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管理办法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云南省管理办法范文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云办发[2004]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明单位建设,规范评选表彰文明单位工作,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是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力手段。文明单位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单位,经社会认可和有关部门严格评选,由县以上党委和政府共同命名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多办实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促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

1 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安排部署,提供必要条件,将其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工作由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文明单位创建范围:本省境内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党团组织健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中央驻滇各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处)室、车间、大专院校的系(室)及在职人员在10人以下的规模较小单位一般不命名省级文明单位。

第六条 文明单位分为省、市(地、州)、县(市、区)三级,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审批、命名。

第二章 文明单位条件

第七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

(一)指导思想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单位的目标管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二)领导班子坚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

2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团结奋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科学民主,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办事制度,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

(三)工作成绩突出。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科学管理,诚信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工作成绩和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当地或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处于当地或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把创建活动摆上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创建机构和人员落实,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文明学校、文明处室、文明车间、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注重创建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检查和监督。

(五)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经常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常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突出抓好诚信建设,经常开展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六)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重视职工基础知识教育和

3 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应用和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劳动生产率居先进水平。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良好。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秩序良好。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整洁优美,搞好绿化、美化工作,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污染控制达到国家标准。

(八)示范作用明显。带头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扶贫济困,挂钩扶贫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支持和参与当地建设方面能起到先进示范作用。

第八条 各级文明委可参照上述基本条件,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细则。

第三章 文明单位命名

第九条 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择优评选的程序进行。

(一)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产生的一般程序是:有创建规划,经常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效果显著的单位,经过认真自评,可向乡(镇、街)申请参加文明单位的评选;经乡(镇、街)党委、政府推荐,由县(市、区)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并同时征求其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对于合格

4 者报请县(市、区)委和政府审批、命名。

(二)市(地、州)、省两级文明单位的产生一般实行“升级制”。市(地、州)级文明单位从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省级文明单位从市(地、州)级文明单位中产生。

各级文明委按照标准对命名本级文明单位1年以上单位进行审核,遵循好中选优的原则,向上级文明委推荐。由上级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对于合格者,报请本级党委和政府审批、命名。

第十条 文明单位命名前须进行公示。各级文明委对拟命名的本级文明单位名单和向上级文明委推荐的名单都要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第十一条 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各级文明单位3年命名一次。每期届满后,须重新参加申报、评选。

第四章 文明单位管理

第十二条 对创建文明单位日常工作的管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各级文明委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实行动态管理。市(地、州)文明委每年要对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一次复查,并向省文明办提出复查报告。省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各级文明单位有检查监督权,发现重大问题将酌情按本办法规定处理。

5 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要加强自身管理,克服重创建、轻管理的现象,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建立定期汇报和发生问题及时报告制度,文明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要主动报告同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重大事件如有隐瞒、漏报情况,在查实情况后将撤销其文明单位称号,同时视情节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并建议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各级文明办和文明单位要建立健全文明单位档案,档案基本内容:文明单位的概况、申报审批表、主要事迹、考核和复查记录、重大事故和奖惩情况等。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逐步规范化。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合并或分解的,其荣誉称号自动取消。以上情况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发生上述情况的单位,下一届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文明单位改变名称的,仍保留原荣誉称号,但应在1个月内向管理部门办理名称变更手续,否则,原荣誉称号自动取消,下一届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文明单位,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

第十八条 对文明单位的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各级文明委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可一次性发给本单位干部、职工(含合同制工人、离退休人员)

6 人均1个月基本工资的奖金。

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可一次性发给单位干部、职工人均1个月标准工资(有岗位津贴的,包括岗位津贴)的奖金。所需资金可计人企业生产成本。

市(地、州)、县(市、区)级文明单位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第十九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成效,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条件。

第二十条 被命名的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发生严重问题,造成重大影响的,同级文明委可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令其限期整改处理,直至报告命名机关撤销其荣誉称号。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权力由原批准命名机关行使。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文明单位评选,已经命名的应撤销荣誉称号并收回奖匾:领导班子成员有腐败行为或严重渎职的;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三废”排放违反环保规定,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秩序混乱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搞非法宗教活动的;出现计划外生育的;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第二十二条 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经2年以上时间的整改创建,重新达到标准的,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六章 附则

7 第二十三条 驻滇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988年印发的《云南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条例(试行)》同时停止执行。

第二篇:云南省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2003年9月10日云办发〔2003〕26号文件印发

