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刘军朋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指出:“促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增强队伍建设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到医院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医院科技兴院的必由之路,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要想更快的促进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这3个环节。建设好医院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3支队伍为重点,抓紧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为把医院全面建设成现代化医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单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针对代表提出的人才培养问题指出,人才成长周期、科技研发周期、庄稼成长周期都是有规律的,不能浮躁,也不能急功近利。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医院是高知识、高科技、高风险行业,人才对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要以人才资源问题的论述为指导,充分认识人才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充分认识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发展后劲。

(二)牢固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医院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实绩,在实践中竞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全面正确地看待各类人才,不求全责备;要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而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爱惜人才,及时启用人才。

(三)牢固树立“党管人才”的观念。“党管人才”,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时代的课题,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又一重要思想,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的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及其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构筑医院人才成长的支撑体系,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抓住三个环节

(一)培养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工作的立足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坚持分类培养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覆盖各类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系。对于医院领导干部人才,着重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不断开阔视野,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对于职能科室管理人员,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勇于创新、参与竞争,尤其是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着重推进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在培养人才工作中要做到3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岗位促培养,为各类人才提供施才舞台,明职责,压担子,使他们在关键岗位上早建功、早立业、早成才;二是以导师促培养,为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选聘导师,专家与培养对象结成带教对子,专家言传身教,发挥传、帮、带作用。三是以项目促培养,让人才承担重点科技项目,帮助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多出成果。

(二)吸引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把人才的吸引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为了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应健全人才吸引机制。要成立各科的招聘小组,坚持多数人参与选人,发扬民主;扩大人才招聘范围,严格招聘程序,对引进人才要采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等多种方式方法,政治上相信,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三)使用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要把人才的使用作为加强人才队伍的落脚点,促进医院发展。目前,医院在加强人才管理、合理使用人才过程中,应强调以人为本,既注重对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特别注重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服务,鼓励和引导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用人才还要为人才创造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三、建设三支队伍

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中,要着力建设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3支队伍。对一所医院来说,需要优秀的领导人才为医院的发展掌握方向、设计目标、制定规划。也需要杰出的经营管理人才,为医院走向市场、面向病人、选择路径、完善措施;更需要一大批一流的医疗专家学者为医院医疗科研的发展攻克难关、贡献智慧、创造业绩。

(一)加强医院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领导班子的年龄梯队、知识结构、性格搭配。充分重视和加强高层人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每年对所有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培训,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二)加强医院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医院注重加强经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和培养年轻后备力量,加强建设,为医院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高效与优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加强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应从努力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在培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方面下功夫。

作者系滑县骨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

第二篇: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更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人才的利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企业长期的一项重点工作,主要从人才的管理、培养、激励、教育等几方面入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适应人才发展的管理环境 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要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树立现代人才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

一是树立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人才观,用人要以德为先,德厚才弱的人可育可用,才高无德的人位置越高危害越大。要确实做到任人唯贤,拓宽用人思路,打破论资排辈,通过用德、勤、能、绩、廉考察人才,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项目各类管理岗位,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力量。

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以素质论人才,凭业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要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用人之长,突出能力,不求全责备,同时要理解人才的成长规律,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

第三篇:政论研究-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里所说的“各项事业”,当然包括工程管理队伍建设。随着新机场供油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领导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对于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但是,有些时候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片面性,迫切需要在实践中用辩证的观点思考、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使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部队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一、坚持学历与能力的统一

学历并不等于能力,能力、素质的提高也不完全取决于学历。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必须坚持学历与能力的统一,既注重提高学历层次,又注重能力培养;既把学历层次较高的人当人才,也把学历不高但很有能力的人当人才,防止和克服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

提高学历层次与搞好本职工作相结合。目前指挥部人员全部拥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相对较少。一些单位为了解决干部的学历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单位的干部通过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办法取得的文凭,多是法律、党史等

