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复习题答案

2022-11-23

第一篇:公共关系学复习题答案

电大2015年1月《公共关系学》复习题及答案[定稿]

新为平台《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28 √ 27~60 ×

一、单项选择题 1~12 A 13~23 B 24~34 C 35~45 D

一、判断题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服务型模式以提供各种优惠的服务工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际行动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4、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5、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6、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内部公众,良好的员工关系,可培养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7、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具有保密性。

8、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9、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往往要超过大众传播,主要得力于说话人的表情和目光。

10、组织的任何一次对外开放活动都应确定一个主题,即通过这次活动让对象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取得了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

11、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企业名牌战略的定位及其传播上。

12、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组织信誉已成为公共关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14、公共关系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从内部做起。

15、组织的自我期待形象,是一个组织自我希望具有的社会形象。

16、公关宣传要尽量选用中性的词语,显得平易近人,慎用最高级的赞语。

17、公共关系不是人际关系,但它可以运用人际关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8、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19、具像符码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外延扩充受到明显的局限,所包含的意义有限。

20、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21、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22、政府在国内开展公关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

23、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24、态度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加工作用”。

25、协议区是谈判双方争夺的利益范围,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26、边缘公众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

27、一般来说,公众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仅一个,即客观原因。

28、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有助于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29、CI设计一经导入,就不可改变。

30、整合营销传播就是要优化一切可以利用的传媒资源。

31、知名度是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许的程度,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的客观指标。

32、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施加影响的对象是组织的所有公众。

33、经营策略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所遵循的最高指导原则,它为企业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

34、全面评价公关礼仪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是“通行证”和“奠基石”。

35、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待原则。

36、名门战略就是利用一些产品形象,来提升企业整体的形象。

37、与企业相比,事业团体的突出特点就是非营利性,所以完全不具有经济功能。

38、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

39、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

40、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

41、出资赞助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42、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

43、长期的公关活动适宜选用电子媒介,短期公关活动适宜选用印刷媒介。

44、政府关系是社会组织可以回避的一种关系。

45、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6、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47、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48、公共关系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49、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5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51、美国人不喜欢初次见面就送礼。

52、交换名片时应当双手递土,而接受名片时,则可以单手接。

53、名门战略就是利用一些著名人物,托起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

54、演讲一般要求语速适中,不能改变说话的速度。

55、在企业CI识别系统中,VI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56、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

57、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突出特点是非盈利性,与政府机关相比,事业团体的主要特点是权威性。

58、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59、当组织面临重大决策时,都请公关部的负责人参加,以避免对公众利益造成伤害,这是公关部门的传播沟通职能。

60、开放式问卷的特点是答案比较规范,公众回答方便,结果便于定量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 2.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 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 3.( )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A.媒介公众 B.社区公众 C.消费者公众 D.名流公众

4.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5.良好的( )是一切公关活动的起点,是一切社交场合所必备的通行证。

A.个人礼仪 B.文化素质 C.体态与表情 D.组织形象 6.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 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 D.单向管理 7.读者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是( )。

A.报纸的优点 B.广播的优点 C.电视的优点 D.报纸的缺点 8.当几项新闻事实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时,一般采用( )。 A.并列结构 B.顺时结构 C.特写结构 D.倒金字塔结构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知名度 B.信誉度 C.美誉度 D.成熟度

10.公众从对象的某些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是(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选择效应 D.首因效应 11.印刷精美,表现力强是以下哪种媒体的优势( )。 A.杂志 B.报纸 C.电视 D.广播

12.提供各种实惠的服务工作,以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公关模式是( )

A.服务型公关 B.宣传型公关 C.社会型公关 D.交际型公关 1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 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 1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15.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

A.销售部门 B.广告宣传部门 C.接待部门 D.办公室 16.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

A.公正无私 B.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C.实事求是 D.创新能力 17.( )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A.媒介公众 B.政府公众 C.社区公众 D名流公众 18.针对性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9.由纯粹的几何点、线、面、体组成的视觉符码属于( )。 A.具像类 B.抽象类 C.半抽象类 D.半具像类

20.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运动是( )。

A.报刊宣传运动 B.揭丑运动 C.便士报 D.民主政治运动 21.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两个陌生人要想谈得来,必须找到( )。 A.开放区 B.共同经验区 C.秘密区 D.隐私区

22.在人际交流中,谈话双方的距离也是传达态度的一种信号,个人距离是( )。

A.0.45米以内 B.0.45-1.22米 C.1.22-3.65米 D.3.65-9米 23.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 )。

A.公平对等原则 B.尊重公众原则 C.身份差异原则 D.从简实效原则

24.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25.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26.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 )。

A.组织广告 B.响应广告 C.公益广告 D.祝贺广告

27.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网络是( )。

A.辐射型网络 B.链式网络 C.环形网络 D.G型网络 28.一般情况下,组织每年搞庆典活动( )。

A.1次就够了 B.5—6次就够了 C.2—3次就够了 D.10次就够了 29.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 A.MI B.CI C.BI D.VI 30.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政府公关中的( )。

A.收集信息 B.发布新闻 C.协商对话 D.办事公开

31.外延广泛,包含的寓意多,可以使公众产生丰富联想的是( )。 A.具象符码 B.色影 C.抽象符码 D汉字 32.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准则 D.妥协阶段 33.对广告有印象的人数与接触广告媒体的人数的比例是( )。 A.记忆度 B.收视率 C.注意度 D.对比度

34.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逐次写出是( )。

A.顺时结构 B.并列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金字塔结构 35.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 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 36.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37.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 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 D.形象要素差距图

38.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 )。 A.公关广告 B.人际传播 C.网络 D.大众传播

39.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助方式,出资或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种( )。

A.家庭事业 B.社区事业 C.个人事业 D.社会事业 40.搞开放组织活动( )。

A.应完全公开 B.应加强保密工作 C.只公开组织的过去 D.既公开又不能泄密

41.展览会可以使组织找到自我、宣传自我、增进效益的作用,它是( )。 A.商业性的 B.公益性的 C.宣传性的 D.既有商业性的又有非商业性的

42.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厌倦和反感情绪,必须保持信息的( )。 A.剌激强度 B.重复率 C.对比度 D.新鲜程度 43.谈判双方的基本利益防线是( )。 A.争取点 B.起点 C.协议点 D.界点 44.建设型公关主要适用于组织发展的( )。

A.严重失调时期 B.顺利发展时期 C.稳定时期 D.初创时期 45.根据社会分工和自身的条件,企业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属于( )。

A.经营方针 B.经营哲学 C.行为准则 D.企业使命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ABCDE)。

A.伦理学 B.管理学 C.社会学 D.营销学 E.传播学 2.CI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E.社会性原则

3.任何组织要适应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ABCDE)。 A.应变能力 B.认知能力 C.检验能力 D.结构能力 E.协调能力 4.CI设计的基本功能包括(ABCDE)。

A.识别功能 B.管理功能 C经济功能 D.教育功能 E.传播功能

5.整合营销的指导原则是(ABCDE)。 A.以消费者为核心 B.以公关调查为依据 C.以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为目的

D.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点 E.以全方位运用多种传媒为手段 6.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ABCD)。 A.真实 B.客观 C.公正 D.全面 E.正义 7.公共关系公司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以下原则(ABCD)。 A.遵纪守法 B.讲求真实、准确 C不干涉内政 D.保守秘密 E.为相互竞争的委托单位同时服务 8.员工的物质需求包括(ABCD)。

A.工资、津贴 B.住房、交通 C.休假日 D.福利 E.尊重 9.公共关系优化环境的功能包括(ABCD)。

A.优化社会经济环境 B.优化社会政冶环境 C.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D.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E.优化社会文明环境