资料来源:昭通文明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在城市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促进文明社区创建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社区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是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城市各个基层单位的有效载体,是动员社区各部门、各单位、家庭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全面优化城市社区各项功能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 创建文明社区的范围,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范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文明社区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文明程度较高的居民生活共同体,是社区建设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四条 创建文明社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云南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为目标,以为社区群众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抓教育、抓活动、抓阵地、抓管理、抓队伍,努力建设管理优化、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社区。

第五条 创建文明社区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分步推进,务求实效。创建工作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适应城市发展水平,适应社区建设要求,适应群众接受能力,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紧密结合我省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适应人民群众进入小康社会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探索推进我省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第六条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对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领导。要把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创建文明社区的长远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抓基层、抓基础,把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抓紧抓好。

第二章 文明社区标准

第七条 组织领导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一、责任落实。社区组织健全,活动经常。社区领导班子成员作风民主,团结务实,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开拓进取,在群众中威信高、形象好。

第八条 思想教育好。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注意做好老年人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做好外来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以爱, - 1 -

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经常开展科普教育、普法教育、形势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内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组织,无“法轮功”练习者。

第九条 社区服务好。社区服务组织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内容丰富,居民满意。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夫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在解决待业青年和下岗人员就业方面成绩显著。

第十条 文化生活好。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健全,依托社区文化体育资源和人才优势,组织经常性的、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积极发展社区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文化凝聚力。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净化社区文化市场,社区内无制作、销售、播放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现象。

第十一条 环境卫生好。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洁卫生、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和计划生育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除“四害”成效显著。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无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污染。

第十二条 治安秩序好。社区治安组织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措施落实得力。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普遍形成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刑释、吸毒人员、失足青少年和“法轮功”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区内无“黄、赌、毒”,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无火灾和其它重大事故。

第十三条 创建活动好。积极开展“文明楼院”、“文明户”、“文明市民”的评比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住区单位的作用,形成条块结合、区域共建的创建格局。尊老爱幼、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在社区蔚然成风。

第三章 创建管理

第十四条 文明社区的创建管理,在各级文明委的领导下,由文明办牵头,宣传、综治办、文化、建设、民政、科技、体育、卫生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文明社区评选分省、地(州、市)、县(市、区)三个层次,文明社区由同级文明委负责考评。省级文明社区白地(州、市)文明委在符合考核标准的地(州、市)级文明社区中择优推荐,经省文明委审核后,再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给予命名、表彰。省级文明社区原则上每两年命名、表彰一次。

第十六条 各地州市要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文明社区创建规划和实施细则,抓好本地区文明社区的创建和管理,积极在自检和复查的基础上,向省文明办推荐文明社区。

第十七条 文明社区的考评坚持以经常性工作为主,经常性检查督促为主,自检自查为主,自我申报为主;明查、暗查和抽查相结合,主管部门评估和文明委成员评议相结合。对入选的社区在该社区和当地主要报纸上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力戒形式主义。

第十八条 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被命名的文明社区每两年考核一次,、经考核后,符合标准的保留荣誉称号。对质量下降;工作滑坡的,应予以批评,限期整改,如发生严重问题,或经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称号。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加强监督,保障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收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涉。

第四条

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金融办)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组织、监督及有关协调工作。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及其业务活动的有关制度;

(二)审批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查小额贷款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三)指导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其业务活动及风险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指导和督促州(市)、县(市、区)小额贷款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行政区域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

(五)会同财政、公安、工商、人行、银监等部门,开展小

- 1

(八)其它法定条件。

第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分为筹建和开业2个阶段。 第九条

筹建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包括拟设立机构名称、组织形式、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和住所,拟设地金融发展情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拟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方针及未来发展规划;

(二)股东基本情况。发起人和其它出资人情况介绍及出资比例;拟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名册、法定代表姓名、注册地址、出资额、股份比例、法人股东当年度年检合格的营业证照复印件;自然人股东的姓名、简历、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出资额、股份比例、个人信用状况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无故意犯罪记录证明等;

(三)出资人(不含自然人)经审计的近3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当承诺遵守国家及省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有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保证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未以借贷资金和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五)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议;

(六)章程草案。章程草案应当包含公司合法经营和风险防范的有关内容;

(七)筹建方案。包括拟设小额贷款公司职能部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管理制度、选址方案和拟任职董事、监理、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及简历;

