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2-06-28

第一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2020年)

一、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是东接齐鲁、西连三晋、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遗迹;它山川秀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它平原广袤,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素有“冀南粮仓、棉海”的美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使邯郸市成为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1世纪初期,是邯郸市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所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差异大,采矿活动强烈,因而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且局部地段灾情严重,给我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

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及国家和省内有关规划,制定《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灾种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本《规划》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为近期,2011-2020年为中远期。《规划》所涉及资料截止到2004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所辖行政区域。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形势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市是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西部太行山区主要分布与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部低山和丘陵区主要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采空塌陷以及伴生地裂缝;东部平原区主要以构造地裂缝和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为主。在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雨季,地下资源开发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滞后于资源的开采时间。

据调查,建国以来,我市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7处,共造成64人死亡,8899间房屋被毁,18 820.5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909.88万元(表1各县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结果统计表)。平均每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3.2处,年均死亡1.2人、毁房165间、毁田348.5亩,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46.58万元。

截止到2004年全市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52处(表2邯郸市地质灾害分类统计表),威胁人口5068人,威胁财产达35010.37万元。

1、泥石流、崩塌、滑坡是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在邯郸市西部太行山区,行政区包括邯郸市区、涉县、磁县、永年县和武安市。

据调查,截止到2004年,全市已发生崩滑流灾害27处,其中泥石流18处,崩塌5处,滑坡4处,灾害共造成52人死亡,1588间房屋被毁,2694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882.7万元。地质灾害隐患点51处,其中泥石流灾害18处,崩塌灾害25处,滑坡灾害8处,威胁人口3383人,威胁资产达3009.5万元。暴雨或连续降雨是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每年汛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全年的70—80%。

2、地面塌陷是矿区主要地质灾害

邯郸市地面塌陷均为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以地下开采煤、铁等矿产资源的邯邢矿区,行政区包括峰峰矿区、武安市、涉县、磁县、邯郸县和永年县。据调查,截止到2O04年,邯郸市已发生的地面塌陷15O处,其中小型的138处、中型1O处、大型2处;危害程度为一般级的115处、较大级的29处、重大级6处。全市地面塌陷共造成12人死亡,破坏房屋5920间,16036.5亩农田减产或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6346.56万元。经综合评价,150处塌陷稳定性差,共威胁着168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7687.19万元资产。

3、地面沉降、地裂缝是主要缓变性地质灾害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是河北平原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几个典型地区之一。根据资料表明:1966~1984年邯郸县河沙镇沉降中心累计下沉329.1 mm,年均沉降速率为18.3 mm/a;肥乡县天台山地面沉降中心1977~1984年累计沉降406 mm,年均沉降速率为58.O mm/a。邯郸市区地面沉降区于1968年沉降速率达10~36.6 mm/a,沉降中心国棉一厂累计沉降量为366 mm,年均沉降速率为36.6 mm/a,20O0年邯郸市区累计沉降量达717 mm。目前,地下水超采仍在进行,地面沉降有加剧的趋势。地面沉降属于缓变性区域性地质灾害,一旦形成,将给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危害,且不易治理恢复。

地裂缝主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与中部平原交接带、冲洪积扇前缘、扇间洼地和古河道带。在地面沉降和矿区的采空塌陷边缘也多伴生小型地裂缝,其范围广,数量多,对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经调查,邯郸市共发现地裂缝51条,其中构造地裂缝41条,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永年-磁县,平原区南部成安-大名及平原区东部馆陶县路桥-馆陶一带,其规模全为小型,但邯郸市区地裂缝发生于城区,危害性极大,其他地裂缝多发生在农田、水坑或河流两侧,危害性小,损失都为一般级。采空塌陷伴生地裂缝10处,均因地下采煤所致,分布在磁县都党-观台一带,规模全为小型;据统计,10处地裂缝共毁坏房屋1391间,农田9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03.3万元,威胁资产达5293.68万元,其危害程度为特大级3处,重大级1处,较大级和一般级各3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1、地质灾害法制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省级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依据省先后实施的《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我市先后出台了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组织并成立了市、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首长负责制;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在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完善了监测预报制度和汛期应急避险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步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2、地质灾害调查全面展开,成绩显著

1990年以来,在省市各相关部门的参与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与邯郸市相关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市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育状况,分布和发展规律,并建成了邯郸市山区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3、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初具规模,群测群防初见成效

作为省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部分,几十年来,邯郸市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地质环境监测网也初具规模。截止到2000年,邯郸市监测网控制面积达8121.6 km2,其中平原区监测网控制面积7514.6 km2,涉县山区607 km2,基本覆盖了整个平原区和部分山区。

在全市6个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群专结合的县、乡、村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在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段建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

4、地质灾害预测和预报工作启动

2O04年底,邯郸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已经启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对汛期指导群众避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5、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卓见成效

在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邯郸市进行了一系列对重大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卓见成效。1996年8月以来,邯郸市大兴水保工程,结合小流域治理,在山区灾害易发区兴建拦河坝、谷坊坝,同时营造水保林、经济林,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并举,以减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地面塌陷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区进行了恢复地貌、尾沙造田、筑坝护安、植树封碴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6、实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为避免人为地质灾害发生,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要求,对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均按要求实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

7、科普宣传工作初见成效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环境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防灾自救能力。 近年来,我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尚未勘察治理,地质灾害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三)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通过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逐年增加。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已经构建,对部分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实施了勘查、监测或治理,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但是地质灾害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又面临了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

规划期内,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极小,人类活动、气候因素和地震因素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

1、科学发展观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现有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经济、社会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形势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2、山区地质灾害呈更加频发的态势

规划期内,全球气候变化和地震均处于活跃期,强降水过程和地震引发的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将进一步加剧,数量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市西部山区采矿等人工活动必然加强,再加上山区百姓居住分散,经济贫困的不利影响,势必给防灾工作带来更大更多的困难。

3、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任务。邯郸市有不少城镇如邯郸市区、武安市等,都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要达到布局合理、开发程度高、设施齐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的现代化城镇要求,必须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适时合理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区和重点防治区,为城镇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4、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邯长铁路等山区铁路干线和309国道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危害或威胁;中东部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也破坏或威胁着京广铁路、邯济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以及107国道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

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跨跃不同地貌单元,多处位于或穿过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到地质灾害不同程度的威胁。

5、矿产资源与地下水资源开发,需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矿山固体废弃物任意堆放必然造成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也十分突出。我市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薄弱,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是我市东部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灾害态势仍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以群测群防、群专结合为主要手段,从邯郸市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必须变被动应急救灾为积极主动防灾减灾,特别是要从源头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使预防、避让与治理协调统一。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特点和社会发展水平,统一规划,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突破。优先安排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危害大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治理相结合。

3、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4、责任、利益、义务协调统一。各级政府要认真抓好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单位、个人之间的责任、利益和义务,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5、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坚持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有助于减少人为破坏地质环境的现象发生,提高社会公众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可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各级财政资助下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与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使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系统的、主动的、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局面。

2、到2010年目标

— —建立比较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宏观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整个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能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

——建立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对每年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处置。

——编制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完成重要矿山、重要风景旅游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危及重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使威胁人口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基本得到防治。

——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我市重要经济区、重要国土资源开发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完成全市5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从源头上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

——逐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通过2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工程和2个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的建设,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支撑技术研究,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区(点)综合整治开发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山区建立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平原区建立现代化专业监测网络,开展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在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测预警预报。 ——建成包含雨情、水情的邯郸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具备应有的防灾自救知识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显著,全市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得到有效监控,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20%。

3、到2020年目标

——全面健全、完善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监督管理体系。 ——全面完善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体系,建成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治理力度,使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消除隐患。

——完成全市山区和平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发展变化规律及危害程度,掌握区域和重点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合理保护利用地质环境,避免或减轻诱发地质灾害。

——开展矿山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对威胁矿山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同时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有效控制,实现地质灾害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

——建立起综合性、公益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进一步加大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在全市建成完善的防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5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50%。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一)分区原则

依据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时空规律及发展趋势,结合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动力条件,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宏观地对全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二)易发区划分及概述

根据上述原则把邯郸市划为太行山山地区和平原区两个大区,然后进一步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3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据统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56 km2,占邯郸市总面积的12.94%;中易发区2135.46 km2,占17.76%;低易发区8334.04 km2,占69.3O%。

1、太行山山地区(I)

该区为太行山中低山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西部人工削坡建房修路、东部采矿活动强烈,降雨相对集中,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仅分布在武安市活水乡、馆陶乡西北部(A1),面积140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0处,发育强度为0.714处/1O km2。崩塌、滑坡、泥石流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武安市活水一带(B1),面积2O5 km2,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处,发育强度为0.049处/1Okm2。

采空塌陷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涉县井店-西戍一带的铁矿区(A22),武安市矿山-徘徊一带及武安市康二城-峰峰矿区-磁县观台镇一带(A21),总面积1272.7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采空塌陷,其次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伴生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69处,发育强度为1.328处/1O km2。

低易发区(C)主要分布在涉县大部,武安市西南部、磁县西部(C1),及山前丘陵地区的永年县永合会-磁县林坛-路村营一带(C2),总面积3568.7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为采空塌陷等,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38处,发育强度0.106处/10 km2。

2、平原区(II) 该区处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但大部分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构造作用强烈,断层蠕滑、区域微破裂开启频繁,为地裂缝多发区。东部农业发达,人为抽取地下水的活动强烈,过度开采导致了较大程度的地面沉降。

地裂缝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邯郸城区,面积109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地裂缝,其次为地面沉降,共发育地裂缝地质灾害11处,发育强度为1.O09处/1Okm2。地裂缝地面沉降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永年县山前平原区、邯济铁路肥乡-广平段和邯郸县南部-临漳-魏县沙口集-大名龙王庙一线,面积1926.77 km2,共发育地裂缝27处,发育强度为0.14处/10km2,地面沉降发育。

