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审计证据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审计证据是审计部门对审计事项做出正确评价,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性证明材料,它在审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目标是以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审计证据做为依据,而且审计报告的结论都应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目标能否客观、公平,审计报告所发表的意見能否为审计委托人、被审单位和公众所接受,直接取决于审计证据。

第一篇:审计证据论文范文

论企业审计中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企业审计中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析了审计证据收集中事前收集、事中获取及证据鉴定三个步骤的工作要点以及审计证据收集质量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合理应用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审计;审计证据;收集;应用

审计的过程是不断收集、鉴定和综合运用审计证据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日渐多元化,会计判断和估计以及非常规交易也日趋复杂,加上内控失效使舞弊有可乘之机,国家审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对审计事实真相进行证明,并随之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具有充分性、适当性、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等性质。同时,审计证据也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基础和后盾,其应用是确定审计事实、正确编写审计报告的最后环节,是合理提出审计报告达到企业审计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应用是企业审计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和应用的效果对确保审计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和充分性、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及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审计中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应用策略:

一、细化企业审计证据收集步骤,控制审计证据收集质量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审计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探索到逐步走向深度普及。审计证据的收集作为一项以信息材料为基础的活动,必须通过有条不紊的收集步骤和环环相扣的质量控制才能使审计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审计风险得以有效降低。

1.审计证据收集的步骤

审计证据的收集是通过检查、监盘、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和分析等方法对重要事项的审计信息材料进行统计、归纳的活动,共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事前收集。审计证据事前收集是审计人员在送达审计通知书前对企业审计项目相关审计证据进行调查的过程。在证据收集中,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依据,上级单位起草制定下发的各类文件资料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等;并找准财务控制的盲点和弱点,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和风险评估。以此作为衡量和判断审计对象的正确性、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的尺度。

事中获取。审计证据的事中获取主要是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中对证据进行收集。此过程中,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围绕企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审计事项,按照项目的管理、资金的流向等通过账表审阅与复核、物资清点与盘点、计算及座谈了解等多种途径对企业业务资料、文件、档案材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在全面分析、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相关的审计证据。并对收集的审计原始证据仔细分析,深挖细究,取精去糙,提高审计证据的针对性、客观性。在具体的审计取证过程中,企业审计项目审计证据的事中获取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做到审计证据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审计事实;二是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可以借鉴法律证据严密的取证要求,在审计手段范围内,尽量完善审计证据要素;三是区别不同的审计事项确定样本量的大小,使审计证据的数量满足被审计事项的要求。四是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的程序和手续必须合法。五是通过计算机审计的辅助功能,改进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查账方法,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和精确度。

证据鉴定。审计证据的鉴定主要是审计机关通过专门机构指派的专业人员对客观事物的真假、技术参数、事故程度、质量等级等方面进行鉴定的过程。审计项目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只有经过鉴定,确定符合要求,其潜在的证明力才能转变为现实证明力,作为审计结论的重要依据。而审计证据的鉴定中由于鉴定对象特质和状况的复杂性,以及计量的多样化和不一致性,给鉴定带来了相应的难度。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审计经验来鉴定审计证据的真伪。在鉴定内容上主要包括鉴定审计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可信性、充分性、证明力及经济性。

2.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控制

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控制是关乎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在整个审计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审计取证上,审计机关应研究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注意审计证据的相关的取证范围、取证的全面性,加强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审计质量。

首先,明确取证目标,提高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要实现审计目标,就必须依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内容或事项收集审计证据,以保证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而审计机关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与实现审计目标的关联性是保证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前提。因此,审计机关在取证过程中,应依据审计的目标、重点和范围来确定其收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思考,怎么取证?取哪些证?取多少证?何时取证等问题,判明其真伪和证明力大小,进而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收集证据,确保审计证据应与待证事项或应证项目存在一种内在逻辑关系,与对这些应证事项或应证项目形成审计意见这一目标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与它所要核实的事情之间有可追溯性和逻辑上的重要联系和证明作用,从而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提高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

