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的语法化功能探析

2022-09-11

语言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完善, 处于永恒的建构之中, 而语法隐喻又是语言建构的途径之一。从语言内部来看, 任何一个语言功能的体现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语言系统的选择所致, 而在选择过程中又存在着一致和非一致的情况。Halliday将非一致现象称为“失协” (incongruence) [1], 这种失协现象即为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 。

1 语法隐喻的性质

语法隐喻是对典型表达方式的偏离, 其特点是非一致性, 产生的是新异的形式, 因而是有标记的, 所以非一致性、标记性等是语法隐喻的根本属性。

1.1 非一致性

为了阐明语法隐喻的实质, 胡壮麟根据Halliday和Martin的论述, 分析了5个关于“一致性”的标准, 其中关键的是自然标准:“语义和形式之间的自然关系, 如动作用动词来体现, 逻辑关系通过连词体现, 这种意义和形式的自然对应即为一致式。”

其实, 一致式和非一致式是相对而言的, 其标准也是动态的, 即从一致式到非一致式, 再从非一致式到一致式, 以至无穷。换句话说, 凡是偏离了规约的, 约定俗成的形式皆为隐喻式。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出于语用或修辞的目的而创造“非一致式”。

1.2 标记性

标记理论 (Markedness Theory) 最初是由Trubetzkoy[3]提出, 主要用来描写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如辅音音位间存在清浊对立的关系。后来人们将其推而广之, 将出现频率低的、异常的、特殊的事物称为是有标记的, 而将出现频率高的、一般的事物称作是无标记的。因此标记理论可用于描写常规的和非常规的语言现象。如例1:

a.Turn on the air-conditioner! (unmarked)

b.Are you so kind as to turn on the air-conditioner? (marked)

例1 b用疑问语气来表达祈使功能, 则是有标记的, 属隐喻式。但标记性也是一种动态现象, 它们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如例2:

a.Open the window!

b.Would you please do me a favour to open the window?

例2中的句a和句b的概念意义相同, 但语用意义不同。其标记性因语境的不同而变化。对于关系非常密切的受话人来说a是无标记的, 但对于上级或陌生人来说, 该表达式是不得体的, 是有标记的。b对于陌生人来说是无标记的, 而对于亲朋好友来说却又是不得体的, 是有标记的。因此无标记 (unmarked) 和有标记 (marked) 是相对的, 可以互相转化的。

2 语法化的过程

A.G.R a m a t对语法化过程中的象似性的研究充分证明象似性是语言发展所遵循的一大规律, 也是隐喻的基础。如, 短语“go t o”经过隐喻, 再隐喻后, 语法化为“b e going to”形式, 其中随着动词“go”的意义虚化, 动词“go”从词汇项变成了语法项, 使“be going to”的意义从表示“正在去某地”演变为表示“意图、计划、打算或某事情可能发生”等表示将来的意义。

Hopper&Traugott和Ungerer&Schmid都对“be going to”结构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阐释:例3:

a.Susan’s going to London next month

b.She’s going to London to work at our office.

c.She’s going to work at our office.

d.You’re going to like her.

从例3的a和b可以看出“go”作为表“运动”的动词常和方向性的状语连用。3 c没有方向性状语, 其意义着重在将来实现的主语的意图, 3 d的主语是态度 (对S u s a n的情感) 的体验者, “going to”的意义不再是表意图, 而是基于现在情况的预测。因此“be going to”是通过隐喻而形成的语法形式。

王寅也对“be going to”结构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他指出“be going to”这个构造本来是表示作为射体的主语“正移动去”某处, 后来成为高度抽象的“向未来运动”的隐喻表达式。

从上述例证可以看出, “go to”结构演变为“be going to”结构, 其中经历了多次语法隐喻, 首先从“正在去某地”隐喻为“意图和打算”, 然后从“意图和打算”隐喻为“预测和可能”。因此, 一个结构形式常常得经过多次语法隐喻而逐渐固化, 并最终语法化的。

3 语法隐喻的语法化功能

“非一致的选择”、“重新分析”和“非范畴化”都会产生语法隐喻, 隐喻的结构形式在使用中逐渐固化, 从而实现语法化, 因此语法化是通过“非一致的选择”、“重新分析”和“非范畴化”等途径实现的, 所以T.G i vòn指出“今天的词法就是昨天的句法”。

3.1 非一致的选择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人们对及物性系统所作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 (1) 选择过程的类型; (2) 确定语义成分; (3) 排列词组类别的顺序。例4:

a.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National Day. (物质过程)

b.The National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 (心理过程)