平原区广大地区为低易发区(C3),面积4765.34 km2,地裂缝灾害和地面沉降不发育。

五、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布局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土开发总体规划,以人口密集区、风景旅游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将全市划分成山区、平原区2个地质灾害防治大区。分区部署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4个,次重点防治区6个和一般防治区3个。

1、西部太行山中低山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区(I) 本区位于邯郸市西部,包括武安、涉县的全部,永年县、邯郸市区、磁县的西部山区,面积4677.72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武安市西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涉县涉林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邯邢煤铁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109O.23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4个,面积843.58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2个,面积2743.91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2005-201O年,调查矿山开发存在的重要地质灾害及隐患,作出风险评价;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规划方案,建立矿区地质灾害监测网,做好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武安西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立群专结合监测网,开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治理工作。

2011-202O年,近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对新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区恢复治理技术研究。

2、东部平原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防治区(II) 本区位于邯郸市东部平原,包括大名、馆陶、邱县、曲周、肥乡、广平、魏县、成安、临漳的全部,永年、邯郸市区、邯郸县和磁县的山前平原区,面积7425.42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邯郸市区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54.38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2个,面积844.84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一个,面积6526.2O平方公里。 本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2005-2010年,开展邯郸市区地裂缝防治工作,建立邯郸市区地裂缝监测网,并开展地裂缝防治对策与措施的研究;开展邯郸市区国土开发规划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结合全省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建设,建立东部平原地面沉降、地下水复合监测网,开展地面沉降监测预测,合理调控地下水资源开采布局和开采量。

2011-202O年,建立沿交通干线地裂缝专业监测网,对沿线地裂缝灾害进行跟踪监测;将地裂缝防治与国土资源开发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可持续的防灾举措;进一步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地面沉降恢复治理研究工作。

六、防灾减灾工程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科研工作 201O年前:

继续开展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全面完成我市平原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全市主要流域、交通干线、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区的地质灾害大、中比例尺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进一步圈定地质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危险区,全面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程度,为制定防灾规划,建立监测预报系统,部署防治工程,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提供依据。

1、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调查

结合河北省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开展平原区地面沉降灾害调查,重点查明邯郸东部平原地面沉降现状和至灾情况。

建立平原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完成邯郸市平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为全市和地方上编制宏观规划提供服务。

2、重要矿区和旅游区地质灾害调查

开展邯邢铁矿区和峰峰煤矿区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为国土开发规划和资源矿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开展响堂山石窟、口上水库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为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提供详细防灾减灾依据。

3、重大工程区、重要城市地质灾害调查

对南水北调等国家级重大战略工程区,山区公路、铁路,国家、省(市)已建和拟建的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重要水力、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实施专门地质灾害调查。

对邯郸市区和重点规划建设的小城镇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开展风险评价,建立调查数据库,为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4、制定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防治与综合治理的依据。2006年底,完成6个山区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并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编制,经专家论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5、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

大力开展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及物探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分区分灾种研究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建立完善的数学分析模型。

建立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早期识别指标体系和判据,提高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准确性,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2011年-2020年:

开展全市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依据全市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在重点建设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山区和平原的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01O年前,建设全市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建设以专业监测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相对完善的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完善全市6个山区县(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统一要求,统一管理。在开展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技术人员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定防灾预案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监测。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一旦发生灾害,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由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2007 年前,完成六个山区县危险性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网络建设;2010年前,参与完成河北平原地面沉降GPS监测网、控制网建设;对邯长铁路、309国道、涉林、涉左公路等跨山区交通干线实施地质灾害跟踪监测;2020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市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

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5年底,建立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应急指挥部由国土资源部门为主体、同级人民政府参与指挥,地质环境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撑。要求应急分队每年汛期配合地方政府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群测群防网络运行、防灾措施的落实情况;汛期加强监测,汛后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复查,并进行本地质灾害情况总结;发现险情及时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科学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4、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群测群防体系、气象监测预报网和相关科技公关项目为支撑,建立并完善市级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产品制作与发布的规范化工作流程,逐步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加强与相应气象部门合作,通过与气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市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不断完善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与发布系统,使预报预警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推进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科学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5、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在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到2005年底,建成邯郸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并及时补充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便及时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动态形状;201O年底,建立基于地理信息(GIS)系统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与地下水环境系统一起形成地质环境信息网,实现全市地质灾害有效监控;使行政主管部门能查询到全市任何一个目的地地质灾害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对象、范围。定期与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控;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理能力和防治水平。

6.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

2010年前,开展峰峰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在系统总结采空塌陷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基础上,深入分析示范工程监测资料,研究地质灾害前兆信息和变化特征,建立评价预测模型,做出预测和趋势分析,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提供防灾减灾依据。 2011年-202O年:

建成覆盖全市山区的比较完善的群专结合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网络,建成全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使我市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科学性和技术方法全面提高。

(三)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害性大小,将其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三个防治级别;根据各隐患点危险性、稳定性、成灾概率以及危害性等综合特点,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种。依据上述原则,将全市25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划分为省级28处,市级47处,县级177处;其中,需近期防治的114处,可在中远期防治的138处。

2010年前,把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放在国土经济重点开发区、人口密集区、城镇、风景名胜区、旅游地质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交通干线、输气(油)管道和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对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危害巨大难以治理不宜治理的工程和农村分散居民点,实行减灾避让工程。对“十一五”规划开发和改扩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和工程项目建设区防护工程。对每年新发生的继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施应急处置工程。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对可能造成人员大量伤亡、财产与环境重大损失,治理费用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灾害体,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实施治理。治理工程的重点是对县级以上城镇和较大乡镇构成威胁的大、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治理。优先考虑对国家公益性机构和组织(如机关、学校、医院等)、重要铁路、公路、大型矿山、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 根据国土开发、工程经济建设、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2010年前完成地质灾害防护三项重大工程项目。

2、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

对威胁分散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有计划的分期、分批搬迁避让工程。对有明显迹象直接威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认定的潜在隐患点,优先安排移民搬迁避让。

2O05-2010年,结合国家扶贫开发、全国小城镇建设,对已调查县(市)边远贫困山区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居民点实行搬迁避让;完成经济发达区,工程治理投资远大于搬迁避让投入、治理综合效益差的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对受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严重威胁的人口实施搬迁避让工程。

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程是指《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规定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为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应急布置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作阶段以年为单位,具体任务随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和灾情大小、危害程度等而发生变化。

4、工程建设与运营中的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由铁道、交通、水利等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结合“十五”、“十一五”各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对已建和在建的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和水利水电工程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5、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

开展武安市西石门铁矿塌陷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方法,为实施矿山环境恢复工程提供依据。加大利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支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并逐步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复垦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开展涉县河口村滑坡监测预警与防治示范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开展滑坡产生机制的工程技术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灾害治理方法。

2011-2020年: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治理原则,分级、分期、分区安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分散居民点全部搬迂到安全的地区。

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实行严格的地质灾害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经济、技术和舆论等多种手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配套的相关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不断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完备的因地制宜的地质灾害防治规章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加强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顺利实施。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针对我市矿产开发中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按照《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依法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力度,必须严格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新建矿山准入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针对规划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防治工程,编制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专项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查、监测预警、治理及管理,应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依据。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定期编制、修改或调整市、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负总责的原则,各区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应针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列入,并把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各级政府在确定支出预算时,财政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援助,努力争取国家和国际资助。

根据“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诱发地质灾害者和地质灾害治理受益者,要承担治理责任和治理费用。对于属自然诱发的,且又无法避让及威胁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基础设施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尽早采取工程治理。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监测预报水平,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能力,建立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可针对我市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为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水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有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决策能力,提高有关部门及企业部门参与和实施防灾减灾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发挥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二篇: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8—2015年) 新昌县人民政府

录 前

言. 1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2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11

三、主要防治任务. 14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21

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 28

六、保障措施. 34

附表:

1.新昌县主要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点基本情况一览表„„.附-1

2.新昌县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一览表„„.附-3

3.新昌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附-4

4.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表„„„„„„„„„..„.附-8

5.新昌县2008-2015年重点地质灾害点监测实施安排表„..附-10

6.新昌县2008-2015年地质灾害点勘查治理实施安排表„..附-11

7.新昌县2008-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表„„„„.附-12

附图:

1.新昌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172000)

2.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172000)

言 本规划所指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新昌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全县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也不断加大,并不断向山区拓展,加之气候异常,新发生地质灾害点有增多趋势。虽然上一轮规划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使部分群众免于地质灾害危害,但现今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在新形式下,地质灾害的防治在于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技术提升和应急能力的加强,合理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变被动应急防治为主动预防,前瞻性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适应构建和谐新昌的要求,为新昌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地质安全保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57号)、《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和绍兴市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文件,并结合新昌县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编制《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在全面、系统收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及相关规划和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和发展目标编制而成。是我县2008年至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适用于全县范围。

规划基准年2007年,规划期自2008至2015年。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中东部,绍兴市东南,行政区隶属绍兴市。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415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212.8平方公里,人口43.55万(2007年底),平均人口密度358人/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截至2007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约522公里,乡村级公路约677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医药、汽车零部件、制冷核心部件、轴承制造、纺织机械和旅游业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连续多年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2007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达到35011元。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城建方面,实现由新昌江流域向三江流域跨越,创建“三江”发展时代的战略目标,通过外联内拓,优化县域空间发展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同时培育特色镇,并加大对欠发达山区发展的帮扶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交通方面,以强化重点公路建设和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为重点,完善“三纵九横”交通网,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儒磐线等主要干线的公路网。水利方面,在重点加快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安排农村供水扩建工程及污水处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旅游方面,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普考察等新型旅游,加大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等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力度,构建旅游休闲基地。

(二)地质环境的基本特点 新昌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6.6℃。年均降水量1313mm,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 9月,且东南部山区雨量相对丰富,常形成暴雨等气象灾害,诱发山洪及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境内发育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较丰富。