(八)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有关股东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 3 构、各项规章制度等有关材料;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经股东大会通过的公司章程;

(五)营业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材料;

(六)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通过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名单;

(七)主要管理制度和公司组织机构;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申请,由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和初审,州(市)行政主管部门复审,省金融办审查并决定,审查时限分别为15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

拟任小额贷款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除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经济、金融从业记录;

(四)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从事有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其中从事银行业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工作2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小额贷款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一)有故意犯罪记录的;

(二)对曾任职机构的违法经营活动或者重大损失负有个人

- 5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因解散、破产的,应当及时向省金融办交回批准开业文件,并予以公告。

第三章

股东资格和股权设置

第二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出资人包括:

(一)境内自然人、企业;

(二)境外小额信贷组织或者金融机构;

(三)其他经济组织。

经省金融办审查批准,境内自然人、企业和境外小额信贷组织、金融机构、其他经济组织均可作为本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

第二十二条

境内企业作为发起人或者股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合法主体资格;

(二)企业上年末净资产为拟出资额的2倍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三)主要负责人无故意犯罪记录;

(四)企业无偷逃税和不良信用记录;

(五)企业无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和抽逃出资等违法记录;

(六)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3个年度连续盈利;

(七)入股资金未以借贷资金和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自然人作为发起人或者股东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7

(三)其他经核准的业务。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从事经核准的经营范围以外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内部或者外部集资,不得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第三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我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面向“三农”发放的贷款不得低于贷款总额的50%。

第三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当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不得向本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提供贷款。

第三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经营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但上限不得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不得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利率的浮动幅度、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依法协商确定。

第三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遵守现金管理规定,合理使用现金。贷款发放和回收主要通过转账或者银行卡等结算渠道,减少现金交易。

- 910部门,州(市)小额贷款公司行政主管部门与县(市、区)小额贷款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应逐级签订风险控制责任书,把风险防控作为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合法经营。

州(市)、县(市、区)小额贷款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多方联动的协同监管机制,组织公安、工商、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督检查,重点防范和处置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行为。

第四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对小额贷款公司利率执行情况、资金流向等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信贷征信系统。银监部门要配合做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监管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登记、变更和年检等工作;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小额贷款公司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第四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有关部门有权采取风险提示,约见其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谈话,监管质询,责令停业等措施,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防范风险。

第四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存续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金融办或者授权州(市)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约见谈话、责令限期改正;情节特别严重的,由省金融办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其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核准变更登记事项的;

(三)超出核准经营范围的;

(四)违反利率政策的;

(五)未经核准擅自更换法定代表人和任命主要管理人员的;

(六)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七)不按照规定提交报表,报告等资料,以及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报表、报告等资料的;

(八)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九)抽逃或变相抽逃资本金的;

(十)存在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

(十一)法律法规授权工商、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处理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条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标识省金融办设立的举报电话,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的约束、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第八章

第五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依法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开展活动应当接受省金融办指导。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 1314 -

第四篇: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支持“三农”、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在云南省内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小额贷款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 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省政府金融办负责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组织、协调、规范和推进工作,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负责起草或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及其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办法。

(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实施宏观政策指导,对其业务活动及风险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公司注册资本金进行监管。

(三)依据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核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变更、撤销、终止及业务范围,审查小额贷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指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下同)的任职资格。

(四)指导和督促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

(五)会同云南银监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等部门,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创新、合规经营、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六)其他管理职责。

第五条 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管理工作,承担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风险监控和风险

处置责任,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的初审工作,负责依法查处小额贷款公司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发放高利贷等违反金融法规的行为。

第二章 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县(市、区)设立,其名称由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字号、行业、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依次组成。小额贷款公司名称不得使用本县(市、区)以上的行政区划,确需使用的,应含所在地的县(市、区)行政区划名(两级以上行政区划名连用),并报最前面一级行政区划的工商登记机关核准。

第七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符合规定。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低于500万元;组织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低于10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全部为货币资金,由出资人或发起人1次足额缴纳,经营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

(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任职资格。拟任人员除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董事长、副董事长应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或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总经理、副总经理应从事银行业工作4年以上或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共中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

(三)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名至200名发起人,其中需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四)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熟悉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人员。

(五)有符合规定的公司章程和必要的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省政府金融办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发起人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招投标办法由省政府金融办另行制定。

第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应当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提交申请材料,经县(市、区)、州(市)人民政府逐级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核。申请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书。内容包括拟设立机构名称、组织形式、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和住所,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和小额贷款需求分析,企业经营方针及未来发展规划。