10.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决策参谋地位,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的职能决定的(ACD)。

A.资料储存中心 B.领导指挥中心 C.信息发布中心 D.环境监测中心 E.公众接待中心

11.公共关系礼仪要注意差异性原则,其中包括(ACD)。 A.性别差异 B.财富差异 C.外事差异 D.地位差异 E.肤色差异

12.公共调查大多数是采用抽查的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ABDE)。 A.分层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观察抽样 D.配额抽样 E.分区多级抽样

13.爱德华·伯尼斯出版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有(AB)。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不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E.《公共关系原理》 14.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ABD)。

A.自我形象分析 B.实际形象分析 C.历史形象分析 D.形象差距分析 E.公众评议分析

15.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过社交空间距离理论,包括(ABDE)。 A.个人距离 B.公共距离 C.公务距离 D.亲密距离 E.社交距离

16.公关人员在交往时,彼此之间的介绍形式包括(BCE)。

A.会议介绍 B.名片介绍 C.自我介绍 D.资料介绍 E.他人介绍

17.电脑、互联网作为网络公关的工具,它所具有的特点包括(ABDE)。 A.无限性 B.自由性 C.诚信性 D.虚拟性 E.互动性 18.公共关系部的主要特点是(BDE)。

A.领导性 B.专业性 C.服务性 D.指挥性 E.协同性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28 √ 27~60

一、单项选择题 1~12 A 13~23 B 24~34 C 35~45 D

×

第二篇:公共关系学_习题集(含答案)

《公共关系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公共关系学》(编号为02007)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 2. 1923年,(

)的著作《公共舆论之凝结》出版,此为公关理论的奠基之作。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多尔曼.伊顿

D、巴纳姆 3. 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流传和普及归功于(

)。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多尔曼.伊顿

D、巴纳姆 4. 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公众受愚弄”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5. 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说真话”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6. “投公众所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7. “双向对称时期” 的代表人物是(

)。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8.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

)成立。

第 1 页 共 13 页 A、北京

B、上海 C、西安

D、重庆

9. 我国大学中,第一个开办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是(

)。 A、北京大学

B、复旦大学 C、中山大学

D、深圳大学 10. (

)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11. (

)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12.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A、社会组织

B、公众 C、信息传播

D、社会群体 13. 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 A、社会组织

B、公众 C、信息传播

D、社会群体 14. 公共关系的内容是(

)。 A、社会组织

B、公众 C、信息传播

D、社会群体

15. 认知度的广度可以分为5个级别,其中最宽的是(

)。 A、国际

B、全国 C、大区

D、省区

16. 认知度的广度可以分为5个级别,其中最窄的是(

)。 A、全国

B、大区 C、省区

D、当地 17. 认知度的深度由浅入深分为10个要素,其中最浅(或最表面)的要素是(

)。 A、组织名称

B、地理位置 C、行业归属

D、发展历史 18. 认知度的深度由浅入深分为10个要素,其中最深(或最核心)的要素是(

)。 A、组织业绩

B、组织领导 C、个性概念

D、深层文化

19. (

)是指在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善后或修正工作以挽回声誉重建形象的专门活动。 A、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

B、宣传型公共关系 C、征询型公共关系

D、矫正型公共关系 20. 知晓层次传播的目的是(

)。 A、让公众了解社会组织

B、促使公众态度的形成及转变 C、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D、为公众提供信息

第 2 页 共 13 页 21. 态度层次传播的目的是( )。

A、让公众了解社会组织

B、促使公众态度的形成及转变 C、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D、为公众提供信息 22. 行为层次传播的目的是(

)。 A、让公众了解社会组织

B、促使公众态度的形成及转变 C、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D、为公众提供信息

23. (

)年,美国公共关系效果测量联合会在马里兰大学成立。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24. 在公共关系评估的评估人中,(

)是从自我角度来评估的。 A、公关活动的主办者

B、公关活动中的公众 C、公关专家

D、新闻媒体 25. 在公共关系评估的评估人中,(

)是从参与者角度来评估的。 A、公关活动的主办者

B、公关活动中的公众 C、公关专家

D、新闻媒体 26. 在公共关系评估的评估人中,(

)是从专业角度来评估的。 A、公关活动的主办者

B、公关活动中的公众 C、公关专家

D、新闻媒体 27. 沟通性会议是属于(

)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A、言语传播

B、文字传播 C、实像传播

D、整合传播 28. 内部报刊编辑是属于(

)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A、言语传播

B、文字传播 C、实像传播

D、整合传播 29. 作业场所布置是属于(

)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A、言语传播

B、文字传播 C、实像传播

D、整合传播

30. 社会公益事业赞助是属于(

)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A、言语传播

B、文字传播 C、实像传播

D、整合传播 31. 电子邮件是属于(

)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A、网络传播

B、文字传播 C、实像传播

D、整合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

32. 公共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

)。

A、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B、公共关系业务(实务)

第 3 页 共 13 页 C、公共关系历史

D、公共关系案例研究 E、公共关系礼仪

33. 目前关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归属还有不同观点,认为它是(

)的一部分。 A、管理学

B、社会学或组织行为学 C、传播学

D、经济学 E、政治学

34. 目前国内公共关系学界的主要流派有(

)。 A、传播学派

B、管理学派 C、形象学派

D、协调学派 E、社会学学派

35. 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 A、目的性

B、整体性 C、变动性

D、层次性 E、政治性

36. 社会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

)。 A、内部人际关系环境(最重要)

