自主阅读”逐渐成为孩子们共同的认识。

1.给孩子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我们崇尚小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们也坚持小学生要有选择的读书,那就要: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 ①让经典诗文与童年相伴

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小学生处在人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抓住时机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智慧。

②让文学经典与学生相随

经典是通过文化历史长河汰洗出的文字精品。而儿童文学作为首选读物应该作为儿童阅读的“主食”。从本学期开始,我把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跨越了一本语文教材的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课堂充满书香。师生共读,读整本书。并将指定书目阅读和学生自由阅读相结合,将读与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创新阅读模式,让孩子们提高阅读效率

如何让孩子进行大量持续地阅读,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我们初步确立导读、共读、讨论的班级读书模式。在导读中,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有一份阅读的期待。指导读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共读中,建立话语环境,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在讨论中,让文字温暖彼此的心,让不同的观点彼此碰撞,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彼此交融,让孩子的心智在交流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 组织班级读书会:大声读给孩子听,图画书阅读,名著导读,阅读交流会,读物推荐会等多种形式。设计时要把握: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孩子逐步拥有思辨的眼光;话题设计能启发学生多元思考;精心选择书本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点等。可以说,读书交流会,在作者、文中人物、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师生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走进了文本,走入了精神的深处。在交流中学生从文学作品本身感受到美,学会了做人处事,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内心,升华了境界,健全了人格。

3.亲子共读,提高阅读兴趣

要让孩子爱书,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班组织开展了“与孩子一起诵读”等亲子共读活动。在学校调查问卷中,有家长这样写到:与孩子一起读书很快乐,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真是一同读书,一同成长。我们了解到:每学期孩子们在家中至少阅读2—3本书。可以说亲子阅读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也让读书成为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

第二篇:开展海量阅读心得体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读书生涯的体会。从冰心老人的体会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也提倡海量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要“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并着重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海量阅读就日显重要了。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能够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深层的精神体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海量读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逐渐让阅读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了,如果孩子表现好,我会在课前5分钟给孩子们讲一个他们喜欢听的故事。每当讲到故事精彩部分,我就会结束所讲的内容,而孩子总是央求我把故事讲下去。我的做法是不再把故事讲下去,而是告诉他们接下来的内容你可以在哪本书中找到,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先睹为快。第二天早读课上,我让那些先睹为快的孩子自告奋勇的为大家讲故事。起初只有极少一部分孩子愿意去读,于是我给那些自告奋勇的讲故事的孩子实行加分制,累计加分满50分时可获一颗流星,用一颗流星可向老师交换一个心愿,如:随意换座位,免做一次家庭作业,当一次干部,掌勺,吃一次零食不受批评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每月末,对学生读书情况做小结,统计一月内全班孩子阅读的书籍,选出阅读书籍最多的孩子,表扬认真阅读的孩子,树立榜样。随着孩子们一个个愿望的实现,他们阅读的数目也越来越多,语言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富,随着一次次的上台讲故事,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学生由原来的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班上有了一股浓浓的书香味。读书也已逐渐成为他们的内在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二、教给孩子有效的阅读方法,让海量阅读有质感。

海量阅读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小学生读书,往往是走马观花,甚至只作为形式而已,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为此,我们要交给孩子一些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在阅读中我鼓励孩子做批注,告诉他们如何做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是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可以是对事件、人物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作者所持观点表示赞同或反对,谈体会。鼓励孩子做摘录笔记,做笔记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法,阅读时记笔记,帮助积累知识。告诉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是一种手脑并用的综合训练,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新课标总目标中提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而快速的阅读,最息。毫无疑问,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开阔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精读。浏览与精读并不是对立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和捕捉信息,而要运用选择和捕捉到的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精读。优美的写景类文章要用精读的方法。而对于小说就可用浏览的方式阅读。

三、推荐阅读书目,让好书伴孩子健康成长。

海量阅读,不仅强调读书的数量,更强调读的内容,正如冰心老人所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可见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时下各种书籍让人眼花缭乱,学生不明确哪些书适合自己,作为老师,就要发挥导向作用,我经常向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籍,向学生推荐他们喜欢的,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内容健康的的书籍。我也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他们读了哪些书籍,内容是什么,如果内容不健康,要及时加以引导,若是好书,让他在班上推荐。同时,我也经常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在孩子阅读的书籍上把好关,并以家长的身份向班级推荐好书。只有这样,才能让好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好书伴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篇:韩兴娥海量阅读 心得感受