(二)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基本情况。主发起人和其他出资人情况介绍及出资比例,是否符合投资条件;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名册,包括法人股东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地址、出资额、股份比例等;自然人股东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出资额、股份比例等。并附经工商部门年检营业执照复印件,自然人股东的简历和身份证复印件。

(三)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省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保证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和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四)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议。

(五)出资人(除自然人以外)经审计的近3个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章程草案。将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写入章程。

(七)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八)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拟任董事长、总经理简历。

(九)职能部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及主要管理制度。

(十)公司住所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材料。

(十一)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有关股东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十二)审批机关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经省政府金融办审查同意后,方可任职。经营管理人员需参加省政府金融办组织的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取得省政府金融办审核同意的文件后,方可到所在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其中,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自领取营业执照起,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在30日内,向当地税务部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并依法缴纳相关税费。

第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查:

(一)变更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公司住所、公司章程、组织形式的事项。

(二)因增资扩股、原有股东之间股份转让、主发起人发生变化等引起的注册资本、股东、股权变更事项。

(三)确有需要,贷款超过最高额度和在县域范围外发放贷款的事项。

(四)更换高级管理人员的事项。

(五)其他规定的相关变更事项。

第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包括解散和破产2种情况。小额贷款公司解散,按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小额贷款公司可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

小额贷款公司终止前,应向省政府金融办提出申请,由省政府金融办受理、审查并决定。

第三章

股东资格和股权设置

第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原则上应当是省内合法经营、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要求上年末净资产为出资额的2倍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除上述条件外,主发起人和其他企业法人股东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应无犯罪记录。

(三)企业应无偷逃抗骗税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

(四)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3个连续盈利。

(五)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六)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和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第十五条 投资入股小额贷款公司的自然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三)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资金实力。

(四)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知识。

(五)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和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第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注册资本总额的30%,其余单个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10%。小额贷款公司成立1年后,合规经营、业绩优良、风险控制较好的,可申请增资扩股。

第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份可依法转让,但主发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其他股东2年内不得转让。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质押。

第四章 业务经营

第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从事经营范围以外的其他业务,其经营范围为:

(一)办理县域内各项小额贷款。

(二)为县域内小企业发展、管理、财务等提供咨询服务。

(三)其他经审查的业务。

第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内部或外部集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要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向“三农”发放的贷款不得低于贷款总额的50%。

第二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要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努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为广大农户和小企业提供短期小额贷款服务。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最高贷款额度不得超过200万元。

第二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经营,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但上限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不得低于人民银行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利率的浮动幅度、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依法协商确定。

第二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县(市、区)经营业务,不得在本县(市、区)外设立分支机构,不得从事委托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第二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遵守现金管理规定,合理使用现金。贷款发放和回收主要通过转账或银行卡等结算渠道,减少现金交易。

第五章 风险防范

第二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贷款评估制度,配备或聘请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采用项目评估系统,提高评估能力。加强对贷款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查和跟踪检查,完善对贷款企业或个人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控制和防范风险。

第二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参照商业银行贷款5级分类的办法,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

第二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参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云南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公司股东、主管部门、向其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捐赠机构,披露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必要时向社会披露。

第三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向注册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领贷款卡。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的银行,应将融资信息及时报送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并应跟踪监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使用情况。

第六章 政策扶持

第三十一条 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第三十二条 根据自愿的原则,对依法合规经营、无不良信用记录、具备一定实力和规模的小额贷款公司,省政府金融办与云南银监局优先推荐,按照有关规定将其改制为村镇银行。

第七章 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

第三十三条 为加强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专项用于发放小额贷款,省政府金融办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优选合作银行,与其签定协议书。小额贷款公司要在合作银行开立账户,于正式挂牌开业前一周,将注册资金转入合作银行,存入资金只能发放小额贷款,不得挪作他用。合作银行要密切配合省政府金融办,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往来的监管。

第三十四条 省政府金融办应当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业务统计报告制度。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每月10日前向省政府金融办和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上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银行对账单及贷款明细表、贷款发放情况汇总表等业务报表。根据监管需要,省政府金融办可委托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专项审计或稽核,有关费用由小额贷款公司承担。