其次,对证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从宏观层面控制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是指某项证据对于评价与证明某一被审项目所具有的作用程度,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目前,审计机关开展的审计业务类型很多,包括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还有其他类型的审计,但不论何种审计业务类型,只要审计目标中包含了要对报表及其会计信息真实性发表评价意见,都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让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评估证据总体及总体各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以实现审计证据重要性要求之精髓,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最后,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从微观层面控制审计证据质量。审计证据因形式、来源、性质等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因此,审计机关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应当依据审计目标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地认识、分析和判断审计证据,处理好确定与非确定的、相似的与相异的、单元的与多元的、抽象的与形象的等等各种审计证据间的关系,构成收集审计证据的全面性、层次性,从而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同时,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审计机关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二、构建企业审计证据链,提高审计证据应用效果

证据链是由证据环构成的证明案件全部事实的证据体系,是由大小不等的证据环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是审计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融合的体现。审计证据的应用是企业审计项目确认审计事实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出具审计报告,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为更好地应用审计证据,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证据收集后,应通过整理和分析,把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联系;通过测试会计资料,研究和比较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的趋势,综合运用审计信息,得出分析推理的审计证据,并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和选择,构建企业审计证据链,保证审计证据对审计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和充分性,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因此,实践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应根据审计条件的需要,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归纳、深入分析、系统判断,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审计证据体系,保证审计报告编写的合理性。

1.对审计证据进行整合判断,保证审计证据选择的合理性

审计证据证明效力的大小是决定审计证据取舍的关键和标准,证明效力越大的审计证据,对审计结论的保护程度越高,作为审计证据所具有说服力也就越充分。因此,审计机关于审计证据收集之后,应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审计证据进行整合判断,保证审计证据选择的合理性。如:判断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中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在取得程序和方法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能真实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数量上是否足够,是否与审计目标高度相关,审计证据是否具有足够代表性和时效性,是否具有足够的证明力来支持所形成的正确、合理审计结论。从而使审计证据更加精炼有效,更具证明力和说服力,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从而更好的实现审计目标。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遵循如下规律:电子数据或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的证明效力大;从被审计单位以外其他单位以外调形式取得的审计证据比直接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得出的证据证明效力大;审计人员自行查验复核取得的审计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面数据证明效力大。只要审计人员在相关的审计证据中选取审计证明效力相对较大的审计证据,审计结论的公信力就会提高,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对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归纳,构成完整的审计证据体系

审计证据根据形态可以划分为口头证据、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证据、环境证据和其他证据,不同的审计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由于企业审计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通常不可能由某一单项证据来对审计目标进行直接证明,还需要用若干间接证据和分析推理证据等辅助进行,共同构成审计证据体系。因此,企业审计项目中,审计机关应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归纳,构成完整的审计证据体系。首先,制定“审计证据筛选”制度。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通过规范的职业判断,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深挖细查,取得恰当数量的审计证据。并对恰当数量中审计证据的“疑点”作因果关系、事实过程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对审计证据中起关键作用的证据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筛选,从中确定对鉴定最具证明力的证据资料。然后,根据证据材料其证明力的不同,形成具有发挥着不同证明作用的证据环。环环相扣的证据环,赋予了证据链足以证明审计事项全部事实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证据链的材料源自于能够独立证明某一事实的证据环,因此证据链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或者说证据链的生命,取决于证据环内在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及证据环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在对同类经济活动事项证据环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在关联的证据环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对某一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链,最终形成能够证明经济活动事实的证据体系,为审计结论的正确、合理奠定基础。

3.对审计证据进行逻辑分析,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

无论是在审计证据的特征分析、审计证据的内容归纳中还是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中,都离不开科学的逻辑思维。企业审计中,通过对审计证据的逻辑分析性论证,研究和比较证据之间的关系,可将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联系,得出分析推理的审计证据,从而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因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从感性的事物、概念或现象开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引申到其他有关的审计事项,充分从已知条件出发,向可能出现审计问题的多方面延伸,促进审计证据应用的全面思考、多环节思考、多层次思考,使相关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合理,同时也促进审计意见形成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总结

审计证据是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得的能够起到证明作用,并可以据以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评价的依据,其收集质量是审计机关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基础和后盾,其应用效果是出具审计报告、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企业审计项目工作实践中,应充分重视此工作环节的重要性,保证审计证据收集的充分、恰当、有效,审计证据应用的合理、准确,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舒梅 唐少文:试论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J]. 现代商业.2013(18).