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韩兴娥老师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

陶继新

一本现行教材教学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语文教师韩兴娥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授完毕,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否保证?剩余课堂时间教学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韩兴娥老师及其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

对语文教育的痛恨与批判

韩兴娥老师是孔子所称道的典型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一类人,甚至给人“欲说还羞”的感觉,即使在课堂上,她也是少言寡语。如果仅从这种表层推断,多认为她是一位诸事随和、缺少批判意识与创造精神的老师。可是,真正深入采访之后,记者发现这只是一种假象。她对语文教育批判之强烈,即使堂堂须眉也多望尘莫及。

韩兴娥老师对记者说,教学最初几年,她一直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而且痛恨之情也如影随形地在她的心里游弋不去。

一、教学内容舍本逐末

韩兴娥老师说自己上小学时就对语文课本殊无好感,因为读的次数太多,早已失去了兴趣。每学一篇课文,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模式:读生字、解释词语、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主题(或中心)思想。待她当了教师,起初虽然对此特别烦感,可还必须重蹈原先小学教师的覆辙。教学这些内容,如果说考试时还有一定作用的话,考试之后便被学生不假思索地抛之九霄云外,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课后作业多半价值较低,学生不感兴趣。如果不把精力放在这些作业上转而阅读中外名著,学生乐此不疲且收获颇丰。如果课堂之上舍弃那些价值低而学生又生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取法乎上”地阅读学习课本之外的经典作品,学生就会有以一当十的收获,并由此爱上语文。

韩兴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当今依然流行的小学语文教法,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此舍本逐末的后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师不再是文化人而是固定内容的传声筒,学生不再是积极主动学习的生命个体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不单单课堂之上所学甚微,而且还浪费了学生的生命,压抑了学生的潜能,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

二、“公开课”成了做秀课

对于现在流行的“公开课”,韩兴娥老师颇有些担忧。为了讲好一节公开课,教师往往无法安心正常的教学工作,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地准备,还要有专家

1 指导、教师协助、学生预习等,它成了集体“成果”,成了精彩的做秀“表演”。而在这种准备之中,不仅要耗去专家、教师、学生很多精力与时间,而且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演习中丧失了学习兴趣与创造活力,特别是教师从中摈弃了求真而不断地作假,学生从中失去了本真而潜意识中认可了作假。一节公开课演示“成功”的背后,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真谛的流失,是为未来的假人性、假产品做了一个恶性的铺垫。

如果说自然生态的恶化给人类敲响警钟的话,教育教学生态的恶化就更应当为人类敲响警钟。还教育教学一个本真的面目,还教育教学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才能使语文教育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三、家庭作业多而无益

教师常常为学生完不成作业而恼火,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补作业,间或还要颇费周折地找到家长交流。韩兴娥老师想,把书面作业放到课堂上岂不省事。人们常说,应该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可事实上,最爱他们的教师、家长,却无意中扼杀了他们的幸福。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晚上做作业到9点、10点甚至更晚者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而对做这些作业乐此不疲者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爱子心切的父母由是代劳者也就不再成为新闻。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作业的价值小之又小,甚至是劳而无功或劳而无益。没有时间尽兴地嬉戏,没有时间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截断了连通儿童玩乐世界的笔直大道,阻遏了聆听古今中外大师的思想教诲与美感体验,孩子便成为在枯燥乏味而又绝少价值与意义的空间中机械转动的机器人。

四、批作文如喝中药

学了五六年语文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如同经历一场劫难,休说写得真实生动,就是不出或者少写错别字也难以做到。韩兴娥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批改作文如喝中药一样苦不堪言。本来,“我手写我心”如同春之草长、冬之雪飘一样自然,可学生却提笔忘字与文思枯竭,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样难以攀援这一写作的“高峰”。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五六年的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打通学生走向从容写作的坦途,甚至无意间将其写作的天赋泯灭于萌芽之中。因为教师没有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没有让他们插上想象与幻想的翅膀,更没有让他们大量阅读进而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飞跃。于是,写好作文就成了小学阶段难以跨越的一个坎。

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小学高年级课本每册一类字不过100多个,二类字的数量也明显低于中年级。但是,尽管每个学期复习十几遍,但考试中诸如“给二类字注音”这样的试题,依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错误。

