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公式

2022-11-27

第一篇: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公式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各项业务开展的物资基础,也是公立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是医院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石,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当下,医院必须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提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的措施,为医院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也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竞争领域。面对市场,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知名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各项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又是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成为医院众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标准来看,以我院为例,目前将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图书。

1.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应有的重视

受公立医院体制的影响,公立医院的产权是国家的,购买的固定资产也相应的属于国有资产,但是,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缺乏重视。医院领导普遍存在重医疗技术、重科研、重服务的意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资产不丢失,至于放在哪里,设备可以产生多少效益往往是忽略的,因此容易出现资产信息不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

2.没有从医院整体角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

医院现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为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招标采购,财务部门负责总账管理、总务及物资部门负责明细账的管理,而具体的使用部门只负责使用,不参与管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室资产台账。大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专职管理人员,多部门的共同管理,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脱节,各个部门根据职能分工不同制定各自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甚至出现部门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建立医院内部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3.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医院负责监督检查的审计部门人员配备有限,专业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对医院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资产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产的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监察审计部门作为独立于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一个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定期对资产的采购情况、使用状况、报废流程以及资产使用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措施的探讨

1.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思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提高竞争力、拓宽业务范围、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首先,医院管理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思维,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举措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不仅管理层要重视,并应通过有效的宣传,督促资产使用科室乃至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传达到医院最基层,在医院内部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共识,以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顺利进行。

2.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为医院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医院应据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包括固定资产购建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领用使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考核环节的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环节的制度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制度等。只有站在全院的角度建立和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才能共同协作管理好固定资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医院构建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人,但是单凭管理工作一方来进行管理,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医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制定明确的监督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入出库、管理、折旧、处置、捐赠等工作进行必要的审计,使得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受到严格的监督,并对所发生的不正常的现象,及时提出,及时纠正,进而保证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规范性得到有效的加强。

4.打造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医院配备的固定资产由于种类繁多、价值差异大、摆放分散,因此打造一个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个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快速、准确了解全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将各风险点的控制通过计算程序进行管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好地解决固定资产监督乏力、信息滞后等问题。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各个部门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监督,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了,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要明确管理的主体,规范管理的程序,严格责任的追究再加上有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作支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会不断优化,进而为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立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

2.查静娟.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6).

第二篇: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深入实施,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为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不断扩大基建规模,购置高精尖医疗设备,在这些经济业务活动中潜在着财务风险,若医院未能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风险,势必会给医院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和财务管理策略进行论述,期望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一、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

(一)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公立医院要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使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风险对医院正常经营的影响。为此,公立医院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剖析真实案例向财务人员阐明财务风险的危害,促使财务人员树立风险观念。同时,通过专业化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具备财务风险识别、防范、处理能力,消除财务风险的潜在隐患,维护医院良好的财务秩序。

(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

公立医院要将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作为财务风险规避与防范的有效手段。首先,医院要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使制度覆盖到医院财务活动的各个层面,堵塞财务管理漏洞。其次,加强财务人员管理,落实财务岗位责任制,使财务人员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工作关系,杜绝出现舞弊行为。再次,健全医院决策机制,在重大投资项目决策之前,要对投资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科学预测财务风险,并对投资项目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确保投资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因盲目投资而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强调财务风险的事前预防,是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可根据本单位财务环境、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起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医院财务进行实时监控。指标体系应包括能够反映医院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经济效益方面的指标,并将医院对财务风险的容忍程度转化为财务风险预警的临界点。一旦医院财务指标超出预设的财务风险最高限值,就会发出风险预警,医院可根据风险预警信息查找原因,制定化解对策。

(四)重点监控流动资产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重点监管病人拖欠医疗费用的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坏账对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强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管理,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实相符,不允许出现擅自挪用、截留资金的现象。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策略

(一)加强预算管理

医院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使其覆盖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的各个层面,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在预算编制方面,要细化预算项目,认真研究分析公立医院的基建需求、患者人数变化、医院设备购置、科室发展规划等方面,采取科学方法编制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控制,及时分析和纠正预算偏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作出合理调整,从而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为了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可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成本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医院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成本分析与评价体系,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促使各部门对本部门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由此可以使医院的总体成本得以降低,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为使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应当加大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医院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内控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建立公用制度,明确公用资产使用中的职权。其二,医院应对固定资产的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改进,医院内所有待处置的固定资产,均应当由该资产所属的科室填写申请表,提交资产管理部门,在经过资产设备专业管理人员鉴定之后,交由医院领导审批,再报批上级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处置申请获批的固定资产方可进行处置,同时要将处置的固定资产报财务部门进行核销。其三,医院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可每隔半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并在盘点过程中对盘盈和盘亏的资产进行处理,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必须查明原因,追究相关管理人责任,报批后报送财务部门进行核销处理。