[2]蒋益俊 陈 伟:论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03).

[3]任安冉:探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06).

[4]孙舒梅 唐少文:试论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J]. 现代商业.2013(18).

[5]任安冉:探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06).

[6]刘慧芬:证据链理论与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实现[J]. 财会月刊.2012(34).

[7]郭 磊:审计取证方法对审计风险的影响[J]. 中国商贸. 2013(12).

[8]鲁 冰:论信息化环境下电子证据审计定位[J]. 财会通讯. 2013(16).

作者:樊人英

第二篇:谈审计证据及其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摘 要】审计证据是审计部门对审计事项做出正确评价,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性证明材料,它在审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目标是以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审计证据做为依据,而且审计报告的结论都应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目标能否客观、公平,审计报告所发表的意見能否为审计委托人、被审单位和公众所接受,直接取决于审计证据。由此可见,审计报告的出具都是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证据是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的。

【关键词】审计证据;审计目标;关系

审计要凭证据说话。审计证据的获取是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而获取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有着紧密的关系,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得出审计结论、支撑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人员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从审计目标着手,加强对审计证据收集的控制,最终在审计过程中,达到正确地收集、确认和运用审计证据,从而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结论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

一、审计证据和审计目标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取得的用以证明被审事项与有关规定是否相符的一切凭据,包括各种文件、实物和信息。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行为达到的预计的合理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整体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实质与特定审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发展,审计环境随时发生改变,需要评价和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范围随之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发展到包括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率性等多方面的审计目标体系。

二、审计证据的特性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审计人员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人员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风险的影响,并受到错误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记录金额的重要性的影响。审计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是否相关必须结合具体审计目标来考虑,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特定的审计程序只能为某些事项提供合适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事项无关;针对同一事项可以从不同方面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与特定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其他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

3.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所取得的审计证据的实际环境。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证据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从外部取得的审计证据比从内部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控制有效时取得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失效时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靠;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比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以文字记录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从原件取得的审计证据比从复印件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三、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常用的审计取证方法有:检查法、监盘法、观察法、询问法、函证法、重新计算法和分析性复核法等。

1.检查法。检查是指审计人员对所取得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的审阅与复核。

2.监盘法。监盘是指审计人员现场盘点被审计单位所有实物资产及现金等。

3.观察法。察看被审计单位的办公场所、有形资产和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工作,以及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等进行实地观察而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进而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生产状况、业务运行情况及内部控制遵循情况的证据。

4.询问法。询问是审计人员以提问的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有关人员获取书面或口头答复,取得审计证据。

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有关信息和现状的声明,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

5.重新计算法。重新计算是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对被审计单位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的审计证据。

6.分析性复核法。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对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等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项目和异常变动予以重点关注和调查。

四、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审计证据的取得是紧密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的,审计人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证明力是否足够,能否据此对被审项目做出正确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审计证据是否有效,而有效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求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必须与审计目标和应证实的事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不是所有客观存在的材料都能作为审计证据。一方面,取得的证明材料要与审计的目的、审计所确定的内容相一致,与审计事项有内在联系,能直接或间接地证明被审计的事项;另一方面,不同审计内容所取得的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否相互应证。同时,还要注意取得的证据与提供者认定的事实要一致,证据提供者认定的事实与审计事项的事实要一致。在形成最终的审计结论之前,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证据的效力不够,证明力不强,就应继续补充取证,对审计证据有效性的最终判断,标志着审计取证工作的结束。

五、结论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因此对审计证据的收集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考核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而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和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的具体指南,审计证据的取证过程也就是审计目标实践必经过程,审计证据获取是审计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再以正确的审计方法和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作者简介:

刘振兴(1981—),男,安徽省怀宁县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协作配套中心,项目经理,研究方向:财务审计。