新昌县属浙东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下降,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和河谷盆地三个层次。山地丘陵、台地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山地丘陵区溪流发育,河流切割较强,全县最高峰位于小将镇的菩提峰,海拔996m。

新昌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褶皱系第一级构造隆起带的南端,境内山地丘陵区出露大面积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在盆地边缘及台地区则以白垩系河湖相沉积岩和上新统玄武岩夹沉积层为主;东部和南部的沙溪镇、儒岙镇和小将镇分布大面积的以花岗岩类为主的侵入岩,“三江”沟谷地带则沉积了大面积的松散堆积层。县域山区地质构造发育,以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发育,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和空间展布起着控制作用。由于地质构造破坏及岩石风化作用,岩石破碎,在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和局部山体松散堆积层厚度较大,是形成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地质灾害现状

新昌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面广、相对集中、稳定性较差、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其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多与修路、切坡建房、附加荷载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关,强降雨则是最直接的引发原因。

根据上轮规划及2003-2007年新发生、发现地质灾害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全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类,共计111处,已发生地质灾害点64处,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处,其中2003-2007年期间,新发生地质灾害1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县地质灾害及隐患点中滑坡8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7.5%,崩塌14处,占12.6%,泥石流隐患10条,占9.0%,地面塌陷1处。按规模分,大型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2%,中型26处,占23.4%,小型77处,占69.4%。

滑坡:是我县地质灾害主要灾种,共86处,其中大型8处,中型25处,小型53处,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岩质滑坡和岩、土质混合型滑坡次之,人为削坡、加载和强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玄武岩台地区分布最多,达60处,占全县滑坡总数的69.8%,为大、中型滑坡主要分布区域,具有威胁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以表层土质和岩质、土质混合滑坡为主,主要特点为蠕滑变形,与表层岩土体及下部基岩中软弱层-褐煤层、粘土层相关。玄武岩台地型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治理难度大;其他滑坡地质灾害主要为道路、房屋建设引发,分布零星,规模小,易于治理。

崩塌:我县发育较少,共14处,中型1处,小型13处,多分布于低等级公路沿线和房前屋后地带,以岩质崩塌为主,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难于防范,但规模一般较小,易于治理。

泥石流:我县泥石流分布少,上一轮规划中确定4条泥石流沟。经全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后,共发现10条泥石流隐患沟谷,均为低易发,主要分布于沙溪镇、城南乡等低山丘陵区。

地面塌陷:仅1处,系由开凿引水隧道引发,现已稳定。

上述111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经过上一轮规划期间监测、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的实施,其中已有一半以上的灾害点已搬迁移民,或得到治理,或已趋于稳定。根据是否具有潜在危害对象、规模大小、危害程度及易发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其中有60处不再作为主要的监管对象。余下的51处灾害点因列为全县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本轮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的重点对象。这51处灾害点对2324人的生命和3820万元财产构成威胁。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县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我县成立了政府负责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职能,并延伸到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和国土所,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安全。针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制定出台了《新昌县地质灾害移民避险安置实施意见》、《新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新昌县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形成了以汛期防灾应急为主的应急预案、预警预报、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制度以及治理、应急排险、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实施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2003-2007年期间全县共完成各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20余项,基本从源头上遏制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深入进行。继2002年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后,又陆续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先后完成了全县16个乡(镇、街道)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分区编图以及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评价工作,此外还开展了新昌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七星新区、大市聚镇集镇及新昌轴承特色工业园区、儒岙镇规划建设镇区等新昌县重要工程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工作以及10余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通过以上调查工作的开展,基本查明了全县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对稳定性与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群测群防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在县域内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防御体系,对103处灾害点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并给予经费补贴。针对受威胁对象发放了1000余张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并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干部及村民、师生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对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及监测人员组织专业培训。通过宣讲,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群众报灾的主动性和积极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自觉性明显增强,防灾自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专业培训,监测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基本掌握了简易监测、记录方法和巡查内容、灾害前兆识别以及各项防灾制度等,促进了全县以基层为重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的完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及应急小分队。2003至2007年的每年汛期,安排人员对全县重点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和抽查,及时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紧急避险和应急排险,先后派出100余个小组2500余人(次)开展紧急检查和排险,对34处灾害点的3150人(次)实施紧急转移,对10余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调查和排险,使190余人脱险,免遭地质灾害危害。特别是在2007年10月“罗莎”台风期间,我县发生10余起地质灾害,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转移群众,并对多处规模较大、危害较严重的灾害点开展了应急排险调查,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每年汛期虽然险情不断,但成功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3—2007年全县财政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采取以搬迁避让为主、治理和监测为辅的防治措施,实施了搬迁避让25项、勘查治理8项,消除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隐患,使2446人的生命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其中搬迁避让707户2156人,治理脱险290人,社会效益显著。基本完成了上一轮规划预定的近期目标。

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百矿示范,千矿整治”的有关要求,我县共实施治理废弃矿山6处,不仅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还盘活了部分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显著。其中小寺岙及般若谷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大佛寺景区景观建设相结合,建设成为风景旅游区。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较困难。全县目前需搬迁人口仍较多,但面临自筹置房资金困难、搬迁移民再就业压力大、搬迁安置点土地资源稀缺等困难。因经济问题困扰,群众积极性低,加大了搬迁防治工程的实施难度。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县已查明的灾害点中尚有51处需要重点防治,威胁着2324人的生命和3820万元财产安全。随着工程建设活动继续,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以往地质灾害点及近年来形成的人工边坡,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较大,成灾的可能性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尚未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备案制度尚未形成;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防治责任需进一步明确。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组织有待加强。管理机构薄弱、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的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长效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康庄公路”建设以及他工程建设有向周边山区拓展的趋势,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工程建设强度和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造成的危害也会进一步增大。

全县尚有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城镇建设区、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在一定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暴雨事件频发,以往未发生地质灾害的人工边坡,特别是位于高、中易发区内的人工边坡、自然斜坡、沟谷,在强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加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新昌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新昌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地质灾害防治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受灾害威胁群众脱险、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防治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社会防治,变消极被动的应急处置为积极主动预防,从源头防止地质灾害,同时积极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构成的威胁。

突出重点,保障安全。重点抓好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优先安排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灾害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防治。讲究实效,带动和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全面规划,按轻重缓急进行有序、有计划的防治。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等密切结合,从实际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帮助山区群众脱险、致富,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职责。明确界定自然因素诱发和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落实相关主体的防治责任。

完善制度,依靠科技。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加强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及实效。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制度及各项政策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情况和危害程度全面掌握;建立地质灾害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体系,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监测预报、应急避险、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脱险;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得到进一步遏制,形成积极、主动、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

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至2010年底,对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复核,建立并完善地质灾害点动态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山区公路沿线、玄武岩台地区重要城建区和经济区的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适时开展重点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预防。健全和完善全县地质灾害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防灾水平、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达到100%,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备案制度,加大防治措施实施的监督力度。

地质灾害应急。全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救援系统和避险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建立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装备精良的应急小分队,以能满足县域内突发地质灾害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治理。通过应急排险、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到2010年全县已查明受主要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至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威胁,新增地质灾害基本消除隐患。

三、主要防治任务

(一)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进一步开展本县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的现状,为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开展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复核工作。2009-2010年对全县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以及防治现状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和评价,特别是对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灾害点,应重点核实,力求符合实际,为探索建立并实施地质灾害点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提供基础数据。

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县交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强山区公路以及其他新建和改建高等级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评估工作,2009-2012年完成约450公里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其他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县水利主管部门及风景旅游管理部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适时选择重点水库、风景旅游区、矿山集中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县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规划的中心城镇建设区、村镇规划区、重点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建设区、新农村建设、山区学校建设、搬迁避让安置点建设等实际情况,开展详细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的地质环境保障。

(二)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动态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复核制度,对现有和新增的地质灾害点的变化趋势、危害程度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调整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修订防灾方案以及监测预警体系,变更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的动态管理。

探索并建立统一管理与分级分类、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管体制。按灾害点的规模、危害程度、稳定性和防治难易程度将地质灾害划分为重点防治点(A类)、较重要防治点(B类)、一般防治点(C类)和历史灾害点(D类)四个级别。县负责A类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和B类灾害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乡(镇、街道)配合防治工作实施;B、C类灾害点作为乡(镇、街道)主要防治和监管对象,各村配合防治工作实施;D类灾害点不再作为日常监管的对象,可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根据对各类地质灾害点动态变化情况复核结果调整其防治级别,更新信息管理数据库。

对规模小、危害程度轻、责任主体明确、易于治理、且治理经费1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点,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治理,采取简易治理措施消除其隐患。对规模大、危害程度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经费投入大的灾害点,严格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范和规定,进行勘查和治理,或采取搬迁避让。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主体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地质灾害的责任认定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和检查。

健全和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本县51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及相应的管理和工作责任制。对纳入群测群防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点落实责任主体和监测责任人,并根据地质灾害点特征、监测责任人的素质,合理选择监测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和险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地质灾害应急、预防、危险性评估和备案、“三同时”监管以及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值班、灾情速报、地质灾害信息发布等现有的制度。根据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建设及要求,制定并适时出台地质灾害动态管理与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新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地质灾害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要求、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要求、地质灾害工程防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以上工作,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能够前瞻性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快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根据省、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发布的信息,结合我县雨情变化情况,探索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适时发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预警信息,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

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及其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参照上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完善、修订和更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充分利用水利部门山洪灾害避难场所的基础上,补建地质灾害避难场所。加强由国土、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地勘单位技术人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的建设,适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增强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切实做好台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高、中易发区的险情巡查,监测预警,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省、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信息,适时启动应急预案,转移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并根据险情或灾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

按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与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土地整理等相结合,根据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