B、生产环境 C、组织内部管理环境

D、气候环境 E、组织外观环境

37. 社会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

)。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E、社区环境

38. 社会组织的分类包括(

)。 A、政府组织

B、企业组织 C、商业服务业组织

D、事业单位 E、社会团体组织

39. 公众的特征有(

)。 A、同质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多变性 E、异质性

40.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分为(

)。 A、顺意公众

B、首要公众 C、逆意公众

D、边缘公众 E、次要公众

41. 根据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可将公众分为(

)。 A、内部公众

B、受欢迎的公众 C、不受欢迎的公众

D、外部公众 E、被追求的公众

42. 据公众的发展阶段,可将公众分为(

)。

第 4 页 共 13 页 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内部公众

43. 社会知觉中的效应包括(

)。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效应 C、晕轮效应

D、人际关系效应 E、社会刻板印象

44. 现代公共关系经历的发展阶段有(

)。 A、“公众受愚弄”时期

B、“说真话”时期 C、“投公众所好”时期

D、“双向对称”时期 E、“大众利益”时期

45. 气质的类型包括(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意志型 E、抑郁质

46. 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

)。 A、对人的知觉

B、人际关系知觉 C、自我知觉

D、人际错觉 E、角色知觉

47. 影响性格的社会环境因素有(

)。 A、家庭

B、性别 C、学校教育

D、职业 E、社会文化

48. 根据现代传播观念和传播学的研究,一般说来,公共关系的传播可分为(三个方面。 A、知晓层次

B、态度层次 C、行为层次

D、观念层次 E、人际层次

49. 传播学关于“人的态度转变”的研究成果有(

)。 A、枪弹论

B、两面宣传说 C、两级传播说

D、功能说 E、传播技巧论

50. 现代传播的功能有(

)。 A、监测功能

B、管理功能 C、指导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E、评价功能

51. 组织形象的构成包括(

)。 A、实力形象

B、文化形象 C、人才形象

D、产品形象

第 5 页 共 13 页

)E、品牌形象

52. 组织形象定位的三要素是(

)。 A、主体个性

B、组织理念 C、传达方式

D、组织行为规范 E、公众认知

53. 公众协调的形态主要有(

)三种。 A、服从

B、调整 C、妥协

D、合作 E、沟通

54. 公众协调的内容包括(

)。 A、利益协调

B、目标协调 C、态度协调

D、行为协调 E、形象协调

55. 公共关系调查的指导原则包括(

)。 A、全面性原则

B、代表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定量化原则 E、公正性原则

56. 文字传播的运用包括(

)。 A、新闻稿撰写

B、广告文词设计 C、宣传资料制作

D、内部报刊编辑 E、公关常用文书

57. 实像传播的运用(

)。 A、推销活动

B、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 C、橱窗陈列

D、作业场所布置 E、实用饰品设计

58. 赞助活动的类型(

)。 A、商业活动赞助

B、体育事业赞助 C、教育事业赞助

D、文化事业赞助 E、福利和慈善事业赞助

59. 危机的特点包括(

)。 A、突发性

B、层次性 C、普遍性

D、多变性 E、严重性

60. 危机的类型包括(

)。 A、经营危机

B、管理危 C、法律危机

D、素质危机 E、关系危机

61. 公关部的宏观设置模式有(

)。 A、直线职能式

B、总经理直接负责制

第 6 页 共 13 页 C、各部门平行关系制

D、职能部门下属制 E、直线参谋式

62. 一般公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

)。 A、写作

B、联络 C、制作

D、情报收集 E、组织活动、接待来访、出访等 63. 危机处理的原则有(

)。 A、效益原则

C、公众至上原则

E、创新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 64. 公共关系 65. 公众

66. 潜在公众 67. 知觉 68. 态度 69. 气质 70. 价值观 71. 舆论 72. 认知度 73. 美誉度 74. 和谐度

75. 组织形象定位 76. 公关策划 77. 公关实施 78. 公关评估 79. 人际传播 80. 组织传播 81. 整合传播 82. 媒介事件

四、简答题

83. 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 84. 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

B、三“T”原则

D、维护声誉原则 第 7 页 共 13 页 85. 社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是怎样的? 86. 对公众进行心理分析时注意哪些问题? 87. 认知度中的广度,由哪些因素决定?

88. 社会组织应如何处理好竞争对手公共关系? 89. 社会组织应如何处理好员工公共关系? 90. 社会组织应如何处理好国际公共关系? 91. 社会组织应如何处理好社区关系?

92. 矫正型公共关系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93. 传播规律是怎样的? 94. 文字传播的特点。

95.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96. 公关部开展业务的优点有哪些? 97. 公关公司开展业务的优点有哪些? 98. 公共关系公司的服务方式有哪些? 99. 公关公司开展业务的缺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略)„„

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A 3. A 4. D 5. B 6. A 7. C 8. A 9. C 10. C

第 8 页 共 13 页 11. B 12. A 13. B 14. C 15. A 16. D 17. A 18. D 19. D 20. A 21. B 22. C 23. C 24. A 25. B 26. C 27. A 28. B 29. C 30. D 31. A

二、多项选择题32. ABCDE 33. ABC 34. ACD 35. ABC 36. ACE 37. ABCD 38. ABCDE 39. ABCD 40. ACD 41. BCE 42. ABCD 43. ABCE 44. ABCD 45. ABCE

第 9 页 共 13 页 46. ABCE 47. ACDE 48. ABC 49. ABCE 50. ABCD 51. ABCE 52. ACE 53. ABD 54. ABCD 55. ABCD 56. ABCDE 57. ABCDE 58. ABCDE 59. ACE 60. ABCDE 61. BCD 62. ABCDE 63. BCD

三、名词解释题

64. 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采取的行为规范。

65. 公众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称。

66. 指事实上已与社会组织发生联系但尚未意识到的公众。

67. 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整体事物或各个部分要人脑中的反映。 68. 指一个人对某一客观现象的认识、评价及其倾向性。

69. 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70. 价值观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重要性的判断。 71. 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所持有的共同意见、态度。

72. 指一个社会组织被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含被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内容。

73. 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

74. 社会组织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75. 指组织根据环境的要求、本组织的实力等,选择自己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为自己设计一个独具个性的形象位置。

76. 公关人员在调查的基础上,具体制定公关活动方案的过程。

第 10 页 共 13 页 77. 指社会组织为了实现既定公关目标,对公关策划进行具体、详细操作与管理的过程。

78. 指有关专家或机构依据某种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关的策划、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活动。

79. 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80. 通过组织所控制的媒介与公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81. 社会组织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的传播活动。

82. 指社会组织为吸引新闻媒介报道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开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

四、简答题

83. (1)注意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2)掌握编码要领; (3)选择信息通道; (4)了解受讯者特点;

(5)注意选择沟通环境和时机。 84. (1)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2)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3)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4)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85. (1)组织形象恶化时,阻止恶化,促使它朝好的方向转化; (2)组织形象良好时,保持发展趋势,并引向深入; (3)组织形象模糊时,尽可能使组织形象清晰。

86. (1)整体性

越是具有整体性的事物,越能引起公众的联想和思维。 (2)联系性

把公关与特定的社环境联系起来。 (3)发展性

要能满足公众变化了的心理。

(4)新颖性

力求用新颖的公关活动来影响公众。 87. 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来衡量:

(1)该组织的规模、档级。企业主要看规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主要看档级。 (2)与组织发生关系的公众分布。如消费者的分布范围;服务对象的分布范围等。 (3)媒介传播所及的范围与频率。 88. (1)把握正确的竞争目的。 (2)竞争手段应光明正大。 (3)竞争不忘协作交流。

89. (1)了解员工,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 (2)在组织领导与基层群众之间建立正规联系渠道。 (3)对员工进行多种培训,开发员工潜力。

第 11 页 共 13 页 (4)组织各种联谊、福利活动。

90. (1)建立国际交往的牢固信用。 (2)充分考虑国外公众的各种背景因素。

(3)使自身行为既符合国际规范,又保持自己的个性。 (4)投入更多经费。

91. (1)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自身活动对社区其他公众正常活动的影响。 (2)组织的一切经济、文化、科研等活动应先立足本社区,再扩及外地。 (3)尽可能将组织内部的文化、福利设施向社区公众开放。 (4)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 92. (1)查明事实真相及问题症结。

(2)制定积极的效果措施或采取主动进取的行为。 (3)检验或调查事后的影响及反映。 93. (1)传播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

(2)传播目的是使传者与受者的认识趋于一致。 (3)传播实质是明确传受双方的利益关系。

94. (1)文字的制作和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文字传播对传者与受者的文化要求较高; (2)文字比语言抽象,因此文字传播的手段比较单一; (3)文字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因此文字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言语传播有更大的优势。 95. (1)组织自身状况调查; (2)相关公众状况调查; (3)传播媒介状况调查; (4)社会环境状况调查;

(5)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现状调查。 96. (1)熟悉本组织内情; (2)可以提供及时的服务; (3)便于做好内部公关工作;

(4)能量入为出,为组织节约经费。 97. (1)信息比较灵通; (2)趋势判断比较准确; (3)职业水准比较高; (4)分析问题比较客观; (5)对传播媒介比较熟悉。

98. (1)全面代理客户的公关工作; (2)向客户提供咨询、参谋服务; (3)协同客户的公关部开展活动; (4)公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99. (1)服务的及时性受限;

(2)缺乏对客户大量信息的深入了解,有时可能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对策; (3)同时服务于众多客户,使客户在对公关公司提供信息上有所顾虑;