这成了韩兴娥心中的一个痛。

2 2000年春天,她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日本汉字教育专家古井勋博士经过14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默记汉字的能力,一年级学生最强,年级越高,逐渐降低。”可见,错过了儿童识字最佳的“关键期”,结果是无论多么高明的老师也都是事倍功半。

适值青年路小学从一年级进行大量阅读实验,韩兴娥“大量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验就在青年路小学畅行无阻地开展起来。

一、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

韩兴娥老师在一年级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韵语识字。韵语识字虽然生字密度大,但不是孤立地、枯燥地进行识字,而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性记忆,充分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韵文短小精练,通俗有趣,琅琅上口,极易引发儿童的联想,较好地实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主动的良性学习状态,达到了识字快与兴趣浓的和谐统一。

韩兴娥老师在教学《审讯鼠贼》中,经历了五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步是带领学生熟读韵文,简单理解:“升堂审讯列罪状,一贯偷盗太疯狂。率领队伍逮鼠贼,勾结伙伴毁杂粮。”第二步是认读20多个生字。第三步认读用熟字拼凑的30多个生词。第四步认读用学过的字编写的6个句子。第五步读一读联系韵文内容编写的一段话。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学习速度之快与质量之高令人惊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用半年时间学了600字,下学期又轻松认读了900字,有此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教学中将识字与阅读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既调动学生认读积极性,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据校长高树军讲,韩兴娥老师所教的学生,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常用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在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常用字,达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要求。

二、构建新的识字系统

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较少时,这些字在大脑皮层中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这些点是极容易消失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构成语言系统,使新学的汉字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大脑皮层构建新的链接,产生新的系统,从而融会贯通,牢固掌握。韩兴娥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就构建了一套新的系统。

一是她将学生学过的字按偏旁归类,让他们体会偏旁部首的意义,同时巩固认读生字。二是让学生伴着乐曲唱韵文,展开联想记生字。在童音荡漾中,生字学习非但没有成为负担,反而成了他们的最爱。三是为学生编辑的《韵文小字典》成了学生识字的得力助手。当某个字发生暂时遗忘时,学生可通过定位联想快速想

3 到此字在某课某句话中的位置,记得不扎实时可以查找韩兴娥老师专门打印的《韵文小字典》。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时,韩兴娥老师从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背诵那个字所在的韵文。学生在这种富有韵味的语境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三、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吸引,为了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韩兴娥老师经常性的给学生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予以刺激。同时,隔段时间便给学生家长发贺信,真诚地赞扬学生的进步,并提出希望。在李国庆副校长的帮助下,韩兴娥老师仅仅在低年级就给学生家长发了几百封贺信或喜报。一年级上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她建议家长利用过春节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显示一下本领,从而让孩子体验刚入学半年就能认识600个常用字是多么的了不起。据家长反映,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与他们在众人面前认字、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据谭宁老师讲,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进步,韩老师独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些新办法。比如说,她做了一些分数牌,学生做好一件事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牌,这些分数牌就如同她们班的货币,可以用它来换分值不等的彩纸,可以用来借书,可以用来换本子、铅笔、橡皮„„她曾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也曾写“密信”告诉家长,让他们看到孩子把奖品拿回家时,一定要夸张地表示奖品好得不得了。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如数家珍地数自己得到的分数牌,自愿多识字、多读书来挣取更多的分数牌。这样优生得到的奖品多一些,后进生也一分一分地积攒,也有得到奖品的机会。有时候,她从韩老师的教室外走过,经常会看到学生兴高采烈地在换取奖品。学生的积极进取心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

大量阅读登堂入室

韩兴娥老师之所以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实验,是因为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翻来覆去之“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之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读着六年学习之后依然味同嚼蜡的学生作文,韩兴娥老师开始怀疑与审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难道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化,就不能在课堂上让求知若渴的孩子一睹为快?难道学生反复做的那些低级的苦不堪言的作业,能比让他们在最富记忆力的时候背诵一些经典诗句更有价值?