搬迁避让。对规模大、危害范围广、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上不合理、且自然环境条件差,不适宜人居的灾害点,在调查论证基础上实施搬迁避让,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脱险。2009—2010年安排完成10~15处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2011—2015年,根据对已查明灾害点长期监测的实际情况,对稳定性差的灾害点继续安排搬迁避让工作。

应急排险。对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轻,易于治理、费用低的已查明灾害点以及新近发生的、条件简单的灾害隐患点,在调查的基础上实施应急排险,消除隐患。2009—2010年期间预计安排10-15处灾害点应急排险,2011—2015年预计安排20-30处灾害点应急排险。

勘查治理。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则在勘查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消除隐患。2009~2010年期间安排3-5处灾害隐患点实施勘查治理。

通过上述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到2010年使现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至2015年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除危害,新增地质灾害点及时予以防治,基本消除隐患。

(五)强化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地质灾害防治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严格落实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城镇总体规划、集镇、村庄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对评估成果审查的监督和备案,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达100%。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评估以及评估成果中提出的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六)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 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新昌县实际情况,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新农村建设的选址、旧村改造、移民迁建及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灾害调查、论证和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加大农村地质灾害基本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以地质灾害点及相关防治成果等信息资源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利用与开发,至2015年基本建成安全稳定、功能完善、服务管理、服务社会、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网络。

(八)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点建设 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中要求及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在地质灾害分布较为集中的玄武岩台地区建立1~3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和群专结合监测示范点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搬迁避让、综合防治等示范点(区)建设,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是相对,而又随时间变化的概念。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因素,综合运用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0000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编图、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以及本次灾害点核查等成果,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附表3)。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高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38.1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梅渚镇、澄潭镇、回山镇等玄武岩台地区。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脆弱,人口集中,分布大面积的玄武岩夹粘性土、褐煤、砂砾石以及白垩系软硬相间的砂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等,斜坡区地势较陡,表层碎石土厚度大,并夹有相对软弱的粘土,切坡和加载极易引发大面积的表层土体和岩质滑坡。区内发育主要地质灾害点22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总数的43.1%,均为滑坡,其中中型以上滑坡18处,区内受主要地质灾害威胁人数1627人,占全县威胁人数的70.0%,威胁资产2530万元,占全县威胁总资产的66.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中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153.03平方公里,占县面积的12.6%。主要分布在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新林乡北部、回山等玄武岩区以及镜岭镇沿江两岸、南明街道、城南乡局部地带。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分布大面积玄武岩夹相对软弱的沉积层和河湖相软硬相间的沉积层,斜坡区地势相对较陡,表层堆积厚度较大的松散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切坡和加载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8处,占全县现有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5.3%,以滑坡最多,达15处,崩塌1处,泥石流隐患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528人,威胁资产1017万元。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低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共902.8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4.4%。主要分布在新昌县东部、中部及南部低山丘陵区。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0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9.6%,其中滑坡5处、崩塌3处、泥石流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160人,资产253万元。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河谷地带及玄武岩台地顶部,面积118.7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9.8%。在区内的玄武岩台地顶部的局部地带发育小型崩塌地质灾害点1处,威胁人口9人,资产20万。

(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结合新昌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城镇及重要工程建设布局、旅游开发、人类工程活动等特点,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易损性大小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性大小,将全县划分地质灾害重点和一般防治区(附表4)。

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

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片,总面积245.3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0.2%。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35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的68.6%,受主要地质灾害点威胁的人数2068人,威胁资产3506万元。

(1)新昌县城区-大市聚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1)

基本概况:该区位于新昌县北部,包括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梅渚镇玄武岩台地斜坡区,面积约99.42平方公里。该区位于新昌县城市建设区、经济开发区、重点工程建设区以及梅澄经济组团、大市聚经济组团区,本区人口密度大,改造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广、强度大。区内总体属玄武岩台地地貌,地形变化较大,分布玄武岩夹粘性土、砂砾石和软硬相间的砂砾岩、粉砂岩、泥岩等,斜坡地带分布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碎石土。

地质灾害概况:该区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包括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和中易发区B-

1、B-3区的全部以及部分低易发区,是我县最易引发地质灾害区之一,区内分布7处滑坡和1处泥石流。其中中型3处、小型5处,稳定性差或较差,或低易发泥石流。危害程度方面,重大级1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1处,威胁人数363人,资产871万元。城镇、道路、水电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开挖山体、切坡、加载等,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潜在经济损失大。

防治工作重点:玄武岩台地区的规划重点建设区块、沿新昌县城区山体工程建设区,规划阶段需综合考虑所在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并开展详细地质灾害调查;开展新昌县城建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以及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点采取搬迁避让为主,工程治理和监测为辅的措施,至2010年末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到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本区防护重点是新昌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昌县七星新区以及新昌县城区玄武岩台地前缘斜坡区的工程建设区,人口聚集区以及公路沿线。

(2)澄潭、回山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

2、I-3)

基本概况:两区位于新昌县西南部的澄潭、回山玄武岩台地前缘斜坡地带,面积145.96平方公里,包括澄潭镇、回山镇、东茗乡、双彩乡等乡镇玄武岩台地区和镜岭镇沿江两岸。两区属于新昌县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区内玄武岩台地区人口相对密集,边缘分布有澄潭镇工业和经济建设区、镜岭镇工业区等。属于玄武岩台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分布玄武岩夹河湖相沉积砂砾石、褐煤层、粘性土、风化壳等以及软质和硬质沉积岩组,斜坡区松散堆积物厚度大,并夹有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软弱的粘土层,总体工程地质性质差。区内修路、工业区、居民区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

地质灾害概况:区内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2、A-

3、A-

4、A-5区以及中易发区B-5全部、低易发区C-1部分,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27处,主要为滑坡和崩塌,其中大型7处,中型12处,小型8处,均属稳定性差或较差。危害程度方面,重大级3处,较大级21处,一般级3处,威胁人数1605人,资产2635万元。区内可开发土地资源较少,与斜坡交接的山间谷地区、斜坡区及玄武岩台地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居民区重点建设区,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潜在经济损失大。

防治工作重点:严控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工程活动,工程规划阶段需进行地质灾害专项论证;开展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示范区及群测群防示范区以及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群专结合监测示范点建设;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点采取监测和搬迁避让为主,勘查治理为辅的防治措施,至2010年末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到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本区防护重点是玄武岩台地斜坡工程建设区、人口聚集区的村庄、风景旅游区、拟建儒磐线沿线。

2、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II)

除重点防治区外,全县共划定3片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共计面积约967.42平方公里,占县面积的79.8%。区内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6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的31.4%。其中滑坡8处、崩塌5处、泥石流3处。规模方面:中型2处、小型14处。危害程度方面:较大级8处、一般级8处,威胁的人数256人,财产314万元。 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是:预防为主,建立和健全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应急救援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工作;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严禁在玄武岩台地斜坡区随意堆放工程弃土弃渣及排放生活生产用水,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对必须勘查治理的灾害点进行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到本规划期末使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危害。

本区重点防护对象:大市聚镇集镇及新昌轴承特色工业园区、改建36省道沿线以及玄武岩台地斜坡区中的人口聚居区、工程建设区、城南乡上任村周边沟谷及高等级公路沿线及风景区等。

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

(一)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为保障我县主要经济建设区地质环境安全,对工程活动强度和地质灾害分布集中的新昌县城市建设区、梅澄经济组团、大市聚经济组团等玄武岩台地区开展1:10000比例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专项调查,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查明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特别是查明玄武岩台地区古滑坡分布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其稳定性、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科学划定工程准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建议,为建设部门规划工程建设区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及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2010年底前完成,预算经费:60万元。

(二)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

围绕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构建良好安全的地质环境条件,全面开展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详细查明山区低等级公路沿线,特别是“康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与发育特征,对其稳定性、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价,总结分析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引发地质灾害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至2012年,完成全县范围450公里的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调查比例尺1:10000~1:5000。

该项目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和落实,县交通部门协助,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指导,2010年前完成试点乡(镇、街道)的调查, 2012年底前完成全县调查,预算经费90万元。

(三)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分队建设

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应急机构,加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由国土、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地勘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的建设,到2010年建成一支具有高素质、装备精良、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极强的应急小分队和救援队伍,适时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我县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级地质灾害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的培训工作,使之成为应急机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迅速地协助组织人员疏散和灾后自救。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应结合山洪灾害避灾场所建设,落实或建设避灾场所,建立明显的应急标志。

该工程由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牵头,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每1-2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预算经费400万元。

(四)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

根据新昌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

(1)搬迁避让。经专项调查论证后,对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不合理,自然条件差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分批搬迁避让。至2010年安排10~15处地质灾害点620余人搬迁避让工作。根据对地质灾害点的长期监测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村民搬迁意愿,到2015年对有威胁人员的且稳定性差、治理难度大、经济不合理的灾害点进行实施搬迁,预计安排15~20处,涉及760余人。

(2)应急调查、排险。对规模小、危害较轻、治理技术难度小和新增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调查、排险,消除隐患。2010年末完成 10~15处已查明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应急排险工作,减少受已查明地质灾害点威胁人口130余人。2011-2015年期间根据新增地质灾害点及对已查明灾害点监测实际情况,实施应急调查、排险,预计安排20~30处,涉及威胁610余人,并根据应急调查结果,开展搬迁避让、工程勘查治理等工作。

(3)勘查治理。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危害严重且治理费用又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工程勘查治理。至2010年安排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勘查治理工作,减少威胁人数200余人。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县农办、民政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同实施完成,预算经费:1653万元。

