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制图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022-09-11

在机械制图学科的教学中, 应该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这一问题, 不仅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 对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也将起很大作用, 所以,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特别是机械制图课的学习中, 如何进行教学各个环节的调整, 在有限时间中快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机械制图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学生综合分析, 就不难看出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1) 中、小学多年的文化课学习中, 学生已养成固定的学习模式, 使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性, 坐、等、靠的思想严重, 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展开, 动手能力是通过某些实验来完成的, 所以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加强。

(2)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以听为主, 认为听明白了, 就能够掌握了, 其实不然, 正如机械制图课程性质中所言:“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技术课”, 所以, 早年的教学中, 专家们认为, 在总学时中三分之一是用于讲授理论知识, 三分之一是课内练习, 三分之一是课外 (或家庭) 作业。从这个比例中不难看出, 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巩固课堂所讲授的基本理论、基本作图方法, 完成基本基能训练, 才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对课程性质体会不深, 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 就会造成听课易懂, 作题偏难, 作题呈现盲目性, 更谈不上举一反三了。

(3) 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强, 缺乏对问题进行科学性与系统性分析。

学生不愿动脑筋思考问题, 吃苦精神很差, 分析问题缺少条理, 缺少科学性, 知识学的太死, 作题感到非常吃力, 当然作图技巧更谈不上了。

综上所述, 都是影响学生两个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如不很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教学质量提高的难度就更大了。当然教师主观能动作用, 以及教师的水平或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也是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紧密相关的, 在这里就不熬述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具有综合性的, 它即体现出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好与差, 又要反映对基本方法掌握的好坏程度, 对国标中有关规定运用的是否得当等。比如说作图技巧问题, 没有千百次训练是难以达到的, 常言说熟能生巧, 没有空间与平面间的多次运作, 没有图物之间的多次对比与转化, 就没有空间的思维与想象, 也就无法提高作图的速度, 无法提高图示与图解的正确性、准确性。所以, 对工科学生如何提高机械制图中的动手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任课教师研究与探讨的学术性的课题, 万万不得忽视。

几年来, 我校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 调整了教学中的某些环节, 加大课内练习的力度, 作业环节从严要求, 投入了较大精力。在机电工程系的几个班级进行了试点, 收到了效果, 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1) 理论教学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授课时间要压缩, 应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教学内容要少而精, 突出重点和难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条件与手段, 选择例题尽可能结合本专业的实际, 使学生听起来便于记忆和掌握。

教学中语言精练, 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多开展双边活动, 有助于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主课堂上。教师要把基本要领和基本作图方法与步骤以及所选例举融为一体,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教学共鸣, 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贯彻和理解, 才能收到良好的听课效果。

(2) 要把课内练习环节提到议事日程上, 进一步巩固基本知识, 从而提高其动手能力。

任何知识都要有消化理解过程, 而机械制图课加强课内训练就是对所学过的知识及时巩固。结论中指出,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图示、图解、读图能力, 并掌握一定绘图技能”。课内练习, 主要是消化理解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就是加强读图与绘图基本训练, 就是对动手能力的提高。每次大约二十分钟作为练习。在选题上可能是教材中例题, 也可在习题集中选取, 还可是由教师自行拟定。这样做, 在有限学时内, 完成基本训练, 深化教学主要内容等。课内练习内容教师要一一过目, 即为教师以后教学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又便于了解和发现学生在练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使今后的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

(3) 作业布置要分层次, 数量要适当, 要注意题型的选择。批改后再进行作业讲评。

作业布置在数量上不要过大, 但一定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在题型的选择上要有代表性, 把一般题和难度大些的要区别开来。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规定完成基本题, 只要独立完成并在质量上给予保证的, 平时作业成绩可以及格;如能在此基础上又能完成难度大些的作业, 可视完成的程度给予及格以上的平时成绩。作业分层次布置其目的就是为了拓宽作题思路, 基础不同, 深化程度也不同。教师对学生作业应按作业指导书提出具体要求, 把好关, 作业的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严、细、稳、准快的良好绘画风气。批改后的作业要写出简要评语, 把教师对作业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学习, 使学生及时克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作业讲评中要有针对性, 好的要肯定并进行鼓励, 要指出毛病及错误, 对共性问题可及时集中辅导, 避免错误和不足继续蔓延, 至少在下次作业中要减少问题的重复出现;好的作业让学生传阅一下, 便于学习交流, 有助于作业质量的提高。教师可通过学生作业把讲课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回来, 为今后教学提供依据, 有利于对学生的辅导。

学生对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在学习中得到了深化, 提高了学习自觉性, 加快了作业规范化的进程。无论是从图线的标准上, 还是字体的工整都有明显的提高, 使图形的完整正确, 清晰都有所改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付作业现象基本消除,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学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促进了教师责任感。使教师不但要讲好本课程, 还要为课内练习及课后作业投入很大精力;去布置、去检查、去指导、去总结等, 不断去研究, 不断去探讨, 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的双边活动, 使学生两个能力得到了提高,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 通过教学环节的调整, 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 花费了一定气力,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 我们还要勇于探索, 大胆试验, 把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已任, 争取更大成效。

摘要:在制图课教学中, 适当调整教学过程,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革教学实训的方法和手段, 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着重强化课内训练环节, 是提高制图课教学质量重要方面。

关键词:调整教学环节,能力培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秀榕.激发技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积极性[C].福建省农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

[2] 王志军《.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 2005 (06) :40~41.

上一篇:酒店财务管理的新趋势以及人才培养对策下一篇:当文旅产业“遇见”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