一、低年级:“小老师”佩卡上岗

由于低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阅读不宜在语意的理解上用力太多。但朗读就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促发联想,激发兴趣。

韩兴娥老师教学低年级课文的要求就是读熟。不是教师为主体的范读,而是学生作为读的主角。学生不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齐读、指名读中“听”会的,而是自己

4 “读”会的。

培养“小老师”便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亮点。韩兴娥老师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

除了集体学习和学生书面练习之外的所有时间,韩兴娥老师还允许学生随时下位找“小老师”检查辅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在低年级阶段,韩兴娥老师的学生轻松地通读了本年级的人教版教材、辽宁韵语教材、修订前的三四年级人教版教材以及学校图书室里的《阅读文选》《拼音报》等。课堂阅读就达50万字,相当于一般小学同年级学生阅读量的10多倍以上。

二、中年级:高效率地大量阅读

进入中年级之后,韩兴娥老师以两个多星期学一本教材的高速度教完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全部学完,其余课堂时间就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以外作品的大量阅读上。于是,每一学期每个学生阅读100万字的大量阅读便在课堂之上拉开了帷幕。

1.学习课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韩兴娥老师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样,一个课时学习2-4篇课文轻而易举。先采取听录音、“开火车”(一人读一段)、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然后教师或直奔中心提出问题,或点击难点释疑解惑。如教学11册课文《桂林山水》时,只提“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一个问题。学习2000多字的《狱中联欢》只提两个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个节目?如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外作品:不动笔墨不读书

韩兴娥老师的班级书架上的图书琳琅满目,但来源却并非一个渠道。有从学校借的,有学生从家拿来的,也有韩兴娥老师个人的藏书。为了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阅读,韩兴娥从来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韩兴娥老师并不是对学生的阅读坐视不管,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她要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

5 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教师通过参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应该积累的,哪些内容没有必要记忆。这样做训练了学生快速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拿到一本书,学生便自然地拿起笔边读边圈划批注,有时查查字典,有时翻翻前面看看后面,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

三、高年级: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一次听韩兴娥老师的课,给我的震动之大是始料不及的。她用的教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教学哪篇课文不是早准备好的,而是让我来当场指定。刚一上课,翻开这本多达60多万字的“教材”,才发现文章大多选自《史记》和《资治通鉴》,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小段文言文和相关的白话历史资料两部分组成。随手一翻,是现行统编教材高中语文中的《鸿门宴》一文,于是就说,就教这一篇吧。说完之后,又感于心惴惴,深怕自己的率意而为有可能造成这堂课的失败。但韩兴娥老师平静得如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从容自若,她先让学生“开火车”读一遍,纠正了错误读音,然后便由学生自由朗读。不长时间,便要求学生背诵古文,并就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争辩。她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抢先发表个人意见,假如达不成共识就会引发争论,然后出现一个对几个、一组对一组、有时候会自然形成观点对立的辩论集团,各自引经据典,努力说明己方的观点和意见,试图说服对方。学生的思辨欲望被激活了,她却成了旁观者。12分钟,教学任务完成。韩兴娥老师又说,请陶老师再选一篇。在惊愕未定中,我又选了《楚汉之争》一文。同样,10多分钟之后,任务又已完成。其后又教学了《古诗三首》。如此教学看似“不求甚解”,其实教学容量之大,学生获益之多,是我在其他课堂之上绝少见到的。

据高树军校长讲,韩老师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271个故事时,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只粗略地学习文言引文,准确掌握字音、句读,白话历史故事则完全由学生自己阅读。第二阶段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进一步学习文言引文,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前后联系地理解文言文;二是使用班用多媒体设备出示一些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历史知识。记者所听的课,属于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

高速大量阅读,使学生在低、中年级的阅读量分别达到了50万字和300万字。在实验班学生(五年级上学期)读书量调查中,读过上百本乃至几百本中外名著的学生已大有人在。

笔有千钧任歙张

从潍坊采访归来之后,我的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韩兴娥老师探索的语文教学之路,无疑于在我的心里投放了一颗原子弹。而到家之后第二天,我意外地收到了她的学生发来的一组电子邮件,匆匆打开一看,便立即沉浸其中。原来他们所写的内容都是当时我去听课,特别是采访他们的情景。这些小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彼时彼地我的全部活动,他们的真切感受,都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6 这哪是小学生之文,分明是颇有文学爱好的中学生的作品啊!于是,我的电脑文件夹里,就有了永久保留的一份精神产品。