(四)加强财务监督

公立医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财务监督。首先,应加大对财务预算的监管力度,这样不但能够使编制的财务预算更加科学、合理,而且还能符合国家的规定要求。其次,要做好财务运用管理的监控工作,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与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部门之间的合作,保证与财务运营管理有关的制度有效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当对各科室的财务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考核。再次,应对成本费用进行监管,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库房、药房及物资管理科室的检查监督,并对高值耗材和医疗设备的采购及使用进行跟踪监督,借此来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立医院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是新医改实施中的重要任务。公立医院要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建立财务内控制度、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及监控流动资产使用,有效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同时,公立医院还要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监督控制作为财务管理的关键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程序,从而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卿苗.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5(6):112-113.

[2]李晓娟,钟华,丁毅.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及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价值工程,2016(3):85-86.

[3]龚小丽,杜相品.浅谈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8):46-47.

[4]杨婕.试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求[J].才智,2014(11):124-125.

第三篇:新医改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在医改背景下,要求公立医院更好的体现出公益性质,这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财务管理越来越无法与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推动公立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措施

新医改的实施目的是能够对当前看病难的问题进行缓解,并进一步减轻居民应医的负担,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在新医改实施后,不仅能够有效的维护居民用药的公益性,而且对于推进全民医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新医院中强调政府政策的支持,从而为新医改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对于原《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在2012年开始执行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这就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突出亮点

(一)通过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来提高医院抗风险能力

为了有效的配合新医改的实施,对《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后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从医疗收入中进行医疗风险基金的提取,利用该基金来购买医疗风险保险及支付医疗赔偿费用。通过从医疗收入中适当的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并将其用于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中,这不仅有利于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而且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二)强化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流程

在当前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成本管理内容进行了规定,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规范控制。分别针对成本管理的对象、流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有利于医院成本控制的规范化发展,对提高医院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提出了医院全面预算的要求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开始执行全面预算制度,并进一步对预算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有效的增强了预算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使预算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医院预算管理的水平,而且对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明确了财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三级医院要设置总会计师的,其他医院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总会计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还明确规定了财务监督的方式和主体,有效的加强了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有效的提升了核算和财务分析工作的水平

在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详细对固定资产、建筑工程等项目进行具体的核算,以此来有效的规避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进一步明确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利用财务分析来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供财务部门进行利用,而且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可信度,能够为医院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意识

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医院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够将财务风险意识与财务管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防控能力。

(二)加强医院预算管理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效的实现对医院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各项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控制,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医院管理者要加快观念的转变,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及全面的数据支持。医院制定的预算管理标准需要与医院的发展计划相符合,避免预算管理标准的盲目性。同时医院预算还要具备主动性和控制性,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医院预算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因此通过加强医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完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体系,严格把关医院日常资金流动情况,有效的对医院现有资金和借贷资金进行利用,在医疗器械、药品及员工福利等方面要强化透明性管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来采购医疗仪器和药品,准确对库存药品进行预算和监督,有效的降低医疗运营成本,从而为医院的发展创造更大化的效益。

(四)降低应收账款限额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病人拖欠医疗费的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利用降低应收账款限额的方法来对拖欠及恶意欠款等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医院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成本费用的降低,有效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在新医改背景下,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要想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需要及时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上升到医院日常重要的工作中来,以此来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为公立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淑梅.新医改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税论坛,2011(9)

[2]张琳,袁晶.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0)

[3]刘俊英.新医改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1(7)

第四篇:医疗体制改革与公立医院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摘要:医院是为人看病,治疗的公益场所。医疗体制的改革关系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我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淡化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诸多研究认为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是公益性淡化的重要根源。本文将我通过国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分析公立医院现阶段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公益性;经济效益

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也就是国营医院、国家出钱办的医院。也可以理解成国立,医院分3个等级,一级是社区医院,二级是县级的医院,三级是市级的医院。2014年4月,发改委发布信息:公立医疗价格酝酿调整,不增加患者负担。随着患者负担的不断加重,形成了看病难的现象,面对此种情况,国家对医疗体制进行了改革。

1.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这只是改革的目标而不是改革的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包括那些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医疗服务,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新医改的基本制度

2.1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核心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高强认为,这个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 2.2基本医疗投入“并不是天文数字”

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

具体地讲,城市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乡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制度汇合在一起,将构成我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将构成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 2.3药品不能完全靠市场调

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

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2.4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

老百姓怨气集中的医院管理方面,高强在报告中提出了“公立医院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目的是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为此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以及“医药分开”。

“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意在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申明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即对医疗机构不分投资渠道和隶属关系,由属地政府明确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监管的机制。“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变医院“以药补医”的状况,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对公立医院要规范收支管理,控制盲目创收倾向。