作者:刘振兴

第三篇:网络审计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一、网络审计证据的界定

网络审计证据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渗透到审计领域的产物,准确界定网络审计证据是理解和运用该类证据的出发点,对于这种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下诞生的新兴的、广泛的审计证据类型,审计界尚没有准确的界定,但并不否认以网络信息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我国大部分学者将网络形态的审计证据归属于电子视听证据,即通过检查以电子数据或影音形态存在的资料所获得的证据,以电子、影音、磁介质等形态存在;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其看作书证,也有少数学者主张将这种网络形态的审计证据划归物证、鉴定结论、混合证据处理等,尽管没有单独界定网络审计证据,但都认同了该类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审计业务的复杂化,网络审计证据的频繁出现和使用必定会促使审计界对网络审计证据的深入研究。基于研究和实践的需要,笔者认为不妨将网络审计证据作为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进行单独研究,网络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网络上对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进而得到并使用的所有信息。网络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外延,深化传统审计证据的内涵。要深入理解网络审计证据,需更为详细地把握其外延、内涵。

网络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范围和数量,其外延表现为:(1)网络审计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使审计证据的涵盖范围由传统审计证据拓展到包含了网络证据的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外延。(2)网络审计证据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增加了审计证据的数量,也提高了审计证据整体的充分性。

网络审计证据深化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内涵,其内涵表现在:(1)网络审计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其目的是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凡不以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为目的的网络信息均不能被称为网络审计证据。(2)网络审计证据是以网络资源为依托。网络审计证据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审计证据,正是由于其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广泛的审计证据。(3)网络审计证据是对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网络审计证据来源于网络,这是对传统审计证据来源的拓展。

二、网络审计证据的价值

由于网络审计证据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以互联网网络资源为依托,其技术含量较高,而且具有网络信息的共同特征,使得网络审计证据的唯一性特征比较模糊,易于伪造,易于丢失,不能自证其客观真实性,因此,一般情况下必须结合其他类型的审计证据,谨慎使用网络审计证据。由于网络审计证据的使用范围还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所以在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时,仅考虑网络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不恰当的,更多情况是将网络审计证据与其他形式的审计证据结合起来,考虑审计证据整体的充分性。

目前,网络审计证据的运用仍不广泛,规范网络审计证据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网络审计证据的探索仍不深入,所以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时,主要集中于对其适当性的评价。由于网络审计证据不同于传统审计证据,所以对网络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评价也有异于传统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判断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高低的标准,结合网络信息的特征,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体现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关联性和可采性。关联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网络上采集、整理和分析的信息是与被审计单位相关或被审计单位的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其可采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应具备客观性和合法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最终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审计证据的法律地位。

(一)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是注册会计师对网络上采集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而得到并使用的所有信息,关联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联。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前提下,运用职业判断,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

由于网络审计证据是传统审计证据的拓展,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能否被法律认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在英美法系中,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以传闻证据规则和最佳证据规则作为判断标准。所谓传闻证据规则,是指证人只能以其亲自耳闻目睹所得信息在法庭庭审时以口头形式向法庭作出陈述,保证所获信息是第一手的资料;所谓最佳证据规则,其实质内涵是指特定案件的事实,只能采取能够寻找到的最为令人信服的和最有说服力的有关最佳证据方式予以证明,一般认为,表明有关文书的内容或其存在的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方式是出示原本,抄本是第二位的证据。对于网络审计证据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无法保证网络审计证据均为注册会计师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无法出示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网络信息的原本,所以这两大规则成为阻碍网络审计证据关联性被认可的障碍。

与英美法系规则不同,我国有关法律将证据定义为: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即司法人员在办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中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能帮助查明案情真相的一切客观事实或材料。因此,有学者认为,基于我国法律对证据的定义,网络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证据。那么,在审计界,网络审计证据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也应该作为审计证据,与传统审计证据具有同样的证据价值。