第二次采访韩兴娥老师,就有了新的探询,那就是她的学生何以出口成章,挥笔成文,而且如此富有灵性与文采。

韩兴娥老师说,她很少命题作文,旨在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感到作文如衣食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感到作文有用,并在实践中受用。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于是,他们成了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关注生活的写作者。

但仅有写作素材并不能写好作文,关键是韩兴娥老师将大量阅读引进课堂。“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也就有了“下笔如有神”的原动力。他们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佳句叠出。古人云:“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四五年级的学生,在40分钟内写出立意新颖、自然通畅的600字左右的习作,也就成了普遍现象,其中富有文采者也不再是个别现象。

实验成果令人们疑云消散

韩兴娥老师用两周时间完成现行教材的教学任务,且不布置课外家庭作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因为当今人们衡量一个老师教学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往往与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而考试内容,又多出自教材。如此匆忙地将教材学完,考试成绩难道能有保证吗?

一、大量阅读的学生不怕考

可韩兴娥老师对此却胸有成竹。她说,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积累多了,考试就如小菜一碟。而死读课本不进行拓展学习者,一旦在考试中出现稍有难度的课外题,多是难以应答甚至不知所云。

赵丹同学告诉记者,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已学完了六年级的课本。语文、数学成绩全班都得了优秀;还考了六年级的卷子,平均分不比六年级的考生低多少。现在,他们已经学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并且还打算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书也学完。

据张振东副校长讲,家长开始对孩子能否考好自然会有怀疑,可是一次一次的考试之后,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稳中有升,他们也就心服口服了。特别是孩子由此对读书产生的特殊感情,又由读书而提升了文化素养,他们已经对韩老师心怀敬意了。

二、读书不会成为负担

相当于现行教材阅读量10倍以上的教学内容,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成了

7 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这也是记者生疑之处,在采访学生时,便特别提到这个问题。但孩子们一脸的轻松,说这是大人们在杞人忧天。他们非但没有感到是一种负担,反而因为读书而有了一片阳光心态,有了主动的追求。

赵丹同学说,只要健康有益的书她都爱读。书本就像那沙漠里的绿洲,使她在迷茫中获得了希望;书本又像那明净蔚蓝的天空,任她自由翱翔;书本又如那高雅、幽静的世外桃源,使她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陈晨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茶余饭后,手握一本书,其味也香;枕边床头放上几本,古今多少事,上下五千年,尽在方寸之间。浩瀚书海,自己不过是沧海舟子。鲁迅、巴金、曹禺、曹雪芹、罗贯中„„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照亮着她前行的路程。”

孙玥同学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情有独钟,她说,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点燃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火花。从春秋时期的百家诗至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人类文明的火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四大发明”闪耀着祖先智慧的火花,“四大名著”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累累硕果„„她就是在这些灿烂的文化中,享受幸福,不断成长的。

更有趣的是,有的同学还将所读过的与所了解的书目连缀成文,令老师与家长为之拍案称奇。比如魏榕同学《书名联串》——《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付出了《孤星血泪》,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唐.吉诃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懂得了《热爱生命》,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懈地《追求》,使他终于成为《英雄凯撒》式的人物,并由此赢得了《上尉的女儿》的爱情,在《神奇的花园》,他接过《珍妮姑娘》送来的《麦琪的礼物》,满怀《理智与情感》,参加了《青年近卫军》,开始了新的《一生》。

高树军校长说,学生阅读量虽然非常大,但由于每读每新,每读都有兴趣,越读知识越丰富,所以,不是读得多了就增加了心理负担,而是读得少了做那些味同嚼蜡的作业成了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由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为书香人生奠定了基础。

韩兴娥老师很为学生的活泼而欣慰。天真无邪写在每个学生的脸上,童言无忌呈示于课内课外。体育场上,有这些孩子活跃的身影;文艺舞台上,有这些孩子出色的表演;作文、电脑等各种大赛之中,他们经常榜上有名。阳光,幸福,成了对他们的共同写照。

据悉,近期潍坊市教育局将在全市推广韩兴娥老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但愿韩老师的一些有益的探索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开花结果。

第四篇:海量阅读周

第一周

学材内容:开启诗,《日有所诵》第

一、二单元,《谚语儿歌100首》第十

一、十二单元,古诗《春晓》《村居》,绘本《图书馆的狮子》《花 婆婆》,名曲《月光曲》,评读写绘“春天在哪里”