(五)地质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在以往地质灾害防治成果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成功能完善、方便实用的地质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以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万乡(镇、街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图、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勘查治理、搬迁避让、应急排险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建成集地质灾害点、易发区、防治分区、小流域泥石流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成果管理为一体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采集、查询、统计、发布等自动化。通过地质灾害点的复核,不断更新地质灾害点发展趋势变化情况和防治管理级别,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动态管理,相关部门能及时查询、了解县域内地质灾害及防治动态变化,提高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开发易发区管理、用地审批、项目申报、地质灾害防治监管相结合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城市和集镇、村庄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程监控。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及相关规章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水平。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交通、水利、气象和通信等部门协助,在2015年前完成,预算经费200万元。

(六)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建设

为推动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一条适应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及技术方法,选择防治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灾害类型、重大地质灾害点、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各类示范工程的建设。

开展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根据新昌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特点,结合省、市专业监测点建设,选择位于玄武岩台地区的回山镇下山滑坡作为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将回山镇下山滑坡建设成为省级地质灾害示范点,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成为研究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成因机理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试验场,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发展。

开展新昌县城建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我县城建区可开发土地资源稀缺,周边山区位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发育,不规范的人类工程活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同时城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程建设强度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勘查治理、搬迁避让以及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汛期监测预警预报等工作的开展,探索一条高效、适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县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开展澄潭镇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示范区建设。认真调查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搬迁避让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搬迁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落实好搬迁避让安置点的规划、评估、建设以及群众生产生活与宅基地的土地整理等工作,探索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新模式、新方法,使下山脱贫与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有机结合,提高群众积极性。

开展澄潭镇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监测示范区建设。开展人民群众基本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及相关制度法规宣传、简易监测方法传授,落实重要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适时开展监测人员监测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动员全体群众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之中,不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自觉加入地质灾害巡查监测、预警和防治之中,使澄潭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真正得以落实,探索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新方法、新形式,推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县农办、民政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2009-2012年期间完成,预算经费:500万元。

六、保障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是县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实行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交通、水利、气象、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其监管检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应在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和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组织、落实群众转移和安置,以及统计、上报灾情和隐患等。各村(居)民委员会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协助、配合和实施工作,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工作等。

县人民政府应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本县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将规划目标和防治任务分解为计划,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政绩评价。

完善地质灾害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特别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价和监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

(二)健全基本制度,强化管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已有的地质灾害项目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值班、速报制度,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以适应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突出重点防治对象,按计划实施一般防治点的防治。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执法力度。县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执法监督力度,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通过政策、法规和规划,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职责。

(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规划》实施经费主要由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等组成。2008-2015年预计各级财政投入经费3151万元(见附表7)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和保障机制,专款专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在积极争取部、省、市支持的同时,县人民政府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地质灾害防治,同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下山脱贫、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化程度,同时尽最大努力解决搬迁群众安置和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提高群众搬迁积极性。经认定属于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及相关大专院校的科技优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将地质灾害调查、预报、监测以及防治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综合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的科技含量,扎实推进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报成功率。

(五)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利用节假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特别是要有计划的开展面向基层乡(镇、街道)、农村、学校、厂矿企业及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和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加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三篇: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为做好我省“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围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防治体系进行规划部署。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范围为全省行政区。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一)地质灾害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528起。其中:崩塌657起、滑坡784起、泥石流50起、地面塌陷37起;造成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2688.31万元。“十二五”末,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680处。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滑坡1384处、崩塌1691处、泥石流140处、地面塌陷136处、地面沉降3处、不稳定斜坡1326处;按险情等级划分:特大型隐患点5处、大型5处、中型108处、小型4562处。从分布区域看:皖南山区2444处,占全省总数的52.20%;大别山区1848处,占全省总数的39.51%;沿江丘陵245处,占全省总数的5.23%;江淮波状平原98处,占全省总数的2.09%;淮北平原45处,占全省总数的0.96%。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群众19556户,78119人。

(二)“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调查评价取得重大进展

我省依托地勘队伍每年汛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汛中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汛后地质灾害隐患核查,基本查清了全省地质灾害现状和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完善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了38个重点防治县(区、市)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开展了沿江地区岩溶地面塌陷1:5万综合地质调查和皖江城市带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地质灾害调查;完成了129处隐患点勘查。

2.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了覆盖全省四级联网的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建立了县(市、区)、乡(镇)、村、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建成了4798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队伍,全面覆盖全省所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行政村;建立了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联动机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各类媒体,在汛期发布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信息。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布黄色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134次,橙色预警23次、红色预警5次,发送预警短信206688条,传真信息7556件。

3.综合防治能力不断提高

中央和地方共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1.1亿元,共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29个,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815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944个,25653人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

4.应急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各地均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了应急值班制度,应急值守日趋规范。各地及时修订了本级应急预案,开展了应急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省、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建立了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库,应急响应快速和专业;建立了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分片区巡查指导工作机制,将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县划分4个片区,93名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分片区负责巡查指导防灾工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日趋完善。

5.宣传培训不断深入

省、市、县每年利用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活动日,积极开展地质灾害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灾、识灾、监测、预警、巡查、避险、自救等基本常识的宣传,尤其注重加强对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的群众、中小学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和避险技能的普及,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 各地每年向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向隐患点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和防灾读物,“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16982份,“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36236份。2015年,省国土资源厅首次专门制作下发了地灾防治宣传片,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普及防灾识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防灾避灾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

(三)“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安徽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6.8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8.85%,受威胁人员3783万人。安徽省地形复杂,丘陵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9.3%,斜坡发育,不稳定岩组广泛分布,地质环境脆弱。安徽地处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南北气流争峰,进退不定,气旋活动频繁,汛期多受梅雨天气主导,常有沿海台风来袭,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局地极端天气频发,降雨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因素将长期存在。“十三五”期间,我省交通、水利、电力、能源、通讯、燃气等重大工程活动加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增大,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与挑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短板。一是防灾机构尚需建立健全;二是专业防灾人员缺乏;三是资金保障困难;四是减存量控增量压力大;五是众多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集镇、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亟待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方针,系统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综合治理、监测预警、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建设。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安全保障。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防灾、减灾、抗灾相结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坚持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相结合,力争把人民群众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风险降到最低。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地按照地质灾害险情灾情规模等级,实行省、市、县分级管理,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等责任。 3.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统筹部署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工作。重点部署山地丘陵区、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区、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兼顾全面稳步推进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科学防灾、注重实效

加强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强产学研融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提升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精度,实现科学防灾减灾。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信息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注重防灾减灾实效。

(三)规划目标。

在1:5万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对人口密集的重点地段和重要工程设施影响范围,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全面推进群测群防网格化建设,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群专结合体系,到2020年底,实现全省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继续开展以搬迁避让为主,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 基本消除威胁100人以上及重要地段、重要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努力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减存量、控增量”的目标,并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进一步提高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管理、综合防治水平和能力,全面落实防灾减灾目标任务,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地生产生活安全环境。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依据地质环境背景及人类工程扰动等因素,把我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高、中、低、非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淮北平原煤矿集中区,总面积3.6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5.83%。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采空塌陷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淮北、淮南煤矿集中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淮南、铜陵石灰岩浅覆盖区;地面沉降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阜阳、亳州地下水超采区。威胁人口5万余人,威胁财产20多亿元。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区中南部的休宁-屯溪、青阳-繁昌-广德一带,沿江丘陵平原的怀宁-庐江、明光-全椒一带和江淮波状平原的定远中部地区。总面积1.38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85%。威胁人口1.04万人,威胁财产3.69亿元。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沿江丘陵平原的长江沿线南陵-郎溪一带、马鞍山、宿松-巢湖一带,江淮波状平原的霍邱、凤阳部分地区,淮北平原的萧县、埇桥、灵璧局部地区。总面积1.82万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12.96%。威胁人口0.37万人,威胁财产1.10亿元。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人口密度、社会经济财富集中度、重要基础设施布局、自然保护区及重要风景名胜区分布,将全省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8个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3个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4.99万km

2、次治重点防治区面积3.70万km

2、一般防治区面积5.27万km2。

1.皖南山地池州、黄山、宣城、芜湖、铜陵等地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为主要重点防治区

包括黄山市全部,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的大部分地区,芜湖市的繁昌县、南陵县部分地区,总面积27483.65km2。

该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灾害高、中易发区。本区防治重点是城镇、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及重大建设工程周边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灾害隐患。

2.皖西山地安庆、六安等地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要重点防治区

包括六安市的金寨县、霍山县大部及舒城县南部,安庆市的岳西县全境及太湖县、潜山县、桐城市和宿松县西北部地区,总面积12690.68 km2。

该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本区防治重点是城镇、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及重大建设工程周边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

3.淮北平原以采空塌陷为主要重点防治区

包括淮北市区及濉溪县,亳州市的涡阳县、蒙城县、宿州市区及萧县等地区,总面积6441.29km2。 该区域是煤矿集中分布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发育。本区防治重点是城镇、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及重大建设工程周边的地面塌陷灾害隐患。

4.淮南、颍上等地以采空塌陷、岩溶塌陷为主要重点防治区

包括淮南市区及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等地区,总面积3369.33 km2。

该区是地面塌陷高易发区,采矿活动强烈,采空塌陷、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发育。本区防治重点是城镇、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及重大建设工程周边的地面塌陷灾害隐患。

四、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一)调查评价。 1.开展地质灾害全面调查

开展全省地质灾害全面调查,查清我省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健全隐患点详细台帐,并按照“一点一策”要求,完善“两卡一表”(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防灾预案表),制定防灾方案,落实防灾措施。

2.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对可能威胁城镇、学校、医院、旅游景区、集镇和村庄等人员密集区以及交通干线、水利工程、输供电输油(气)设施、大型工矿企业等重要设施周边,适时开展高精度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及重要地段、重要设施周边和重点村镇部署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试点工作。 3.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人口密集的重点地区和重要工程设施影响范围,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析评价风险大小及危害程度。

4.强化隐患点“三查”工作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动态巡查排查制度,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的年度“三查”工作。通过“三查”及异常气象过程

(二)监测预警。

1.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

积极推进山地丘陵区市、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实现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全覆盖。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合作,推进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完善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2.构建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格