第 12 页 共 13 页 (4)对客户的内部矛盾不甚了解,使提出的方案可能因加剧内部矛盾而遭抵制; (5)聘请公关公司从事业务的经费开支一般比组织内公关部要高。

五、论述题 (略)„„

第 13 页 共 13 页

第三篇:《公共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是(

B

)的政策。 A.干预市场型 B.自由放任型

C.在宏观调控下适当干预市场 D.全面管制型

2.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 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公共行政原理》 C.《行政之研究》

D.《行政行为》

3、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成为( B ) A. B途径

B. P途径

C. S途径

D.T途径

4、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

5、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 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洛克

6、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 )思想。

A.四权分立

B.五权分立

C.六权分立

D.议行合一

7、公共决策总是在几个方案中进行选择,有比较才有鉴别,由鉴别才有优选,这是(

B

)。

A.信息原则

B.优选原则

C.预测原则

D.系统原则

8、从( D

)开始,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9. 审计监督属于(D

)类型。

A.一般监督

B.专职监督

C.职能监督

D.特种监督

10、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各机关之间按照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产生的监督是( A )。

A.一般监督

B.专职监督

C.特种监督

D.职能监督

11、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 D )和个人责任。 A.领导责任

B. 国家责任

C.行政责任

D组织责任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 C

)。

A.信息原则

B.优选原则

C.预测原则

D.系统原则

13、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

)。

A.法约尔

B.赫伯特•西蒙 C.马克斯•韦伯

D.泰勒

14、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 D

)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5、提出起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原则的是( C

)

A.亚当•斯密

B.杰斐逊

C. 凯恩斯

D. 韦伯 16. 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这是公共管理执行的( A )原则。 A.灵活性

B.层次性

C.从属性

D.经常性 17. 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 B

) A.教育

B.国防

C.社会基础设施

D.社会福利计划

18、( B

)公共管理的核心。

A.公共管理计划

B.公共管理执行

C.公共管理监督

D.公共管理协调 19.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

A

)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20、公共财政的主体是(

C

)。

A.社会

B.纳税人

C.政府

D.个人

21.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B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瑞士

22. 最早的福利国家为(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3、卫生防疫安排属于(

A)公共物品。

A.基础性公共物品

B.管制性公共物品

C.保障性公共物品

D.服务性公共物品

24、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 B

)

A.布坎南经济理论

B.凯恩斯经济理论

C.詹森经济理论

D.韦伯官僚制理论

25、(

D )要求决策时,要认真分析比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要稳妥地量力而行,保证决策的实现。

A.目标原则

B.预测原则

C.信息原则

D.可行性原则

26. 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

B.

)

A.布坎南经济理论

B.凯恩斯经济理论

C.詹森经济理论

D.韦伯官僚制理论 27. 我国公务员处分不包括( C

)

A.警告

B.记大过

C.留党察看

D.开除

28、下列选项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

)。

A.兴建学校

B.为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

C.救助汶川地震受灾人群

D.独生子女费补贴

29、在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事情不是很急迫,可考虑把问题暂时搁置,等待双方冷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被称为(

B. )

A.中间数法

B.冷处理法

C.热处理法

D.当面表态法 30.( A

)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财政部

D.国务院

32、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这是(A )。 A.整体原则

B.自觉原则

C.动态原则

D.周密原则

33、在协调某些 ,参加的各方往往各有主见,互不相让,在此情形下,协调者可以以比较正确的一方或几方意见为主,其他方的意见为辅,达成一个共同意见,这种方法被称之为( A

)。

A.主体合流法

B.中间数法

C.谈心法

D.跟踪处理法

34、从(D

)开始,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5、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D )。 A.政府失灵

B.市场转变

C.政府改革

D.政府再造

二、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P8: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伦理P97:是指用以实现共同价值和利益,规范全体社会公众行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

3.公共管理人格P114:是指公告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新西兰模式P40:新西兰财政部于1987年出版《政府管理》一书被誉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新西兰几乎废弃了所有的公务条例,对核心公共部门进行重组,建立了数十个按绩效预算运行的小型部门,将价值50亿美圆的公有工业私有化,将其他公共行业变为完全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及市场机制,称为新西兰模式。

5.改变航道原理P125:计划是面向多变的未来,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情况和预期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在必要时改变实现目标的进程,以保证公共计划的航向一直对准所要达到的目标。

6.狭义的公共人力资源开发P183:指政府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通过绩效评估以及培训等方式开发公职人员的潜能,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

7.政治中立P185:西方各国文官制度都明确规定文官必须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得以公职身份参加某些政治活动,如不得任议员,不得参加竞选,不得参加罢工,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 8.公务员回避P190: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徇私舞弊而对其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9.公务员辞退P191: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 10.职位分类P188指把国家行政机关的的工作按照其难易繁简程度和性质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划分为若干级别,对每个职位和职级的文物责任和任职资格做出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定职系说明和职级规范,并以此作为公务员考试、任用、考核、培训、寄晋升等依据. 11.公共管理协调P152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各部门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12.公共管理执行P146:是指公共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公共决策,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行为是公共组织和工作人员具有务实性的管理活动。 13.税收P206通常指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率向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纳税人无偿地征收其货币收入的一部分构成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主要来源。 14.决算P205: 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估,对与算的编制、执行情况以及政府的工作绩效进行汇总,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供借鉴。 15.公债P209指政府凭借其信用向社会公众所举借的债务。

16.政府采购P211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7.转移性支出P214是指政府的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支出,如补贴、捐赠、转移支付等。

18.财政补贴P216市政府基于某些特殊的需要将财政收入直接分配给生产者或消费者,提供无偿不住,使政府调节微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19.质询制度P167指人大或者政协对公共组织的工作提出质疑并要求做出相应答复的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政府和公共组织的一种方式。是正式的监督制度,必须以代表联名的方式向公共组织正式提出。

20.电子政务P 248 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管理方式,即政务信息化.

三、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1.何种机关对何种机关及其人员实施何种监督,以及某种监督的范围、任务、方法等都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这便是公共管理监督的广泛性原则。(确定性原则)

2.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的兴起两个根本原因是,一是美国人具有结社的传统,二是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正确

3. 财产税是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以财产和财产 收入为课税对象)

4. 在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事情不是很急迫,可考虑把问题暂时搁置,等待双方冷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被称为当面表态法。(冷却法)

5. 对北京奥运场馆工程建设我们可以采取网络规划技术法来制订公共计划。正确

6.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控告。(

申请复核) 7. 科教文卫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8. 判断一个物品是否具有竞争性,只要看是否收费就可以。(看是否能够分割)

9. 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 (辞退) 10. 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施行的是品位分类管理方法。(职位与品味兼顾) 11.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就越宽。(越窄)

12. 教育是纯公共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13. 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工作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按照责热的性质划分)

14. 立法机构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和不信任表决权来实现的。(正确)

15. 司法监督属于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16. 依法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属于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在政府定位上,主张把掌舵和划桨职能分开;在管理理念上,强调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建立顾客驱动机制,给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上,主张摒弃传统的官僚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管理实践中,主张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与成功经验,强调对效率、效果和质量等结果的重视。强调授权与分权。 2.简述西方国家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 1)放任型政府职能模式(自由放任阶段) 2)政府干预职能模式(福利国家)

3)新公共管理型职能模式(新自由主任阶段)

3.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答:主体和客体的公共性、管理性、公众性、公开性、非赢利性。 4.简述如何培育非政府组织? 1)理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2)健全非政府组织的有关法律 3)建立竞争机制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4)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律与强化 5)发展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5.什么是政府失灵?答:指政府干预达不到弥补市场失灵的预期目标,或者政府干预的代价超过了市场失灵所造成的损失,具体包括政府权利扩展、寻租现象严重、成本与收益分离、执法缺乏监督、分配不公等现象。 6.简述政府再造的背景