第三十五条 省政府金融办应当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动态监测系统,定期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情况、高管人员情况、资本金变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十六条 州(市)人民政府与省政府金融办、县(市、区)人民政府与州(市)人民政府应当签订风险控制责任书,把风险防控作为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督促企业合规经营;加强资金流向和贷款利率的监测,严禁小额贷款公司变相吸收存款或参与洗钱活动,及时认定和查处交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违法行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处置风险。重大风险和重大违规情况报告省政府金融办。

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因监管不力,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管理工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信贷征信系统;银监部门配合做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监管工作;工商部门配合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登记、变更和年检等工作;公安部门配合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严厉打击金融违法活动。

第三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政府金融办责令改正;情节特别严重的,由省政府金融办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其依法进行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核准变更、终止的。

(三)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须经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审查的项目而未取得审查的经营活动的。

(四)违反利率政策的。

(五)未经核准擅自更换法定代表人和任命主要管理人员的。

(六)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七)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八)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九)法律、法规授权工商行政管理、人行、银监等部门处理的其他情形。

(十)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九条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标识省政府金融办设立的举报电话,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的约束、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依法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开展活动应接受省政府金融办的指导。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政府金融办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第五篇:云南省文明行业创建与管理办法

创建文明行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行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文明行业是指全行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绩,社会公认,由县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创建文明行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尽职业责任、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懂职业技能、树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全行业两个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努力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塑造云南新形象,为富民兴滇作贡献。 全省各行业都要积极创建文明行业,尤其是“窗口”行业、执法行业和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带头搞好创建活动。

文明行业创建要以行业自建为主,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各级文明办要予以指导和检查。文明行业分为省、地(州、市)、县(市、区)三级,实行分级创建命名。

二、评选条件

文明行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行业各级党政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廉洁自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纳入全行业的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奖惩,做到有专门的工作班子和工作人员,有经费保障、有总体创建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2.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全行业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行业新风教育扎实有效,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断提高,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显著。

3.行业自身建设实绩突出。全行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事业发展,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经济效益和行业管理工作突出,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提高,职工生活逐步改善。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4.服务行风群众满意。深入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社会服务承诺和文明示范“窗口”活动扎实有效;全行业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内部管理严格有序,服务态度热忱,服务技能熟练、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行风监督体系健全,社会评议行风合格,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5.行业文化建设有特色。全行业要结合行业实际,扎实开展以塑造行业企业 1

精神、企业形象为核心的行业文化建设。行业文化设施完善,职工文化生活丰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积极在全社会树立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业企业形象。

6.环境建设好。全行业企业都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积极绿化美化环境,认真执行“门前三包”,抓好区域公共卫生。做到服务设施齐备,服务环境优美。广大干部职工普遍有良好的环境意识,讲究卫生、珍爱环境,行业企业无环境污染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的现象。

7.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全行业都要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创建载体要突出行业特点,丰富多彩,细胞建设要深入扎实,行业主管机关建成相应级别以上的文明单位,行业内文明单位建成率达到规定标准,质量不断提高。

各行业申报省级文明行业的,行业内省、地(州、市)级文明单位建成率达80%以上,行业内地(州、市)级文明行业建成率达60%以上;申报地(州、市)级文明行业的,行业内地(州、市)和县(市、区)级文明单位建成率必须达80%以上,行业内县(市、区)级文明行业建成率达60%以上。

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实行一票否决:

(1)相应级别的行业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违纪违法受到党内或行政撤职以上处分或法律上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害和损失的;

(3)行业内发生大案要案,严重影响行业形象的。

三、申报考核

各行业按照文明行业评比条件自查达标后,向同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申报。

文明行业的考核验收,由同级文明委责成文明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

为便于考核管理,公安、建设、交通、金融等大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报请省文明委审核批准后分成几个行业进行独立创建考评命名。但系统要负责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在所有内部行业建成文明行业后,再进行整个系统的命名。

四、命名表彰

考核验收合格后,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查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授予文明行业称号,颁发证书、奖牌进行表彰,并向社会公布。

五、管理

文明行业实行主管部门和地方共同管理。各级文明办对创建活动予以指导。 文明行业实行复查制度。凡被命名的文明行业,由同级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每两年组织一次复查。经复查符合条件的保持文明行业称号。对放松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撤销称号等处罚。撤销称号的收回奖牌,并向社会公布。撤销称号的行业两年后达到条件的可重新申报。

本办法从批准下发之日起执行,由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1999年2月3日

上一篇:幼升小试题免费范文下一篇:压缩机维修总结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