文科专业方面的,而工程管理迫切需要的是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学历层次一定要从工程建设的需要出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要求,坚持以实际需要为主,把握学习提高的主导方向,加大工程相关知识学习的比重,着力提高员工的素养。

在用人导向上坚持重文凭与重能力相结合。有些单位在用人问题上,存在着重文凭轻能力的倾向,有的甚至是唯学历和文凭,这就可能引导一些人不管符合不符合工程建设需要,符合不符合自己岗位要求,盲目追求文凭,忽视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正确的做法是,既看学历又不唯学历,鼓励有能力的人提高学历层次,有文凭的人把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把岗位练兵作为提高员工能力素质的主要平台。大部分员工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很迫切,很多人希望能到院校接受正规教育。由于工作需要和院校教育实际,不可能大批量送人员入学深造。领导干部应当引导大家自觉地把岗位练兵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主要平台。实践证明,开展岗位练兵,立足岗位成才是打造人才、提升人才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因为人的才能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只有珍惜本职岗位,才能善于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二、处理好培养尖子人才与普通人才的关系

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有些同志在这方面的看法比较片面,认为只有从事技术研究的人才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念和做法,不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在工程建设这部大机器上,不论是机关还是

基层,缺少哪个岗位都不行。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尖子人才上,忽视对大多数普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形不成“人才链条”,就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各级领导必须尊重、信任和培养各种人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努力培养尖子人才。强调“人人是人才”,并不是否定培养尖子人才,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尖子人才脱颖而出。尖子人才对工程建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各级领导要切实在培养各行各业的尖子人才上下功夫。一是要端正对尖子人才的看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尖子人才往往个性较强,优点比较突出,缺点也很明显。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能包容个性、尊重特点、善待差异,不要求全责备。二是要为尖子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允许尖子人才工作中有失误或失败,并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切实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

尊重和爱惜普通人才。现在有的单位只把研究生当人才,对大量的普通人才重视不够、关心不够、培养不够。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对待普通人才,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和使用。当然,还要搞好思想教育,使他们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热爱本职工作。

三、处理好使用与培养的关系

使用人才,既是人才培养的目的,也是一种最好的培养手段。使

用人才是一门科学,使用好了,就能使人充分发挥其才能;用得不适当、不及时,就会造成人才浪费。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育人观,既要用好人才,又要重视培育人才,积极促进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要让人才学有所用。当前,有些单位尽管引进了一些人才,但由于使用中不注意专业对口,使有些人才用非所学,发挥不了应有的才能,造成人才资源浪费。领导干部一定要了解人才所学专业知识的特点,对人才对口使用。这是因为,不同专业的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不相同的,岗位要求是有区别的。

要强化“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观念。再好的人才不用也发挥不了作用。在人才使用上,要破除论资排辈思想,对优秀年轻人才要敢于大胆起用,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有些同志总觉得年轻人才缺乏经验、不成熟。其实,所谓经验、成熟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经验,走向成熟。如果不用,岂不是永远没有经验,永远不会成熟?经验不是天生的,人都是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的,这里的关键是要多为他们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要重视人才的继续培养和深造。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对人才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对自己用得顺手的人才,老是不放手,即使有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不愿意让他们走,结果使原来很有水平的人才由于缺乏“二次学习”变得知识老化。对此,各级领导在使用人才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人才的继续培养和深造问题,多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干好工作的后劲。

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人”这个最具活力的困素,关键在负责具体组织、推动、实施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业务人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的十七大再次予以强调。这就要求当前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人”的建设上,通过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职工认可的新型管理业务人员队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激发人、转化人,为维护企业稳定、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篇:试论如何加强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兴衰之基,发展之本。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青年人才是兴业之根,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适应新世纪人才战略,走出人才选拔、使用和培养上的误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尤其是建立起青年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使青年人才成为企业走向成

功的不竭动力,是本文要加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误区好范文版权所有

众所周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才已经成为决定竞争胜败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人才是企业的常青之基,青年人才则更加至关重要。然而就在当今,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人才,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严重影响了人才的竞争力。