答:政府再造是在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博士工程再造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英语中有“重组”“重新设计”“改革”“创新”的含义,具体指对组织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其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只浪、服务和速度等权衡组织绩效的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改善。

7.制定公共政策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①目标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预测性原则④信息性原则⑤优选性原则⑥系统性原则

8.简述公共计划的特性是什么?答:目标性、灵活性、整体性、准确性、连续性、强制性。(可以发挥) 9.简述公共管理协调的原则。答:整体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周密性原则。

10.简述公共管理执行的原则。答:主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效率性原则、组织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11.西方文官制度的共同特征?答:公务员管理法制化;公务员管理制度化;公务员管理科学化;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

12.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是公共决策、计划、智慧、协调、控制的基础和指南,管理主体不同,目标也不同,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层级,可以划分为总体性目标、一般性目标、专门性目标。

13.简答公共预算范围答:公共预算包括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两部分。公共收入包括:税收收入、依照规定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公共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性支出、其他支出。

14.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答:包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我国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具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基本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招标、单一来源采购、询价。

15.如何建立适用公共财政要求的税收制度。答:加速费该税的进程、开征新税种扩大税收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适当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及内容、建立统一的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制度、规范其他零星税种、规范分税制。

16.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及其范围。答:购买性支出是指着呢辜负直接进入市场采购商品或者劳务的公务支出;其范围包括:投资性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17.简述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劣势。政府在按照市场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同时,政府本身运转也存在问题,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出现寻租、腐败现象等,政府的垄断性和本位意识,可能导致其只关心本部门利益,见利忘义,互相推诿扯皮,影响公共物品的提供效率,政府的敢于过度可能会带来公共物品的国的供给,政府运行效益难以核算,难以评价,政府信息掌握不全部队称,因此导致决策失误,公共物品选择脱离实际等问题。

18.简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医疗保障体系3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19.简述我国推行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答:数字鸿沟问题;安全与保密问题;网站合理投入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问题;数据可信度和信息时效性问题;网络管理问题。

20.简述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含义?是指对任一给定的公共物品的产出水平,增加一个人消费,不会影响原来的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新增消费者使用该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一个人对某一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防碍或者影响特任独一该物品的同时消费。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河南大平矿难案例分析

来源:煤炭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2.28

思考题

1.请问为什么现在矿难频发?政府在这方面应当负什么样的责任? 分析要点:公共管理主体: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人责任意识差,执行不到位,公共管理只注重经济目标忽视社会目标。

政府在整个事件中,对管理主体教育宣传不到位,检查监督不到位,技术标准要求不够,对企业的管理松懈。

2.从政府角度,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降低矿难发生的概率?

政府在管理中,应该突出安全标准的确定、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共管理者的公共伦理建设,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加大检查力度,加强监管,切实起到行业规范管理的制定者与执行的监督者。

案例二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责任 思考题:

1.三鹿奶粉事件为什么在社会上引起了如此大的轰动? 随着公众的追问以及相关部门调查的深入,更多的“问题奶粉”被揭露出来,事件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人们关注着乳制品行业如何应对这场信任危机,更关注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共危机应急机制、问责制、索赔法规等制度建设如何面对这场危机的考验。公民生命安全,涉及范围广泛,尤其影响少年儿童,也是行业潜规则恶习积累的爆发。

2.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现有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如何完善?

质量标准的科学确立、质量监管的力度、质量检验的经常性、事后问责不如事前问事、公共食品安全的预防机制的滞后,企业的社会诚信教育的缺失与监管。 案例三: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

问题

1.结合本案例,试论政府是否应当实行市场管制?应当怎样管制? 答案要点:特殊行业市场管制必要性、管制与垄断、价格成本利润的合理分析、价格公开。责权利清晰。

2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保证政府权力不被滥用?

管理主体要提高服务意识,提倡公平优位,视消费者为伙伴而非敌人,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公共物品管理的效益。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管。 案例四

中国户籍制度,路在何方? 思考题

1.你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由于发展不均,导致人口流动量大,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事是:如何让老百姓能就地办理和户籍有关的事宜,而不用为了一纸证明而千里奔波,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具有稳定就业和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户籍制度涉及公民基本权利,既要鼓励地方勇于创新,又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既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又要充分考虑流入地人口承载能力。应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先试点后推开,循序渐进,区别情况,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和农民工的落户条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率先放开农民工落户条件。要加强社会管理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逐步将农民工统一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促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在户籍制度建设及改革中如何体现公共管理职能?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人口变动特征就是农民进城变工人和市民。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农民虽已进城务工,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没能够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平等的待遇和实现安居乐业。一些名义上取消了农业、非农业两种户口的地方,并没有在福利制度上发生实质性改变。这种状况使城镇化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成本。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使更多的农民工真正变为城市居民。

第二,改革户籍制度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

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过程的统称。以户籍为分界的不公平的社会管理制度,导致我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既脱离农村社区组织,又脱离家庭的群体。边缘群体是一种过渡性社会现象,较为复杂,需要加以整合。否则,会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消极影响。顺应农民工安居乐业的要求,加快外来人口本地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提高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四篇:公共危机管理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

1. (答案:A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D、基本方针)。 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B、6章)。 4.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立法的最首要的目的是(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D、11月1日)起施行。

6.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D、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8.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C、县级)为基本行政单元。

9.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答案:B B、重大事故)。

10. 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答案:C C、10-29人)。 11. 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的危机周期阶段是(答案:CC、缓解期)。 12. 不论政府还是企业的任何预案,要经过(答案:CC、第三方)的评估认证后才有实效。

13. 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答案:BB、分类管理)。

14. 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答案:B B、较大事件)。 15. 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答案:CC、经常性捐助)。 16.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取决于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外,还取决于(答案:B B、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

17. 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答案:A A、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

18. 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答案:B B、属地管理)。 19. 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答案:DD、咨询系统)。

20. 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属于(答案:C C、危机管理评估)。

21. 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答案:A A、比例原则)。 22. 对可能出现危机事件的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依法规范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分级处理,宣布突发事件的级别,科学应对,达到预防和缓解的目的。这是指(答案:CC、分级预警原则)。

23. 对于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县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答案:DD、24小时)之内报市(地)政府和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24. 对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市(地)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答案:DD、12小时)之内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25. 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答案:C C、4小时)内报告国务院。

26. 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答案:AA、紧急规范

27. 盖茨说:“微软离倒闭只有一百天”。这句话的意思是(答案:A A、树立危机意识)。

28. 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危机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这属于(答案:DD、危机保障机制)。

29. 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答案:CC、24小时)内报至农业部。 30. 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答案:BB、6小时)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多项选择

1.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决定包括(答案:A,B)以及对事故单位、所在地政府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或建议。

A、事故的性质B、事故的责任 2.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现场抢救的措施是(答案:A,B,C,D)。 A、现场保护B、抢险救灾方案的确定C、现场抢救的组织领导D、实施抢救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包括(答案:A,B,C,D)。 A、建立应急组织 B、保证通讯畅通的方式

C、特殊救援设备和救援设施的调度,存放地点、负责人、应急调用方法等。 D、设立专家咨询系统。

4.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框架包括(答案:A,B,C)。

A、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专业应急救援体系C、地方应急救援体系

5.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应建立应急组织包括(答案:A,B,C,D,E) A、关键岗位人员姓名B、应急指挥系统C、事故预警系统