例4中对过程的选择:a为一致选择, b为非一致选择 (隐喻式) 。而对过程的非一致选择, 常常导致“参与者”和“环境因子”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4中的参与者的变化:They (动作者) /the mountain (范围) →The National Day (感觉者) /ascent (现象) ;环境因子的变化:on the National Day→on the mountain。

其次是对语气的选择, Halliday指出基本的言语功能包括提供 (offer) 、命令 (c o m m a n d) 、陈述 (s t a t e m e n t) 和提问 (question) 。而“实现这四种言语功能的‘一致的’语法形式分别是传统语法中所说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但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讲话者经常视语境因素或文化因素的需要而选用非一致式形式来实现上述功能”。例5:

a.Don’t that!

b.I wouldn’t have done that if I was you.

可以看出b是非一致式, 是在语气和功能之间所作的非一致的选择。而非一致的选择导致新的结构形式的产生, 所以“非一致的选择”也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3.2 非范畴化

Adele Goldberg指出“构式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所有结构类型, 不只是界定为‘核心语法’的那部分结构, 因为解释非核心结构的理论机制也可以用来解释核心结构, 对非核心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深入地了解语言现象”。而语法隐喻正是解构核心, 建构非一致式。“非一致”是指与“核心结构”或“典型的表达方式”的不一致。因此语法隐喻的实质是从核心结构到边缘结构, 直至非范畴化, 也正是这种非范畴化丰富和发展了语言体系。对于非范畴化的实质, 刘正光教授作过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非范畴化与范畴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个完整的过程”。非范畴化主要表现在范畴典型特征的消失, 使得原本属于某一范畴的成员实现了Taylor所说的非范畴化 (decategorization) 。如英语动词“see”本来是很具体的实义动词, 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非范畴化的变化, 例6:

a.I have seen the ship approaching the seashore.

b.What can be seen from what John said i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his wife is broken.

c.Seeing it is getting hotter and hotter, I have to buy an air-conditioner.

在a中“s e e”的具体意义是“看见”, 经语法隐喻后b中“see”的意义抽象化了, 再一次的隐喻后c中“s e e”发生了非范畴化, 意思是“鉴于、由于”, 再也没有“时态, 人称和数”的限制。

因此, 一个新的结构形式是通过语法隐喻实现非范畴化后而实现语法化的, 然后才能进入新的范畴。所以非范畴化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3.3 重新分析

Langacker将重新分析界定为:“表达式的结构或表达式的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涉及对表达式的表现形式的直接或固有的修饰。”, 如Hopper&Trogautt将[back]of the barn”重新分析为“back of[the barn]”, 成为隐喻性表达式, 其中“back of”经抽象化后, 固化成为短语介词。

再如, 情态意义一般由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来表达, 属一致式 (congruent form) 。若用其他手段如小句等来表达情态意义, 则体现为失协 (incongruent form) , 即为隐喻式 (metaphorical form) 。例7:

a.Probably he knows our secrets.

b.I believe he knows our secrets.

可以看出在b中, 情态意义由I believe体现, 属语法隐喻。像“I think/I believe;It’s likely/It’s certain”等最初是表实义的结构形式, 但经过重新分析后而语法化为表情态意义的表达式。例8:

a.I think Mary knows.→I think Mary knows.

b.It’s certain Mary knows.→It’s certain Mary knows.

重新分析是对某一结构形式或表达式的调整, 而这种调整却导致了非一致式的产生而形成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式经过固化后而实现语法化, 因此重新分析也是语法隐喻的手段之一, 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语法隐喻是通过非一致的选择、重新分析等而实现了非范畴化的现象。无标记的语言表达式经过非范畴化后便形成了标记性的表达式, 标记性的表达式在使用过程中而得到固化, 从而实现语法化。因此语法隐喻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对语法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语法隐喻就其实质而言, 就是非一致性, 这种非一致性是与典型的、无标记的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的。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于交际的需要或语用的目的而对语言系统做出非一致的选择, 这便使得属于某一范畴的语言表达式边缘化, 甚至脱离该范畴而实现非范畴化, 非范畴化后的表达式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固化而直至语法化。正是从这点出发, 在此对语法隐喻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语法隐喻的语法化功能, 并发现“非一致的选择”、“非范畴化”和“重新分析”等既是语法隐喻手段又是语法化的机制。因此, 语法隐喻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关键词:语法隐喻,非一致性,非范畴化,语法化机制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 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渝东北山区耕地撂荒归因及对策下一篇:高中物理与电子信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