1、学历等于能力。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现阶段,人的知识、视野、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增长,文凭在许多场合成为决定人才的惟一因素。例如,企业在招聘时,只强调学历、文凭的重要,从而造成学历至上的错误选用人才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学历并非就等于能力。尤其大学生充斥的今天,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识人、察人、鉴别人,将那些已经显露头角尚未获得社会公认的青年人才加以识别和发现,更重要的是使那些还没有显露头角的潜在青年人才及早被发现,并为他们的迅速成长、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2、人才等于“全”才。我国现阶段对人才定位过高,一味追求全才,强调人才价值的面面俱到,希望人才样样都会,行行都行。随着知识面的拓宽,人的视野和能力有时也会获得相应的提高,当今,符合社会分工要求的“专”才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如果一个人真的各行各业中都“行”时,他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进行钻研,进而变成“万金油”,结果也会变得越来越平庸。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要把人才定位在一个特殊群体上,更不能把企业的发展托付于几个高精尖人才,鞭打快牛、惟恐不及。这样人才的价值发挥的变数较大,事业整体运行的稳定性不够,而当大部分掌握一定技能的青年人才得不到有效使用时,便会产生“跳槽”的想法,很容易使企业限于被动局面,得不偿失。

3、重使用轻培训。我国现阶段的人才使用还停留在只用不补、只用欠补的运行水平,提倡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讲奉献,使人才透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具体的人才管理工作中,不是发现一批、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存一批,缺乏长远观念,往往是一项工作找一个人才,为另一项工程再去物色另一个人才,只用不养、事毕才尽、用毕弃之。这种短期行为的做法损耗了人才永续发展的后劲。当那些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青年人才得不到有效的培训时,使会大有“江郎才尽”之感,终究会失去用武之地,从而另谋高就。

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人才选拔、使用和培养上存在的种种误区,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更新观念,提高对青年人才的重视程度。企业投入人、财、物等资源,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企业的物力、财力资源是死的,只有通过人的运用才能创造价值和利润。青年人才是企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始终把人力资源经营放在第一位,在确保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寻求最优化配置体系和管理方式,以精干高效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要破除学历等于能力的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人才鉴别的实践性观念,加强对青年人才实用技能的锻炼,使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青年人才得到发现和认可。企业在招聘使用青年人才时,一方面要破除学历至上的错误观念,一方面要做好青年人才的储备和培训,避免人才断档,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发生第二,合理使用,避免青年人才的浪费和流失。在美国,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叫人才。只是大才有大用,中才有中用,小才有小用,只在于是否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因此,对新招聘入厂的大中专毕业生可以大胆使用,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以便发现适合他们的岗位,更好地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好范文版权所有

同时我们还要打破论资排辈,努力为青年人才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引导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和进步上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并就工程建设、生产工艺和设备上的瓶颈问题,设立“悬赏”攻关项目,组织青工开展小革新、小改造、小诀窍、小发明等技术创新活动,有效调动青年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向业务精、能力强、贡献大、成果多的岗位和人员倾斜,最大限度地增强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人才。

第三,强化培训,开发青年人才的潜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才质量是企业生

存发展的根本,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对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生产工艺的改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当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时,青年人才对技术、工艺调整的适应周期会明显缩短,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应变力、创新力和竞争发展力。抓好青年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是企业领导者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所以,企业要把青年人才

看作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资源。一边开发利用,一边培养保护。除了每年认真抓好岗位培训,全面提高青工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定期输送重要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青年人才到高等院校、知名企业学习深造。同时,还要通过固定的假期调整紧张的工作气氛,利用法定的时间带薪参观、学习和培训,从而使人才不断充电。在培训方式方法上,要按照“重要人才重点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后备人才全面培训”的思路,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形成以党政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人才为主的培训对象体系。从而达到充电的目的,使人才永远是人才。