3.影响公立医院经济效益的因素

医院的经济效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3.1内部因素。包括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政策和医疗环境四个方面。

(1)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包括医疗水平、护理水平、医技水平等,这些因素的高低可以通过治愈率、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死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入院3日确诊率、临床与超声诊断符合率、临床与放射诊断符合率等统计指标中反映出来。

(2)服务质量。随着目前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工作人员素质、文明礼貌程度、工作效率、便民措施等。

(3)管理政策。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只有应用恰当事宜的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医院的声誉,提供医院的经济效益。

(4)医疗环境。先进高级的医疗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优雅整洁的院容院貌能够为患者就医、医生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医疗设备如CT、MRI、彩超、胃镜、B超、生化等,设施用具如病房设施、室内用具、冷气、暖气等生活供应都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设备。

3.2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环境,这些大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政府政策。政府如果能够发挥经济调控者和社会监管者的作用,出台有利于医院发展和医疗进步的政策,对医院医疗质量、发展规模、医疗成本等实行有力的干预,必将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医院所处道路交通状况、通讯设施完善状况等因素。良好的地理位置对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社会环境。医院的社会环境包括整个社会,尤其是当地群众对医院的就医环境的认可度、医疗水平的信赖度及医院的知名度,对医院的长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民众医疗保障事业的重视,大力推进新医改的推行和实施范围,使广大基层人民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优惠,在为民众福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医院经济的发展。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增大了医院间的竞争力

患者在新医改政策下享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不同的标准选择就诊的医院,医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医疗市场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不同医院之间要通过多种措施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大,这就要求医院提高市场影响力,通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的途径来吸引更多的病人。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患者都希望减少治病费用,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这也正是医院竞争的根本所在,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供应商,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4.2影响了医院盈利模式

由于医疗服务体制不够完善,广大民民众都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也缺乏针对性的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医疗费用的出入账管理水平不高。针对这项问题,新医改制定出了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杜绝乱收费的现象,让医疗机构能够切实发挥服务为民的作用[1]。医院的盈利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选择,不再是以往固定性的强制消费,也对医疗计算费用的定额标准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医院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减少,利益收入有所降低。 4.3医院的社会监督力增强

由于医院经营特殊性,具有很大的民众依赖性,但医院很容易凭借这种特点利用不合理的手段收取患者更多的医疗费用,危害民众的利益。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经营管理工作更加公正、透明,医院从以往主动的地位转化为被动的由患者选择的地位,民众的自主意识增强,能更加客观的看待收费状况。在新医改实施的情况下,效益、公平性成为各个医院关注的要点,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方式,从医疗用药、治病费用和检查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动态掌握医院的经济状况。医院受社会各界、广大民众等多方的监督,必须要将医疗流程、收费内容公开展现给患者,并受医疗监管部门的限制,对医院运行体制造成巨大的影响。 5.总结 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以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核心,建立覆盖范围最广的卫生保健制度,增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基本制度体系,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新医疗改革的实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环境、增加医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政府对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不再因为“看病难,看病贵”而放弃治疗,做到有病及时看,医药费及时付,公立医院也就不会再出现拖欠医疗费等状况,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珏.医改必须坚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J].现代医院.2010(11) [2]赵亮. 新医改方案财政补偿机制设计与医院公益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5(10) [3]余德礼. 新医改下医院药房管理现状与改革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31)

第五篇:关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摘 要:财务管理是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极其重要的管理内容。对追求经济利益与公益利益的公立医院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更是颇多。在我国新医改不断发展向前的环境下,公立医院按照新的政策要求,科学和规范进行预算账务管理,严格遵守医院会计制度与财务规定,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公益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3-144-02

引言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涉及多方面多环节,但最关键的是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对公立医院的资金周转情况,收入分配情况等进行管理,实际影响着公益利益的发展。

一、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自改革开放始,市场化、商业化不断深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的改革适应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但原来纯粹的公益性质也受到影响,常见的表现为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医院的特殊社会作用,市场化的医院受到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诟病。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自2009年实施开始,提出2009-2011年的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新医改的目的是就是要解决常见的现在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本质上可以说,新医改的改革重点就是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实施的重点就是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扭转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将公立医院的行为和目标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相统一,延伸政府提高居民医疗生活保障功能。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质的国有资产,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将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医改条件下,医院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着问题。

1.缺乏管理意识。一些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只是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忽视了公立医院的公益作用。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意识,对财政预算体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少相应的培训及考核。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财务部门缺乏成本核算的意识;其它部门也认为财务工作只与财务部门有关,不予支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医院预算缺乏主动性、目的性、控制性、合作性,这对医院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