建立“四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乡镇为网格单元,落实“乡(镇)、村、国土资源所、地质专业人员”“四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逐级明确责任人,落实防灾措施。以乡镇国土所负责人为网格管理员,负责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调查、群测群防监测指导;以地勘队伍技术人员为网格协管员,负责“三查”和技术指导,在异常气候时驻点指导防灾工作;以村支书或检查,及时掌握隐患点发展变化情况,夯实防灾基础数据。

干部为网格专管员,负责灾害点巡查监测和信息上报。依托信息化系统,特别是手机智能客户端,做到四位责任一体化。

3.依靠科学技术提升预报预警水平

充分依靠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加快预警预报技术方法研究,大力推进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三)综合治理。

1.继续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

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居民点,首先考虑易地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安置可行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受威胁群众。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避让工作,可结合统筹“新农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生态移民”“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科学制定搬迁避让计划,加强搬迁安置点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切实解决好居民易地搬迁面临的住房重建困难与远离生产要素问题,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校舍安全工程等政策,实施中小学校校舍搬迁避让。

2.加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力度

选择威胁人口众多、财产损失大,特别是威胁城镇、居住密集区、村镇学校等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基本消除威胁100人以上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四)应急防治。 1.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在重点防治区推进专业技术队伍驻守,包县、包乡提供技术服务。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基层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值守

加强应急值守队伍建设,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提高应急值守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健全完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流程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提升响应能力

建立全省统一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健全在线监测体系,建立省、市、县和现场联动的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系统,完善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响应、信息报送调度指挥的能力。加强地质灾害信息共享与服务,实现与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有效提升应急处置和服务社会能力。

4.做实应急预案

防灾预案做到“一点一策”,预案的程序清晰,职责明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细做实。完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每一位相关人员手中,做到有效避让和有序撤离。

(五)夯实基层。

大力培育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力量,发挥各地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队伍的优势,以合作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专业人员驻乡、驻点的基层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十三五”期间,在已建成的30个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内的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提升基层基础地质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逃生避险基本技能,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对本方案进行细化,明确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抓好落实。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相关领域和行业地质灾害防治行动方案的落实。

(二)坚持依法防灾,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和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程序,明确管理职能,促进依法防灾。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实行有效有序的监督。

(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各地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财政公共预算,根据工作计划,足额保障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项目经费。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各地应及时安排拨付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

(四)加强监督考核,确保任务落实。

各地要将行动方案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限期整改。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或在灾害防治和抢险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依靠科学进步,实行科学减灾。

积极探索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推广应用,加强省级地质灾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一线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的“产、学、研、用”融合,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和工作水平。

第四篇: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

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

(2013~2025年)

威海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七月

言 ........................................................................................................ 1

一、地质灾害概述 ........................................................................... 1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 1

三、规划期限与基准年 ................................................................... 2 第一章

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现状 ................................................ 3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 3

二、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 4

三、防治工作进展与成效 ............................................................... 5

四、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防治目标和任务 ................................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基本原则 ................................................................................... 8

三、防治目标和任务 ....................................................................... 8 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 ...................................................................... 10

一、分区原则 ................................................................................. 10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概述 ................................................. 10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工作部署 .............................................. 14

一、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 14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工作部署 ................................................. 17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 19

一、地质灾害勘查 ......................................................................... 19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19

三、监测网络体系完善 ................................................................. 20

四、信息系统建设 ......................................................................... 21

第六章

经费估算及进度 ...................................................................... 22

一、估算依据 ................................................................................. 22

二、近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 ..................................... 22

三、中远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 ................................. 22

四、资金来源 ................................................................................. 22 第七章

保障措施 .................................................................................. 23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 23

二、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 23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 24

四、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 24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 ............................................. 24

顺序号

图 号

比例尺

威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

1:100000 2

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1:100000

附表1 威海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一、地质灾害概述

威海市地处鲁东低山丘陵区。区内除昆嵛山主峰泰礴顶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为200米~300米的波状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较强烈区,易发生地质灾害。

根据2011年威海全市(荣成、乳山、文登和环翠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8处,其中已发生仍存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33处,潜在隐患点35处。 2013年6月,全市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经巡查已治理11处、有责任主体的隐患点8处、具危险性但危害性小没有威胁对象不列入本次规划的25处,目前仍存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23处,其中崩塌8处、滑坡和伴生地裂缝合计为1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9处、不稳定斜坡3处。共涉及17个镇(街办),威胁人口242人。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政策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2、相关规划

(1)《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

(2)《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

(4)《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20年)》;

1 (6)《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成果报告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市、环翠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三、规划期限与基准年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6月,规划期限2013-2025年,划分为近期、中远期。近期为2013-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25年。

2 第一章

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现状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 千米,总面积543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85.9 千米。

威海市地处鲁东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伟德山、昆嵛山一带低山区,侵蚀构造切割较强烈,地形坡度大,沟谷极为发育,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滨海丘陵地带山体顶部、山坡处有突出岩石,是崩塌、不稳定斜坡的多发区;文登海成平原、乳山北部金矿开采区是采空塌陷的多发区。

威海市在大地构造上属苏鲁造山带(Ⅰ),胶南—威海隆起Ⅳ(Ⅱ),

15威海隆起区Ⅳ(,昆嵛山—乳山凸起Ⅳa(Ⅴ)、威海荣成凸起Ⅳa(Ⅴ)。 aⅢ)境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新太古代的胶东群、中生代上侏罗系莱阳组和白垩系下统青山组及新生代第四系。褶皱构造有乳山—威海复背斜,其轴在乳山台依,向北东经昆嵛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倾没,轴向北东。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老母猪河断裂,北东向的牟平—即墨断裂(迹经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神道口断裂、俚岛—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岩体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伟德山岩体和石岛岩体、崂山阶段的槎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威海市所辖的三市四区均赋存有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广泛。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7种。其中,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33种,能源矿产1种,水汽矿产2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26种。探明储量矿产22种。探明具有工业规模的矿床103处。受成矿地质条件的控制,探明的矿产

3 资源空间分布为: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乳山市,探明的矿床(区)约占全市的86%,探明储量约占全市的95%,银矿、钼矿、锆英石矿集中分布在荣成市;天然石英砂主要赋存在环翠区和荣成市的滨海地带;花岗岩、矿泉水全市各市区均有分布;地热资源分布在环翠区、文登市和乳山市。

二、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1、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威海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和2013年6月全市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结果,目前全市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其中已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6处,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不稳定斜坡五种。

(1)崩塌

全市共发现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均为小型规模,以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分布最多为5处,其次为文登市界石镇1处,乳山市乳山寨镇1处,经区崮山镇1处,共威胁人口141人,潜在经济损失1070万元。全市已发生崩塌6处,没有人员伤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

(2)滑坡伴生地裂缝

全市共发现滑坡伴生地裂缝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小型;分布在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共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490万元。全市已发生滑坡伴生地裂缝1处,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3)泥石流

全市共发现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其中分布于荣成市夏庄镇1处为中型,工业新区汪疃镇1处为小型;共威胁人口41人,潜在经济损失600万元。全市已发生泥石流2处,共造成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4 (4)采空塌陷

全市共发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区9处,均为小型;以乳山市分布最多为5处,其次为文登市3处,环翠区嵩山街办1处,共威胁人口45人,潜在经济损失1274万元。全市已发生采空塌陷7处,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5)不稳定斜坡

全市共发现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区3处,均为小型规模;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市各1处,共威胁人口11人,潜在经济损失120万元。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在规划期内,自然地质条件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趋势。

(2)市域内已存的崩塌、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成灾。

三、防治工作进展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扎实推进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依靠专业技术支撑,完善监测网络体系

先后开展了各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并完善了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数据库,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对重要隐患点编制了防灾预案,并聘请了部分地勘单位的专家为地质灾

5 害防治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②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防范机制

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特点,重点建立了三项制度:汛前排查制,每年汛期前,组织专门力量,对危险区、易发区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定点防范制,在进行详细排查的基础上,对23处隐患点实行定点防范,逐一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动态巡查制,组织人员对每一个隐患点进行定期巡查,全面检查汛期24小时值班和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逐一核对联系电话、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险点选择等,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③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气象预警体系

由市财政投资,市国土资源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建立起威海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防灾。

④科学规划防治目标,合理部署防治任务

根据全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市国土资源局及时组织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开展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修编工作,明确了近期、中远期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和任务,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要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发布,方案重点明确当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和措施,为当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⑤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按照“以人为本”和“险大优先”的原则,市县两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先后对荣成市埠柳镇邹家泥石流、文登市张家产镇东泊石崩塌、文登天福街办大架子山村崩塌、威海城区周边及“三区两线”可视范围部分地段开展了工程治理工作,完成夏庄邹家庵河道的清理、乳山市铜锡山采空巷道的尾矿填充治理及蓬家夼村的部

6 分搬迁工作。开展了槎山、昆嵛山2处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⑥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有效推进

我市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城区周边及“三区两线”可视范围为重点进行恢复治理。先后申请了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治理项目8个,其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5个,生态恢复示范县项目3个。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核工作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的收缴工作,积极引导境内矿山企业走绿色、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已建立了成山头风景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

⑦科普宣传工作成效明显

结合 “5.12防灾减灾日”、“世界地球日”,以布置展板、开展街头咨询、到地质灾害易发区散发宣传单、现场讲解等贴近实际、简便易学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治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防治资金不足;

2、监测手段较落后;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7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防治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总原则,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整体优势,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妥善处理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改变以牺牲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建设与资源开发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2、轻重缓急,分期防治的原则;

3、根据诱因确定治理责任的原则;

4、综合防治的原则;

5、适时防治的原则;

6、针对地质背景进行规划的原则。

三、防治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使重要地质灾害点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测群防和气象预警预报体系,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明显降低,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被动、应急、分散向有组织、有预见、主动性的转变。