D、应急启动和行动程序E、现场组织指挥负责人

6.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答案:A,B,C,D)。

A、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大致情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死亡人数、下落不明人数

C、事故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7.属于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有(答案:C,D)。

C、分级预警原则D、信息来源多元化 8.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答案:A,C,D)。

A、立即开展调查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包括(答案:A,B,D)。

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0.突发事件除一部分是敌对矛盾外,大部分是人民内部矛盾。具有(答案:A,B,C)。

A、非对抗性B、非政治性C、人民内部性

11.危机管理评估,是指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答案:A,B,C)。 A、对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的评估B、对危机管理过程的评估C、对危机管理结果的评估

12.危机管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答案:A,B,D)。

A、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的评估B、危机管理过程的评估D、危机管理结果的评估

13.危机管理系统包括(答案:A,B,C,D)。

A、危机预警方法体系B、危机对应策略体系C、危机管理评估体系D、危机事件修复体系

14.危机决策的原则包括(答案:A,C,D)。

A、权力集中原则C、短期目标优先原则D、强制原则

15.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答案:A,B,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16.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答案:B,C)。

B、安全状况的差异悬殊C、安全总体工作和某项具体工作在各地的进展不平衡

17.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答案:A,C)。 A、地震C、泥石流

18.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答案:A,B,C)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B、有水喝C、有钱花 19.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答案:A,B,C,D)。 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20.应急处置包括(答案:A,B,C)。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C、应急响应

21.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答案:A,B,C,D)。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理C、应急响应D、应急结束

22.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答案:A,B,C,D)、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预警级别B、起始时间C、可能影响范围D、警示事项

23.在管理实践中,统一指挥体制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包括(答案:A,B,C,)。

A、实行松散的委员会制,日常事务由专门的办公室负责 B、专设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C、寓危机管理于常规管理机构中 24.在紧急状态下行使的紧急行政权力主要包括(答案:A,C,D)。 A、紧急决定权C、紧急强制权D、紧急征用权

25.在突发事件出现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主动履行应对危机的法定职责,包括(答案:B,C,D)。 B、组织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发布

C、采取对突发事件现场予以控制、紧急救助以及防止危害扩大等各种措施

D、组织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26.在我国,根据(答案:A,B,D)等因素对危机事件进行分级。

A、危机事件的性质B、严重程度D、影响范围

27.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答案:A,B,C)来分级。

A、危害程度B、紧急程度C、发展事态

28.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答案:A,B,C)。 A、决策B、指挥与协调C、危机监测 29.政府预案管理工作包括(答案:A,B,C,D)、评估预案等。

A、起草预案B、审批预案C、教育和训练D、启动或实施预案

30.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包括(答案:A,B,C,D)。

A、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维护社会稳定B、制定切合实际的事故伤亡经济赔偿政策

C、做好遇难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稳定情绪D、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判断题

1. 某委主任科员小刘通过参加应急管理培训,他对江处长说:原来危机管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作出重大决策和反应,这对我们的要求也太高了,我们很难做到。()答案:不正确

2. 能了解自我,不过度自卑或自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答案:正确)

3 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答案:不正确)

4. 强、平衡、不灵活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抑郁症。(答案:不正确) 5. 强调设置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并不排除极端特殊情况下成立公共危机管理的临时机构。()答案:正确 6. 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答案:正确)

8. 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答案:不正确) 9. 人的一切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答案:不正确)

10. 人格障碍患者对自身的人格缺陷往往有很好的自知力。(答案:不正确) 11 人类的情商(EQ)目前尚无法精确测定。(答案:正确)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答案:正确)

案例分析. 案例2003年的非典事件应对中,在4月20日之前,由于没有准确及时发布信息,致使社会上各种流言蜚语、小道消息到处传播,人心恐慌。社会各方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导致疫情加重。4月20日后,政府改变了管理策略,及时向社会通报疫情,危机信息和政府救治行为的公开化、透明化,不但终止了谣言,而且使社会公众重新树立了信心和理性,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采取防治措施,在社会各界的协作下终于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请问: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答案:D)。D、讲究方法原则

(2)、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答案:C)。C、信息的不充分性

2008年5月2日消息:截至5月1日24时,安徽省阜阳市累计报告EV71病例3321例,死亡22例;现住院治疗978例,其中病重48例。根据EV71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发病规律,专家预测发病高峰将出现在5到7月,而且传播途径比较复杂。中国卫生部表示,手足口病将纳入国家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疫情进行监测。安徽省政府已将此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Ⅲ级反应提升为Ⅱ级反应。请问:

(1)、根据你的分析,该事件处于(答案:B)。B、爆发期

(2)、根据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事件属于(答案:C)。C、公共卫生事件

2008年7月5日9时1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上海未来一周天气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请问:

(1)、根据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橙色预警信号表示(答案:B)危机事件。B、Ⅱ级

(2)、你认为该事件属于(答案:A)。A、自然灾害

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7月5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陇川两县普降大到暴雨,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截至6日15时,受灾人口达15.2万人,死亡11人,失踪34人,重伤6人,被困360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900多人;倒塌房屋2100间,损坏近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600公顷,绝收面积2500公顷,死亡大牲畜1000多头;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灾情发生后,民政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救灾响应,决定向云南灾区派出由民政部、交通部和卫生部组成的救灾工作组,协助当地开展救灾工作。请问: (1)、你认为该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救灾响应的等级为(答案:D)。D、Ⅳ级

(2)、你认为该事件属于(答案:A)。A、自然灾害

卫生部9月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肃、江苏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与患儿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调查,主动、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立即采取停产、召回等措施,确保消费者安全,严肃处理责任人。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于9月12日凌晨到石家庄,会同河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事件开展深入调查。

现已初步查明,导致多名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卫生部已将事件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通报。有关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请问: (1)、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答案:A)事件。A、食品安全 (2)、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答案:A)。A、及时

重庆出租车罢运风波(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008年11月3日早晨,当不少重庆市民准备“打的”上班、赶火车、赶飞机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往日满街跑的出租汽车全都不见了。 重庆市主城区发生了大规模出租车罢运事件。

出租车罢运影响群众生活 10月30日以来,重庆市出租车业内就风传11月3日开始罢运,而且有人还在散发罢运传单。3日早晨,罢运的传闻成真。

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早晨5时30分左右,一些出租车车主和司机纷纷来到重庆市观音桥商圈、杨公桥等重要路段,怂恿上路的出租车开回去罢运,一些还在运营的出租车被砸。 7时左右,重庆市大街小巷已经不见了一辆出租车。记者在重庆市渝北区新南路一带看到,许多正在等待出租车的乘客一边等车一边抱怨。当听说出租车罢运后,又连忙去挤公共汽车。据记者目击,重庆市渝北区、渝中区、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区、江北区等基本上见不到一辆出租车。 重庆是一座山城,没有自行车,除公交车外,出租车是百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目前重庆市主城共有8000多辆出租车,本来平时“打的”就很紧张,罢运后市民们感到极不方便。市民王先生8时在家门口“打的”去上班,等了快半个小时都没看到一辆出租车,只好步行半公里到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此时车站已挤满了等待坐车的群众,而有的公共汽车驶过车站却没有停车,原因是车上已经挤满了乘客。请问:

(1)、你认为该出租车罢运事件属于(答案:C)。C、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答案:B)。B、较大事件