2.人员素质不高。随着业内竞争的加剧,医院盲目地引进各种高费用、高投入的大型医疗器材,仅依靠大型医疗器械来巩固自己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但是医疗科技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高回笼慢,造成医院的严重的资源浪费,医院追求利益平衡,势必会影响医院的公益性。这也是医院缺乏专职人员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管理,或者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

3.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医院的财务部门大多重视财务的审计而缺少相关方面的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模糊,对医院的收支状况缺乏全面审计,特别是在医院各种大型贵重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快,医院的治疗护理房间扩建装修,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资金贪污腐败现象屡屡发生。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资金纠纷不断发生,公立医院的口碑受到影响。

4.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公立医院是国家的固有资产,拥有众多的大型贵重医疗设备,历史悠久的公立医院若是缺乏科学性、细致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就会陷入混乱,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医院固有资产管理的使用率。忽视物资、药品、材料、设备以及劳动力供应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的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还没有入账就投入使用,实物报废、损害,却缺乏及时的账务处理。

三、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方法

关于如何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笔者认为,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不应仅仅局限在理论研究阶段,推进新医改,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1.医院管理者对一个医院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管理者的管理不仅是单纯地参加到各种经营活动中,而且要参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决策工作,同时也应当在医院管理的细微之处多加留意。比如,医院的扩建、重型贵重医疗器械的购入,进口药品的引入等等。对于医院中的这些涉及经济业务的微观方面管理人员也必须要保证有财务人员的参加,保证医院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确保科学性和正确性。

2.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是保障医院各项经济活动正确运行的基础。因此应定期对医院财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企业财务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按照《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教育公立医院的从财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医院规章制度的不良经济行为。通过岗前培训,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新政策法规的培训,帮助财务人员更新提高知识结构和水平。为财会人员配置计算机应用软件培训,普及信息化办公,建立公开审计制度,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透明性。

3.严格实施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管理标准应当符合医院发展计划的阶段和目标。为了对医院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调控、分配,实现收支平衡,各项资金使用效率高,医院实行全面合理的预算极其重要。合理正确的预算应当具有主动性、目的性、控制性,要强调预算管理依靠的是医院自我财务管理的自我动力,改变传统观念中的财务管理仅仅局限于向上级报账,确立预算管理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运行效率,实现资金更合理调配,全面协调实现医院收支平衡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

4.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开拓新的筹资渠道之外,还应当大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的财政补助,药品的差价收入,医疗服务收入是目前公立医院的三个主要资金来源。新医改政策实施之后,重要目的就是扭转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将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所以国家加大了对医院的财政补助,但是受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限制,利用政府补助医院收入占医院总体财务支出比例过小,再加上取消药品加成比例,断绝了医院最大的收入来源,难以单纯依靠政府补助实现保障国家固有资产保值增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为了减少收支结余赤字,往往通过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但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又会增大就医患者的经济压力,超出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发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有悖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原则。

以上三个方面的资金收入使得医院的资金来源缺乏。在卫生改革与医院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必须拓宽筹资渠道,多形式、多办法去筹措资金,解决医院资金短缺的问题。除了要开拓新的筹资渠道之外,还应当大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资金使用应当按照预算进行,尽量减少计划外支出,加大内部督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医院要建设发展重点特色科研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收入;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步伐,防范资金风险,确保医院整体顺利运行。

5.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对于要购置大型、贵重医疗仪器设备要事先进行采购方案的报备审批,将固定资产以医院为单位分类编号,专项安排支出预算,专人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也应该定期进行清查,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定期检查各科室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防止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规避财务风险。

6.重视财务报告的分析研究。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已经日趋完善,但是仍然缺乏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目前医院财会人员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记账、算账、报账,不重视医院财务经营活动的总结分析,或是财务报告仅仅局限于当前,不重视对医院将来财务预算的规划分析,缺乏合理的及时的医院财务报告分析,会对医院的管理者对医院的财务经营活动的决策及时性、准确性造成干扰。

另外,对于医院的欠账账务,应当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派专人管理做到及时清账,强化医院账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定时清查,尽量减少积压欠款,新欠欠款。对积压多年的老账派专人管理,详细了解,若是账款实在无法收回,管理人员报告医院负责领导及市卫生局报备处理,再进行销毁。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医院经营效益,保障国家国有资产保值增收,对实现经济利益与公益利益有着重要意义。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每一位医院财务工作者,都应尽自己努力积累工作经验,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玲,陈秋霖,张维,陈剑锋,吴天琪.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及其保障措施[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5)

[2] 马淑梅.新医改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税论坛,2011(9)

[3] 苏怡生.医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0(11)

[4] 张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0.

[5] 李兴灵.新医改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0(9)

[6] 刘俊英.新医改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1

[7] 汤建凤.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07(8)

(作者单位:湖北省新华医院财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000)

(责编:若佳)

上一篇: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下一篇:购买办公用品申请报告