8

2、分期目标 【近期】

2013年,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北沟村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2014年,开展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文登市侯家镇西厫村采空塌陷、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2015年,开展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崩塌、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2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中远期】

(1)进一步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形成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能力。

(2)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在全面掌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按“先急后缓、险大优先”的原则,对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防治工作,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有效治理率达到90%。

(3)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制度化、规范化,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

(4)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与管理系统,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化网络建设,对全市地质灾害信息提供适时查询,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已发现的23处和新发现的危害较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9

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

一、分区原则

结合威海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本次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原则;

2、超前预测的原则;

3、综合命名原则。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概述

依据上述原则,将全市划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区(D)四个大区(图3-1)。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崩塌高易发区

分布于经区崮山镇皂埠村东丘陵地带、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和北沟村滨海丘陵地带,总面积3.95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主要危害对象为交通干线、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102人,潜在经济损失670万元。

(2)采空塌陷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村一带,总面积2.49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6人,潜在经济损失212万元。

(3)泥石流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工业新区汪疃镇上韩家—上夼村一带,总面积5.51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8人,潜在经济损失450万元。

10

图3-1 威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

11 (4)不稳定斜坡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一带,总面积0.68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7人,潜在经济损失90万元。

(5)滑坡伴生地裂缝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西南一带,总面积0.57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滑坡伴生地裂缝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490万元。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1)泥石流中易发区

分布于荣成市伟德山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15.51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33人,潜在经济损失150万元。

(2采空塌陷中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侯家镇上冷家村,乳山市诸往镇后庄南、夏村镇西周格庄村和东耿家村、城区街办金晴岭、徐家镇峒岭村一带,面积4.10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36人,潜在经济损失1044万元。

(3)崩塌中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昆嵛山、乳山市冯家镇北东部和乳山寨镇到根见村一带低山区,面积169.81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农田等,共威胁人口5人,潜在经济损失270万元。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荣成市市域东北角山区、伟德山北东、南西山区,荣成市虎山镇—东山街办山区、槎山沿海山区;环翠区孙家疃镇、羊亭镇山区;经区崮

12 山镇、桥头镇山区;工业新区上夼村周围山区;高区中西部山区;文登市张家产镇、大水泊镇北东山区;乳山市冯家镇北东、下初镇南西、诸往镇西南部、大孤山镇南部、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崖子镇、城区西北山区,面积约2437.45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路人等,共威胁人口41人,潜在经济损失178万元。

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分布于高、中、低易发区之外的地区,总面积约2695.93平方千米。地势较平坦,第四系分布广泛,矿产资源贫乏,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不充分,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13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工作部署

一、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按照“先急后缓、险大优先”的原则,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三个防治区,在此基础上,按照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地质灾害防治亚区(图4-1)。

1、重点防治区 (1)崩塌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北沟村滨海丘陵地带、经区崮山镇皂埠村东、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丘陵一带,面积约11.24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受威胁对象以村庄为主,其次为农田、公路,共威胁人口108人,潜在经济损失790万元。区内人口较密集。应采取监测、警示预防性措施、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2)泥石流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荣成市夏庄镇伟德山区、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村东部,沟谷较发育,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泥石流较发育,面积6.10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受威胁对象以村庄为主,其次为农田、公路,共威胁人口41人,潜在经济损失600万元。建议采取监测、避让、警示预防性措施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3)不稳定斜坡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灭失的铁矿开采区,露天采坑面积大,边坡陡,面积0.68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受威胁对象以附近居民为主,其次为公路,共威胁人口7人,潜在经济损失90万元。建议采取监测、警

14

图4-1 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15 示预防性措施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4)采空塌陷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丘陵地带,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海成平原区,乳山市城区街办金晴岭、夏村镇西周格庄、徐家镇峒岭东北丘陵地带的金矿开采区,面积3.36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采空塌陷隐患区5处,受威胁对象主要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29人,潜在经济损失977万元。该区金矿资源丰富,矿区及其周围道路交通、耕地密度较大,工矿企业及人口较密集,经济较发达,采空塌陷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应采取监测、避让、警示、选择减小地表变形值的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方式等预防性措施为主,对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5)滑坡伴生地裂缝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东南金矿开采地带,面积0.57平方千米。该区分布滑坡伴生地裂缝隐患区1处,受威胁对象主要为附近居民、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490万元。应采取监测、避让、警示、工程治理综合防治措施。

2、次重点防治区

(1)崩塌、不稳定斜坡次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荣成市成山镇成山头、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的滨海丘陵区、伟德山低山丘陵区,文登市界石镇楚岘村、昆嵛山低山丘陵区,乳山市崖子镇井乔家村丘陵区,面积175.42平方千米。该区山体切割程度中等,开挖山体边坡筑路、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较强烈,是小型崩塌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受威胁对象以村庄为主,其次为农田、公路,共威胁人口40人,潜在经济损失310万元。宜采取监测、警示预防性措施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16 (2)采空塌陷次重点治理区

分布于文登市侯家镇西厫、埠口港管委上冷家海成平原区,乳山市诸往镇后庄、夏村镇东耿家丘陵区,面积10.33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采空塌陷隐患区4处,受威胁对象主要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建议加强隐患区外围地面变形监测,避让、警示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3、一般防治区

除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区域划为一般防治区,面积5228.30平方千米。

该区为平原及丘陵区,尽管地质灾害不发育,但区内分布有建材开采矿山和金属开采矿山及废弃矿井,局部地段仍存在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矿山闭坑区应开展土地复垦、绿化恢复治理,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对采矿遗留的坑、井巷等工程进行封闭、填实或人工放顶等,以恢复到安全状态。应加强对开采矿山的长期监督管理工作,取缔无序、无证滥采乱挖矿山,责令限期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或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处罚,切实作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综合治理工作。建议加强群测群防,辅以警示等预防性措施。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不发育地区,要定期巡视。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工作部署

【近期】

1、完善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监测、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加强科普宣传,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力度。

2、加强采空塌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建立采空区岩移监测网(点)。

17

3、加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完善群测群防和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体系。

4、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港湾街办北沟村和西岚村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西厫采空塌陷、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崩塌、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10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中远期】

1、完善崩塌、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体系及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在深入开展预测预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地质灾害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的监督管理;全面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水平。

3、完成境内其余灾害点治理,基本实现矿山开采与环境治理达到同步发展;进一步加强闭坑矿山的土地复垦、绿化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对井下采矿遗留的坑口、井巷等工程以及露天采矿造成的不稳定边坡,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4、加强重要交通干线、旅游区以及居民集中地周围的地质灾害勘查,对境内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的工程治理。

18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地质灾害勘查

【近期】

1、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北沟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综合勘察工作。

2、开展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文登市侯家镇西厫采空塌陷、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综合勘察工作。

3、开展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崩塌、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2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综合勘察工作。

【中远期】

1、按轻重缓急、险大优先的原则,先后开展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大鱼岛、文登市界石镇楚岘3处崩塌和乳山市城区街办金晴岭、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2处采空塌陷隐患区的综合勘察工作。

2、开展乳山市夏村镇西周格庄、乳山市徐家镇峒岭东北、乳山诸王后庄村、文登市埠口港管委上冷家4处采空塌陷和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南车脚河村、牧云庵东北、乳山市崖子镇井乔家村1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综合勘察工作。

3、开展乳山市夏村镇东耿家1处采空塌陷的重要隐患区的综合勘察工作。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近期】

1、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北沟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乳山市乳山寨

19 镇到根见村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2、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开展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文登市侯家镇西厫采空塌陷、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3、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开展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崩塌、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中远期】

1、按轻重缓急、险大优先的原则,先后开展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大鱼岛、文登市界石镇楚岘3处崩塌和乳山市城区街办金晴岭、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2处采空塌陷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2、开展乳山市夏村镇西周格庄、乳山市徐家镇峒岭东北、乳山诸王后庄村、文登市埠口港管委上冷家4处采空塌陷和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南车脚河村、牧云庵东北、乳山市崖子镇井乔家村1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3、开展乳山市夏村镇东耿家1处采空塌陷的重要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4、本着“谁破坏,谁治理”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在采矿山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由矿山企业负责,废弃矿山的治理采取治理保证金、社会投资和政府财政资金等多种渠道进行筹资。

三、监测网络体系完善

1、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建立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由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应急办、

20 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环保局、林业局、旅游局、气象局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统一管理和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建立并完善县(市、区)、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监测网络和群测群防体系,成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地质灾害相关乡镇成立地质灾害监测组,由分管镇长任组长,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任常务副组长并负责日常工作;位于地质灾害隐患区的村成立监测组,由村长任监测责任人,并选定灾害点附近的居民作为监测人。

2、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建立以市国土资源局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及乡镇、行政村为辅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每年汛期前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测人员对存在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已发生地质灾害的乡镇、村组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各个灾害点的防灾、减灾措施、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运转情况,防灾明白卡的发放和填制;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加强监测频率,确保群测群防网络的正常运转和监测数据的及时汇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时及时通知。

四、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并完善基于GIS系统的威海市地质灾害信息与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及公众自由查询系统,达到满足一般群众能通过网络查询当地或其它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危害范围等信息的需求。

21

第六章

经费估算及进度

一、估算依据

1、《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

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

3、《山东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11年)、《山东省园林概算定额》(2011年)、《山东省市政工程概算定额》(2011年)。

4、《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二、近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期,近期治理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共10处,其中崩塌4处、滑坡伴生地裂缝1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2处,不稳定斜坡1处,估算总费用为4380万元。

时间进度安排为:20135处,20143处,20152处。

三、中远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期,中远期需治理崩塌、不稳定斜坡及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共13处,其中崩塌4处、不稳定斜坡2处、采空塌陷7处,估算总费用为6730万元。

四、资金来源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实行分类分级负担,对于因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治理资金由责任单位负责;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实行分级出资,除积极申请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外,还应逐步拓宽投资渠道,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