学材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日有所诵》第

一、二单元儿歌、古诗《春晓》《村居》,熟练朗读《谚语儿歌100首》第十

一、第十二单元。 学材难点:古诗《春晓》《村居》的理解,《谚语儿歌100首》第十

一、第十二单元中会认的字,绘本《图书馆的狮子》《花婆婆》的理解。 第三周

学材内容:开启诗 ,《日有所诵》第

三、四单元,《谚语儿歌100》 第十三单元,古诗《元日》《早春》,绘本《石头汤》《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电影《冰雪奇缘》,评读写绘“我该怎么办”

学材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日有所诵》第

三、四单元儿歌、古诗《元日》《早春》,熟练朗读《谚语儿歌100首》第十三单元。

学材难点:古诗《元日》《早春》的理解,《谚语儿歌100首》第十三单元中会认的字,绘本《石头汤》《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理解。 第五周

学材内容:开启诗 ,《日有所诵》第

五、六单元,《谚语儿歌100首》 第十四单元,古诗《清明》,《二十四节气歌》,绘本《鸭子骑车记》读本《舒克贝塔历险记》,名画《五子登科》,评读写绘“我们身边的垃圾”

学材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日有所诵》第

五、六单元儿歌、古诗《清明》、《二十四节气歌》,熟练朗读《谚语儿歌100首》第十四单元。 学材难点:古诗《清明》《二十四节气歌》的理解,《谚语儿歌100首》第十四单元中会认的字,绘本《鸭子骑车记》读本《舒克贝塔历险记》的理解。 第七周

学材内容:开启诗 ,《日有所诵》第

七、八单元,《谚语儿歌100》 第十

五、十六单元,古诗《所见》《小池》,绘本《小黄和小兰》《你真好》,名曲《初雪》,评读写绘“续写故事”

学材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日有所诵》第

七、八单元儿歌、古诗《所见》《小池》,熟练朗读《谚语儿歌100首》第十

五、十六单元。 学材难点:古诗《所见》《小池》的理解,《谚语儿歌100首》第十

五、十六单元中会认的字,绘本《小黄和小兰》《小池》的理解。 第九周

学材内容:开启诗 ,《日有所诵》第

九、十单元,《谚语儿歌100》 第十七单元,古诗《春夜喜雨》《咏柳》,读本《哪吒闹海》,电影《森林战士》,评读写绘“猜谜游戏”

学材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日有所诵》第

九、十单元儿歌、古诗《春夜喜雨》《咏柳》,熟练朗读《谚语儿歌100首》第十七单元。 学材难点:古诗《春夜喜雨》《咏柳》的理解,《谚语儿歌100首》第十七单元中会认的字,读本《哪吒闹海》的理解。

第五篇:海量阅读总结

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打造书香校园

沙岭小学诵读古诗侧记、小结

营造氛围,形成特色。沙岭小学决定,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作为教学重要内容之一,营造诵读中华经典的文化氛围,将其成为学校教改特色和亮点之一。利用教室、走廊、楼道、图书室、展板进行经典诵读的环境渲染。各班在班级黑板上设置读书小专栏,如“诗词荟萃”、“经典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学校利用每日广播播音时间,设置“中华经典欣赏”小栏目,示范朗诵推荐的篇目。

加强领导,全面实施。此项工作由教导主任领导,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按照诵读内容及要求、活动时间安排抓好落实。各班围绕小学生必读古诗一百首,制定详实的计划,将诵读内容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有计划的分步实施。同时,班主任要配合语文代课教师选好课前领读主持人。学校要求,从三年级起,动员每个学生采蜜集作为“中华经典积累本”,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开展竞赛,展示成果。中华经典诵古诗读活动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为促使诵读经典活动卓有实效,学校要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诵读比赛活动巩固落实。一是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班级诵读展示活动,评出每周“诵读能手”。二是组成学生课外活动诵读兴趣小组,在教师或小组长指导下采用两人赛、小组赛,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抄

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的诵背,让灵活而富有变化的方式激发起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三是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师生同台诵读(书写)经典大赛”活动,展示师生的风采。学校设置个人、班级奖项给予鼓励,以此激发师生们的诵读热情。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全市师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勤读书。让沙岭小学校园时时充满勃勃生机,处处洋溢浓浓书香

上一篇:海南省国土资源厅下一篇:华南理工车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