珠海一司机厌世故意撞人事件 经警方调查,骆某某是一名个体司机,平时言语不多、性格内向、行事偏执。今年四月骆某某一家租住斗门某商贸城出租屋,夫妻关系紧张,经常吵架。由于近期营运生意不佳,骆某某购买了一辆假牌假证摩托车非法营运。10月22日,本无摩托车驾驶证的骆某某,驾驶其购买的假牌假证摩托车在路面行驶时,被珠海斗门交警大队依法查扣摩托车和驾驶证。骆某某请人帮忙拿回车和证未果,将此事告诉其父母和妻子时流露出厌世和报复社会的情绪。骆某某觉得因无驾照一段时间内无法营运影响生计,遂给父母和妻子写下遗书,表示不想活了。

11月5日14时许,犯罪嫌疑人骆某某在朋友曾某的陪同下,到斗门交警大队咨询其交通违法行为如何处罚时,民警告知他,将依法处罚款1000元,并记12分,待参加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发回驾驶证。15时30分许,骆某某和曾某离开斗门交警大队。在回家的路上,骆某某告诉曾某想驾车到白藤湖小学撞人,曾某极力劝阻。当曾某中途打电话时发现骆某某不见了,曾某立即到白蕉派出所报警,白蕉派出所于16时30分接报后,立即将情况上报,同时派出警力带曾某到白藤湖小学处置,但未发现骆某某。同时,斗门公安分局接报后指令路面警力加强巡逻警戒。

16时45分许,犯罪嫌疑人骆某某驾驶自己的蓝色东风自卸式单排座货车从住处出发,行至城东中学北门外将两名学生撞伤,一名平时在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派出所综治队员见状跳上车试图制服犯罪嫌疑人,被其驾车甩脱在地受伤。另一名综治队员迅速用对讲机向派出所报告警情。随后货车闯入学校北门,穿过校园,一路撞倒多人,从校南门驶出。 接到警情后,白蕉派出所2名值班民警带领2名综治队员驾驶处警汽车前往拦截,当赶至白蕉镇鸿福路龙泉花园路段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车辆迎面快速驶来,车左前方保险杠上挂有1名生死不明的男子,即用汽车堵截并喝令货车停下,但犯罪嫌疑人置若罔闻,继续驾车绕过快速行进。因处警汽车一时无法调头,一名民警迅速跳下车,跑步追赶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货车。前方是白蕉镇圩镇闹市,人员密集,路上还有很多放学学生及群众,情况万分危急。这名民警一边快速追赶一边继续喝令犯罪嫌疑人停车,但犯罪嫌疑人仍然驾车快速向圩镇闹市冲去。民警于是果断朝犯罪嫌疑人连开2枪,犯罪嫌疑人中弹后,车辆滑行20余米与停靠在路边的一辆中型货车碰撞后停下,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经勘验,犯罪嫌疑人被民警当场击毙。

犯罪嫌疑人骆某某的行为已造成5人死亡,死者中有4名学生和1名学生家长。19人受伤,伤者中有18名学生和1名群众。珠海市紧急组成了处理突发事件工作小组,目前,由珠海教育部门牵头的28名心理专家已经到收治医院和事发学校对学生和教师展开心理辅导,随后全区的中小学校将展开心理辅导。请问: (1)、此案件的性质看是一起突发(答案:D)。D、公共安全事件 (2)、危机发生后,组织必须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矫正治疗各种危机后遗症,抚平受害民众的心理创伤,尽快让他们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恢复生活的信心。这属于:(答案:B)。B、危机后遗症的处理

第五篇:《劳动关系学》复习题(1)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劳动关系的称谓中,劳雇关系又称为( B ) P4 (201010) A.劳资关系 B.雇佣关系 C.劳使关系 D.劳工关系

2. 在劳动关系内涵中,劳使关系的称谓源自( B )

P4(201101)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3.在劳动关系内涵中,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自( A )

P4 (201110)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4. 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叫做( C

)

P8 (201201) A.合作

B.冲突

C.力量

D.权力

5.西方研究劳动关系的学者认为,无论是否接受剥削的论点,对利润的追求都意味着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根源属于( B )

P18 A.异化的合法化 B.客观的利益差异 C.雇佣关系的性质

D.劳动合同的性质

6.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人所有,雇主变得越来越富,而劳动者却度日维艰,愤恨也随之产生。从冲突与合作原理来看,这一状况的背景根源是( A )

P21 (201201) 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B.劳动力市场状况

C.工作场所不公平

D.工作本身的属性 7.某外商独资企业在开工之初员工大都是从事手工或半机械生产。后来,由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实行大型机器生产,使员工深感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普遍不能适应,导致员工与企业管理方之间关系紧张。根据冲突与合作原理,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D ) P26 (201110) A.文化因素

B.宏观经济环境

C.政府政策及实践

D.“客观”工作环境

8.在2009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该国某大型企业面临破产,大量工人失业,很多在岗工人对企业缺乏信心,工作松懈,工作态度不如以前,工作满意度降低,结果该企业不久后倒闭。从冲突与合作原理来看,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D ) P26(201010) A.文化因素 B.“客观”工作环境 C.管理政策和实践 D.宏观经济环境

9.在以下理论学派中,按照政治趋向从“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排列第一位的是(A)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P35(200810) 10.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劳动关系理论模式最为典型的是( A )P39(201210)

A.美国

B.加拿大

C.爱尔兰

D.英国

11.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 B )

P40(201001)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9、12.持“雇员与企业利益基本一致,劳资之间冲突的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此种观点的是( B ) P40 (201201)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13.以“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为核心假设的学派是( C )

P43(2007

10、200910)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14.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并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的学派是(C) A.正统多元论学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D.激进派P44 15.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学派是( D )P46(20080

1、200901)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派

16.国际上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五大学派”,有学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D ) A.新保守学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派

P46 17.持“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观点的是( B ) A.新保守派

B.激进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管理主义学派

P47 (201110) 18.强调资方的管理权威,要求雇员忠诚于企业的价值观,这是( B ) P48(201010) A.多元论的观点 B.一元论的观点 C.新保守派的观点 D.激进学派的观点

19. 在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理论中,认为组织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复杂、紧张,必须对不同要求和主张进行控制的联合体”,这是( C )

P49(201101) A.一元论的观点

B.激进学派的观点

C.多元论的观点

D.管理主义学派的观点 20.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 )

P61(201010) A.产业革命 B.手工业革命

C.科技革命 D.生产方式革命

21. 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D )

P63(201101) A.稳定的劳动关系

B.政府干预劳动关系

C.国家支持建立工会

D.雇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22.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 )

P63(201001)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

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23.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英国通过的并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 D ) A.《结社法》

B.《夏勃里埃法》

C.《瓦格纳法》

D.《学徒健康与道德法》P63(200701) 24. 下列属于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特点的是( C )

P64(200810) A.政府规范劳资关系

B.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

C.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D.劳动关系的法制化 25.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背景是( D )

P65(201101) A.产业革命

B.手工业革命

C.第一次技术革命

D.第二次技术革命

26.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目标是( A ) P66(201010) A.提高生产率 B.提高商品价值

C.改善劳动关系 D.促进生产方式革命

27.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产生于( B )

P67(201210)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瑞士

28.下列属于管理时代劳动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 )

P68(201110) A.雇主改进管理

B.冲突和斗争分散

C.严令禁止组织工会

D.市场自发调节劳动关系 29.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C )

P68(200901)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A.两次科技革命

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B.两次社会大分工 30.冲突制度化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C )

P68 (201110) C.两次世界大战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命

31.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转变的法律是( B )

P69(201301) A.《产业复兴法》

B.《社会保障法》

C.《瓦格纳法》

D.《企业主和工人法》 32.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人是( B )