22

第七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管理,确立地质灾害防治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置相应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主要履行职责,完善县(区)、乡(镇、办事处)、村三级监测网络,乡(镇、办事处)均设监测站,受威胁的村设立监测组,明确监测员和监测手段,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1、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均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否则,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严格落实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办法》。保证金制度是从经济角度督促矿山企业进行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如矿山企业不进行恢复治理,可由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恢复治理,费用在其保证金中列支。

3、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度

地质灾害的发生多集中于汛期,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各负其责。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制度

新建(或扩建)矿山企业,必须对其矿山进行地质环境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全面、详细的评价,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

23 治理方案,各矿山企业要严格按方案执行。

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开采矿产资源的,应当提交矿山地质环境报告,包括本矿产资源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等。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市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地质灾害基础调查与区划、监测工作经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实行分级出资,由当地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逐步拓宽投资渠道,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

四、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不断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新装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加强与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学习,提高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

24

第五篇: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做好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附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 (2001年--2015年)

目录

前言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三、总体部署

四、主要任务

五、主要措施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2月,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印发了地矿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职能。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原规划任务的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年)》。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其中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区。岩溶塌陷分市广泛,自1

949年以来,已在24个省(区、市)发生近千起,塌陷坑总数3万多个,其中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矿区(以采煤为主)采空塌陷十分严重,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10.5万亩。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面沉降虽不致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地裂缝已在17个省(区、市)200多个县(市)发现400多处,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自1988年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使我国为防治地质灾害而开展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先后完成了长江、黄河等11条大江大河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普查;特别是完成25个省(区、市)1:50万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有了明显进展

各省(区、市)普遍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土资源部第4号部长令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并开始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3.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行了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黄腊石滑坡、鸡扒子滑坡、重庆豆芽棚滑坡等200多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监测网络初具规模,预报工作卓有成效

初步建立起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对一些危害较大的滑坡、危岩、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开展了专门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应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从1993年开始,先后颁布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铁道、建设、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地矿等11个行业所属的400多个单位获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此外,举办了多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班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制不够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每年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因此,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规划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东、中、西部防治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

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4.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的原则;

5.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谁受威胁谁出资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基础调查工作,在基本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通过这一阶段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到2005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基本改变我国地质灾害日

趋严重的局面,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

分段目标是:

到2005年:

1.进一步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

2.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覆盖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700个县(市)、占国土面积约50%的范围,并初步形成全国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在三峡库区等重要地区实行立体监测。

3.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

4.建立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到2015年:

1.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

2.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三、总体部署

根据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特点,结合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按东、中、西部进行部署。

(一)东部平原地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大部、河南、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北部、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北部。这一地区,总体上地势低平,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超采地下水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致灾地质作用。采矿特别是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也是这一地区比较常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在部分丘陵区有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规模虽不大,由于人口密集,所以其危害也比较严重。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首先是要加强行政管理,科学部署地下水开采井位和开采层位,通过高效的全自动监测网络,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减缓地面沉降。其次,要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据此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和矿山采空区,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二)东南丘陵区

即雪峰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浙江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广东等地区。这一地区内丘陵区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广东等地采石场常常发生崩塌。针对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的现实,要加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防治,特别要注意将防灾与土地、矿产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道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对农村丘陵山区的点多面广的致灾地质作用,要研究其形成机制,普及基本知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中西部山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祁连山--岷山--龙门山--玉龙雪山一线以东,龙首山以南地区。包括河北西部、甘肃、陕西、山西、四川大部、重庆、云南大部、贵州、广西等地区。这一地区,地形上,以切割强烈的山地、高原为主,新构造活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这一地区不仅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和城镇建设的重要地带,也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区内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最为常见,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部署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要在全面开展相应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多发区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展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避免将城镇、重要设施建在受致灾地质作用严重威胁的地区,确保重点工程的安全。二是要针对这一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点多、面广,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在防治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系统,加强监测预报;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对危害严重的隐患点采取防治措施。三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

(四)西部地区

主要包括内蒙、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西部地区。矿产、能源、森林资源丰富,国土开发程度较低,地壳活动频繁。这一地区可分为两部分。

南部山地、高原区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致灾作用为主。这一地区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而致灾地质体的规模又很大,所以防灾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避让,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集中居民区危害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关各省(区)应尽快编制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点要加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好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对可能开发的大型矿产基地、大型水能基地,提前做好环境地质综合评价。

北部内陆盆地区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和盐渍化。主要的防灾手段是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特别要注意在沙漠边缘地区寻找地下水源,建立绿色屏障,并逐步向沙漠区推进。

四、主要任务

(一)基础调查评价与区划

2001年--2005年

1.全面完成分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环境地质(以灾害地质为重点)调查工作。此项工作自1991年开始,到2000年底,共完成27个省(区、市)的调查,2005年底以前完成全国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以灾害地质为重点)工作。

2.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全国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奠定基础。

(1)对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十分严重的700个县,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开展调查工作,将所有对主要居民点和重要设施有较大威胁的灾害危险点基本调查清楚。2002年底以前完成400个县(市),2005年底以前全部完成。

(2)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为严重的500个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地方各级政府出资完成。

(3)其余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轻的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各县出资完成。

2006年--2015年

1.完成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城镇、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

2.完成全国规划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定防灾预案。2005年以前,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全部结束时,全国所有调查出来的灾害隐患点都要有明确的防灾负责人和监测责任人,由此形成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由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

2005年以前,以三峡库区崩塌滑坡、苏锡常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地面沉降监测为主。监测数据达到适时传输、自动处理。

2015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国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建成比较完善的地

质灾害防灾预警指挥系统。

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2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成以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每年汛期前对主要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汛期中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提出处理对策措施。

(三)信息网络建设

在进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由此形成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网络。

2002年底,建成主要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结构,提供动态查询的主要地质灾害信息。

2003年以前完成整个信息网络的骨架建设,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状况和地质灾害管理公众自由查询系统。

2005年底,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使一般民众能通过互联网查询任何一个目的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致灾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范围;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br〉〈br〉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示范区建设

为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为探索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途径,2015年以前,分别在三峡库区、陕西关中地区、太行山地区、龙门山地区、江西宜春地区、云南东川地区、广东深圳市建立示范区。

1.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建设

2001年,全部完成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建立19个县级监测站,初步建成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建立全库区的RS监测系统,完成首次1:1万航摄飞行;建立全库区的GPS控制网、基准网。

2002年,建成库区以60个危害严重的致灾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为主体的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适时传输和自动分析。〈br〉〈br〉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的建成将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的建设提供最直接的经验。

2.陕西关中、太行山、龙门山、江西宜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群测群防示范区建设2005年以前分年度建成上述四个示范区,主要是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并对当地灾害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各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特别是降雨在灾害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的临界暴雨强度,通过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利用较为精确的天气预报进行区域性灾害预报。在此基础上,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完善监测预报系统。

3.云南东川泥石流灾害治理示范区建设

2003年开始启动,在我国泥石流博物馆一云南东川选择危害面较大造成大量土地无法利用的泥石流沟,采取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和少量资金补助,鼓励企业、个人出资治理,获得土地使用权。通过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探索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以减轻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经济压力。

4.深圳市岩溶塌陷灾害预防示范区建设

充分收集深圳市多年来工程勘查中积累的大量资料,特别是钻孔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查和详细研究,进行深圳市岩溶塌陷危险性的详细分区,建立深圳市地质环境状况公众查询系统,一方面,利用该项成果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单位、个人投资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依据。该项示范区建设2001年启动,2003年建成。

(五)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以省(区、市)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已有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中国致灾地质作用活动程度与各地区社会经济易损程度,分析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评价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与地区差异,为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以前:

1 .完成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2.完成我国七大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5省地区、西北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3.完成我国规划的主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4.完成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6种常见的、多发的致灾地质作用的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价。

2015年以前完成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700个县的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六)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1.2005年以前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则实行国家、地方和受威胁单位共同出资治理的方式。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br〉〈br〉

2.在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除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依旧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外,自2006年开始,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逐步推行政府强制性限期治理的方法。治理经费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由政府补贴以外,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出资。使危害严重并需要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大部分得到有效处理。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之一。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在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省、地、县三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并规定其主要职责,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把地质灾害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地质灾害严重的乡村要有地质灾害监测员。

(二)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把法制建设放在首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基本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2001年-2005年拟制定以下法规、规章:

(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法规);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章);

(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规章);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规章);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办法(规章);

(6)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

(7)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规范性文件)。

2006-2015年拟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法及其相配套的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br〉〈br〉

在努力推进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促进地方性法规的建设。

(三)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国家、地方及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要保证规划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保证。遵照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和“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行分级防治。国家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能力建设经费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中央财政为主;各产业部门所辖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各部门负责;广大城乡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为主,中央财政为辅,多渠道投入。

(五)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能力。特别要做好致灾地质体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建立灾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特别要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难题。近期首先要通过专门的研究,总结出斜坡稳定性、岩溶分布区地面稳定性判别的宏观标志等,迅速提高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其次,要在较长时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判据的研究,逐步使高科技的监测技术从试验阶段逐步过渡到实用阶段。第三要逐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研究、致灾地质作用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研究以及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究。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2005年以后要特别注意加强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六)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日前推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已为社会认可,效果明显。为尽快完善管理手段,还必须推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地质灾害限期防治制度。

(七)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水平。

大量的事实说明,群众普遍对预防地质灾害意识淡薄,防灾知识缺乏,以使致灾地质作用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介、深入系统地介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经验,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调动他们和广大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当前要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农村和乡镇。要集中力量办好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及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培训班,使全国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严重的700个县(市)的地矿行政领导基本上都要掌握这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要用2-3年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把10000个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村镇的有关干部群众轮训一遍。

上一篇:二胎全面放开何时下一篇:二年级作文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