(二)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是确定注册会计师在网络上采集、整理、分析得到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是否可以采用的评判标准,是判定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是否能形成网络审计证据的依据。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可以从其客观性和合法性两个方面做进一步分析。网络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指其网络审计证据的内容客观且以客观的形式存在。客观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是由可靠的信息提供者以合法的信息提供方式提供,网络信息客观、完整,不存在错误和伪造,网络信息记录与传输途径安全可靠,电子信息的产生以及在系统传输过程中防止泄密、篡改、灭失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及网络数据材料的共享度越来越大,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采集,且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为网络审计证据的载体。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网络审计证据的收集、调查和保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任何以违法手段收集、整理得到的网络审计证据,均不能作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网络审计证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网络审计证据现场勘验(包括网络现场的勘验和单机现场的勘验两种类型)、搜查与扣押、实时收集、保全、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电子信息等。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还体现在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为网络审计证据的载体,我国大部分学者将网络审计证据归属于电子视听证据,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审计证据可以看作书证,也有少数学者主张网络审计证据可以划归物证、鉴定结论、混合证据,尽管对网络审计证据归属于何种形式的证据说法不一,但实质上都认同了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形式。

关联性和可采性是评价网络审计证据适当性的两个重要特征,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关联且可采用的网络审计证据才是适当的,才是具有证据价值的。由于网络审计证据是网络技术的产物,在审计工作中,通常不涉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但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用作网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客观性、合法性,在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员利用专业优势进行辅助。

三、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环境下,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渠道主要为网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链接、网上聊天、电子签名等方式,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上几种渠道采集网络信息,进而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

(一)网页 网页是计算机术语中常见的专业词汇,是展示网站的窗口,网站的内容和功能可以通过主页一览无余。在网页上承载了大量的网络信息,主页的拥有者将其拥有的信息发布,使之成为网络信息,如果该网络信息经评价后能成为审计证据,那么该网页就成为网络审计证据的一种来源渠道。

(二)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可以传送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目前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也是当下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相关法律规定,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程序时,可以将直接从第三方(被函证者)获取的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这里的书面答复包括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的答复,也就是说,以电子邮件形式答复的内容可以作为审计证据。

(三)电子公告(BBS) 电子公告(Bulletin Board Service)又称电子公告牌系统,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BBS上存在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已经成为网络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链接 链接也称超级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简单地说,链接就像是一个信息向导,带领你在互联网里有目的地浏览你所需要的信息。

(五)网上聊天 网上聊天又称“电子聊天”,是以文字方式为主的实时信息交流,是“一方用户电脑——服务器——另一方(或多方)用户电脑”式的通讯连接。目前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有郎玛UC、网易泡泡、雅虎通、新浪聊聊吧、微软MSN、淘宝旺旺、国外的ICQ等专业聊天类软件,还有类似聊天功能的PP点点通、酷狗、POCO等软件。随着人们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该类软件的用户群体已基本覆盖了青少年至中老年的人群,目前存在的网上聊天系统的书面聊天记录按存放地的不同,分为“存于服务器的聊天记录”和“存于用户个人电脑的聊天记录”两种。一般来说,网上聊天系统服务商对聊天记录保存时间不长,所以,聊天记录主要保存在聊天用户双方的个人电脑中。随着上网的工具越来越多,电脑、手机等,如果用户每次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网上聊天,则保存在某一工具上的聊天记录是不完整的。由于以上原因,要使网上聊天的书面聊天记录成为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还亟待完善。

(六)电子签名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的讲,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签名,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它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也可以说它就是电子印章。

四、网络审计证据的特点

网络审计证据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以互联网网络资源为依托,其技术含量较高,而且具有网络信息的共同特征。

(一)文档来源的多样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可来源于网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链接、网上聊天、电子签名等,其信息提供者、信息传送渠道均具有多样性。

(二)文档层次的多重性 网络审计证据易于转载、复制,使得无法辨别作为网络审计证据的文档是否为源头文档,文档层次具有多重性且同样性,使得源头文档的唯一性特征比较模糊。

(三)文档内容的脆弱性 网络审计证据来源于网络信息,文档内容的真实性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文档内容的脆弱性表现在信息、数据易于伪造、篡改、丢失。

(四)文档保存的稳定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稳定性是针对网络审计证据的保存和重复使用来说,网络审计证据能以原来的模样保存,且保存时间长,能无数次重复使用。

[本文系四川省审计厅2011年课题《网络审计证据研究》(课题号201103A)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振林:《网络证据认定问题研究》,《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编辑 园 健)

作者:罗杰 张桃梅

上一篇:精细化工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