P69(20100

1、201210)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

C.哈罗德·孔茨

D.埃尔顿·梅奥

33.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P70(200910)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 C.哈罗德·孔茨 D.切斯特·巴纳德 34.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在正式组织内尽力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的理论是( B )P70 A.工业心理学理论

B.社会系统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 35.下列属于冲突的制度化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的是( C )

P71 A.政府不干涉

B.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C.三方性原则出现

D.劳动关系实现制度化、法制化 36.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C )

P73 A.约翰·莫尔斯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彼得·德鲁克

D.埃尔顿·梅奥

37.认为目标管理是综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实现工作和人完美结合的学派是( A )

A.经验主义学派 B.经理角色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 D.激进学派 P73

38.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P73(200901) A.弗雷德里克·泰勒和哈罗德·孔茨 C.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西

B.亨利·明茨伯格和乔兰 D.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

39.主张经理通过与下属共享信息、有意识地克服工作的表面性以及处理好对组织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的关系,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是( B

)

P73 (201201) A.经验主义学派

B.经理角色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

D.管理学派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成熟劳动关系特点的是( A

)

P75 (201201) A.劳资矛盾趋于缓和

B.冲突和斗争分散

C.政府不干涉

D.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1.劳动关系的本质主要表现为( ABCE

)

P7(201010) A.合作 B.冲突

C.权力 D.控制

E.力量

42. 在劳资关系中,对劳动者来说,冲突的形式主要有( ABCE )

P7(201101) A.罢工

B.旷工

C.怠工

D.惩罚

E.辞职

43.在劳资关系中,对资方而言,冲突的形式主要有( BCE )

P7 (201110) A.罢工

B.解雇

C.惩罚

D.抵制

E.关闭工厂

44.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主要有( AE )

P13 (201201) A.独立自主性

B.经济从属性

C.人格从属性

D.劳动的被迫性

E.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 45.在劳动关系理论中,新保守派的特征体现在( A B E )

P38-39

A.主要关注效率最大化

B.以劳动市场为研究领域

C.主要关注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 D.以管理政策与实践为研究领域

E.强调减少工会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46.管理主义学派的典型模式包括(BC)

P41(200801) A.德国模式

B.日本模式

C.英国模式

D.瑞典模式

E.前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 47.正统多元论学派对劳动关系理论主要研究了( ACD )

P42(201301) A.劳动法律

B.市场力量

C.工会

D.集体谈判制度

E.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策略48.在劳动关系理论中,体现正统多元论学派特征的是( AD )

P42 A.关注均衡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B.以管理政策与实践为研究领域 C.增加政府干预和增强劳动法改革

D.以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为研究领域 E.推进进步的管理实践,增强劳资双方的合作

49.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策的国家中,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A )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P43 (201301) 50.德国作为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的国家,其劳动关系的特色有( ABCDE ) P43 (201201) A.强势劳动法

B.雇员参与制度

C.工作委员会制度

D.政府为工会提供信息

E.咨询服务和共同决策权

51.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理论将经济部门划分成“核心”和“周边”部门,与“周边”部门相比较,“核心”部门具有的特点有( CE )

P44(201010) A.企业生产的规模较小 B.工作岗位相对“不稳定”

C.采用更进步的管理方式 D.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

E.能够为雇员提供更优厚的劳动条件 52.台湾学者黄越钦在其《劳动法新论》中,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BCD )

P52-54(2006

10、200810) A.斗争模式 B.多元放任模式 C.协约自治模式 D.统合模式 E.经营者模式 53.下列实施“协约自治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 ABD )

P53-54(201210)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E.美国

54.在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中,实行工会与企业利益并存的二元架构劳资制衡模式的国家是( AD )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奥地利

E.美国

P54(200701) 55.在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中,统合模式具体划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ABC)P54

A.社会统合模式

B.经营者统合模式

C.国家统合模式

D.协约自治模式

E.多元放任模式 56.社会统合模式的特征有( ABCE )

P55(201101) A.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

B.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 C.劳工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高于本身的产业

D.劳工对本身产业的忠诚高于对其他劳动阶层 E.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力量

57.在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动关系的模式中,协约自治模式的特点有( ACD ) A.以正统多元论学派理论为基础

B.秉承新古典学派劳动关系理论

P57 (201110) C.以协约自治原则处理劳资事务

D.主张劳资双方通过谈判取得均衡与和谐 E.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58.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是( ABCD )

P68 A.政府出台立法

B.雇主改进管理

C.工人形成了工会组织 D.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E.三方原则等制度建立

5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ABCE )

P81(201010) A.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

B.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

C.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行政性 D.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E.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

60.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变化表现为( ABCDE ) P81-82 (201101) A.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

B.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 C.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 D.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 E.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

61.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劳动关系( ABCE )P82-83(201110) A.规范的法制化

B.形成的合同化

C.运行的市场化 D.调节的行政化 E.主体利益明晰化 6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型劳动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包括( ABCE ) P83 (20120

1、201301) A.主体明晰

B.地位对等

C.平等竞争

D.统包统配

E.利益多元 6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 ABCD )

A.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B.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 P82-84(2008

10、201001) C.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 D.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 E.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 6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表现为( AD )P83(201210)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的方式来实现

B.政府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

C.政府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规范利益 D.由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的一些标准或其他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E.国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

三、名词解释题

65.劳动: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劳动者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66.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我国称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P4-6 (20080

1、201201)

67.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P7(201110)

68.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人单位)。

P8(2010

10、201210)

69.雇员:是指在企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工作者。雇员也可称之为员工、劳动者,包括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而获取工资或报酬的工作者。(P9) 70.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工会是雇员团体的最主要的形式。(P10)

四、简答题

71.谈谈你对劳动关系的含义和本质的理解。

答: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72.简述合作的含义及根源。(P15-16)

答: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合作的根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即“被迫”和“获得满足”。“被迫”,是指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即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措施;同时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这是劳动者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并且管理方也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 73. 简述劳动关系的特性。

(P14-

15、 200910)

答:劳动关系的特性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1)个别性与集体性;(2)平等性与隶属性;(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74.简述劳动关系的主体。(P8-9)(200901)

答: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人单位)。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政府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雇员以及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二者构成了劳动关系的主体。 75.比较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与激进派的区别和相似之处。(P36-37)

答: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对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认识各不相同;(2)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3)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的看法;(4)在工会的作用,以及改进雇员与管理方之间关系的办法等方面各执一词。 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着目标和利益差异。

五、论述题

76.试述一元论和多元论观点的主要内容。(P48-49)

答:一元论的观点:一元论观点强调资方的管理权威,要求雇员忠诚于企业的价值观。一元论强调权威和忠诚的单一核心价值取向,认为每一个工作场所都是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不同的员工为了共同目的走到一起,作为一个团队工作,以实现管理方制定的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强调奉献和相互依存,其基础是雇员关系的一元论。按照一元论观点,工会的存在会分散雇员对企业的忠诚感,所以应尽量消除或避免成立工会,以防止或制止冲突的产生。

多元论的观点:多元论观点承认冲突,甚至认为在工作场所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认为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同利益和新年的群体,因此,组织必须要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寻求持续的妥协。集体谈判被认为是规范和调整劳资之间利益关系的最好形式,因此建立工会是必要的。 77.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P84)

答: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可以总结出劳动关系发展的两条规律:

(1)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与该时期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各种劳动关系的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受到这些背景因素变化影响的。同时,这些背景因素通过间接影响同一时期的管理思想,来影响劳动关系的发展。

(2)劳动关系的发展从总体上讲,是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从无序到制度化、法制化方向逐渐推进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加强,管理方和雇员双方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通过协商合作获得利益,产业民主化得以不断推进。

上一篇: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方案下一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