第五篇:浅谈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更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归根到底,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转变观念 引进培养 创新机制 优化配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首先要定位何谓人才,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分类和概念,人才按类型可分为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按层次可分为一般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学术界对人才表述的概念是广义的。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具体的指出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人才队伍中具备良好创新素质、具有研发和创新能力,能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做出创造性工作和创新成果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并做出巨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他们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这一宝贵的群体资源,让他们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企业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企业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滦是有着百年基业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在践行“一基五线”的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开滦不断壮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开滦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多年来我公司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引进了各类、各层次的人才,但是,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匮乏。就如何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而言,主要是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引进培养、创造优良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纳入其中,这说明我国对人才的发展和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需转变理念,又需创新体制,只有把观念的力量与制度的威力结合起来,才能开创生气勃勃的新局面。要做好上述工作,首先要树立以下五个方面观念上的转变:

㈠ 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领作用,以创新型人才带动关键优势产业,以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引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㈡ 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型研究,突破和掌握带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型技术,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

㈢ 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广揽英才,建立健全学术科技的交流合作机制;

㈣ 建立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让潜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破除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㈤ 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杠杆,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注重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成果产业化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使之成为承担产业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努力形成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

二、以用为本,利用多种渠道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㈠ 加快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带头人队伍。健全完善分层次、多渠道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年轻优秀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关系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领域、技术发展前沿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完善选拔评价手段,优化队伍结构,改进培养方式,采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实施与创新人才培养相 2

结合的方式,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活力,破除论资排辈,使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中青年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㈡ 要明确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任务。要结合企业特点制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围绕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优先引进能够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型人才,优先引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

㈢ 大力推进人才继续教育。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组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平台、技术、基地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构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提高人才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的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以定向培养方式,企业培训科技创新人才。

三、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㈠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人才学研究表明,人才成长经历着从“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等基本发展阶段。潜人才阶段的创造性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人才成长的可能性与潜力空间。当前高层次人才开发远远不够。各项人才培养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年轻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充裕的研究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他们自我开发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使用等环节,体现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

㈡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进一步激活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在充分发挥作用。

㈢ 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人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要创新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体制,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大胆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形式,充分体现贡献多

少收获多少的原则,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二要完善人才奖励机制,激发创新型人才的潜力。奖惩制度应该是一种以开发激励人才潜能为中心的科学模式,实施到位就能够很好地激励人员规范、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让那些碌碌无为、滥竽充数、胡乱作为的人员无驻脚之地。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三要建立和完善人才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用激励机制,作为人才自主创新的动力,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把提升企业科技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优先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支点。

㈣ 完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要按照发展的标准,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片面平衡等条条框框的制约,多加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采取分批选拔、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办法,建立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岗位,引入竞争上岗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扩大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进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

四、创新科学评价考核体系,不断优化人才配置。

㈠ 创新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使之成为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标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建立以岗位责任制要素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手段。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种类型的人才。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分创新型人才的层次和专业,依据其成长、发展的规律,细化各职各类人才在品行、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加快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制。促使各类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㈡ 优化人才配置,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市场配置机制是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环节。人才支撑进步,发展孕育人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才资源、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配置,并产生客观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发挥特有的支撑作用。一般

情况下,人才市场配置机制主要是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三大机制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人才市场配置功能的强弱。而就企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及其队伍建设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第一,首要的是健全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作为市场配置的实现机制而起作用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包括供给主体的竞争即人才之间的竞争和需求方的竞争即用人单位的竞争。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把企业创新型人才的选用交给市场。第二,要建立健全与市场配置相适应的管理培训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市场发展,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创新型人才资源实际上变成了稀缺资源。建立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后,还应保证人才培训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实现与国际人才市场的接轨。

总之,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直接体现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方向。这就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创新型人才开辟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搞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把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中国人才杂志》总第359期部分章节

上一篇:如何进行网上购物英文下一篇: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